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小学计算机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并大力倡导运用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已经获得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还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第一篇:小学计算机论文

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课程逐渐走入学校的教学教育中,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设置有计算机课程。但是在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人们对该不该在小学设置计算机课程以及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产生一些矛盾,今天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促进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育;矛盾;选择

由于小学生心理、智力等方面发展不成熟,因此在小学中开展计算机教育不像初高中一样,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等会很随意,从而影响到小学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研究,从而选择合适的,适合小学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面就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来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该不该开设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矛盾

在小学是否开设计算机课程这一问题上,部分人是持反对看法,认为计算机比较抽象,不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所接受的范围。其次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英语,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进行电脑课的学习,会对以后学习英语知识有所影响。但是不学习英语,小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到初中还要进行电脑知识的学习,这样会就会浪费大量的财力与物力,认为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没有用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持支持的态度,认为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是大势所趋,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且学习计算机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其他的课程,所以认为小学生是可以进行计算机学习的。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不断改革,使得计算机操作方式更为简便,可以让小学生很快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国家教委也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纲要》,要求以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全面开展小学生计算机教育。

二、教学切入口的选择上的矛盾

计算机教学中包含计算机原理知识和计算机使用技能两项学习内容。因此人们对小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这方面产生了矛盾。部分人认为小学生应该先学习理论再学习操作技术,因为理论是技术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会影响以后技术的学习。就像小学生学习语文和数学等,要先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计算机原理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计算机最主要的是使用技能,理论也是为实践做基础的,而且实践出真知,所以小學生可以不学习计算机理论直接学习操作方法,就像有的人会开车但是不懂汽车修理一样,而且小学生只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就可以了,如绘图等,所以没有必要学习理论知识。对于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技能来给小学生进行讲解,让小学生可以对计算机课程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选择上的矛盾

人们对计算机学习内容选择上也有矛盾,有的人认为学习计算机应该重视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完整性,尽量系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但是有的人认为计算机中有很多的应用,不一定需要全部学习,而是应该学习重点的几项操作技术,或者是应用性比较广泛的几项技术。而且在计算机教学中一直流传有学电脑需要从指法开始学习,而且很多老师认为计算机很多应用都是文字处理技术的应用,所以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让小学生练习打字。其实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螺旋式的教学方法,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一项技术学习上,而是采用螺旋式教学方法。例如,第一阶段教会学生简单的绘画和文字输入编排的技术,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图文编排技术。第二阶段可以让学生系统的学习绘画软件和Word中的其他功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图文编辑能力,这样小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计算机内容,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

四、计算机教育发展与师资适应方面的矛盾

在我国,小学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十分快速的,因此在小学中,计算机师资需求量也比较大,一般小学的师资力量都是来源于师范学校,但是在师范学校中很少设置有计算机教育专业,所以也就无法满足小学计算机教育对教师资源的需求。而且现在我国的小学计算机老师大多都不是专业的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专业技能方面有所缺陷,无法满足小学生计算机教育对老师的要求,因此也就制约了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小学计算机师资力量无法与计算机教育发展相符合,这也是小学计算机教育中的一大矛盾。所以我国师范学校应该开设计算机专业,为小学提供专业的计算机老师,其次小学计算机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从而提高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高中等也都加入了计算机教育,小学也不例外,但是人们对该不该在小学中设置计算机课程以及如何设置计算机课程有很大的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是大势所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需要。但是在小学计算机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计算机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上多加重视,找出一个适应小学生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孔凡平.谈谈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04):72-73.

[2]张丰,詹英.当前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矛盾与选择[J].教学与管理,2000(02):39-41.

作者:何莲芳

第二篇:浅析小学计算机教学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至今已十多年,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只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火红了一阵,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总体上仍然维持着BASIC的天下。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學计算机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择其主要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 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在先进性、重要性之外,还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础性。这里所指的基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矗正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小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计算机教育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运用,关键在"用"字上,不能理解成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教育。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上层学科,它的基础是数学和物理学,要求小学生学习什么递归算法,什么磁性存储,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认知能力上,都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扼杀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小学生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用,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和教育,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在各科学习和课外活动中。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应用在教育上,确实具有其它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协同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联想。计算机为提高学生智力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环境,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还需要广大教师(包括各学科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如其分地运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而下能幻想笨靠仟设计算机课,就能使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得到异乎寻常的提高。应用计算机去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是一个十分严肃且极有前途的事业,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小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这种技能的目的与要求,仅仅是认识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各科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来学习、巩固、扩充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深度。学校要用计算机为学生营造一个有益于发展思维、开发创造潜能的开放环境,以逐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开展计算机教育既不能无的放矢,信马由缰,也不能不着边际、盲目攀求,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条件和水平,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使学生获取一种掌握知识和交换信息的手段,以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以至今后一生的学习和提高。通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应变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

作者:刘俊哲

第三篇: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研究

摘 要:游戏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并大力倡导运用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已经获得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还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基于此,该文将针对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 计算机 游戏化教学 特征

Research on Computer Gam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WANG Cuixi

(Yangzheng Primary School, Taoyang Town, Lintao County,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如今社会已经成为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素养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基本重要素质,当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而小学计算机教学阶段属于为学生今后进行计算机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教学阶段,因此,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进行分析探究,进而促使游戏化教学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1 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需要建立在趣味课堂的基础上,将教学因素以及游戏因素合理并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做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并轻松地进入学习过程中,进而更加轻松地获取知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得教学以及游戏之间无缝衔接,使得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以此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存在以下几点基本特征:第一,游戏化教学在运用的过程中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种情况下则意味着游戏化教学能够紧密贴合于计算机教学。第二,教师是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的设计,并且游戏的设计不能够脱离于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实现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课堂互动,以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重视教学过程,同时也关注教学结果,能够使得寓教于乐的目的有效达到。

2 小學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游戏化教学的运用其主要是运用游戏来辅助教学,将学习转变成为游戏,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进入计算机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趣味性,以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处于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小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并且存在注意力时间较为短暂的特点,因此,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常会产生学习困难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有效运用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够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计算机学习难度降低,因此保证计算机学习效果。第三,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得以改革优化,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以此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3.1 科学合理进行游戏选择,保证游戏化教学有效性

要想保证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效果,那么首先教师要做到的就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戏选择以及游戏设计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1]。首先,教师应建立在小学计算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保证学生能够真正通过游戏进行计算机学习。其次,教师应根据处于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实际特点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例如: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经验、计算机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理解能力、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游戏的选择及设计,这种情况下游戏才能够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求。最后,要保证游戏的趣味性,这种情况下游戏化教学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才能够使得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3.2 保证游戏化教学合理性,增强游戏化教学实效性

针对于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而言,游戏化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游戏化教学是服务于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游戏化教学不能够随时开展,随意使用,应注重在恰当的时机开展游戏化教学,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教师应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合理性[2]。例如:在进行枯燥无趣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运用指法教学,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机械性地记忆以及练习理论知识,那么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计算机教学枯燥无趣,学生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学习并不具备充分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开展计算机教学,例如运用打地鼠游戏、摘苹果游戏、过河游戏等,这种情况下就能够使得原本枯燥无趣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使得计算机教学趣味性得以有效增强,这种情况下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得游戏化教学实效性得以有效增强。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实现游戏以及教学的有效结合,简单来说,游戏比例以及教学比例都不能够过大,应通过游戏辅助教学,将游戏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这样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

3.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游戏化教学灵活性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想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那么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明确表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种情况下也就说明了学生也是游戏的主人,因此,在实际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避免过多参与其中,否则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不会具备自我选择空间,依旧还是沿用以往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以及自我空间,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才能够被充分调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的发展[3]。另外,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小学阶段学生最为喜爱的活动之一,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游戏化教学的灵活性。具体而言就是指当学生在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教师一定要注重灵活处理,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使得计算机游戏化教学有效性得以保障。

3.4 课堂导入运用游戏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前导入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但与此同时课堂导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做到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能够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最大程度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课前导入充分发挥作用价值,教师应注重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使得课前导入充分发挥作用价值[4]。例如:在进行小学计算机《看图片、输字符》教学过程中,在课前导入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数字总动员游戏,具体如下: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个问题,如使用键盘当中的哪一个区域能够最快输入大量数字?然后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实施教师的指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实地体会到小键盘区域的便捷性,而正当学生活跃在游戏过程中时,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3.5 复习巩固运用游戏教学,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复习巩固是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与此同时也是学生加深对于计算机知识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必经阶段,针对于处于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言,复习巩固至关重要[5]。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计算机教学复习巩固教学环节时,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要求学生不断地做练习题,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还会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而在复习巩固教学环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就能够使得传统复习巩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以有效弥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充满兴趣地融入计算机教学复习巩固教学环节当中,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6]。

4 结语

总而言之,将游戏化教学合理有效地运用到小學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如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心身都能够获得积极发展。因此,教师应加强重视针对于小学计算机游戏化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姜佳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J].学苑教育,2020(15):86.

[2]辛立涛,孙崴.游戏化学习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20(14):49-51.

[3]胡小琴.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0(2):227.

[4]薛春晓.探究基于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8.

[5]向艳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6]鱼冰心.基于iPad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20.

作者:王萃玺

第四篇:农村小学计算机课堂效率提高策略

摘 要: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基础知识的传授,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了解基础操作的教育阶段。文章以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教学的定位及如何开展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希望对教育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效率;定位;思考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通过对学科定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利用不同教学方法,实现高质量教学工作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信息素养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不仅无法理解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缺乏操作能力,无法将学习内容运用在实际问题中。经分析后,发现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观念落后

农村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群体,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家中都有电脑或者相关的电子产品。因为学生已经接触过与计算机相关的电子产品,所以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有更好的要求。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理论灌输的方法进行教育工作,将关于计算操作方法、基础软件设备等直接口述的方式告诉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将课本知识全部渗透给学生,但是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展示计算机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单一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具有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课堂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经验为主,通过“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将课本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农村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获取信息,了解新的知识。“填鸭式”教学方法过于抽象,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中描述的内容,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在后续教育中,需要改变以口述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或者方法,满足学生自身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教育工作水平,促使教育工作稳定发展。

三、小学计算机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需要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明确此课程开设的目的与意义,并根据学生实际操作经验设计教学流程,创新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自主探究,并运用以往计算机操作经验,对新的知识进行重构,以此完成基础知识学习。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此实现高质量教育,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好的学习态度。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重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类的学科,在很多教师的认知结构中,都认为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很容易被电脑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群吸引。尤其是在讲授网络知识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通过理论的方式去讲解,或者大致概括其主要内容,并没有让学生尝试着接触网络技术,没有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有的学生也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副科,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设计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不重视。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胆的引导学生尝试接网络技术,应用网络技术来查找资料。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形式来展开教学工作,比如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来搜集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资料,基于网络技术的引导,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有的学生对信息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处理,比如:不同地方的饮食特色,不同类型的菜品等等进行归类。还有的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呈现素材,比如图片、文档或者视频等方式。本次教学中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应用网络技术搜集资料,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在本次教学中设计了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有目标,改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看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计算机已经走进家家户户,很多农村小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农村小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以往计算机操作经验学习新的知识,并将此内化,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农村小学生都有使用、接触计算机的经验,若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自主学习前,设计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如计算机的功能都有什么、每个软件的功能是什么、如何运用计算机编辑文章等等。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与知识理解情况,主动获取相关的信息,无形中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

例如,进行《认识键盘》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设计以下问题:第一,键盘中一共有多少个按键、分别是什么、功能如何。第二,键盘操作的姿势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键盘。确定学习任务后,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并在自学中掌握基本指法,学会数字、字母、符号的输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对计算机的使用更加深刻。

(三)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育工作,会采用灌输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认为这一课程学习对自己计算机能力提升没有任何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不只是一门功课,也是一项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与发展观。情景设计的类型可以分为信息化教学情景、师生互动情景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情景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景设计要体现出生动化和趣味性的特点,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计算机知识体系中负责的逻辑关系生动有趣的展示出來。例如在讲授:《认识电脑键盘》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计算机的结构和组成非常感兴趣,键盘作为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要认识它的功能和结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将键盘这个实物展示出来,告诉学生键盘上的各个键的名称和功能,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非常的枯燥和单一。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手段来展示键盘,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闪着各种颜色的光的键盘,键盘上闪着七种不同的颜色,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的键盘为了能够减小所占的空间,大大的缩小了键盘的厚度,导致键盘非常的薄,有的触控键盘只需要通过指纹的识别便可以输入信息,这些看起来非常别致的键盘,教师都可以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注意力。学习键盘的功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触屏的形式来展示键盘的各个键的功能,这种教学情景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激发。

(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课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进行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科学探究学习能力形成。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将计算机操作经验丰富与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小组,引导学生以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小组成员设计一些趣味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合作学习,以此满足学生计算机学习的需求。以logo设计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确定每个小组的代表性logo,然后利用计算机中学习的知识进行设计,将此以电子的方式制作出来。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优势与个性,表达对logo设计的想法,并将此付诸实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一些新的学习感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学习,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每一位组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给小组中的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制作特效照片》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比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修补照片、裁剪图片、旋转照片、图片上色等技术,每一组的组长根据本组的组员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这样一来每一位组员就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能够将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展示出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每一组的作品更有效的完成,提高了班级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作为义务教育体系中的组成,对学生科学意识与信息素养培养的意义重大。通过情景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霞.互联网+电子白板技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20(01):22-24.

[2]尚俊杰,张才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以《计算机的组成》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04):49-50.

[3]石杰.突出学生主体——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66.

作者:许婷婷

第五篇:信息时代的小学计算机教育初探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对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框架,正确认识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大致可分为课程教育、引入计算机辅助教育、普及发展等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目的性还不够明确,但已经积累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框架,正确认识计算机教育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计算机课堂教学焕发出它本身应有的生命活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值得探讨。

一、教学现状的思考

小学生普遍具有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愿望,上网、玩游戏是大多数小学生利用计算机想要做的事情,小学生们对图像处理、Internet知识等包含创造性与新奇性的信息也有兴趣,乐于追求富有挑战性的新信息。如今,计算机不是什么奢侈品,已经进入了许多城镇家庭,这为推进和发展小学计算机教育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但在家里,上网、玩游戏却是小学生们的首选,仅有部分小学生具有排版设计、图片处理、网页制作等学习兴趣。虽然许多同学意识到计算机是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但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的意识极为淡薄。再加上有些学校经费紧缺而导致设备不足,望“机”兴叹。另外,缺乏师资以及任课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传统观念看,信息技术课在学校只是一门副课,得不到重视。一些学校只是把参赛作为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标,仅仅重视少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对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构建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及组织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来看,教材内容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有些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形成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往往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每堂课的教学任务相联系。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完成课堂教学中一个个的教学任务,“任务”的设计十分关键。“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精心策划,出其不意,着眼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比如,要掌握画图软件,就要掌握画直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简单图形的画法,就要掌握一些图案的缩放、拉伸、复制、粘贴等技巧。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与之相关的一些教学任务,掌握画直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简单图形的画法。再由此设计一两个大任务,把一个个小任务组合成“弯弯的小河”的图画,在图画中设计一条小河,河边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树,在太阳的照射下,碧波荡漾,通过完成这些大任务掌握简单图案的缩放、拉伸、复制、粘贴等技巧。学生在轻松愉快、兴致勃勃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学会操作。这些大小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小学学生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讲多练,在具体的操作中多加指导,点明问题,纠正错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如在讲“字体”格式时,打开“字体”对话框,精讲“字体”、“字符间距”、“文字效果”三个标签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就行,学生可以触类旁通,体会其他相关内容的操作。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工具,特别是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要把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巩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知识。比如,学习打字,除指法要求严格外,输入法就应该从全拼开始,与语文中的普通话及拼音结合起来,一举多得。要着眼于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强调一个个教学任务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开拓计算机应用的视野。计算机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学科特长、兴趣爱好,采用自然、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获取信息、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联想,是计算机教育的强大优势,也为计算机教育开发学生潜在能力和智力提供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目前,小学计算机教育仍然为“从学习计算机到认识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由于计算机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广阔性,计算机的学习思维具备空间想象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特点,小学生从计算机的操作中获得课本知识,体验成功和获得知识的喜悦,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是基础教育,应强调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好奇、好动,对计算机的兴趣是“好玩”,计算机教师就必须因势利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老师讲、学生听,还要营造出“玩”中学、学中“玩”的良好氛围,建立培养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比如,第一堂课就要学会计算机的开启和关闭,直接进入Windows系统,让学生操作鼠标在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涂鸦,查看图片,浏览动画等,要从“好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太强调要领,小学生对一些纯技术的要求会觉得枯燥无味。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在随后的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精心创设的学习任务,即学即用,立竿见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可以通过图形的显示、文件的保存、鼠标的点击、光标的移动、键盘的敲打、文字的输入等操作,让学生了解和辨别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理论知识十分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将计算机理论知识有机地穿插在操作实践中,就可以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实现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还要总结经验,经常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教育,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通过形象、生动的计算机应用实例,展示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描绘计算机应用未来辽阔的发展蓝图,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一套完整、有效、可行的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

总之,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3]刘向永,张建州.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1,(6).

[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责任编辑:符 洁)

作者:刘晓英

上一篇:小学生环保论文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