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

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活力 强发展动力

近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1、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什么?今年的《意见》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平稳开局,但国际国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形势相当复杂。当前形势下,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实招。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把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项目抓紧推出,干一件成一件,不断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意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是大力推进的年度重点改革,第三部分是继续深化已出台的改革,第四部分对完善改革协调推进机制提出了要求。

今年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重点围绕促进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推进各项改革。

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强调了五个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处理好增量改革与存量优化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有效推进。

《意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突出了改革重点,部署了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快促进经济转型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统筹城乡、科技等改革,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体制保障;二是加快促进民生改善的改革,主要是推进医药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保监管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改革,织就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补上短板,兜住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加快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构建保障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制度环境,守护社会公正,努力使人人能够享有平等机会;四是加快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主要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二,体现了年度特点,《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都是当年能够实施或者能够启动的改革事项。第三,具有可操作性,《意见》对改革任务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改革的推进条件、方案的成熟程度和出台时机。总体看,《意见》方向明、立意新、措施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2、《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如何确保这些任务得到具体、真正落实?

答:一方面,《意见》确定今年要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包括:(一)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制定实施严控新设行政许可和规范非许可审批项目的措施,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二)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削减、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形成资源税费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方案。(三)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四)形成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五)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出台完善水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六)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健全环保监管和生态补偿制度。(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八)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出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九)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意见》要求,对已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深化开放、收入分配、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及其他领域的改革,各部门要继续按照职能分工抓好落实。

改革重在行动,要扎扎实实、不停顿地向前推进。为确保各项任务能够切实落实,《意见》要求,要认真做好改革方案研究制定工作,扎实抓好改革方案实施和社会引导工作,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对各项改革重点任务都要按照明确的时间节点抓紧抓好。

3、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行政体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意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及其任务分工,部署了以下改革任务: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部门“三定”规定制定和相关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组织推进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意见。

———简政放权,下决心减少审批事项。抓紧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和资质资格许可等事项,对确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要简化程序、限时办结相关手续。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

———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方案。改革工商登记和社会组织登记制度。

新一届政府成立一个多月内,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133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1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作了动员部署。

4、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按照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和简化税制、正税清费的原则,《意见》部署了以下财税体制改革任务:

———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合并一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率,将部分严重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产品等纳入征税范围。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将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到煤炭等应税品目,清理煤炭开采和销售中的相关收费基金。开展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落实和完善对成长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

“营改增”是推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项改革自2012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今年扩大试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地区试点,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据测算,2013年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二是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5、十八大指出,要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意见》对金融体制改革作了哪些安排?

答:今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主要有:

———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建立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研究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可兑换程度稳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需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注重提高当前不可兑换或可兑换程度相对较低的项目的可兑换性,进一步便利部分可兑换项目和基本可兑换项目资金跨境流动。

———完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业务规则体系,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健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政策体系。推进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和国债期货市场建设。

———推进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和规范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和面向小微企业、“三农”的中小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金融制度,无论是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是对建立完备的市场化风险补偿和退出机制、发展多层次金融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意见》对投融资体制改革做了哪些安排?

答: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巩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意见》就此部署了以下任务:

———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

———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原则,制定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支线铁路、城际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所有权、经营权率先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股权置换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既有干线铁路。

7、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推进,今年有哪些新的部署?

答: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价格改革的重点任务。

2013年,要推进电价改革,简化销售电价分类,扩大工商业用电同价实施范围,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和水电、核电上网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和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试点。

《意见》明确,要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

8、在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方面,《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今年改革工作的一个鲜明导向和突出特点。《意见》部署了以下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任务: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逐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健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有序推进公租房、廉租房并轨。

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管理的“生命线”。按照《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房分配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健全纠错退出机制,确保分配公平,让真正住房困难的家庭住进保障房。而逐步实现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将进一步促进保障性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方面,《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等制度,健全并落实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涨幅挂钩的机制。整合社会救助资源,逐步形成保障特困群体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的长效保底机制。

为回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切,《意见》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区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完善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机制。建立实施黑名单制度,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为此,《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区域间环境治理联动和合作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制定加强大气、水、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全国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制定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

9、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意见》对城镇化相关改革作了哪些部署?

答: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靠改革。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实施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

《意见》明确,要根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转移人口情况,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相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到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

建立居住证制度,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措施。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先后出台文件,探索实施了居住证制度。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居住证管理办法。

《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改革,调研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地方债务风险控制措施,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健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

10、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意见》部署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今年农业农村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研究提出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在巩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还权赋能,推动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意见》提出了哪些改革措施?

答: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今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有:

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

三是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政策。

五是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12、对已经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意见》要求,对已经部署并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切实抓好落实,力求年内取得新的进展。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推动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

在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口岸管理体制,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完善政策和功能,开展保税工厂改革试点。加快制定并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案,推进港澳和内地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和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新机制。健全境外投资规划、协调、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在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方面,要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领域政事、政企、政资分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等改革,加快管办分离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贯彻落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加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重点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第2篇:隆德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释放红利

摘 要:水资源缺乏是我国的现状,对于西海固原地区来说尤为突出,怎样高效益低损耗利用有限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自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隆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此项改革从组织领导、责任分工、水权分配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在试点中,按照“节水有奖、浪费惩罚,试点先行、平稳推广”的原则,通过改革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到户和定额管理、用水终端计量到户,完善农业水价政策,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培养农民用水缴费的理念,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引导农民合理灌溉,激发农民种植高收益、低耗水的作物。

关键词: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成效 释放红利

1 任务落实

1.1 农业水权分配

自治区分配给隆德县农业用水水权1 200万 m3。改革试点前农业灌溉水权只分配到灌区,但未分配到各乡镇及农民用水协会。试点区灌溉面积2.28万亩,分配水量441万 m3,亩均193.4 m3,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革将农业水权进一步细化分配到4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和3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并颁发了水权证。

1.2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按照水价调整程序,隆德县物价部门对全县水价和试点区水价进行了测算和监审。试点区改革前未实行分类水价,不同作物水价均为0.22元/m3。改革后,经测算试点区运行成本水价为0.408元/m3,全成本水价为0.664元/m3,农民承受能力水价为0.468元/m3。实行分类水价,粮食作物水价调整为0.31元/m3,增幅55%,低于运行维护水平,差额部分由财政对水管单位补贴;一般经济作物水价调整为 0.408元/m3,增幅104%,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高附加值作物水价调整为0.687元/m3,增幅244%,达到微利水平。按1∶1.5∶3的原则,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定额50%以内的部分加价10%,超定额50%~200%的部分加价30%,超定额200%的部分加价50%。

1.3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1.3.1 精准补贴机制

按照粮食作物执行水价与运行成本水平的差额对水管单位给予补贴。粮食作物定额内用水每立方米补贴9.8分,在用水定额内,每亩最多补贴16.7元(按照小麦定额170 m3/亩计算)。超定额50%以后按照成本水价0.408元/m3收取,不再补贴。超定额100%以后按照全成本水价为0.664元/m3收取,水价高于运行维护水平,不再补贴。

1.3.2 节水奖励机制

利用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收入、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供水利润,非农业供水利润、水权转让收益、县级财政配套50万元等途径筹集建立节水奖励基金,县财政局设立基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奖励对象为节水突出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水户。奖励方式:一是按所交水费的15%给予奖励;二是节约每方水奖励0.1元。

1.4 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试点区组建了4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和3个土地流转经营户用水合作组织,均在民政局登记注册。安装智能计量设施和收费系统后,将先灌水后交费变成了先缴费后灌水,协会和合作组织不在承担水费计收任务,但为使其更好地履行工程管护、用水管理、协商定价、作物种植统计等职责,在村委会专门设立用水者协会和用水合作组织办公室5个,配备办公设备5套。根据新职责完善修改完善协会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灌溉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执委会主席职责、副主席职责等制度,规范协会和用水合作组织行为。为进一步加强水管单位与协会、合作组织和用水户的联系,在沙塘和联财水利工作站设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指导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供水服务大厅和信息化中心,建立工程管理、一站式服务等制度,安装智能化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服务水平。

1.5 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落实了每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对每个工程与管理单位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水管单位又与协会、土地流转户、村级组织和用水户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对项目区灌溉水源的5座水库、灌溉骨干工程(主要建筑物及输水干管)进行了确权划界。项目区所有水利工程产权属县水务局,水源工程、灌溉骨干工程由水务局下设的专业管理站负责日常维修养护,支管及以下田间工程和计量设施管理权、使用权归属用水合作组织、专业管理站统一监督。目前已完成所有权证、管理权证和使用权证发放工作。灌区实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小组+用水户”和“水管单位+土地流转经营户”的灌溉管理模式。

2 取得的成效

2.1 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按照“节水有奖、浪费惩罚,试点先行、平稳推广”的原则,通过改革建立精准补贴、节水奖励、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三建立一完善”机制和总量控制(到户)、定额管理(到户)、精准计量(到户)、协会(大户)管理“三到户一管理”的管理手段,树立了群众的水权意识和水商品观念,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达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

2.2 管养主体和管护经费得到落实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了每个水利工程的管理主体,对每个工程与管理单位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水管单位又与协会、土地流转户、村级组织和用水户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彻底改变了过去“重建轻管”的基层管理现状,为水利工程长效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通过试点项目铺设连通管道、更换部分田间滴灌带,安装计量设施,建设沙塘和联财2个农民用水者协会指导管理服务中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管理,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全面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水平,带动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4 将水权分配到户,供水量测到户,解决管理收费难的问题

改革前缺乏计量设施,先灌水后缴费,用水靠估,收费按亩,用户意见大,总以用水少缴费多为借口,不愿缴费或少缴费,水费收缴率低,水管单位、协会和用水合作组织收费难,运行管理费用高,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应有职能。按亩和种植机构分配水权。安装计量设施,按量计费后,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了,田间管理显著加强,用水户能自觉把“水”当成“钱”来管理,真正做到了用“明白水”,交“放心钱”,且先缴费后灌水,可提高水费收缴率,解决管护费用不足的问题。

2.5 建立了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在农业水价改革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水利管理服务,以沙塘和联财水利站为中心,以信息化、自动化和远程动态控制用水量和智能计量为手段,建成水利站信息中心,通过信息化系统管理农业灌溉、智能预售水、远程计量监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情控制、监测和管理,做到了基层水利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为基层水利服务精准管理和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围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通过“总量控制、定额供水、分类水价、计量收费、累进加价、协会管理、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等改革措施,明晰了水权和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产权,管护责任和经费得到落实,经营方式得到搞活,安全运行得到保障,效益得到发挥,解决了试点项目区农业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长期困扰隆德县农田水利设施工程良性运行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县委政府将全县涉水事务全部移交水务局管理,实现了全县境内水务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了水务一体化进程,为今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供水网络化打下了基础,为全县推广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冯广志.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10(8):26-32.

[2] 水利部:进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J].农村工作通讯,2014(4).

[3] 孙亚武.对建立农业水价成本补偿机制的思考[J].陕西水利,2011(1):160-161.

[4] 雷波.我国农业水价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8(9):19-22.

作者:李娟

第3篇: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是重大突破。以此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突破旧的束缚,最大限度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是将反腐败不断引向纵深的根本之策。

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从严管党治党,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纪检监察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提高治理“腐败问题”能力的现代化。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更加科学有效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核心在于党委负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认真履行责任。班子成员必须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要像抓分管工作一样,投入足够时间精力。《决定》指出,要“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纪委要负监督责任,加强对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是职责所在,必须理直气壮、履职到位。纪委书记要做到抓早抓小,发现班子内成员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扯扯袖子,必要时大喝一声,这也是对班子成员最大的帮助和爱护。

建立健全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办案机制,加强查办案件工作,让“老虎”、“苍蝇”无处藏身

《决定》提出:“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明确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查办案件,为加大办案力度提供了体制保障。上级纪委要加强对下级纪委执纪办案工作的领导,重点解决好基层纪委“不愿办案、不会办案、无力办案”等难题,督促其把主要精力放在监督执纪上。要加强办案能力建设,按照“内部突出主业、外部整合力量”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信访、党风政风、执法等内设机构和派驻(出)机构的办案职能,进一步加大联动办案、交叉办案、提级办案的工作力度。要加强沟通协调。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但不是要摆脱同级党委的领导。要认真落实好“双向报告”,紧紧依靠同级党委的支持,科学把握查办案件的时机,努力取得最佳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以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为关键,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决定了必须坚持经常抓、长期抓,必须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作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领导示范,一手抓督查问责。主要领导带好头,不搞随意变通,不搞有意规避,不打擦边球,上行下效,好的作风就会蔚然成风。共产党最讲认真,坚持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制度和规定,始终保持强大的震慑压力,不良风气就不会滋长。要以“积小为大”的理念抓作风建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简单问题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各地应在执行好中央“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搞一些“自选动作”,促进作风建设“渐入佳境”。要以问题导向原则抓作风建设,让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到作风建设中来,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

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抓好源头治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落实这一精神,一要让制度刚性运行,打造牢不可破的笼子。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对破坏制度的行为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问责追究,维护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二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党和政府工作,努力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三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断压缩腐败空间。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过多,是导致权力寻租、腐败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适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从根本上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完善执纪监督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和水平

中央纪委要求“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结合实际推进“三转”,一要强化“再监督”机制,体现有序。纪委要牵好头,强化角色意识,发挥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作用,体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和执法的再执法”的职能定位,集中精力履行好监督执纪职责。二要创新监督机制,体现有效。要进一步探索廉政约谈制度,推进约谈制度化,加强沟通了解,提高监督效率。推行“签字背书”制度,强化主体责任,促进责任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职能科学定位的关系,创新必须在纪检监察职能范围内实施,切不可剑走偏锋,越位创新。三要完善管理机制,体现有力。探索完善地方派驻管理工作,落实好“两个为主”的要求,上级纪委要加强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各级纪委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汇报人:xiexiebang

第4篇:用好“三张清单”释放改革红利

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秭归县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便利化。以“三张清单”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助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让部门职能职责更明确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行政许可,彻底终结非行政审批,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作用空间、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秭归县按照国务院、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落实衔接、调整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目录化、动态化管理。2014年在2009年确定的370项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43项、取消130项、转其他权力62项,承接上级下放和部门申报新增63项。梳理确定206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173项和非行政许可33项。2015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市(州)级和县(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2号)有关要求,全面调整规范县级行政审批事项。保留40项、规范名称68项、调整事项设置65项、取消或转其他32项,新增78项,调整规范后的行政审批事项共计225项(行政许可208项,非行政许可17项)。2016年按照上级要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承接新增5项、调整为其他类11项、调整事项名称4项、合并7项,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202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2017年提请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14项、承接新增9项、调整14项,秭政发[2017]4号公布调整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94项。2018年初按照省市关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18项、调整10项、承接新增3项,公布县级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85项。制定实施《秭归县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办法》,编制办事指南和服务流程,对审批事项的准入、实施和监管进行规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政府门户网公开每一项权力的依据、流程、责任,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强化“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清单之外无权力”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让市场环境更公平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广应用中介服务管理平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预防寻租腐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是“互联网+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抓手,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县自2015年开始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收费等全面进行了清理登记,公布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3项。重点整治“红顶中介”,深入推进中介服务脱钩改制,破除服务垄断,规范服务行为,组织开展3轮共计14个部门“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完成4家从事与主管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事业单位改制。解决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突出问题,推动我县中介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时注重湖北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平台推广运用,制定实施《关于做好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及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的通知》(秭审改发[2017]1号),中介服务网是中介机构提供信息展示、网上交易的网络平台,为公众、项目业主、中介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入驻管理、公告发布、竞价交易、监督评价等服务。统一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网上展示、规范服务、在线交易和管理工作,着力打造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平台自2017年8月份正式运行以来,已有12个项目在监管平台随机中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今年3月份有5个项目成功选取中介机构,网上自选中介服务模式正在形成。

三、“四办清单”让服务群众更贴心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要求合法合规的一般事项“马上办”,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大力推行“网上办”,凡与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办”,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村服务中心或大厅,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动高频事项“一次办”,提高网上一次办好、现场一次办好、网上受理现场一次办好的事项比例。今年九月我县已完成《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清单》的梳理,涉及37个部门,940个事项,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实施。

以上“三张清单”的公布实施,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断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县将加强“三张清单”运用的督办,让清单见实效,逐步解决企业和群众所反映的“堵点、痛点、难点、热点”问题。

第5篇: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省政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要求更好地——

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决定专项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精神,推进实施《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徐少华强调,此次国务院取消和下放一批企业投资审批事项,事权和责任同步下放。广东要以积极态度、有效方法贯彻落实,更好地释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做好衔接和监管工作,确保对下放的审批事项接得住、连得上、管得好。在推进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省有关部门要开展“串联”改“并联”的内部审批流程再造,特别要解决好互为前置的问题,同时要利用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办理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简化和优化审批流程。

第6篇:连队改革成果汇报材料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改革红利得到释放

兵团的改革的重点在团场、团场的改革核心在连队,连队改革的成败关乎整个改革的成败。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南疆兵团、改革的光明照耀着三师49团13连。13连的职工群众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和阳光、改革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一、转变思想为改革的推进不竭动力和源泉。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篇著名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指导改革开放的有力思想武器。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得解放思想这就是辩证统一。

连队两委认真学习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按照49团党委的要求,破除原先僵化、传统的思维模式,按照改革的路线图,从取消“五统一”的措施开始,传统僵化的思想不是一日形成的,改革的到来思想的转变更不可能一步到位,灯不点不亮,理不争不明每日的早晨会、晚研判、两委会议、有时候两委为连队改革的思路争的脸红脖子粗,大家在改革中思考,如何贯彻落实改革措施的思想交锋,背后层次更是由原先工作清飘飘到现在改革过程压力和动力互相交织作用过程。从原先的连队由管理向职工服务逐步转变的过程,在背后的力量是连队的两委的工作习惯改变、思维的转变、心态的转变、需要不断学习的转变、从陌生向融会贯通的改变。通过改革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完善,两委对于在连队该干什么、如何干都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办事流程、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在优化、再改造、再提升。

二、两委作用提升明显、为改革成效提供不竭动力。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连队两委成员选举实现了民主,连队管理实现破立并举,改革以来,“破”连队管理人员由上级委任、连队管理“一言堂”、都在管最后都不管、党支部软弱涣散。“立”树立连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连队管理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机制、两委成员要进行选举年度考核,强化履职尽责、深化问责追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通过两委在阿拉尔党校的轮训、到每周四49团党委雷打不动的两委培训、师市星期天党校培训着力加强学习、切实解放思想,不断建设学习型的两委。为坚定不移全面做好向南发展各项工作启发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视野,思想的升华要靠深入学、经常学、干中学,两委进一步加深了兵团改革的政策、向南发展的战略部署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了对如何更好履行兵团职责使命的思考和认识,进一步增加了敢于担当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三、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论断。“五统一”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使用“五统一”的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体制是不相应,必然产生推动作用,反而会产生阻碍的作用,取消“五统一”就是改变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中不相适应的部分,更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取消“五统一”给职工不仅带来收益、更主要是给了职工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地怎么种,农作物卖给谁,职工群众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人们发现改革始终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从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法大纲》对农民的土地政策都是极其重要的政策方略,她关系到整个中国革命的成败,关系到民心向背。改革中对职工群众的土地确权颁证、重新划分职工身份地、明确土地、职工、民兵“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真正说明了改革始终站在职工群众利益上想问题、维护职工权益、宣传改革政策、调动职工投入新时代奋斗的热情,进一步放大和提升兵团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7篇:稳增长有赖调结构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徐印州

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人民就业的前提和社会安定的保障,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全国、对于广东这个经济大省都是不可想象的。稳增长的核心是增长,没有合理的经济增长,2020年经济总量翻番的宏伟目标无法实现,稳增长是当前的硬任务。

稳增长是要保障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而不是保持经济持续的高速运行、过热发展,那种以为稳增长还是要大干快上的观点是过时的、有害的。近年来,市场择优机制被人为阻隔,政府干预替代市场机制的负效应愈益显现,无视经济周期,用旧模式,走老路子,拼土地、拼资源、依赖投资、政府大包大揽等,已经难以为继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地方债务积累、资金周转不灵等强烈的预警信号,警示盲目追求GDP已经走进死胡同。当前一轮宏观调控政策迄今没有放松的迹象,也没有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出台,而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已经明确昭示:稳增长必须统筹考虑调控物价、预防风险、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理解稳增长的意义,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从2012年四季度起,我国经济运行结束了两年多的探底下滑,开始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是今年一些经济指标在回升趋势中轻度下滑,一些指标回升疲弱,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不仅继续充满不确定性,而且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不振,国内经济正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率下移的转换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很难进入强回升状态,必须统筹考虑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不能因经济指标一时的下行变化而改变政策动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

实现稳增长,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调结构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调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是实现有后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调结构讲了多年,但是调到深处一触及眼前既得利益,往往浅尝辄止;调结构调了多年,还有不少人眼光局限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追求表面数字。其实,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还包括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下真功夫调结构,不仅长远发展不可持续,而且短期平稳增长也难以保持。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突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峰值,再难有大规模扩张的余地。近年来我省个别后发地区强调工业立市而实难凑效,非不为也,实其难也,因为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再重复上项目自然是毫无前途。稳增长不能一味追求产值,调结构的对象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更要关注所有产能过剩的产业和行业,通过调结构实现市场要素在不同产业和行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广东省面临的重大挑战。为解决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广东近年大力度推进产业转移,目前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经济落后局面尚在转变过程之中,牵动着广东经济全局的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珠三角和广东省内其它地区实际上分属各自游离的区域经济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如果市场资源配置的关联度很低,任何由政府强势主导的转移都很难解决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发达地区经济先行的根本经验在于,通过市场,打破隔离,在全要素领域与发达经济建立起全方位的密切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后发地区急起直追的着力点。

调整企业政策,充分激发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尤其是扩大就业功不可没。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务院最新的政策即将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这是对稳增长的利好消息。各地应抓住机遇,切实关注和扶持小微企业,发挥其在稳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最近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为一直以来呼吁的盘活存量资本和搞活金融市场做出了切实的动作,从此迈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真的进入深水区。现在有些地方存在对改革的畏难情绪,不敢进入改革深水区,不思进取或闭门造车,或者迷失彷徨,只等着向中央要改革红利。其实,深化改革的潜力很大,稳增长有赖于深化改革,关键是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众所周知,广东经济发展之所以能有今天骄人的业绩,有赖于开改革的先河。我们一定要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实践中学会利用改革红利,而不是固守老一套的增长模式。这就需要在完善市场体系上敢于突破既得利益,在打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在加强薄弱环节基础建设上加大力度,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做实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系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第8篇: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释放改革红利》考试试题答案

单选题

1、下列各项措施建议中,不利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是(实行资源无偿使用制度)。

2、对于农民工问题,下列解决思路错误的是(进城农民工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4、(城乡二元化结构)

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应在改革上取得的成果不包括(物价水平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

6、 在投资体质改革中(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确认。

7、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是(提高关税水平)

8、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10、(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的基础。 多选题

11、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全选)

12、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全选)

13、我国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有(市场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政府干预过多)

14、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有(不选:加强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

15、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全选)

16、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政府需要推进开展的工作有(全选)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评价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全选

18、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政府需要完成的工作有(不选:增加税收项目..)

2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包含的制度有(全选)

判断题

21、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要减少顶层设计,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2、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四化同步,体现产业支撑、就业优先的城镇化。(√)

2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平和改革。(√)

2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5、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6、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三重任务的叠加时期。(√)

27、十七大推动设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十八大进行了改组。(×)

28、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政府的决定性作用。(×)

2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以农带工,以城带乡…..( ×)

上一篇:华夏保险公司简介下一篇:学校校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