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工艺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基坑施工工艺

水中深基坑施工工艺

摘要:文章以沭河特大桥跨沭河承台深基坑支护专项施工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如何在缺失有利的施工环境以及河中承台低于底水面超十米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水泥搅拌桩对四周水进行维护封闭,完成对钢板桩的插打,并顺利对内支撑综合实施干封底进行安装,为后期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水中施工;施工技术;搅拌桩;钢板桩;支护施工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沭河特大桥,总长度为1623.59米,DK84+463.46~DK86+087.05为桥梁起讫里程;其孔跨布置为:(3-32m+1-24m +20-32m+1-24m +1-32m)简支梁+ (48+72+80+72+56)m连续梁 +(1-32m+1-20m +9-32m)简支梁 +1-(18.7+27+18.7)m刚构连续梁+(1-32m)简支梁。

其中27#~30#墩位于沭河河道中,设计施工水位28.0m,20年一遇最大洪水位29.0m。

(二)深基坑工程概况

沭河特大桥27#~30#墩位于沭河内,设计施工水位28.0m。其基坑开挖地质条件如下:

27#墩:

设计施工水位到河床底的距离为5.7m。

粉质黏土为灰黄色,具有可塑性。具备的基本承载力σ0=130Kpa。深度5.4m。

中砂为灰黄色,具有饱和性,中密~密实。基本承载力σ0=260Kpa。深度16.7m。

28#墩:

設计施工水位到河床底的距离为5.3m。

中砂为灰黄色,具有潮湿性,表现稍密。基本承载力σ0=180Kpa。深度2.5m。

粉质黏土为灰黄色,具有可塑性。基本承载力σ0=130Kpa。深度5.3m。

中砂为灰黄色,具有饱和性,中密~密实。基本承载力σ0=260Kpa。深度14.7m。

29#墩:

设计施工水位到河床底的距离为5.3m。

中砂为灰黄色,具有潮湿性,表现稍密。基本承载力σ0=180Kpa。深度1m。

粉质黏土为灰黄色,具有可塑性。基本承载力σ0=130Kpa。深度5.1m。

中砂为灰黄色,具有饱和性,中密~密实。基本承载力σ0=260Kpa。深度15.2m。

30#墩:

设计施工水位到河床底的距离为3.3m。

粉质黏土为灰黄色,具有可塑性。基本承载力σ0=130Kpa。深度9.4m。

具体承台尺寸及设计参数见表1-1。

(三)深基坑周边环境

沭河特大桥27#和30#墩,分别靠近大小里程堤坝,距堤坝坡脚最小距离约6.5米,28#和29#墩台位于沭河河道内,以上4个墩台周边环境较简单,无较为复杂的大中型构筑物,现场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等级划分,沭河特大桥27#、28#、29#、30#承台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坑壁稳定、施工安全是深基坑工程所设计的支护方案所必须确保的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深基坑施工地附近的建筑物以及构筑物包括管线等的安全性也需要予以保障。为了使这些施工目的能够被顺利实现,就需要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深基坑施工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常见的有深基坑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基坑附近的环境以及基坑的尺寸等。关于深基坑工程中的水文与地质条件,具体指的是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以及深基坑施工区域土层的相关力学参数,深基坑支护方案能够顺利实施主要受这两项因素的影响。而水压力与土压力则作为外荷载作用于支护结构之上。

结合承台的实际建设情况及深基坑施工的工期要求,在对沭河区域所具备的机具情况调查,需要加快施工、经济对比等。结合实际综合分析,围堰筑岛或成为一项可行策略。在确定了筑岛顶面的顶标高度之后,便可以开始施工开钻孔桩,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工字钢后约0.2mφ70cm的水泥喷桩,形成咬合,达到止水帷幕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其深度需要大于不透水的粘土层深度,在利用止水帷幕桩构建成一个封闭式的施工框后,还需要插打I36b的钢板桩对其进行巩固。除此之外,在筑岛面之内,需要对管井内水位进行降坑,利用长臂挖掘机完成开挖任务,在开挖的同时还需要及时加设钢和围檩对其进行支撑。因为已经对管井内水进行了降坑处理,因此基坑垫层底可以直接开挖,待基坑垫层底开挖结束后便可以用混凝土进行封底。等到垫层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施工所需的强度标准之后,可进行承台底部找平、桩基检测以及清底等工作,接着便可以着手对承台进行施工,直到墩身的高度大于围堰的顶标高度之后,再利用砂土或填土分层对承台基坑进行回填和夯实,最后将钢板桩进行抽拔。

三、主要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法

(一)场地平整

顶面平整,承台位置,测量放线的宽度各增加0.9m,确保钢板桩的内框达到12x12m的效果,接着将白灰按照已经放置好的边线洒好,为钢板桩的施工以及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做到定位准备。

(二)水泥搅拌止水帷幕桩的施工

砂土层有着较强的透水性,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利用I36b 工字钢对水性差进行封闭,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基坑外的钢板桩位置进行确定,通过一整排水泥搅拌桩的插打,来实现通过对砂土进行加固来形成止水帷幕桩的止水效果。

(三)钢板桩施工

为了使承台基坑施工的基本要求被满足,需要保证12x12m,承台的各个方向还需要插打有足够数量的12m36b工字钢。在具体施工前应当首先进行测量放线,找准钢板桩的平面位置,等待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在对水泥桩进行搅拌施工和钢板桩插打施工。假设使用一台钢板桩打拔桩机去完成施工,打拔桩机是通过改装挖掘机的加振锤而来的,其功率保持在90KW,激振力维持在200KN。此时,桩锤利用液压原理完成对桩端的固定,使桩体可靠牢固,且能够对桩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桩顶不易被损坏。除此之外,板桩的形式也不受局限,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板桩都可以随意插打,所使用的辅助设施也较为简单,操作过程方便,施工效率高,振动力度大,施工噪声小。在对板桩进行插打前,还应该将每一块板桩的位置线在上下层的导框内导梁上进行标出。在插打的过程中,板桩的位置应该尽可能的贴近内导梁,桩体的垂直度不可出现偏差,特别是在对第一根桩体进行插打时,需要确保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绝不可出现偏差。此外,在对钢板桩进行插打时,需要遵守先四周中间再两边在角合拢的原则,避免出现相互距离无法及时调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保证深基坑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认真负责,才能够确保支护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对水中深基坑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既可以对施工方的利益进行保障,又可以对社会效益的增长做出贡献,有利于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芝,蔡汝一.水中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安和维.水中深基坑钢板桩围堰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7.

[3]李丰年.深基坑钢板桩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

[4]姜和其.深基坑支护钢板桩围堰仿真分析与监测[J].公路与汽运,2015.

作者:杨保军

第2篇: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以有效的基础施工操作为标准,注重基坑降水施工管控,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标准、施工过程、施工降水效果等因素。依据综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注重施工基坑降水技术模式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加强基坑施工作业调控,有效的调整降水技术模式,拓展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实现有效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操作模式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基坑降水;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0引言

一般而言,在一个建筑项目当中为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具体深基坑施工,通常会采用相应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达到保障基坑安全和施工建设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以及应急措施处理的相关问题。而针对其开展具体研究,不仅可以为后期应对复杂环境的建设提供基础,有利于工程建设。下面对于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展开分析,具体包括如何开展施工以及相应的处理手段。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涉及到以下反面:结合深基坑的作用以及复杂的环境影响等可以发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主要在于通过利用一定的防护手段达到应对周围土质层坍塌、保护施工现场的目的。但是结合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而言,其应用的程度和类型主要在于首先建立一定的基坑支护方案指导深基坑建设,并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其次,还需要做好一定的深基坑防护工作来确保深基坑建设的顺利开展。但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深基坑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成果和施工的安全。在深基坑施工方案中比较特殊的环节在于通过一定的深基坑数据采集来统计即将建设的深基坑的降水等内容,选择合适的基坑建设手段并合理安排好排水工作和基坑深度设计工作。此外。在具体的深基坑建设方案中还应该包括具体的深基坑的防护措施。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应用不仅应该包括相应的基坑桩设置、开挖深度和打孔技术选择,还应该包括具体的支撑手段和工具。在选择具体的支撑工具时还应该对其型号、长度、韧性等因素有所考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深基坑建设的防护工作进行。

2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的选取

2.1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

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的选取之一是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在深基坑施工中根据施工现场具体的工程地质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基底土质为淤泥质粉质黏土,若使用锚杆支护则会影响周围的土体,从而产生一些严峻的安全隐患。

2.2深基坑降水方案的选取

深基坑支護及降水方案的选取之二是深基坑降水方案的选取。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工程的大部分地区采用轻型井点进行基坑预降水,并适当降低当地深基坑(电梯井、集水井)的主管道和真空泵的高度,以满足降水的要求。如遇特殊情况,则考虑在基坑内采用深井降水措施来达到降水目的。根据轻型井点影响半径,在基坑内再设置观察井,用于预降水阶段对水位进行观察。

3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措施

3.1明排降水

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措施之一是明排降水。明排降水指的是让进入基坑内的地下水能够沿着基坑内设置的排水明沟或渗渠流入到集水井中,之后再利用水泵等抽水设备将集水井中的水抽到基坑外面,保证基坑内部的环境干燥。这种降水方法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勘察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基坑的开挖方法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再确定是否使用该种降水方法。一般情况下,在土层密实,坑壁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的工程种可以使用明排降水,而且实际施工中也不会出现坑底流砂和管涌的问题,保证基坑施工质量。

3.2井点降水

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措施之二是井点降水。井点(垂直井点和水平井点)降水法其应用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边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坏、增加挖掘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坏等等。通常情况下,沿基坑四周外围布设垂直井点,并将水平井点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布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井点深度大于要求降水深度,然后再利用井点抽水或引渗来降低地下水位,实现基坑外暗降,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井点降水得到应用能够将地下渗流截住,且地下水位也会随之降低,杜绝基坑流砂和管涌问题的出现,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

3.3截水法

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措施之三是截水法。当基坑所处土层水位较高,除了要对基坑内的地下水进行控制与降低,为防止水向坑内渗入还应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进行处理。一般通过设置外围渗透系数极小的截水帷幕来将基坑内外的水力关系截断。截水帷幕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止水帷幕有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旋喷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钻孔咬合桩等是深基坑工程中常见的围护结构,它们在作为围护结构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截水帷幕的作用。

4加强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技术应用的措施

加强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技术应用的措施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全方位监测降水效果。在深基坑工程应用降水技术的时候,需要全方位监测降水效果,测量井点水位,并且详细记录出水量和水位高度,通过固定的时间段测量和记录水文高度和出水量。还要对测量数据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合理控制测量数据关系与变化趋势,确保降水过程处于均衡的状态下,有效避免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是加强对降水施工周围建筑物的保护。在具体的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应用降水技术时应进行适当的注浆止水,以保证施工获取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开挖土方时要加强对深基坑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施工中动态的监测数据,并且做好信息反馈,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降水施工对地面建筑的干扰程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空间的模式,调整建筑地上、地下的基坑降水设计效果。调整建筑工程设计标准,确定工艺设计模式,施工过程和降水效果,不断完善降水方案的合理调配,提升混凝土预制下的地基处理。通过有效的水压力作用,合理的调整施工现场的地质水平,确定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做好合理科学的配置,确保施工模式的可靠性应用。

参考文献:

[1]伊永强,郁勇,雷少华.基坑降水回收再利用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7).

[2]张忠阳.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3]陈向.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3).

[4]孟敬萍.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84.

作者:王春雷

第3篇:浅析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以有效的基础施工操作为标准,注重基坑降水施工管控,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标准、施工过程、施工降水效果等因素。依据综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注重施工基坑降水技术模式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加强基坑施工作业调控,有效的调整降水技术模式,拓展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实现有效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操作模式的提升。本文将针对基坑降水技术的操作模式,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操作重点,注重施工技术要素的分析,结合操作应用模式,实施必要的探索分析,逐步提升基坑综合技术建设施工的应用。

关键词:基坑降水;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基坑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施工的选配,明确建筑降水排水的模式和标准,选配的井位,井深数据,选择合理的方案获取有效的基坑降水操作管理,提升整体建筑工程的降水排水效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应用的有效实施。

1 建筑基坑降水施工设计的目标和基础方案

建筑基坑施工设计作业分析中,以准确的施工作业模式,注重基坑地面以下空间的设计分配,结合建筑地面施工作业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坑井位置,加强建筑基坑作业面的施工,确定作业设计的空间和设计标准。依据建筑施工的整体过程和作用水平进行分析,确定排水法、堵水法等模式。按照必要的降水操作方法,加强对地下水面的整体效果处理,加强建筑基坑施工作业的整体操作模式应用。建筑基坑降水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作业施工开挖范围内的必要含水和排水,避免出现流砂或渗漏现象,尽可能的满足基坑开挖整体作业的操作需求。基坑降水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使用电渗透确定井点位置,但费用较高。一般不适合普通基坑的设置,适用于淤泥、黏土材质的测定。(2)轻型的井点测定,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位。按照其深度,调整深挖的比例关系,确定基坑的位置和外侧标准。根据有效的加固土体模式操作,加强测定效果,但不适用与黏土层。(3)喷射井点的测定,一般适用于加高的土层,特别是砂土层,但出水量一般,适用于辅助性的降水效果操作。

2 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作业特定分析

按照基坑工程的整体作业情况,需要对建筑物实施必要的地下结构模式安全操作,注重整体工程系列模式的实施。其中包含降水、支护、土方开发、回馈、填埋等操作步骤。按照基坑工程的整体综合水平,实施有效的力度测定分析,确定结构模式、岩土选配、环境标准等领域内容。按照综合性的标准要求,及时调整相关影响因素,确定设计理念,强化实践操作和经验管控,确保基坑测定的准确实施。

3 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的实施

3.1 确定设计方案的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基坑降水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位置。例如,基坑降水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中,一个临近水边的住宅,楼体共4万平方米,高层,层数30,地下2层。楼体主要以框架模式剪力墙结构为标准。建筑楼体的地下室设置防水结构,地下室采用SBS改良性的沥青防水卷帘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明确施工质量和目标,尽可能的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可以采用人工降水操作处理。

3.2 方案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按照基础施工标准,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的实现。依据基础性的施工,需要结合施工过程和标准,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问题。基坑降水操作中,需要以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管控措施,注重大面积的建筑物施工操作。按照基坑降水方案的实施,确定最终的施工标准。可以采用真空深井、轻型浅井两种施工方法配合。通过基坑内部的角位置,确定等级标准,确定边坡位置。

3.3 施工工艺设计分析

按照基坑边坡的位置,调整开挖的沟槽,确定布局。按照层位置,确定井点标准,开启必要的真空深井选配标准,确定运行模式。

地下一层施工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布置点。按照井点的管道长标准,确定过濾长度。管道长为7m,过滤管为1.5m,二者间距为1m。布置沟槽内的深度为1.5m,轻型井点的降水是采用总标准集水处理的,需要确定开挖的自流井深度,确定内部的支架排水管控标准。

按照轻型井点位置,确定负一层的土方开挖模式,确定边坡的设置井点位置,确定抽水内的链接性,确定地下室后续的填土处理标准。按照土方开挖的情况,对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进行井点作业面的操作,确定区域布置下的坑边位置,确定管井的降水操作模式,做好点位的抽水处理,保证不间断,保证负二层浇筑效果。

3.4 轻型井点、真空管井的实际施工标准方法

按照施工冲击的位置,调整垂直插入的模式,确定上下摆动效果。采用快速填土溶解的操作,边冲边下沉处理,确定可以达到的最佳300~400mm的位置,冲孔深度控制在500mm,确保过滤管周围、底部的有效过滤效果。冲孔完毕后,需要调整管内的灌注砂浆情况,控制高度为3m,确保水流畅通效果后,再进行抽水处理。检查整个系统是否出现漏气问题,加强井点位置的不间断连续操作工作,确保电源、电动机的连续运行。

真空管控井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孔的整体效果。采用有效的正循环操作处理,采用浆护臂处理,确保回转成孔,加强钻头位置的合理调整,确保成孔的口径位置。深井内的井管采用PVC材料,孔径为300mm,但整体抽水效果不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5 降水结果的分析

降水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井口、地面的高度位置,确定静态水的位置和测定模式。按照有效的抽水配置设备标准,确定试运行的操作电缆系统和管道位置,确保抽水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按照抽水和排水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集系统,逐步提高现场排水、过滤的效果,尽可能的避免水从局部渗透出去,对降水造成影响。尽可能的减少雨水将入深坑的情况,减少大气降水渗透的处理过程。

基坑开挖前,需要确保10d左右的降水。降水需要保证正常的基本顺序,注重基坑开挖的整体数据操作,密切做好数据的监控分析,确保水位开挖的作业面合理性。基坑开挖操作过程中,需要调整降水的间歇性,逐步增加泵量和井位标准。在降水操作过程中,需要调整水泵,做好修复,调整井点位置,做好观察分析,做好记录。

4 基坑降水施工操作的技术应用

按照基坑降水施工操作,调整施工作业标准,明确施工降水回收再利用的模式。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基坑作业模式,确定操作流程,构建合理的操作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调整操作模式,制定完善的科学配置,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合理性应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中操作标准,确定基坑降水的模式应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操作合理有效应用,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技术标准要求和技术应用拓展效果,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综合技术模式和技术要求的实施和应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空间的模式,调整建筑地上、地下的基坑降水设计效果。调整建筑工程设计标准,确定工艺设计模式,施工过程和降水效果,不断完善降水方案的合理调配,提升混凝土预制下的地基处理。通过有效的水压力作用,合理的调整施工现场的地质水平,确定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做好合理科学的配置,确保施工模式的可靠性应用。

参考文献:

[1]伊永强,郁勇,雷少华.基坑降水回收再利用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6(7).

[2]张忠阳.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3]陈向.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3).

作者:田冲

第4篇: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施工需要与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等要求相结合,通过降低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含水量,避免出现流砂现象,有效的满足基坑开挖的条件,有效的实现对地下水的处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的开展。本文就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应用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各种高楼大厦快速崛起,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基坑事故,比如坑壁坍塌,管道破裂,坑底失稳,下水道爆裂等导致一系列的工程事故。为了防止基坑事故危害到更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不得不提到基坑降水技术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运用基坑降水技术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分类

1.1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指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排水沟,然后沿着基坑每隔20~30m设置一处集水井,使地下水从不同的方面都汇入集水井内,再用水泵将集水井内的水排出基坑的一种排水方法。通常情况下,排水沟的深度要低于挖土面的0.5m左右,而集水井又要比排水沟低0.5~1m,并且一侧排水沟应该设在地下水的上游。除此之外,集水井的井壁还应该用木板等加固防止井壁滑落。这种降水法通常适用于土质比较好且地下水位不是很高的的基坑工程。

1.2井点降水法

通过在基坑周围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并在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利用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确保基坑周围地下水位能够降至一定的深度,保证基坑的干燥度。井点降水法具有施工简便及易于操作的特点,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任何形态的基坑施工中进行应用。而且通过降水后,土壤较为干燥,易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降水后井点下土层固结,土层强度增加,有效的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流砂危害的发生,实现了对地下水的防控。

1.3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安装喷射器,采用高压水泵或者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还或者压缩空气形成高压气流,使地下水通过井点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排走。这种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简单,但是排水的深度大,可以排出地下8~20m深的水,比轻型井点降水法开挖的土还少,施工简单快速,费用低,既省时又省力。一般情况下,基坑工程会将其运用于地下水位较深,土质偏砂土的地段使用。

1.4帷幕排水

在建筑工程处于建筑物密集及地基土具有较强渗透性的位置,则多采用帷幕排水方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帷幕排水方式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的渗入,有效的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而且利用帷幕降水方法,基坑内排水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对基坑附近建筑物及管网等地面沉降的有效控制,减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构筑物带来的破坏。但在龄应用帷幕降水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设计,并根据标准的规范来指导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基坑降水技术的受限因素

(1)与主体结构的施工密切相关。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基坑降水不当将会导致基坑失稳等事故的发生。基坑降水不仅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施工的主体结构。基坑支护开挖所提供的空间是为主体结构的施工所用,因此基坑降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施工,所以在满足基坑安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不损坏周边环境的情况下,要尽最大努力地满足施工的易操作性和工期要求。(2)与自然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基坑工程与自然地理关键密切相关,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其它变化和突发情况,充分了解基坑工程所处的地质及水文特征、周围环境等有利于基坑降水的顺利实施。基坑工程结构底板一般位于深层土层,土质结构类型各不相同,不同的土质对基坑的影响各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基坑降水技术。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降水技术,不然容易产生围护结构失稳等各种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行,周边其它已存在的建筑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加强施工监测,利用现代高科技等实行信息化施工,时时刻刻检查,分析数据,传送消息,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3工程实例分析

(一)工程基本资料。某综合办公大楼是该地区的重点工程之一,本工程的二期办公大楼,长为125m,宽为85m,基坑的开挖深度大约是8m。在该工程的地下水主要是浅水,水面处于地下1.5m左右的深度。基坑采用轻型井点沿着工程施工工地的周边布置,场地中间布置少量的管井進行排水。(二)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流程。(1)施工前期准备。根据井点系统的设计进行计算,轻型井点法使用的降水设备为4台2BL-6型的JSJ60射流泵。排水量为每小时25m3,井点立管设置为直径38的钢管,长度为8.0m,井点管的底端1.2m位置是滤管,二者之间采用橡皮管相互连接。(2)井点管安装施工。因为工程的上方大约用2m厚的杂土,不方便冲孔工作开展,为了保障冲孔的安全性,根据基坑开挖坡顶线位置在坡顶线外50cm左右的位置开挖沟槽,深度约1.0m。井点管铺设采用水冲法,利用高压水冲刷土体,用冲管拢动土体助冲,把土层冲成圆孔之后埋设井点管。注意在冲击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摇动冲水管,使得圆孔的直径达到300mm左右,方便沙石的填充。为了达到井点管抽水切断外围水进入基坑的内部,井点管应该埋在粉质黏土或是淤泥粘土的上部,同时要结合相关的地质报告、现场施工实际冲击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井点管掩埋的深度合理准确。总管应当处于井点管外侧50cm处,在铺设前同样要开挖沟槽,把槽底填平,将配好的管子一根根放入沟槽内部,在端头处穿上螺栓,垫上橡胶的密封圈,然后拧紧螺栓。井点管铺设完毕之后,应当把抽水设备、总管和井点管进行相互连接,并且进行抽水预试验,检查是否有漏水、漏气、堵塞等异常情况出现。此外现场要存放少量的粗砂,防止产生死井,以便于再次冲孔安装井点管。(3)管路安装。在所有井点管完成铺设之后,用吸水胶管把井点管和总管相连,同时用铁丝捆牢,然后再与抽水设备连通。此后接通电源就可以进行抽水试验。在这期间监察出水是否正常;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是不是坡向射流真空泵;集水管和井点管连接的胶管在进行抽水试验中是否有漏水漏气的现象等等。凡是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之后再次试验,直到没有问题产生方可投入实际工程的基坑降水工作中。(4)井点降水施工。一套轻型井点管安装完毕之后进行抽水试验,在井点使用过程中应当保证抽水的连贯性。在抽水试验一切正常之后可以开始实际抽水作业。抽水开始之后没天要观测3次水位和水量。当水位达到了预先设定好的水位目标并且保持稳定之后,可以每天观测量减少到1次。在监测过程中要及时整理检测的记录,绘制相关的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然后进行合理的时间预测,保障基坑降水工作的质量和精度。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技术类型多样,这些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应用确保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同时,基坑降水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以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陆佰鑫.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 赵大川.房屋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5,6(7):56~57.

[3] 程胜芳,涂国文.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

(作者单位:青岛嘉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张克起

第5篇: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分析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以有效的基础施工操作为标准,注重基坑降水施工管控,明确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标准、施工过程、施工降水效果等因素。依据综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注重施工基坑降水技术模式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加强基坑施工作业调控,有效调整降水技术模式,拓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实现有效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操作模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基坑降水;施工工藝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不断递增,基坑开挖面积和深度逐渐增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对于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有效应用施工降水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能有效防止各种问题的出现。

1基坑降水施工原则

基坑降水技术是施工安全的有力保障,只有基坑降水技术的完全掌握与应用,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应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出现滑坡、坍塌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基坑降水技术在安全方面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保障施工方的安全,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可以保障用户安全,运用基坑降水技术施工的工程质量得以很高的提升,保证公众的生命安全。另外,在应用基坑降水技术建筑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两个基本原则需要施工人员着重了解,以免应对突发状况,提高应变能力。第一个原则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定要通过基坑降水技术得以完全保证,基坑降水技术一定要足够强大,来保证可以应对施工建设中的突发问题,比如工程变形等。第二个原则是对于基坑降水技术本身应该保持的安全可靠性,应选择质量保证的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应用基坑降水技术时,基坑降水的质量要得到好的保证,防止因为基坑降水技术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要尽量减少所需的成本。

2工程概况

以某地下室工程为实例,该地下室共包含2 层,负一层、负二层分别作商业用途与停车库,建筑面积分别为9914㎡和11100㎡,其中地下二层共包含170个停车位,并且涵盖消防通道、地面水箱等构造物。在钻探过程中,初步测得地下水位为1.4~3.4m,待终孔24h后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为0.8~3m、标高为0.41~2.53m,以此确定勘察期间的地下水位数值。该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地下水为松散层孔隙水与风化基岩裂隙水,含水层集中在第3 层粉砂层与第2 层中粗砂层;基层多由泥质粉砂岩组成,节理与裂隙较发育,含水量较低;在含水层之上分布有覆土层,具有微透水性与隔水效果,地下水属于承压水,补给来源包含大气降水、地下水循环等,主要依靠蒸发、地下迁流实现水体排泄,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该场地的地下水用水量较为丰富,含水层上覆土层具有微透水性与隔水效果,地下水具备一定水头压力,基层含水量较为匮乏,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情况,拟采用深井井点法开展基坑降水施工,该方法适用于井深深度超出15m,井内用抽水泵无法满足需求,用水量较大的基坑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将抽水泵等设备放置在基坑外,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与效率。

3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工艺的应用

3.1 施工工艺环节

在利用深井降水技术开展具体施工时,其工艺要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定位成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控制点,依据降水方案设计图纸确定具体井位,待钻机就位后采用正循环钻井工艺完成成孔处理,将成孔设为φ600mm、井位误差控制在10cm以内,并且在钻井过程中控制好钻压、转速、泵量等技术参数,依据孔段差异分别选用自然造浆或人工造浆护壁,保障成孔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②清孔与下管:在深井井管沉放前完成清孔作业,在钻孔达到标高后提前进行清理,再进行提升,调整泥浆密度、清除污物,防止泥浆内部含有泥块,并利用吊筒反复上下取出洗孔;在下管环节,需保障井管安放的垂直度,确保其过滤部分处于含水层适当范围内,利用铁丝、竹板进行固定,保障下管过程中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③填砾环节:提前下放钻杆,针对孔径为600mm的降水井,将管径设为273mm,使钻杆与孔底距离保持在0.35~0.45mm之间,利用钻杆内泵进行泥浆传束,边冲孔边调节泥浆,使孔内泥浆沿滤水管外侧孔壁、井管呈环状间隙进行反浆,使孔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04左右;待填砂高度到达孔口后停止填充,并且采用返水快投法进行管外填砾,封闭井口后从管内送入清水,待水流返回后即可迅速均匀撒入砾料,使其中的杂质、细砾沿循环槽排出。

④洗井环节:在下管填砾后利用清水及时洗井、滤除沉渣,保障孔口返浆达到17s,为消除降水对主楼围护桩的影响,需在挖除第一层土前利用水泵直接抽水,待挖除第一层土后在距孔口1m处利用粘土进行密实填充,保障降水保持良好势态。

3.2 其他工艺要点

①采用真空泵进行真空抽水:为减少抽水对周边维护的影响,待完成第一层土开挖后截除高出的井点管,清除井点管附近1m高左右的沙砾,并选用粘土进行封闭,每3 口深井联通1 台真空泵进行真空抽水;每隔2~3h抽水一次,直至抽干为止,倘若单次出水时间未达到30s,则需更改为每隔4h抽一次,并且及时利用黏土完成上部孔口的封闭处理,保障真空泵的运作效果。待观察井安装完成后,需每隔2h抽一次水,直至抽干、抽出清水为止,并且每间隔24h针对水位进行观察,采用测绳测量、做好书面记录。

②安全注意事项: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操作规程与工程作业要求开展具体施工,保障在起落钻具时下方不得站人,并且由专人负责完成用电设备的安装,将自动控制箱放置在距地面1.2m以上位置,做好接地处理,并选取防水胶布完成电缆接头的包扎。在挖孔桩作业环节需配备照明设施,在孔口、孔内分别悬挂电灯与照明灯,便于孔内人员作业与地面作业人员视察孔内施工情况。

结语

基坑降水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用途十分广泛,这一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筑的稳定性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基坑降水技术还应该结合建设情况不同进行具体改进,进而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忠阳.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2] 陈向.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3).

作者:杨光平

第6篇: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

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深基坑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对市政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和东西跨度都很大,各地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不同,因此深基坑施工的施工环境也不同。此外,深基坑施工还受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布置的影响,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施工工作。深基坑施工包括排水、土方、支护等方面的施工技术,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基本施工技术之一,因此控制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

在当前市政工程中深基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对整体工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明确各项深基坑施工工艺的应用,优化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施工人员施工水平,做好施工前地质信息勘察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特点

1.影响性。在开展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时,会对施工现场附近环节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开挖阶段,会导致地下土层的应力作用产生明显改变,进而使得基坑形变,在外界力量的作用下使土壤与地基之间力的平衡发生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附近建筑、地下管线、市政设施等。进而可以看出,开挖深基坑是施工阶段安全性最为波动的环节。对于不同阶段的施工体系工艺,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最终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2.局限性。深基坑开挖阶段必须时刻注意附近建筑及地下管网的情况。若在开挖之前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或没有提前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有可能影响到附近建筑、地下管道、甚至市政设施本身的建造。因此,在挖掘深基坑工作开始前,必须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勘探和检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施工方案。

3.暂时性。市政工程的挖掘深基坑阶段需要许多临时设施作为屏障保护施工现场,但这样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相关人员应在开挖阶段严格依照图纸规划对挖掘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定期检测基坑状态,并在施工开始前制定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起到预防与补救的作用。

4.区域性。因市政道路建设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及具体建设要求不尽相同,会导致市政项目深基坑施工具体内容存在不同。即使施工地位于同一城市,地质条件的不同还是会使建设方案有所不同。另外,开挖深基坑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不同,具备鲜明的区域特点。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落实设计、监测等多方面工作,勘测人员应亲自去到施工现场开展检查工作,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做出判断,不能只凭借经验和主观意识做与工程施工有关的任何决定。

二、关于市政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工艺

1.施工以前的准备工作。保障施工能够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把施工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在正式建设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项目以前,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对施工具体状况作出详细的、深入的了解,对所有施工内容与每一个施工环节作出科学的安排与规划,把任务和责任彻底的落实到每一名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而言,应当对技术手段与施工规范作出合理的安排,配备与施工要求相符合的维护设备、管理设备以及施工设备,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从而使其能够正确的操作施工设备。

2.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用降水法和排水法。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方法为降水法与排水法,以下为这两种方法的优势:能够很好的避免地下水渗透到基坑中,能够让基坑深度与要求相符合,由此充分保障了基坑施工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开挖基坑的时候,地下水很容易对其造成干扰,对地基质量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假如降水深度越来越大,则地表总沉降量也会越来越大。基于这种情形,当开挖基坑的时候,一定要对地下工程之中存有的水文因素作出详尽的、认真的考虑与研究。通过水文因素的改变对水位作出及时的调节,从而防止外界因素影响到深基坑开挖,使工程的顺利实施得到充分的保障。

3.土方开挖的介绍。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是其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所以,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此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并且主动根据施工作业流程与施工技术方案,实施各个环节的作业。第一,应用机械设备对土方实施逐层的开挖,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自卸车、长臂挖掘机等。把各层的开挖深度管控在大约20米,而且同时实施基坑护壁与机械开挖等有关环节。为了使开挖的质量与效率得到充分的保障,一定要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实施开挖作业,从而避免由于施工流程安排不科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严格依据施工流程施工,能够使前期结构设计的顺利实施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使之后的土方开挖更加的便捷,使基坑开挖的效率、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障。许多因素都会造成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比如开挖应力的释放速度、土体结构的性能、基坑开挖方法的运用以及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等。从理论上讲,各阶段的开挖深度应符合前期设计的施工标准。在开挖土方以前,应当认真、详细的检查施工现场所处的环境。重点检查地下与地表是不是有对施工造成干扰的障碍物。必须把周边杂物除去以后,开槽灰线绘制工作才可以开展,在这之后,对控制桩(周围环境对基坑土体是否有影响)与控制线作出正确的定位。針对施工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安全施工的地方,一定要摆放安全警告标志,从而避免不相关人员内在安全警告区内逗留而发生安全事故。严格依据开挖顺序开展作业活动,做到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依据具体的状况设定显著的坡度,从而保证排水效果,把正式施工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4.关于土方回填的介绍。通过深基坑的设计需求与位置,合理选取回填材料(例如砂土、石灰土以及平原土等)。当回填土方的时候,第一,把深基坑底部的积水与杂物完全清除,技术人员应当认真的、全面的检查回填土的含水量与土壤质量;第二,应用分层铺土的措施,实现填土作业。为了实现丰满的、密实的填土成效,应用分层碾压措施压实土层。完成填土作业以后,应当重新检验填土的效果与密实度。针对效果不好的部分,应当重新压实,以便于使施工质量能够与相关技术标准相符合得到充分的保障。

5.关于深基坑支护拆除的介绍。当拆除深基坑支护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拆除顺序,从而通过管控拆除顺序保障拆除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拆除深基坑支护的时候,应当以合格的质量和高效作为标准,应当严格遵循首先施工、随后拆除、然后施工的准则安排拆除的流程,即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这种做法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拆除顺序如下:第一,把第四层的环撑、平衡梁、临时支撑以及混凝土钢筋拆除;第二,把第三层的结构和楼板拆除;第三,把第三层混凝土的环撑、梁、临时支撑以及混凝土钢筋拆除。依据以上顺序,直至把其它临时支撑除去,最终把立柱除去。当拆除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要做到人离开时材料也同时清理干净,及时做好场地的清理工作。

总之,深基坑建设阶段为市政工程施工的基础之一。只有打好了基础、保证该阶段施工与相关质量标准相符,才能保障后续施工有序开展,因此,相关人员要不断改进深基坑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帮助建设工作的开展,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实现市政项目的圆满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珍.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2019.

[2]李洁兵.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分析.2020.

作者:刘盛恒

第7篇:基坑清淤施工方案

关于石门水库坝前清淤存在的问题

及拟定施工方案

一:近期我们一标项目部为冲挖淤泥已投入较大的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经现场调研存在如下问题:

1;淤泥经水力冲挖稀释后体积会增大2-3倍,原设计清淤冲挖量为20万方,经水冲挖后体积会达到40-50万方。体积会很大。经初步计算围堰上游存淤泥量得往上去260米,但越往上游的高差越没有围堰绝对高差4.7米高,可能还得往上游填。这样会对围堰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2;淤泥稀释后抽向上游,由于上游的高差较大,淤泥会很快流向下游,沉积在围堰上游附近,逐渐加高会严重影响围堰的安全。 3;淤泥经稀释后具有流动性,部分会通过导流钢管返回下游,重复淤积,重复抽挖。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影响工程进度,如果淤泥沉积量很大会堵塞导流管子,上游水位会逐渐上升造成围堰上部过水,过泥浆,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二: 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认为淤泥向大坝下游排放才是最佳的施工方案,也是可行的具体施工方案,淤泥可以从导流底洞排泥浆是唯一出口,因为上下游落差较大,泥浆探测容易排出,且不会淤积。为保证淤泥顺利排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先对下游河道进行清理,挖出一条1-2米的排水沟引向下游,排水沟的坡降要大,保证泥浆流速形成急流防止泥浆沉淀。

2;由于导流底洞进水口呈阶梯状,每个台阶进水口用砼盖板封堵,我们在每打开一个进洞口就用钢筋网片盖住,并固定好,避免石块冲入洞中。

3;应适当控制排淤速度,排淤不能太慢,浆液不能太浓,避免出现涌堵现象,保证泥浆顺利流过,不能沉淀。

4;每降低一个台阶洞口,就组织人工清理一次导流底洞内少量的石块及沉积物,保证水流畅通。

5;定期到下游清理排水沟,清理下游淤泥,防止淤泥回流淤积洞口。

6; 为加快进度,组织一台泥浆泵向上游抽排泥浆,但应控制排泥量不能太多,不能堵塞导流钢管,不危及围堰安全为宜。

以上方案妥否,请指示。

河南天禹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1标项目部

2012 年 12 月 9 日

第8篇: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新建银西铁路银川至吴忠客专工程YWZQ-IV标

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吴客专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 ........................................ 1

二、 工程概况 ........................................ 1

三、 地质条件 ........................................ 1

四、 施工要求 ........................................ 2

1、开挖要求 ...................................... 2

2、支护结构要求 .................................. 3

3、基坑排水系统 .................................. 3

五、施工准备 ......................................... 4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 4

1、基坑放样 ...................................... 5

2、基坑开挖 ...................................... 5

3、监测频率 ...................................... 6

七、安全管理 ......................................... 6

八、安全措施 ......................................... 8

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10

1

一、编制依据

1、《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基础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2、《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基础工程施工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工程测量规范规程》(GB50026—93);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1、国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银吴段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地基处理工程,本工程绝对高程为1110.96m。建筑面积23281.1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层数地上一层,层高为8.2m,局部地下室,抗震设防烈度:8度。

三、地质条件

1、根据《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惠安堡至银川段银川车站房屋建筑工 2

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该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粉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粉砂、细砂等。

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79cm。

3、地下水:工点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砂类土及粉土层中,地下水位受季节性灌溉及大气降水等影响,水位埋深一般在0.5~4m。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水质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时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4、根据地下水位以上土质的腐蚀性分析结果判定,地下水位以上的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四、施工要求 1.开挖要求

(1)本工程地下一层基坑开挖深度为4.9m(-1.8m~-6.7m),土方开挖严格执行“分层分段,限时护坡,盆式挖土,严禁超挖,人工修整坡面”的原则,将土方开挖造成的坡体及周边地面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施工开挖边坡坡度不大于设计边坡坡度,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边坡应确保稳定,应避免坑内土坡滑动引起工程桩偏位的事故发生。弃土/石严禁堆放在坡顶20m范围内。

(3)土石方开挖应按照分段、自上而下开挖,每层不超过1.5m,严禁无序开挖。

(4)边坡坡面应留30~50mm土方人工挖除并修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规范及喷射混凝土要求,并及时进行坡面护坡施工。

(5)护坡施工应分2次进行,应首先完成30~50mm的护坡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铺设钢筋网(采用短钢筋插入坡体内),最后完成剩余厚度的护坡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喷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6)坑底应预留30~50mm土方人工挖除,混凝土垫层应随挖随浇,无 3 筑完成。

(7)施工中严禁在基坑内过量抽取地下水,以免造成路基及地面沉降塌陷或引起附近居民饮水水源枯竭,并长期禁止任何在场区内及四周一定范围内抽取地下水等工程活动。 2.支护结构要求

垫层坑底面积宜控制在不大于200m,垫层宜挖到坑底标高后24小时内浇 (1)、本工程,采用放坡开挖,坡面挂网,挂网钢筋采用Φ16钢筋,梅花型布置,间距1.5m,网片筋采用Φ8@200。

(2)放坡面上对土体表面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包括基坑上口1m范围内),并加入3%的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前应于边坡土体内留设泄水孔;梅花状布置,间距2500mm。 3.基坑排水系统

(1)基坑坡顶、坡底设排水沟,每隔30m设集水井(0.6m长×0.6m宽×1m高),排出的积水应导入落砂井后再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2)排水沟:坡脚及坡顶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尺为300×300×300(顶宽×底宽×高),坡脚排水沟汇集边坡排出的水,坡顶排水沟拦截坡顶雨水,并用于接受坑底抽水。坡顶排水沟以明沟形式排泄,基坑排水沟范围以内采用挂网喷砼以防地表水渗入,排水系统布置距坑边不宜小于0.5m。

(3)地下水降至底板下500mm,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集、排水措施。作好地下水位监测和应急预案。坑内集、排水时严禁在坡角挖沟。

(4)边坡混凝土面层应设泄水孔,在面层背部应插入长度为500mm,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水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梅花桩布置,间距2500mm。

4

五、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测定并放出基坑中心线、边线及高程,设置基坑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点,并用灰线画出基坑的实际形状。进行现况地下管线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地质及水文条件,基坑采用放坡机械开挖施工。坑底尺寸在基础尺寸外加1米做为工作面,排水沟设置一定纵向坡度,

将水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水泵排除至基坑外。根据土质基坑按1:1放坡。

1、基坑放样

由测量人员精确测量基槽平面位置,根据基坑底面几何尺寸及地质水文条件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基坑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1米。由测量人员定出开挖边桩,连接边桩即为基坑开挖边线。在放样过程中适当加大基坑开口尺寸,以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土层时,能够适当加大不稳定土层的坡率。

2、基坑开挖

(1)基坑使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地点存放。基坑顶部无静荷载。根据现场土质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开挖坡度,开挖至基底以上30cm~50cm范围采用人工开挖防止超挖。

(2)深基坑施工时采用“横挖法”,以基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分层深度, 从一端逐渐向前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3米。

(3)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基坑四周的土质情况。当基坑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等影响基坑稳定时,立即加固支护。基坑四周用土堆成30cm 5

高土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坑壁,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基坑开挖成型后,周围外设置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同时在基坑周边以及施工临时便道设置警示标志。

(4)基坑开挖及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运土自卸汽车必须按既定的

马道行走,基坑其他方向10米范围不许任何机动车辆通过,防止动荷载引起坑壁塌方。10米外车辆通过时,需加强对坑壁监测。

3、监测频率

(1)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d.基坑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e.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f.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g.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h.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i.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七、安全管理

1、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

(1)研究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编制施工方案,有预知性地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2)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品,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6

(3)开工前检查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情况。

2、新工人进场时,三级安全教育到位:

(1)由项目经理主持,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对本工种具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让每个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使工人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基本原则。

(2)发安全知识测试考卷进行考核,确认安全教育效果,另外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别培训,要求全部持证上岗。

3、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

(1)除了班组自行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外,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施工员)还用书面形式对班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项目专职安全员总结教育和交底内容,再次详细讲解给班组的每个组员,要求做到人人会操作,人人都必须遵守安全纪律、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4、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

(1)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队长起到监督作用,发现那里出现事故苗子,及时组织人员消除,并强调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在施工期间,除要求施工班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检外,安全员还进行不定期复查作业情况,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勒令班组进行定人、定期限、定措施整改,并落实其整改内容。

(3)对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化的工人进行再教育。

八、安全措施

1.机械安全措施

(1)机械作业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回转半径内工作,尤其是土方配合人员。施工机械有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2)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小于10m。

(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度,进出口设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4)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

(5)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作业时,注意架空线路,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 2.安全用电措施

(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电工人员接电,拉线。

(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吊车由专人指挥,吊车臂下禁止站人,钻机、吊车与高压线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4)施工用电必须架空。

(5)水泵必须接地,单机单闸。 3.安全施工措施

(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2)基坑开挖时要对附近地下缆线采取保护措施。标明位置,现场设专人看护指挥。

8

(3)开挖过程中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土质不好时采取支护措施。

(4)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5)基坑顶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10米范围内不许机动车辆通过。

(6)施工时将基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

(7)基坑开挖前完善四周临时排水设施,对现况排水沟渠进行疏通,防止水冲基坑。

(8)加强施工现场边坡监控,在基坑周围共布置测点,并在周围布设沉降观测点;结构施工期间做到每日一测,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

(9)建立完善的预警报告制度,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坡顶连续三天以上位移速率大于3mm且不收敛、坡顶累计位移50mm、坡顶地面明显沉降、地面明显开裂及时上报。 4.防雨措施

(1)基槽开挖前准备好防洪设备器材,开挖边坡比常规范放缓,坡面根据情况加以覆盖。

(2)基槽挖好后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土基暴露时间。如结构当天不做,槽底要留20厘米土待第二天做结构前再清到槽底。

(3)基础开挖施工时,在基坑周围设宽30cm,高30cm的挡水埂,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基坑内设集水井,配足抽水机抽水。基坑挖好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

(4)随时注意天气情况,下雨前在坑顶设置土埂,并备足塑料布,

9

在下雨前覆盖在坑壁四周,防止雨水冲刷坑壁。

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基坑主要危险因素为:落物伤人、塌方、人或者机械产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如下:

塌方:

原因:主要是因为土质不好,放坡不够,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

对策: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合适的边坡,并且在开口时适当加大尺寸,当遇到不稳定地质条件时适当加大坡率,通过该土层后正常放坡。

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

施工期间加强滑坡的监测监控,对点位有变化需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施工前必须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落物:

原因:坑边坡上松动石块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过程中落物。

对策:将坑边异物清理干净。 (2)事故应急措施

1、发生坍塌事故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人员通知现场安全员,并由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

10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在向有关部门电话求救的同时,对受伤人员在现场安全地带采取可行的应急措施,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4、立即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5、如有人员被掩埋,要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后,组织人员按部位进行人员抢救,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防止事故发展扩大。

11

上一篇:激光加工下一篇:基础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