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标准目录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筑工程标准目录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构建思考

[摘要]该研究目的是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为中医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标准及模式。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专家咨询4种形式制定工作路线、初步确立研究内容:从中药本草考证,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效主治等,小包装等的应用,新药研究,管理等一条线展开。包括中医药理论、应用及医院管理等信息;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总则及第16部分中有关内容,数据元研究基本方法,从界定的研究内容中提取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出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思路与方法,整理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分为基础类、临床应用类、管理类三部分,并且规范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标识、定义、表示、允许值。讨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信息来源、采集标准、留接口、规范科学术语、与已有标准对接、维护管理方案等问题。

[关键词]中药临床; 信息数据元; 标准目录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的战略目标,并把中药技术标准研究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是新形势、新机遇条件下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信息共享、科研数据提取、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标准化,推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因此,加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数据标准化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1],可以实现语义互操,消除共享障碍。

1中药临床信息研究现状

1.1中药临床标准匮乏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的研究相对滞后,已经建立的标准也相对较少,有中药基础标准《中药分类与代码》、《中药学基本术语》等。现在中药使用的参考标准主要为《中国药典》及卫生部药品标准等。已经建立的标准大部分为中药基础标准,中药临床标准匮乏。

1.2中药临床体系缺如

目前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体系模式匮乏,顶层设计缺如。而中药临床体系标准的建立,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有特别重要作用,如能与电子病历衔接,更好服务于临床,有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药学服务。中药调剂作为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环节,包括:中药性状辨识技术、中药临床炮制技术、中药处方审核技术、中药处方应付技术、中药发药交待技术、中药临床煎煮技术、中药调剂供应技术、中药采购管理技术、中药贮存养护技术等关键技术[2]。构建围绕以中药调剂为核心的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将为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提供技术支持及应用标准。

1.3中药无法接轨临床

中药无法与临床接轨主要体现为2个方面:一方面,现在基于中医电子病历,HIS,PACS,LIS系统等的运用,中医在基础诊断(诊疗)、专科诊断(诊疗)等领域已经建立了一些数据元、信息标准成果。而中药临床信息的研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中药信息的标准研究相对缺乏[3],中药临床应用不能与中药商品等已有标准研究接轨。

2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

2.1数据元概念与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目标

数据元概念: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4]。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信息化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中药学及相关涉及到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管理等范围内的数据元目录及代码。专题是该标准制定的一期工程,其主要研究目标是:以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为依据,以满足中医医院信息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的急需为目的,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目录》、《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值域代码》。

2.2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构建参考依据

首先构建信息数据元就要有标准的支撑,在学习相关标准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如以国家标准《信息分类和编码基本原则与方法》(GB/T7027-2002)、《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 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WS 364-2011作为其主要参考学习指标。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主要是以《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第 16部分:药品、设备与材料为参考。其次是在课题进展的不同阶段,广泛征集行业内专家对对课题方案内容设计、已完成情况,进展给出的建议,保证数据元研究过程、内容的标准化。

2.3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研究方法

2.3.1 科学合理成立专题小组,咨询专家,制定工作路线

成立专题小组,问卷调查,小组定期组会,咨询行业内专家建议,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科教授、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学会领导、北京市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约6家医院的药房主任及信息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即涉及到中医、中药、也涉及到信息方面,既有科研也有应用,既有来自于大学、行业学会、医疗机构,也有来自政府相关机构专家,保证了咨询建议的科学、合理、全面。

2.3.2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提取

2.3.2.1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主要提取方法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提取借鉴自顶向下提取数据元[5]的方法,直接从职能区域的概念需求出发,通过需求分解逐步实现对各个功能、业务的数据需求的分析,从中提取数据元。这种方法对概念需求的分解要求很高,要求对信息系统的每个细节都尽量考慮清楚。在完成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要收集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对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必须同时考虑需要与实际可能,收集最基本的数据。同时应该根据业务分析,将必需收集的数据按照特性分成不同模块[6],如在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系统中,必须要包含中药基本信息、临床应用等模块。

中医药数据元的提取可以通过2种方式:可共享卫生领域公共数据元的部分,通过扩展卫生领域公共数据元来形成中医药数据元;根据中医药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广泛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元提取[7]。该研究主要以第2种提取方式为主。

2.3.2.2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的内容界定 参考《信息分类和编码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确立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的内容:从中药的本草考证,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效主治等,小包裝等的应用,新药研究,管理,一条线展开并拓展。把中药理论、应用及医院管理综合收集信息。内容的确定决定了要研究哪些数据元及对其数据元研究分析的程度。

2.3.2.3 整理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的目录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中药调剂为核心,围绕中药临床信息的基础类、应用类及管理类3个目录展开,其内容分别为①基础类:中药药性理论、配伍理论、药物警戒理论、功效分类、中药采集、炮制方法、中药剂型、中药计量规范。②临床应用类:中药本草考证、常用中药饮片产地、常用中药品种科属基源分类、常用中药材采集方法、常用中药性味归经、中药炮制品种炮制方法、常用中药性状鉴别分类、中药理化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化学成分、常用中药贮藏、中药炮制品种临床功效、有毒中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常用中药应用禁忌、有毒中药分类、中药临床用药禁忌、中药临床用量、中药临方炮制、中药饮片临床有效性(功效)、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安全性、中药药理、中药处方种类分类、中药处方、中药调剂、汤剂煎煮、中药服药、需临方炮制中药品种分类、调剂时需单包品种分类、中药经典名方临床应用分类、中药经典名方功效主治分类、中药经典名方药物组成、中成药临床应用评价、中成药处方组成、中成药不良反应、中成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中成药信息来源、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小包装饮片、中药新药研究、新药临床研究内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中药商品、中药饮片包装材料、中成药包装材料、中药贮存材料、中药炮制用辅料品种标准、中药制剂辅料品种、中药提取物品种、中药鲜药研究、海洋类中药研究、矿物药材研究、发酵类药物研究、中成药标准检验检测方法、中成药临床新用、中药饮片养生。③管理类:中药调剂室的基本设施、中药调剂布局、中药调剂供应、医院药品采购、中药库管理、中药品质变异、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中药养护、中药质量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中药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已经建立的数据元目录统一规范格式,最好做索引,方便查阅及管理。

2.3.2.4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标识、定义、表示、允许值及其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卫生统计指标数据元在标识、定义、表示、语境表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中药数据元研究应借鉴避免,如名称不一致、定义不明确等问题。数据元的定义参考已有行业标准,如《中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药学基本术语》等。同时,对每个数据元命名遵循唯一性规则、语义规则和语法规则。

数据元的值域数据类型描述共7种,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值域数据类型为字符型用“S”表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都是代码表的形式,“S3”表示代码表的形式。表示格式共有6种,本研究数据元表示格式只有1种,为数值型用“N”表示。表示格式还要考虑数据元值的表示格式中字符长度描述规则。参考《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标识符表示格式按以上要求,本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标识符按顺序为从DE08.50.501.00到DE08.50.575.00共75个数据元。数据元的允许值本研究为:“WS363.16中医药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16部分药品、设备与材料”+“标识符”+“数据元名称”。

综上数据元概念与表示类词结合才能组成1个数据元。表示是值域、数据类型的组合,必要时也包括度量单位或字符集。在数据元提取的前期工作基础上,以现有行业标准为标准进一步标准化,若已存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者已存在的标准对其中的部分属性,如数据类型、值域范围、表示格式等已有规定,则其系统分类、基本属性、属性描述、命名规则、数据元标识等都应直接使用现有标准,或在其标准基础上进行扩展[8]。后期的数据元标准化问题可参照国家相关数据元标准的规定[9]进行规范化描述,到注册。

3讨论与展望

通过对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的研究目标和参考依据的学习,在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数据元信息来源的采集问题

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离不开标准,需借鉴中药标准化的研究思路。本专题研究前期查阅整理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借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药学基本术语》。

信息来源要保证科学、为行业内所共识。所以数据元信息来源主要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依据,其次考虑2009年版《中华本草》,首先依据权威标准,如果药典找不到考虑参考行业内标准,参考一级学科教材。如临床应用类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标准为依据,如以《中国药典》为参考依据的代码表:中药剂量规范代码表、常用中药显微鉴别代码表、常用中药理化鉴别代码表、中药饮片性味归经代码表、中药饮片临床有效性性(功效)代码表、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安全性代码表、中药饮片应用禁忌代码表、中成药信息来源代码表、中成药临床应用评价代码表。常用中药科属基原分类、采集方法、常用中药形状鉴别代码表、中药饮片贮藏代码表以《中华本草》为参考依据。有毒中药分类代码表、有毒中药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代码表、需临方炮制中药品种分类代码表、调剂时需单包品种分类代码表以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中药部分)、《中药房管理制度处方应付》、《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为参考依据。中成药处方组成代码表主要参考《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管理类主要以参考《处方管理办法》、《调剂人员职责》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尽量使标准能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3.2对已经编制的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代码留接口

目录的构建过程中尽量多留接口如:还有一些代码表的内容有待完善,如海洋类中药研究代码、发酵类中药研究代码等代码表,现在补充上去,只是为了后期补充完善保证数据元研究的拓展性,及后期管理完善。

3.3对已经编制好的数据元值域代码查漏补缺、去重复、规范用语

查漏补缺主要是分为对数据元目录值域代码的补缺及对每个代码表内容补缺。去重复也是针对这两方面,检查是否有“异物同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可借鉴《中药学基本术语》及“十一五”董燕课题“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标准与代码”[10]等研究及标准,尽量做到规范数据元自身的用语准确科学。

综上所述,应对政策做好中医药信息化的工作,是中药标准化的重要部分,将为中医药国际化奠定基础,对于已经建立和正在研究建立的中药标准,还有很多问題需要解决,如研究者需要思考如何与已经建立的中药数据库或标准对接,与中医已经建立的标准对接,如何解决不同单位、时间编制数据元之间相同含义数据元名称不一、相同名称的数据元定义不相同、相同数据元表示类型不同、相同数据元表达格式不统一等具有中医药信息特点问题及数据元共性问题;对于已经完成的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研究标准,如何解决后期管理维护,可以借鉴建设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 〖ZK(#〗刘丹红,王霞,杨鹏,等. 军队卫生信息数据集和数据元的标准化[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8):745.

[2]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等. 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87.

[3] 王茂,沈绍武,常凯,等. 我国中药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医学信息杂志,2013,34(3):52.

[4] 王丹,王文生. 元数据与数据元的内涵及其应用[J]. 农业网络信息,2005,11:27.

[5] 欧阳毅,姚莉,戴长华. 面向信息系统需求的数据元提取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2006,32(18):42.

[6] 金水高,刘丽华,王骏,等.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元的标准化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30.

[7] 刘月辉,张黎黎,刘丽华,等. 我国卫生统计指标数据元目录编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1):75.

[8] 肖年,周晓军,张海燕. 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数据元的提取和标准化方法概述[J]. 中国卫生统计,2007,24(5):527.

[9] 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6部分:数据的注册[S]. 2001.

[10] 董燕,崔蒙. 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现状与趋势[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612.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data element standard direc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information

WANG Xiao-xia1, JIN Zhong-zheng2, GUO Gui-ming3, ZHAI Hua-qiang1*, JIN Shi-yuan4

(1.School of Chinese Pharmac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2.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3.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0010, China;

4.Beijing Health School, Beijing 100875, China)

[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data element; standard directory

doi:10.4268/cjcmm20140935

作者:王晓霞 金钟正 郭桂明 翟华强 金世元

第2篇: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思考

摘 要 我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对于专业名称、专业内涵、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职业能力的规定都不明确,而且也没有在国家层面形成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因此,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性为主线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高职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质量

一、高职专业目录的现实思考

2004年,教育部为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尽管《专业目录》指出“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专业名称采取‘宽窄并存’的做法”[1]。但是因《专业目录》只有专业名称,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说明,各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专业及构建课程体系时,由于设置专业的学校和教师对专业理解的差异性以及理解深度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相同而专业名称不同

表1是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示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选取的几所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及其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从中可以发现,一些专业具有相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但专业名称却不相同。

(二)专业名称相同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

相反,还存在同一个专业名称在不同学校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现象。这不仅仅出现在不同地区,即使在同一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尽管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且提倡有不同的侧重与特点”[2]。但由于目前的《专业目录》对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说明,专业设置及

其培养目标没有国家或地区层面的标准框架,而是完全由学校确定,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专业名称一致而其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现象,见表2。

(三)专业名称与内涵的差异化导致课程体系混乱

专业名称相同而课程体系不同的现象在示范院校建设之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是在示范院校建设期间,示范院校专业交流增多,这种现象逐渐突显。事实上,由于经济全球化影响,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需求是趋同的,区域产业对人才的个性需求完全可以在最后两个学期和顶岗实习环节完成,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和基本职业能力要求应是一致的,不应该有很大差异,但是部分院校过多强调区域特殊性,导致同一个专业名称的专业课程体系千差万别,甚至专业主干课程都有较大差异。

另外,由于国内对从课程体系构建到课程开发没有统一的框架标准和规划,各院校完全依据本校专业教师的主观理解去开发课程,也导致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水平参差不齐。如近年开展示范院校建设,引进了许多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所以这期间基于不同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层出不穷,加上引进者理解程度的差异,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名称百花齐放,一些院校甚至摈弃了一些原本优秀的东西。这使一些非示范院校在学习示范院校时产生了较大困惑,从而失去了示范院校的示范性和引领作用。

(四)专业名称与内涵的差异导致企业招聘困惑

由于不同院校专业名称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差异较大,导致很多跨区域企业在不同区域招聘学生时,出现了“同专业人才差异化”现象,即按照同一个专业名称招聘的人才,所学的课程和知识结构差异极大,企业按图索骥无法招聘到所需人才。另外,一些符合企业知识结构需求的学生,因专业名称不符合企业招聘需求而无法找到对口企业。

(五)专业名称的科学性值得探讨

首先,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矛盾问题。学科性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职业性强调完整工作过程的系统性,职业性需要的是多学科的交叉技术,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所以突出学科性的专业名称势必导致专业面过窄,就业方向不明确。如液压气动技术(专业代码580209)应该只是包含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1)里的一种专业技术能力,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必然缩小学生的就业面。所以,为保证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会趋同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其次,专业“宽窄并存”的问题。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面、就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也导致教学管理成本上升。国内专家呼吁,不要以今天的岗位需求去满足未来三年以后的技术发展。专业设置应强调“就业导向和基本职业能力本位并存”,而人才基本职业能力不仅是当今各国职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现在企业招聘人才考虑的首要因素。

(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规范

高职院校要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能力本位,把知识的传授贯穿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但由于《专业目录》只有专业名称,没有相应的专业职业能力定位说明,致使一些示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偏离了职业性。另外,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能力定位多数停留在专业教师所理解的“主观职业能力”臆断水平上,缺少来自企业的客观调查分析。高职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又出现了各示范院校专业都进行调研分析的现象,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暂且不管调查问卷的科学性,仅就调研的数据量和权威性就存在较大问题。能够委托行业进行调研,并能出具行业调研报告的院校寥寥无几。这一系列因素,一方面导致示范院校专业职业能力定位的准确性、可信度和科学性大大降低,失去了示范院校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定位严重偏离企业目标,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二、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思考

(一)专业教学标准缺失是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学校对专业教学进行管理的一套纲领性、指导性文件[3],是学校进行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依据。前面所谈及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为一个问题,即缺少国家层面的标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一个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和开发模式,实际上,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已经明确,建立专业教学标准是示范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却过多地强调区域性和校本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忽略了把专业教学标准作为整体教学质量起点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千差万别。一些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的教学建设停留在追求各种级别的精品课程数量上,而精品课程的重点只是放在展示自己的优点上,忽略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可学习性和共享性,其受益面仅仅是急于参与示范院校建设的学校和教师,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高职高专的广大教师和学生则收获甚少。若将全国同专业建成的精品课程组合,又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这导致各个院校相同专业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很大,严重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

尽管教育部要求各个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教学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基本还是依靠一所或几所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行业企业的全程参与,失去了其职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各高职高专院校的认可度极低。虽然2010年国家及时启动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但同样是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框架标准和宏观指导,不同专业资源库的资源平台、技术教育和资源本身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资源库中的资源水平完全取决于不同牵头院校的规划设计能力,并且相同专业大类出现了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另外,当资源面向用户时,资源是否易用又受制于资源平台,没有标准指导的资源平台,其不成熟和易变性,又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不便。所以,种种现实问题迫切呼吁国家层面专业教学标准和资源标准的出台。所以,有必要大力加强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及其开发模式的研究,在其职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做一些有效的探索。为各职业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提供宏观指导,也可以为今后开发区域性或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打下研究基础。

(二)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

为保证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应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性为主线、突出系统化整体设计”的构建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只有突出就业导向,才能引导课程体系构建走职业性之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从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进行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4],只有这样才能真实体现其职业性。以职业活动为主线是指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知识逻辑关系的束缚,强调根据基于核心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强调职业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5],以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要素。突出系统化的整体设计的内涵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起点到终点都要进行系统设计,保证每个步骤可控、可行、规范。首先,一个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必须有一个明确清晰的专业指导目录,而这个专业指导目录不仅要有明确唯一的专业名称,还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其次,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细化职业面向、职业能力要求,依据核心职业能力的划分构建课程体系,明确师资构成和基本实践教学条件。最后,要注意与不同层次专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不能脱离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应用型大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应根据各自的职业能力定位,从整体上明确界定三者的关联和界限。

三、结论

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专业名称强调以职业岗位群划分专业原则上是科学的,但具体划分的原则必须明晰,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基于国家职业分类标准,按照相近职业群确定专业名称。前提是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必须科学,实际上国家职业分类标准近年也在不断改革,逐步打破了传统按照学科分类的模式,开始以职业工作任务分析为起点,进行职业分类。职业分类及职业资格的制订必须由行业和企业全程参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也必须由行业协会主导。实际上,当前国际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都是由行业协会主导的,如德国工商联合会(IHK)的职业资格全欧洲企业都认可。而我国由劳动部门主导的职业资格在国内企业的认可度则偏低,主要原因是劳动部门主导的职业资格企业参与度低,多数是委托给学校制订,职业资格考试与实际差异较大。

第二,以职业性为起点,依据学科相近的原则确定专业名称。即依据职业的工作任务分析,合并同类工作任务和岗位从而形成职业群,依据学科知识相近的构建原则,组合职业形成职业群进而确定专业名称。如:**设备制造与维护(维修)属于将制造与维护两个非同类工作任务、非相近学科组合,在有效的学习期限内难以构成系统化知识,所以不宜确定为专业名称。而表1中机械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其职业性和学科性都具有相近性,完全可以采用一个统一的专业名称。

第三,较好地解决目前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必须依据“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层次递进系统设计”的原则,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的标准化,增强标准的权威性、职业性和指导性。要由政府(教育部、劳动人事部)主导,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行业的职业能力调研,定期提供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报告,政府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特别是教育部和劳动人事部要对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应用型大学同类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准确分级定位,然后学校相关专业根据各自职业能力定位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第四,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要聚集政府、行业企业、职业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结合几年示范院校建设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就专业教学标准框架和开发模式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并尽快形成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专业资源标准框架及其开发指南,只有这样,未来才能形成一个代表中国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教学资源,才能让整个社会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职业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7/200505/7457.

[2][3]杨延.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工学结合深层次改革的关键[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5-7.

[4]雷正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J].职教论坛,2005(2):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Thinking on the Specialty Catalogue and Specialty Teaching Standar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NG Jian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atalogue; specialty teaching standard; teaching quality

作者:钟健

第3篇: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目录

标准规范

· 制冷设备安装施工及规范 2004-1-6 14:35:30

·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2004-1-6 14:33:36· 压缩机安装 2004-1-6 14:31:37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2004-1-6 14:29:18·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2004-1-6 14:28:01· 风机安装规范 2004-1-6 14:25:31

· 通风空调质量评定标准 2004-1-6 14:24:00

· 氢氧站设计规范 2004-1-6 14:22:39

· 空调设计规范 2004-1-6 14:21:10

· 锅炉房设计规范 2004-1-6 14:18:55

·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004-1-6 14:17:09

· 暖通空调制冷行业专业常用现行标准规范目录 2003-12-24 11:01:38· 商业和公共建筑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2003-12-24 10:56:58·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2003-12-24 10:56:19

· 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规范 GB17790-1999 2003-12-24 10:54:53· 消声与隔振规范 2003-12-24 10:52:46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2003-12-24 10:49:10

· 《集中式空调系统经济运行》国家标准 2003-12-24 10:44:57· 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2003-12-8 8:29:33

· 空调通风系统安全使用的管理措施 2003-11-24 9:51:34· 制冷装置用截止阀 2003-11-15 9:28:21

· 自动控制设计规范(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2003-11-5 8:45:17· 冷库设计规范 2003-11-4 9:02:26

· 家用中央空调设计规范 2003-11-1 13:41:25

· 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 2003-10-31 8:45:

第4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目录

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一、综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1997年1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29日)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11月1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主席令第51号2006年6月29日)

5、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号公约 2001年10月27日)

二、安全管理

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质[2004]47号)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

3、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

4、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

5、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三、安全技术

1、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年8月21日)

3、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4、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建设部公告第659号2007年6月14日)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7日)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2004年6月29日)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建质[2008]121号)

4、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

[2004]59号)

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6、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30号令2010年5月24日)

五、建筑起重机械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9年1月14日修改)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2008年1月8日)

3、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六、消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8年10月28日修订)

2、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2009年4月30日)

3、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009年4月30日)

4、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8号2009年4月30日)

5、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号)

七、环境保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7号 1999年7月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2004年12月29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2008年2月28日修订)

4、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八、安全培训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5年12月28日)

九、安全费用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

3、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十、劳动保护及职业健康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4年7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主席令第57号2001年10月27日修正)

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1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第65号2007年6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5号2008年9月3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2009年2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57号2009年7月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27日)

9、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2002年3月15日)

10、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2009年6月15日)

1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2009年8月24日)

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8日)

13、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3月28日)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2007年7月3日)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7

年12月22日)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3

月20日)

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2009年

5月27日)

6、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257号)

7、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2001年4月21日)

十二、突发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

2、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办函[2009]62号)

十三、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及处罚

1、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2007年9月25日)

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2007年11月9日)

第二部分标准、规范、规程

一、有关标准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03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

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6、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二、土石方及基坑支护

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三、 施工用电

1、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4、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四、 高处作业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2、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 168-2009

3、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AQ 5205-2008

4、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 23525-2009

5、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

五、 脚手架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10

5、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6、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83-2009

7、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六、模板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89

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

七、 建筑机械

1、塔式起重机 GB/T 5031-2008

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

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5、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

6、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21号)

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

8、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JG 5058-1995

9、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G 121-2000

9-

1、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215-2010

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2010

11、建筑施工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 DBJ 14-015-2002

1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JGJ/T 189-2009

13、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09

14、钢丝绳夹GB 5976-2006-T

15、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 12602-2009

1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5082-85

17、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94

18、起重机 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GB/T 23721-2009

19、起重机 司机(操作员)、吊装工、指挥人员和评审员的资格要求GB/T 23722- 2009

20、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2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

八、危险作业

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47-2004

2、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06

3、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

4、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03

5、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

6、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7、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九、 安全防护

1、安全网GB 5725-2009

2、安全带GB 6095-2009

3、安全带测试方法 GB/T 6096-2009

4、安全帽 GB2811-2007

5、安全帽测试方法 GB/T 2812-2006

6、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JGJ 184-2009

7、坠落防护 安全绳 GB 24543-2009

8、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GB/T 23468-2009

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12523-90

1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12、安全色GB 2893-2008

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十、应急预案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十

一、安全技术资料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CECS266:2009

十二、临时建筑物及垃圾处理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 188-2009

2、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备案号J960-2009

第5篇:水利工程技术标准目录清单

水利工程工艺标准目录清单

水利工程: 堤防工程

碾压土石坝工程

堤防工程:地基处理工艺标准

碾压试验工艺标准

堤身填筑工艺标准

防护工程工艺标准

碾压土石坝工程:

坝基与岸坡处理工艺标准碾压试验工艺标准

坝体填筑工艺标准

护坡工程工艺标准

模板工程工艺标准

钢筋工程工艺标准

混凝土工程工艺标准

反滤排水工艺标准

止排水、伸缩缝和预埋件的施工工艺标准

第6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部分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一、综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1997年1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29日)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11月1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主席令第51号2006年6月29日)

5、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67号公约 2001年10月27日)

二、安全管理

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质[2004]47号)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

3、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

4、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

5、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三、安全技术

1、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

2、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2000年8月21日)

3、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4、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建设部公告第659号2007年6月14日)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7日)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2004年6月29日)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建质[2008]121号)

4、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4]59号)

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

[2008]91号)

6、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30号令2010年5月24日)

五、建筑起重机械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9年1月14日修改)

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2008年1月8日)

3、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六、消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8年10月28日修订)

2、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2009年4月30日)

3、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2009年4月30日)

4、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8号2009年4月30日)

5、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号)

七、环境保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7号 1999年7月8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2004年12月29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2008年2月28日修订)

4、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八、安全培训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5年12月28日)

九、安全费用

1、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

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369号)

3、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十、劳动保护及职业健康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4年7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主席令第57号2001年10月27日修正)

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1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第65号2007年6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5号2008年9月3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2009年2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57号2009年7月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年10月27日)

9、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2002年3月15日)

10、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2009年6月15日)

1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2009年8月24日)

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8日)

13、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3月28日)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2007年7月3日)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7 年12月22日)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3 月20日)

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2009年5 月27日)

6、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257号)

7、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2001年4月21日)

十二、突发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

2、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应急办函[2009]62号)

十三、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及处罚

1、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4号2007年9月25日)

2、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2007年11月9日)

第二部分标准、规范、规程

一、有关标准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03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

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二、土石方及基坑支护

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三、 施工用电

1、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4、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四、 高处作业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2、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 168-2009

3、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AQ 5205-2008

4、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 23525-2009

5、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

五、 脚手架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10

5、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6、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83-2009

7、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六、模板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89

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七、 建筑机械

1、塔式起重机 GB/T 5031-2008

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

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87-2009

5、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

6、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21号)

7、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 10055-2007

8、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JG 5058-1995

9、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G 121-2000

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92

11、建筑施工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程 DBJ 14-015-2002

12、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JGJ/T 189-2009

13、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09

14、钢丝绳夹GB 5976-2006-T

15、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 12602-2009

16、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5082-8

517、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94

18、起重机 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GB/T 23721-2009

19、起重机 司机(操作员)、吊装工、指挥人员和评审员的资格要求GB/T 23722- 2009

20、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2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

八、危险作业

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47-2004

2、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8958-2006

3、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

4、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03

5、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

6、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7、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

9、限制空间作业相关标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QSY 1242-2009

九、 安全防护

1、安全网GB 5725-2009

2、安全带GB 6095-2009

3、安全带测试方法 GB/T 6096-2009

4、安全帽 GB2811-2007

5、安全帽测试方法 GB/T 2812-2006

6、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JGJ 184-2009

7、坠落防护 安全绳 GB 24543-2009

8、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GB/T 23468-2009

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12523-90

1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

12、安全色GB 2893-2008

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

3十、应急预案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十一、安全技术资料

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CECS266:2009

十二、临时建筑物及垃圾处理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JGJ/T 188-2009

2、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备案号J960-2009

第7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标准目录

1.项目施工技术准备管理标准

1.1.施工技术准备的管理

1.2.技术组织准备

1.3.技术工作准备

2.1.一般规定

2.2.图纸会审的管理

3.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管理标准

3.1.一般规定

3.2.设计变更的分类

3.3.设计变更的审批

3.4.设计变更的发送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管理标准

4.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类型

4.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2.施工图纸会审编制和管理标准

4.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管理

4.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5.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与管理标准

5.1.施工技术交底的管理

5.2.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

6.技术核定管理标准

6.1.一般规定

6.2.施工技术核定的划分

6.3.技术核定的审批程序

6.4.技术核定的发送

6.5.技术核定记录的档案保存

7.施工测量技术管理标准

7.1.一般规定

7.2.施工测量的管理机构

7.3.施工测量管理机构的责任

7.4.施工测量工作规则

8.技术检验与验收管理标准

8.1.技术检验目的和依据

8.2.技术检验相关要求

8.3.技术检验的组织机构和责任

8.4.技术检验的分类

8.5.工程的技术检验和验收程序

8.6.技术检验和验收报告的整理归档

8.7.技术检验和验收记录的分发

8.8.技术检验和验收记录的档案保存

9.技术复核管理标准

9.1.技术复核概述

9.2.一般规定

9.3.技术复核的分类

9.4.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9.5.技术复核的程序

9.6.施工技术复核责任

9.7.施工技术复核记录的归档

10.施工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标准10.1.施工质量检查管理

10.2.施工安全检查管理

11.施工技术文件管理标准11.1.一般规定

11.2.施工文件的内容

11.4.施工文件的整理

11.3.施工文件归档范围及要求11.5.施工技术资料的检查11.6.施工文件的验收、用印及归档

12.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

12.1.技术标准化管理

12.2.技术标准的管理

13.技术信息管理标准

13.1.技术信息管理

13.2.信息搜集

14.技术工作总结管理标准14.1.技术工作总结管理

14.2.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

15.施工工法管理标准

15.1.一般规定

15.2.工法分类

15.3.工法的内容

15.4.工法的编制

15.5.工法的申报、评审和认定15.6.工法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6.QC成果管理标准

16.1.QC成果的管理

16.2.QC成果的评审

16.3.奖罚

17.科技示范工程管理标准17.1.示范工程的分级和分类

17.2.管理职责

17.3.示范工程的申报 17.4.示范工程的管理 17.5.示范工程的验收

18.1.一般规定:18.“10项”新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

18.2.“10项”新技术应用的管理体系18.3.“10项”新技术应用的管理

19.科技进步与推广管理标准19.1.一般规定

19.2.组织体系

19.3.工作职责

19.4.科技奖励

19.5.申报程序

20.1.一般规定

20.3.实施标准20.现场CI 技术管理标准20.2.执行机构、职责

20.4.办公区CI标准

20.5.人员CI标准

20.6.项目对外形象CI标准20.7.检查、验收

20.8.评比

第8篇: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申报资料目录

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 创建项目名称: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联系人: 申 报 资 料 年 电话: 日

目 录

(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二)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安全条件审查申请报告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阶段性评定表

(四)市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对各施工阶段性动态评定复查评分汇总表(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表A)

(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意见

(六)创建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请表

(七)湖南省建筑施工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申报表

(八)创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工作方案

(九)企业对基础、主体施工阶段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检查自评表

(十)反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含农民工学校)的音像资料

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 创建项目名称:申报单位:

申报时间: 联系人电话:

申 报 资 料 年

月 目 录

(一)创建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请表

(二)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申报表

(三)示范工程创建过程介绍

(四)企业对各施工阶段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检查自评表

(五)安监机构对主体、装修施工阶段性动态评定复查评分汇总表(即JGJ59—2011中表A)以及达标验收各阶段性动态评定意见

(六)主体工程竣工验收记录

(七)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意见

上一篇:纪律作风督查工作方案下一篇:小学教师交流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