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生活需要什么

2022-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的大学生活需要什么

大学课程改革究竟需要改什么?

摘 要: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了一份“真”,少了一份“实”。课程目标迟迟未能实现,固然与观念落后、课程开发能力偏弱有关,但是,现实中课程改革屡屡搁浅的更大的原因在于课程实践中人的缺失。归根结底,大学课程改革最终应该是“人”的改革,不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每一位大学人必须走出舒适区,实现从旧我向新我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精神重塑

大学课程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外优秀大学在其发展的征途中无不留下独特的追求卓越的课程哲学脚印[1]。诚如有学者提到的:大学的产品本质上乃是大学的专业和大学课程[2]。然而,细致考查当下的国内大学课程,我们却不得不经常面对大学课程建设落后的尴尬。比如,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却屡屡沦落为“水课”[3],而学生也乐意享受“酱油课”[4]。这种常态也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神经:为何重视大学课程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而实际的大学课程其质量仍难以令人满意?为何大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引进不少,课程大厦的设计图纸也非常时髦养眼,但最终收获的却是一座又一座课程建设的烂尾楼。直面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反思,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在改革的语境下,大学课程究竟需要改什么?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大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迷向

从专业育人整体目标考查,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套相互衔接、互相支撑,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不少大学从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入手,围绕专业设置,对本校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完善。比如,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论证、调研,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修訂和完善。但是,由于尚缺少清晰的课程建设理念,尤其是对大学课程体系仍然鲜有系统化的改革思路[5],所以课改经常会迷失和淹没在各种文件和会议之中。也正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少一种哲学上的反思和建构[6],缺少了自己的沉淀和思考,跟风和盲目引进就成为必然。于是,往往会出现课程改革在面上的阵势和动静很大,但是课程改革华而不实,难以触及深层矛盾,东拼西凑,难见成效。

时至今日,课程改革由于缺少清晰的思想和思路,许多具体工作仍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打转转。比如,针对被广为诟病的学生专业视野狭窄、知识缺乏贯通、人文素养低下问题,不少高校给出的改革药方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和拼凑通识课程门数,以增加其学时比重。又如,为了急于改变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不少高校不顾专业性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随意缩减理论课,猛增实践实训课程。然而,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究竟如何衔接,实践环节课时究竟增加多少为宜,则鲜有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到头来,尽管修订完善的课程体系从学分总量上看,似乎也没有多大毛病,但是课程整体的结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7]。这种将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简化为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图纸)进行修订的做法,仅仅满足于课程数量的加法和减法。经过一番课改大动作后,通识课程比例有了相应的增加,实践课程也有了相应的加强,但人才培养质量难有明显起色。

2.大学专业课程的承载力缩水

无论课程体系的图纸设计多么动人,如果缺少基于专业框架下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支撑,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无疑还是水中影。考查一些发达国家大学课程建设不难发现,国外更加强调跨界、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不少大学通过设置专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强化课程管理和质量监督[8]。在实践上,更重视课程的多学科交叉,同时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开设条件和保障体系,比如要充分评估课程教师的学术能力、课程理念、教学履历经验、同行评议等。总的来说,国外大学专业的设置比较灵活,不少大学会根据学生培养的需要自主设置专业(或称专业方向),但相比较而言,国外大学对专业平台上的具体课程却是斤斤计较,严把课程质量关,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出有着科学而严格的考核程序[9]。

反观国内,不少大学依然难改“重规划、轻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的积习,热衷于上马新专业,扩大新领域,而对专业课程建设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应该说,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不少高校也越来越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课时的调整、同类课程的整合、不同课程模块的配置等,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令人耳目一新且使人充满期待。然而,如果稍微深挖一下,不难发现目前不少高校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账面课程与实际课程名实不符、因人设课等现象[10]。于是,装点门面的“名师进课堂”退变成寥寥稀少的几次讲座,美其名曰“自主性的课程教学”演变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随意缩水,灵魂灯塔的神圣光环却难以掩盖大学教师育人精神的困顿。纵然外包装如何光彩照人,却依然遮盖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无精打采的相互应付。套用小品中的调侃:“课改最大的悲剧是人来了,但心没了”,教师不(用心)教,学生不(用功)学,到头来,名目繁多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项目背后,产出的却是一具又一具空心化了的课程教学。

二、大学课程改革进程中人的透析

1.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浮”

对于当下大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使得国内不少大学开始对各自课程进行查漏补缺或者增补修订、完善更新。无论是行政机构的课程管理者,还是课程专家、教师,也加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思想的影响,引进国外新潮的课程理念和做法成为优选。一时间,通识课程、顶峰课程、体验课程、校本课程,以及近来风靡一时的微课程、数字化课程等一堆新名词纷来沓至。然而,缺少充分的自我消化和吸收,囫囵吞枣套用这些理念和名词,而其内在的思想精髓或许并未真正掌握,课程建设思想依然落后,课程建设缺少内涵。

课改为何总是上了色却难以入味?除了课程研究积累不够之外,恐怕还与我们一贯轻视理论探究有关。尤其受到当下学风、教风浮躁风气的影响,在课程大纲修订过程中,急学急用普遍,始终缺少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缺少严谨的逻辑思考,形式主义泛滥。由于普遍沉不下心来钻研课程,缺乏一种求是精神,缺乏自身的参悟,所以许多工作浮于表面,或者仅仅是考虑解决短期和近前的问题。进言之,对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大学课程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真问题,我们可能真的并不十分清楚。

2.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躁”

众所周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功。换言之,基于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慢活。但我们却始终跳不出这样的误区,总嫌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见效慢,老想着能快点出活。所以,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大投入,构建各种平台,搞各种工程项目改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正是缺少了应有的耐心,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然会追求那些外在的显性指标。比如,学校更加关注精品课程的数量有多少,课程平台建设了多少个,全国教学成果奖获得多少个,全国教学名师增加几个,等等。而一线任课教师可能会关注,通过努力争取能获得多少个教改研究课题项目,有几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有几篇。在这种量化崇拜的理念驱使下,使得人们更容易满足各种数字化的成绩。应该说,这些指标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但是,达到这些指标就一定能代表我们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吗?恰恰相反,对数量指标的过分追求,可能使我们更容易蒙蔽和掩盖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而忽视对一些内涵质量方面的追求。在现实中,不少学校纷纷上马建设各种人文课程或者通识课程平台。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在大学校园相当比例的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不愿读书的现实[11],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依然如故[12]。通识教育薄弱的原因纵然有千百条,但是,缺少培育浓厚的读书环境和氛围难道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吗?

3.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虚”

课程改革是一项耗时费工的系统性“里子”工程,其开展需要每一个大学人能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当前大学课改中值得引起關注的一种现象是:在各种场合,大家都能认识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对当前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亟待需要改革,但是究竟需要改什么、由谁来改,则要么缺少相应的下文,要么就是躲躲闪闪。在多数情况下,总习惯于要求改变别人,对于是否需要改变自己则顾左右而言他。所以,当前课程改革存在的最大阻力或许不是别人,而正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是对课程设置不愿真管。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和管理更多的是基于从是否有利于“好管”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知识体系的掌握。尤其是当前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激增,客观上造成了课程管理工作负荷加重。另外,一些内容过时的老化课程、重复设置的课程本应该淘汰、退出,但由于担心会触碰到一些教师的利益,而不敢动真格的。二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管理不敢碰硬。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在我国近现代有重要影响的西南联大。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曾经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而闻名遐迩,除了严谨的学术氛围、众多的学术大师条件外,关键因素就是其严格的考试制度。据说西南联大学生的毕业率只有52.08%。能够通过严格考核的,其学习能力和素质绝对不会太低[13]。

反观今天的大学教育,由于“宽进宽出”的学习管理制度,使得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探索的动力,几乎毫不费力皆能顺利毕业,学生的学业含金量可想而知。到头来,管理者不管,教师不教,学生不学,每一次轰轰烈烈的课程建设后教学质量难见提高已经成为常态。

三、大学课程改革究竟应该改什么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更需要一流的课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大学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以现实课程问题的解决为指向的。

1.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真

(1)本真。从目前整体课程改革进度来说,容易改的基本都改了,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或者说,现在已经进入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是一场触动灵魂、触动利益的深水区攻坚战。因为,当外部条件建设达到必要的水准后,课改的主要推动力在于“人”主体性的发挥。我们不禁要追问,大学人有没有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根本价值和使命?大学人的初心难道不是扎根讲台,精心育人吗?然而,受到当下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大学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初心,随波逐流,热衷于上项目、拼论文,甚至上了心思赤裸裸对官和钱的崇拜,这是大学人理想的丢失,甚至是教师职业追求的倒退。试想,精神上缺了钙的教师还能培养出有正义感、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来吗?培养学生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首先得拷问一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自己是不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不是对当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额外要求,这是教师职业光环的应有之义。唯有这样的反思,才有可能过滤思想上的杂质,不断净化大学人的心灵,提升境界,在浮躁的外部环境下能更沉下心来,把心思用在课程教学上,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来。

(2)较真。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固然重要,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当下则显得更为宝贵。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不少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课制度、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等,旨在引导教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如此严苛的课程质量管理制度下,无论是教师给学生的考试打分,还是学生给老师的评教得分都不低。为何如此优秀的考核分数不能等价换置为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呢,难道是我们的错觉?为何我们的课程管理制度会失效?这恐怕与我们缺少一个“严”字脱不了关系。就今天学生群体而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根据统计,有的大学学生缺乏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习的比例高达77%[14],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15]。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以怕影响稳定为借口,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学生一旦入校,管你学不学,都可以顺利毕业。如此零淘汰的“示范”效应迅速扩散,使得不愿学、不肯学群体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了切实扭转这种局面,现在不少大学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学业进行严格考核的重要性。爱之切,责之深。有的学校也因此出台了学生学业警示制度、学业考核淘汰制度[16]。

在严格的淘汰制度压力下,学生学与不学的结果将会有很大差别。试想一下,如果学生都愿意多读书、肯读书、广读书,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结构必然会有一个提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自然也会增加和改善。一句话,我们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的执行力。只要敢于碰硬、执行到位,克服眼前利益,不仅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认可,也会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

(3)认真。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都不如内心的认同和对教师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17]。教材内容再好,那也是教材编写人员的作品,只有课程实施者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死板的课程才能变活。就像大自然风景再优美秀丽,如果缺少了画作者用心的描绘、用心的体察感悟,就没有办法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满意作品。同样的道理,大学课堂吸引不吸引人,靠的是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慢火细炖,靠的是教师俯下身子的千锤百炼。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哲学观后,才能真正将课程教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把课讲透、讲深,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心灵,并在精神上和学生相遇。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

除了强调教师在教学上下真功、用真情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必定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不再是单向度的知识流动传输,而是建立在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当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理解极限这个临界点时,如果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可能一下子豁然开朗并获得新的认识。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何为“师生共同体”,就是学习目标、方向共同一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只有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教学成效和学习质量。

2.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实

(1)务实。在今天,我们谈及大学课程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为了改革而去改革,而是要深刻把握当下大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努力解决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保持一种严谨而务实的态度。正如有学者所言,我们对课程建设理念和理论的探寻,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教育研究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够影响实践,包括影响教育教学改革,为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为各类各级学校管理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见解。大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必须准确把握当下大学课程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无论是大学校长,还是一线教学老师,或是教学管理者、图书管理员、实验员,每一个大学人都应该基于道义和良心,系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追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学生的学业、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心上,是否能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琐碎事、繁杂事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抱怨。在行动上,是否能从自身做起,多一份严格之心、多一份探究之心;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教师,是否都力争能有自己的教学心得,都有自己的一份新的理解。事实上,当一个教师能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课程教学“道道”,他也就成为课程教学的建构者和发展者。唯有这样,大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接上地气。进而言之,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准,不是推出了一套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而是这些对教师而言的外来之物,是否转化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活法[18]。

(2)踏实。从根本上说,大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在有限的课程容量下,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能自我实现的人。这一切不仅依赖于大学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而且更有赖于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质量。课程体系大厦根基牢不牢,关键在于烧制的每一块砖头硬度够不够。经常有人说,教育改革不缺口号,缺少的恰恰是如何把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做实。

具体来说,作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学老师需要研磨打造好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都按照精品的标准来做。我国史学大家陈寅恪在讲授“隋唐史”时曾经声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

的,我不講;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是何种过硬的气魄和精神!有一位教学名师在一次学术讲座上也不无感慨地说过:“上一节好课,或者几节好课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把一门普通课程的每一节课都讲得能吸引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能把一门课程讲好是一个硬功夫。在当前学风浮躁背景下,更是对每一位大学人静下来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小事,人家是一件一件地把它做好做实。所以,借鉴学习国外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不仅仅在理念上,更在于对事情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句话,如果能把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做实了,我们距离一流本科课程以及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3)厚实。说实话,当今的大学课程教学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一种感动!现在的大学课程教学很像一部部肥皂剧,打打闹闹很热闹,但缺少深度、缺少令人回味的地方,更缺少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为何我们的大学课堂失去了磁性,不再吸引人?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19]。设想一下,如果学校的水池水很浅,教师的思想水库存量也不丰裕,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畅游起来吗?

在当今这个过分崇尚效率、业绩、产出的稍显浮躁和浅薄的社会氛围下,厚实的学风显得更难能可贵。有的教师讲课已经讲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味同嚼蜡、毫无新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别人(教材)的话语,令人昏昏欲睡;而有的教师却能一支粉笔,不急不忙中能把别人看起来乏味的知识讲得津津有味。有人讲,教师不就是个教书匠吗?把教材讲活讲透彻,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更需要深厚学养的缓慢积淀。厚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感而发。能把看似简单的一门课、一堂课讲好,能讲得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探索学问,是需要丰富的科研阅历和人生阅历支撑的。所以,要成为一名赢得学生喝彩的大学教师,唯有在自己的学问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厚实[20],才能真正成为学子们求学道路上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 常思亮.大学课程与大学超越[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1):27-29.

[2]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 教育研究,2016(5):72-76.

[3] 陆国栋. 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6(2):10-13.

[4] 胡乐乐.“酱油课”与大学精神相悖[N]. 光明日报,2012-04-18(4).

[5] 刘道玉. 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 高教探索,2009(1):5-9.

[6] 周海涛. 大学课程目标与内容调查报告——对三所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的调查分析[J]. 教育研究,2004(1)65-71.

[7] 樊华强. 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2):105-108.

[8] 乐毅. 亚洲一流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特点评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5(2):46-53.

[9] 叶信治,林丽燕. 美国大学课程审批制度述评[J]. 高等教育研究,2014(4):94-102.

[10] 胡弼成. 个体发展指向: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1-5.

[11] 孟和. 在实践中学习通识教育[EB/OL]. http://www.sjtupmm.com/article-3890.html.

[12] 田学斌.文化的力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93-97.

[13] 陆道坤,蒋叶红. 从通识教育到一流本科建设——基于西南联大的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16(5)94-100.

[14] 张展基,陈建平.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4):85-86.

[15] 畅军亮,吴丹.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以X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2016(8):62-65.

[16] 陈珂. 南京林业大学一年半劝退49学生[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9/357607.shtm.2016-12-20.

[17] 肖永明. 肖永明正解《大學》:不修内圣 再严密的制度也是空文[EB/OL].http://guoxue.ifeng.com/a/20151113/46228297_1.shtml.2016-11-18.

[18] 叶澜. 一个人和她的教育改革[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50429/n412103707.shtml.2016-12-05.

[19] 瞿振元. 现代师生关系:学习共同体[N]. 中国青年报, 2016-12-02(8).

[20] 冯维明,张会杰.大学的课堂何以精彩——一位教授的经验分享[J]. 教师教育研究,2015(9):29-3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课题:新常态下高水平特色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间性改革,课题编号:2015JSJG005;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林业高校“绿色基因培植”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JSG032]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高江勇 周统建

第2篇:中国的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目的?

摘要:伯顿·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关于大学目的的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的大学改革仍具有批判价值与借鉴意义。结合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经验,从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与“追求真理”的关系、大学目的与大学组织的关系、大学目的与大学现实的关系解读大学目的,对今天中国的大学改革不无裨益。

关键词:大学目的;“自然模糊性”;大学组织;大学现实

文献标识码:A

伯顿·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以下简称《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学界的经典著作,该书从组织的观点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从高等教育内部揭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工作、信念和权力三者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据以反思高等教育运行的规律,其严谨学风和真知灼见一直为研究者所敬佩和重视,并不断给予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启发。其中关于大学目的的观点,更值得批判借鉴。本文结合近代中国大学的经验,针对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梳理从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与“追求真理”的关系、大学目的与大学组织的关系、大学目的与大学现实的关系,就大学目的与克拉克教授作一初步商讨。

本文所说的“大学”是从狭义上说的,不包括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一、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与

“追求真理”的关系

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实际上涉及大学目标系统自身的内部关系问题。

克拉克教授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一章中就讨论了“知识”,他认为“只要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它的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可见知识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他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的任务既是知识密集型又是知识广博型的,因此很难陈述综合大学和学院的目的,更不必说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了。”在克拉克教授看来,一方面,知识很重要,它是“处于行动核心的无形材料”:另一方面,知识很复杂,所以大学目的似乎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克拉克教授认为:虽然对于大学而言知识很重要,但类似于“消除无知”之类的目的却是“自然模糊”的,但“这种表述并没有说清楚高等教育为什么(why)、是谁(who)和怎么样(how):学术和教育是为了自身的理由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学校应该培养统治人才还是训练普通百姓?是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人力规划的需求,或两者都不是?应不应该传授社会学、工艺学和理发术?对这些课程重点应放在哪里?”这段话有待进一步分析。作为一个系统,知识是复杂的,但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不可通约,所以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类似”的概念。与其说大学的目的是一个具有“自然模糊性”的东西,倒还不如说它是种“家族类似”,这样更能比较清楚地把握知识系统的内在层次,将差异性(也就是“自然模糊性”)和统一性结合起来。

克拉克教授在书中对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有很精当的论证,很能说明问题。但他只是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在了一起,虽然精辟,但不够清晰。他的分析存在一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忽略了复杂知识系统内部的层次性。这种失误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在界定大学目的时,把目的和原因(why)、措施(how)、职能等混为一谈。这些东西在克拉克教授看来,都是“目的”。其实,如果要用目的一词来统称它们也并无不可,因为根据亚里士多德对目的与手段的相对性的分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关系层次中,它们可以转换。问题就在于这些要区分出这些不同的层次,而不是把它们混为一谈。克拉克教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根据克拉克教授所提到的几种关系,可以对“大学目的”这个家族类似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最高层次上的“目的”其实就是大学的“精神”,它的核心就是“追求真理”(也就是克拉克教授所批评的“消除无知”)。对真理的追求是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共性。学术和教育无论是为了自身的理由,还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学校无论是培养统治人才,还是训练普通百姓;无论是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人力规划的需求(或两者都不是):无论是主张还是反对传授社会学、工艺学和理发术:都是在“消除无知”(也就是“追求真理”)这个总目的的统摄下进行的,与这个总目的相比,其他方面都是手段。比这要低一级的层次则是大学的“职能”,它包括“是突出教学,还是强调研究,抑或看重社会服务”这些被克拉克教授作为“目的”讨论的内容。这些职能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的职能进行了解释,但同时都是以“追求真理”这样一个总的目的为底色的。再低一级的层次则是更为具体的“措施”。“应不应该传授社会学、工艺学和理发术?对这些课程重点应放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是对应于不同的职能(教学、研究、服务)而采用的不同的措施。“精神”一“职能”“措施”三者构成三个不同的层次,他们交叠着产生着因果关联。具体地说,对“精神”与“职能”而言,“精神”是目的,“职能”是手段;对“职能”与“措施”而言,“职能”是目的,“措施”是手段。这种层次间的联系与差别是需要弄清的,而克拉克教授则用他所谓的“自然模糊性”进行了笼统的概括。这种概括从局部看无疑是有道理的,但由于他未能对不同层次和类别进行区分,也就难免片面。

虽然知识系统本身很复杂,但在大学领域中,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的“家族类似”。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大学在“职能”和“措施”上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以“追求真理”作为最高也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殊途同归。所以说“一个礼仪的、有秩序的社会依赖于人们对真理和公正的概念性理解,而这些理念正是高等教育关注的目标”。时至今日,即使是科尔所概括的复杂多样的“多元巨型大学”也没有偏离这一目标,“虽然受到变革的折磨,但它保持着稳定的自由。虽然它连一个可被认为是自身的灵魂都没有,但它的成员却为真理而献身”。也正是靠着这一点,西方现代大学才得以走过数百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才得以把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结构区别开来。

克拉克教授其实看到了知识这个核心的无形材料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不仅历史上如此,不同的社会也同样如此”。他甚至谈到了“承认这一点是最基本的:各组成单位都有它们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反过来以累积的形式成为规模更大的系统的操作目标”,但他没能更进一步,或者说没能更上一步,他忽视了“意义是属于感官所接触的世界的,而知识则属于超越感觉的永恒的世界的”,所以他没能指出大学目的的统一性,没能说明大学“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否则他就不

会对“消除无知”这一大学最根本的目的进行批评。其实这一目的不仅妥当,而且天经地义。这样的目的固然含糊,但对大学而言,却十分重要。由于有了“消除无知”的目的,大学才不会成为工具,才不至于沦丧到“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的地步,这一点在确立了“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亚里士多德的归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和秩序的美国也许并不成其为问题,所以克拉克教授没有把它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但在今天的中国,却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因而也才是我样应该关注的真问题。例如即使同样是“教育市场化”,在价值判断、目的、制度环境、权力分配等方面,东西方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片面强调大学目的的“自然模糊性”而忽视了它的统一性,只能导致大学改革的南辕北辙。今天中国的大学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同时又举步维艰,包括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也身处改革的旋涡之中,这一方面体现了传统惯性之强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大学目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失误。现在人们公认20世纪初中国大学的起点很高,因为她从一开始就走的是一条正路,她一开始就弄明白了大学的目的究竟为何。这种目的,就体现于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说的“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体现于竺可桢在《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中所说的“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说白了,一点也不模糊,就是那四个字:“追求真理。”

二、大学目的与大学组织的关系

克拉克教授十分重视组织研究,《高等教育系统》通篇贯穿的都是组织研究的方法,这正是他的一大特色。但是,组织研究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开目的、意义、理念、精神等等抽象的东西而不顾,更不意味着可以否定后者在大学中的作用以及对后者进行研究的价值。但是,很遗憾,克拉克教授在这本书中在这一点上做得不是很到位,他表现出了明显的厚此薄彼的倾向,他认为:“那些用全面综合的形式阐述目的或概括高等教育特点的人,是典型地、重复地从错误的端点出发的人。他们从系统的顶端开始,而高等教育更佳的端点是基层。”

既然如此,讨论大学且就丧失了意义。克拉克教授认为关于大学目的的各种陈述,“除了它们用现在粗糙的形式帮助指明高等教育的责任主要不在于生产物质产品、保卫国土、提供福利服务、拯救灵魂或维持法律秩序外(尽管仔细考虑的话,高等教育与上述各方面都不无关系),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开展工作。”他还引用了迈克尔·科恩与詹姆士·马奇的话作为论据:“几乎任何一位有识之士都可以做一次题为《大学的目标》的讲座。也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自愿去听这种讲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类讲座及其有关论文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不乏精美言论,但却几乎没有可供操作性的内容。制订规范的大学目标陈述的努力往往不是提出毫无意义的目标,就是提出的目标十分令人怀疑。”

不知道两位学者所说的“有识之士”当如何理解。因为正如克拉克教授所分析的,这里所谓的“识”其实也是一个具有自然模糊性的概念,在物理学上“有识”的人,在社会学、教育学方面,就不一定“有识”,最近几年不是有物理学界的名人说中国的大学教育办得很成功么?即使是在同一领域,专家的“识”与普通人的“识”也有不同,不是有经济学家公然宣称“中国根本不存在两级分化”、“说中国两极分化是胡说八道”么?如果是这样的“有识之士”讲《大学的目标》,估计会“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自愿去听这种讲座”。

但是,还有一类“有识之士”,他们包括克拉克教授提到的弗莱克斯纳、牛曼、洪堡,也包括克拉克教授所没有提到的中国的蔡元培(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竺可桢(将“求是”做为浙大校训)、张伯苓(提出办南开只有两个目的:“其消极目的,在矫正上述民族五病;其积极目的,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等等。即使是今天的中国,象刘道玉、朱九思、张楚廷、朱清时这些老校长,他们关于大学(包括大学的目标)的讲座,非但不是“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自愿去听”,反而是门庭若市、应者云集。这些校长们今天已经不再“身居高位”,来听讲座的,大概没有几个是领导指派的吧?更多的是出于对问题本身的兴趣和关注。这一道道景观,继承的正是西方“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传统,这也正是如今“天下滔滔”中的中国大学改革的方向和希望所在。

“善意的”“精美言论”本身并不足以构成对大学目标的质疑,用“几乎没有可供操作性的内容”来批评对于大学目的的讨论,则更是有点吹毛求疵之嫌。就好象批评一条裤子不漂亮,因为它不是一条裙子一样。组织强调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而目的则是贯穿、体现于各自项具体操作之中的,两者的作用内涵和方式均不一样,大学目的本来就是一个“务虚”的命题,但批评者往往要用“务实”的标准来要求它,这真有点要公鸡下蛋、母鸡打鸣的味道。克拉克教授认为大学目的“并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开展工作”,“正规的目标可以帮助内部人和局外人了解高等教育系统的一般性质。作为整合性的神话,正规性目标有助于提高士气和抚慰外部群体。但它们丝毫不能告诉你具体做些什么。”这种批判逻辑本身就是不合逻辑的。逻辑与目标一样,也是一个虚的东西,而且也具有“自然模糊性”,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讲逻辑,正如讲大学目的一样。布鲁贝克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区分了学者和决策人在大学的分工的差别的基础上,建议“学者不能因为这种差别而走向极端去批评行动者的粗心大意的分析,同样,行动者也不能走向极端指责学者生活在象牙塔里”。

问题不止于此,克拉克教授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时,我们有必要对知识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这样我们就更有可能说知识是一个行动者,是它决定了任务和群体。其实它不是:个人和群体都为知识行动,教育群体组成和受控的方式决定了知识组合的方式。随着一般性教育机构的演进,他们发展了各类知识,并且决定了哪些种类的知识可以存在并具有权威性。”简言之,这里涉及的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为了论证组织的有用与目的的无用,克拉克教授主张行前知后,行难知易。这种主张对于今天的中国大学改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我们的许多大学主事者,缺乏的不仅仅是理论,更多的是改革的诚意和行动的勇气。熊丙奇在对当今中国高校体制问题进行剖析时,曾约请过六位国内著名大学的校长,但是他们都以公务实在太忙,安排不出时间为由给推辞了。对此,陈丹青说:“我不同情熊先生,而宁愿同情校长们:他们又忙又累,哪里顾得上谈教育?要知道,不是他们在办教育,而是教育在‘办’他们;他们虽则是执行体制的人,其实每走一步无非被体制所‘执行’。”可见,大学校长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校长毕竟不是愚钝之人,徐友渔指出:他所见识的学校领导,都对教育界的种种弊端了如指掌,私下批

评起来,“鞭辟入里”。但实际的格局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机械僵硬、牢不可破,厦门大学不是破格聘请只有大专学历的著名学者谢泳为中文系教授了么?

在另一方面,无论是“随着一般性教育机构的演进”,组织的改变如何“发展了”“决定了”什么样的知识,大学“追求真理”的目的却是恒定不变的,任何真正的大学改革,都是要围绕这个目的而进行的。克拉克教授自己的论述也体现了这一点,他说:“如果许多在操作层次上相互分离的群体富有意义地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团体,那么在操作上他们就能实现更大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目的,甚至形成自由或普通教育。”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这种把“许多在操作层次上相互分离的群体富有意义地连接起来”的东西正是他所轻视的大学目的,具体点说,是最高层次的目的,也就是大学理念和精神。诚如刘道玉所指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应当拥有大师级的著名学者、先进的教学与科研设备、丰富的馆藏图书、充足的经费等最好的硬件,而且还必须拥有自己先进的、专有的软件——大学精神。二者相得益彰,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创造性的大学精神更犹如“文化原子弹”一样,对于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作用是无形的、长期的和无可估量的。

三、大学目的与大学现实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克拉克教授在这里提出了“正规的目标”一词并把它作为批判的靶子。克拉克教授说:“为学术界确立统一标准的任何尝试都会导致强求活动和产品的一致性,而这与特定领域的特定学科内容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撇开《高等教育系统》一书在概念之间跳跃的频繁与活跃,单就“正规的目标”提出批评,这种批评则是值得肯定的。正如迈克尔·科恩与詹姆士·马奇所说,“制订规范的大学目标陈述的努力往往不是提出毫无意义的目标,就是提出的目标十分令人怀疑。”实际上,杜威在对他著名的“教育无目的”的论点进行阐释的时候,就明确指出,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所以说“一个真正的目的和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没有一点不是相反的”。这对当今中国的大学改革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在这里,“正规的目标”应理解为政治势力要求所有的大学遵循共同的、具体的标准。这种要求显然是与“追求真理”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同时也违背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就其内容而言,知识是多元的,高深的学问更是如此。用“正规的目标”(不管它戴着多么光彩夺目的帽子)来实现“统一”,只会扼杀知识和思想。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就像教会的情况一样,大学依靠国家的税收。但也像教会一样,大学的任务是超国家的。”这种观念在西方社会已经基本上成为一种常识,西方大学校长都赞同大学应该是超政治、超国家的,即使是“服务社会”,也强调大学对社会的引领而非简单的跟从,更不用说盲从了。

在大学目的的现实超越性上是没有国别之分的,近代中国的大学就懂得它的重要性。1939年3月,陈立夫任教育部长后,为了加强对大学的控制,通过行政手段,对大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强行统一管理,其中有些规定是合理的,比如统一招生,但也有一些部令是不合理的,如颁布大学课程科目表,统一课程教材,大专以上学校毕业考试实行总考制等等,严重窒息校园的自由空气,限制师生的思想自由,因而引起联大师生的反感和抵制。1940年6月10日,联大教务会议对教育部的统一大学课程教材和学生成绩考核办法等,据理抗驳,要求教育当局给予党校更多的教学自由,不必“刻板文章,勒令从同”,明确表示“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熟,行之多年,纵不敢谓极有成绩,亦可谓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然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却在走相反的路,长远的如“统一思想一‘政治建校”,近期的如高校政治课教材统一编写、研究生入学专业课统一考试。可见目的与现实的距离。

“制订规范的大学目标”没有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目的本身是没有必要的。轻视宏观层面上目标的共性,片面强调中观层面上的组织研究,这样的做法却造成了大学目的与大学现实的割裂。正如前面所说,目的这个“家族类似”区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子家族”,具体到大学目的与大学现实的关系上,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分析。

从最高的层次上说,知识领域是一个特殊领域。在社会的其他领域,目的与现实的对立统一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但知识领域却似乎是个例外,它是一个只有下限而无上限的无限敞开的领域,中国的古人就知道“人贵知足,唯学不然”。也正是因为如此,中世纪的大学才就“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这样的与现实毫无关联的“伪命题”争上数百年。正是在这样一个“超脱”的领域,大学保持住了它的生机与活力。现在的“走出象牙塔”还是“守护象牙塔”的争论,本身就是大学这一生机与活力的体现。大学正是在保守与开放之间稳步发展起来的,保持两者的张力十分重要。否则只要“有关部门”一纸文件宣布“不争论”,就万事大吉,岂不痛快?

赫钦斯当年提出的命题“大学应服务社会,抑批评社会?大学应仰赖于人,抑能独立自主?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应谋解决国家当前的实际需要,抑其主要职责在传递及推广高等文化?”也许真是永恒的。对于大学目的的争论,反映的正是大学的理念和精神,那就是“追求真理”。这种理念和精神是最抽象的东西,它虽然不能直接指导实践,但却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它,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了。反观今天中国的大学改革,虽然“气势恢弘、波澜壮阔”,但却主要是在通常所说的人、才、物上做文章,意识到要更新意识、变革观念的却少有见到,能体现出“追求真理”的则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丁学良说“中国大学最缺的是理念”。落到现实层面来,我们可以说目的体现的是一种期望,合理的目的扎根现实又高于现实。我们不能批评大学目高于现实,因为与现实平行就不成其为目的,批评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扎根现实。如果脱离现实,那就是盲动,是大跃进,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是有教训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拉克教授批评了“主张目的清晰论的典型”赫钦斯对大学目的的观点,并切中要害地评价道:“他在纯梦幻中所指摘的现实,却是美国现代大学的现实,也是其他国家现代大学的现实。”正如克拉克教授所批评的,赫钦斯的教育思想中的确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一、纯洁的目的观,在赫钦斯看来,大学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唯一的,“就是在强调、发展及保护人类的理性力量”。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赫钦斯实行了芝加哥大学本科教育计划和“4E合同”改革,但最后,他私下认为并公开暗示自己是一名失败的教育家。结合这段历史,可以说,克拉克教授的批评是很有分量的。

赫钦斯的纯美的大学目标注定了只是一个乌托邦,但“取法乎上得乎中”,它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是有着借鉴意义的。2000年哈佛大学遴选新校长时,有人提名总统职务即将卸任的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但哈佛大学聘任委员会很快就把这两个人排除在外。哈佛大学解释说,像克林顿、戈尔这样的人可以领导一个大国,但不一定能领导好一个大学。领导大国和领导大学是两回事,领导大学必须有丰富的学术背景,而克林顿和戈尔不具备。从克林顿和戈尔最终未能染指哈佛的结局可以看出,赫钦斯所说的那种“强调、发展及保护人类的理性力量”的大学目的在美国是存在的,她不仅有存在的现实根基,而且还根基雄厚,生机勃勃。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完备性看,还是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看,大学目的及其研究都有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所以说,研究大学的目的不是没意义、不重要,而是很有意义、很重要;我们现在谈论大学的目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关键在于是真谈还是假谈,是在把握了大学的精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谈,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隔靴搔痒地谈。

作者:钟华明 陈 卓

第3篇: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摘要:自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以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我们对我国较早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6所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课程开发、课程方案的认识,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和理念,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他们迫切希望了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信息并获得有计划的选课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1-2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0BSH03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江苏高水平大学研究”(A/2011/10)。

作者简介:汪霞(1963-),女,江苏盐城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原意为“跑马道”(race course),它规定了赛马者的行程。在教育上,它被引申为“学业进程”,学完课程就是“跑道终点”。大学课程是学生为获得学位而必须参加的一系列学术计划(academic plan),涵盖了目标、行动、评价等在内的整个学习活动的蓝图。完成学术计划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学术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获取学位赢得学术认可的过程。因此,大学课程的设计应该有特定的面向,需要针对确定的学生和学习目标。“这一侧重要求课程的设计者把学生的教育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先考虑学科本身。”[1]一所大学的课程体现了该所大学对教育本质和大学理念的诠释。

文化素质教育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指向人的精神养成的教育。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迄今已有17年,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二十一世纪以来,各高校广泛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或通识教育选修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成效却不容乐观,在课程的开设、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存在许多亟需重视和有待改进之处。

本研究选取我国6所较早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以下简称A、B、C、D、E、F大学,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对象,每所学校抽取210名学生进行调查。针对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所学校进一步访谈文、理、工专业6位教师,以探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情境因素和问题背后的原因。学生既是课程的承受者,也是课程的受益者。我们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就是想了解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究竟有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如何理解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下面我们从问卷的3个主要维度分析调查的结果。

一、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认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虽已成为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是否理解这类课程呢?他们眼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究竟如何?本研究中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认识主要包括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一概念的理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重视的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区别等问题。

关于“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一概念”是不熟悉、有点了解、比较熟悉还是很熟悉这一问题,6所高校的学生中,有26.1%的学生“不熟悉”,“比较熟悉”的学生只有一成半,“很熟悉”的就更少了,平均仅占2.2%。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点了解”,但并不十分清楚其内涵和理念。

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培养”这一问题,6所学校的大学生的理解有着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最主要的功能是提升人文素养,其次是提高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培养道德品质。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科学素养的促进功能却没有受到重视或认可。我们在对这几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他们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判断的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直接关系。教师们大多从文化素质教育的缘起来解析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最初是在理工科大学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让理工科的学生更多地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因此其主要内涵便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理解是如何形成的呢?6所学校中平均有42%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得出的,只有17%的学生回答是受到舆论或宣传的影响。这反映出高校缺少对学生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理念和功能的宣传与教育,甚至高校本身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高校只是单方面地开出课程,至于学生是否理解和认同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学校似乎未能给予高度的重视。

调查中,学生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占40%,应重视社会教育内容的占13.2%,应重视科技教育内容的3.7%,42.9%的学生认为都应重视。这一结果对高校设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无启发价值。

不管是名为“素质课”、“通修课”还是“通识课”,各高校都开设了广泛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那么,学生学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积极性究竟如何?是否乐意学习呢?调查结果显示,6所学校中平均有79.8%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愿意学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9.2%的学生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将使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更加丰富、扎实,当然也有24.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只有6%的学生持反对态度。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以后就业的帮助”这个问题上,学生们的态度很明确,86.1%的学生并不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以后的就业一定有多大的帮助;但76.7%的学生认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将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9.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持不同意见的占3.4%。

二、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认识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程改革,而改革大学课程、优化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途径则在于适时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的实际,持续改进课程功能、完善课程体系,使之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的需求的工作,其中学生的发展是大学课程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广泛深入地参与课程开发,既有利于提高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有利于增强课程管理的透明性和民主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价,参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学生有权组织和代表自己,应该保证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参与”[2]。学生通过广泛和有目的的参与以及个性化意愿的表达,影响高校教育改革决策的形成和课程与教学计划的实施,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十一世纪以来,学生参与大学课程开发已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共同举措。那么,目前我国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中学生参与的情况如何?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6.6%的学生认为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活动,不了解课程开发的程序和过程,无缘参与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和院系相关课程设置的研讨、决策或类似的活动。各校学生持此认识的人数比例相差不大,A大学84.5%,B大学87%,C大学87.7%,D大学86.1%,E大学86.7%,F大学87.8%。

多年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中学生意见较为集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课程怎样开设才能避免因人设课、东拼西凑。2007年12月,胡显章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课程建设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工作,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主渠道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改变因人设课、粗放经营的状态,走规范化、精致化建设之路。”[3]目前,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6所学校学生的调研结果见表1。显然,各学校的情况并不平衡,A大学只有11.4%的学生认为仍存在因人设课的问题,这一比例最高的是C大学,达到了33.3%。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有41.3%、最低也有23.3%的学生对这一问题表示“不确定”。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学资料,还包括校园文化、网络资源、师生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任何课程方案的实施都需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所以,课程资源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制定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计划时没有考虑实施计划所需的资源,并且实施中未能提供必要的资源,学生的课程学习就会处于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境况,直接影响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从调研的情况看,对学校提供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比较满意的学生,最高也只有A大学的62.8%、B大学的54.4%,D大学、E大学、F大学此比例均只有三成左右(见表2)。显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恐怕是当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大学全面改革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建设成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与专业课程相比,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随意,常常没有教材,或缺乏合适的教材,或只是用教师自编的教材。除A大学外,其它5所学校三分之一以上甚至一半以上的学生反映,在他们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上压根儿就没有教材,即便使用教材,绝大部分情况下也是用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

学生的满意度是考量课程质量的基本指标之一。对“你对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满意吗”这一问题调研的结果,满意度最高的是A大学63.5%,其次是B大学53.6%;6所学校的满意度平均为44.8%;F大学学生的满意度最低,只有33.5%,其次为E大学36%。满意度较低的3所学校中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感觉一般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F大学高达56.9%,D大学49%,E大学45.3%。

三、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认识

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还是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侧重?应涵盖哪些内容?采取怎样的课程组合?这就需要制定系统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修习要求、课程评价等方面给予明确的规定。

二十一世纪以来,6所高校持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分别制定或修订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那么,学生们对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了解程度如何呢?在调查中,6所学校中平均有76.1%的学生回答“不了解”。各学校学生自认为不了解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比例分别是:A大学62.6%,B大学70.4%,C大学71.5%,D大学82.4%,E大学83.5%,F大学85.9%。

对“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否符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这一问题,竟然有32.4%的学生持否定的观点;各校表示不同意和不确定的人数比例,A大学24.6%,B大学24.6%,E大学28.5%,D大学33.3%,F大学38.5%,C大学44.8%。

学校是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整体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所调查的6所学校组织和开发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尽管各有侧重和特色,但都是基于各自的办学理念,因校制宜而设置的,旨在体现本校的特色和实现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对于学校提供的号称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学生认可吗?他们的评价又怎样呢?

进一步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所了解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认为学校能科学地设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其中,A大学和B大学的课程结构体系受到学生好评的比例最高,分别为71.1%和71.2%,其次是D大学56%(见表3)。

为了更好地加强课程建设,对于改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学生是否希望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呢?调查显示,6所学校的学生均渴望有更多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其比例分别为:A大学86.9%、D大学84.4%、C大学80%、E大学78.5%、F大学73%、B大学65.4%。

调查得知,各校都有相当多的学生虽在学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遗撼的是他们对课程方案却知之甚少。是学生不想了解吗?调查中专门就“是否想了解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信息”这一问题征询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希望了解,平均比例高达76.3%。其中,A大学81%、D大学80%、F大学78.8%、B大学77%、C大学76.9%、E大学64.3%。

在学生修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前,学校若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目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课程学习资源的介绍,并给予学生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那么,学生是否也认为在学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前学校应该为其提供相关的指导呢?调查表明,6所学校中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讲座(平均13.6%),大多数学生希望在入学时学校为其开设指导性的讲座,以帮助自己明确目标,提高学习成效(见表4)。

四、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通过调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大学生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认识现状:

第一,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的认识:想不清,理还乱。许多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其内涵和理念,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也相当肤浅。引起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一是学校本身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未能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哲学内涵,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二是学校忽视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功能的宣传和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第二,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认识:缺失的规范和参与。由于缺少课程开发的制度和规范,学生认为现行课程的遴选标准过低,几乎没有门槛,导致随意设课、重复设课、低层次设课;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开设,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权力。

第三,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认识:被动选择中的陌生。绝大多数学生虽修习了各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却纯属为获取学分的无奈之举,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对所选课程的目标、理念认识不清。至于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否符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更多的学生说不清楚。学生对此缺少多样化的了解途径和方式。

鉴于上述认识,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

第一,明确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加强学生的精神成人教育。大学是学生精神成人的地方,大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把学生的品性提升到博雅的高度。纽曼提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核心任务是“理智的培育”,使学生具有“理智的力量、稳定性、综合性及多面性”、驾驭能力和对出现在眼前的事情的本能判断力;“一旦理智得到恰如其分的培养,并形成对事物合乎逻辑的看法或理解,才智就能根据个体身上独特的素养和能力,施展自己的力量,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4]。也就是说,有理智方能发挥才智的力量。一个人只有灵魂健全,做事情才更容易胜任,才能有大真、大爱、大诚、大智,达至“止于至善”之境界。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需弘扬大学的核心价值,加强主体性教育,其目标是学生的精神成人以及担当意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等的培育,而不是技术成长,追求技能的训练、工具的掌握。从“制器”到“育人”,则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应由“知识传播”模式转变为“涵养教化”模式,应重视经典阅读、研究性学习、跨学科交流、专题性研讨,关注学生的精神境界、思维品质、文化涵养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第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参与,推动课程改革的民主化进程。21世纪,民主化成为高校教育革新的一项固有目标,课程改革的民主化更是目前全球大学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课程改革的民主化意味着民主原则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深化和扩展,学生的个体性和需求将得到尊重。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参与权力和对话机会,并受到更充分的以独立、自主、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课程改革民主化的过程是课程与教学体制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自我完善过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民主化在于以人为本,满足学生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课程计划的制定应建立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深入的专家研究的基础上,课程计划实施后还应进行持续跟踪和研究,每年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建议,不断加以改进。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都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中心负责研究、建设和评价,每年底面向学生进行一次调研,撰写并发布年度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计划。另外,在获得学生、教师、院系反馈的基础上,每3~5年还要进行更系统的全面评估,对现行课程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反思和检讨。其次,应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更多地平行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模块,允许多样化的拚盘式组合,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习方案。再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应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建立教育专业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引导学生关心和支持课程改革,赋予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权力与机会。

第三,制定严格的课程遴选标准,科学打造特色化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精神食粮,也是这所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教育品味的集中体现。大学在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该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特色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缺乏整体化、系统性的校本规划和设计,高校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多存在杂、散、乱的现象,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或者因人设课,或者因专业设课,五花八门,缺乏整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申报的门槛低,未能制定严格的遴选标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立通常是通过类似“关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遴选工作的通知”,而通知中的申报要求几乎不成其为要求,只要教师申报,基本上来者不拒。至于申报方法亦是随心所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虽然没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一说,但均设置了具有类似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各具特色。其经验之一就是把好入口关,课程的申报需遵循具体、严格的遴选标准,并通常实行“三级三审制”进行层层筛选,即申报的课程须依次通过校、院、系(所)三级课程委员会的审查。我国高校需要树立课程意识,建立健全各级课程委员会,制定系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遴选标准,尽快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审查制度。课程的审查主要应围绕三个方面:第一,申报的课程必须符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遵循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原则;第二,课程的设计应该规范、丰富,具有特色和创新,不仅要与现有的课程模块或领域相契合,还要具有综合性和非专业性,不能按专业思路来设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第三,应严查审核开课的教师是否具备任教的资格和条件,申报的课程是否与其研究专长或研究领域相一致。

第四,调整课程结构,提供营养丰富且均衡的精神食粮。课程结构即课程各部分的选配和组织,涉及到不同知识领域的搭建。目前,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课程结构一直是个分歧不断、争论不休的领域。各高校现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五花八门,有的学校是5个基本领域,有的学校分为8大课组,有的学校组建了4大领域,有的学校设立8个系列,还有的学校是7个板块,等等。各校因校制宜,彰显特色,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课程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确立以下原则:一是要坚持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摆脱工具主义的束缚,由“制器”到“育人”,高度重视有助于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内容,侧重知识的“内化”而不是具体知识,以人文来“化”成天下;二是要坚持全人发展,由“知识教育”转变为“全人教育”,尽量使课程结构丰富而均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当包含文、史、哲、社、艺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三是要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当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是高了而是低了,科学素质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5]。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中科学类课程较为薄弱,科学素质的教育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大学。前面我们谈到,调研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忽视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比如,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认为其内涵就是提升人文素养,所以,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重视的领域,42.9%的学生认为都应重视人文教育,只有3.7%的学生认为要重视科技教育。同样,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高校,主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要加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比例均不高。可见,科学教育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为此,首先要厘清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全面和正确地理解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人文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里最重要的成分,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如果因此而忽视科学教育,显然是矫枉过正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人类活动,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必定应赋予科学教育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科学教育甚至成为了共同的趋势。其次,要充实科学素养类课程,丰富其类型和内容,特别是要重视综合性、前沿性、国际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最后,需要更新现行的科学教育课程模式,淡化功利色彩,超越科学知识,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Lisa R.Lattuca & Joan S.Stark.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 [M].Jossey-Bass,2009, 4.

[2] UNESCO.World Declaration on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EB/OL]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declaration_eng.htm.

[3] 胡显章.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2008(1):18-21.

[4]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

[5] 陈星星.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EB/OL].http://kejiao.cntv.cn/20110323/100238.shtml.

作者:汪霞

第4篇:生活需要什么作文

生活需要什么作文

(一)

走在每个路的转角,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是低头叹气,还是昂头飞奔。在人海中,今日受>挫折明日振作后成功的人你认识几个?受到打击不敢再次抬头的人你又认识几个?这些人为什么而成功又为什么惨遭失败?对了,就是2个字:>勇气

一直支柱在雨天后织网,由于墙面湿滑空气潮湿而一次又一次掉下来。可它还是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至成功为止,这仰仗的是什么?是勇气,一种不被逆境所打倒的勇气带领着它在挫折面前奋勇前进。

一个成功的商人,背后都有许许多多的血泪史,而他们为什么没有屈服呢?这是一种勇气在支撑着他们向一切希望的光芒靠近并利用这一光芒让自己得到成功,勇气是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上的路标,没有它是找不到沙漠里的绿洲的。

就拿盲人来说吧。有的因为自己看不见而失望,懊恼,埋怨别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中只能拥有黑暗。他们丧失了勇气,结果得到的,也真的只是一片黑暗。而有的人却不同,他们虽然像一张有污点的纸,不过,他们看到的不是那一点黑点而是那张纸的大部分白色,他们不认为自己只能拥有黑暗,而为了他们还拥有耳朵鼻子而感到庆幸,并充分利用他们,他的还超越了正常人。海伦*凯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个盲聋哑人,按道理说,她有90%的希望成为一个低智商的人,可是她的勇气带着她超越了一切的困难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像她易雷的人才真正的获得了生命的色彩。勇气,勇气,勇气!唯有它才使生命之血具有鲜红的色彩!

生活需要勇气,有了它,就能超越一切得到成功。勇气是处于逆境中的光芒,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我们要相信有一扇门关上,必有另一扇门为你打开,而打开这扇门所需的钥匙,就是:勇气。

生活需要什么作文

(二)

生活都需要什么呢?是挫折。

或许有人认为我是傻子,生活中谁不是希望一帆风顺的呢。但是,我还是认为生活中需要挫折。

有一次记者采访当代的明星――刘亦菲。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她在美国都市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欺负她有的揪她的小辫子有的讽刺她是有色人„„但是她竟然可以找到校长,校长对他非常大的希望。

后来她回国成名了。这时她仅仅十八岁。

然而又有了关于她的谣言了。年龄为假,没有到美国留过学,甚至还有人说她是变性人。她没有任何表情,用平淡击溃了他们的谣言。然那些制造谣言的人觉得制造谣言是那麽得无聊。采访的最后她说了一句话。她说:“谢谢那些给了我挫折的人们,使他们让我越挫越勇,越历尽磨难月魅力。”

生活是需要挫折的,只要你正视它。

生活需要什么呢?是宽容。

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十七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了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找出水壶解渴,忽然听到了哀叫的声音。原来不远处躺着一个瑞典士兵,正用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那个丹麦士兵走了过来,说:“你比我更需要着水。”说着他把水壶送到了那个受伤的瑞典人的手中。但是那个瑞典人竟然把手中的匕首刺向他。幸亏丹麦士兵躲得快,只伤到了他的手臂。

丹麦士兵说:“嗨!你竟然这样回报我?我原来要把整壶的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在别人忘恩负义之后就然可以原谅,这是一种伟大的宽容。

生活需要什么?是勇气。

我再创新作文的素材中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的女孩玛丽一天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男子凶狠的站在门前。不好,遇到劫匪了!一个念头从玛丽的脑海里跃过,但是她镇定了下来。他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你是来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接着让男子进屋,还神采奕奕地说:“你长得很像我的一个热心的邻居,见到你我真高兴,你是要咖啡还是要茶?”原来满脸杀气的男子居然有一些拘谨了,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谢谢!”玛丽买他的一把菜刀。临走时,那个男子对玛丽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这是一种理智的勇敢,也是真正的勇敢。

生活中还需要许多元素,它们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需要什么作文

(三)

生活是一块七色板,其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挫折与困难„„那时,你需要的是朋友与呢分享快乐,与你分享挫折与困难,听听温馨的问候,看看甜蜜的微笑。

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有友谊,正因为有了友谊,才给了我们生活的动力,也因为有了友谊,我们能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畏缩。

有了朋友,就算你在任何地方都有欢声笑语,都能感到友谊给你带来的>温暖,而不会感到>孤独。

有朋友,就能帮你渡过难关。在你痛苦时,他能陪你一起痛苦;你高兴时,他也陪你一起开心;当你有麻烦时,他能帮你解决;当你进入某种阴影时,他能带你走出阴影。

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因为以前考试都在班上前几名,所以我有点骄傲,导致后来的一次考试中我失败了。那时我哭了,我的好朋友邹奇丽过来安慰我,致使哪次那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如果没有她的安慰,我就走不出我的阴影,也是从那时起,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从那以后,我们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希望能结识天下的朋友,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内心的满足。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只有有了友谊,才能有欢声笑语,反而言之,没有友谊,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为一个冷漠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当朋友有困难时,你应尽你所能的帮助她,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来帮助她,那么她就会无处不能感受到拥有友谊的幸福。同时,在你需要帮助时,她也会毫无疑问的伸出她的援助之手来帮助你。

在社会上,我们就应该这样互相帮助,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

如果说,学校,是我们知识的港湾,那么友谊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船,伴你成功地渡过知识的海洋。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着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的话语。

第5篇:大学开学需要准备什么?

内容来源:搜狐教育

“身份证用带吗?”“衣服该带多少?不用带夏装吧?”“是带现金好还是带卡好?”从高中迈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开学前正准备得手忙脚乱,该准备些什么呢?

先给大家列个清单,在大学入学后这些都是些日常生活必须品,有备而来就不用手忙脚乱了,近路的可自带,也可注册当天在校园区购买,如果是学校负责安排购买的就跳过不用买了。

兜里揣:少量现金+信用卡

到外地求学,钱是必不可少的,究竟该带多少钱是家长们最发愁的事,带少了怕孩子受苦,带多了又怕路上丢失。给孩子办张银行卡,就放心多了。把学费和生活费都存入银行卡,孩子离家时只需要带上卡和少量现金就行,如果卡丢了的话,挂失再办一张就行,钱不够时,只需要把钱存入孩子的帐户就行。现在各银行的信用卡均可异地存取款,但需要收取金额不等的手续费。同时,中国邮政推出的邮政绿卡也很适合大学生,办理时会得到一卡一折,家长与孩子各持有一样,它的优势是异地取款时免加手续费。

身上带:车票、机票+证件材料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行是准大学生家长们最放心不下的事,学生票采取提前12天发售,准大学生可凭入学通知书购买学生票。对于一些准备乘飞机出行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将享受很大的实惠。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带齐相关的证件材料也是重要的,如果是团员,应由团籍所在学校团委在团员证上填写转至高校团委并加盖公章;如是党员,则需要所在学校组织开具转出证明。此外,还要携带好自己的相关组织关系档案。出行前要认真阅读录取通知书中的要求,然后逐一落实,身份证也应随身携带入校。此外入学后,学校会要求上缴一些一寸照片,所以准大学生们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包里装:应季衣服+生活用品

很多准大学生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准备生活用品就成了很琐碎的事情,准大学生们 1

在购买生活用品前,可以列一张购物清单,然后按单逐一购买。衣服方面,如果学校在本地,那么带少量的衣物即可,如果学校在外地,那么可以在离家前拨打大学所在地的气象咨询电话(区号+12121),了解当地气候状况,再根据当地的季节状况准备衣服。新同学可能会不习惯学校的饮食,所以最好备一套饭盒、汤匙、筷子等简单餐具,也可带一些自己喜爱的易保存的食品,以备初来乍到‘救急’之用。高校都是公寓化管理,所以被、褥等物品是统一购买的,但毛巾、牙刷、牙膏、剪刀、剃须刀等生活必需品,则需要自带,如果担心分量过重,也可到校后就近购买。

过来人对你说——遇到困难莫着急 食堂伙食好不好?

不用担心,大学食堂比中学丰富多了(多数是食街形式),适随尊便,如要求不高的话(有荤有素)正餐3-5元食得饱;5-7元食得好。早餐1-2元即可。大城市的高校伙食费开支每月平均450元左右也足够了,大学生活费(含伙食费)正常也就是650元就可以了;当然;未包含你喜欢订牛奶、吃零食、宵夜等其它爱好。

主要花费在哪里?

主要开支是用在买书、文具、电话费、上网及常回家(在广东的高校生)的交通费等(父母的血汗钱,要节约用哦)。 勤工助学啥途径?

家庭不富裕的学弟、妹们入学要注意喔:一定要先跟学校联系或按学校的要求,做好证明文件,报到时走“绿色通道”办理“入学贷款”,各高校都有“勤工俭学”安排。学校的有关“社团”会安排贫困生们有偿劳动,在校内图书馆等工作。或休息日也可参与一些校外家教(大城市20-25元一小时),可保证师弟师妹们的基本生活。

新生注册该找谁?

新生注册也很方便,报到当天;各高校分学院的学生会都会有“迎新”接车或引导,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学校将有一定数量高年级志愿者,志愿者应该都配有胸卡,如有任何帮助可以直接找他们,报到的场面可能会稍显杂乱,但真的是会很热闹。

大家放心,外地生如交通不便;提前一天到校也可先入宿,可先用现金买票在校园饭堂食饭,无需浪费钱物在外租住旅店。

2

各种卡证怎么办?

多数高校都是“一条龙”服务(不包含排队时间,只用几分钟),有些高校还要即代缴保险费等,注册时办理图书馆、食堂(北方高校包括洗浴计时用)的“一卡通”(可充值)及“银行卡”等。办理注册后;你的学院、班级、学号、学生证、校徽等都一应俱全了。报到后;各学院志愿者学生会带领新生到达寝室,在寝室凭证件领取寝室钥等。

第6篇:作文《生活中需要什么》

生活需要什么

生活需要什么呢?有人说:“需要金钱,没有金钱什么东西都买不到,连食物也买不到,没有食物,人就会活生生的饿死。”我觉得生活虽然需要金钱,但是生活更需要勇气、知识和智慧。

以前,我是一个胆小,没有勇气的人。比如说那一次吧,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在电脑房玩电脑,妈妈在睡觉。过了一会儿,我舔了舔嘴,自言自语的说:“呀,嘴巴干了,得喝点水。”说完,我穿好拖鞋打开房门去餐厅倒水。刚打开房门,忽听到“嘭嘭”几声,“咦!哪来的声音啊?有鬼!有鬼!”我用手抱住头,转身跑回了房间。过了一会儿,再仔细一想,那种声音并不是鬼,原来只是外面的风刮着窗户响的声音啊!该死的怪风,害得我快要尿裤子了!经历了这一次,我再也不胆小了,遇到困难我也有勇气战胜了。以前学英语时,我不敢读出声来,更没勇气回答老师的提问,怕读错了别人笑话,把学英语当成了包袱。现在可不同了,我不但可以大胆的读,而且能当日学当日背,总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我的作文虽然写得好,但是我看到一些难题目不敢写,觉得没有把握,怕写不好,这也是我没有勇气的表现。平日,如果天色晚了,我一个人不敢上楼梯回家,这也说明我胆小没有勇气。现在,我觉得一个人要有勇气,如果没有勇气,什么困难都不能克服,什么事都很难办好。 再说,生活还需要知识和智慧。没有知识的人是愚蠢的人,没有智慧的人,头脑是呆笨的人,成不了大器,办不好事情。这种人只能碌碌无为的工作,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终究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 当然,生活上的需要还有很多呢!除了勇气、知识、智慧„„此外,还需要爱心、勤劳、诚信„„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第7篇:大学生找工作-需要准备什么

学生在学校辛辛苦苦十几年,虽然讲理想讲抱负,但是进入社会之初,最大的念头还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挣到一份可以买房买车的工资。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学生也需要在毕业前的两年就开始做功课。

大一学生太简单,勉强能搞清楚新到的城市新进的大学,头脑中隐约有了自己专业的概念。大多数的时间都听由学校的安排,还没有能够建立自己独立的思维,大多数人不具备承担独立行为后果的勇气。比如大一有很多无聊的课程,大多数同学是不会认为这些课程没有实际用途而选择逃课,心里有厌倦却不敢行事。

到了大二,有学生无论上什么课,都背单词,都看程序,因为开始英语和计算机的考级了,形式上的逃课开始了。很多学生的恋爱也开始了,兼职打工开始了,在社团的职务也慢慢由干事变成部长了。甚至有学生开始在学校里做生意了。大家心里对于大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应付,都已了然于胸了。

到了大三,大多数的学生都开始关注就业,关注到学校来招聘的单位和薪资待遇,开始明确学长们的就业去向。有些学生也会试着去投一些简历,提前积累找工作的经验。

到了大四,找工作就成了大学生活最主要的旋律。投简历,面试,失落,再继续。专业和学校名气比较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就会接到面试通知,这时,签与不签,又成了一个难解的题。 所以,我的建议是,从大三开始,为找工作做足功课。

做什么功课呢?

一、明确就业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还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不妨敞开自己所有的思想,不带偏见的想一想,什么事情,是自己最喜欢做的并且能够做的很拔尖的,一个月挣多少钱心里可以平衡,多少年买房买车才可以让你心里满足。想清楚这些,并且写下来,再去招聘会场的时候,你就会很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你大三的时候,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你就有一年多的时间为你的工作进行筹备。你可以找对应的单位实习,可以疯狂的恶补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可以加深对向往企业的了解并找到参加企业活动的机会,你甚至可以提前打听到企业招聘的笔试面试题目,就像期末考试一样的进行针对性复习。一年多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到了大四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只能碰运气了。

二、培养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考试不可能每道题都会,也不可能每道题都答得完满,但是要在考试的两小时之内把会的题目做好,不会的尽量多写多得分。这个习惯带到工作中是很危险的。工作不是做越多的事情越好,做了很多事情,却没有一件是满分,你只算是个打杂的。工作应该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得非常好,才有机会被委以重任,做更多的事情。在学校里,你可以不参加很多活动,而只挑一件事情,把这件事情做的非常好。把一件事情做的非常好,是很难的,也是很宝贵的。

三、做一件体现能力的事情。有的学生参加了很多活动,简历上丰富多彩,但是人事专员一看就明白,你参加的不过是一些嘻嘻闹闹的娱乐活动,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还浪费了他的时间,简历自然会被扔到一边。任何工作都是需要专业技能的,简历想要精彩,就要列出你专业的精彩,哪怕只有一项,也足以说服企业录用你。比如你想做研发性的工作,就要体现你的研发才能,哪怕是一个不相干的小发明,也足以说明你的思考和能力。你也许会反驳,我没有小发明怎么办?亲爱的,如果你大三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你有一年的时间去把这个小发明做出来。

四、培养强势的性格。

很多学生的性格是很弱的。比如有的学生成绩好,却看着奖学金被学生干部申请走了,面对不公平只在心里难过,却从不表露。这件事情应该跟辅导员理论清楚,但是很多学生心里真的不敢。公司很害怕招到这样的员工,做事情的时候,一旦遇到责难,就畏惧不前不知所措。

甚至财务处少发了工资,有的员工却不敢做声,怨在心里。公司更希望员工精干历练,不畏不惧,即使有时会争执,也比隐藏问题要好的多。

五、培养职业技能。

我把这个标题放在最后,是因为我们经历高考走进大学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培养自己的能力。中国的大学说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如说,除了学生自学外,没有太多的办法帮助学生提升自己。这是一个事实。太多的学生感到自己四年下来没有学到什么,那是因为学校老师真的没有教到我们什么。怎样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呢?我不是专业的培训老师,我以我的观点发表我的意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登录,我会在走进社会专栏,陆续发布我对大学的感悟。

第8篇: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流水线,它的每一位学生看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份‘杰作’。” “我理想中的大学像一座千年庭园。她古朴,但不古板。她是庭园,却敞开门扉。他进来的时候,双眼迷茫,走出时,双眸澄澈。智慧之火点燃了他的心,他的使命是传扬这生生不息的智慧之火。” “我希望大学像知识的海洋,有丰富的书籍和优秀的教师。我希望教师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带给我们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师面对年轻的学子,不沾世俗的交流开始了。他们从高处审视这个世界,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睿智的语言教诲我们。” 经典著作中用概念表达的思想,学生们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学理想,似乎成了缥缈而虚幻的梦。 一位蜚声海外的华裔美国学者说,清华园、未名湖,甚至哈佛、耶鲁,

一、沉溺象牙塔:大学 社会 功能的丧失 1.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学界定为“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 研究 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 经济 、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我一向主张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同时继续保持不承担责任„„ 工业 界已经发现了利用纯 科学 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学的实用性;医学界也在探索类似的联系——如果医学院试图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服务能力,它将毁于一旦。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 发展 ,它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 政治 行为以及这样那样的改革,即使他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 的确,大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功利,但是,这种“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是纯粹的“象牙塔”,只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中。 2.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创始之初,大学并不是高尚的殿堂。中世纪,大学就如皮鞋匠行会一样,也是职业性的行会组织;大学也不是要教什么虚无飘渺、一无所用的“纯粹的高深知识”,而是要培养牧师、医生、律师、教师这样的职业人士。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人文学科才开始在大学中得以传授。经过几个世纪的积淀,大学才养成人文主义的理智传统。受教会与皇权的双重制约,大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注意: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获得自治权。直到18世纪末,大学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受宗教思想的 影响 非常大。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使科学取代了宗教和道德 哲学 ,大学探究 自然 和陶冶心灵的任务几乎平分秋色,甚至有所胜出,科研与教学一样重要。德国大学很快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在二战和冷战中,美国大学全面、深刻地卷入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中,标志着大学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认为,从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伟大的校长和大学都是在社会进行变革的 时代 产生的。正是促成了中世纪大学向 现代 大学的变革,才有了伟大的洪堡和柏林大学;正是把大学从象牙塔变为社会服务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顿、威尔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转型,中国的大学无疑应当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出现一些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二、失落象牙塔:大学理念主要话语主体的失位 1.考量标准:需要倾听各种声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重要资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知识趋性”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大学的社会责任、功用及组织目标等关涉到大学理念的问题,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做出批判性考察、衡量和建设性洞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认为,讨论大学理念无疑是对大学进行合理地反思,将有助于扩展人们观察大学的视界,增加表达大学价值观的话语资源。然而,反思大学实践,进而反思实践背后支撑性的假设或理念,只是考察大学理念的一个层面。如果不把实践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体纳入研究视界中,就有可能使讨论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无法深入。而一旦我们把大学实践、大学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论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们就会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谁是大学理念的话语主体?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最应该考虑谁的利益?谁最有发言权„„诸如此类的疑惑成为人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尊重私人话语:回到理念主体 周作宇这样开始他关于大学理念主体的思辩:“我”是谁?当“我”阐明大学理念时,是阐明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与“我”的大学生活或与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何关系?谁的理念最有价值?周作宇认为,这是回到理念主体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话语主体是论述或可能论及大学理念的人,所有与大学利益攸关的人都是潜在的主体。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在现实中,各种主体的话语地位是不均衡的。从现有 文献 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以大学理念为题作文研究、探讨的大多为研究者,推动大学变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门(如合并问题),而受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关于大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的一个最大的主体——学生,在大学理念的表达中远离公共论坛。是学生的声音真的没有价值,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失去了话语权利? 在主要话语主体失位的情况下讨论的大学理念,是缺少动力和活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照射下的大学,是苍白、空虚的大学。

第9篇:当今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一、基础、专业知识扎实

走出校们,进入社会、企业,别指望“∑”、“∫”以及“∏”什么的能派上用场,工作中你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看不见它的影儿,只有闲谈瞎拽、为晋升职称编论文与英文字母组合后蒙人时用得着。但这并不是说基础、专业知识不重要了。如果你的上司是大老粗,譬如某些民营企业家,抑或是党校混得大专文凭者,关键时刻,你甭翻书,随手列个公式,给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绝对让他眼前一亮,目送你的背影良思许久……当然了,你以后遇到的上司怕是本硕博居多,不过,即便如此,也会得到一声赞扬——基本功扎实,还没忘……你这头一炮算打响啦。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还有一点你得知道,除非是同一专业或相近,一般人不知你都学的什么,理解起来非常狭隘,譬如你的专业名称中有“计算机”的字眼儿,你不会或不熟重装或不熟9

8、XP,或见了DOS界面发呆,或不会调试局域网,肯定让人满腹狐疑,尽管你是编程高手。

二、外语功底深些为好

说实在的,工作中外语派上用场的时候少。但保不住哪天接到个外商的函电,如果你能不借助词典看懂大意,上司绝对对你刮目相看。特别是在外企,外语好几乎是你准入、晋升、拿高薪的先决条件。如果你的外语好,即使无专业优势,也可获得令人垂涎的职位与薪金。劝同学们,过

四、六级要凭自己的真本事,还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地常练着点儿。可别象我,学了二十多年的英语,见了老外,只会耸肩+ " Pardon?"……

记得有一次到开发区一个部门去办事,见一个老外带着翻译,可能是嫌中方办证的进度拖沓,现场叽里呱啦慷慨陈词,过来一副局长,女士,30多岁吧,通过翻译解释,对方还不依不饶,并带出了“西骂”,哪晓得女局长听出来了,撇开翻译直接与老外对上了,10分钟后以老外连声“Sorry”结束战斗,听得我辈正宗国人直犯傻,那叫酷。后来知道,人家还兼着局总工呢。你说,有钱不给人家给谁?

三、指哪打哪,为人处事机灵

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后,记着一条原则,非万不得已,表让上司感觉不舒服,除非你想跳槽了。怎么操作呢?上司指哪儿你就打哪儿吧,包你不吃大亏。所谓为人处事机灵,是说你不要太木讷,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领会上司意图,和睦相处新老同事。指哪儿打哪儿是最基本的,但你不能一出手就打的一塌糊涂,再精明点,指一处打两处,譬如让你去搂草,你又带回来一只肥兔子,当然,这只兔子是领导想要而忘了说的,否则你又越权了。同学们表要理解为这是圆滑什么的,这体现了你的能力。光有这些还不够,你还要有指挥欲,有领军能力。这样你才有升迁的希望。没办法,现今社会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职位+薪金,你至少得占一样儿。

从企业的角度看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几位知名企业的主考官,从大学生学业以外的诸多角度,谈了各自的筛选标准,其中不乏对当今大学生思想、精神、品行的评价。“我们不是找最优秀的,而是找最合适的,我们要的是人品好、有上进心、踏实的中上等年轻人”,这几乎成为知名企业招聘大学生的共同看法。

一、眼高手低自我评价过头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我们培养的是特别在乎有自我表现舞台和机会的年轻人。我们需要有一批为国家富强把职业当事业的干劲足、悟性强的年轻人,而不是单纯求职的人。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高,不能领悟别人的精彩之处,是他们悟性发展的极大

障碍。我碰到的这种大学生挺多,有一定能力,但只是聪明而已,还达不到智慧的程度。在我们难以培养的大学生中,有的个性很强,强得外力碰不破,就不具备培养的前途;还有的总把自己做的八分看成十分,把别人做的八分看成六分,有谁愿意与他相处呢?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人事经理陈博雅:我们不聘用所谓学习好的“尖子生”的理由,多集中在不踏实、眼高手低、团队协作能力差、易跳槽等方面。他们有的进来以后总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连进门、打电话的礼貌规矩都不懂,企业对他们的培训往往要从最基本的礼仪开始,真是很无奈。还有的在面试时口若悬河,说自己做过什么项目,一副非常有能力的样子,招进来让他们负责做技术,才发现根本做不好,让当初负责招聘他们的人处境尴尬。

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一些软件专业大学生的突出问题是太功利,脱离现实。现在成绩好的大学生不算少,但其知识面扎实而系统的不多。我们在面试中发现,许多学软件的大学生只追求编出复杂的程序,却把一些诸如内存管理这样的基础知识抛在一边,而后者恰恰是我们工作中要应用的重点。我们对软件工程师的要求是首先应该了解社会的需要,然后既能把研究转换成技术,又能把用户的需求变成软件所能完成的服务。

应聘大学生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无法适应我们的流程化运作和协同工作。他们都知道自己作为一台机器内的一个零件要做什么,但不关心自己在整台机器中起什么作用,也不懂得与其他零件如何配合,才能使机器运作的功率最大。他们做出的程序看起来很完美,但一放到整条流水线上就漏洞百出。我想其原因在于没有顾及配合其他环节实现最高效率。这与合作意识欠缺有关,也与在学校学习时没有把相关知识和核心技能结合有关。

二、最怕碰到不负责任的大学生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莉萍:一个小细节就能考查出面试者的耐压能力。一次有七名候选者(其中有一名女生)参加面试,考官故意把他们坐的位置全部安排在功率开得很大的空调下,结果六名男生都无法忍受长达两小时的面试,只有那名女生坚持到最后并令考官满意地回答了问题。对那些不能独自承受较大压力的人,我们是不会感兴趣的。我们的面试要经过好几关,持续数日,不同领导分别审查后还要“三方会审”,所以经常要留求职者在公司吃顿便饭。这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求职者的考查,看其能不能以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坚持下来。而有些大学生可能觉得自己有名校的光环,就可以在面试时迟到。一次面试要开始时,我通知前台,凡迟到十分钟以上的面试者都要告之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而那次迟到的大多为清华的高才生。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彭玉冰:我们的用人标准除专业素质外,最基本的要求是勤奋、敬业、忠诚、合作。我们最怕大学生眼高手低,还斤斤计较讲条件。每年在他们实习之后我们开座谈会时,总有大学生说到待遇,他们认为在科龙的实习待遇一个月2000元太低。对这种还没有工作能力就与公司讲条件的态度,我们很不欢迎。我跟他们说,进公司的前两三年是你们的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与公司讲条件是很荒唐的。

我们招MBA一般有九个月的市场考察(即实习期)。有一次,我们把一个MBA派到北京做市场研究。一天我们有紧急情况找他,电话打到他湖南家中,他妈妈说他刚出去,半小时打过来。结果过半小时他打过来时说自己在北京。我们遇到这种扯谎的人当然要pass。

搜狐人力资源高级经理张雪梅:一些大学生应聘时在过最基础的两“关”时表现不好,我们肯定就对他失去了兴趣。写简历关。我在招聘时经常发现毕业生拿来的简历都是千篇一律通用的,有的还弄成粉色甚至贴上照片,其实都没有用。大学生要针对我们提供的岗位写一个特别的简历,看我们所要求的资历自己是否具备,看我们所关心的背景、专业、经验等自己怎么样,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你学过多少门课,每门课多少分。

面试关。大学生在面试时通常有两类情况不会给我们留下好印象,一是不修边幅,二是

过分修饰,比如女生浓妆艳抹,男生把头发弄得很怪异或服装搭配得很怪异。你应聘时着装整洁,态度自然,我们才会有继续了解你的愿望。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解冻:我最不希望招聘时碰到不负责任的大学生。有些毕业生明明说好电话联系,可到了通知他的时候,我们不停地给他打电话,最晚打到半夜一两点钟,就是联系不到他。还有些毕业生面试后就不再打电话询问了,殊不知这也是我们考查他的一个环节。他们在面对求职这么重要的事情时,都不能做到认真负责,谁还敢把工作交给他们干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大学生毕业时一定要明白自己长在哪里。我认为扬长比补短更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会有人注意你,你也不会在公司的职业发展生涯中奠定基石。

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是不容易的,得从多方面做起,首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及责任感;其次就是在同学中要充分发挥发到桥梁纽带作用,使同学之间能够更好的交往;此外我们这些学生干部刚开始对这里的环境可能还有很多的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改变自我来适应环境,不要想着让环境来适应我们,那样的话你可能会产生一些来自心理上的压力,然而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能够冷静,以平静的心态从不同的出发点来考虑其分析问题的实质性,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各个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杜绝不良的风气。 作为学生干部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做好一名班干部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垫脚石,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也是不容易的,得从多方面做起,首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及责任感;其次就是在同学中要充分发挥发到桥梁纽带作用,使同学之间能够更好的交往;此外我们这些学生干部刚开始对这里的环境可能还有很多的不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改变自我来适应环境,不要想着让环境来适应我们,那样的话你可能会产生一些来自心理上的压力,然而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能够冷静,以平静的心态从不同的出发点来考虑其分析问题的实质性,以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各个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杜绝不良的风气。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丈高楼平地起,知识就是平地,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的工作。也是保证工作激情的基础所在。当今正是知识竞争的年代,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在同学们中树立威信。学习能力是我们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能力素质。学生干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成绩一塌糊涂能够真正让人信服进而起到带头作用吗?另外,现在在学生干部中存在有一些人,只是顾着学习,把工作晾在一边,到最后一走了之。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所以能否把学习和工作安排妥当是衡量一个学生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二、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开拓意思。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认真努力学习。掌握各科文化知识,全面发展。利用自己的坚定意志,勤奋好学和乐于创新的思维来带动并激励同学们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非学无易广才”,为此,学生干部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工作上,一定要对学生干部这一工作充满热情,树立为同学,老师,学校服务的意识,以服务他人为荣。

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

这主要是要有博大的胸怀。身为一个学生干部,经常要和同学共处,勿怕别人超越自己;自己有缺点就要有自知之明,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就要虚心听取而不要心怀不悦。学生干部之间取长补短,一个团体才有每个人发挥的地方,才能发挥团体的最大作用。

三、要有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在工作上,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学生会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

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班干部做好工作,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具有责任心。在班级宿舍管理方面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要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班级团委工作不耽误。

在学习上,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参加学校的外事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与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

而领导能力具体来说,首先主要是策划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思考。学生干部是协助学校管理好学生的助手,许多重大活动都是由学生组织实施的。学生干部要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怎样才能干得更好,这样才能控制、改进和创新。其次是协调能力。这如同润滑剂一样可使你和领导、老师、同事及学生关系更融洽。要善于真心地微笑,因为这样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三个臭皮匠总胜过一个诸葛亮吧;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那怕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细微之处总关情啊!然而责任心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责任心的干部绝对不会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四、要高标准的要求自己。

学会珍惜这样一次难得的试错机会,在锻炼中成长。我们的重要性和我们的角色,我们是学生,但又不同于学生。我们需要注意,人格魅力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同时注意自身的修养。学生干部还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一定得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要强。要及时反馈信息,要从同学的角度出发,贴近同学、做贴心人,注意学习、总结、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要有模样和榜样的作用,树立全局观念。

上一篇:教师立德树人报告下一篇:低温季节施工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