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该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1年湖南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结论。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社会的、传统观念的,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该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论文 篇1:

我国大学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探析

摘 要:真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不仅作为考生选择理想高校的参考,也能够帮助我国教育部门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如今,大学一味地追求就业率而失去了对其本位理念的认知,最终陷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囹圄。要想克服大学在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仅要改变统计主体的构成,优化统计机制和保证统计指标的多元化,还要求政府能够弱化就业率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关系,引导大学进行合理化的自身定位。

关键词:就业率;教育资源;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从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攀升,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但我国近年来经济下行,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降反升,在高兴之余却引人深省。由于我国对“就业率低于全国水平的地区和高效,将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甚至暂停新设本科院校,停止审批高职院校”,且就业率统计信息的来源只有高校本身,所以导致诸多高校在就业率问题上“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巨大的人力财力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来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我国大学就业率问题分析可知,许多大学已经变成“人质”,并乐此不疲地追求漂亮的就业率数据。笔者通过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定义以及其产生条件的认知,结合我国大学病态地追逐就业率的现实,浅析就业率问题中大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致病机理,提出在破除大学在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构建合理的大学就业率统计机制的建议。

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定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源自上个世纪七十年瑞士发生的一桩银行抢劫案,受到挟持的银行职员在获救之后拒绝指控劫匪,而且成立了专门的救助基金会,拒不出庭指证劫匪,更是有一名女性人质爱上了劫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节。这种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或者说是被害者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之间产生赞赏、喜爱的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的情况”。

当被害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被害人往往会产生非条件的自我保护机制,屈服于加害人,丧失了对一定基础事实的认知。在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下,加害人一切可能利好于被害人生存下来的行为,都会被被害人当做莫大感激,掺加危险境况下本能的认知缺陷和急剧的恐惧,就形成了被害人对加害人的特殊情感。“研究者发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都可能发生”,这种病态心理的产生首先是被害人生命确实受控于加害人,并且认识到加害人为了达成目的确实可以终止自己的生命;其次就是被害人所处环境已经没有脱身的可能,并且在此期间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第三就是在当被害人配合或者服从加害人要求的情况下,被害人获得了一定的回报;最后就是被害人所处环境已经与外界完全的隔离,无法通过除加害人之外获取任何外界信息,即使从加害人处所获得的信息也是经过加害人加工处理过的。

二、大学在就业率问题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病理分析。

认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发生要义后,通过逻辑的延伸,即使是在组织中,只要双方对象是非对等关系,弱势一方都会产生之于利害一方的认同体验,并且在获得在这种非对等关系下的有利于自身的回报时,就会潜意识地不遗余力地巩固这种非对等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在就业率问题上,大学作为非对等关系下的“人质”,不断地追求高就业率,不惜数据造假和通过挂靠来“帮助”学生就业。大学已完全的符合了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所有条件:首先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决定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重新配置,使大学的发展受制于就业率这个统计数字;其次在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高校为提高自身毕业生就业率,形成一种“唯就业率论”的病态发展模式并深陷其中;第三,在当大学就业率稳步上升时,大学获得了更多的生源和教育资金的投入;最后大学片面地追究高就业率,忽视了大学的本位理念,仅依靠提高就业率进而带来高回报作为自己发展的主要模式。

无论是大学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对造成大学在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大学自身来讲,首先是大学自身本位理念的缺失。大学本位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独立个体的大学,能够为大学而大学是大学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责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出现为政策和市场而大学的失位表现,从追求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的殿堂,变成了生产漂亮数据的工厂。其次,大学在一味追求就业率数据的过程中变成了社会的附属品,失去了其特殊性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们看来,高校应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但是在大学如今“唯就业率论”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抛弃了独立于社会但又之于社会的独特品格,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也完全沦为社会化的工具。“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全部目的,也是为了人”,大学应该把重点放在人的养成上,而不是把心思放在追求数据上,否则无法帮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

从客观因素来说,主要因为全社会没能形成一种“教育领先”的理念。“教育领先”要求大学要以教育为先,为大学而大学。然而大学不仅把就业率变成自身虚荣心追求的对象,也昭示了大学理念的失败。再者由于社会在大学生毕业以后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导致大学生毕业时无法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选择职业,进而造成了挂靠就业的诞生。最后政府作为与高校之间利害关系的强势一方,在承诺完成数据目标的高校可享受政策优待时,就会导致大学的绝对配合,这成为大学在就业率问题上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最终根源所在。就业率统计数据的失真,反之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宏观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政治经济决策的出台,加深了大家对高校就业率积弊问题的不满。

三、破除大学的就业率问题上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1.大学在就业率统计上出现的造假等诸多问题,是因为就业率统计信息的来源只有高校本身以及统计机制不合理。只有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统计主体和统计机制的问题,“治疗”大学在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统计主体多元化,引入第三方统计机构是当前最需要改革的侧重点之一。单一化的统计主体,会因为利害关系而造成信息收集的公正性缺失,导致主体的功利行为。引入第三方统计主体,包括企业、人才就业市场或者招聘网站等相对独立于高校和政府的社会实体机构,能够实现对统计权力的制衡,完善就业率统计的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使高校获得来自其他统计主体的毕业生就业信息,避免了大学自欺的弊病。从多个主体以及多个侧面进行系统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能够真实反应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的真实可靠。

采取长短期结合的长效统计机制。虽然现在的就业率统计机制已经实现了长短期统计的一个有效结合,但是初期统计和二次统计的时间间隔只有半年,统计效果不能真实的反应高校毕业生的长效就业成果。对于已经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联络调查方案的配合,造成二次统计的失真性较大。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通过长效的跟踪调查,完成对毕业生两到三年内的就业信息调查和统计,这样可以比较公允的反映出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就业统计指标应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给现行的就业率统计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就业统计指标的多元化,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就业信息统计,进而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真是就业去向等实际就业信息。统计指标的多元化是指,不要局限于把毕业生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作为有效的就业信息,分门别类,划分出自主创业,未就业升学、待业、独立职业等详细的横向统计分类,并结合长期的就业跟踪调查,实现多元统计指标的数据可靠性。在毕业生毕业时间的纵向层面进行也要系统的就业信息统计和比较,这样就能够直观的反应毕业生在不同的毕业时间内的就业规律,调整和完善社会就业的保障机制。

2.大学在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形成的根源是为了从强势的政府一方获得更多的利益,丧失大学本位。所以政府主管部门要在政策的利益关联性上进行改革,改变以就业率调配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局面。

政府首先要做到使高校就业率统计不再和教育资源分配挂钩,就业率不再作为高校评价机制的决定性指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具有社会实体所共同存在的趋利性,尤其是在面对决定其自身发展的资源供给时,就会忽视社会责任,一味追逐社会功利。当政府将就业率作为一项客观的参考数据,弱化数据的决定作用,就会使就业信息统计趋于合理,帮助大学回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当就业率不在作为决定性指标时,将直接改变高校的弱势关系,强化高校的社会地位,提高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另外,建立合理的高校评价机制能够间接地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升,是改变大学弱势地位的强心剂。高校的评价机制应该跟高校的目的和功能挂钩,高校的本真目的和功能不是为了培养就业“机器”,所以应该摒弃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价机制的一部分。

3.由于大学自身定位的偏差,导致其陷入就业率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所以从主观因素上来说,大学要能够认清自身实际和原本定位。首先认知大学自身的多重责任,强化大学三项职能。大学自身的责任就是要以大学本质属性所要求的任务为基础,并对受教主体负责,对社会发展负责。大学要认清诸多教育现象的成因,在出现教育问题时承担自身的责任,回归到大学常态化发展的道路上来。大学是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为根本,追求的是对教学的无微不至,对科研的孜孜不倦以及对服务社会的无私奉献,任何脱离这三项职能的大学,都会造成自身责任承担的缺失性表现。

大学应该客观地对待教育政策,邀请第三方对大学的政策完成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教育指导性政策,大学要报以客观态度进行解读,任何教育政策的完成都要基于大学自身实际情况,不能报以侥幸心理。在完成教育政策过程中,大学应该主动寻求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这不仅仅能够体现大学自信,还可以如实的反映出大学的政策执行力度。大学在就业率统计中寻求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能够主观地升华大学形象和客观地反应大学的开放与包容,真实的就业率数据也必将为大学带来超乎寻常的教育资源的流入。

总而言之,大学就业率作为一项客观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大学真实的教学水平。只有认清大学作为就业率的上位概念,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剔除“唯就业率论”的传统观念,大学才能克服就业率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快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曹洪军.浅析大学就业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4):121.

[2]李玲.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科教文汇,2007(12):153.

[3]李玲.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J].科教文汇,2007(12):153.

[4]杨东平,何怀宏,周国平.问诊中国基础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2.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孟芯纬 张微 蔡晶晶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论文 篇2: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分析

该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1年湖南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结论。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社会的、传统观念的,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该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就业率;女大学生;普通高校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随之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毕竟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占人口一半的女性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最终实现男女平等的问题,还关系到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1]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分析和研究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基于Wilcoxon符号检验的实证研究

本文随机抽取了湖南某高校23个院系2008~2011年,共4年毕业生就业的数据信息,总计15355名毕业生。其中男生8339人,女生7016人,女生占数据总数的45.7%。在学历层次上表现为本科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定义如下:

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一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00%

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至到毕业当年12月31日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了统一标准有利于分析比较,本文统计的就业率是截至当年8月31日的数据。

根据所使用数据的特征,选择Wileoxon符号检验,对比考察男生和女生两组学生的就业率情况。Wilcoxon符号检验通过分析两配对样本,对样本来自的两总体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推断,其基本思想是:按照符号检验的方法,分别用第二组样本的各个观察值减去第一组对应样本的观察值。差值为正记为正号,为负记为负号;将差值变量按升序排序,并求出差值变量的秩;分别计算正号秩总和和符号秩总和。[2]在虚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小样本下的检验统计量服从Wilcoxon符号秩分布。

表1是根据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男生就业率数据求得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08~2011年,本科毕业生中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就业率的情形均远高于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就业率的情形。这意味着,从样本数据来看,大多数院系本科毕业生中女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

表2给出了Wilcoxon符号检验的结果,虚拟假设EMBED Equation.DSMT4为本科毕业生中女生和男生的就业率分布无显著的差异。2008~2010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可以拒绝虚拟假设;2011年,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拒绝虚拟假设。这四年均是负号秩小于正号秩,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生女生就业率比男生就业率低。

以上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即从湖南某高校23个院系2008~2011年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统计分析看,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这一现象更为明显,2011年基本相当。在本科毕业生中,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要低于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的现象更为显著。

2.原因探讨

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社会的、传统观念的,还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影响,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念意识的滞后影响;[3]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女孩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

同时,由于女大学生自身生理特征,增加了雇佣单位的经营成本,企业要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企业对女大学生的统计性成见及“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观念,用人单位经常会把雇佣女大学生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夸大,忽视了女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诸多优势。

其次,从女大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尤其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4]并有着较低的创业意识,注重的是稳定,在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消极被动地依赖父母,等待用人单位的录用。加之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的认同,导致了女生创业意识的低下,错过了就业良机。这些都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同时,女性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弱势。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上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深深地体现着男性的生理优势,许多工作至今仍具有浓重的体力色彩,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上。[5]在心理上,女性一般承受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在性格上,独立性较差,意志力不坚强。此外,女大学生将来也面临着结婚生子的现实问题,用人单位担心女性在结婚时还要有分房压力,在今后的怀孕、生产、带孩子期间中断正常的工作。为此,这些用人单位“宁要庸男,不要才女”。

3.政策建议

首先,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女性肩负着这一神圣职责,她们不应因此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所以,国家应采取得力措施将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至少是部分社会化,不应该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更不应该成为用人单位的包袱。社会保障部门要尽快建立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给生育的女性提供社会补助,并改革女性员工生育及哺乳期间的工资支付方式,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在社会运行机制上保障女性权益。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税收调节的方式来弥补企业的“性别亏损”,国家可以按照男女员工的比例征税,对女性员工比例大的企业少收税,降低其负担。

其次,女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能认真地认识自我,应能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的选择;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而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再次,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去就业或创业。首先,女大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能有“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竞争的信心,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以至于丧失良机。其次,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语言能力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从事文字编辑、翻译、教育等工作。二是思维能力的优势,女生在形象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具有优势,适合于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三是管理能力的优势。

最后,还是要注意克服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对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战胜自身的弱点尤为重要。而要战胜自身的弱点。首先要摆脱择业中的心理障碍,正确地面对现代社会对女性、对女大学生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有竞争的勇气与必胜信念。从就业角度来讲,女大学生应该注意克服自己的自卑、自负和依赖心理。

[1]周小李.女大学生就业难: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的双重弱势[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1

[2]谢 洋.应届毕业生学历越高男女收入差距越大[N].中国青年报,2011

[3]史玉红,刘振霞.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L].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06

[4]王 艺.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5]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08

作者:颜亮 吴胜男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论文 篇3:

体育产业发展对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影响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准确的专业定位,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对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体育;毕业去向;社会需求;对策研究;体育产业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健身活动的需要,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率先创办了社会体育专业;1997年正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发展至今全国已有11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院校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应该说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根据国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调节进行的选择。然而,在教育部高校教育司编的《升学与就业-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中,社会体育专业被列为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随着高校扩招决策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上升到2004年19%,2020年将达到30%。不解决就业率的问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学生失业。学生的就业率是关系社会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分析

(一)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因此,就业方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综合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院系,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体育管理;②各种体育协会;③体育俱乐部④体育企;业和体育场馆部;⑤体育康复与康复;⑥体育营销;⑦体育旅游。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范围之广,在不同的地区和院校,专业定位差异很大。

(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的调查通过资料分析和问卷访谈,发现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去向是体育俱乐部和学校。通过文献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剖析:

(1)由于社会体育是一个开设比较晚、发展壮大比较快的专业,因此,很多院校缺乏这类专门教师。引进专业教师是造成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高校承担社会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逐年减少。

(2)一些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为一个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是可以当教师的。另外,还有一些院校(例如沈阳体育学院)每个学生可以有一个辅修专业,毕业时是两个就业方向,这也是一些毕业生当教师的主要原因。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的比例也将会下降。

(3)随着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大众体育日趋科学化、组织化。有组织参加体育运动人口在逐步增多,在国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俱乐部是大众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因此,体育俱乐部随之不断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1994年6月10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是专业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俱乐部所需的最佳人选。

(4)社会体育专业创建之初定位于培养各级政府体育部门工作人员,是潜在的人才市场。例如,在我院2006届毕业生(29人)中有3人,2007届毕业生(29人)中现已有16人,二学历(电力本科)與电厂签约。电厂要社会体育的毕业生说明企业需要体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说明政府没有设定专职岗位给社会体育毕业生,这还需要国家和社会来共同协调。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潜在的就业市场将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大的、真正的市场。

(三)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率调查对社体就业率进行了调查,各院校所报的就业率都比较高。例如: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6年的就业率为85%;集美大学2005社会体育10%。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

(四)就业率与相关岗位的就业率社会体育专业率低、就业难反映在与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就业率。下面可以看一下实际的例子:2005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为92.2%,其中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工作的占28.2%,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占25.6%,从事其它行业的占36%。韶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对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韶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4届,2005届,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但在社会体育相关岗位就业的不足50%。这些都表明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之间尚存在较大的距离,相关就业率低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也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二、社会体育专业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需求通过资料分析和社会走访调查发现,现在和未来,健身俱乐部和社区是社会体育专业需求量最大的地方。

(二)社会需要大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1)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城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52.12%和《中国统计年鉴》中1996年乡镇数计算,全国城市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为18737万人,全国城市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7万人,农村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484人,全国至少应有社会体育指导23.2万人以上。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6万余人,与预测需求差17万人以上。目前在日本全国平均每2000人口中有一名体育指导员,如按这一标准计算,我国应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在60万人以上,与日本相比则相差10倍。

(2)城镇街道普遍建立体育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干部,在居民区广泛建立体育辅导站、活动站,配备经过培训的业余辅导员,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农村各集镇将建立体育技木辅导站,设专职或兼职的辅导员。这些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以上海各县为代表的富裕乡镇均已成为现实。

(3)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偏高,30岁以下的仅占15.27%;文化程度偏低,学过体育专业的(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体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28.57%。因此,现有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很大一部分需要更新。

三、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准确的专业目标的定位

从社会体育的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社会体育领域十分广泛,各院校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状况,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和就业需求等状况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例如,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就说明准确专业定位与市场需求相吻合。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去向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的调查分析来看,培养能够胜任健身俱乐部和社会体育服务机构的人才,是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克服其与社会之间的脱轨,以减少人才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就业率。传统的“专才型”模式,已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采用“通才型”的培养模式,亦容易造成样样通,样样松的局面。我们应吸收通才模式和专才模式中的合理成分。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构建以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因为21世纪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而我国社会体育高等教育相对滞后。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体育的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增加学生的适应性,特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为职业和就业做准备的职业培训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充分利用已经出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和职业制度等,积极与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培训和考试获取各类从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立足于现有的人才市场,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升学与就业-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刘善云.从社会岗位需求状况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4]严德.小康社会体育人才发展需求预期[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

作者:王胜

上一篇: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总结下一篇:食药监局党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