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三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小学《数学》教材(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介绍

摘要:冀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比和比例、百分数、圆的周长和面积、统计等。单元编排各具特色,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是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上学期使用的。本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目标进行编写的。本册教材坚持了冀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和编写特点,力图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所需的重要知识和能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从而体会数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了让广大教师尽快熟悉和用好本册教材,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对教材主要内容编排和编写特点做一个简单说明。

一、数与代数领域

(一)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的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正比例、反比例”部分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正比例、反比例”的具体内容标准有四条,即:1.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大纲》比较,有两点变化:第一,增加了第3条要求;第二,把比例尺放到“空间与图形”领域中。

从这部分内容安排看,传统的教材通常把比、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的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下册集中一个单元来学习,这样的安排,内容多,学习时间长,而且学习内容又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比和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从分散难点、重视应用的角度出发,本套教材把《数学课程标准》的四条要求分两个单元落实。六年级上册本单元“比”,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第一条目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正比例反比例”,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第二至第四条目标。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是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任何两个相关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是比的知识的具体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会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从编写思想、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本单元要认识的数学概念有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等,学生对这些概念实际意义的理解,是学生能否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叙述,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及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如,选择现实生活中搅拌水泥沙的事例,利用人们生活中的语言“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认识比;选择我国《国旗法》中规定的五种国旗长和宽的比都一样的真实素材,让学生通过计算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认识比例;结合在一块长方形地里种茄子和西红柿,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本套教材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做的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如,学习比的意义时,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调配涂料的问题,通过“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启发学生用已有知识写出6÷3=2和3÷6=1/2两个算式,然后,说明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并写出比的式子。这样,把以前的除法和新知识比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再如,比的基本性质,选择了学生平常玩的踢毽子的数据,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再让学生说一说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有什么关系,把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又如,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计算自己写的比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性质,经历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真实的工农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并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如,菜农按比例种植茄子和西红柿的问题;建筑工人把水泥、砂子、石子按2∶3∶5配置混凝土的事情;商店配制什锦糖的典型事例;配制药水、配置葡萄糖注射液等现实问题。通过学生自主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比和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等。

(二)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本套教材分两个单元学习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百分数;稍复杂的、需要两步计算的百分数问题,折扣,成数,税收,利息等问题。单元最后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的内容——“学会理财”和“学会购物”。

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本套教材与《大纲》教材相比,在内容安排和编写思想方面都有较大变化。《大纲》教材通常把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以及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等安排在一个单元,强调的是百分数的计算。本套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两个单元安排在本册教材中。其目的:一是分散难点,二是突出重点。本单元认识百分数,强化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百分数与分数、小数、比等知识的联系,重视用百分数来描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的应用价值。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强调的是百分数的应用,而不是百分数的计算。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百分数是一个典型的分数——分母是100的分数。从这个角度讲,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如,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大小比较、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等。但是,由于百分数在反映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关系时,更容易说明问题,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用百分数来刻画、描述事物的定量化特征,交流、传递社会发展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讲,百分数又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因为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与分数问题是一样的,所以,百分数应用的“重要”主要体现在百分数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而不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单元教材,改变传统教材将百分数问题进行分类,分别总结计算方法的做法,而是紧紧抓住“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一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发展应用意识。

这部分教材内容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材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经历抽象出百分数、认识%及百分比、百分率的过程,突出“百分数”的特殊性。如,教材创设了篮球队员进行100次投篮练习的情境,用画“正”字的方法给出了李明、王建投中的次数,首先提出问题(1):李明投中的次数是投球总数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讲是很简单的。由于数据的特殊性,结果只能是67/100。在学生用已有的分数知识写出67/100后,介绍67/100通常写作67%,%是百分号。问题(2):王建投中的次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把同样的问题由“几分之几”变成“百分之几”,把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就是一个特殊的分数。然后,通过育林队三个小组计划每天植树各100棵和实际植的棵树“97棵、125棵、100棵”这个现实的事物,在学生讨论97%、125%、100%三个百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介绍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这样认识百分数,使学生既感受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理解了百分数叫做百分比、百分率的实际意义。

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传统教材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它们之间进行转化,通常是给出一组数(有小数、有百分数;或者有分数、有百分数),提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等要求,师生共同完成互化,再总结互化的方法,然后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既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体会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必要性和作用。本教材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思想是:淡化“形式化”的方法的总结,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互化的必要性和价值。如,教材选择了某校七、八年级学生人数和戴眼镜人数的事例和有关数据,在解决“戴眼镜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的过程中,学会小数与百分数转化的方法,体会转化的必要性。再如,教材设计了比较兽类和爬行类动物多少的问题情境,呈现了“爬行类约占脊椎动物的6%”、“兽类约占脊椎动物的2/25”的数学信息,在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比较的过程中,学会分数和百分数转化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了解根据数据特点,可以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这样的学习,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是有价值的,是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

3.注重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教材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或数据,使学生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如发芽率、成活率、合格率,计算生活小区绿地的面积,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

本单元解决的百分数问题,虽然都是两步计算的,但是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为学生列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分数两步计算的问题,为百分数两步计算提供了思路上的基础。所以,本单元教材在内容设计上,采取抓住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如,本单元第1节课,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计算扩大后的湖面面积是多少”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可以把原来湖面的面积(2800平方米)看作单位“1”,扩建后的面积就是(1+35%),因此,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列出综合算式计算。问题二,已知实际退耕还林的公顷数和超过计划的百分比,求计划退耕还林的公顷数(这是传统教材中的百分数除法问题)。本教材不讲百分数问题的分类,更不讲“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而是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把计划退耕还林的公顷数(单位“1”)用x表示,找到630与单位“1”的等量关系;即实际退耕还林的公顷数等于计划的(1+20%)。进而根据“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方程并解答。再如,打折、成数、纳税等,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都是“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教材都采取让学生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后,自主计算来解决,感受知识间的联系,经历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5.突出教材内容的现实性,发展应用意识。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具体要求。本单元教材在内容选择上,一方面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事例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如,湖面扩大问题,退耕还林问题,家具打折问题,电视机定价等。另一方面,还特别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和数据,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如,听新闻、提问题。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这一鲜活的形式呈现“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等真实数据,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教材把有关百分数知识的学习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选择2003年、2004年国家统计公报中的真实数据,让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在解决求利息的问题时,让学生“按现实的利率”计算等。这些内容,一方面使教材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性和发展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应用的价值,进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一)圆的周长和面积。

分两个单元编排,主要内容包括圆的认识、用圆规画圆、扇形的认识、设计图案;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等。

认识圆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 “图形认识”部分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具体标准要求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与原来的《大纲》(修订版)相比,进一步明确了观察、操作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两个基本数学活动,强化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活动性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际出发,本教材在教学内容和设计思路上与过去的教材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从单元安排看,《大纲》(修订版)教材把圆的认识与圆的周长、面积编排在一个单元,并且用1课时完成圆的认识和画圆的教学任务;而本教材把圆的内容分为“圆的认识”与“圆的周长和面积”两个单元,其中圆的认识和画圆共安排3课时进行。这种编排的思路,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课时的调整,更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的建构思想:重视对基本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在经历图形认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从教学内容看,本教材首先增加了用多种方法画圆、设计图案等活动。关于圆的画法,《大纲》(修订版)教材只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本教材除重点学习用圆规画圆以外,还介绍了用其它工具画圆的方法。如,用带有圆面的物体描圆;用两枝铅笔和一段线绳画圆;将直尺的一端固定,让铅笔随直尺的另一端转动画圆。这些画圆的方法有的可以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有的可以让学生感受定点与定长在画圆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其次,增加了利用圆设计图案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圆来设计一些图案。这一活动内容,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图案的美,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价值,还可以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巩固画图技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扇形的认识,《大纲》(修订版)教材只作为选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的认识”里没有认识扇形的要求,但《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部分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内容标准,考虑到知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需要,本教材在认识圆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认识扇形。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大纲》(修订版)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目标是: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标准》与《大纲》相比,增加了“探索”这一活动性目标。强调让学生经历探索圆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并学习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教材在内容安排和活动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这部分教材内容有以下特点:

1.选择具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圆形的物体,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基础,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具有趣味性和现实性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认识圆时,教材创设了富有趣味性的动物汽车设计大赛的情境,呈现了三角形、正方形、圆等三种不同形状的汽车车轮,让学生选择喜欢哪种设计,并说出理由。这种具有童趣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借助对车轮形状这一常见生活现象的经验,通过讨论,初步体会圆的特点。再如,认识扇形时,让学生想像“扇形”像什么,把学生熟悉的“打开的扇子”形状与“扇形”联系在一起,建立图形的表象,认识扇形,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2.重视动手操作,在动手“做”的活动中,认识圆,形成相关技能,经历圆的周长、面积公式探索的全过程。观察、操作不但是“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本活动,在“第二学段”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形式。以动手操作为基础,在操作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圆的认识,形成相关的技能,是本单元教材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在认识圆时,教材设计了描圆、剪圆、折圆、测量等操作活动。通过描圆、剪圆,初步感受圆是曲线图形的特点,体验“面在体上”;通过反复对折圆形纸片,使学生发现圆的对称性,进而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圆心;通过测量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以及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直径活动,认识到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在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教材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在白纸上自主画圆,然后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形成画图的技能,同时体会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让学生在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教材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第一,让学生利用滚动法、缠绕法等自主测量硬币和圆形纸片周长和直径,通过观察分析测量的数据,初步感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获得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活动经验。第二,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周长÷直径。为发现圆周率积累素材,体验探索方法。第三观察大家测量、计算出的数据,发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现象,获得初步结论和活动经验。第四,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和我国数学家在研究圆周率中的贡献。确信探索结果的准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再如,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时,也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第一,估算飞标盘面积。通过把飞标板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估算,为探索活动打基础。第二,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分别平均分成16份、32份,剪开后拼成近似长方形,观察、比较。第三,提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圆形会怎么样?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像长方形。第四,讨论“拼成的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进而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个探索活动中,学生在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中,体会了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经历圆的面积公式探索的全过程。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和活动,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如,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教材创设了“全家骑不同型号自行车去郊游”的情境,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讨论“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得远”的过程中,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初步感受车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再如,“计算圆形草坛需要多少草皮”、“水缸的木盖需要多大”、“给圆桌选择台布”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突出了教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发展。

4.渗透数学文化。结合“圆周率的探索活动”,教材在“知识窗”里介绍了圆周率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研究、发展历程,感受人类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同时,结合古代数学名著《周髀算经》和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比例尺。

放大与缩小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内容要求,具体标准要求是“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比例尺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 “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具体标准要求是“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而原《大纲》(修订稿)把“比例尺”作为“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安排在 “比和比例”中,学习“比例尺”的目的是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具体说就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在内容处理和编排形式上都作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比例尺的工具性,重视用比例尺解决现实问题。

“比例尺”之所以重要,首先,它是用数学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们认识空间与图形并形成空间观念需要将现实几何图形和转化为我们头脑中想象的几何图形,进行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转化。这离不开比例尺;其次,比例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几乎所有与几何学有关的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用比例尺表示事物,小到认识地图方位,大到建筑设计、零件绘图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因此,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材改变《大纲》教材通过“编制的图”和问题来认识“比例尺”,再通过列比例式和解比例学会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教材建构思想,首先通过“画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镜框的示意图”,在作业本上画不下的现实问题,使学生认识学习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工具性。然后,通过画数学教科书的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的示意图等,进一步体验比例尺的工具性。另外,认识了比例尺以后,让学生亲自测量真实的地图上的距离,再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

2.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与《大纲》相比,除把比例尺作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以外,还增加图形“扩大与缩小”的内容,强调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图形的相似。本单元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学生能够完成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性和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如,通过用3根、6根、9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不同的三角形,来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通过给大头蛙设计名片首先认识1∶1,再由给较大的镜框设计示意图,需要把长和宽按比例缩小,并在按比例画简单示意图的基础上认识比例尺,了解比例尺的含义,体会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建立起原图形和示意图之间的相似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主要内容分两个模块编排,1.放大和缩小。主要内容包括:按给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在方格纸上按要求把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2.比例尺。认识比例尺画简单示意图和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认识扇形统计图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要求,而绘制扇形统计图却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要求。本套教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认识扇形统计图安排在六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扇形和百分数之后,强化读统计图和统计意识的培养,淡化作图的要求,并通过学生熟悉的典型事例,经历选择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表示数据的过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在读图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本单元教材坚持全套教材统计知识的编排特点。首先,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典型事例,把读统计图贯穿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体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事物的作用。例如,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用扇形统计图呈现某学校六(1)班40个学生一些项目的调查结果,在学生读图中的百分数、讨论图中每个小扇形表示什么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描述部分与整体关系中的直观作用。再如,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后,教材又选择了七大洲分布的彩图、地球陆地分布和海洋分布的扇形统计图,拓展学生视野,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提高学生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体会统计图在表达、交流信息中的作用。

2.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统计观念的培养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本单元教材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首先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素材。如,选择六(1)班“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上学方式”、“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等调查结果,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到数学就是身边的事情,这些统计结果反映了全班同学的一些情况。再如,设计了喜欢数学情况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设计调查表、实际调查、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这样的调查活动,不仅是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喜欢程度的调查,使学生清楚自己数学学习的感受,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体验用统计数据说明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另外,教材选择现时世界上的内容。如,用统计图表示中国运动队参加历届奥运会获金牌情况数据,预计2050年地球上人口总数等。让学生感受到扇形统计图在传递现时世界信息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统计的意识。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扇形统计图,读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借助集合图分析、解决问题;喜欢数学情况调查等。

四、综合应用领域

共安排5个内容

●测量旗杆高度——结合“比”单元内容设计

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根据测量活动获得的数据,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旗杆高度的具体问题。

●卧室设计——结合“比例尺”单元设计

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房示意图和卧室摆放家具等典型事例,给学生提供根据平面图和比例尺计算新房面积,以及设计卧室摆放方案,并用给定的比例尺表示出来的活动素材。

●学会理财——结合“百分数应用”单元设计

结合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支情况,给学生提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事例,鼓励学生关心自己家,学会理财。

●学会购物——结合“百分数应用”单元设计

结合现实生活中商品“促销”的不同策略,给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探讨合理购物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喜欢数学情况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学生学习感受的实际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设计调查表,用数字表示事物,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真实态度,帮助老师改进教学。

作者:张承印

第2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

一、填空

1、3005 kg=(

)吨(

)kg 5 kg50g=(

)g 3时48分=( )分 200分=( )时( )分

2、甲有45本书,乙有14本书,丙有28本书,甲给乙(

)本,给丙(

)本后,甲、乙、丙三人本数相等。

3、已知□+□+□=△+△

△+△+△+△=★+★ □+★+△+△=210 那么

△=(

)

□=(

)

★=(

)

4、把3个周长都是1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5、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16,分母比分子大2,这个分数是(

)。

6、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得到的1小段是这根绳子的(—)。

7、小亮把除数3看成了5,结果商15余2,正确结果应是( )。

8、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篱芭,篱笆长是36米,这块菜地的边长是(

)米。

9、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2分米后,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就增加(

)分米。如果长增加3分米,宽增加2分米,这时长方形的周长就增加(

)分米。

10、芳芳和婷婷去买同一本书,芳芳少35元,婷婷少28元,如果两人的钱合起来正好买这本书,这本书的单价是( )元。

11、数学竞赛出了20道题,做对一道得5分,做错一道扣2分,小光做完了所有的题,共得72分,他做对了(

)道题。

12、儿子今年5岁,爸爸今年是儿子年龄的6倍。10年后爸爸的年龄比儿子大 ( )岁。

13、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相加等于56,被减数是(

)

14、一个数除以7的商和余数相同,这个数最大是(

)

15、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8=3……(

)里,被除数最大是(

);被除数最小是(

)

1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1

17、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18、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分别所需的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

扫地(5分钟)

搬家具(10分钟) 晾衣服(5分钟)

他至少要花(

)分钟才能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

19、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这个两位数是( )。

20、将1~7这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21、笑笑从1楼走到5楼,共要走20级。如果走到10楼,共要走( )级。

22、找规律填数:

1 、9 、2 、8 、

3、(

)、4 、6 、5 、(

)

1、

2、

3、

5、

8、(

)、(

)

1、

2、

2、

4、

8、(

)、(

)

1、

4、

9、

16、

25、(

)、(

)

1、

8、

27、6

4、(

)、(

)

二、选择题。

1、估算一下,你的年龄比较接近( )。

A、120小时 B、120星期 C、120个月

2、右图中共有( )个正方形。 A、20 B、26 C、30

3、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

1、

2、

3、4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3,这一排的人数可能是( )人。

A、31 B、32 C、33

4、一个数先减去2再加上3,再乘以2,最后再除以3得6,这个数是(

)。

A、8

B、10

C、18

D、20

2

5、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 个,问一共有(

)人。

A、80人

B、81人

C、90人

D、91人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102×4=

500÷5=

60÷3=

250÷5=

90÷3=

104×5=

250×4=

50÷7=

420÷7-30=

70-70÷7=

210×0÷8=

2、列竖式计算

234×3=

73÷9 =

1000 - 265 =

589 + 365 =

125×8=

380×5=

205×9=

90÷5=

3、脱式计算

(28+47)÷5

187-87÷

3 90÷6+84

580-54+46

258×(400-393)

949—260×3

4、列式计算。

(1)一个数除以7的商是6,余数是4,这个数是多少?

(2)比236的3倍多78的数是多少?

3

(3)87连续减去多少个3结果是0?

(4)36加178的和乘5,积是多少?

(5)62和3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小刚有邮票55张,小红有邮票105张,小刚送给小红多少张邮票才能使小红的邮票数是小刚的3倍?

2、小红跟爸爸、妈妈去旅游,成人门票80元,儿童门票40元,买门票共花多少元?

3、三(1)班有62个同学去公园划船,租一只大船50元,限乘8人,租一只小船40元,限乘5人,怎样租合算?

4、亮亮和奶奶九月节余268元,比十月少节余了35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5、 玩具厂要加工120个玩具,已经加工了3天,还剩66个没加工,平均每天加工玩具多少个?

4

6、 三个年级师生346人乘10辆汽车去春游,前8辆车每辆坐34人,后两辆车每车坐多少人?

7、 一头大象每天吃90根香蕉,一头小象每天吃58根香蕉。一头大象一个星期比一头小象少吃多少根香蕉? (两种方法)

5

第3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一、我会填。

1、 3千克 =( )克 6t =( )kg

5200千克-200千克 =( )吨

2、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3( ) 55( ) 25( ) 90( )

3、在○里填上“<”、“>”或“=”。

+

14、从盒子里各摸出一个球,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连一连。

5、要给一块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菜地围上栅栏,栅栏的长是( )米。

6、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份是这张长

方形纸的( )。

7、甲数÷乙数=5……4,乙数最小是( );如果乙数是6,那么甲数是( )。

8、下列物体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 ) ( ) ( ) (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把一张纸分成9份,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 ( )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 )

3、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

4、在装有红、黄、白乒乓球的袋子里,不可能会摸出绿色乒乓球。 ( )

5、620×5的积的末尾有一个零。 ( )

三、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8厘米 B、12厘米 C、16厘米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

53、4000是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这个数最可能是( )。

A、4671 B、4010 C、3498

4、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300×5= 810÷9= 96÷3= 88÷2=

420×2= 380×0×25= 240÷6= 18×3=

2、用竖式计算,带※号的验算。

282×7= 160×6= 403×8=

※657÷3= ※736÷6=

3、估一估,算一算。

102×4≈ 396÷2≈ 495×6≈ 604÷3≈

4、脱式计算。

76+24×5 376-96÷8 (47+25)×

486-26×3 453÷3+94 (258-123)×7

五、看图填空。

1、小红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商店,再向( )走( )米到书店,再向( )走( )米到邮局, 再向( )走( )米到学校。

2、(1)笑脸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 )

(2)小船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 )

六、解决实际问题。

1、一块布,做床单用去这块布的 ,做窗帘用去这块布的 ,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学校买了13个足球,买的篮球比足球的5倍多8个。买了多少个篮球?

3、水果店里有梨5筐,苹果比梨多25筐。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4、三年级二班教室图书角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能放20本书,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5、有一根铁丝,用它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把94个橙子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装8个,想一想,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第4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分析

2013年冬季,教研中心组织人员对我旗小学

三、五年级进行统一命题测试,并将三年级的试卷进行集中评改。现根据抽查的三年级数学试卷内容和学生答卷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成绩统计

本次三年级数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共 人,平均成绩 分,其中成绩优秀分以上,合格 分以上,总体情况良好。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试卷紧扣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进行命题,围绕本学期所学的知识重点:乘除法,千米、米、千克、克、吨,,周长,时、分、秒,可能性,搭配中的学问,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试卷通过“聪明的你来填一填、精明的你来判一判、智慧的你来选一选、勤奋的你来算一算、灵巧的你来量一量、智慧的你来试一试”等题型,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进行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

三、答题情况

1、聪明的你来填一填。(共23分)分数占近全卷的1/5。本部分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对本册基础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时间的计算、质量单位的认识及互换,分数概念的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正确率较高。一部分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

4、

5、

7、小题。这几道小题跟时间、距离单位、分数单位、所经过的时间、正方形周长知识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精明的你来判一判(共5分)本题涉及了4个知识点。大部分能得到3分。丢分主要是2小题,导致的原因是学生对分数的概念不清,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5小题,要让学生知道面积和周长不能比。

3、智慧的你来选一选。(共12分)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认真思考,选择正确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得6——8分,小部分学生得满分。

2、

3、6小题出错的多。知识面窄,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4、勤奋的你来算一算。(共24分)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算,列竖式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抽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乘数或除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或除法的计算,口算的正确率高,尤其是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正确率达85%以上。

5、灵巧的你来量一量。(共8分)本题目打的时候大意了,不够准确,应该是勤奋的你来画一画。本题是考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过考察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的画图能力不够,有的画图时不用工具,说明老师平时的要求不到位。

6、智慧的你来试一试。(共28分)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与运算的重要目标。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将单

一、枯燥的文字应用题形式,改变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本题出错较多是3小题和4小题的第三问。出错原因是学得不灵活,3题硬套公式。4题的第三问,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不透彻。其实不用分数计算也能解答。

四、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统考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课本入手,从基础知识抓起。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本学期获得的信息使我们看到,学生比较扎实地掌握“双基”,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深信,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5篇:免费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20分)

1.(1)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2)长方形的长为26分米,宽为11分米,它的周长是( )分米。

2.□÷5=7------□中,余数最大是( )。

3. 在○里填上“>”“<”“=”。

20×3○30×3 900+1○900×1 2吨○18000千克 989克○1千克 67厘米○7分米

4. 在( )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①小明的体重大约是45( )。

②一块水果糖大约重2( )。

③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3( )。

5. 4米=( )分米

3吨=( )千克 240秒=( )分

5000米=( )千米 100厘米=( )米

6、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7、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5分) w w w.xk b 1. c om 1. 3吨棉花比3吨铁轻得多。( )

2.把一个饼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饼的1/3。( )

3. 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 ( )

4.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

5. 620×5的积的末尾有一个零。 ( )

三、选择(10分)

1.把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

A、10厘米 B、8厘米 C、12厘米 ww w.x kb1. com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 3.250×8结果有( )个0 A、1 B、2 C、3 4.一个两位数被9除,余数最大可能是()

A、9 B、8 C、7 5.一个三位数乘3,积( )。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四、计算 (34分)

1、口算(10分)

200+4000= 4500+2500= 324×2= 3000-1800= 78×0=

27÷9=

700×6=

56÷7=

400×3=

214×3=

59÷9=

132×3=

200×8=

36÷5= 760+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18分)

482×7= 506×6=

☆72÷6=

☆46÷7=

☆655÷5= ☆519÷3=

3、估算。(10分)

59×7≈

71×9≈

586×5≈

613×3≈

316×6≈

五、列式计算(8分)

1、3个235相加的和是多少?

2、217比什么数多54?

3、108的4倍是多少?

4、被除数是58,除数是6,商几余几?

六、解决问题(21分)

1、 学校图书室原有故事书2350本,现在又买来了280本,并借出了1348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4分)

2、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两圈,跑了多少米?(4分)

3、一篇文章有400个字,李老师平均每分钟打42个字。9分钟能打完吗?还差多少个? (4分)

新课 标 第一 网

4、计划将一块地的7/9用于种草,1/9用于植树,植树的地面比种草的地面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4分)

5、有一根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5分)

答案

一1.32 74 2.4 3.< > < < <

4.千克 克 吨 新课 标 第一网 5.40 3000 4 5 1 6.1/6 4/6 7.4 16 二 × × √ √ × 三B B C B C 四略

五705 163 432 9余4 六1.1282本 2.360米

3.不能 差24个 4.6/9 5.6厘米

第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一、用“可能”“不可能”“一定”填空。

1.月亮绕着地球转。( )

2.1千米里( )有1000毫米。

3.扔硬币时,( )正面朝上,也( )背面朝上。

4.姐姐的年龄比小妹小。( )

5.花开后( )有香味。

6.两位数乘一位数,积( )是两位数,也( )是三位数。

二、判断,一定画“√”,不可能画“×”,可能画“△”。

1.鱼儿离不开水。( )

2.太阳明天从西方升起。( )

3.大熊猫会飞。( )

4.在全校师生名单中任意指出一个,是学生。( )

5.天上有许多星星。( )

6.鲤鱼在天上飞。( )

7.我们班明天比赛会取得第一名。( )

8.轮船在陆地上行驶。( )

9.时光一去不复返。( )

10.明天是晴天。 ( )

三、实践题

1.盒子里有2个红球。8个白球,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可能性( )。

2.骰子的六个面分别A,B,C,D,E,F,郑一下,( )是A朝上,也( )是C朝上,( )是G朝上。

3.从1,2,3,4,5,6这六张卡片中摸出2张卡片,其数字和( )是11。

4.盒子里有10张卡片A,1张卡片B,6张卡片C,任意摸1张,摸到卡片A的可能性( ),摸到卡片B的可能性 ( )。

四、思考题

1.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1个蓝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则摸到1红1蓝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2红的可能性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袋子里有黒。白球各3个。如果能摸到3个球全是黒的或全是白的,则会中奖。这个活动中奖的可能性大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测试题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我会填(20分)

1.35×4表示(  )个(  )连加,也表示(  )的(  )倍是多少。

2.6乘7个于是(  )个十,是(  )。

3.一个数加上0得(  ),一个数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

4.25的4倍是(  ),24的5倍是(  )。

5.4个12的和与4的(  )倍相等。

6.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720的算式:(  )、(  )。

7.98+99+100+101+102=(  )×5=(  )。

8.在2、3、199、446、669五个数中,选出4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  )=(  )×(  )。

9.在○里填上“>”、“<”或“=”。

74×3○200

24×5○120

6×0×4○4

240

×4○120

×8

10.203×7

×6积的个位是(  )。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求85与9相乘的积,只能列式为85×9。

(  )

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

3.一个数的3倍是12,这个数是36。            (  )

4.一个数乘7,其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

5.998千克接近1吨。                   (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9乘一个三位数,积是(  )。

①三位数   ②四位数   ③三位数或四位数

2.2600×5积的末尾有(  )个0。

①1

②2

③3

3.2□×4的积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①3

②4

③5

4.□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①5

②4

③3

5.小雨住在离学校300米的地方,小雪住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们两家住地相距(  )。

①700米   ②1.00米

③无法确定

四、我会写(写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积是2400的算式,你能写几道?)(4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260-0=   72÷8=   302×4=   131×0=

450-70=

102×4=

700

×4=   93+40=

398×5=

21×5≈

102×4≈

510×9≈

六、我会算(18分)

327×4=

418×5=

2700×3=

1020×7=

3006×8=

815×4=

七、列式计算(6分)

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多少?

2.281减去273的差乘309,积是多少?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快乐(5×4+10=30分)

1.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2.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3.在一个正方形场地四周插彩旗,四个角都插一面,每条边插了18面,这个场地共插了多少面彩旗?

4.学校举办优秀作文展,小雪把自己的三篇作文打印出来,准备参展,每篇作文的字数如右表。

5.

买4双袜子,需要多少钱?

用100元钱买两双鞋应找回多少钱?

姑妈给小亮买两套衣服,应付多少钱?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开放题(20分)

1.

小芳去文具市场买钢笔,每支钢笔零售价为5元,但市场规定,5支或5支以上可以批发,批发价为每支4元。小芳要买3支钢笔,可以怎样买了(请写出你的购买方案和理由)

第六单元B卷

八、1.4×37+68=216(人) 2.(39+29)×3=204(棵) 3.(18-1)×4=68(面) 4.342+334+313=989(个)110×9=990(个) 990>989  能。 5.①15×4=60(元) ②100-40×2=20(元)

(58+32)×2

=

180(元)

开放题:1.方法不唯一方法一用零售价买3支,需要15元。

方法二:用批发价买5支,以后再以批发价卖2支,要4×5-4×2=12(元)

2.

上一篇:4s店市场部月工作计划下一篇: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