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相关人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方式,推动生态农业实现全面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篇1:

浅析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摘要:现阶段,国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人们的生活显著提升,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要求,使得植物保护技术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的效果。故本文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简单阐述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解决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生态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技术

引言:

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下,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并能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其主要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当前先进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优化工作流程,还能提高产量,实现高效管理,而将植物保護技术合理应用到生态农业中,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概述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弥补传统农业存在的弊端,提高农户的年收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所谓生态农业,主要是根据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当前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参考传统农业的管理经验,从而打造出现代化高效农业,并且还具有高效益、多元化等特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别,科学合理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利用当前先进技术,促使农业生产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紧跟时代的发展,有效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当地人民经济收入[1]。

2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

2.1保证土壤质量

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以循环利用为原则,能够科学合理使用大自然所赠与的资源,最大程度上避免使用化学农业,充分保证农作物的质量,为人们提供绿色无污染的食物。而若想达到这一要求,应重视对植物保护技术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相应的营养,防止影响土壤的质量。

2.2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

目前,生态农业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地区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农户的喜爱,植物保护技术也得到有效推广,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系统化进行植物保护工作,导致农作物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干扰。而在生态农业中采用植物保护技术,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策略,将损失降到最低,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和效率,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2]。

2.3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在生态农业中合理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农户能够根据每种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和营养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干扰,显著提升其抵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绿色预防措施,促使能够在保证不污染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提升无公害的农副产品,有效提升农副产品的质量。

3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具体应用

现如今,植物保护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保证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的关键之处,要求农业部门应该重视此项技术。同时,还要在使用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使其可以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显著提升生态农业管理水平,实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3.1色诱杀虫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中,色诱杀虫技术主要利用部分昆虫趋黄性特点,将黄板放置在昆虫数量较多的地方,集中对昆虫进行诱杀,相对于其他技术,此技术投资成本较低,并且使用效果较好。同时此技术也具有缺点,在使用中只能对部分昆虫进行系统性杀灭,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农作物中存在的害虫都具有趋黄性。应用黄板过程中,需要重视使用方法,可以利用当前先进技术,查找使用方法,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其最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选择黄板过程中,要保证黄板高于农作物10厘米左右,并要合理控制黄板布置密度。

3.2光诱技术

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过程中,光诱技术是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技术,其能够有效防止虫害侵扰农作物,可以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此种技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达到引诱并杀死害虫的目的,并且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不仅可以达到高效率消灭害虫,还能避免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有利于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如图1所示,利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消灭成虫。不仅如此,光诱技术也能帮助农户提前预测害虫发展情况,能够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对生态农业的影响,避免出现较多的害虫而给农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在使用光诱技术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耐药性的问题,其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以及害虫种类的影响,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做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3]。

3.3防虫网阻隔技术

与诱杀技术不同的是,防虫网阻隔技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通过人工设置相应的阻隔网,达到隔绝害虫的目的,还能有效阻隔病菌的传播,可以实现同时防虫防疾病的效果。如,在种植一些瓜果蔬菜类的农作物,当处于夏季时容易受到病害的干扰,而采用防虫网阻隔技术,可以防止农作物受到蚜虫等害虫或疾病的干扰,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产量。同时,当在挑选防虫网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孔径大小合适的防虫网。如,对于蔬菜类,防虫网孔径应控制在0.6-0.8毫米之间。另外,使用大棚种植农作物时,农户可以将防虫网放置到大棚上,周围用砖压实,避免害虫通过缝隙进入大棚内,导致设置防虫网缺少实际意义。为了避免夏季强风将防虫网吹走,棚顶压线应处于绷紧状态中。

3.4性诱杀虫技术

在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过程中,性诱杀虫技术是间接降低害虫数量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在昆虫交配季节采用适量的干扰激素,阻止昆虫交配,达到降低昆虫数量的目的。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采用此种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虫卵的数量,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真正做到绿色无公害。此项技术主要应用对象为处于性成熟期的成虫,降低成虫的受精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种植果树过程中,每年使用三次性诱导剂,能够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资金的投入,并能保证果树健康生长,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水果[4]。

3.5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

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下,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作物种植和管理工作中,植物保护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能够充分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其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为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有效节省人工成本,优化工作流程。相对于传统药剂的喷洒方式,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可以提高药物喷洒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浪费药物的现象。随着生态农业规模逐渐扩大,此技术也得到广泛使用,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科技带来的好处,其为农业生产中带来较大的便利,减轻农户的工作任务,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在采用此技术过程中,需要农户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并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操作技术,充分了解无人机构造和原理,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操作之前,结合实际作业地点,对农作物、飞行速度等进行系统性分析,促使无人机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正常情况下,无人机每667平方米可以喷射最小雾量为300毫升,最大为1000毫升。与正常喷雾不同的是,植保无人机能够保证雾滴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做到雨露均沾,显著提升雾化效果。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喷洒不均匀的现象,可以在农药中加入防蒸腾药剂,并能利用气流促使药剂准确落在叶片表面,防止药剂长期停留在农作物表面,从而破坏种植地的土壤。

不仅如此,农户若想将植保无人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应利用当前先进技术,结合农作物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保护方案,保证方案的完善性和系统性,提升技术应用效果。并且,植保无人机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适应方法,学习更多知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给农户带来损失。随着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出现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的植保公司,其能够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农户可以与植保公司进行合作,强化病虫害防治效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6数据库的应用

在生态农业中,数据库可以帮助农户快速了解各种病虫害的特征,并仔细记录每种植物各个阶段生长情况,以及其受到病害和虫害侵扰的时间,之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农户提供合理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减少经济损失,达到加快生态农业发展速度的目的。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之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查询的信息,如,查找玉米有关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提供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还能提供应对各种病虫害的措施,以及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并根据相关实例进行说明。不仅如此,数据库技术还配备有关的程序软件,不断提升其使用效果,为农作物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7“三免”技術

与其他类型植保技术不同的是,“三免”技术主要是在农作物出土前2天,在田间施入适当的除草剂,促使农作物出土时各种杂草已经死亡,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但在使用此技术时,需要农户系统化了解农作物生长周期,熟知杂草出现的时间。“三免”技术的出现,有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使其不再一味地依赖以往的种植经验,学会利用的当前先进技术,实现科学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管理压力,减少其劳动强度。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植保技术逐渐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田间管理技术,其中免耕机械可以实现精良播种,农户不用进行繁重的播种作业,机械可以同时开展施肥和除草工作,省略了后期拔草工作,不仅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还有效加快播种的效率,并能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提升土壤的存水抗旱能力,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8“三防”技术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地域辽阔,各个地区气候存在较大的区别,旱灾和涝灾频繁出现,严重阻碍生态农业的发展,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我国发展。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在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大力度推广“三防”技术,强化科学抗灾、主动防灾、及时救灾能力,为农业安全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效果。如,在广西宾阳县农业部门定期举办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让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丰富专业知识,重视各种灾害的防控措施,并保证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让农户及时落实各项政策,制定减灾保产的措施。另外,还要对植保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对农户进行正确的指导,促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重视防风、防旱、防旱涝工作。

总结:总而言之,生态农业发展中,植保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并能防止生态环境被破坏,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要求农户和有关部门能够合理使用植物保护技术,保证各项技术的有效性,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红峰,任莎.有机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20,No.658(12):97-97.

[2]吴俊宇.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研究[J].新农民,2020(1):1.

[3]陆胜谦.探究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2):1.

[4]傅海科.植保大数据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江苏农村经济,2020(10):3.

作者:宋语娇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篇2:

新型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此,相关人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方式,推动生态农业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描述了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探讨了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应用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 植物保护技术;生态农业;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了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为了实现振兴乡村的目标,理应对于各类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予以充分重视。而通过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能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并将虫害侵袭的整体概率降至最低,进而促使广大园区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

生态农业是一类新概念,其本身是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模式,有效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农业更具生态化特点。通过对比可以了解,此类农业模式有着非常先进的理念,尤其对于大田种植十分适用,同时还将畜牧业、渔业以及诸多第三产业结合进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此一来,广大自然资源便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层面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进而促使农业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加。

2 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意义

2.1 推动农业发展

在当前农业技术中,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能够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诸多益处。当前许多工作人员便尝试在种植水稻的时候,使用植物保护技术,并结合一些新型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起到资源节约的效果,尤其是在玉米和大米的种植区域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帮助广大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1]。

2.2 减少病虫害侵袭

1)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能够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带来的威胁,进而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促使农作物整体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2)新型植物保护技术主要是将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结合在一起,改进种植模式,降低实际种植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同时确保防治效果达到预期,保证农作物的生长质量。

3 在农业种植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具体方法

从当前情况来看,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农业种植人员应对此提高重视程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各类资源的应用率以及需求量都会有所提升,而我国又属于农业大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因而农产品本身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基于这一情况,理应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合理应用新型植物保护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

3.1 三诱技术

3.1.1 频振式杀虫灯

频振式杀虫灯主要利用光学原理,将声波和气味的引诱结合进来,将场地内的害虫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中消灭。频振式杀虫灯对于提升环境保护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也不会影响到农作物本身的正常生长。至于防治效果方面,其对于直翅目、半翅目以及鞘翅目害虫捕杀能力极佳。例如,在进行蔬菜种植时,如果发现有大量棉铃虫存在,可以尝试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对虫卵进行有效处理。通过采取对比试验可以得知,在没有放置频振式杀虫灯的区域中,每100株白菜的虫卵捕杀量为12只,而在放置了频振式杀虫灯的区域中,每100株白菜的虫卵捕杀量为28只,差异化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此类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杀虫的实际效果[2]。

3.1.2 黄板

当前许多害虫种类都有着较强的趋黄性特点。为此,种植人员可以尝试采取黄板诱杀的方式,引导害虫停留在黄板上面,以此对害虫进行大面积处理。黄板本身投入成本非常低,而且还有着很强的可控性效果,因此在实际处理工作中有着非常高的使用率。一般来说,应用黄板诱杀害虫最多的区域主要有蔬菜区、茶园和果园,而具体消灭的害虫类型包括茶蚜虫、粉虱以及斑潜蝇等。

具体实施方案为:在整个种植区域巡视,寻找虫害最为集中的位置,并放置黄板。为了确保黄板摆放牢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木棍等材料对其进行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過程中,应控制好摆放位置和摆放时间,以大幅度提升捕杀效果。以果园为例,黄板最好可以于开花前摆放,并持续到6月末或7月初,黄板规格则是6.66 cm×25.00 cm,实际捕杀效果非常好[3]。

3.1.3 性诱剂

在夏末秋初时,病虫害活动会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在这个阶段,种植人员可以采用性诱剂对成虫进行全面捕杀。此类方法具体原理是利用释放人工合成的昆虫(雌)性激素(雌信息素)诱杀雄性昆虫,阻止昆虫交配、产卵,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作用。

在农田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投放性诱剂的方法来吸引成虫,干扰害虫繁殖,并对害虫进行集中处理,使害虫数量大幅度减少。一般而言,此类技术不但资金投入非常低,而且也不会对区域内的益虫造成影响,且1年之中仅仅只需要投放3次即可,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

3.2 防虫网阻隔技术

防虫网阻隔技术是物理杀虫技术的一种,对于病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种植区域内设置防虫网,可以将病虫前行的道路完全阻断,以此有效保护农作物。一般而言,此类防虫技术针对蚜虫和烟粉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阻隔效果,可防止其进入到植株内部。如此一来,炭疽病以及软腐病也就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从而起到保护植物的效果[4]。

4 新型植物保护技术的具体实施模式

在进行植物保护工作时,要采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同时也应注意,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要坚决杜绝滥用农药的现象出现,要保证农药的使用科学规范,尽量避免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实施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监测点和病虫害测报系统,负责人要准确把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且在完成病虫害发生情况监测和总结工作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有关部门要根据汇报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有效预防病虫害,将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5]。

不仅如此,在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内,还可以尝试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向区域内的工作人员提供最新的植物保护技术,更为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绿色生态理念的意义。一般而言,最为常见的技术宣传方式就是开设知识讲座。

参考文献:

[1] 石兆佳.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7(11):68.

[2] 刘海英.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8):2.

[3] 吴晗清,王欣,游宏.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类型与层次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3):49-53.

[4] 刘慧敏.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7(20):78-79.

[5] 穆洪海,李玉丽.试论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80,9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吕艳媛

植物保护生态农业论文 篇3:

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强化生态农业的建设,大力推广植物保护新技术才符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三诱”——防虫技术、防虫网覆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3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植物保护;生态农业;防虫技术

生态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特点就是保证环境的生态平衡,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产量,降低虫害的发病率。植物保护是生态农业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

1 “三诱”防虫技术

1.1 光诱

光诱杀虫技术是一种物理防治方法,其专用灯具是杀虫灯,其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特点,使杀虫灯的颜色刚好在昆虫敏感的光谱范围内,形成诱虫光源。其优点是极大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杀虫率,减低了病虫指数;杀虫灯还可以把杀死的昆虫作为养殖场食虫动物的高蛋白饲料,达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频振式杀虫灯将光的波长、波段和频率设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根据不同靶标害虫的生活习性规律,设置自动分段诱杀模式,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对害虫进行诱杀,灯外装有频振高压电网,灯下有固定的袋子用来装被触杀的害虫。

1.2 色诱

色诱指的是通过黄板对昆虫进行诱杀,利用了昆虫的趋黄性,主要针对一些对黄色比较敏感的害虫。其优点有以下几方面:适用范围广。常见的害虫如果蝇、潜叶蝇、粉虱、蚜虫、娥类等都可以用黄板进行诱捕,且效果显著;使用时间长,粘性大;安全有效的预防病虫害传播,预防蔬菜、花卉的畸形现象,是农药的有效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且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使用。黃板的使用方法很重要,可以每15m2挂1张,高度在高于农作物10cm左右为最佳;以苹果园为例,也可以在其开花之前,根据具体的位置控制方向,大约16.5cm×25cm的黄板就可以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至少可以放置2个月以上。

1.3 性诱

性诱技术针对的主要是需要交配的成年昆虫,对其释放信息素干扰交配过程,从而减少虫卵的数量,这种方法在小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性引诱技术是国际先进的“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之一,与传统化学杀虫相比,该技术具有选择性高、对益虫无害、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对环境没有污染等突出优势,大大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该方法实际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山东省滨州市植物保护站在发展当地生态农业时,积极推广“性诱剂”杀虫技术,依靠先进的科技减少农药用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当地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每个大棚安装2个性诱剂诱捕器,农民纷纷反映,用了诱捕器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都少了许多,农药比往年同期也少打了2~3次。目前,当地133hm2大棚安装诱捕器4500只,该技术已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2 防虫网覆盖技术

防虫网覆盖技术的杀虫效果也十分显著,其物理原理是利用防虫网阻隔害虫,降低害虫的繁殖率。农业生产中的防虫网多以22目为主,有时也采用30目的防虫网。防虫网的覆盖方式有3种:钢架拱棚型,外铺防虫网。主要适用于黄瓜、芸豆等高杆或者藤蔓作物,由于成本较高,所以适用范围不大;中小型竹木结构的简易大棚,外面全覆盖防虫网。这种多用于瓜果、叶菜类的种植;竹架拱棚,外铺防虫网。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短期叶菜类作物。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通过降低害虫的繁殖率来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防虫网可以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对于炭疽病和软腐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数据库技术

在生态农业植物保护的过程中,数据库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植物信息的储存、筛选以及帮助解决植物保护相关问题等方面。成熟的数据库建成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搜索到每种植物的特质、习性以及生长周期和规律,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数据库中找到解决办法。山东省滨州市植物保护站建立的植物数据库是山东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长期开展的植物信息工程建设项目,其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信息、经济利用信息、分类系统研究信息、专题研究信息和植物图像信息,还有与数据库的建设和服务相关的程序软件等。目前该数据库已经收录5529种植物信息,其信息量达到4620MB,总计录量超过10000条。

4 结语

植物保护是生态农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生态农业中应用“防虫技术、防虫网覆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3种植物保护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转型,生态农业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一定会更加现代化。

作者:陶永艳

上一篇:爱国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舞蹈教育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