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学模式药物化学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TBL教学方法即团队合作学习,是创新型教学模式和策略,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教学需要或者是人数分为几个小组,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讨论以及发表意见等方式学习并且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团队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核心是学生,将其运用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为日后参加专业工作奠定基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TBL教学模式药物化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TBL教学模式药物化学论文 篇1: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探讨

摘要:为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针对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教学要求和目的,本文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结合个人经验进行探讨。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PBL教学法;实例分析

天然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中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1],众多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工作者就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2-5],本人就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做些总结。

一、教学中情商与智商的结合

教师从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和学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可为后续的认知打好了基础。许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查漏补缺上,但结果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先行解决他们最根本的学习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是教学均衡的动力之源[6]。教学中情和智是紧密相连的,情智协调时,两者相互促进;情智失衡时,情智俱损。因此,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以情养智,以智促情[7]。对于一门课程学习的情商主要表现在学习的态度,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更为关键的是要关注学习较为落后的个体。对于高校的学生,智商水平基本不会太差,而部分学生的学习较为落后,就需要从情商加以调节,需要从多方面分析原因,如果能够针对各个学生找出他们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对全体的学习将有更大的促动作用。

二、教学内容把握基础与核心

天然药物化学主要研究了糖和苷、醌类、黄酮类、萜类、强心苷、生物碱等几大类化合物,通过了解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类型,掌握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能够利用各自的理化性质实现各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最后还对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在学习一门课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以此来确定学习的要求。天然药物化学这一课程是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了解主要类型的有效天然成分,并实现对其的提取、分离与精制,最终获得有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的方法与原理是核心内容,也是进行各类化合物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的总论中重点介绍各种分离与精制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让学生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熟悉掌握,在教学过程可配合应用实例加强学生的理解。而这些提取、分离的方法在之后章节的具体各类化合物的分离中都会被应用到,从而再次巩固这些知识,也更有利于各类化合物的学习和掌握。从第二章开始为各论部分,各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是基础知识,是掌握这类化合物的前提。只有首先认识所要研究的物质是什么,才有可能知道如何去研究它。而每个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它们自身的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以每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为根本,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由此逐步展开分析由化学结构特点而决定的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既容易理解理化性质,对化学结构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教学方式的科学应用

1.比较归纳法理解和记忆。在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中会遇到比较多不好理解和记忆或比较容易混淆的方法原理和性质,采用归纳比较分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各种层析的方法可以列表比较,如表1所示,学生如此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与实例分析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8]。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arrows提出该教学法,后在许多国家的医药类院校得到广泛使用[9,10]。在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独立自学、发挥个性、符合药学要求的目的[11]。

如在学习分配柱色谱时,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反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应用规律和条件,然后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相关的问题:

请用分配柱色谱知识分析:当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显示泵压力偏高,有没可能与流动相的选用有关?流动相可如何调整?被分离物质的保留时间过大或太小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提示学生可以用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的理论分析,学生即可知道了常用的C18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是一个反相色谱系统,其工作的基本理论就是液-液分配柱色谱,将原来学到的分配柱色谱理论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实践应用很好的进行结合。这种课堂问题在教学过程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能够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天然药物化学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每个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更好地为实践应用服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实例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拓他们的思维。如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显酸性,生物碱类多显碱性,这几类化合物在分离时都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而他们的酸碱性差异比较是一难点,这类知识点的学习,实例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在课堂上给出具体的各类化合物,让学生分析比较,解答过程中就明白了这些化合物为什么显酸、碱性,并且它们的酸、碱性受哪些基团或哪些因素的影响。另外各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的实例分析,也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轻松。实例的讲解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渐进推导式,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分析方法和原理,由学生逐步推导出下一个步骤。如大黄的分离提取过程,先分析出大黄中主要有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显酸性化合物,由学生设计出分离的方法和步骤,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形成小组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各自方案的优缺点[12,13]。第二种可称为提问式,把整个流程先展示给学生,然后针对流程中的步骤进行提问。如大黄的分离提取流程,可以提问:如何确定每个过程中不同pH值的缓冲液的选用?分离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一个实例真正的内涵。也可以结合使用前面两种方法。切不可把一个实例直接展示给学生,然后从头到尾逐一步骤详细给学生讲解了事,那样最多只能是让学生记住这么一个特例,而失去了实例应用的价值。实例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从一个特例中学会方法,学到各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结合和具体应用。

四、结语

本文在如何提高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质量上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方法,但天然药物化学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还需要在实践课程和理论知识的广度上进一步提升,今后还需进一步探讨和改革课程的考核模式,增加实验课的操作,这将切实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并能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真正培养出具备从事天然药物成分研究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魏少荫.关于如何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1,(00).

[3]李瑞燕.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1,38(6).

[4]王改玲,许晖,陶志杰,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9).

[5]曹素萍,赵秋堂,赵喜林.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教与成教,2011,(32).

[6]熊川武.教育感情论[J].教育研究,2009,(12).

[7]刘耀明.论教学均衡[J].教育科学研究,2012,(12).

[8]雷敬卫,李磊,谢彩侠,等.P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

[9]Howard S,Barrows M.D,Donna L.M.An innovative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neuroscience Experi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with‘problem boxes’.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5,(9).

[10]Howard S,Barrows M.D,Robyn M.Tamblyn. 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7,(52).

[11]韩向东.方剂学PBL教案编写心得[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1).

[12]Michaelsen LK,Knight AB,Fink LD,et al.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 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4.

[13]谭红胜,李医明,晋永等.T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5).

作者:廖金英

TBL教学模式药物化学论文 篇2:

TBL教学方法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TBL教学方法即团队合作学习,是创新型教学模式和策略,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教学需要或者是人数分为几个小组,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讨论以及发表意见等方式学习并且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团队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核心是学生,将其运用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为日后参加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TBL教学方法 医学课程 应用

医学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为人类健康提供更为专业、精细的服务,但医学课程的教学难度较高,每个专业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并且与医学相关的工作都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因此,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积极使用TBL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1 TBL教学方法在医学课程中的优势

TBL教学方法来源于商学,经过后期发展被应用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自主和准备阶段、学生个体测试以及小组综合能力测试阶段、小组之间讨论阶段。TBL教学理念是在学生之间建立专业竞争力,具体包括彼此之间的沟通、合作、获取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等。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证明,TBL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1]。当前,我国医学课程中应用TBL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需要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结合医学课程的特点、综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等,明确TBL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形式具有必要性。

2 TBL教学方法在医学课程中应用现状

由于TBL教学方法在我国教学中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在学生、学校和教师等方面,笔者针对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由于TBL教学方法是以团队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但医学专业的分科多,涉及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多,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限,不利于学生在T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自主学习[2]。此外,由于学生长时间受到被动学习理念和方法的影响,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足,加之团队合作中学生自检能力差异较大,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影响TBL教学效果。

3 TBL教学方法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

3.1 组织教学研讨会,优化教学流程

学校应将致力于教学创新和改革的教师召集起来组织探讨会,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实施TBL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学生反馈的信息,评价教学成果,寻找适合医学课程的TBL教学。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对TBL教学方法的使用越来越纯熟,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可见,组织探讨会对于提升TBL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具有积极意义,可将其广泛应用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

3.2 适当增加教学的考核比例

教学是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使命,教学成果可反映学校的真实实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学校考核教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学习重心的权衡,是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教学考核的比例,对于工作认真、有优秀表现的教师可以适当嘉奖,从而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视度,提升教师积极性,可提升TBL教学方法在优秀课程中的价值[3]。例如,教师运用TBL教学方法讲解医学课程,学校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TBL教学方法的看法、意见或是建议,以此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核,督促教师不断优化TBL教学方法,为提升医学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医学课程教学安排,组织其他教师或者校外专家定期听课,将其定位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一种方式,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使用TBL教学方法的关键点,使其在医学课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3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无论是医学的哪一个专业,涉及的教学内容都非常多,教师想要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就需要熟悉教材内容和医学课程的重难点内容,结合该专业对人才的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以药理学课程为例,其课时安排一般为72学时,在使用TBL教学方法时需要由教师、校外专家以及实习的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讨论会,结合该专业的临床岗位特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适当删减非必要性教学内容;而后将重难点内容重新组合成不同的教学模块,由教师结合职业需要设计真实的问题,以知识和行动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构建理论知识网络、提升其实践技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和会议、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教师团队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制作教学视频、微课课件以及动画教学资源、收集网络资源,顺利开展以TBL教学方法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教学。

3.4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TBL教学方法应用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课件制作比较匆忙,目前使用的动画、微课等多媒体教学素材缺少精细性,素材的总量也只是能够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求,部分案例还没有得到标准的临床水平。因此,在使用TBL教学方法时,医学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全面落实信息化教学,加强与医院的合作,设计、制作科学的微课资源,增加教学资源的生动性和专业性。此外,学校还应适当减少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以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创新TBL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有趣的专业素材[4]。例如,教师将学生分组之后,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临床案例,要求学生按照分好的组别探讨案例的疾病情况、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治疗方法以及使用的药物等,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对案例治疗和康复情况的看法。在这个活动中,需要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指导、点拨学生,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分析,掌握临床案例的真实情况,提升医学课程教学水平。

4 结语

TBL教学方法在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大优势,值得各院校积极推广并且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联合使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医学课程教学,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医学人才。教师在使用TBL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医学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总结并且优化TBL教学流程,寻找到最为合适的一些课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谢志平,韩云峰,贾月辉,等.TBL教学方法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3-14.

[2] 朱亚静,马红梅.PBL联合医学模拟教学法在病理产科教学中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1):3-5.

[3] 谢志平,张晓杰,韩云峰,等.基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TBL教学方法在流行病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6):111-112.

[4] 周海燕,方彭华,陈婕,等.PBL教学方法在“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7(30):59-60.

作者:符强

TBL教学模式药物化学论文 篇3:

PBL与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将PBL和T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在医用化学课堂中,结合医护专业学生特点,通过考试、操作、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对个体和小组进行考评,探讨PBL和TBL联合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课堂中的效果。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用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明显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PBL TBL 医用化学 医护专业

医用化学是医护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为医护专业后续核心课程奠定基础。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概况,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文科生在初中学习了简单的化学知识后,高中就不再学习化学,导致文科生化学基础薄弱。民办院校医护专业的学生70%是文科生,有的地区同学反映中考不考化学内容,没有学过化学课程。这些同学在大一阶段学习医用化学非常吃力,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学生说学习化学像听天书,化学符号像英文单词,难以接受,从心理上开始抗拒化学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本研究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PBL-TBL联合教学法应用在医用化学课堂中取得较好的成效,课前老师提出与医学相关案例和问题,以小组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抗拒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1.实践内容和方法

1.1授课对象

选定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大一4个班级实施“PBL-TBL”教学实践研究,其中,一二班作为对照班级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三四班作为实验班级,实行PBL-TBL联合教学方法授课。一二班人数共137人,三四班人数共140人。

1.2课前准备

实验班和对照班教材均采用全国中等医学类“十二五”规划创新教材,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杨炳林、何木全主编的《医用化学》。课前针对每章内容要点,搜集相关医学案例和问题,在讲课之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例如第二章在溶液的渗透压这一节内容,提出医学问题:病人在输液的时候用葡萄糖溶液是50g/L,为什么不能用100g/L或者20g/L,会有什么后果呢?老师讲授完渗透现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整理,推荐代表上讲台讲解。

1.3课堂分组

将实验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班共分10组,每组7人。学生自由搭配,每组含有1-2名化学基础稍好的同学,组成员上课坐在一起,便于互相学习、讨论。同时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充分调动组内同学的积极性。

1.4课堂实施

在实验班级,对个人和小组分别进行考核,在医学问题讨论中,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进行回答,经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解,作为小组考核成绩,在课堂提问环节,采取个人自由回答,考核个人成绩,其中个人成绩直接影响小组整体的成绩,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最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包括问题涉及的知识重点、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讲解过程的错误等。在对照班级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缺少讨论和自主分析问题的环节。

2.教学效果评价

在教学中,采取考试、操作、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对学生和小组进行考核,形成PBL-TBL教学法评价机制。通过同一份试题的理论考试和实验项目操作,对试验班级和对照班级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任课教师的体会总结,客观评价PBL-TBL联合教学方法在医用化学课堂的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改进措施。

3.教学实践结果

3.1學生问卷调查结果

对实验班级共140人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査。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积极配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发出调查问卷140份,收回调查问卷140份。调查内容人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PBL-TBL联合教学法问卷调查人数统计结果 n(%)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PBL-TBL联合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从心理上放松,降低对化学的抗拒,部分学生开始喜欢化学课程。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意识很强,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传统授课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不足之处,还是存在大部分学生不愿走上讲台,缺少上讲台的勇气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锻炼。

3.2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理论成绩平均分和实践成绩进行比较,并对其平均分分别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成绩在60分以上为及格。结果见表2、表3。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理论成绩分析 ■±s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践成绩分析 ■±s

由表2数据显示,理论成绩平均分比较:P<0.05,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格率比较:P<0.05,两组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班级理论考试总成绩平均分显示,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及格率较高,说明两种教学模式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理论考试成绩。

由表3数据显示,实践成绩平均分比较:P<0.05,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格率比较:P<0.05,两组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班级实践总成绩平均分表明,实验班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同学及格率较高,说明PBL-TBL联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3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通过任课教师教学经验和体会,总体发现PBL-TBL联合教学法能够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团队之间比赛考核的过程,每位同学都积极发言,打破传统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默的现象,都为自己的小组争分争优。在老师提出问题的同时,组长带领大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以学生走上讲台的方式,鼓励学生讲,老师点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4对任课教师的影响

PBL-TBL联合教学法对任课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只是单纯地掌握相应课堂知识,而实行PBL-TBL联合教学法,任课教师要提前进行相关章节医学案例及问题的搜集,案例习题的整理,教学环节的制定,针对每章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提前整理习题和与医学相关的案例,供学生上课讨论。此外,对任课老师的组织能力、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熟悉课堂内容,而且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课堂氛围较好。

3.结语

PBL-TBL联合教学法应用在医用化学课堂中,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以小组模式自由讨论,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总体考试成绩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较好,同时提高了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总之,本研究解决了民办院校医护专业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希望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中进行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1.

[2]韩轶,欧阳静.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0(7):8-10.

[3]刘海霞.生理学教学中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研究[J].职业教育,2015,5:148-149.

[4]王雯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敖桂珍,温红.结合T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9:773-774.

[6]刘晓瑜,刘丽华.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2(14):947-948.

基金项目:2016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6SC101),齐鲁理工学院课题项目(06QL004)

通讯作者:杨永珍

作者:张业聪 杨永珍

上一篇:师爱演讲稿:爱心无价下一篇:创业心得体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