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测量步骤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gps静态测量步骤

GPS静态测量技术在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GPS测量以其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了最初的常规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用途控制网已经相当普及。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简单、测量时间短等优点,所以以及逐渐的取代了传统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地位。本文就在介绍GPS静态测量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控制测量中的具体应用,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GPS;静态测量;高程测量

1、GPS静态测量的原理

1.1 GPS定位原理

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获取接收机的具体位置。其中,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记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当GPS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当用户接受到导航电文时,提取出卫星时间并将其与自己的时钟作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用户在WGS-84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

1.2 GPS测量的方法以及优点

GPS测量方法包括静态测量和RTK测量,本文主要分析GPS静态测量。该方法是把至少三台双频GPS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端点上,保持固定不动,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但是需要同步观测四颗以上卫星。测量时可观测多个时段,每个时段观测十分钟到数十小时,最后把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经过结算软件处理得到各点坐标,在GPS测量的各种方法中,静态测量的方法精确度最高,具有测站间不需要通视、可以全天候定位、操作简单、观测时间较短、可以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等优点,也因此通常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当中。

2、GPS静态测量工程应用实例

2.1工程简介

为了解决某县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县水利局拟定在某镇某河流上修建一座中型水库,并进行前期论证。我单位受该县水利局委派,于2013年8月9日开赴该河测区。该测区位于该县境内某河流域一级支流—长江上游,属长江水系。水库控制径流而积22.9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69万m3,水库总库容1346万m3,可灌溉而积38000亩,是一座为湾坝低热河谷开发提供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中型水库。该水库拟定两种选址方案:上坝址位于多密河寨子脚;下坝址位于水磨房边,测区面积一平方公里。整个测区属山区,地形复杂、植被繁茂、交通极其不便。此次测量,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9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99年黄海高程系。坝址高程1460m,首级平而控制我们布设D级GPS控制网。GPS接收机4台,采用边连式,共埋设GPS静态点9个,联测已知军控(三角)点3个,并与合理分布的4个水准点联测。

2.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与实施

2.2.1外业准备

在实施GPS外业作业前,我们要先对要测的地区进行勘察、收集控制点及1:10000地形图等相关资料,筹备GPS接收机4台(Trimble 5700),并在广西省测绘仪器计量站进行了鉴定。因GPS网的点数较多,跨的范围较广,交通不便,对测区进行了分区观测。以上坝址为界划分两个分区,分别库区上游分区和库区下游第二方案坝址以下分区。为了增强网的整体性,提高网的精度,相邻分区设置了不少于3个公共观测点,并编制了GPS卫星可见性预报图,选择最佳时段(卫星多于5颗,PDOP值小于6)进行观测。

2.2.2外业实施

(1)选点

参照图形设计,遵循以下原则灵活选择点位:

○1对于点位的设置,要设在易于安放设备、上点方便、视野开阔、交通便利、适合RTK采集坐标的地方;○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 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m。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而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5地而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6选点人员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7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8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

(2)标志埋设

GPS网点设置要具有中心标志性的东西,并在岩石高出部位做好中心标志。并做点之记、GPS网的选点网图,点名一般取村名、山名、地名,调查后确定。利用原有旧点时点名不宜更改,点号编排应适合

计算机计算。

2.3.3观测工作

(1)仪器设备

根据网形设计、测区自然情况,共投入4台GPS接收机。

(2)技术指标

○1同时设置观测卫星数目要大于五个;○2设有的观测卫星数目要大于五个;○3觀测时间段设置为1.5个;○ 4时段长50min;○5采样间隔16秒; ○6 PDOP<6。

(3)天线安装

○1天线架设在三脚架上,安置在标志中心的上方直接对中,天线基座上方的圆水准气泡必须整平。○2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并顾及磁偏角的影响,以减弱相位中心偏差的影响。○ 3架设天线距地而lm以上,天线架好后,在圆盘天线120度三个方向分别量取天线高,取平均值记入手簿。 ○ 4复查点名并记入测量手簿中,将天线电缆与仪器进行连接,经检查无误后,方能通电启动仪器。

(4)开机观测

天线安置完成,各项设备检查无误后,即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注意事项如下:

○1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自检后,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2接收机在开始记录数据后,应注意查看有关观测卫星数量、卫星信号、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3在出测前认真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观测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供电情况。○4仪器高按规定始、末各量测一次,并及时记录在GPS点之记表中,同时做好观测记录及点位略图。○5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要靠近接收机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6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口,经检查均已按规定完成,且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 ○7每日检查仪器内存容量,及时将数据转存到计算机硬盘和外部存储设备上进行数据备份。

3、结论

GPS测量技术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参考文献

[1]马真安,杜井龙.谈谈GPS静态测量的内外业工作[J].东北公路.1999(01)

[2]张小望,杨锦.GPS在大型电厂高精度厂区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05(02)

[3]张健,董书艺.Trimble GPS 5700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上海计量测试.2005(04)

作者:向子强 秦啟耀

第2篇:地质工程测量中GPS快速静态法的应用分析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地质矿产勘察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然而,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工程测量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测量的数据准确度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GPS快速静态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合理的解决传统地质数据测量法存在的弊端性问题,而且极大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数据信息的可靠度与精确度,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地质工程;数据测量;GPS快速静态法;应用

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地质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其质量对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相关人员而言,需要做好地质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为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GPS快速静态法,是常见于地质工程测量中的一种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精准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地质工程测量中,其应用效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文章将通过对GPS快速静态法含义与几种常见方法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地质工程测量中GPS快速静态法具体应用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1、GPS快速静态法含义

所谓的GPS快速静态法也被称之为全球性定位系统,其是目前一种最为新型的定位导航系统,能够在全区域范围内提供出全天候的导航数据信息,并且在实现为测定区域目标提供出定位信息,不间断的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时性。从目前我们国家工程的应用现状上看,与动态GPS技术相比,应用GPS快速静态法能够更好动态技术的弊端性问题,符合地质工程测量的相关呢要求。

2、常用的GPS快速静态法

2.1操作分析法

通常情况下,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法,能够依据单基准站相关的作业方式进行合理的控制,举例来说,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可以在某一测量站上固定一台接收机,保持时刻的进行卫星的分跟踪,保障其他接收机能够在以基准站为中心的一定范围进行操作,提高整个工作的质量。

2.2两次设站法

在静态定位短基线测量过程中,相关的测量人员必须要确保有着充足的测量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进行长时间的观测,卫星所观测到的几何图形会发生明显性的变化,使其在相关的数据方程计算过程中能够获取准确性的数据参数状态,测量人员能够依据所选择状态参数,确定最终的模糊度以及基线向量。在两次应用设站法后,测量人员仅仅需要在每个特定点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在经过两个到三个小时之后,每个待定点必须要有同样的数据观测时间。

2.3goandstop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应用原理是在保持都GPS卫星连续进行跟踪后,能够确定相位载波观测值中是否含有同样的未知数,并且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整观测点未知数的确定,并且在随后的数据研究中为了更好的对位置数据的判断与研究,可以保持持续性的对卫星进行跟踪,当抵达新的观测站抵达信息后,就不需要确定相应的整数未知数。采用goandstop这种测量方法具有明显的作用,观测人员抵达到新的观测点之后,仅仅需要进行两到三分钟的观测时间,就能准确的确定数据基线向量。

3、GPS快速静态法应用优势

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快速静态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所在,与传统的GPS测量技术相比,采用GPS快速静态法能够极大的缩短地质工程测量所需的时间。应用GPS快速静态法其在每个地质工程测量点只需要進行几十分钟的观测,就能获得所需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够缩短测量时间,而且还能确保数据测量的准确度,使得地质工程测量数据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4、地质工程测量中GPS快速静态法具体应用分析

4.1GPS快速静态不同测量方法与存在问题

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所采用的GPS快速静态法主要分为两种类别,即单基点法与双基点法。所谓的单基点法主要指的是进行一个固定站设置,并且配置两台仪器便能高效、快速完成测量工作,然而,单基点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性问题,测量的数据信息精确度不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性问题。所谓的双基点测量方法主要指的是进行两个固定站的设置,需要至少三台测量仪器才能完成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在采用双基点法所获得的地质工程测量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可靠度与准确度,但是其弊端性问题性测量所需仪器多,整体工作效率低。

4.2解决GPS快速静态法缺陷问题的方法

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采用GPS快速静态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有效的GPS动态测量方式存在的不足问题,在高效测量的基础上,确保所测量的地质工程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度,但是GPS快速静态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能够解决GPS快速静态法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弊端性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在进行地质工程数据信息测量过程中,选定同一测量时间段内的同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地质工程任意一个固定的测量点,并且将其设置成为基准站,在选择基准站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测量方面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基准站能够与其他的地质工程测量点进行更好的连接。2)在所选择的地质工程测量点中至少选择一个工程点,利用双基点的测量方式对其进行观测,在进行点数的控制时,必须要依据周围环境的相关需求视具体情况而定。3)当地质测量工程中所有的测量点采集与观测数据完成后,将所有采用单基点以及双基点测量的观测数据结果进行集中,在通过平差处理以及基线解算的方式,进行室内平差的计算。4)对地质工程所测量的数据信息结果进行筛选,一旦出现精确度相对比较低或者是不合格的基线问题,必须要剔除测量结果,重新进行地质工程数据信息得到测量,直至所有的所测的地质工程数据信息都符合精确度的相关要求,才能进行数据信息输出,进而生成平差地质工程数据成果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快速静态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所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GPS快速静态法打破传统的动态测量法的局限性问题,并且在测量效率与精确度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提高整个地质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而且GPS快速静态法适用范围也相对比较广泛,符合现代地质工程测量的相关要求,使其更好的为地质工程矿产勘察所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智明.GPS快速静态法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2.

[2]王港森,张明,禄二峰.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1.

[3]张勖渊.GPS野外测量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广西城镇建设,2015.

作者简介:

姜洋,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一队。

作者:姜洋

第3篇:GPS静态测量

实验一:GPS静态测量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 实习地点: 三 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四 实验过程

(1)GPS静态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1、GPS接收机的对中与整平(静态数据处理不需要手簿连接接收机);

2、量取天线高,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不得超

过2mm),并记录天线高和点号;

3、到了时间,按住开关键2S开机,记录开机时间;

4、测量时间到了关机,并再次测量天线高;

(2)数据处理

1、

2、

3、

4、 新建项目,导入数据

基线处理设置,处理全部基线,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线进行处理 进行网平差处理,包括自由网平差和二维网平差 成果报告

第4篇:GPS做静态测量

静态差分GPS(Static differential GPS)是由两个(含)以上接收仪,进行较长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以上)的测量,其包含了一组接收仪间基线向量的决定。伪距差分原理

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国际海事 无线电委员会推荐的RTCM SC-104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在基准站上的接收机要求得它至可见卫星的距离,并将此计算出的距离与含有误差的测量值 加以比较。利用一个α-β滤波器将此差值滤波并求出其偏差。然后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 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最后,用户利用改正后的伪距来解出本身的位置, 就可消去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随着GPS技术的进步和接收机的迅速发展,GPS在测量定位领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不同的领域和用户的不同要求,需要采用的具体测量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GPS测量模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模式,而静态测量模式又分常规静态测量模式和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动态测量模式分准动态测量模式(后处理动态,走走停停)和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分DGPS和RTK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常规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十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 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2、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3、准动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了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采用有OTF功能的软件处理时例外)。

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测量是在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在初始化后开始连续运动,并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数据。这种方法常用于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4、实时动态测量:DGPS和RTK

前面讲述的测量方法都是在采集完数据后用特定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到精度较高的测量结果。而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模式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PS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

DGPS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

RTK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PS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第5篇:GPS 静态测量[小编推荐]

GPS 静态测量

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可以根据其能够跟踪、处理的GPS 卫星信号频率的数量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1.单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L1载波。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接收机: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

(2) 分体设计:包含天线、GPS接收机、电源分体设计的配置。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双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双频GPS测量仪)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伪距、P码伪距、L1载波相位、L2载波相位。 接收机特点:

(1) 一体化: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

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 分体设计:天线、GPS接收机(内置电源、带有显示灯或显示器)分体设计。

GPS静态测量的流程

测量实施

GPS基线向量网的布网形式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

1. 跟踪站式

(1) 布网形式

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置在测站上,进行长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像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成为跟踪式。

(2) 特点

由于采用跟踪站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网时,接收机在各个测站上进行了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而且在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所采集的数据时,一般采用精密星历,因此,采用这种形式布设的GPS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框架基准特性。

每个跟踪站为保证连续观测,一般需要建立专门的永久性建筑即跟踪站,用以安置仪器设备,

第6篇:GPS(RTK)静态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GPS(RTK)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习地点: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三:实习内容:测量学校

四:实验原理: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五: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

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同时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六.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 “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七.实习总结:

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

3.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

4.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八:经验总结:总的来说,RTK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九:收获体会: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强化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7篇:第三章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

第三章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 目前,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被广泛地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物探测量及各种类型的变形监测等,在以上这些应用中,其主要还是用于建立各种级别、不同用途的控制网。

第1节 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

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用途的控制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方面是利用GPS建立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在这些方面,GPS技术已基本上取代了常规的测量方法,成为了主要手段。较之于常规方法,GPS在布设控制网方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测量精度高

GPS观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一般的常规测量手段,GPS基线向量的相对精度一般在105~109之间,这是普通测量方法很难达到的。

选点灵活、不需要造标、费用低

GPS测量,不要求测站间相互通视,不需要建造觇标,作业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布网费用。

全天侯作业

在任何时间、任何气候条件下,均可以进行GPS观测,大大方便了测量作业,有利于按时、高效地完成控制网的布设。

观测时间短

采用GPS布设一般等级的控制网时,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观测时间更短。

观测、处理自动化

采用GPS布设控制网,观测工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均是高度自动化的。

第2节 布设GPS基线向量网的工作步骤

布设GPS基线向量网主要分测前、测中和测后三个阶段进行。

一、 测前工作

项目的提出

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工程发包方、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或部门提出,由GPS测量队伍具体实施。对于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一般有如下一些要求: 测区位置及其范围

测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控制网的控制面积。

用途和精度等级

控制网将用于何种目的,其精度要求是多少,要求达到何种等级。

点位分布及点的数量

控制网的点位分布、点的数量及密度要求,是否有对点位分布有特殊要求的区域。 提交成果的内容

用户需要提交哪些成果,所提交的坐标成果分别属于哪些坐标系,所提交的高程成果分别属于哪些高程系统,除了提交最终的结果外,是否还需要提交原始数据或中间数据等。

时限要求

对提交成果的时限要求,即何时是提交成果的最后期限。

投资经费。

对工程的经费投入数量。

技术设计

负责GPS测量的单位在获得了测量任务后,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测量工程的技术设计。关于技术设计的具体内容将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作详细介绍。

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在开始进行外业测量之前,现有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收集整理的资料主要包括测区及周边地区可利用的已知点的相关资料(点之记、坐标等)和测区的地形图等。

仪器的检验

对将用于测量的各种仪器包括GPS接收机及相关设备、气象仪器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踏勘、选点埋石

在完成技术设计和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后,需要根据技术设计的要求对测区进行踏勘,并进行选点埋石工作。

二、 测量实施

实地了解测区情况

由于在很多情况下,选点埋石和测量是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队伍或两批不同的人员完成的,因此,当负责GPS测量作业的队伍到达测区后,需要先对测区的情况作一个详细的了解。主要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点位情况(点的位置、上点的难度等)、测区内经济发展状况、民风民俗、交通状况、测量人员生活安排等。这些对于今后测量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卫星状况预报

根据测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最新的卫星星历,对卫星状况进行预报,作为选择合适的观测时间段的依据。所需预报的卫星状况有卫星的可见性、可供观测的卫星星座、随时间变化的PDOP值、随时间变化的RDOP值等。对于个别有较多或较大障碍物的测站,需要评估障碍物对GPS观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确定作业方案

根据卫星状况、测量作业的进展情况、以及测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具体的作业方案,以作业指令的形式下达给各个作业小组,根据情况,作业指令可逐天下达,也可一次下达多天的指令。作业方案的内容包括作业小组的分组情况,GPS观测的时间段以及测站等。

外业观测

各GPS观测小组在得到作业指挥员所下达的作业指令后,应严格按照作业指令的要求进行外业观测。在进行外业观测时,外业观测人员除了严格按照作业规范、作业指令进行操作外,还要根据一些特殊情况,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在外业中常见的情况有不能按时开机、仪器故障和电源故障等。

数据传输与转储

在一段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地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并根据要求进行备份,在数据传输时需要对照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检查所输入的记录是否正确。数据传输与转储应根据条件,及时进行。

基线处理与质量评估

对所获得的外业数据及时地进行处理,解算出基线向量,并对解算结果进行质量评估。作业指挥员需要根据基线解算情况作下一步GPS观测作业的安排。

重复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与转储与基线处理与质量评估四步,直至完成所有GPS观测工作。

三、 测后工作

结果分析(网平差处理与质量评估)

对外业观测所得到的基线向量进行质量检验,并对由合格的基线向量所构建成的GPS基线向量网进行平差解算,得出网中各点的坐标成果。如果需要利用GPS测定网中各点的正高或正常高,还需要进行高程拟合。

技术总结

根据整个GPS网的布设及数据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的技术总结。

成果验收

第8篇:GPS静态解算

GPS静态数据处理

1、项目—新建—确定项目属性设置—直接确定

2、项目—坐标系统—新建—设置—地图投影—修改中央子午线—确定—文件—保存—命名—国家—(查看一下投影)确定—确定—确定—关闭—是—确定

3、项目—坐标系统—选择坐标系—确定

4、项目—无线管理器—HDV-8

5、项目—导入—(第一个*.zhd)—确定—选择文件—全选—打开

6、静态基线—静态处理设置(S)—确定—应用于全部基线—静态基线—处理全部基线—此时在管理区点击“列表”将不合要求的“禁用” —静态基线—搜索闭合环

7、管理区—站点—选择一选择已知点—属性区—修改—固定方式—X、Y、H—修改其值

8、网平差—平差设置—二维平差和高程拟合—确定—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查看平差报告 2.1平差参数,若未通过,则在网平差—平差设置—自由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修改为比参考因子稍大的数值—确定—网平差—进行网平差—确定

9、在评查报告最后一页看“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10、网平差—进行网图检查

上一篇:总起句的作用是什么下一篇:教务处教学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