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分层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物理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分层作业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位学生都提高很重要,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是教师不能控制的,但是学生出现差距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差距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利用学生之间的层次,使学生得到最大进步。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无论是学习好的或是学习差的都要用一样的态度进行教学,努力帮助学困生提高,使学困生变得优秀。

一、研究课本,制订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在每次讲课之前就应该仔细研究教材,通过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注意到其实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也是分层的,教材有的知识是简单的,而有些知识是需要拓展和挖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分层处。如果在讲课的时候教师直接对学生说这些题目适合优等生做,那些题目需要学困生掌握,这样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分层,安排不同层次的题目和知识让学生依次学习,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还可以激励学生之间互相追逐的学习,挖掘潜力。

二、按照分层的方法布置作业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授课还要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也分层次进行。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进行布置;第二个是运用定理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对知识拓展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学会拓展和延伸,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在证明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两个层次学习:(1)直接运用定理进行证明,通过一个定理可以直接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之间的特点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这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每一条定理,然后学会灵活结合和运用。这样分层次布置作业会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并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

分层次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先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再帮助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协调好,让学生都可以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知识,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分层教学中高效学习。

编辑 孙玲娟

作者:陶安忠

第2篇:农村初中分层教学过程中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方法。农村初中的英语水平相差很大,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农村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积极尝试,农村英语分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等问题。所以,在新课改推动下,分层教学在农村中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业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分层进行作业设计和布置,是确保作业轻负高效的根本。所以,在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设计作业。那么,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分层设计作业呢?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1. 遵循分层教学原则,将作业主体分层

我国英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正式开始,在基础阶段,农村学生大都能跟得上教学进度,学生成绩分化也不会非常明显。进入初中后,由于教学内容难度加大,学生的英语成绩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分层教学以进步为前提、以分层为基础、以竞争为手段,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遵循分层教学原则,将学生分层。具体到分层教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将作业主体分层。学生分层的重点是在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理念指导下,以英语学习成绩、思维能力为主要参考标准,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毅力和兴趣,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成绩较好、学习主动、接受能力强。B层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有发展空间,但是基础一般。C层的学生以学困生为主。根据学生层次,教师会设计、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开展有效学习。随着学生成绩变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调整,如将C层的学生及时调到B层,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作业难度分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要求的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点。在学生分层结束后,分层教学就进入到作业分层阶段。作业分层的重点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层设计作业和学习任务。通常来说,英语分层作业可以A、B、C三层,其中C层作业是保底作业,全班学生都要完成;B层作业为提升作业,作业内容具有一定难度,作业的挑战性和开发性明显,能提高学生的智力;A层作业主要是针对A层学生设计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开放性极强,主要是进行思维训练。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9A Unit 4 Growing up Reading教学为例,C层作业为整体理解课文和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掌握阅读技巧;B层作业为较好地掌握和运用本课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型,使学生通过句型表达、词形变化等实现知识技能转化;A作业为结合单元所学单词(例如junior high、try out for sth.、leader、simply、national)和句型,寫一写Spud Webb为实现梦想永不放弃的历程,或者展开情境对话,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传统的英语作业以抄写、背诵为主,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作业形式单调乏味,一些内容还有重复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分层教学认为,布置设计作业一定要因材施教,要注意作业的层次性。教师在授完课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层布置作业。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英语作业布置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把握好作业的难度和层次性。通常来说,英语作业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基础性作业、书面作业和课外拓展作业。以牛津译林版英语9B Unit 4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课堂教学为例,本节课的基础作业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课文。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完成一篇阅读或者以“The Most Famous Person I Admire”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课外拓展作业是让有学习余力的学生在课外时间看教师推荐的原版片,或者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最敬佩哪些人,这些人都集中在哪些领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严格按照作业要求去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业。总之,教师要借助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开展学习,争取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4. 重视教学评价,分析作业实施效果

教学评价是教学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可以反作用于教学,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教”与“学”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初中分层教学和作业设计,也要重视教学评价。确切来说,在作业安排结束后,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态度和表现。待到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看学生是否完成作业,是否通过作业有所收获。如看C层的学生是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看B层的学生是否扩大了词汇量,是否通过练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了知识结构。看A层的学生是不是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又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作业进行教学反思,找出在作业设计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共同讨论,并给予那些进步较快的学生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教学评价的正向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作业分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在分层思想指导下去进行作业分层,才能强化作业在分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确保分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作者:夏群

第3篇: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很多中学都逐渐重视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初中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引言

因材施教理论受到了古今中外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在这一理论的支持下,初中数学必须要尝试进行分层设计的探索,希望能够通过分层教学的处理,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能够有效地开展起来。本文选取了数学练习与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了全面探索,希望能够针对初中生对于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数学练习与作业设计,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数学学习积极性降低。

一、数学教学在进行作业分层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整体的作业分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有很多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往往拘泥于作业题目的数量上,比如一些教师针对基础不够牢固的学生会布置较少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加大作业量,但是对作业的内容没有进行科学区分,所以很难产生较为有效的分层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第二,作业分层设计缺乏科学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作业设计一定要更加契合特定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分层学生,教师需要设定的分层作业往往是不同的。有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注意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这样就不利于提升作业水平,达不到通过作业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分层

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实施分层管理,一般来说,教师都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等进行分组,分别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50%、20%,以上分组是动态且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则教师就应该将其提升层次,最终保持在3∶5∶2的比例构成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首先,教师在进行分层的时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保障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跨层进步,主动体验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进而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实现教学激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还应该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在作业内容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知识应用场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后作业自由选择分层

初中数学练习与作业的分层设计要保证课后作业有分层的内容,然后学生自由选择来完成哪些练习题。作业不同于课堂上的练习题,是学生课后自我学习的发展与延伸,所以教师要设计出分层次的习题内容,从基础题、中等题和拔高题三方面来设计作业内容,心理预期是对应了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但是,在实际作业要求的时候,教师不要硬性规定,要给学生自由,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选择要做哪些作业。这样学生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习题完成作业,但是不能够完成的项目也会主动去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再在同组同学那里得到答案,进而逐步地提升。

(三)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在第二天上交作业,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以后,教师会给予作业完成状况的反馈,通常是作业题目完成的正确和错误。部分教师对于学生整体作业评价模式比较单调枯燥,并没有利用肯定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而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基础评价和反馈。作业作为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需要教师的及时反馈和科学评价分析,这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因此,教师作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领者,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可以借助评分的形式进行客观的测评。

(四)分层练习与整体练习相结合

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为了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必须将分层教学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为了解决“分层设计没有广泛采用”的问题,初中数学练习与作业的分层实施不能一直将分层活动坚持下去,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分层练习与整体练习相结合。一般情况下,新授课的相关练习就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分层次地理解,争取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够实现最大化。而对于复习课的练习题设置则可以形成综合化的内容设置,确保学生能够统一反馈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学习效果。总之,分层练习与整体练习要相结合,确保最终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练习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采取分層教学以及分层作业设计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理念基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认可,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初中数学练习与作业的分层设计要确保学生分层、练习题分层、作业分层实施之后,重视线上线下进行分层指导和高效评价。

参考文献

[1]蔡汉聪.关于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95.

[2]赵亮.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讨[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3]马晓梅.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9(52):83.

作者:杨润菊

第4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2011至2012学第一学期实验教研组教研活动材料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毕节十中

赵继刚

我校实施分层教学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从现在已经毕业的几届学生来讲,实行分成教学是我校一个教学实践的真正体现,是值得一走的新路子,针对物理这一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我对物理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教学谈几点感受. 1.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数学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智力发层水平等较为详细的学情资料,将学生分层。把学习教材知识都有困难的同学称为“基础层”;对经过激励和引导能比较好适应物理课堂学习并产生一定兴趣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发展层”;对几位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对物理现象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在逻辑思维方面有较快反应,在实验操作中有较好的动手能力的同学,我们称为“特长层”。

对学生的分层是采用明暗结合的方法,分层的目的不是消除两极分化,也不是鼓励两极分化,而是在于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使每一层次的同学,甚至每一个体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发展与提高,使他们每一位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与自信。

2.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基础层”同学的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甚至还可以降低,对这部分同学要重在抓基础,要求他们按部就班,循序浙近;对“发展层”同学的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要求;对“特长层”同学的目标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相应提高学习难度,拓展学习内容,鼓励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目标分层既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学好物理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够得着”,学习成绩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高;目标分层同时又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创造了多学、学深的条件。

3.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的分层,包学习内容数量的多少和深浅程度的不同。如在学习高中物理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对基础层的同学只要求理解物体在斜面上,向上、向下分别作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时受力情况。而对特长层同学,不仅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还要分析斜面的受力情况,以及斜面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及斜面相对地面的运动趋势等,这是深浅程度的分层。教师要恰到好处的控制各个层次同学的学习内容,及数量的多少,使基础层同学能够“消化得了”,又可使发展层同学“吃得好”,还要使特长层同学“吃得饱”。

4.教学活动的分层

教学活动的分层,对特长层的同学可在小范围内辅导及个别辅导,这完全可可以做到,而且效果很好。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查缺补漏把最主要的基础知识补上。其次是教师的讲授分层,面向全班讲授时间,包括前后合起来不应超过半节课,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多边交流和自主学习,为照顾全面,教师的讲授必须从最低点起步,重在基础,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领悟。教师在备课准备时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自主学习内容,在课堂多边交流活动中,共性问题全班讨论,个别问题,个别指导。简单问题要鼓励基础层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特长层同学回答。课堂练习或课堂自主学习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基础层同学。

教学活动分层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分与合,同时也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5.课后复习及作业练习分层

为了促进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作业练习提出相应指标。

对基础层要求他们紧紧围绕教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适量的基础训练和练习,重点放在反复阅读教材,不断提出不懂问题,学会讨论,要把教材读懂读透,并尝试作单元小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发展层同学,让他们全面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本知识,适度的应用训练,独立完成单元小结,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特长层同学,在完成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可以参与竞赛辅导,选读各种拓展性资料,要求他们在自学中学会质疑,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会讨论,寻求解答,指导他们完成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小设计以及探究性或研究性小课题。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探询那奇妙的物理世界。

6.考试和评价分层

在物理测评时,同一考试卷在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分别给出不同层次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选做,特长层同学必须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包括各种附加题,而基础层的同学只须做较简单的题目,发展层的同学做中等难度的题目,其结果是三个层次的同学的分数若同为80分虽然不代表各自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但却反映了各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层次同等水平的学习要求,这与教学目标分层的要求是一致的。

除了试卷测试外,教师要更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基础层同学,要多给予鼓励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抛弃自卑,在原有基础上努力提高;对发展层同学,采用激励评价,找出差距,指明其努力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发展层同学采用竞争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戒骄戒躁,虚心好学,更上一层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进步明显的同学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同学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新起点,使他们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总之,物理分层教学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学习中等的学生有了长足进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物理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5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初探

摘要:自“因材施教”的思想被我国教育家孔子提出以来,历朝历代教育者都相当重视。当前如何在教育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分层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实现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公平对待”的话:讲得内容简单易懂,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吃不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讲的内容较难,又使得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下,使其产生挫败感,也意丧失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因材施教”的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各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导致了认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的差异。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有区别的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指导、要求、评价,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物理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物理知识认识服务。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主体不是仅仅知道差生或是优生,教学的主体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的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他们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这种差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度的帮助。

三、初中物理如何分层教学

1、划分层次

划分层次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必须仔细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完成好坏,回答问题等情况,通过询问、调查、测试等方法,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淡然这个分类只要教师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便好,不能再班级公布,以防止刺激学生的自尊心。

2、制定目标的分层

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了解教材中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制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进一步的教学目标定位。

例如:在学习重力的时候,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求差生: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要求中等生:通过各种实验,可以总结归纳出影响物体重力的因素,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另外,还应该了解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要求优等生:在了解影响重力的因素和气相互关系后,展开联想,判断不同质量,不同位置的物体,重力大小的不同。

3、课堂教学的分层

分层教学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目标,统一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更应该注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优秀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在教学拓展内容上给予一定的点拨与启发,带动其学习更多更精的知识;对于差生,教师在教学中药明确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做重点的指导。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物理课实验多的特点,在班上结成优带差的实验小组,在实验中让中、差生对实验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优生要培养他们从实验的的现象,解释实验本质的能力。并且,可以在各小组中指派优生作为小老师,对中、差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让优生提问,培养其发现问题,掌握重点的能力;让中、差生回答,培养其对思考。

4、作业布置的分层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需要分层设计。针对优生,在作业的布置上,应该以难度较大,思考性强的习题为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这对中等学生,应该以一般的课后习题为主,使其懂得课堂知识的运用;针对差生,应该以简单的知识巩固题为主,使其对课堂知识进行再次复习,加深印象。

例如:在上完《熔化与凝固》一课后,教师在安排作业时,可以分层安排:对于差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课文中出现的气态、也太、固态、熔化、凝固、熔点、凝固点等相关知识的定义抄写1-2次,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在作业安排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物质间三种形态的转化规律,并画图表示;对于优生,教师可以要求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发现并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电灯为什么要用钨来做灯丝;水银为什么不能做寒暑温度计等。

5、考试命题的分层

考试应该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来命题,做到考试命题的分层。具体来说,在物理考试考卷的设计上,应该体现分层,可以将试题分为三类:基础题、提高题和强化题。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提高题:要求差生选作,中等生和优生必须完成;强化题:产生不做要求,要求中等生选作,优生必须完成。对于不同学生,要求在必须完成的题型上达标,无论是差生,中等生还是优生,只要在自己必须完成德题型上达标,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6、学习评价的分层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统一标准。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例如:在物理教学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三组分层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组,给三个组制定三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于优组的学生采用竞争式评价,鼓励优等生互相竞争,对其的评价,教师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对于中组的评价应该差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中等学生不畏困难,用于探索,争取赶超优等生,促使中等生积极进取;对于差组学生,应该采用表样式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发现优点,肯定起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程金贵.利用分层教学贯彻任务教学法理念[N].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2). [2]丛建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8.11.

第6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刍议

摘 要:以往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把全体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在同一种教材下采用统一的要求,同一种方法来授课,这样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分层教学这种方式正好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何分层教学,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在实践中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分享

所谓分层探究,即在探究教学中,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并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个别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评价,使各类学生在探究教学中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一、物理教学分层教学的基本类型

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探究的前提,怎样对学生分层呢?由于对事物的探究,需要基础知识作保障,也要依赖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发挥。首先要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把学生划分成A(学习优等生),B(一般学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此层次是动态的)。然后把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组内搭配、组间平衡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一A、二B、一C),从中选出一名知识、能力较强的作为小组长。整个分层过程是隐性的,这有利于消除“标签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同时,这样的分层方法,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促使他们相互借鉴、相互激励、互助合作以达到最后的相互提高、共同进步。

2.教学目标分层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导向作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一般要求,是基本目标。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要制定出分层要求的教学目标。因为目标分层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定位作用,能够保护好各层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B层目标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基本要求,可以确定为基本层目标。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这一节,B层目标:知道比热的概念,能计算有关比热的问题,能利用比热解释相关现象。C层目标低于基本层,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限度要求。在《比热容》中C层目标:能复述它的概念,知道它的单位、单位的物理意义,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A层目标高于基本层,相应提高教学难度,重点落脚到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是以上节为例:学生能灵活利用比热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如何在热天为顶楼降温,如何鉴别不同物质等这一类问题,能计算比热与其它知识相综合的题目。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事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每堂课重点训练的探究环节,这是全班学生必须都完成的探究任务,再确定另外两个层次的学生应完成的探究环节。一般而言,C层次学生应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能尝试着应用一般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尝试着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纳,能复述结论。B层次学生要能够提出问题,能够利用常规方法顺利的进行科学探究,能够总结概括实验结论,能够倾听反馈意见,能够利用结论解释简单现象。A层次学生应能提出较为专业的物理问题,能够利用与他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能够较为科学的总结结论,能够对他人的探究作出客观的评价,能够创造性的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探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实施的环节。在分层探究教学中我们采用了“集中导学、分组探究、个别辅导”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有效控制“分”与“合”的时机和节奏。“合”时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作适当的知识铺垫和方法指导,分层布置各探究环节的探究任务,评价各小组的探究活动。

二、物理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分类建组

分类建组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各自知道自己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按层次教学,也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中,共同奋发进取。

2.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备课要在透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A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B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C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讲“压强”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压强的意义,会运用压强公式,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这样做,不仅能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基础差的C层学生,要求其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B层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全部要求,最优秀的A层学生,在课标上进行拓展深化。如在“凸透镜成像”教学中,C组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经历较完整的探究活动;B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A组学生能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科学规律,发现新问题。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整体教育改革,需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以上是本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分层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实践。希望这些浅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利用于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第7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多层次性,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获取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取得了点滴的经验如下:

一、依据学生认知差异和知识水平的悬殊,将学生合理分层、分类

要对学生合理分层、分类,必须首先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认知潜能分成不同的层面和类别。一开始我就耐心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并做仔细的分析,认为班中的左春莉、王振静、朱婷婷等同学思维敏捷,在接受知识方面,语文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很强,现有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班里的优秀生,把他们分为A组。

像程杰、王海燕、吴家林等同学,他们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语文意识和较大的潜能,把他们分为B组。 对于张家运、胡德浩、沈业初等同学学习兴趣较低,认知能力也很差,接受知识感觉困难,压力大,把他们分为C组。

二、课堂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体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例如我在教授课文时,就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教学要求。 对于A组同学,提出问题,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写出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对于B组,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出最恰当的结果。对于C组学生采取引导提问,多为差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相互交流,巡视指导,帮助差生疏通思维,这给几位成绩好的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又为差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2、课堂练习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练习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难易要适度。比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对于A组学生不但要求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题,还要完成带星号的思维拓展题。对于B组学生在完成带星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示,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进而理解题意。对于C组学生的素质,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且鼓励A组、B组学生帮助C组同学,基础题。

三、拓展课外活动,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做好课外活动工作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A组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为他们创造一个发挥潜能的机会,比如鼓励他们做一些课外延伸的题目,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善于发挥的技能。对于C组学生把他们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给予一定的辅导,同时做好家访工作。

四、在学生评价方面

在评价中我采取了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课堂评价中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采取了多表扬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质量检测中我设计了基础知识、知识与技能、思维拓展。不同的试题供不同层面的学生使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知识的潜能。

由于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原来的几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成就都有显著提高,在我所教的这个班级及格率由最初的55%上升到80%。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的加以完善,探索出更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路子,是的全体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8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七年级语文 李任华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在今年接手的初一语文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大胆的尝试,具体实施如下:

(一)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用分类方法,对症下药。如果忽视这一环节,那么即使分了层次也往往是无的放矢,瞎碰硬撞,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人对新接收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分类。全班34位同学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都不同,语文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他们的求知欲都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有的学生很勤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学习态度认真,但却总是无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学生或语文基础差或口头表达能力差或写作水平差或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主要是厌学情绪浓厚,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兴趣,懒惰,把自己的兴趣指向其它学科上,但却很聪明,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学生反应慢,动作迟缓等。根据这一了解,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低层)、“拼搏层”(中层)、“奋飞层”(中高层)。

除了对他们存在的差距作了具体了解外,还对他们存在差异的成因作了分析,以便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当然,学生本人的语文知识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曲线的变化往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而新的差异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可见,学生之间不但存在着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差异的可变性。教师要时刻关注这种可变性,做到心中有数,要不断调整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明确目标,分层实施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基础层主要培养学生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增强自信,从而形成认真读写听说的习惯,以保障“大面积合格”的设想成为现实。拼搏层主要是培养质疑、讨论的习惯和主动求学的学习品质,向奋飞层转化。奋飞层主要是要求他们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品质,要求他们善于自学,敢于质疑,不断拓宽学习思路,努力成为特优生。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自觉、习惯好、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要求其掌握初中课本所有的单词、习语以及语法,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基本写作外,其次还要求其自学同等程度或程度稍高的课外读物,并摘好笔记,如阅读长篇文学名著,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让尖子生走进浩瀚的语文世界,广泛涉取文艺作品中的精华,积极主动去探索它的美和奥秘,提高文艺鉴赏能力,这样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里所说的“高质量”是指“立意”“取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创新。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觉得脑子发空,没东西可写,只得东凑西拼来一个“硬做文章”。我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几条措施: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生活,有话可说,有了新的认识,就觉得想把心里话讲出来,有了话,又想说,就考虑怎样去说,如何说;其次要求这些学生仿写,当然仿写并不是生搬,更不是抄袭,是从某些文章的立意、章法等方面得到启示,借以写出自己的文章来,如:有位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我就指导他写这类文章,提高写作

水平;再次,提倡多练并不断修改,有句成语说得好“熟能生巧”,在不断地练笔中就会潜移默化,达到“下笔若有神”的效果。另外,修改是积极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指导学生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标点符号等多方面修改。

学习认真而成绩提不高的学生则启发他们注意学习方法;对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认真细致完成作业,本人及时认真检查;对反应慢、动作迟缓的学生,给他们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提高作业速度;对口头表达能力差,在课堂上发言往往低着头,声音轻,断断续续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回答问题响亮完整;对没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学生,则多角度多方面绞尽脑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层层疑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抗奋状态,如组织好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感情,引起共鸣。除了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用不同目标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激活上进心,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动静交替,分层达标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活动。要真正上好课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行课堂四十五分钟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安排课堂结构,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朗读训练,提出问题时,必须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动静交替是分层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三个层次实行动静交替,对奋飞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启发;对拼搏层和基础层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导。这样,使不同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发展前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实际操作中,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先用富有感染力的“开讲”诱发基础层、拼搏层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在我的指导下展开自学活动,接着就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奋飞层同学早就在教师启导之时自己开始自学新知识,由于他们的基础好,对新知识会有一定的理解,这时对于同学的提问,他们就能根据材料很好地帮助解答。在解决了疑难问题之后,我就适当地布置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练习,让基础层、拼搏层的学生在课堂内独立完成,一则可以及时了解哪些学生还存在问题,二则又减轻了这些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了抄作业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我把重心转移到奋飞层学生处,带领他们多角度地把握主题,挖掘内涵,拓宽思路,最后要求他们课外完成一些高质量的作业。当然奋飞层学生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譬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就要求这些学生调查社会上被骗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逐个剖析,分析行骗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和受骗者上当时的心态,最后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总结出防骗措施,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难易结合,分层评价

作业、练习、检测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作业、练习、检测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做到有难有易、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差的学生也有认真完成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课本上的习题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习题时,后两个层次的学生没困难,教师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基础层同学就必须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做作业,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数量有区别,如基础层同学立足于最基本的练习题,做的内容少而精,确保质量,后两层次的同学要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免做一些基础题。做一些颇有难度的、需要学生自己学习体会的研究性题目。 此外,课外语文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所学知识的利用率,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所说读写训练的机会,所以教师应重视这一方面,对症下药,各取所需,使成绩好的学生变得更聪明,成绩差的学生也有摆脱学习成绩落后状况的机会。

分层教学活动,针对各层学生不同的基础,因人而异地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9篇: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先后达到目标要求。 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在于:

1、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全体性、发展性。(即基础性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是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2、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

3、重视中学生在由少年到青春期过渡阶段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性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

二、分层教学的实验

我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把七年级、八年级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级,那么,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分层的呢? 首先,我让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填写一个调查表,了解学生有没有学过电脑或者有无参加过兴趣班、学过哪些知识点、家里有没有电脑、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自己在电脑方面有没有什么专长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调查可以初步了解各个学生的一些情况,从而为分层做好铺垫。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会表现出一些分化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尊重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层学生为优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很感兴趣,学习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中层学生为中等生,电脑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上只求过得去,欠缺强烈的进取心。低层学生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他们在学习上往往也不努力。但是必须注意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实行升降级制,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为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机房中进行组织教学的,所以恰当的排位置也是很重要的。我将高层学生安排在机房的边上两排,而让中层和低层学生交替坐在中间两排,方便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教学,低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从心理上说,愿意接受比自己稍微好一点或者差不多的同学的帮助,高层学生在一起学习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得到提高。这种排位置的方法,有利于老师上课进行组织教学,有利于进行个别辅导,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由此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需要以下五方面的分层: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应该要明确哪一层次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程度。比如,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主要提高在理论方面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方面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操作技能,通过自学掌握如书本中的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或者课后的高层次习题;中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目标上,要求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略微的拓展和提高。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操作技能,掌握的知识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践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

2、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3、课堂练习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规定,一堂课学生的操作时间要占整堂课的70%,做到多练。可见课堂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理得好,学生的操作能力将会得到飞速提高。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我很注重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4、测验分层 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有时可以给出一些附加题供学生选做。

5、教学评价的分层 我采用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方法,主要看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对高层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低等生,应该寻找其闪光点,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让提高快的学生升层,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接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同时,又有效的杜绝了有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很难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觉得所学的内容过于简单这样一种知识水平不平衡的矛盾,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基础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使优等生课课都吃得饱。分层教学开展之后,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不少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变得开朗活跃了许多。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一篇:校车应急演练预案下一篇:性别平等数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