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活动教案中班

2022-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歌唱活动教案中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歌唱活动教案中班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吧!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歌,了解歌曲的结构,并能根据动物的特征仿编歌词。

2、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问的清楚,答的准确。

3、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

大象、兔子、松鼠、长颈鹿小动物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学习节奏和歌词)

1、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大象)教师边出示贴绒边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2、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兔子)同上。

二、学唱问答歌。

1、教师范唱一遍。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老师还可以把它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幼儿学唱歌曲二遍。

3、问答歌。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小结:这首歌真有趣,一个问,一个答,就像我们小朋友说话一样,所以我们叫它问答歌。

4、幼儿分组演唱问答歌,一组问,一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儿面对面)

三、仿编问答歌。

1、教师出示松鼠的贴绒。师:我们唱了这么有趣的歌,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听到了,它们也想让小朋友把它们编到我们的歌里去。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2、教师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尾巴大?(松鼠)

3、长颈鹿,重点把握三个字的节奏,要唱的快一点。

4、幼儿仿编问句,向其余幼儿征求答句。当一个问句有多个答案时,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样的答句最合适。

5、选择创编的好的问答句,集体学唱。

第2篇: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我不上你的当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唱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2、在循序渐进的游戏情节中逐步理解、记忆歌词,能跟随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猜测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门大吉”游戏所需的图片门两个,根据歌词绘画的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整体感知乐曲旋律及歌词。

1、教师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故事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杨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里面藏着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边清唱歌曲边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结构。

指导语:现在来听我唱一唱这首歌!

3、教师再次演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指导语:刚才歌里唱了什么?听听看还有哪些我们刚才没有说过的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尝试跟唱。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手的部分动作变成脚步动作,随乐演唱歌曲。

指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起立,站在小椅子后面,

1 每一张小椅子就是一个小蘑菇,这次我们要把小手走路的动作换成小脚来走。

二、教师逐步加入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加入绕圆圈走的游戏情节,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语:这一次我们要到大蘑菇园玩了,音乐一停,你们就要站在一个小椅子的后面。

2、加入大灰狼出现的游戏情节,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语:现在是不是每个人都站在小椅子后面啊?准备好了吗?如果大灰狼来了,我们要赶快回到家里哦。小椅子就是我们的家。

3、替换“东东”的角色,引导幼儿根据声音判断角色,并作出相应游戏反应。

指导语:这次东东会是谁呢?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喂,你到底是谁呀?”

森林里难道就这一种东东吗?这次在玩的时候我们可要仔细听喽!

三、幼儿尝试扮演角色,完整游戏。

指导语:每次东东说的话一样吗?如果你们是藏在里面的那个东东,你们会说什么呢?

指导语:这次我要在你们中间选一个东东,你们可要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一听喽!听听这个东东说些什么?

四、引导幼儿进行反思性评价。

指导语:这次,我决定送给小兔子一个礼物,叫做开门大吉,这两扇门里藏着图片,如果图片的顺序和歌词的顺序是一样的,那么就中奖了!怎么检验呢?

五、完整游戏。

指导语:你们还想再玩一次吗?让我们猜猜看这次又会是什么东东来和我们做游戏呢?

第3篇: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动作,并初步尝试分角色合作表演。

3、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会关心、体贴妈妈。

活动准备:

音乐《问好歌》,宝宝、妈妈木偶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发声练习

《问好歌》:小朋友你好!王老师你好!

二、谈话活动,导入课题

师: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三、欣赏歌曲,初步感知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和妈妈有关的歌曲《我的好妈妈》。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欣赏歌曲。

四、回答问题,理解内容

1、回答问题

提问: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哪儿?妈妈回家累吗?为什么?小朋友应为妈妈做些什么?幼儿根据歌词回答。

2、学念歌词

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念出歌词,幼儿学习歌词。

3、记清歌词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记清歌词。

五、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

2、演唱歌曲

六、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大胆创编

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2、自由表演

幼儿自由结组,表演歌曲

3、随乐表演

教师扮演妈妈,请一名幼儿扮演孩子,拉妈妈坐下,帮妈妈倒茶。或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演妈妈、一组演孩子,进行表演,体验亲自间情感。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大胆的参加音乐活动。

2、幼儿能正确唱歌,初步有辨别音乐优劣能力。

3、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初步掌握角色演唱。

活动重点:幼儿自己感受这首歌曲针对妈妈的爱。

活动难点:幼儿能想象出多种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我的好妈妈歌曲一首并付上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教师唱歌和小朋友初步感受这首歌曲。

导入语:小朋友们我们有一个漂亮的好妈妈,那谁能告诉老师妈妈平时做些什么工作呢?妈妈工作的一天是不是很累呀。老师给小朋友们的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们要竖着耳朵仔细听哦!

小结:老师刚才唱的这首歌叫《我的好妈妈》。

过渡语:这首歌好听吗?小朋友们想学吗?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学吧。

二、老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唱歌

1、现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来唱这首歌,下面唱老师唱一句小朋友们跟唱一句好吗?

2、幼儿再一次跟老师唱歌。

过渡语:你们还想不想唱这首歌呀。

三、教师请幼儿来自己唱这首歌。

1、教师给小朋友提要求

老师请小朋友跟老师唱这首歌,这一篇唱之后请小朋友们上台表演唱这首歌。你们一定要认真的唱哦。

2、幼儿跟教师一起唱,并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动作。

过渡语:现在有哪些小朋友想上台为我们大家表演一下呀。

四、教师鼓励幼儿上台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这首歌曲。

2、让幼儿在台上大胆表演。

过渡语:他们表演得好不好,掌声送给他们。

五、教师总决爱妈妈的方式。

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我的好妈妈》这首歌,那回家以后不仅要给妈妈唱这首歌还要给她做一件开心的事哦!

第4篇: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小猴真淘气》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玩法建议

师幼围坐成圆,领头人手带小猴的手偶,边唱边有节奏的轻拍圈上的朋友,当歌曲唱“小猴是谁呀?”的最后一个字“呀”时,就找到了扔西瓜皮的小猴。这只小猴就要站在圆心中间,随着音乐的快慢做滑来滑去的样子,最后音乐停止,小猴摔到在地。游戏一遍之后,这只小猴就是新的领头人,继续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音乐游戏“小熊是谁呀?”的游戏经验、有音乐结束就要倒下的游戏经验。

2、物质准备:小猴手偶2个、钢琴伴奏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在游戏“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情境下,尝试有节奏的点同伴;在歌曲结束时,创编小猴滑倒的不同痛苦造型。

3、在游戏情境中,通过不断的体验,知道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了解歌曲内容,完整欣赏歌曲。

(1)故事导入,完整倾听。 (2)提问歌曲内容。

(3)再次倾听歌曲,教师找出手偶小猴。

2、教师边唱边示范游戏“找小猴”的玩法。 (1)手偶小猴做在圈上,教师边唱边示范“找小猴”

(2)提问怎么找到小猴的?

(3)教师示范再次找小猴。

(4)集体练习找小猴的本领:边唱边有节奏的摸。

3、教师、幼儿带上手偶绁续边唱边找小猴。

4、在玩游戏“找小猴”的基础上,累加“小猴滑倒”的游戏。 (1)累加故事内容。

(2)幼儿创编摔倒的不同动作。

(3)完整“找小猴”“小猴滑倒”的游戏(1-2遍)。 (4)累加转的不同(快、慢)速度,完整游戏。(1遍)

5、自我评价

师:现在你们都学会这首了吗?哪里不清楚?

6、小结:小猴自己被滑倒之后,后悔不已,听听它是怎么改正的。(教师清唱歌曲结尾)

三、友情提示

l、在边唱边玩游戏环节,幼儿很容易只关注游戏,而忘记歌唱,所以每次游戏开始之前教师都要给幼儿一个歌唱的理由,激发幼JL快乐歌唱的兴趣。

2、因为每玩一次才会出现1—2个领头人,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开始的点数的位置,尽其所能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做领头人。

第5篇:中班歌唱活动《小羊羊演唱会》公开课教案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参加唱歌活动,感受歌曲A段和B段不同的风格,并能用歌声表现出来。

2、能为自己创编“羊羊名字”,并大胆尝试歌曲B段的接唱部分。

3、能与同伴合作,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感受创编活动的趣味。

【活动准备】

1、花丛、草丛、树的背景板五块

2、塑料圆圈一个、小羊头饰五个

3、黑板一块、磁铁三块、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的音乐氛围和旋律。

随歌曲伴奏人室欣赏旋律两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指导: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节拍,感受歌曲快乐的风格。

2、学习歌曲。

(l)教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引领幼儿进入歌曲的意境。

(2)教师随琴伴奏朗诵歌词,通过提问等形式帮助幼儿记忆A段。

(3)分别将歌曲B段中出现的三只羊一一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的图片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记忆B段的歌词。

(4)引导幼儿完整地跟钢琴伴奏朗诵歌词。

(5)教师范唱歌曲。

(6)学唱歌曲。

3、学习创编歌曲B段中的“羊羊名字”。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各自的羊羊名字。

(2)幼儿创编各自的羊羊名字,并尝试将创编的“羊羊名字”放在歌曲B段中演唱。

(3)学习齐唱A段和接唱B段。

4、以游戏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演唱。

(l)鼓励幼儿三人_组自行挑选,在喜欢的背景板前面准备唱歌。

(2)提示幼儿自行商量各自的“羊名字”,并自定“三只羊”(同组的三个人)唱歌的顺序。

(3)鼓励幼儿三人合作,在歌曲的结尾处摆一个表示“相亲相爱”的造型动作。

(4)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接唱。

第6篇:中班歌唱教案:大树妈妈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歌唱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安静、柔美的性质。

2、 能在图谱的暗示下自主学习歌曲,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

3、 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图谱、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儿高高的,每天都举着茂密的树枝和树叶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出示大树妈妈图片)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她的树枝和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摇呀摇,摇篮里的小鸟甜甜地睡着了。(出示小鸟睡在摇篮里的图片)

二、熟悉歌曲

(一)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唱第一段,提问: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她还做了什么动作?

2、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3、听音乐齐唱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师:小鸟睡醒了,大树妈妈对着小鸟呵呵地笑,真开心。忽然,谁来了?(出示风雨图片)小鸟宝宝好害怕,大树妈妈会怎样保护小鸟呢?

2、教师范唱第二段

提问:大树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鸟的?

师生一起完整演唱第二段。

3、 有表情演唱第二段。

提问:大树妈妈看到风来了、雨来了,心里会怎么样?

大树妈妈这么关心小鸟宝宝,小鸟心里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三、完整演唱两段歌曲

师:这个故事就是一首好听的歌,是大树妈妈爱小鸟宝宝的歌。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的声音和大树妈妈一起哄小鸟睡觉,为小鸟挡风遮雨吧!

四、分角色表演

师——大树妈妈; 幼儿——小鸟

一组孩子——大树妈妈; 一组孩子——小鸟

女孩——大树妈妈; 男孩——小鸟

幼儿自由两两结伴表演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上一篇:目标市场营销案例下一篇:美容院管理美容师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