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科技手段逐渐成熟,社会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专业实习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当前会计专业实习现状,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会计专业实习体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篇1:

基于CDIO 理念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改革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近年来,民办高校在国家和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蓬勃发展起来。面对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合其口味,传统教学“继承”的责任重在“开拓”,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面临着挑战,CDIO理念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世界一流大学所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历经四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所构建的一种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号召与推动下,已扩展到全世界,覆盖了各种工程类教育。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即“做中学”的具体应用。基于CDIO理念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是值得探索的内容。

一、基于CDIO理念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模式

1.重新修改了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结合本校专业的教学条件制定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与职业能力、优化与运行财务管理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并细化为明确、详细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形成了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大纲。

2.会计学专业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CDIO是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英文缩写,在会计学专业中构建的模式为:C(构思优化)——D(计划预算)——I(实施控制)——O(考核评价)。

3.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重新设置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融为一体。依据实践项目与财务管理活动周期背景环境的关系,将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实践项目分为三级:一级实践项目为反映系统总体运行的项目;二级实践项目为反映系统运行某一环节的项目;三级实践项目为反映某一环节构成要素的项目。三级实践项目与构成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某课程群中的某门课程相对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三级实践项目的运作,实现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及该课程所承担的能力培养功能;二级实践项目与构成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各大课程群相对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二级项目的运作,实现学生对某课程群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该课程群所承担的能力培养功能;一级实践项目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相对应,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级项目的运作,实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4.突出了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在CDIO教学模式下,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专业导论、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和校内综合仿真实习共五门课程。教学中的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等模块实践项目属于三级实践项目;小企业手工会计模拟属于二级实践项目;校内综合仿真实习属于一级实践项目。

5.本校实施CDIO教学模式改革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广东白云学院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按CDIO教学模式重新制定,并在2010级会计学本科班选取了10级会计学1班和2班两个班开始试点;然后从2011级开始,会计学专业所有班级全部进行CDIO教学改革,到目前已经参与教学改革的班级为43个班,包括10级会计学2个班、11级会计学9个班、12级会计学9个班、13级会计学10个班、14级会计学13个班,共2586名学生。

二、基于CDIO理念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思路。本课程是为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开设的专业引导课,共48学时。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项目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在于使学生了解一个会计师的任务、职责,如何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以及如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共32学时;项目教学部分,一是学生以团队形式通过简单的财务活动规划和会计制度设计,使学生感悟财务管理学系统的基本框架,并获得包括个人和人际交往能力、知识和职业态度方面的训练;二是职业规划书的拟定,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绘制一个职业发展蓝图,共16学时。

2.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思路。《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二个学期开设,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共72学时。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单项实验教学和小企业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三个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在于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共50学时;单项实验教学部分即三级实践项目,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与核对账簿及基本会计报表编制的内容,共6学时;小企业手工会计模拟实训部分即二级实践项目,模拟小企业发生的共30笔经济业务,从编制凭证到会计报表生成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综合实训,共16学时,为期4周的实训,该二级实践项目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手工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思路。中级财务会计学是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共108学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本门课程分为中级财务会计1(54学时)和中级财务会计2(54学时)两个部分来讲解,并在第三、第四个学期分两个学期讲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和正确运用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并熟练编制相关财务报表。

4.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思路。《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中级财务会计学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共72学时。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平时实践项目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在于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会计的实际情况,对中级财务会计学中所未涉及或深入论述的一些特殊会计业务进行讲解,共64学时。平时实践项目教学部分使学生掌握特殊经济业务、特殊会计事项和特殊行业的会计理论与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特殊会计业务的能力;平时实践项目教学部分突出了特殊业务的实际应用,包括四种特殊业务应用的测试,共8学时。

5.综合仿真实习课程的教学思路。本课程是针对CDIO教学改革专门设置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平台,属于一级实践项目。此平台的搭建,充分考虑了广东白云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平台上虚拟建立了三十六家生产商与十六家渠道商“企业”,都是由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工商管理、物流、国际贸易、金融等各专业学生组建团队自己创立、经营,企业经营产品和国内外市场的选择、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的筹划、企业财务规划与会计政策选择等内容的校内综合仿真实习,属于一级高级实践项目。

综合仿真实习平台分A、B两区,A区设置了工商局、税务局、银行、十八家生产商、八家渠道商、海关、市场信息中心、审计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心、拍卖行、证券交易中心等机构;其中十八家生产商的代码简称AS01、AS02……AS18;八家渠道商的代码简称AQ01、AQ02……AQ08。B区的机构设置同A区,其中十八家生产商的代码简称BS01、BS02……BS18;八家渠道商的代码简称BQ01、BQ02……BQ08。每个生产商、渠道商都设置了CEO、行政秘书、CMO、CFO、会计主管、市场经理、现金出纳、物流主管、采购主管、会计等岗位,由十几个学生组成。

八周仿真实习中组织公司logo设计、CI大赛、广告设计大赛、企业策划书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精彩瞬间大比拼的比赛与CEO论坛、CFO论坛、CMO论坛三个论坛活动;在“企业”经营三年后进行换岗实习。

三、会计学专业CDIO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1.教学改革前后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在教学改革前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动手练习时间比较少。教学改革后,教学方法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项目教学两种方法相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施了实践项目教学。

2.教学改革前后学生学习方面的变化。在单纯理论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地学习;教学改革后很多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做中学”的乐趣,同时体会到一个会计人员的责任,让自己学会仔细、认真,所学知识更系统了。

四、会计学专业CDIO教学改革中的不足

1.教师对专业CDIO教学改革的理解不到位。对于CDIO教学理念开始学校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培训,但大多数教师对CDIO教学模式还是不太了解,即便本专业教学改革已经四年的时间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到位,并且针对专业教学改革内容不是很了解,不能适应CDIO教学改革的模式。

2.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基本是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只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以“教”为主,以“考”为终,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CDIO的教学改革注重实践的教学,体现“做中学”的精髓,教学改革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师资力量要跟上才能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成功。

3.学生自身缺乏学习主动性。民办高校的生源特点,学生基本上是基础差、高考录取分数比较低的状况;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课堂上很多学生玩弄手机很普遍,并且很多学生对教学改革不重视、不配合,面对现状CDIO教学改革的难度仍然很大,这是下一步要克服的困难。[基金项目: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编号:CTF120702-1420164)]

(作者单位: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

作者:步瑞 许义生

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篇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会计专业实习体系构建

【摘 要】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科技手段逐渐成熟,社会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专业实习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当前会计专业实习现状,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会计专业实习体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构主义;会计专业实习;实习体系构建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极大地带动了高层次人才需求。据河北教育厅官网信息显示,2019届河北高校毕业生为38.8万人,较2018年增加2万多人,为历年最高,其中会计专业毕业人数位居前5名。面对空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和高级人才需求,如何开展教学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会计实习现状,构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学校和单位三方协同的会计专业实习体系,为会计专业实习提供新思路。

1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特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源于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学习过程与儿童认知结构建立都是由“同化”过渡到“顺应”,由“平衡”到“不平衡”再达到“新平衡”,在如此循环中不断丰富、提升和完善。“同化”即在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对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的过程;而“顺应”则是个体所处外部环境改变后,自身无法进行同化而引发认知结构重组和改造的过程。其中,学生属于自发性“同化”和自愿式“顺应”,儿童一般是被动“同化”及“顺应”。不仅如此,学生打破“平衡”也属于自行走出舒适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专业实习中,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强,实习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理论连接实践的作用,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主要强调学生作为个体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同时强调教师作为更成熟个体所起到的引导辅助作用,以及学校和单位作为外部环境因素能够给予学生的激励和支持。

2 会计专业实习体系现状和问题

会计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实用性和操作性并重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基于扎实的理论,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现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但根据目前我们对会计专业实习现状所进行的调研看,会计专业实习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凸显出很多弊端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习被动、流于形式

大部分学生实习初衷单纯是为满足学校要求,取得实习证明并完成既定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实习目的则更为直接,仅仅为了丰富毕业简历。从本质上来看,学生对于自身发展缺乏前瞻性思考,无法深刻理解实习意义,更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导致其实习态度不端正,积极程度不高,甚至有虚假实习现象出现。这些情况弱化了专业实习的预期作用和效果,未能让学生收获到真实有效的实习经验,使实习成为一种形式存在。

2.2 方式单调、缺乏新意

目前,会计专业实习大多集中在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寒假时期事务所年审的需求量最大。这是由会计专业自身工作特点导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实习方式单调且基本无法选择。除此之外,学生在事务所实习内容也比较固定,绝大部分围绕函证、审计底稿等工作,相对基础且具有高重复性。这种实习不能给学生活用知识、提升技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且问卷结果还显示,实习方式单调不是个例,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且长久不变,缺乏新意,至今都没有较大改变和突破。

2.3 指导不足、经验欠缺

完整的实习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前期引导调动、中期沟通指导、后期归纳总结。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学校实习指导只包含前后期,缺少中期环节。而中期是最能反映学生实习态度、实习进展和实习成果的一环,这一环节缺失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实时与学校和教师沟通交流,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此外,专业实习通常交由专业课教师管理。然而,一般负责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因长期处于一线教学岗位,虽然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支撑,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实践经验不足。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及会计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的经验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实际操作需要,也不能快速有效地引领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过渡。

3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会计专业实习体系构建设计

传统实习模式包括校内模拟实习、集中型校外实习(即校企合作实习)和分散型校外实习等不同形式,主要以学生自主选择单位实习或学校指定为主。基于目前实习的方式固定化、形式化问题,本文在建构主义教學理念下,重构会计专业实习体系框架,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3.1 专业实习体系基本框架

会计专业实习体系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和单位。该体系连接4个方面参与主体,结合成一个两两互动、双向沟通的网络系统,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1)学生。学生作为基本框架的整体核心和实施主体,与实习过程中其他参与方紧密联结,接受三方专业性辅助。学生通常是小组,小组成员应不限于同一年级、同一专业,但为便于小组内部管理,可以参考以下人员组成方式。首先,组内推举具有组织领导力、善于表达和沟通的同学作为组长,独立管理小组作业,优先考虑有实习经历、学生会工作经验或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次,为保证小组知识体系完整,秉承组内互帮互助原则,需要一位到两位学习成绩优异、理论知识丰富的组员;最后,由于会计工作的繁杂性和琐碎性,因此组内应有一名能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提醒的观察员。

(2)教师。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实习的重要角色,发挥着引导、沟通和监管作用,保证学生实习顺利进行。为解决一线教师缺乏经验而导致实习效果不佳的问题,该体系采取以会计专业教师和就业实习教师双重指导为主、单位高级财务人员引导为辅的模式,还可以邀请往届实习效果优秀的同学,站在学生角度分析利弊、传授经验。

(3)学校。学校作为学生和教师的承载体,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实习体系中。一方面,学校可以采用模拟实习形式直接参与;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接多样化实习单位方式间接参与,力求实现学生实习便捷性、丰富性、全面性及可选择性。

(4)单位。实习单位在整个实习体系中,并不单纯扮演知识传授者身份,而是对学生整体实操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其中,与学校合作的实习单位还应与教师和学校一同负责制定实习规程,为高级财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渠道。此处,单位应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种类实习场所。

3.2 专业实习体系实施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具体的会计专业实习体系可根据4个方面参与主体分为4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1)学生内部自主实施过程。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体系实施过程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归纳的能力。实习全程采用学生内部全自动模式,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以个人自理和组内讨论、协作方式开展实习。其次,组间通过大范围无边界交流和协作共同学习;最后,学生实习表现和能力提升水平分别以理论和实践两种形式反馈给教师、学校和单位。鼓励组内和组间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同学相互交流、沟通和协作,最终实现个体及学生整体自主意识建构,实现建构主义教学理想。此处,分工协作贯穿在整体自主实施过程,对学生自主意识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资料收集分析、问题辩证辨析、假设推演验证、成果归纳总结等都无法离开协作行为。沟通讨论则是分工协作中的基本环节,只有通过不断有内容、有意识的沟通讨论,才能产生多维思想碰撞,最终达到分工协作效果和目的。

(2)教师外部指导监督实施。教师全程监管整个实施过程,以及时跟踪学生实习状态和变化。遇到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面对困难的表现,以及应对措施和自主解决方式,不过多干涉。对于学生内部无法自主解决问题和人际关系处理,教师给予解决思路和意见等专业性帮助和心理疏导。其中,个性和共性问题,教师应分别或集中指导,充分体现个性化和全面性原则。除了引导学生之外,教师还应加大与单位沟通交流,以及时调整学生实习具体内容。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单位及自身问题,便于学校加强整体管理。

(3)单位高度合作评价实习。单位同时接受学生专业服务和实践反馈,还应依据工作表现给予学生具体、准确的实习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为学校提供教学参考依据。对于教师的反馈意见,单位也应加以重视,通过深入沟通,提升合作质量和价值。

(4)学校接收转化反馈意见。学校不仅要接受学生、教师和单位关于实习情况的反馈,还应根据这些反馈对教学方案及校内开展的模拟实习进行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的调整。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加强学生和教师管理,积极对接可建立实习基地的单位,促进双方的良好合作,为学生提供可靠、稳定、丰富的实习场所。

3.3 专业实习体系评价

传统实习评价仅存在于实习后期,一般都是根据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和单位出具意见的实习鉴定表做出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为此,本文在构建会计专业实习体系时,设计更加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与实习体系相对应的评价程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准确性和公平性。

该体系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及单位评价,具体评价过程如图2所示。自评、互评和他评不仅体现在实习结束之后,而是始终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由于會计工作琐碎性特点,评价体系可以将时间、项目安排等作为节点,分阶段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精准的评价。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五大方面。在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创新、合作与竞争等多重角度考核实习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创新,保证学生全方位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陈甲华.基于社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电子商务,2016(9):84-86.

[2]树友林.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1(11):136-138.

[3]江兰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7):85-86.

作者:和丽芬 徐博贤 王巧义

教学理念会计教学论文 篇3: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会计模拟实训课中的应用

教学理念: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课程名称:会计模拟实训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下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

课程内容:“工业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二阶段之账务处理程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

本课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以“行动”来引导学生,体现 “做中学、做中教”。本文将从“析教材、说学生、定教法、明学法、述过程、谈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析教材

1.课程性质

本课内容选自“会计模拟实训”,会计模拟实训作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学生临近毕业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前的实战训练。该课程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乃至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都起到关键性作用。

2.教材内容

本课选自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4月第3版的《会计模拟实训》第四单元实训一“工业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该模拟实训项目选用工业企业12月份1个月完整的经济业务,本课内容选自其第二阶段(12月11日至12月20日)的经济业务。

本课内容是项目教学法下的一个项目暂停点,是教师结合实训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情况新增加的学习任务,是对《会计模拟实训》第四单元实训一第二阶段经济业务的梳理、归纳、总结,并为第三阶段的实训提供支持。

该部分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基于“实践—理论—实践”的理念,教学设计希望通过设置项目暂停点,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行动”中,自己总结归纳第二阶段的账务处理程序及每一环节应注意问题,强化学生对账务处理程序的理解,内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突出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整理资料能力等方法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本课内容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3.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理解账务处理程序,归纳总结本阶段账务处理程序,掌握账务处理程序各环节应注意问题。

方法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分析整理能力。

社会能力: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能力,清晰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对他人的客观评价能力。

个人能力: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规范的职业习惯。

4.重难点

第二阶段账务处理程序及各环节应注意问题的归纳总结。

以上教材分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

二、说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是十七八岁的中职学生,乐于自主探究,思想活跃,敢于表现,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学习自觉性差,专业技能欠缺。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评、个人归纳总结,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并沿用以前的分组,全班30人分5组,6人1组。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行动实践中体验,在行动展示中收获。

三、定教法、明学法

破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与教学目标不对接的困境,教法、学法设计是关键。

本课内容贯彻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更多地以“师傅”、“导演”“主持人”的身份出现。

因此以“行动导向教学六步法”为教法设计理念,在项目教学法下采用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教学过程也以此为逻辑展开。

就学法言,以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为基础,采用小组擂台赛的形式,结合教法,鼓励学生运用角色模拟、卡片归纳、头脑风暴等方法,自主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变“学会”为“会学”,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

本课安排两课时,采用 PPT 多媒体教学形式。

四、述过程

如果说析教材、说学生是基础,定教法、明学法是关键,教学过程则是立体的、丰满的形式。本课教学过程包括七阶段。

1.情境导入(2分钟)

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任务自评情况,检查学生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导入设置暂停点的必要性: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进步,相互学习可以更快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任务描述(3~5分钟)

学习任务包括三方面。教师通过PPT展示学习任务、介绍小组汇报要求,给出相关知识点提示及资料查询路径。为学生下步工作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分析(10~12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并明确应达成的目标及要求,吸取有益建议,完善优化学习内容;教师专业引导;培养学生资料分析整理能力、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

4.小组讨论确定汇报方案(25~30分钟)

各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小组汇报方案,确定小组汇报的形式、所需工具;小组成员的分工准备,合作演练。

教师尊重学生创意,参与讨论,适时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组汇报、小组互评( 每小组5分钟,共25~30分钟)

小组汇报采用小组擂台赛形式,各小组各显身手,使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在自身的行动中体验、学习、收获,在他人汇报中借鉴、感悟、思考;在提问中碰撞,在点评中顿悟,在互评中学会客观评价他人。教师作为主持人,及时串场、补场,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6.教师点评(5~10分钟)

教师点评既包括结果的归纳与总结,也包括参与过程的表现与态度。在该环节应注意示范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例:在对各环节应注意问题归纳总结时,将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汇报归纳为“正确怎么做,错了怎么办”。并对学生提出要求:“正确无误是目标,规范更正是底线。”

结合教师专业点评,学生和教师一起决定小组汇报的优胜者并发奖品。在这一环节,须多关注每一小组在过程或结果中的闪光点,将奖品形式与学生表现尽量结合起来。例如:将棒棒糖颁发给汇报中带给大家最多笑声的小组。

7.反思迁移(5~10分钟)

经过以上环节,小组成员讨论并进行迁移性反思: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哪些问题以后可以做得更好?该环节教师须强调“新”的内涵:只要对学生个体而言是新的就可以,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可以。

通过反思迁移,强化知识点、技能操作关键点,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谈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反思,评价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并总结查找不足。

1.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效果

通过5~6轮不同侧面的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节专业知识的掌握良好,这一点从第三阶段的实训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能力有所提升。提升过程如下:在教学三、四、五环节,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学习;在教学六环节教师示范、点拨、提升;在教学七环节反思内化。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组讨论:解决方案设计环节时间稍有紧张。二是小组合作: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由此可见,学生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须有长期坚持的过程。我们努力在路上!

(责编 李亚婷)

作者:朱晓燕

上一篇:晋祠语文教案下一篇:德育工作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