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浅析汉字造字规则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表达方式

【摘要】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素材和灵感来源被广泛采用,对于汉字造字应注意基本的应用规则如正确性、合理性和协调性原则,同时应灵活运用汉字造字设计本身的各种表达方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关键词】汉字;平面设计;造字规则;表达方式

现代平面设计是一门在二维平面空间内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意义表达的设计行为,其中所蕴含的美术原则与汉字造字规则在美学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值得设计界进行深入研究。汉字作为一种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文字,拥有着十分强大的表形和表意的能力。在中国及周边地区,以书法为代表的传统汉字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对汉字进行艺术化再创作的实践,具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汉字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汉字造字法的应用原则

由于汉字系统与平面设计在具体的应用领域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做好汉字设计的应用工作,应当遵循正确性准则、合理性准则、协调性准则等基本准则,具体来说:

首先,汉字造字法的应用应当遵循正确性准则。强调正确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强调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具体汉字的应用应当保证自身基本的字音、字形、字义的准确无误。由于在不同的语境下,汉字会发生不同的含义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字义与设计的本意成功衔接。

第二,汉字造字法的应用还应当遵循合理性准则。所谓合理性准则,即指所选用的汉字,无论是从字形、字音还是字义上,都是合理、恰当的。汉字的平面设计在与具体的事物联系时,观众往往会对其内涵进行拓展性想象,平面设计中应用汉字时应考虑到如何对观众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三,汉字造字法还应当强调协调性准则。汉语中同一个词语,其字面含义与内在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可能出现很大的不同。根据这一情况,平面设计不仅应当注重汉字的表面含义,同时还应当对其适用语境进行考量。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的理想效果。

二、汉字字体设计应用方式

根据业界和笔者多年的设计经验总结,汉字造字规则在平面设计之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汉字本体表达方式

所谓汉字本体表达方式,是指以汉字本身作为平面设计的元素及主要内容,在运用时基本不对汉字进行变形或过大修改,而只是根据设计需要选择能够表达相应意义或信息的汉字来构成平面设计的主体。由于汉字是高度抽象和概念化的图形符号,每一个汉字或字组都对应着固定的概念,因此以汉字本体作为表达方法的汉字,在平面设计系统中,可以清晰准确地向受众传递设计者所要传递和表达的信息。

在表现汉字本体表达的方法中,包括了如汉字的置换等方法。汉字的置换即指通过以图形、图象来替换汉字结构中的偏旁、部首,从而达到生动直观地表达形象意义的目的。例如,在图1中,通过以刀的图形来替换“刀”的方式,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解”这个字的动词意义。汉字置换法,事实上是汉字造字法中象形造字法的一种变化形式。

汉字本身就是高度抽象和概念化的图形符号,因此汉字字体本身就具有图形符号的特性,而且汉字最初的造字方式就是象形,它本来就表征事物的图像化形体。所以即使是使用汉字本体作为平面设计的元素,也会体现出汉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而具有的审美、构图和内在意蕴上的特点。

(二)以字构形的表达方式

所谓以字构形,是指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以汉字为基本要素,通过相应的变形、拆分、组合或者修饰等方法,使汉字异化成为一定的图形或图案而成为设计的主体。由于汉字本身就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抽象而来的,汉字和图形(图像)之间本来就是本质互通的,这也就为把汉字图形化异变提供了前提。图形化后的汉字,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上,兼具了文字和图形的优点,可以在实现平面设计项目基本功能的同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刺激,还能引导受众进行想象的发散和思维的外延,将平面设计作品深深印入受众的脑海。

以图2为例,对“宅饭”这一商标的设计,在汉语拼音的具体书写风格上,创造性地以仿宋式字体的书写方式来对拉丁字母进行重新书写。拉丁字母与仿宋体写法的新式结合,使得拉丁字母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抑扬顿挫感,部分拉丁字母在视觉上与汉字的偏旁、部首有所相似。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针对每个拉丁字母,在细节上都有意识地增添了汉字偏旁、部首的相关内容,就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大大加深观者的印象。以中文汉字写法来书写外国字母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中西字体在书写样式上的创新发展与和谐统一。单纯从视觉效果上来看,这种独创性书写方式使得汉语拼音在外形上与韩语又有诸多相似之处,添加了异国色彩,较好地在此彰显了本次设计活动炫丽、青春、时尚等设计宗旨。

(三)以形构字的表达方式

所谓以形构字,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线条、色块以及图像等图形要素,经过精心的布局和独特的造型,将图形构造成为汉字的形式,以表达相应的意义。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这种表达方式,从实质上来讲近似于人类创造汉字的过程,所不同的是,以形构字的“形”一般是具体化的事物,甚至是所构造成的汉字所表示的事物。由于构字的图形本身有所指向,而其所构造而成的汉字也具有相应的含义,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给受众以双重的感官刺激和概念加强,同时以形构字设计一般都极具创意和美感。

在图3中,通过将“宜”、“家”两个字重叠在一起,实现了单一设计,该设计特征还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种两个字重叠共用的设计方法,不仅体现了汉字造字法当中的会意造字法,而且还在构思上巧妙地从参照并利用了宋体字在结构上横细竖粗的特点。“宜”字设计得笔画较粗,而“家”字则设计得笔画较细,这样就能够让观者在分析这幅设计作品时,带来令人惊喜的视觉效果。当将目光的注意力集中在竖粗笔画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宜”字,而我们将目光的注意力集中在横细笔画时,此时就能够看到“家”字;第二,由于“宜”“家”两个字都集中设计在同一个汉字方框内,结合两个字公用的视觉效果,不难发现,方框的字形单纯从表面看,仿佛一幢大门敞开的房子——家。这实际上也暗合了汉字造字法当中的象形造字法。

汉字呈现自我结合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汉字自我进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组合、置换等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对汉字组合力的实践检验。反观会意造字方法,该造字方法强调的是通过两种或多个有所区别而又有所联系的形象,将它们通过组合或者并列的方式,进而构造出新的形象意义。

三、汉字文化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发展和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职责。将汉字文化内涵与现代平面设计二者结合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解构和改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想实现汉字文化内涵的成功融入,并反过来完善汉字文化内涵,设计人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现代平面设计在理念研究中应当尽量多增添一些汉字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念。由于现代平面设计更加强调设计过程中思维的多元化、所应用元素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设计角度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这一设计要求则为汉字文化元素的融入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现代平面设计可以适当增添一些带有传统道德文化取向与哲学意义的汉字元素。由于现代平面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设计面向大众化和模块化设计要求的双重取向。一方面,通过选用一些带有鲜明哲思精神与精神文化追求的汉字,强化目标汉字的文化承载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另一方面,以汉字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凸显出设计作品的高端定位与高格局设计眼光。

四、结语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造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构字原则、思路能够为设计者带来新的灵感与体验。通过研究分析汉字造字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不仅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而且还能够深入挖掘现代平面设计与汉字文化内涵背后深层次的重要关系,对我国平面设计事业的顺利进行与汉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筠.说文六书相兼说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2]刘斌.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潜力[J].艺生活,2005,3(6):40-41.

[3]余秉楠.字体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赵杨

第2篇:列举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中导的常用方式

【摘要】 近年来,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新课改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因此,各种类型的导学案铺天盖地而来. 然而,导学案有好有坏,我认为一篇合格的数学导学案要做到:一是学生“易学”“愿学”“乐学”“会学”,二是教师“易教”.

【关键词】 导学案;导学;误区;学;教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少教多学的教育目的?就单从数学来讲,导学案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少教多学,导学案的使用带来的变化是:一是教师地位的改变,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主导性的地位变得重要;二是学生从被动的倾听接受改为主动的探索获取,即获取知识途径的改变. 然而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因此,让学生能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提前预习学会知识,通过课前、课堂及课后的学生形成能力. 所以,编写导学案的要求就是要我们认识一些导学案编写的误区,找出适合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编写方法.

目前部分教师编写导学案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导学案等于先看书再做提纲. 这种类型的导学案应该谈不上“导学案”,而是学生预习的检测卷,因为根本体现不了“导学”二字. 误区二:导学案等于教案. 部分教师认为编写导学案就是把传统课堂上要讲的话、要做的题目编写出来,这样的“导学案”导的成分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学生“学”的部分就不够了. 误区三: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缺乏层次性,不能落实分层教学的课程理念;缺乏问题的开放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误区四: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所有的课都按照相同的模式进行设计,没考虑到知识板块的不一样,导学案的结构也可能不一样. 经过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合格的导学案要做到让学生“易学”“愿学”“乐学”“会学”,教师“易教”. 编写出合格的导学案,我们需要从导学案的定义说起.

导学案,从字面来理解,是指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和设计. 导学案是经过教师集体备课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备课研讨制定的.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载体.

一篇好的导学案,如何体现“导学”是关键.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四基的发展,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数学思想和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 学生通过看书,往往看到的是结果,缺乏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我们编写导学案时,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重知识的“导”、我个人认为,平时用得比较多的“导”的方式有:

一、充分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类比联想,化新为旧,从而让学生“易学”

例如:我在设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中,在“探究一:温故知新、类比联想”中设计了这样的两道题:1. 去括号:-2(2x + 1) = . 2.解方程:-4x - 2 = 4 - x. 使学生快速复习去括号及上节课的相关内容基础上,再完成下一环节“探究二: 探 索、发 现”. 3.认真观察上面1,2两小题的联系,解方程:-2(2x + 1) = 4 - x. 通过预设三个习题,引导学生快速找到本节课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二、往往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类比联想(猜想)——论证”的认知过程或者形式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乐学”

例如:在“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中导学案中的“探究一:温故、探究、猜想、归纳”,我是这样设计的:

1. an是表示_____个a相乘,其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

2. 探究、猜想、归纳:

【问题】103 × 102的结果是多少?

【探究】因为103表示____个10相乘,102表示____个10相乘,所以103 × 102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5.

(1)23 × 22 = = = ;

(2)a4 × a2 = = = .

【猜想】am·an = ,并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第1小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幂的意义,再通过第2小题的实验探究—猜想—论证的认知过程,学生很自然地探究出规律,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自然就“乐学”.

三、通过联系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学”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2”中,为了解决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

昨天老师来上班的途中经过一个道路施工地,道路刚灌好水泥,可是老师发现在刚铺的水泥地上有一些小脚印(如图1),请问为什么小朋友会选择横穿马路呢?学生自然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新知探究】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何关系?

如图2,△ABC的三边分别记做a,b,c.

请比较:a + b____c;b + c____a;c + a____b.

理由是什么?

【归纳】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第三边.

通过生活中小朋友为了寻求最短路径而踩踏马路的实际情景,复习回顾了以前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为提炼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爱护环境.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让数学知识成为生活的一种需求,从而让学生“愿学”.

四、制定学习目标和渗透科学合理的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学生的学习是否高效,要取决于首先有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每节课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是指能从三维目标去要求学生;具体是指有量化的要求,有可检测性;适宜是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例如,勾股定理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2)能够利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习惯. 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目标来要求自己,来衡量自己的发展程度.

学法指导还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学生展示时要求板书规范,点评时要求仪态大方、声音洪亮、大胆质疑等.

“易学”“愿学”“乐学”“会学”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要实现其中一个“学”,对另外三个“学”具有带动和促进作用.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管有没有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都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中提倡“少教多学”,但是少教不代表不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要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节课该怎么安排教学活动,还得由老师决定,所以导学案的编写还要“易教”.

那么,怎样编写导学案才算是“易教”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易于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

一篇好的导学案,老师应该是容易安排教学环节的,容易安排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一整堂课应该体现严谨性和逻辑合理,易于学生进行课堂的讨论交流,易于学生表达,易于学生展示点评等活动的进行.

二、易于提出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

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教学中的问题不一定在导学案中都要得到体现,有些问题我们可以课堂里面提出,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2”中,有关三角形的第三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有这样一道题:有两根长度分别为6 cm和9 cm的木棒,用长度为2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5 cm的木棒呢?长度为7 cm的木棒呢?

导学案中,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回答出就可以了,但是在课堂里面,我们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6 cm和9 cm,第三根木棒为2 cm时,不可以组成三角形,第三根木棒为15 cm时,也不可以组成三角形,第三根木棒为7 cm时,可以组成三角形,那第三根木棒到底要多长才能构成三角形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小组通过简短的交流,用生活中如图所示的道具,得到了“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的结论,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为本节课带来一个“高潮”. 学生通过找到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易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

好班有学困生,差班有学优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怎么样设计导学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得到不同的收获和发展,也是要考虑到的问题. 例如:我校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分为A,B,C三类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该完成的题目采用不同的标注.

“精彩在课堂,功夫在课外”不仅仅是我们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对我们老师也是实用的,为了精彩的课堂,我们需要在编写导学案、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实施上认真思考备课,走出编写导学案的误区.

【参考文献】

[1]丁尔陞.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3]张奠宙,李士锜.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作者:袁文平

第3篇:零售业常用促销方式分析及筹划

摘要:本文以屈臣氏为例,主要对零售业常用促销方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会计和税务处理及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哪种促销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决策。

关键词:零售业 促销 增值税 利润

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外新兴零售业的进入,我国的百货商场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如零售巨头沃尔玛、乐购、家乐福等,以及便利店巨头7-eleven等。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营销形式,保持市场占有率及持续的发展。笔者以目前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屈臣氏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各种促销方式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及对利润的影响。

一、 系统化促销

屈臣氏属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团之保健及美容品牌。屈臣氏集团乃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全球最大的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34个市场、1 800多个城市共拥有19个零售品牌及逾8 400间零售商店,并雇用超过98 000名员工。屈臣氏的成功发展主要归结为四点:价格组合策略;品类选择;促销方式多样化;渠道摆放。

屈臣氏根据国人秉持“经济实惠”的购买习惯,实施“加1元多一件”、“全线七折”、“买一送一”、“积分兑换”、“满减”等促销力度大的优惠策略,吸引顾客眼球。此外,屈臣氏更注重消费者心理,比如,新奇刺激的活动对具有小资情结的年轻人更具有吸引力,屈臣氏推出“60秒疯狂抢购”,抽奖获得者可以在卖场对指定的货架商品进行“扫荡”,60秒内拿到的商品都属于获奖者,这样的方式让消费者因体验新鲜刺激而津津乐道。它的多样化促销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购物的刺激和乐趣,使消费者产生了巨大购买冲动和购买行为,而其促销手段对屈臣氏有着很好的广告宣传效应,大大节省了宣传的开支。由于不同的促销方式所适用的税收政策不同,故将税收因素考虑在内,以优化营销方案。

二、 各种促销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例:屈臣氏某产品,价格为59.9元,成本为25元。若采用下列不同促销方式,其会计与税务处理如下:

(一)“全线七折”促销

商业打折是在产品原价的基础上乘以相应折扣率得出实际成交价的促销模式。该方式也是最直接、顾客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这种打折销售方式属于“折扣销售(商业折扣)”,根据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否则,不得扣减销售额。因此,在“打折”促销方式下,销售发票可直接开具折后金额。

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41.93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8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09

上述业务产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6.09×(7%+3%)=0.609(元);利润=35.84-25-0.609=10.231(元);净利润=10.231×75%=7.67(元)。

(二)“买一送一”促销

“买一送一”是指顾客购买商品可获得同样相应商品的促销方式。实际销售两个数量单位,但只收取了“一”个单位的销售额,另外“一”个数量单位属于无偿赠送,在税法中,应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正价销售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9.9

贷:主营业务收入 5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7

对于赠品,会计处理如下:

借:销售费用 33.7

贷:库存商品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7

上述业务产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17.4×(7%+3%)=1.74(元);利润=51.2-25-33.7-1.74=-9.24(元);因为利用“买一送一”促销,企业是让利行为,会计处理中企业需要对赠送的商品按照其正常销售价计算缴纳税金,这样加重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三)“加1元多一件”促销

“加1元多一件”是指顾客购买某指定商品时,加一元可多得一件产品的促销模式。这种销售方式,与“买一送一”不一样,“多一件”不属于无偿赠送,其“多一件”也付出了相应的价格,属于折价购买,因此,只要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9

贷:主营业务收入 52.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85

营业税金及附加=8.85×(7%+3%)=0.885(元)

利润=52.05-25-0.885=26.165(元)

净利润=26.165×75%=19.62(元)

这种促销方式,容易刺激消费者的多件购买,也不会加重商家的纳税负担,有逃税嫌疑,但符合税法规定。

(四)“积分兑换”促销

在屈臣氏,会员都有一张会员卡,持有会员卡的用户每消费10元,可获得1积分;而每20积分,可作为1元使用。因此顾客在使用自己积分兑换商品时,可作为商家赠送消费者商品,按照产品的价格记入“销售费用”,同时按照市价计算税金。由于该产品的价格为59.9元,会员消费后可获得5个积分,未满足20积分作为一元使用,所以此处忽略不计。

三、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计算可以看出:“全线七折”、“买一送一”、“加一元多一件”等促销方式,针对同一产品进行销售,所产生的利润分别是7.67元、-9.24元、19.62元,不难发现以“加1元多一件”进行促销,企业获利最大,并容易刺激消费者多件购买,使产品得到很好的捆绑销售,企业在获得更多利润的同时,解决了存货的问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而“买一送一”方式最不可取,企业税负大大增加使得利润大大减少,如果商品款式陈旧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可以采用该方法。由此可见,屈臣氏很多产品采用“加1元多一件”进行促销,并被很多百货零售商店(大多日用品商店)所效仿,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所以建议企业采用此方式进行促销。

通过上述案例发现,目前税务机关对零售业促销方式税务处理没有非常完善的法律规定,而零售业为了迎合社会发展和顾客的心理,做出了各种新的促销方案,相应部门应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零售业的发展。同时消费者也需要参与,对一些存在异议的促销方式及时向监督机关反映,维护自身的消费利益。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做好税收筹划的同时,也需要依法纳税,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作者:秦娇

第4篇:一、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3)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

(5)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

5、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作用:①烘托人物心情②渲染环境气氛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表现人物性格作衬托和铺垫。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起烘托渲染作用。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按特征分又可以分为白描,细描,衬托。都是为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服务。

二、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引用、借代、反语,

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喻词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把人或者景物写活了,使人或者景物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具体可感。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扩大) ②皇帝每一天的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③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缩小) 作用:对人或事物性质起夸大、缩小、讽刺、否定的作用

4、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作用:结构整齐,富有节奏感,音韵和谐,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感染力。

6、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强调了+对象+特性

句式整齐,加强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

7、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8、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作用:起讽刺否定作用。

9、设问: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作用:强调、加强语气。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三、常用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象征,拟人,夸张,想象、联想,白描、细描、正面、侧面,开门见山,悬念、伏笔、铺垫、照应,对比、衬托、渲染、抑扬、点面、动静、叙议、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虚实相生。

四、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五、某个词换成另一个可以吗?为什么?

动词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的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

2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记叙文、小说、议论文)

七、特殊标点的作用

(1)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有时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 “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①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②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③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④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内容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①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②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题型:“————”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①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②渲染气氛;③为下文做铺垫;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突出文章中心(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

题型: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突出了什么养的中心?

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用词来评。 语言风格有:平实朴素,生动活泼,讽刺幽默,含蓄隽永等。

修辞:既要回答修辞又要回答作用。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动作,突出人物······形容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景物的颜色、大小、好坏等,人的······品质。

3 9: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说明“宇宙是运动的发展的无穷无尽的”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说明文中的记叙的作用:开头叙述故事,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中间叙述故事,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的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答题技巧: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3、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

4 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5、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①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②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段意的概括的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9、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发散创新: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开放性试题,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第5篇:常用的表达方式1

常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哪些?其作用各是什么?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

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五、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与含义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与其在文章中的含义的答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关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而“含义”一般侧重从主题方面分析,也就是说,作用的内涵大于含义的内涵。请看例题:“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第6篇:英文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

英文中有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经常有人搞错,说出来要么怪怪的,要么就是完全不符合语境,现在,就由笨奔小编带大家来看一看吧!

1. 我很喜欢它。 错误:I very like it. 正确:I like it very much.

2. 这个价格对我挺合适的。

错误:The price is very suitable for me. 正确:The price is right.

Note:suitable(合适的、相配的)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上,如:下列节目儿童不宜。The following program 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在这组句子中用后面的说法会更合适。

3.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错误:What’s your job? 正确:Are you working at the moment? Note:what’s your job这种说法难道也有毛病吗?是的。因为如果您的谈话对象刚刚失业,如此直接的问法会让对方有失面子,所以您要问:目前您是在上班吗?Are you working at the moment?接下来您才问:目前您在哪儿工作呢?Where are you working these days?或者您从事哪个行业呢?What line of work are you in?顺带说一下,回答这类问题时不妨说得具体一点,不要只是说经理或者秘书。

4. 用英语怎么说? 错误:How to say? 正确: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Note:How to say是在中国最为泛滥成灾的中国式英语之一,这决不是地道的英语说法。同样的句子有:请问这个词如何拼写?How do you spell that please?请问这个单词怎么读?How do you pronounce this word?

5. 明天我有事情要做。

错误:I have something to do tomorrow. 正确:Sorry but I am tied up all day tomorrow. 用I have something to do来表示您很忙,这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说法。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有事情要做,躺在那里睡大觉也是事情。所以您可以说我很忙,脱不开身:I’m tied up. 还有其他的说法:I can’t make it at that time. I’d love to, but I can’t, I have to stay at home.

6. 我没有英文名。

错误:I haven’t English name. 正确:I don’t have an English name. Note:许多人讲英语犯这样的错误,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可能是语法功底欠缺,因为have在这里是实义动词,而并不是在现在完成时里面那个没有意义的助动词。所以,这句话由肯定句变成否定句要加助动词。

明白道理是一回事,习惯是另一回事,请您再说几话:我没有钱;I don’t have any money.我没有兄弟姐妹;I don’t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我没有车。I don’t have a car.

7. 我想我不行。 错误:I think I can’t. 正确:I don’t think I can. Note:这一组然是个习惯问题,在语法上称为否定前置,这就是汉语里面说“我想我不会”的时候,英语里面总是说“我不认为我会”。以后您在说类似的英语句子的时候,只要您留心,也会习惯英语的说法的。

8. 我的舞也跳得不好。 错误:I don’t dance well too. 正确:I am not a very good dancer either. Note:当我们说不擅长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英语里面通常用not good at something,英语的思维甚至直接踊跃到:我不是一个好的舞者。

9. 现在几点钟了?

错误:What time is it now? 正确:What time is it, please? Note:What time is it now这是一个直接从汉语翻译过的句子,讲英语的时候没有必要说now,因为您不可能问what time was it yesterday, 或者what time is it tomorrow? 所以符合英语习惯的说法是:请问现在几点了?还有一种说法是:How are we doing for time? 这句话在有时间限制的时候特别合适。

10. 我的英语很糟糕。 错误:My English is poor. 正确:I am not 100% fluent, but at least I am improving. Note:有人开玩笑说,全中国人最擅长的一句英文是:My English is poor.实话说,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美国人对我说:My Chinese is poor. 无论他们的汉语是好是坏,他们会说: I am still having a few problem, but I getting better.

当您告诉外国人,您的英语很poor,so what(那又怎么样呢),是要让别人当场施舍给我们一些英语呢,还是说我的英语不好,咱们不谈了吧。

另外一个更大的弊端是,一边不停的学英语,一边不停地说自己的英语很poor,这正像有个人一边给车胎充气,又一边在车胎上扎孔放气。所以您再也不用说:我的英语很poor. 您可以实事求事地说,我的英语还不算十分流利,但至少我在进步。

11. 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晚会吗?

错误:Would you like to join our party on Friday? 正确: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our party on Friday night? Note:join往往是指参加俱乐部或者协会,如:join a health club; join the Communist Party.事实上, 常常与party搭配的动词的come 或者go。如go a wild party,或者come to a Christmas Party。 12. 我没有经验。

错误:I have no experience. 正确: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at. Note:I have no experience这句话听起来古里古怪,因为您只需要说:那方面我懂得不多,或者这方面我不在行,就行了。I am not really an expert in this area.

13. 我没有男朋友。

错误:I have no boyfriend. 正确:I don’t have a boyfriend.

14. 他的身体很健康。 错误:His body is healthy. 正确:He is in good health. You can also say: He’s healthy.

15. 价钱很昂贵/便宜。

错误:The price is too expensive/cheap. 正确:The price is too high/ rather low.

16. 我们下了车。

错误:We got off the car. 正确:We got out of the car.

17. 车速快了。

错误:The speed of the car is fast. 正确: “The car is speeding” or “The car is going too fast.”

18. 这个春节你回家吗?

Will you be going back hom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错误:是的,我回去。Of course! (这一句是错的) 正确:当然。Sure. / Certainly.(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of course的频率要比中国的学生低得多,只有在回答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时才说of course。因为of course后面隐含的一句话是“当然我知道啦!难道我是一个傻瓜吗?”因此,of course带有挑衅的意味。在交谈时,用sure或certainly效果会好得多。同时,of course not也具挑衅的意味。正常情况下语气温和的说法是certainly.

第7篇: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即古人所称的“笔法”,今人称之为表达手法、表现方法。 人们写文章的表达方式通常有五种,即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由于受应用文书的文体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制约,应用文书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说明、叙述和议论。

本节介绍应用文书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议论和叙述。

一、说明

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

(一)说明的作用

以说明的方式来介绍背景材料和环境,可以为叙述起好铺垫作用。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对某些基本情况的介绍,表彰、处分决定或通报对有关人员或单位的介绍等,常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条例、规定、制度、公约等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介绍信、证明信等专用书信以及启事、经济合同、广告等,也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用说明方式来介绍背景,交代情况,可以为议论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应用文书说明的特征

1. 应用文书的说明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 2. 应用文书常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

(三)应用文书常用的说明方法 1. 比较说明

即是利用相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或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来突出说明被说明对象的方法。例如: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

用于比较说明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可比性,且比较的标准要一致。否则,对客观事物的说明就会出现片面性乃至错误。 2.. 举例说明

即是列举具体的例子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通常有典型举例和列举性举例两种。前者能使被说明的事物更为具体、清楚;后者能使被说明事物的范围更清楚。

举例说明要求所选例子真实、具体,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明的目的。 3.. 数字说明

即是用数据来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例如: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4.. 分类说明

即是对事物或问题,按同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方面,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例如:

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税务机关可在税法规定的幅度内实行较高的税率。 5.. 定义说明

即是简要说明事物的概念或本质属性的方法,即讲明事物、事理“是什么”。 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人”下的定义:“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定义说明“是”的前面和后面的内容可以互换。 6. 引用说明

即是引用一些有关的论述、文件资料来说明事物或问题的性状、特点、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除上述的说明方法外,应用写作还偶尔使用比喻说明、描写说明等。

二、议论

所谓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讲道理的方式。

(一)议论的作用

应用文书对人或事作出自己的评价、判断,阐明处理某些公务活动或社会事务的立场观点、政策原则、决策主张,都离不开议论。议论在应用文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二)应用文书议论的特征

1.以正面议论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 2.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

(三)议论的构成

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构成。 1. 论点,即是作者提出的观点、看法、主张、见解、态度,通常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 论据,即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 论证,即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两种方式:一是立论,即用论据直接或间接证明论点的方式;二是驳论,即用论据反驳对方观点或驳斥对方论据的方式。在论证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常综合运用,共同完成对论点的证明。

上述三要素中,论点是统帅、核心、灵魂,论据是基础,论证方式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论点提出“被证明的是什么”,论据回答“用什么证明”,论证解决“怎样证明”。

(四)应用文书常用的论证方法

1. 例证法,即是用事例或统计数据作论据,举例直接证明论点的议论方法。 例如:

米糠和麸皮含有大量维生素。这个问题,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早就注意到了。曾经用米糠和麸皮治疗那些患有维生素缺乏症的病人。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问题:经化学分析,米糠和麸皮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b和e。

用作论据的事实,既要典型,且量要适度。列举的事实过少显得单薄,过多又会淹没、冲淡论点。

2.. 对比法,即将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两种或几种事物作比较,做出论断,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方法可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文章更有说服力。

例如:

我们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党的建设的实践看,这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哪个地方、部门什么时候党内监督工作抓得比较紧,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少,消极腐败现象也会受到抑制,出了问题一般也能得到及时解决。反之,监督工作薄弱,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3.. 引证法,即是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党和政府的文件、科学的定义、公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例如: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版。”因此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为解放全中国的浴血奋战,不能忘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不能忘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

引用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随意增删、妄加修改。若是引用原文,语句、标点都要绝对正确。

4. 因果法,即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并以此证明论点的方法。可由因及果,也可由果溯因。例如:

我们系统内的大多数老企业,多年来负担很重,有的厂福利性开支竟占年收入的20%;有些老厂,离退休人员工资占全厂年收入的30%以上,这些企业的亏损是体制造成的。有些企业没有市场意识,产品几年不变,质量低劣,大量库存积压,造成投资无法回收,从根本上说,这些企业的亏损也是体制造成的。因此我们要走出困境,就必须要深化体制的改革。

这里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国企亏损的原因,从而证明了“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这一论点。

5.喻证法,即通过打比方讲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如: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如“一朝分娩”。

6. 归谬法,即将错误的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该观点错误的证明方法。例如:

阶级斗争不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因为如果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的惟一动力,那么蒸汽机就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一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而人类的发展史证明,并不是这样。

三、叙述

所谓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言行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完整的叙述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一)叙述的作用

叙述是应用文书的基本表达方式。它可以作为以叙说情况为主的情况报告、表彰或处分通报、市场调查报告等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交待背景、介绍文章涉及的人、单位或事件的基本概况、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相互关系,都离不开叙述;为议论提供事实依据,也要用到叙述。

(二)应用文书叙述的特征

1. 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 2. 一般采用概括叙述,极少是具体、详细的叙述。

应用文书对叙述的要求是:概括准,粗线条。只注重对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细节的具体、内容的详尽。只叙述与表达主旨、说明问题有直接关联的部分,或者只是综合地、概括地叙述若干人或事的共同点。

3. 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如夹叙夹议,叙事论理,叙述说明等。

(三)叙述的方法 1. 顺叙

顺叙是根据人物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进行的叙述。 2. 倒叙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叙述,然后再以顺叙的方式进行的叙述。 3. 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暂时中断叙述主线,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四)叙述的人称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内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

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书运用语言的要求和如何下苦功夫学习语言,能写出语言较准确恰当的文章。

教学重点:1.记叙的方式、常见的论证方法。 2.应用文运用语言的要求。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将思维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则是由表达目的所决定的使用

语言文字的手段。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

对于应用文章来说,叙述、说明、议论是基本的表达方式。工作报告、简报、通报、消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因此,本章将把重点放在前三种表达方式的介绍上,对后两种只作一般性介绍。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的特点在于其“过程性”。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情和事物的前应后果,陈述事件、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三,为议论和说明提供事实、依据。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这六个什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六要素。

3、人称

叙述的人称是指作者的立足点和身份。

(1)第一人称

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用“我”、 “我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这是第一人称叙述。

它能给人以真切感。

(2)第三人称

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用“他”、“他们”的口吻叙述人物和事件,叫做第三人称叙述。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自由、灵便,意到笔随。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叙述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无第二人称叙述。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

但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将第

一、第三人称交替使用,但必须用过渡文字交代清楚。

4、类型

根据叙述的详略情况,可以将叙述分为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类。概括叙述又叫略述、

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在应用文章写作中,作者常常是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结合起来使用的,好的应用文章在需使用叙述时都是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

5、方式

在众多方式中,最常用的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1)顺叙

按照客观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就叫顺叙。这种方法有利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但如果不注意剪裁,平均用墨,会有“记流水账之嫌”。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实际是顺序的变形用法,即把结局或突出片断提到开头之前,其余的叙述依然是从头叙起,直至叙完,与开头衔接、呼应。倒叙的方法运用得当,

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但运用时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曲折、复杂、时空跨度大的事件方可使用,同时应交代清楚倒叙部分的起讫点,注意过渡和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但应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不能节外生枝;要保证主要事件的地位,切忌喧宾夺主;要注意主要事件与插叙部分的衔接,力戒断线或乱线。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它能破解悬念化直为曲,变平浅为神奇,使行文跌宕多姿,产生扣人心悬的魅力。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使用这种方式,要把几个平列事件的起讫点交代清楚,不要把头绪搞乱。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说明的特点在于其“解说性”。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说明要求文字简练,不需要多余的描写,也不需要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抒情和进行推理判断式的议论,只需平实而简洁地说明事物、事理就行了。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使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解说事物和说明事理时,要注意全面地介绍事物、事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本质特征的介绍,不能只停留在事物、事理的表面现象的介绍上。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事物、事理都有其外或在内的层次顺序,我们应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方位,或按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地介绍清楚,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杂乱无章。

3、作用

(1)解释概念

文章中常常运用注释的方法,对概念作解释,通过注释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

(2)介绍人物

介绍人物包括介绍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特征、经历、地位、相互联系,使人们对于这个人物的情况有了一个概括的基本了解,这在写广播稿或人物详介时常用。

(3)介绍事物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使用方法等,常用于产品说明书和广告等文体。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其作用是说明“背景”。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有说明、论据才可能为人们所理解,因而才能充分发挥证明论点的作用。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即通过对事物下定义进行说明。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使人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它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能把握住事物、事理的本质特征。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定义说明,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但有时不免失之笼统,所以人们常用解释说明加以补充,从而使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这样,在行文时就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产品说明书,广告等类文体就常采用这种方法。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举例说明有典型举例法等。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例如要介绍某个事件,就要注重介绍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若只介绍一种方法,那就应该侧重于方法步骤的具体介绍,而不应该去介绍它的历史、状况等等。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写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咨询报告,广告等文体常用这个说明方法。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说明方法在“报告”、“产品(商)说明书”中是极为常见的,这里不再作具体介绍。

第8篇:应用文,表达方式

篇一: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主要内容

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

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语言文字的手段。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

3、人称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

4、类型

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

5、方式

(1)顺叙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3、作用

(1)解释概念

(2)介绍人物

(3)介绍事物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

5、说明的要求

(1)内容科学

(2)表达明晰 篇三:第三章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修改

第三章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文章修改

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技能,修改是完成文章写作的必要环节。

第一节 表达方式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应用文(公务文书)常用的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与作用

(二)叙述的人称:

1、 第一人称

的视域

别人的心理

自己的某些情况(肖像或某些性格)

2

情达意

(三)叙述的方式:

2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从头叙述。 3叙、逆叙)

4、平叙

多件同时发上的事物。

56、散叙(意识流)

(1)不能超出“我”(2)不能直接叙述(3)不能直接介绍、 第三人称 局限:不能直接抒、倒叙:把事件的、插叙(追叙、补插入的叙述: 交叉叙述两件或更、概叙

粗线条的叙述

以作者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成放射性的叙述。

(四)叙述的基本要求

1、线索分明、交代清楚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起伏曲折、力戒平淡

二、描写

2展的背景与环境

3与特点

(二)描写对象

1理、行动、语言

2 3地点内人物活动的画面

(三)描写的手法

1征,简单勾勒

4描写

5涵相互体现的描写

(四)描写的要求

1 2 3

(一)含义 作用: 、表现事件发生发、表现事物的状态、人物:肖像、心、环境:自然风景、 社会环境 、场面:特定时间、、 白描:抓住特、工笔:细致刻画 、虚实:虚实对比、形神:外在与内、目的明确 、特点突出 、生动可感

三、议论

(一)含义与作用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作用:

(二)种类:

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驳论在内)

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立论在内)

(三)立论的方法:

1 例、概括的事例、统计数据等),证明论点

2 析事理,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立论

3 言、公理、定理来证明论点

4 比照来证明论点

5 似或形同特征

6 7

(四)驳论的方法:

1 2 3立论:以论证正面驳论:以反驳反面、例证法

列举事实(具体事、分析法(讲道理) 通过分析问题、剖、引证法

引用经典著作、明、对比法

以对立事物的相互纵比:过去与当前 横比:对立的事物 、类比法

比较两种事物的相、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 、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

、反驳论点 、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

(五)议论的基本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

2、论据充实、可靠

3、论证合乎逻辑

yc11_6

四、抒情

(一)含义

1 2强

1 吐自己的情感

2 描写、议论、修辞等方式进行抒情

(1)即事缘情(叙述抒情)

(2)寓情于景(描写抒情)

景色中

(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特点:

、主观感受性 、引起共鸣感染力

(二)抒情的方式 、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倾、间接抒情 作者借助于叙述、将情感融化在叙事将情感融化在所描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唐)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东边日出西边雨, (双关修辞)

(3)寓情于理(议论抒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回首往事??”

(三)抒情的要求

1、真挚自然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

2、情趣健康

《将军与士兵》

华美的勋章上缀满花纹,

那是士兵身上斑斑血痕;

高耸的记功碑刻满颂文,

勋章佩在将军的胸上,

功碑竖在将军的胸上,

而士兵的白骨,

3、生动具体

4、服从主题和文体的需要(文体需要就采用 ,文体不需要就不要采用抒情表达方式)

yc————11.6

五、说明

(一)含义与作用

作用:

(二)说明的方法

1、 定义与诠释

逻辑公式:类 、属 、种

被定义者= 种差+临近属概念

a、找出被定义者的临近属概念

被定义者:文学

属概念:艺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临近属概念:艺术 b、找出被定义者的种差

属概念艺术中,与文学同级的种概念有音乐、舞蹈、绘画等。它们与文学在内涵上的差别是工具、手段的差别。

(2)诠释

珍珠是一种高级装饰品。

定义与诠释的区别:

定义“是”两边的语句可以互换

诠释“是” 两边的语句不可以互换

2、分类与分解

大学: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艺术院校

政府:中央、地方(省、市、县、乡) 篇四: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介绍信的表达:

in notes of introduction, the following are usually included: 在笔记中,下面介绍通常包括:

介绍信参考表达: this is to introduce„ 正式介绍? it is a pleasure for me to introduce?to you, 让我荣幸的给你介绍? i/we feel greatly honored to introduce?to you 我/我们深感荣幸介绍?给你 „ is the sort of fellow you’ll like /want to know or is the type of girl you enjoy having around ?是同你会想要知道或者是你喜欢的类型的女孩在周围 „ has all the qualities of a perfect secretary„

他具备所有的能力?一个完美的秘书? „ is a wonderful man/girl, full of enthusiasm ?是一个奇妙的人/女孩、饱满的热情 „is efficient and discreet, who has been helpful in a hundred ways beyo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s/her job ?是高效慎重,已经帮助了100道以外的要求他/她的工作

we’ll be grateful if you approve of her/his joining in your„

邀请的表达方式 the occasion for the invitation 邀请理由

the reason for inviting the addressee (optional) 请收件人的原因(可选) the time and place 时间和地点

the pleasure of the addressee on the occasion (optional) 对他的出席感到高兴(备选) the hope of having the invitation accepted/ of receiving an answer 希望在接受/收到邀请后给一个答案

用在邀请

i hope you won’t decline my invitation 我希望你不会拒绝我的邀请 i do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accept my invitation 我真的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邀请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and eventually seeing you我期待你的回信,最终见到你 接受邀请的表达: appreciation of being invited 被邀请表示感谢 his/her certainty of having a good time 他/她的必然性,玩得很开心 his/her assurance of being punctual/ his her apology for having to be late (optional) 他/她/他做事守时的道歉,她不得不迟到(备选件)

we are delighted to accept„ 我们很高兴接受? we are sincerely happy to join you„ 我们衷心乐意加入你? i’ m happy to be invited„ 我很高兴被邀请? nothing would give us greater pleasure than accepting your kind invitation„

没有什么能比接受你真诚的邀请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how nice of you to ask me to„ 真高兴你能让我? 拒绝邀请:

appreciation for being invited 对被邀请表示感谢

reason for not being able to attend 理由未能出席

regret for missing such an occasion 后悔没在这个场合出现

拒绝邀请的表达: i am sincerely sorry that i can not join„我真诚的道歉,我不能参加? unfortunately 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me to„不幸的是,它将不能? because of john’s illness, we find we cannot„因为约翰的疾病,我们发现我们不能? nothing would please me more than to join you for lunch on„, but unfortunately„没有什么比参加你的午餐更重要,但不幸的是??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regrets at not being able to join„请接受我诚挚的遗憾不能加入? i’m dreadfully sorry to have to be absent„我非常抱歉不得不缺席? a note of congratulation祝贺信

what the good news is什么好消息

he/ she is happy for the addressee 他/她是幸福的 extends his/her congratulations延伸他/她的祝贺

祝贺信的表达方式 ;

what exciting news! 多么令人兴奋的消息! i was delighted to hear the news„ 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 it gave me a great deal of pleasure to learn„ 它给了我极大的乐趣来学习? i can think of no one who deserves it more 我认为没有人应得的更多

i wish i could be with you to share the occasion 我希望我能和你分享的时刻

please accept my most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and very best wishes for„ 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祝贺和良好的祝愿,祝愿? you have my best wishes for your continued success 给你我最好的祝愿,祝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a note asking after one’s health问候健康

source of sad news 悲伤的消息来源

expression of regrets 表达遗憾

some ‘get well soon” words 有些“快点好”字

问候健康的表达方式:

your many friends are hoping for your quick return to health/ early recovery.

the reason of sending the present 这个送礼物的理由

the hope that the present will suit the receiver 希望你能接受这礼物

道歉信

i was extremely sorry„ 我很抱歉? 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embarrassed i was„我不能肯定地告诉你我是多么难过/尴尬? i hope you will accept my sincere apologies„ 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真诚的道歉? i certainly owe you an apology for„ 我一定要向你道个歉,? how can i apologize for„ 我怎样才能道歉的?

篇五: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关于应用文方式文书的文章

职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关于应用文语言特色的探讨

应用文写作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从高考应用文试题探讨高中应用文写作... 中学语文不应忽视现代应用文

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

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文的古今流变及社会价值

中职应用文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当代应用文定义的探讨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

第9篇:应用文表达方式不能用

篇一: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第三章 应用文的方式和语言

教学目的: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的涵义及种类,明确有关方式、方法与要求,

能写出明显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文章;了解语言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明确应用文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语言文字的手段。

息等,侧重采用议论的形式;而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和通告等,侧重采用说明的形式;新闻写作和部分评论、杂文、报告类文体,有时也要用到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一、叙述

1、定义

什么是叙述?

把人物的活动、经历,或者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表述出来的表

达方式就叫叙述。它是各类应用文写作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应用文各文体的写作中,叙述的作用有三种:第一,介绍人物的事迹;第二,交代事

2、要素

叙述要交代清楚六个什么,即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

结果。

3、人称

(1)第一人称

(2)第三人称

有时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在写作中也使用,目的在于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

离,使读者对叙述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你”、“你们”往往是代表读者或文中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你”在叙述“你”的事迹,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叙述者,那么“你”叙述“你”的事迹时必然称“我”,否则,“你”的事迹就成别人的了。因此,第二人称不过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变形。

一般来说,叙述时只能使用一种人称,不能随意更换,以免造成人称混淆、叙述不清,

4、类型

简述,像国家发布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类新闻就常用此法。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它常见于要交代清楚细节或具体情况时。

5、方式

(1)顺叙

交代清楚,有头有尾,易于组织材料,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2)倒叙

倒叙,俗称“倒插笔”,一般先写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

后再按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结构富于变化,提高阅读者的兴趣。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叙述主线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可对人、物、景物作追忆、说明和解释,能使行文缓急相济、疏密有致。

(4)补叙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插叙,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只起丰富、补充的作用。

(5)平叙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法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通常是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所以又叫分叙。

6、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楚

(3)详略得当

(4)波澜起伏

二、说明

1、定义

什么是说明?说明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解释事理(抽象事理),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用明白解说的表达方式。它不仅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在记叙文、议论文中也被广泛运用。

2、特点

与其他表现方法相比,说明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说明主要是用解说的方法指明事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的语言要简洁

(3)说明的目的在于使人们通过事物的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

(4)对事物、事理进行说明介绍时,要注意层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把问题讲清楚

3、作用

(1)解释概念

(2)介绍人物

(3)介绍事物

(4)介绍历史状况

它侧重于介绍事物或事理在历史发展中的状况及其作用,我们在写作论文、调查报告等文体时常常用到。

(5)解说论据

在议论文中说明常常是解说论据的重要手段。论据中的说明,既可以是对事物的介绍,事件的介绍,人物的介绍也可以是对理论的解释,对情况、背景的说明。

4、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如下:

(1)定义说明

们能够明确概念内涵。

(2)解释说明

是对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规律、做法等所做的具体解释。

(3)分类说明

把被说明事物,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叫做分类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事物的差异性,使人们对被说明的的事物有个概括的了解,从而掌握不同类型的特征。

(4)举例说明

是用典型的例子说明事物、事理的一般原则、原理和特征的方法。举例说明是通过个别认识一般的一种方法,它能把比较抽象的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具体而又浅显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5)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用途极广。它可以介绍人物,介绍事件,介绍产品,介绍各方面知识,是应用文章写作中常见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首先要准确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介绍角度。

(6)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即可用于同类比较,也可以用作异类相比。

(7)数字与图表说明

有些问题,用文字不易说清楚,需要借助数字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

5、说明的要求

(1)内容科学

(2)表达明晰 篇二: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主要内容

篇三: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作者:曹丽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3期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

一、应用文书写作中的叙述

叙述。又称记叙,就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事情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表达出来。因此,叙述包括“写人”和“叙事”两个方面。应用文书一般不专门写人,但叙事却常常用到。所以叙事就是“叙述”在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运用。叙述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特别是在司法文书中,这种表达方式就显得更重要了。如果事实叙述不清楚明白,就难定罪量刑;叙述得一目了然,才能分清是非,解决问题。例如,公安局的侦察终结报告中,除“分析判断”、“工作部署”之外,其余的“发现经过”、“现场勘察”、“调查访问”等部分,几乎全是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再如公诉词,在列举犯罪事实情节和作案经过时,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至于判决书的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同样要靠叙述这一方式来表达。但这种叙述大多是概括叙述,很少用到具体叙述。像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的讲作法、摆成绩、说效果、论经验,大都是采用数字和概括列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加以表达;其次在写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以至于典型人、典型事的情况通报时,一般也是粗线条的情况叙述,而不像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上那样细腻,富于形象。所以应用文叙述的特点是以概括叙述为主,一般不使用具体叙述。要求概括准、线条粗,着重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具体、详尽。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二、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划,把他(它)们的相貌、状态、特征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种表达方式不像叙述那样经常普遍地被应用文书写作所采用,但是,它也不是与应用文书写作完全无缘的。如一篇“通缉令”中的这样一段文字:“罪犯王xx,男,30岁,身高1.65米,眼角稍耷拉、脸色较白、稍有驼背,牙齿缝隙发黑,现王xx右手虎口有划破伤口(约l厘米)”,就是发挥了描写逼真、形似方面的功能。再如《姚xx危害公共安全》一案的公诉词,说到被告人姚xx驾车向密集人群猛冲造成死伤多达20余人时,就适当地运用了描写。“人被挑了起来”,“人被撞飞了”,“被撞得血肉横飞”,“到处血迹斑斑”,死者的衣服“散落一地”等,这精要的描写,使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在疯狂的汽车冲撞下的悲惨景象,好像听见被撞者恐怖的叫喊,伤者痛苦的呻吟。这种描写使人们对姚xx以极其残忍,极其危险的方式实施犯罪的丑恶本质,有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分子姚xx确属罪大恶极,必须依法严惩。但是,这种描写仅限于白描不用工笔细描,只要粗线条地描写人、环境和场面,把人、环境的基本情形大致描绘出来即可,它只是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唱“主角”时,在极其需要的情况下,才描写几笔。

三、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议论

议论就是议事论理,就是作者对所述情况或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或者加以评论,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态度,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或者驳斥别人的观点和主张,指出其是错误的。不过,应用文书的说理,是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评论。议论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应用文书的观点更加鲜明、深刻,并且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虽然多数的应用文书文种只是原则性地表述事理,不加以具体地论述。但是,在一篇具体的应用文书中它能起到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在一篇调查报告中,虽然叙述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叙述事实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最后引出的结论意见却是议论。其它如上行文中提到的需要解决问题的理由或者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平行文中提到的意见和要求、下行文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原因和意见等都是议论。除讲话稿外,应用文书中的议论方式,更多的是用以说明事理,并不是为了论证问题。在说明事理的手法上,往往又是直接加以议论,即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甚至有时只是一两句结论性的话,是直接说明的逻辑论证方法,如下面这段文字:“电信通讯设备,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通信工具,保护通信线路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它对保障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段议论不仅文字简短,也是采取直接阐述事理的手法。其次,概括性的文字议论是应用文书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反对腐化变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些议论均是概括性直陈事理的,未作具体的论证展开。议论在司法文书写作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意味着对于各种确凿的事实,要依照法律进行论断。如在写起诉书和判决书时,就要根据法律条文和犯罪事实论述清楚起诉或判决的理由,只有讲清楚这个道理,才能使人信服。

四、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说明

说明就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剖析事理(抽象事物),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构造、成因、关系、功能,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明白的解说,目的是使人们了解事物的情况、性质、特征以及内在的规律。说明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书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命令(令)中的办法和措施,决定中的内容指示,报告、请示中的条款行文,通知、通报中的情况介绍等,都是说明的具体应用。又如调查报告中的部分情况,工作总结中的经验和缺点,也是说明涉足的场所。至于介绍信、证明信、协议书、意向书以及合同、广告、记录等,更是说明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司法文书中,说明也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如结案报告、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就要对原告人、受害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情况作说明,特别要用说明的方法介绍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身、籍贯、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住址等情况。再如法律、法令的解释,也是说明。应用文书中的说明是纯客观的,不带一丝一毫的主观因素,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作引申附会,不加抑扬褒贬,客观事实是什么样子,只要将真实情况说明白,就算达到目的。

五、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抒情

抒情是表现和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抒情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但它也适用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了使读者接受应用文的思想内容,就不能满足于客观的叙事、冷静的说理,往往要借助于感情的抒发。

应用文的抒情多数是出现于讲话稿和简报、通报的结尾。如郭沫若在1979年3月31日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的结尾部分:“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就是充满激情的抒情。也有一些精彩的法庭辩护词、公诉词,就在一定的严格规定下较好地运用了抒情这一方式,寓情于理,情从理出,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感情。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应用文书的写作主要还是运用叙述、议论和说明这三种表达方式,很少运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

在说明目的、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再论证说理。但不论哪种文体,一般都要以说明作为应用文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以说明情况、事理和具体的措施、要求使人知晓,达到行文的基本目的。

篇四: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关于应用文方式文书的文章

职校学生对应用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关于应用文语言特色的探讨

应用文写作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从高考应用文试题探讨高中应用文写作... 中学语文不应忽视现代应用文

浅谈应用文写作教学

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文的古今流变及社会价值

中职应用文教学改革初探

关于当代应用文定义的探讨

应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 篇五: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书的表达方式

作者:曹丽萍

应 用文书,又称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文章体式的文字信息载体。

表达方式是指撰写文章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是文章中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手段。具体地说,它是文章中那些表情达意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它们也经常用于应用文书的写作之中。

一、应用文书写作中的叙述

叙述。又称记叙,就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事情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过程表达出来。因此,叙述包括“写人”和“叙事”两个方面。应用文书一般不专门写人,但叙事却常常用到。所以叙事就是“叙述”在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运用。叙述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特别是在司法文书中,这种表达方式就显得更重要了。如果事实叙述不清楚明白,就难定罪量刑;叙述得一目了然,才能分清是非,解决问题。例如,公安局的侦察终结报告中,除“分析判断”、“工作部署”之外,其余的“发现经过”、“现场勘察”、“调查访问”等部分,几乎全是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再如公诉词,在列举犯罪事实情节和作案经过时,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至于判决书的判决所依据的事实,同样要靠叙述这一方式来表达。但这种叙述大多是概括叙述,很少用到具体叙述。像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的讲作法、摆成绩、说效果、论经验,大都是采用数字和概括列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加以表达;其次在写情况报告、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以至于典型人、典型事的情况通报时,一般也是粗线条的情况叙述,而不像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上那样细腻,富于形象。所以应用文叙述的特点是以概括叙述为主,一般不使用具体叙述。要求概括准、线条粗,着重事件的整体勾画,不要求具体、详尽。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

二、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和刻划,把他(它)们的相貌、状态、特征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稍耷拉、脸色较白、稍有驼背,牙齿缝隙发黑,现王xx右手虎口有划破伤口(约l厘米)”,就是发挥了描写逼真、形似方面的功能。再如《姚xx危害公共安全》一案的公诉词,说到被告人姚xx驾车向密集人群猛冲造成死伤多达20余人时,就适当地运用了描写。“人被挑了起来”,“人被撞飞了”,“被撞得血肉横飞”,“到处血迹斑斑”,死者的衣服“散落一地”等,这精要的描写,使我们眼前呈现出一幅在疯狂的汽车冲撞下的悲惨景象,好像听见被撞者恐怖的叫喊,伤者痛苦的呻吟。这种描写使人们对姚xx以极其残忍,极其危险的方式实施犯罪的丑恶本质,有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分子姚xx确属罪大恶极,必须依法严惩。但是,这种描写仅限于白描不用工笔细描,只要粗线条地描写人、环境和场面,把人、环境的基本情形大致描绘出来即可,它只是在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唱“主角”时,在极其需要的情况下,才描写几笔。

三、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议论

议论就是议事论理,就是作者对所述情况或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或者加以评论,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态度,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或者驳斥别人的观点和主张,指出其是错误的。不过,应用文书的说理,是建立在叙述的基础上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评论。议论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应用文书的观点更加鲜明、深刻,并且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虽然多数的应用文书文种只是原则性地表述事理,不加以具体地论述。但是,在一篇具体的应用文书中它能起到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在一篇调查报告中,虽然叙述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但是,叙述事实只是为了说明问题,最后引出的结论意见却是议论。其它如上行文中提到的需要解决问题的理由或者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平行文中提到的意见和要求、下行文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原因和意见等都是议论。除讲话稿外,应用文书中的议论方式,更多的是用以说明事理,并不是为了论证问题。在说明事理的手法上,往往又是直接加以议论,即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甚至有时只是一两句结论性的话,是直接说明的逻辑论证方法,如下面这段文字:“电信通讯设备,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通信工具,保护通信线路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它对保障四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段议论不仅文字简短,也是采取直接阐述事理的手法。其次,概括性的文字议论是应用文书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如“反对腐化变质,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些议论均是概括性直陈事理的,未作具体的论证展开。议论在司法文书写作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意味着对于各种确凿的事实,要依照法律进行论断。如在写起诉书和判决书时,就要根据法律条文和犯罪事实论述清楚起诉或判决的理由,只有讲清楚这个道理,才能使人信服。

四、应用文书写作中的说明

说明就是以简洁的语言解说事物(实体事物)、剖析事理(抽象事物),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构造、成因、关系、功能,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作明白的解说,目的是使人们了解事物的情况、性质、特征以及内在的规律。说明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书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命令(令)中的办法和措施,决定中的内容指示,报告、请示中的条款行文,通知、通报中的情况介绍等,都是说明的具体应用。

证明信、协议书、意向书以及合同、广告、记录等,更是说明大显身手的地方。在司法文书中,说明也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如结案报告、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就要对原告人、受害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情况作说明,特别要用说明的方法介绍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身、籍贯、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住址等情况。再如法律、法令的解释,也是说明。应用文书中的说明是纯客观的,不带一丝一毫的主观因素,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作引申附会,不加抑扬褒贬,客观事实是什么样子,只要将真实情况说明白,就算达到目的。

五、应用文书写作中的抒情

抒情是表现和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抒情是文学创作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但它也适用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了使读者接受应用文的思想内容,就不能满足于客观的叙事、冷静的说理,往往要借助于感情的抒发。

应用文的抒情多数是出现于讲话稿和简报、通报的结尾。如郭沫若在1979年3月31日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的结尾部分:“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就是充满激情的抒情。也有一些精彩的法庭辩护词、公诉词,就在一定的严格规定下较好地运用了抒情这一方式,寓情于理,情从理出,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感情。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应用文书的写作主要还是运用叙述、议论和说明这三种表达方式,很少运用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工作报告、简报、通报、通讯等侧重记叙的形式;决定、讲话稿、判决书、毕业论文等侧重议论形式;行政法规、规章、合同、公告、布告、通告等侧重说明;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和会议记要等要同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即在说明目的、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再论证说理。但不论哪种文体,一般都要以说明作为应用文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以说明情况、事理和具体的措施、要求使人知晓,达到行文的基本目的。

上一篇:师徒结对计划小结下一篇:北京联科肾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