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及其他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情观及其他

浅析大学生的爱情观及其误区和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在爱情方面是一个非常前卫的群体,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存在着很多误区。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爱情,走出误区呢?又应该如何平衡好爱情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呢?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原因;误区

爱情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一、大学生爱情观的特征

随着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作为前卫群体,恋爱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但部分学生不分场合卿卿我我,无法平衡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爱情观具有观念开放化、爱情动机多元化、恋爱方式多样化、恋爱自主性进一步加强等特点。此次舆情报告进一步探讨爱情观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对策及建议。

二、大学生恋爱误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生理具已进入成熟阶段,必然会萌发出爱情,并在其整个精神世界占据突出地位,一旦出现合适条件,便会迅速进入恋爱实践,而大学生陷入爱情误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1、从恋爱动机方面。首先是因为寂寞而恋爱的,部分大学生因为校园生活的孤单,心灵空虚,从而寄望于通过情侣来寻求精神安慰,消遣孤独;其次是因为无聊而恋爱。大学生活空余时间较多,对于课余的时间,有的学生倾向于通过恋爱来消磨时光,寻求暂时快乐。再次是因为好奇而恋爱。大学生的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趋于成熟,渴望与异性有更深的接触,恋爱恰巧满足了部分大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心。还有因为功利而恋爱。部分大学生以恋爱的名义获得来自对方的经济支持,以满足自身的花费。最后一种是因为跟风而恋爱。有的大学生因为周围的好友相继恋爱,从而也加入了恋爱大潮。

2、从恋爱道德方面。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以游戏态度对待恋爱,对自身与他人不负责任,倾向于三角恋、多角恋、性行为等;其次公德意识淡薄,一些学生不分时间、场合,在大庭广众下作过分亲密的举动,有损社会公德,也是对纯洁爱情的亵渎。

3、从恋爱行为方面。恋爱过程闪电化,部分学生持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去对待恋爱,频繁地更换情侣。恋爱周期短,对爱情不够尊重。同时将恋爱地位神圣化,部分大学生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导致影响了学业。在心理方面,恋爱心理脆弱化,一些学生不能忍受恋爱过程中的摩擦与失恋带来的伤痛,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4、从外界原因方面。学校教育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可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致使有些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考试,就业等让大学生感到很大的压力,从而对信念价值把握不定,从而产生茫然,沮丧,故通过恋爱找人分担,从而缓解压力摆脱孤独。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许多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或者受父母长期在外,吵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寻找恋人作为情感寄托。中国性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多数父母的“谈性色变”未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得大多数好好从青春期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因为对性的好奇而产生恋爱动力或行为。

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误区

1、部分学生盲目跟风,为了排解寂寞而谈恋爱,恋爱动机不纯,盛行“包养风”,把爱情物质化,把男(女)朋友当作取款机。

2、部分学生对爱情认识不清,往往误把友情或者感动当爱情,轻易就陷入爱河,无法自拔,混淆恋爱与学习的主次关系,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

3、一些学生公德意识淡薄,不分时间、场合,甚至在课堂上有过分亲密的举动,对老师和同学不尊重。

4、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积极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爱情童话,妄图找到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期待有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5、一些学生不能忍受恋爱过程中的摩擦与失恋带来的伤痛,恋爱心理脆弱,精神萎靡不振,于是自暴自弃。

6、部分大学生以游戏态度对待恋爱,责任意识淡薄,对自身与他人不负责任,倾向于三角恋、多角恋、性行为等。

四、大学生爱情观走出误区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恋爱方向。恋爱是为了寻求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是双方在有共同兴趣、共同的生活态度、共同的人生理想的前提下所产生的两心相悦。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明确爱情是一种责任。

2、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观念。真正的爱情是与高尚的道德融为一体的,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没有纯洁的爱情。因此,大学生恋爱也要遵從道德规范的约束,应当具备恋爱的责任感、义务感和忠贞感,以高尚的情趣、理智的行为与对方相处,受道德维系的爱情,才更具有稳定性、高尚性和纯洁性。热恋中的青年都会产生性的冲动,在内心深处经受理智与情感的煎熬,如何取舍全靠自己把握。无论做出何种选择,一定不可违背道德,对于可能导致的后果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要勇于承担责任,切不可因一时放纵而自毁前程。

3、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非常清楚学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面对爱情的诱惑,很容易表现出“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的不正确认识。大学阶段的爱情有时像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双方学业上不断进步的无穷动力,如不能理智地把握则会终日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荒废学业。因此,大学生既要珍惜这份美好的感情,更不可辜负自己的青春,要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毕竟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参考文献

[1] 闫军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误区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付华.当代大学生恋爱误区[J].社会心理科学.2015.12.

[3] 林建安.大学生恋爱中的不良倾向与和谐校园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4] 邓验.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9.

[5] 陈飞,林远平.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误区、成因与对策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作者:向佳

第2篇:钢琴艺术指导视觉中的舒曼及其《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摘要:国内音乐院校中,艺术指导(钢琴)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尚处于探索阶段。虽如此,但工作仍然在是与不是之间“蓬勃”展开。本文试图通过艺术指导的工作常规,来解析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在钢琴“艺术指导”的纵与横方面所应该达到或完成的目标,以期为这一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专业(方向)以个人有限的研究视角,为其注入一点点新的动力。

关键词:艺术指导 艺术歌曲 舒曼 声乐套曲

国内音乐院校中,艺术指导(钢琴)是一门新兴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教学课程设置和内容尚处于初创阶段,虽如此,但令人饶有兴致地发现相关工作仍然在是与不是之间“蓬勃”展开。教什么,怎么教?哪一些内容更符合专业的发展要求?相关问题一一都显现出来了。在摸索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德奥艺术歌曲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演技水平,以及由钢琴伴奏逐渐进入艺术指导角色的不可或缺。

关于德奥艺术歌曲我们无论从体裁、题材、意蕴等方面去品鉴、去分析,即会领悟到这一艺术品种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其他时期的作品;其承上启下的艺术风格、无可替代的历史定位等,确定了他独特的、一如微雕式的审美价值;其含蓄的艺术表征和内在深刻的寓意、诗意般直指心灵的特点,和演奏(唱)时所产生的特殊的“场效应”是他类作品不能比拟的。由于其不可或缺,笔者以为钢琴系艺术指导专业教研室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应将此一内容列为一个重要的单元。学生如能通过对艺术歌曲的学习和研究,或可逐渐放下习惯的炫技式的浮躁之心。要学会倾听,并于倾听的过程中用心去领略旋律与伴奏织体亦步亦趋的那份唇齿相依的谐和。通过倾听,并以宁静的状态感受旋律与歌词鱼水般的意蕴,或许你会发现在几近天人合一的氛围中体察到人声与琴声的那份沉醉和美妙,逐步培养起符合于艺术指导与合作者角色的那份心态和兴趣。

德奥艺术歌曲(Lide)是西欧浪漫乐派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溯源或可清晰地看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甚至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身影。艺术歌曲体裁鼎盛于公元19世纪,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56)、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和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等。艺术歌曲的一般范式为:极具象征性的叙事诗和抒情诗的语言,紧贴歌词配以典雅、流畅的旋律与人声偕同演奏,以完整表达乐思的钢琴织体。浪漫乐派时期的钢琴伴奏声部是艺术歌曲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声互为呼应、互为表里、彼此承接、相互烘托,而不是陪衬。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对艺术歌曲的定义是:“艺术歌曲是专为歌唱家或至少是受过相当训练的歌手们所作,通常由钢琴或器乐组伴奏,该曲调和歌词不得随便改动。艺术歌曲很少与音乐以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其歌词精练、深刻,旋律风格繁多而复杂,需要反复多听才能理解”①。

一、舒曼与艺术歌曲

对于德国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而言,184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无论是在爱情或是创作方面。作为结婚的礼物,舒曼向心上人献上了自己用爱的旋律写就的歌曲集,其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便是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Frauenliebe und Leben Op.42)。时年舒曼30岁,克拉拉(Clara Schumann;1819年9月13日-1896年5月20日 )21岁。

(一)名作及其时代掠影

1840年是舒曼的歌曲创作年,在不可遏制的爱的激情的驱使下,共完成了138首歌曲,按照今天的作曲家们的创作周期来衡量,这一速度似乎接近疯狂了,而《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便是这一速度下所产生的艺术精品。通过对作品的研究不难发现,该作中钢琴与人声的一体性表现在乐思的统一、旋律与和声语言的统一、情景刻画的统一和音色的统一等方面,虽然钢琴与人声如同不一样材质的纤维,但经过作曲家独具匠心地“混纺”,而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然不可分割之作。

声乐套曲相对于某一首独立的歌曲而言,属大型艺术歌曲作品类,套曲的体裁形式最早见于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 Op.98)。由于时代的原因,贝多芬的这部由六首歌曲组成的套曲只有一个标题,分标题均用速度术语标记,而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除了总标题以外,八首歌曲又都有一个小标题,既每首歌既可视作独立的作品来演唱,又可将八首歌看成前后环环相扣的故事片段,这一点较之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工》(Die Schone Mullerin Op 25 No 3 D795)的情节更具逻辑性。舒曼创作《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年代是浪漫乐派的成熟时期,听众的审美习惯和作品本身对人声和钢琴音色质地的要求,已经达至相当的高度。与其说经舒曼卓越的作曲技术和丰富的音乐语汇,将艺术歌曲推至空前水平,还不如说舒曼艺术歌曲之艺术规格的升华是历经莫扎特的启蒙(如:紫罗兰Das veilchen K 476)、贝多芬的奠基(如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舒伯特的领航,以及同时代的门德尔松、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柏辽兹(HectorLouisBerlioz,1803-1869)、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等音乐巨匠的共同培育而产生的必然结果。时代赋予艺术歌曲含蓄而不失情感张力、精致而不失旋律生动、纯净和而不失神情浪漫的诸多特点,加之诗意的语音,形成了人声与琴声相近、相协的审美品质和人性的光环,这些元素自然也是成就舒曼艺术歌曲钢琴与人声能够绝妙地搭配的重要原因。

(二)命运的密码

“艺术歌曲集中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和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使他精心选择诗作并深刻理解其内容,用凝练而准确的手法将不同的歌曲塑造出来”②。这位被史学界称之为“音乐诗人”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从1839-1854年,其海量的、涉猎广泛音乐体裁的作品,或许是逆势造就了舒曼吧。艺术歌曲并不是其音乐创作的主要体裁,然而却几乎伴随着他的整个创作周期、注满着其思想精髓,是日记?或是小憩时于袖中捏捏出的玲珑小品?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这部音乐史上著名的声乐套曲,用八个不同的章节对一个女人,从少女恋爱、结婚怀孕、成为母亲、最终丈夫逝世后痛楚和孤独地哭诉的情状进行了精致而细腻地描述。何以舒曼在与克拉拉新婚的那年里写出如此结局的歌曲?偶然或是冥冥中的必然?不得而知。然而,令人同情和唏嘘不已的是这部作品似乎成了一个魔咒,不幸言中或锁定了克拉拉命运的轨迹③。全曲由8个独立的歌曲组成,每首歌为一个章节,相对于同年所作的,由16首歌曲组成的套曲《 诗人之恋 》(Dichterliebe Op.48),虽在篇幅上短小了很多,但是其艺术品质并不逊于该作。一部为女声而作,一部为男声而作,这一阴一阳的两部作品,恰好是这一对夫妇的人生写照。

作为声乐套曲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其前7首的人声与钢琴不同于主旋律与背景的关系,应该是小溪与河床、泥土与植物、阳光与花朵、躯干与血肉、呼吸与空气彼此不可分割。而第8首终曲,除表现在钢琴尾奏的大段“独白”和其间隐约再现第一首歌曲的音乐主题的特征外,其它与前7首的创作思维并无二致。

二、《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词曲简析与演奏提示

与人声合作过程中的钢琴演奏家不是歌唱者召之即来的视奏者,他(她)是成熟歌唱家进行艺术再创作过程中的合作者,是青年歌者艺术处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导师,因此对于即将诠释的作品全方位的信息必然会了如指掌,其完成途径是学习、分析、审视和再分析。他们往往会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去透视、去揭示所面对的作品,使得谱面音符逐渐变得鲜活起来、情感内涵由平面变成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歌词作者沙米索(Ade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为德国诗人,生于法国香槟地区的邦库尔宫一法国贵族家庭,1790年父亲带着全家迁居德国,1803年结识了浪漫派作家奥·威·施莱格尔等,《妇女的爱情与生活》(1830)是其最成功的作品④。如下试从艺术指导的角度来解析作品中明示与暗示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作为实验性的案例来对作品进行仔细地观察(以套曲中的第1、第5和第8首为例)。

(一)第一首《自从相遇》(Seit ich ihn gesehen),速度:Larghetto(小广板)意思为稍缓慢地。描写的是:女孩“自从遇见他,无论我向哪里张望,看到的只有他”的情景,以及相思、寂寞与惆怅油然而至(谱例略)心情。全曲共36小节,以分节歌形式写成(A+A'),除了A'段中的第19小节与A段相对应的第3小节,以及A'段中的第29小节与A段相对应的13小节不同外,其它几乎完全一致,甚至包括伴奏织体、和声等;15-17小节为过渡性的间奏,31-36小节为尾奏。歌曲的钢琴声部为柱式和弦,乐曲进行缓慢,整首歌曲的钢琴音量应稍弱于人声。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1.艺术指导于演奏前的读谱是必须的,通过读谱去了解作品的思想精髓;2.就《自从相遇》而言,除了作品中的术语、强弱记号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和弦进行中的休止符和换气位置的确定;3.在实际演奏中第3小节和第19小节须有节制地强奏;4.第11-14小节和27-32小节的人声及钢琴,其高音与低音声部是反向进行的,在演奏时各声部的时值要准确、线条要清晰。

(二) 第五首《姐妹们,快帮助我》(Helft mir, ihr Schwestern,Freundlich mich schmück),速度:Ziemlich schnell(相当快地)。说的是:“帮助我,姐妹们,亲切地为我梳妆,把盛开的桃金娘花朵快快缠绕在我的额头...” 表现了主人公出嫁时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急切与慌乱(谱例略)。全曲共52小节,具有回旋曲式特征(A+B+Aˊ+C+A+D)。歌曲由1-18小节(A+B)构成第一部分,19-35小节(Aˊ+C)和间奏构成第二部分,由37-46小节(A+D)和尾奏47-52小节构成第三部分。从第一小节开始, X X X X X X X·X 这一极具动感的琶音形态、以不可遏制的能量将作品一气推至40小节,致使这一“永动式”的节奏于41小节处才轻轻地踩下刹车,又如百米赛跑冲线后,于惯性中减速的情形一般,使人感到似在意料之外,又似在意料之中。《姐妹们,快帮助我》虽然描写的是出嫁前的喜悦,但音乐中已经很鲜明地透射出了闺房内外激动与忙乱的气氛和场景。

这首歌应该也必须是套曲的高潮部分,处于整部作品的黄金分割点上。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此曲的钢琴演奏技术部分并无多大的困难,难点在于与歌手合作时能否始终把控住他们的韵律节奏。对于性格温性的演唱者钢琴应该“推”一把,促使其达到歌曲情绪规定的速度,对于哪些激动型的人要适当地“拖”一把,即在乐句的强拍上用稍带强调性的力度去提示,按耐住歌手的速度不使其失控。此外还应该记住:内心节奏和音色,以及pp应该与歌手保持一致,全曲的钢琴音量不能超过歌手。

(三)第八首《你使我悲伤》(Nun hast du mir den ersten Schmerz getan),速度:Adagio(缓慢地)。表现了:妻子失去丈夫后:“所尝到的痛苦,被刺伤的心。一个睡去的铁石心肠的男人, 睡去的死神……”的悲惨情状(谱例略)。全曲43小节,共分两个部分,1-22小节人声与钢琴同时在悲泣,23-43小节却仅剩下钢琴独自在哀鸣。假设舒曼在创作第五首歌时是一气呵成的话,那么不敢说其在写第八首时是最艰难的,但至少是最劳心和伤神的。沉重而缓慢的钢琴和弦迈着艰难的步子陪伴着一个女人断断续续的低吟,把空气搞得很凝重,与其说是声音在哭泣不如说是心在哭泣。在歌曲如此悲痛和哽咽的述说中,人声再也进行不下去了,将最后一个音符落在22小节的导音上面使人窒息地结束了全曲的演唱。琴声在继续、音乐在继续,第一章美好的主旋律又轻轻地再现,此时却添了几分哽咽,新旧素材交织在痛苦的深渊里……长长的尾奏自然组成一个独立的乐段直至曲终,与人声同步时的sf的力度再也没有出现过,而是渐渐为pp所取代,最终消失于无声。音乐仍在进行,在听众的心里延续。

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主动地参与音乐形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表述,是浪漫乐派之前的歌曲创作中不常出现的,而舒曼正是此道的行家里手。“在《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钢琴伴奏中,舒曼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钢琴细腻的笔触、诗的意境、诗的情感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大大扩展了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⑤”。第八首歌的23-43小节是钢琴的无词歌,缓慢而深沉的音乐旋律和织体渐渐转入pp的力度等等,无疑对整部作品的艺术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对演奏者的控制技术、内心宣而不泄的情感拿捏和应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换言之:演奏者此时应该用双手和心灵、用几乎屏住呼吸的状态走完全曲的最后一段。

文章至此意图已明:其一是通过笔者对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研究的一个侧面,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作业参照,使之了解艺术指导日常所涉及的工作并非只是像工蜂一样只知道干活,或只知道为演唱者伴奏;其二是鼓励学生(尤其是新生),能够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和弹奏德奥艺术歌曲作品、领会其中的精妙从而举一反三,为今后从事这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是抛砖引玉,期望通过本文唤起大家共同在理论上为这一尚处于幼稚阶段的专业注入一点点新的动力。

注释:

①[英]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②好搜百科 http://baike.so.com/doc/5057639-5284870.html.

③烟台大众网http://yantai.dzwww.com/ytyy/yygs/201109/t20110908_6634502.htm

④德国作家。原名路易·查理·阿德莱德.沙米索,生于法国香槟地区的邦库尔宫一法国贵族家庭1790年父亲带着全家迁居德国,逃避法国大革命。1796年沙米索成为普鲁士王后的侍从,同时在法兰西中学任教,接触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803年结识了浪漫派作家奥.威.施莱格尔等,并与法恩哈根·封·恩泽一起出版《绿色缪斯年鉴》(1804-1806)。

⑤http://bbs.tianya.cn/post-138-524272-1.shtml

作者简介:

祝炼坪,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作者:祝炼坪

第3篇: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观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 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爱情教育,他认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的教育,不是要进行生理本能的教育或者教会他们谈情说爱的本领,而是要在青少年学生生理本能成熟以前,就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他们进行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爱情价值观。学习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思想,对于丰富和發展我国教育理论,加快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爱情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爱情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活动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的爱情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青少年学生爱情教育的意义,爱情教育的内容、爱情教育的原则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爱情教育观。学习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观,对于丰富和完善当代教育理论,全面推进我国高等院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论青少年爱情的教育的意义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他认为爱情的教育对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爱情的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教育根本的目标就在于为社会输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理想的人,“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这种高尚的情感从多方面影响个体的发展和生存的质量。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类的爱情不能以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人类的爱情需要精心地培育而成,他说:“社会的重要责任,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责任,是培养高尚的爱的高尚的爱的美好情感。这种情感能使人变得高尚,帮助人形成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道德品质。”[1]P3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的教育不是要教会他们很多的性知识,让他们学会谈情说爱,而是要用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使对他们爱情的教育同时也成为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人格的过程。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爱情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长期非常关注的问题,他们渴望在学校学习期间了解什么是爱情,应如何对待爱情等重大问题,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切实了解青少年爱情的教育的意义,加强对青少年爱情的教育的指导,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他说:“为使青少年担负起父亲和母亲的崇高使命,为使他们具有人的高尚的爱情,就需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向往和追求,并从中得到快乐。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这是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使孩子们将来成为好的父亲和母亲,必须坚持这项原则。”[1]P183

第二,对青少年爱情的教育有利于国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爱情在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拥有美满爱情的人很难说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说:“如果我们说,爱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灵敏、最准确的天平,这绝非言过其实。因为人之爱人,是表明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态度。爱的情感所激起的思想和感受越深,越强烈,也就越向周围的人敞开自己的心扉。社会舆论常常根据人对爱情、对家庭生活和日常事物的态度,即根据人在社会难以控制和难以规定具体行为准则的领域来判断人的道德面貌,这不是偶然的。”[1]P3“教师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年轻一代的重任。他们要教育年轻人能在爱情中认识到个人幸福的前提,并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取得享受这种幸福的权利。”[1]P3-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在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悲剧,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的教育的结果。因此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爱情的念头一旦在年轻人的思想和感情上撩拨和引起不安,教育者就应当给他们讲爱情是什么。这种讲解将会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1]P13“社会的重要责任,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责任,是培养高尚的爱的良好情感。这种情感能使人变得高尚,帮助人养成共产主义道德的许多重要品质。”[1]P3

二、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的教育应坚持的基本教育原则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者要提高对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的效果,除了要设计好科学的爱情的教育的内容外,还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1.理解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爱情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是个非常渴望、敏感和矛盾的话题,教育者任何轻蔑、冷漠的态度和粗暴的行为举止都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只有切实坚持人道主义精神,在教育工作中贯彻理解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爱情的教育的效果。他说:“尊重人,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1]P143“在诸如培养高尚的爱情这一精神生活的最隐秘领域的教育工作方法是极端重要的。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等原则在这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P16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尊重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能从青少年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恰当地处理学生在爱情的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说:“学习这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精神财富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相互体贴的赠与。学校的全部生活应当充满人道的精神。”[3]P706“经验丰富的教师要善于回答与爱情有关的问题,他们让学生把自己放到当事人的地位,同样感受着喜怒哀乐。……优秀教师与他们的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气氛正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把自己的隐秘讲给这样的教师。这就是信任、真挚、真正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1]P18

2.及早进行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必须及早进行,但必须考虑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他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随着年岁的增长,将来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而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并不是要对他们讲解性关系问题,不是让他们知道暂时还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必须做到使孩子们的全部生活——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以及他们的一切感受,都要使他形成理念,确信生活中最宝贵的是人;最高尚的品德、荣誉和道德精神,是给人造福,为人创造美,同时也使自己成为美好、善良的人。”[3]P318

3.活动与交往的原则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爱情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培养他们人格和道德尊严的过程,而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尊严,教育者就必须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活动与交往。有些教育工作者害怕青少年男女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过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下命令限制男女学生的交往与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反对教育者在爱情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或严格的限制,极力主张教育者要为青少年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活动与交往,在活动与交往中加深了解,美化他们的心灵,形成乐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等良好品质。他说:“进行这种教育的具体途径是什么呢?教育工作经验证明,实现心灵美和外形美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参加创造性劳动。应当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尽量多地参加创造活动,以培养美感。在创造活动中,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1]P153

4.示范与协同的原则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对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学校的教育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者和学生家长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举止会对他们的身心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他说:“良好的愿望是在高尚的思想影响下产生和树立起来的。但是这种思想不是在儿童头脑中自然产生的,它需要引导和灌输。……这些能力也是在和高尚的思想和以身示范的行为影响下培育起来的。”[1]P182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校和学生家长在学生情感教育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如能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其教育的合力会更大,影响会更加深远。他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很好地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和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3]P11

四、几点有益的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观的论述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但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爱情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我国教育工作者育要切实地重视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理想抱负和一定才干,能过上文明幸福生活的一种活动。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爱情的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不懂得爱人,不会爱人,不知道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只知道向对方索取,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过得并不幸福,生活质量不高,这也凸显出加强对正在成长的高等院校学生爱情的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它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这些人才的智力水平、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

因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教育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要从创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重视大学生爱情的教育,把对大学生爱情的教育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中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的指导,让他们认识和把握爱的真谛,促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乐意奉献,有爱心,也值得人爱的文明幸福的公民。

2.我国高校爱情的教育的范围要进一步拓宽

长期以来,性教育、爱情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成为不能触及的禁区。近年来,我国一些教育学者开始对性教育、爱情观教育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还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要加快我国对高等院校大学生爱情的教育的研究,关键在于进一步拓宽大学生爱情的教育的范围,不能把对大学生爱情的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要把大学生爱情的教育拓展到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亦成为感受他人爱,也学会爱人的过程。

3.对大学生爱情的教育关键在于得法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青少年学生爱情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说明,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的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切实尊重青少年学生,教育方法要从当地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要灵活多样。因此,要提高我国大学生爱情的教育的效果,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就要系统全面地研究大学生爱情的教育的基本规律,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干涉大学生的个人生活,要切实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根据当地、当时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来选择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去实施爱情的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爱情教育的过程,促使他们在讨论、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爱情真谛的认识,不断提高青少年爱情的教育的效果。

主要參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11.

[2]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么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P318.

[3]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P244.

[4]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P3.

作者:王萃元

第4篇:《倾城之恋》的爱情观差异及其内涵

浅谈《倾城之恋》中的爱情观差异

及其现实内涵

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班级 汉语言文学3班

姓名 陈 宏

学号 201230010301 浅谈《倾城之恋》中的爱情观差异

及其现实内涵

陈宏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摘要:《倾城之恋》从题目讲,就注定一个悲剧。而小说的题目,本来就是对这个“恋”字的极大讽刺。而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从一开始就没有相符的爱情观念。一个是自私、精明的破落望族的大小姐,一个是风流、浪漫的腰缠万贯的花花公子。他们之间的爱情,不是心灵的契合,而是一场博弈。本文试从身世背景、人物内心及爱情观念三个方面来分析这场爱情悲剧,并讨论这场爱情悲剧背后的现实折射与哲学内涵。

关键词:身世差异;爱情观;无爱之“恋”;荒诞感

’Love in a fallen city’,Love tragedy caused by

discrepancy of love view

Abstract:’Love in a fallen city’, from the title, it is destined to a tragedy. And novel subject, it is a mockery of the word "love". And a white tassel and Fan Liu original hero from the beginning,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oncept of love. One is selfish and shrewd a rundown family big miss, is a romantic, romantic, wealthy playboy. The love between them, not the fit of mind, but a game. This article tries from the backgrounds, characters and inner love concept from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the love tragedy, and discuss the social issues behind the love tragedy. Key Words: Love view;love without affection;Sense of the absurd

一、身世之别

小说《倾城之恋》围绕白流苏与范柳原两人的情感斗争展开,由调情游戏转为世俗生活,而其归因却不是缘于情感的终结而是外界力量的强势压迫———港战的爆发。而乱世中的身世是差异可以说的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观的差异之起源。 白流苏出身于一衰落遗老家族,后嫁入衣食无忧的夫家,本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可惜丈夫败家。离婚回家后,却遭到家人的欺侮和排挤,白三爷在花光了她的钱之后撵她走, 四奶奶骂她是扫帚星, 庶出的七小姐恨她夺去了别人介绍给她的男人。就连她的亲生母亲白公馆的老太太白老夫人, 也只是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

相反,范柳原是一个英归华侨,南洋巨商之子,名下有很多处产业,可谓是家财万贯。而他又是一个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专门拈花惹草,勾引女性,谈所谓“恋爱”。其实是“恋”而不“爱”,到手之后便抛开,再去找新的女友。

白流苏生活的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式家庭,从家中的布景就能窥探出一二来。白公馆充满了老式气息, 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贵族之气的凝聚。这里有珠罗纱帐子、红木大床、白团扇, 有刻着绿泥款识的紫檀匣子、珐琅自鸣钟、金色寿字团花和朱红对联, 有攒着私房的老太太、摇着扇子的少爷和穿着旗袍的小姐。在这种家庭下成长出来的白流苏,终于难以跳出这个圈子。而范柳原的身世虽然在小说中没有详尽的概述,但从其倜傥浪漫的行为来看,他所受的教育,更多是欧美的自由之风气。如此的身世之差异,造成的就是他们在面对爱情时态度和立场的决然不同,所以只有“倾城”才能使他们最终走到一起。

二、恋爱心理与爱情观念之差异

在白流苏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旧上海破落望族女子的特点——她隐忍(因为长期的家庭等级观念压抑),对哥嫂的无礼只是报以泪水,独自无奈;她聪明——一眼就识破了徐太太及后来范柳原让她去香港的意图;她自尊——不愿意做下等活,不愿意放下名门淑女的身份,以及当范柳原说“无爱的婚姻相当于长久的卖淫”这种话是愤怒地打了范柳原一个耳光。同时她又冷漠——前夫的死她丝毫不悲伤,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过悲伤,几乎是对陌生人一般。即是这段婚姻是失败的,且可能成为哥嫂把她送回婆家的理由,但对于曾经名义上的丈夫,这种表现无疑是过分冷漠的;她是自私的——她迎合范柳原,完全不是因为爱情,而是要“出尽胸中这一口恶气”。

其实出气倒是其次, 寻找衣食归宿才是主要, 为此不惜以后半生作赌注。白流苏先是与范柳原曲意周旋, 待发现范柳原并无娶她之意后, 便毅然回到了她再不愿踏进半步的白公馆。虽有要挟范柳原之意, 却也带着清白做人的志气。然而, 这一行为却成了他们的关系的转折点。她既抵御不了家人, 也抵御不了自己。其实, 与其说白流苏是屈服于家人和范柳原, 不如说是屈服于她自己。她既不能从感情上深爱范柳原, 也不能离开范柳原。

范柳原,本是为宝络介绍的,却阴差阳错成了白流苏的“归宿”。他原是“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的男人,却与一个离婚女子相伴,婚姻是他纨绔不羁的终结,至此英伦血统的华侨身份与相貌英俊的优秀条件都不再重要———“柳原现在从来不跟他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从特点上讲,首先,他很精明——无论是他推脱掉白宝络的婚事,借口请流苏来香港,还是之后和流苏的爱情博弈的种种,无不体现出范柳原的精明与世故;再次他很懂得讨好女性——他会指着一面短墙对白流苏许下纵然文明毁灭依然要在此相见的“墙下之约”、他先讥笑流苏穿得像药瓶,又转而说“你是医我的药”;他向往浪漫主义爱情,于是会在晚上打电话让白流苏看窗外的月亮,会对白流苏说很多幼稚的傻话。

从小说整体情节观之,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是“无爱之恋”,结婚动因非为感情的契合,两人独处时常让对方甚至是自我分不出真假,他们不了解彼此是否真心,这层困惑心理始终搅扰着他们。“斗争是动人的,因为他是强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黑恶,寻求着新的和谐。”①

三、《倾城之恋》体现的现实折射与哲学内涵

张爱玲曾说过“《传奇》里的人物和故事,差不多都‘各有所本’的”②,《惘然记》中也写道:“写小说的间或把自己的经验用进去,是常有的事。”至于细节套用实事,往往是这种地方最显出作者对背景的熟悉,增加真实感。作者的个性渗入书中主角的,也是几乎不可避免地,因为作者大都需要与主角多少有点认同。验证了张爱玲注重“接近事实”的小说写法“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小说带给人的不止是情节享受还有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故而小说与现实不可分割。张爱玲又擅长勾勒女性角色,角色的诸多成分里阐述了她 ①② 《自己的文章》,张爱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张爱玲1971年受采访时所说 对时代女性的。

张爱玲几乎所有的小说基调都是“无爱”、“荒凉”的,致使许人以为张爱玲消极避世,对此笔者不予苟同。“我向来喜欢不把窗帘拉上,一睁眼就可以看见白天。即使明知道这一天不会有什么事发生的,这堂堂的开头也可爱。”①“多少总受了点伤,可是不太严重,不够使我感到剧烈的憎恶,或是使我激越起来,超过这一切;只够使我生活比较切实,有个写实的底子;使我对于眼前所有格外知道珍惜,使这世界显得更丰富。”②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诸如等等都背离“无爱”,或者是另一种可能性:对爱的需要。

张爱玲描绘的男女情爱成了“无爱的精神荒原”,在感情与现实冲突下,人类回归到最原始的无助,人之渺小之无力把握是本作品中重点突出的一个思想观点。小人物的力量之卑微,旁观者仅能怜悯,因为外界的力量总能绝对性地压倒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外界力量”放在小说《倾城之恋》中是战争,放在当代则是快速的社会节奏。张爱玲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以敏锐之心洞悉男女间的情感实质,揭露了人性的可悲却又无奈,感情的虚假却又迷茫。

范柳原与白流苏都是现代人。他们生活在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之中, 有着现代人的情趣和追求。就连那种感情游戏, 也显现着现代生活的特征。然而, 战争的烽火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倒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远古, 人也置身于那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的时代。范柳原、白流苏们蜕尽了现代文明的痕迹, 只剩下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食、色于人,古人早有论述。撇开礼记不论,孟子的食色,性也,就是对人的基本根性的高度概括。张爱玲使现代人退化到只剩了饮食男女的人之初, 实在是别有深意。在这里, 人与历史是同位一体的。作品中那堵显得突兀的灰败的墙、前面提到的死的城市里那三股虚无的风、墙下风中的那两个人, 构成了一幅宇宙洪荒的图象。遗憾的是, 这不是创世, 而是末世, 是历史进程中的文明的倒退。这堵墙, 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了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 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 什么都完了烧完了, 炸完了, 坍完了, 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 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范柳原于盛世时的这番话, 不幸成了哲学家的谶语。当小人物与历史的大环境对抗时,我们看到的是不可抗 ①② 《流言》,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流言》,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拒的自我的丧失和人生的荒诞。

[参考文献]

1、《倾城之恋》,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版

2、《流言》,张爱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

3、《易经全书》,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4、《自己的文章》,张爱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5、《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朱栋霖等主编,2007年1月版

第5篇:爱情谜语及其答案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下面是爱情谜语及其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1、二人相依偎,青草底下栖(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芙(二人依偎在一起后为“夫”,夫妻本是相亲相爱的两人,相互依偎也是必然,经典爱情谜语大全及答案,爱情谜语《经典爱情谜语大全及答案》。夫妻两人在草下休憩,即为“芙”。)

2、双双恋人红线牵(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缀(成双成对的恋人因红线的牵扯而走在一起,紧紧不愿分离,为“纟+双+双=缀”。)

3、心中有我(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悟(“我”即为“吾”,“吾+心=悟”。)

4、紧锁心门(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闷(将心锁在门中,即为“心+门=闷”,心门紧缩后,内心必定会显得有些沉闷抑郁。)

5、谜语题目:七夕一走雀飞散 (猜一成语)

谜语解析:等七夕节过了,鹊桥就散了

谜语答案:过河拆桥

6、谜面:七夕未遇下笔难(打一多字成语)

谜底:无巧不成书

7、谜语:尔旁站,橘红无丝织,无山登峨嵋,椰子亦能语,深藏不见底,白芍本非草,寒冬病缠身

答案:你是我心中的疼

8、谜语:日长夜短愁几许,高处无口几人来,一人游弋芳草地,十士脚长披蓑衣,天鹅展翅鸟已飞,白勺烹酒无意义,空余一钩三点雨

答案:月亮代表我的心

9、谜语:友情雨下永相拌,人情相遇有艾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

答案:爱你一万年

10、谜语:天鹅飞去鸟不归,良字无头双人配;受字中间多两笔(双木非林心相连),人尔结合就是自己

答案:我很爱[想]你

11、谜语:二人同游一人还,水天相隔望佳人,映月荷花不露角,夕阳西下赴明月,海底捞针苦苦寻,卧虎藏龙方十里,名花无主迟迟早

答案:天涯何处无芳草

12、谜语:友情雨下永相伴,人情相遇有尔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

答案:爱你一万年

13、寒山寺上一棵竹,不能做称有人用,此言非虚能兑现,只要有情雨下显,天鹅一出鸟不见。(等你说爱我)

14、牛靠和尚屋,两人抬一木,两木不成林,水中鸳鸯成双对,一心两意记念谁,丝线穿针十一口,女氏还在日上游。(特来相亲想结婚)

15、尔旁站,橘红无丝织,无山登峨嵋,椰子亦能语,深藏不见底,白芍本非草,寒冬病缠身。(你是我心中的疼)

16、心死两相依,知己所言真,人在尔旁站,饥饿去无食,人故想永共,还来还要走,至死也相随。(忘记你我做不到)

17、孝子要习文,鹅边鸟飞去,饶人必无心,河干人独立,还来还要走,相思只一心,好女愿他旁。(教我如何不想她)

18、木目跨于心,古人做反文,小和尚光头,凄惨无泪水。(想做你妻)

19、鸟飞鹅跳,月上中梢,目上朱砂,已异非巳,勺旁傍白,万事开头,工戈不全,雨下挚友,称断人和。(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20、古树撑天枝难觅,怀抱可怜却无心,赵国有妃不是女,鹅毛轻飘鸟不见,远去不想囊羞涩,受尽苦难又换友,自称有人伴君旁。(对不起我还爱你)

第6篇: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女主人公安娜是灿烂群星中的一个,她那美丽动人、令人心醉的风韵以及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辉煌悲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娜是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她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沉静、从容、单纯、高贵,拥有一个复杂多端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 安娜还是一个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她就像杂草丛中的一朵奇葩,以其惊人的美貌,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寄托了托尔斯泰的思想。

她的悲剧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动荡的社会及伦理道德。

安娜·卡列尼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正是转型时的社会,当时的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制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 安娜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她追求爱情自由的行动恰好和俄国社会的变动相呼应,代表了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要求,反映了年轻妇女追求新生活的渴望。她选择了原本属于她的那种人的平等权力,她有权寻找自己的欢乐而不是做卡列宁温顺的羔羊。但是,她的行动与当时贵族社会形成了冲突,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漫长的历史社会所形成的强大力量让安娜成为悲剧的代表。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二、自身性格的矛盾性与局限性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

安娜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她喊出了“我是一个活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心声。但作为一个贵妇人,耳濡目染了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贵族社会的道德标准必然影响着她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由此使安娜一方面热烈追求自身的爱情,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尊奉着贵族的道德原则,从而使她人格分裂。

安娜把幸福的爱情当作了全部的人生意义,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因此她又很快地陷入另一种无奈的感情漩涡中。在整个过程中,安娜一直处于被动的、被施舍的地位,她将渥沦斯基的爱情看成了她精神的唯一支柱。尽可能牢固地维系与渥沦斯基的爱情。因为,如果爱情一旦消失,她便会丧失了生存的价值和目标。说到底,安娜的女性意识并没有摆脱以男人为核心的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没有挣脱掉贵族社会从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这也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安娜自身所具有的一些思想性格中的局限性。

三、婚姻的不幸和爱情的幻灭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从政,冷漠、机械、虚伪,只考虑自己的地位、名声,根本不计他人的利益,为了钻营升官成天忙于繁琐事务,对待妻子只是让她独自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卡列宁常携安娜出席一些场合,也只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满足个人虚荣心——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安娜好比个花瓶似的,从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更谈不上诉说精神上的需求及内心痛苦。安娜与卡列宁生活8年,她得出结论:她丈夫对“爱”连知都不知道。卡列宁将一个美丽、善良、热望生活的妻子束缚在无爱的生活圈中,因此,安娜也只能在在没有丈夫爱抚的生活中痛苦煎熬。

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也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从小就具有极强的功名心,渴望并争取出人头地,因此,他对安娜的爱主要出于自私和庸俗的虚荣心。虽然在安娜的真挚强烈的爱情感召下,他也激起过真正的热情,认为“她是一个应受到同合法的妻子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尊敬的女人”,为了俩人的爱情,作出过一定的牺牲:辞职、不出入上流社会等,但那都是浅薄的和短暂的。当他与安娜相处一起的虚

荣心得到满足以后,便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的地位和前途而愈来愈苦恼,他对安娜逐渐感到厌倦,把她的爱情当成了沉重的负担。安娜完全陷入了孤立和绝望之中,再也无法在这个极度虚伪冷酷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带着发自内心的强音“我要惩罚他,我要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而卧轨自杀。

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7篇:矫情、虚荣及其他

矫情、虚荣及其他.txt*一篇一篇的翻着以前的的签名,那时候的签名有多幼稚就有多么的幼稚。你连让我报复的资格都没有-〞好想某天来电显示是你的号码。好想某天你的状态是为我而写。 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 本文由ztebillgates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矫情、虚荣及其他

萧瀚

一位十几年交情的好朋友,昨晚聚会时很认真地说我是个矫情的人。

这话他以前就说过,而且不止一次,酒前酒后都说过,只是以前我没太在意,这次有点在意 了——如郑永流教授自嘲反应慢讲的故事,恐龙被打了一拳,两年后感觉到了: “痛” 。

看来,我确实需要自省一下:我是不是个矫情的人。——是的,有读者会嘀咕:这么反省本 身也挺矫情。这是所有动机论的必然结果,暂且按下不表。

20 多年前,那时候我还不到 20 岁,有次父亲偷偷跟母亲说: “儿子志大才疏。 ”这话恰好被 我听见,从此一直记在心里,记在心里不是因为“怀恨在心”——父亲是这世界上最理解我 的人,毫无疑问更重要的事实是他也了解我。他的这句评语很重,也很重要,我完全承认: 志是否大暂且不论,才疏确是可以肯定的。

第1页

比 20 多年前更早的小时候,父亲还跟人说过我的智力不如我弟弟,这点我还是承认,弟弟 远比我聪明,这是我们全家都一致的看法。别的不说,考北大研究生考了四年,就很说明问 题。一位好友曾跟我说起,有学生问她: “为什么萧老师考北大考了四年?”她大笑,回答 说: “笨呗。 ”这符合实情,她的回答也很诚实。正如师妹金锦萍曾问我: “你不考博士是不 是因为英语太难考不上?” 还真是这么回事——至少起初肯定是这样的, 虽然后来对学位没 兴趣了也是实情。那时候北大考博的英语难得变态,令人闻之生畏,而我一来是个怕苦怕累 之人——喜欢读书向来只是因为兴趣、 因为要解决自己心中一些问题, 二来也不觉得有多大 必要把时间花在学习非正常的变态英语上。

我确实挺笨, 太太也常说: “你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人。 我们都见过很多真正才华横溢的人, ” 我的这点根本算不上什么才,只能算是中人之资。刚谈恋愛的时候,我跟太太说: “以后时 间久了,你会发现我周围那些朋友们的智商都比我高。 ”没多久,这预言就应验了,太太根 据她自己的观察,完全认同我的看法,当然她不会因此嫌弃我什么。

回忆往事,提起今事,当然不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很笨——而是说,一个笨人被视为一个矫 情的人,这笨和矫情的观感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答案是,存在关联。

回到小时候。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发现我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我也知道自己一生都要 跟这虚荣心作斗争。托尔斯泰曾在日记里说,他有三大敌人:虚荣、情欲、赌博,而他沮丧

第2页

地认为,虚荣是最难对付的头号敌人。托尔斯泰的成就,我花几辈子也不可能达到,但他的 敌人,赌博除外,差不多也是我的敌人。

我不知道周围朋友们的虚荣心有没有,也不知道如果有,会有多强烈。但我自己,我是知道 的,一直以来就有很强的虚荣心,只是成年之后,明白虚荣心是人性中极常见的东西——或 许从来不曾存在过完全没有虚荣心的人。 人可以做的, 不是把脑袋埋进沙发垫否认虚荣心的 存在,而是将它转化为一种荣誉感——正如西班牙诺奖科学家卡哈尔在《致青年学者》一书 中说到的,荣誉感是学者治学能否有成就很重要的心理基础。不止他一个人——罗素在《权 力论》 里一开篇也谈到追求荣誉是人类权力欲的源头之一。 人类的智者们在长达数千年的时 间里, 都意识到荣誉感对于成就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而错误的荣誉感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要把虚荣心转化为荣誉感,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把面子转化为尊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对于我这样智力平平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要做到将虚荣心转化为荣誉感,既需要生活本 身的实践、试错、体认、自省、改进乃至改正,需要较好的慎独诚心,还需要缜密的思维能 力、洞察力等属于智力范畴的能力。

父亲以及可见的少数令人佩服的长者的榜样(说实话值得成为榜样的长者为数并不多) ,外 国传记中那些人格高贵的杰出优异之士的书本影响, 还有阅读其他思想性著作所获得的体悟 与具体的生活实践„„从十几岁时开始, 智力平平的我——一个挺笨的人, 依靠这些有意识 地锻炼自己,以此走向人生与社会,以此省察自己的人生。在这过程中,姿势可笑——也许 这就是别人看到的矫情吧(甚至这么说本身就很“矫情”,几不可免。以前如此,将来也会 ) 如此,因为这是一生之事,而非一时之事。人们常说,不做事的才不会出错,其实,做事如 此,人格修炼意义上的做人也是如此。

第3页

在一个不习惯公共表达、公开表达、公开讨论公共问题的国度,任何参与公共问题讨论的行 动,都可能会得到做秀、出风头、想出名、矫情之类的评价。写时评十多年,对这些诛心之 论我早已习惯,陌生人诛心,我能习惯,认识的人这么评价,也无所谓。因为“矫情”之类 的推断是一个动机黑洞,被评价人无从自辩,也无须自辩——自辩至少不够骄傲。被评价者 唯一可做的是两件事:第一,无视它,或第二,想一想,是不是真的。太太曾告诉我,在认 识我之前,并不知道我在 2008 年的“杨帆门事件”的表现是不是做秀——谁能知道我是不 是做秀呢?只有我自己知道。不过,中国上帝太多,所以都知道别人做秀。其实那次事件之 后,我反省自己的言行确实存在“反应过度”“太把自己当回事”等问题(详见《一点小事》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a2c1601009lrb.html)而“反应过度”“太把自己当 、 回事”这两个问题,以国人通常评判事情的习惯,几乎必然要看成是“做秀”或“矫情”的。

这种“反应过度”“太把自己当回事”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在那次事件中,也在更多的情 、 况下更多的事情中发生。 “反应过度”是因为笨,因为处理问题太没经验,而“太把自己当 回事”就是通常人们所谓的“太自恋” (人都是自恋的,这是人之为人的起点,但过度了就 显得可笑甚至可厌)则是因为蠢,因为虚荣心太强,是没能将虚荣心有效地转化为荣誉感所 致。

别人是不是矫情,通常我是没有能力判断的,因为这很难,而且琢磨它至少于我价值不大, 陌生人这样评价我,我无须在意,但如果熟人这样评价我,至少值得重视,甚至应该是一件 严肃的事——因为他一定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见识过我很多细节,让他觉得我是个矫情的 人。

第4页

已经说过,一切动机论的评价,被评价者都无从自辩,也无须自辩,所谓“人心惟危、道心 惟微” 。儒家伦理观和康德伦理学都奉行一种动机论、义务论、德性论的伦理观念,儒家性 善论伦理观以成王成圣为目标,否认人的有限性,否认人性中的幽暗,而其性恶论伦理观则 以研究治术为鹄的,将道德彻底手段化(社会的手段而非成就个体人的手段) ,从而沦为道 德上自律难、他律苛的伪君子伦理实践;而康德伦理学,则奠基于自由意志,洞察人性之光 明与幽暗,承认人的有限性,也重视人的无限性,以有限性宽容他人,宽容自己的同时,并 以“绝对命令”提升自己,从而铸就理性自我救赎、无外力救赎这近乎“贵族宗教”的最彪 悍伦理学。

少年时就开始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人生有些“应当”之事,是非做不可的,后来明白那叫“未 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经历” 在这个除了家庭, 。 几乎整个社会都是逆向人格教育的国度里 (这 样的国度以虚伪为其基本社会常态, 真诚作为一种稀缺物常常反倒显得不自然, “矫情” 显得 , 一切颠倒黑白的地方莫不如此) ,我跌跌撞撞,以迷惘和可笑的踉跄姿态行走,除去无知的 少年时代,已近 30 年。走在前方未来的路上,我会争取走得好看一点,尽可能不惹人笑话、 惹人讨厌, 但我没有能力担保自己的姿势会不难看, 也没有能力打包票从此不再可笑甚至可 厌。孔子所谓“四十不惑” ,以终极意义而言是吹牛,人只要还活着,就不可能无惑,真理 是无止境的; 更不可能不犯错误, 因为人格提升也是无限的, 所谓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自欺欺人、自命圣人的狂妄。

人不是天使,更不是上帝,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瑕的彼岸。唯有在自省中不断求索,历练 人格,从而更新自我,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资格说:

“我尽力了。 ”

第5页

第8篇:自我认知及其他

你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你本科是哪儿的?为什么本科毕业不报考外交部?你如果进入外交部,以后的10—15年是怎么计划的?如果没能进入外交部,将来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首先来说,我认为自己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事情就是在本科毕业报考公务员考试时没有认真准备,没有进入外交部职位的面试。呵呵,这也恰好回答了后面的问题,由于我本科就读于人民大学,学习的就是国际关系专业,进入外交部一直是我的理想。其实本科毕业时我就报名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且报考的是外交部的岗位,但是思想认识不够充分、知识准备也不够充分,因此,止步于笔试,这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下面说一下, 如果能够有幸进入外交部,对于自己的发展我有以下计划。首先,扎根基层,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外交工作是很复杂的一项工作,外交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只是关系到个人得失的问题,更代表了国家的荣誉与尊严,因此,前三年,我首先是要多学习,学习书本、学习史实、向单位的前辈们学习。并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之后,我要加强自己的实践操作,拓宽视野,成为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并争取能够在工作五年的时候成为一小块业务的负责人。工作十年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进入外国大使馆担任一定的职务,时刻代表国家、代表人民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当然,更希望自己在工作二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大使。但是,我也知道,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望,我就要不断地付出艰苦的努力。

那么,刚才考官还问到了,如果没能够进入外交部,我将来会怎么办。我想我还是会学以致用,将自己本科及研究生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比如说进入大型跨国企业的国际事务部工作,为外国企业中国本土化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又比如加入到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研究国际关系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等等。回答完毕,谢谢。

【华图名师点评】 本题是一道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试题。题干中设置了五道问题,环环相扣。但是核心思想又是围绕考生对个人发展过程的认知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结合了外交部工作的具体实践进行提问。作答这道题目时,考生一定要记清楚考官所提的问题,有条理,有步骤地逐条进行回答,不要漏掉问题。

我们时常问自己“我是谁”,请用五个角色来说明。(每个角色要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答案】 (1)在生活中,当别人在许多方面比我知道的多时,或者说我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要问:我是谁,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学生,要虚心好学。(扮演的是学生角色)

(2)在家庭中,要问我是谁:是父亲,是子女,要担起父亲的责任照顾家庭爱护子女,要承担子女的责任,孝敬父母。(扮演的是家庭成员的角色)

(3)执法也好,面对诱惑也罢,要想到自己人民公仆的角色。(扮演公务员的角色)

(4)当自己在国外时,要想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此时扮演的是一名中国人的角色,要展现爱国的一面)

(5)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问我是谁,我要做生活的强者,经过努力克服困难。(此时扮演生活中的强者角色)

【华图专家点睛】 注意各个角色的定位和职责。

如果你被录取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你将会怎么做?

审题:自我认知类。

答:假如我能幸运地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将把“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作为毕生追求,我将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努力钻研业务,在将工作抓实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力求工作有突破。

3、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有损公务员形象的事坚决不做,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话坚决不说。

4、在学习上,努力学习业务知识,

做到“四向”:向书本求知,向老同志求教,向领导求帮,向实践求真。因为我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注重四言八句)

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家庭

【参考答案】各位考官,大家好。首先,很荣幸能够进入到面试阶段,接受各位考官的考查,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

我出生在天津市,从小在天津长大,我的大部分家庭成员也都在天津长期居住、生活。其中,家庭主要成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近亲属方面,我有两个姑姑,三个舅舅。家庭主要成员中,两边的老人都已经退休,爷爷、奶奶是机关干部,姥姥、姥爷是工厂技术工人。爸爸是医生、妈妈是人民教师。父母职业稳定、受人尊重,家庭收入也一直比较稳定,可以说从小时候起我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没有过多的家庭负担。

很自豪地说,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员,长辈们从小就对我讲述我党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长辈的言传身教,使我很小便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在高中时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而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就是能够报效祖国,学以致用。周恩来总理是我的心中偶像,在本科阶段我便选择了外交学专业进行研究、学习,希望日后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人才。研究生阶段,我进一步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及实践水平。今年7月份,我即将离开校园,这次填报公务员报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交部,希望自己多年的所学、所感能为国所用。以上便是我及我的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回答完毕,谢谢。

【华图名师点评】 本题是一道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试题。作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以下答题要点。首先,要做到实事求是,在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时要尊重事实,不要编造不存在的情况。其次,条理清晰,有步骤地进行介绍,其中,至少要包括自己的家庭所在地,基本成员,家庭成员从事职业等信息。最后,可以对家庭基本信息进行引申、加工,进一步谈到家庭对自己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中假定了两种考生背景信息进行作答,帮助不同的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

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审题:自我认知。(要联系公务员职位,真实)

答:我的业余爱好非常广泛,最大的爱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看书。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比较喜欢看书,喜欢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古语、俗语的适当引用将增色不少,如果能驾轻就熟地运用成语、名言警句、排比句则更好)

2、演讲。我喜欢参加各类演讲比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更注重的是演讲的过程。因为它既能锻炼自己的口才,又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3、锻炼。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干好工作,健康的身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认为我的这些爱好都能帮助我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

有人说:基层工作很艰苦,你为什么报考公务员?

答: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我是一个从农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娃,能够替老百姓办一点实事,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报考公务员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求职的需要。坦白地说,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首先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基本生活解决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做贡献。

2、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公务员考试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非常

具有挑战性,是一个可以证明我能力的机会,是对我的一次考验。

3、为了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我非常希望能够为改变自己家乡落后的面貌,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4、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公务员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我迫切地想成为这个队伍的一员。

最后,假如我能够成为一个光荣的国家公务员,我一定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有一句名言:"失败是没有借口的",对这句话,您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借口"是一种回避问题和推卸责任的态度,在失败面前我们不能采用回避问题的做法,更不应该想出各种托辞来推卸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2)但我们也看到,做一件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除了"主观上的努力"和"主观上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即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在不回避问题及不推卸责任的同时,也不应该"盲目"自责,毕竟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一定要避免"功利主义",及所谓"以成败论英雄"的做法。

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失败,也要"乐观"看待失败。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失败,找到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成功是不会吝啬于我们的。

【华图专家点睛】 这是一道名言名句的评析题。对待失败我们有一些人能够坦然地对待,有些人却因失败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正确的态度是要"坦然"面对失败,也"乐观"看待失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褒奖”,你是怎样理解的?答:这个名言是说我们工作的宗旨、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底是什么,关键是一个对谁负责的问题,是对领导还是对群众,答案当然是后者。我认为对人民负责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明确指出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这是公务员的职责决定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对人民负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适时引用名言是制胜法宝)

3、是历史规律所决定的。孟子曾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体,只有民心稳定,国家才能迅速发展。

漫画故事,比赛冠军是吹喇叭的猫,第二是抓鱼的猫,第三是抓老鼠的猫,你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我们从这幅漫画里看到这样一个世界奇观,比赛冠军是吹喇叭的猫,亚军是抓鱼的猫,季军是抓老鼠的猫。这幅漫画深刻反映了我们个别部门和单位在人才考评上本末倒置,那些经常吹牛皮、说大话、不做实事的人反而成了单位标兵,那些任劳任怨,本分工作的人反而排在了后面,那些不干正事的人却也能得到亚军的位置。这种现象虽然是少数,不是主流,但是它所反映的问题如果不被重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首先,它会挫败那些积极工作、任劳任怨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其次,它会给那些毫无能力,只会吹嘘的人钻空子,影响整个单位的士气。最后,它会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最后剩下的都是一些毫无工作能力的人,企业或单位也就随之倒闭垮台。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人才考评制度的设定出现了问题,人才考评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才能把真正做事的人筛选出来,如果制定得不合理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二是人才考评的人员有问题,人才考评讲究公开、公平、公正,如果人才考评的执行人

员不严格执行,搞人情关系,会刮起不正之风,也会出现上述情况。三是单位领导原因,上有所爱,下必效之。一些人专门在领导面请邀功吹牛,奉承领导。

我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一是领导要亲贤人、能人,远小人。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奖励制度和监督复议制度。三是加强考评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准并加强监督。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再看到这样的滑稽戏。

【华图名师点睛】 漫画类题目也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体型,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找原因,提对策。一般都是采取点题、破题、解题的思路来回答,点题就是说明漫画的内容,破题就是通过现象找到本质和原因,解题就是通过分析提对策。

请以生命,伤痛,成功等词语,讲个小故事。

【参考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一个个体育健儿们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特别是我们跳远冠军×××,尽管在生活上和行动上有诸多不便,但是他"身残志坚",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折磨,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辛勤和泪水,最后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的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也赢得了鲜花和掌声,赢得了人们对他的敬佩,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

【华图专家点睛】 对于串词类的题目,其实也是造句,只是它是以小故事的方式进行的。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五个词语编一个小故事。

【参考答案】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个大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邻居老王于2001年下岗,当时他并没有沮丧,而是振作精神,和老伴两人在一家大型工厂门前开办一个“便民快餐店”。开店初期由于缺乏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小店曾一度陷入绝境,后来,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加上老王本人吃苦耐劳,他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后来发展得越来越红火。现在,他的店面已经扩大到了原来的5倍。这不,今天居委会还请老王介绍成功经验呢。老王感慨地说:“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靠智慧,更要靠踏踏实实做人的品格。在经营中讲诚信,以优良的服务真诚面对顾客,这就是我成功的心得。”老王的讲话,博得了场下阵阵掌声。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生命价值不是看时间而是看深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正如雷锋所说的"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2)很多人寿命很长(可以举一些例子),但对社会的贡献却很有限,甚至阻碍历史的发展。而很多人生命很短暂,比如雷锋同志就(可以举一些例子)对社会的贡献很大,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们。

(3)我们要做的是"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价值的"深度"。作为一名公务员,我深知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我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面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华图专家点睛】 这是一道名言名句的评析题。这句话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从正面的角度来评价它。

"人比人,气死人",结合你的学习、工作或生活,说说体会和看法。

【参考答案】 "人比人,气死人"本身是强调我们要知足常乐。在我的学习中,虽然我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和其他优秀的同学比较起来我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我并没有"被气死",我反而高兴又找到了下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工作中我有许多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

各有所长,但是我能够学习他们的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而没有因为他们比我强而打击了我的积极性。在生活中我的财富虽然和比尔·盖茨相差甚远,但是我知足而乐,不攀比。而"人比人,气死人"在这里就不会用在我身上。

总之,我们对"人比人气死人"应该客观、全面地认识,人们只有比较才能了解自己的位置而不盲目自大,才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才能不断的要求进步。同时我们在比较后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要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客观对待而不是感情冲动。

【华图名师点睛】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结合自己实际来谈,我们不能掉进题目所设的陷阱,有许多同学在态度上总是抱怨不公平,而没有反思自己,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客观的分析才能拿到高分。

第9篇:“分”和“份”及其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分”和“份”及其他 作者:项 菊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4期

上一篇:安徽省导游面试题下一篇: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