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以队为家心得体会

2022-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一生都处于成长中,面对不同阶段的自己,我们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会有一些心得体会。通过文字记录的方式,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成长,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该怎么写出促进自身成长的心得体会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部队以队为家心得体会》,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部队以队为家心得体会

以队为家

在基层连队中,官兵关系之间总的情况是好的,大家相互团结友爱,情如兄弟。但也存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事乱办事的问题,这样的干部对家庭好的重点交,重点照顾,伤了许多战士的心;有的战士甚至对这样的事很理解,认为花钱办事,卖买公平,个别干部甚至被“誉为很办事”,有的搞老乡观念,讲哥们义气。针对上述思想与行为表现,今天我就以“保持真挚的战友情谊,建立纯洁的官兵关系”为题讲一课。

一、保持纯洁官兵关系的必要性

[配画面]千难万险的长征路,红军官兵互相掺扶,彼此成了战胜困难的精神依托;新时期好干部苏宁,为救新战士勇敢地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堪称爱兵楷模。我写从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推出标题

(一)纯洁的官兵关系是人民军队性质在部队内部关系上的体现。]

(一)纯洁的官兵关系是人民军队性质在部队内部关系上的体现

我军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体现在内部关系上就是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之间是同志的友爱关系,不论职务、军衔高低,没有贵贱之分,也不应有远近亲疏之别。我军从创立以来,就一直坚持以官兵平等的原则处理内部关系。红军在三湾改编时就规定:实行充分的民主制度,军官不许打骂士兵,废除肉刑和烦琐礼节。1929年古田会议,又明确指出了处理官兵关系的原则。当时在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一个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把自己当作普通的一员,与战士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干部和战士互相新生相互爱护,情同手足。(录相镜头:长征途中,跋涉在茫茫草地上的红军,夜宿篝火旁,官兵相互依偎,相互取暖,你推我让分吃一锅菜汤)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大家一壶水轮着喝,一口干粮分着吃;在生死危险关头,干部掩护战士,战士保护干部;在跋山涉水的行军中,你帮我背包,我帮你扛枪;在日常生活中,方便总让给别人,困难总留给自己。正是凭借这纯洁的官兵关系,百万将士紧紧团结在一起,以坚强的毅力,走过草地,爬过雪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建立在共同革命事业之上的纯洁的官兵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大力发扬。

(二)纯洁的官兵关系是我军坚强巩固、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

我军的历史是一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在这辉煌的历史中,我们曾遇到过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但每当处于困难和危险的紧要关头,总是官兵团结一心,战友互相帮助,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战胜了困难。这里我讲一个大兴安岭峰扑火时发生的一件动人故情。五月大兴安岭天气十分寒冷,一个连队正准备宿营休息,可45人一顶帐篷,最多只能容纳20人休息,连队安排谁,谁也不愿进去,干部推战士,战士让干部,党员让群众,老兵让新兵,谁都不肯进去。没有办法,指导员想到一个妙方,立即喊到:“党员留下开会,其余人进帐篷休息,谁也不准出来听”,就这样,党员围坐在篝火旁开会。已经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的战士,人挨着人,相拥着不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战士们醒来时,发现全连的党员,抱成一团在篝火旁睡着了,这可是最长的党员大会呀,整整开了一夜,战士们眼圈立即红了。这些党员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撼到人心的战歌,这样的集体能不出战斗力吗?在他们面前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呢?(录相片和图片,大兴安岭扑火场面,特别是宿营的场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官兵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思想上互助,生活上互爱,有了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有了这种团结战斗的精神,才能保持一个集体旺盛的斗志。才有力地保证了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体统一。

(三)纯洁的官兵关系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干部战士思想解放、更新观念的同时,也使部分同志在交往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受庸俗关系学的影响,个别干部在用人上不是出于公心,而是看“礼”不看才。少数官兵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训练和完成任务上,而总是琢磨如何通过关系获得好处,官兵之间有的不讲纯洁的友情,不讲组织纪律,而是讲老乡观念,甚至有的用“够意思”代替原则。事实证明,哪个单位领导与群众之间、干部与战士之间关系庸俗,哪个单位的凝聚力就差,战斗力就弱。有个营的干部,经常收受官兵礼物,结果一些官兵发生违纪现象时,不敢坚持党性原则,不敢理直气壮地开展批评,使这些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部队建设遭受很大损失。可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建立起健康的官兵关系,纯洁的战友情谊,不仅是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的根本要求,也是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我军纯洁的同志关系。

二、官兵之间进行交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感到,官兵之间交往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人。人生渴求得到爱的温暖,是一种自然的需要。广大官兵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远离亲人,远离故乡,更渴求得到爱护和帮助。这里给大家讲一个隔不断爱情的故事,我团一连有个孤儿叫陆昌武,不幸患了肝病,住院隔离后,小陆觉得这病难治,治了也去不了根,谁见了谁都躲,思想上消沉起来,连长郭书印得知情况后,马上组织召开了支委会,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传染病再可怕,也不能冷落战士情”。于是支委们轮流陪护,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三个月,马上就要到春节了,连长考虑到小陆在医院过年不方便,接回连队隔离不好容易传染,他和爱人商量,决定请小陆到自己家过个“团圆年”,他与爱人去接小陆时,小陆边往门外躲边说:“嫂子快出去,我这病传染人!”连长的爱人却说:“你们连队的干部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快走吧,自己一起过个团圆年,小陆热泪盈框,没办法只好乘乘地和连长夫妇一家吃了年夜饭。在连队干部的精心陪护下,小陆战胜了病魔,又活蹦乱跳地回到了训练场上,战友们,这是多们纯真的战友情谊呀!我们相信这春天酒下爱的种子,秋天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录相或图片,干部与一名战士冬季吃饭)

第二,用自己的诚心对待人。人际交往中的真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军道德的基本要求。革命战士做人要诚实,交往待人也要诚实。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流传着“管鲍之交”的佳话,管鲍是指管仲和鲍叔牙,他俩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年轻时家里很穷,但鲍叔牙没有因为穷而轻视他,而是与他合伙做生意,赚了钱还多分给 他。管仲曾三次为官,三次被罢官。在作战失败、蒙受侮辱的困难时刻,鲍叔牙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和他一志分析失败的原则,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给予安慰和鼓励。鲍叔牙的一片诚心,官仲感激不已,呼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的肺腑之言,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待人诚实,才能取得相互信任,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诚实待人就要敞开心扉给人看。对人讲实话,吐真言,相互之间不耍心眼,拐弯子,也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待人,就要办事钉是钉、铆是铆。对战友的正当要求,答应了事情就要一丝不苟,认真办好,不能敷衍,更不能开“空头支票”。即使因为情况变化了而一时没有做到,也应实事求是地讲清原因。反之,言而无信,是不能处理好同志之间关系的。诚实待人,还要做人的“诤友”。就是说,在交往中发现了对方的缺点和错误,不应该掩盖和隐瞒,而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给予善意的批评帮助。人非胜贤,孰能无过?无论什么人,缺点和错误都是难免的,指出一个人的缺点错误,好比给他看病打针一样。批评一个人的缺点、错误,被批评的人可能开始不那么好受,但他改正了缺点错误,有了进步之后,就会感谢帮助他的人,所以当“诤友”是爱护同志,当“诤友”是为了建立纯洁的同志友谊。坚持诚实待人,就要为人“诤友”。

由此可见,真诚相待,赤诚相见,才能取得互相信任,播下友谊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友谊的种子才能生根、生芽、开花、结果。有人说,同志的“志”字底下有个“心”字,表明人和人的距离是以心的距离来衡量。既然同志之间应该心心相印,那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才能换来别人的真心,如果交往中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那还有什么同志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可言呢?

第三,用宽阔的胸怀容纳人。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做到胸襟开阔,度量宏大,而不能小肚鸡肠。度量大的人,“额头能跑马”,“肚里能行船”,从不计较区区小事。在我们革命队伍中象这样胸怀开阔的是很多的,朱德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朱老总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进行斗争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不但围攻他,还抢走他的马匹,不给他饭吃。朱总司令的警卫员发了火,朱老总却劝他的警卫员说:“不要对自己的同志发火,抢走了马我们用腿也可以走路嘛!”他那恢宏的气度,被毛泽东同志赞为“度量大似海“。从一些人的实践看,要做到大度,需从四个方面努力:一要明。就是同志之间,官兵之间都把话讲到明处,事办到明处,不在背后嘀嘀咕咕,这样既可以减少误会,也可使大家相互产生信任感。二要远。就是想大事、想集体利益,不讲计较小事。三要容。对待有过失的同志,不要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应当给改正错误的机会。四要宽。就是要学会谅解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一想,将心比心。宽的反面是窄,心胸窄了,就受生疑,疑就不免滋生事端,嫉贤妒能。博大无私的胸襟,是革命军人党性观念、政治品质和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胸中坦荡了,眼界开阔了,才能产生“心底宽”的效果,也才能处理好官兵之间的关系。

三、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学的影响

所谓庸俗关系学,就是指为了获得某种私利,拉拉扯扯,违背原则,相互利用,甚至相互包庇。它与我们军人的交往准则是格格不入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如何才能抵制庸欲关系学呢?

一是坚持五湖四海,破除亲疏观念。大家知道,人总是喝家乡水、吃家乡饭长大的,同乡之间由于乡土文化和感情上的接近,相互交往多一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什么事都讲老乡观念那就不妥了。应该说老乡观念在连队还有市场,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相互袒护,知情不报;有话不对组织讲,无话不对老乡言;结伙打架,搞江湖义气,相互之间讲老乡观念,不讲战友情谊;频繁“约会”,犯自由主义,说长道短,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不讲原则,有的在提干、立功、入党问题上帮助老乡拉选票,为老乡出谋划策,“以表乡情”等等。这种观念,常常给人的成长进步和部队建设带来危害。某部有个老乡观念较重的战士,一次单独执行任务,遇到一个自称老乡的人。这位战士不问底细便热情招待,留他住宿,还违反规定将枪支借出。实际上,这个自称老乡的人是一个长期流窜的诈骗犯,窜到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盗取枪支,伺机犯罪。当公安机关破获此案后,这个战士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可见,无原则的老乡观念,不仅于人于己不利,给部队建设也会带来影响。要自觉做到:

1、抛弃腐朽、过时的交往意识。战友老乡之间相处,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学人之长,补已这短,把友谊建立在为共同事业奋斗的基础上。

2、要热爱连队,增强集体荣誉感。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树立“集体荣誉我维护,战友进步我高兴“的高尚情怀。

3、想念组织,信任同志。有心理话向组织讲明,与战友发生矛盾靠组织调解。个人有困难要请组织帮助。对同志要信任,而不猜疑;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团伙;要一视同仁不能亲疏有别;要取众人之长,补已之短。我们讲不要老乡观念,不是说不要老乡。老乡之间如能在思想、学习、训练等方面互帮互学,这对于青年战士健康成长,是有裨益的。

二是珍惜官兵情谊,摒弃哥们义气。哥们义气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是小生产者为了防止被人欺侮而结成团伙的精神支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有反抗封建压迫的一面,但也有很大的狭隘性,常常演变成历史悲剧(采集录相资料:三国时张飞战死,关羽为了哥们义气,给张飞报仇,中曹操奸计,险些全军覆没)。哥们义气如果说在封建社会还有某种进步意义的话,今天,就完全变成了一种消极有害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摒弃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少数人对此比较感兴趣,甚至模仿古代江湖侠客的做法,互相称兄道弟,结成“哥们兄弟”。在他们的脑子里,只知道有“哥们”,不知道有公理、正义、道德、纪律;为了“哥们”,可以不分是非,不顾党纪国法,甚至替“哥们”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以致走上犯罪道路。(镜头:高墙电网下,一些因哥们义气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军人服刑的镜头)。因此,革命军人要坚持摒弃这种哥们义气,与所有的同志建立正常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三是保持纯洁友谊,抵制唯利是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同志把经济生活中等价交换原则也运用到处理人际关系中来。在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偏重于物质的交往,片面夸大金钱的作用。有的人总想用金钱、礼物来换取某种满足,获得某种需要。有的人为别人做了点什么,就期望别人付给“交换价值”。这种不问是非曲直,有利便“有情”的所谓友情,名为“友情”,实为“利情”。然而有人却偏偏认为只有精通此道,才能吃得开,玩得转。把精力常常用在如何走“路子”、找“门子”上。其实,这样做,不但败坏了部队 的声誉,也不利于战士自身的健康成长。某部战士候某,入伍后学习驾驶技术心切,可他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错误地认为能不能学上开车“关键是和干部处好关系”。于是,他经常向父母要钱,后来,他曾几次偷公家的东西进行变卖,企图“上炮”。正当候某加紧拉关系,做着学开车美梦的时候,保卫部门对 他进行了行政看管。组织上通过调查,根据他所犯错误的程度,给予他除名处分,被遣送回家。候某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在我们人民军队里,靠权钱交易求进步是行不通的,尽管有的人在某些时候利用这种办法达到了某种目的,但终究要受到法纪的制裁和遣责。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反对“等价交换”、要“钱情互换”的人际关系作为清除庸俗关系学的重点。要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全新的友情观,这种友情观应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志趣爱好,矢志不移地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全力奋斗,这种友情观,彼此不以地位高低或钱财多少去决定对对方的态度,而是看重对方的品质,才能和作风;这种友情观,最鄙视酒肉朋友之间的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的庸俗作风,相互间是真诚的关系,直率的批评,诚心的帮助,又有严格的要求,以诚相见,肝胆相照,这种友情,不仅经得住“有福同享”的考核,也经得起“有难同当”的考验。

本课小结:本课讲了保持纯洁官兵关系的意义,官兵交往之间应遵循的原则,如何自觉抵制庸俗关系的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觉保持纯洁的官兵关系,走好军旅人生路。

思考题:

1、为什么要保持纯洁的官兵关系?

2、官兵之间应如何保持纯洁的关系?

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应该如何处理老乡之间的关系。

对于身边的环境而言,选择一般有四种:

一是离开它:通过跳槽等途径去主动求变,以实现离开它的目的;

二是改变它:所谓人因心境而变,环境因人而变,千里无人的荒漠有的人看来是死寂、可怕,有的人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好诗篇。

三是适应它:如水般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如果自己真的无法改变那就去选择适应它!

四是抱怨它:这是最为愚蠢但很多人并不自知,却乐此不疲地使用的方式。

职场心法三:这个世界能真正给你自尊的人,只有你自己!

现实的生活中,一个人的主权来自于一个人的实力!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上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写的: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有心人读了一定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是“事在人为”,所以今天我们自己的好坏、得失、成败都是由自己昨天的行为所决定。

其实,现代社会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管你去到哪里,无论工作氛围多么的友好,实际上人都是分级与排名的,就像在联想公司,你可以称呼杨元庆为“元庆”,但并不代表你和他地位平等。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明白自己的层级,并务实地通过不断的努力工作以争取获得更大的舞台。

职场心法四:人不能太宠自己!

无论今天的你是多么的优秀,但你都一定可以更加卓越!在遇到困难时,既可以选择说自己不行而像孩子似的躺在地上撒泼耍赖,也同样可以选择像许三多接受特种部队挑选过程中那样咬紧牙关安心面对,用自己的意志作支撑去亲身体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的煎熬与锤炼!

职场心法五: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如果一个人能正确看待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则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思维顺序应该这样才是正确的:

1、我会什么? 2、我能干什么? 3、我干的怎么样?

4、我给我的企业、我的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5、我个人的收获是什么?

职场心法六:做好工作,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漂亮结果,就不用担心人会发现不了,尤其不用担心你的直接领导发现不了!

《士兵突击》的剧中,许三多因为不与其他人同流,成功带头修建起红五角星石头路这一个漂亮的结果,被团里的直升机大队发现既是偶然更是必然。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自己可能就是一颗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一颗光彩夺丽的珍珠。若要使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从沙粒质变成一颗光彩圆润的珍珠,让自己成为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让别人发现你的成本比较低!

衡量一个人的水平一般人都用是否有一技之长去看待,但一技之长的关键在于技的“长”,而不在于“技”的本身。俗话说:一根针也能扎透麻包。如果自己是钢钎,难道会连一根针还不如?所以,职业经理人很多时候要能从自己的问题角度出发进行答案的思考——为什么自己有才却没有人发现呢?或许根本原因在于自己仅仅是一棵不出众的树而不能“木秀于林”。如果认为自己真是人才、真是千里马,那就用结果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来,到时或许伯乐会自动找上门来了。

职场心法七:职业经理人员必须要将自己的客户关系公司化。

一家公司给我们费用、付我们薪水、支持我们资源的目的绝不是希望我们去控制企业,否则,当这种违规行为与企业利益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时,每一家公司的选择都一定是可想而知的!

职场心法八:想到+做到=(可能)得到。

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说,虽然“做到”很关键,但是“想到”也同样很重要。战略管理学家魏斯曼说:“一个问题的解决总是依赖于与问题相邻的更高的一级。即,问题决不可能在它出现的那一层面得到解决”。清晰地指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所以作为称职的职业经理人需要能正确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问题的来源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既要能预先地谋划“想到”,也要能快速地去实施“做到”,职业生涯中需要我们经常作如下思考:我应该做哪些工作才能提升自己及公司的绩效?我的绩效的提升的关键点在哪里?我最近所做的工作是否对绩效有贡献?我应该如何改进我的工作方式、方法?

职场心法九:是人就一定有优点,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而不能总是去抓住下属的缺点,要能合理地引导下属、教育下属、帮助下属。

领导与员工的最大区别在于,领导首先是一名教育者。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往往无法最终左右最后工作结果的质量,他所领导的成员素质才是真正决定着最后的成败。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能让自己的部下更优秀,这也是员工凭什么会一直跟着你的关键所在!

对于具有培养潜质的好的下属,首先一定要从思想层面入手,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引导;其次要能给予其以具体的方法指导,最好再能提供一套合适可用的工具进行辅助。

职场心法十:人要学会感恩,尤其对于那些帮助了自己成长的人,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

有的人因为受不了领导的严厉而辞职跳槽,也有的人认为领导的严格可以帮助自己可以更快的获得成长。所以说,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待。从一名职业经理人的成长角度来说,遇到挑剔的顾客未必就是坏事,最少他可以帮助你深度地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问题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比如,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如果真的没有人骂你、贬低你其实挺可怜的,这样结果的一般原因在于我们的工作做得较烂。

第2篇:知兵爱兵 培养以队为家的精神(定稿)

知兵爱兵

培养以队为家的精神

一、端正态度,知兵爱兵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解决了爱兵这个根本态度问题,其他问题包括带兵方法、带兵艺术的问题就是可以应刃而解。在人民军队,干部与战士,虽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从本质上讲是同志关系,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干部只有教育、管理士兵的责任、没有侮辱、打骂士兵的权利,而士兵也没有违抗命令、凌驾于管理之的权利。干部要带兵,就要知兵,而知兵就必须爱兵。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指出,知兵就是要知道战士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是真正的知兵,才是爱兵。同样,我们的干部只要真正把战士当亲人,把爱兵当天职,处处关心体贴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关心他们工作生活,以真挚的感情感染人,以良好的形象、模范作用带动人,就没有带不好的兵心贴战士,就能和战士想到一起,说道一起,玩到一起,就能知道战士在哪里,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南京路上的好八连”的干部可以说是全军基层干部关心爱护战士的典型。他们经常找战士拉家常、话人生,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和冷暖;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挤进战士的聊天圈和娱乐圈,增进思想感情的交融;扎扎实实地实行“五同”,与战士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他们做到,凡是战士家属来队,干部都要亲切看望;凡是战士生病住院,干部都要到医院慰问;凡是节假日,干部都要到伙房帮厨、替战士上岗。干部捧出一腔爱,战士报来一片情,连队的官兵关系始终水乳交融。由此可见,只要干部端正了对战士你的根本态度,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就能建立亲密的官兵关系。

二、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军人树立主人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主人翁精神,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中队是我们成长的大学校。自古军营多俊才,军队里来就是汇集民族精英、造就国家栋梁的地方。在我国,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写出《孙子兵法》的军事奇才孙武,到横刀立马的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郑成功,无一不是在戒马征战中孕育锻炼出来的一代英才。有人作过统计,收录在《外国历史名人传》中的432人,有214人曾经从军征战,几乎占50%。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半生,都是在军队度过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也是在军队这个大熔炉大学校里锻造出来的,众多的人才出自军队绝不是偶然,军人肩负的崇高使命,为我们奋发成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军旅生活的艰难困苦,磨练了军人成才所需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军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军人的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军队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也为提高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载体,这些对我们一生都是十分有帮助的。为什么含辛茹苦的父母争着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部队?因为他们懂得,部队能够锻炼人,造就人。我们生活在连队这个大学校中,要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勤学苦练,就一定会有所进步。

(二)树立主人翁精神,是搞好连队建设的基础。连队好比一个大家庭,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自的经历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时刻履行军人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要时刻把连队当成自己的家,使我们在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有所作为。个人的成长进步只有在单位建设的发展中才能够得以体现,我们每个人只有以连为家,才能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促进连队建设。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连队这么多人,一个人干不干工作无所谓,都不去为连队着想,不好好工作,那我们的连队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建设水平就会上不去,提高战斗力更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充分提高认识,把连队当做自己的家来建设,树立主人翁精神,增强自己参加连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树立主人翁精神,是凝聚军心的有效途径。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军地双方产生了一定反差,地方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部队个别同志产生了自私自利的思想,主人翁的意识开始淡化。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现象和反差。作为军人,不能只看到灯红酒绿和种种所谓的自由,我们的连队是个大家庭,每个人只有以连为家,不断强化主人翁精神,才能增强连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战争年代,军人在战场上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可以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可以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可以用身躯滚敌人的雷场,为战友开辟通向胜利的道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认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同意的,要把自己的得失同连队同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个人的出路和家庭的幸福,也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离开了集体,离开了连队,个人只能处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作为在连队建设中的主人翁,我们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时刻刻以连为家,切实增强责任感。只有每个人都这样做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三、自觉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融入到连队建设中去

既然我们服役在军队,生活在连队,工作在本职岗位,那么爱军队、爱连队、爱本职,就是对我们的具体要求,因此必须自觉以主人翁的精神在连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爱军队,安心服役。我们这支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要想热爱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连队,首先就要热爱它的光荣历史并努力为之续写新的篇章,热爱它的优良传统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热爱它的崇高荣誉并为之增添新的光彩,热爱它的神圣使命并自觉为之而献身。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安心服役,努力在军营建功立业。作为一个军人,在军队建设中如果不能安心服役,总是想离开部队到地方,那么工作就不可能尽心尽力,也就根本无法完成担负的神圣使命。因此,既然我们选择了军人这个特殊职业,就不能计较个人利益,而要无怨无悔地珍惜自己的选择,当今社会个别人对军人的偏见不应成为动摇我们安心服役的理由。对我们绝大多数同志来说,军人职业都不是终生的,最后终究要回到地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我们军人的特点,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树立主人翁态度和事业心,责任感,更要在位一天干好一天,否则自己都觉得是临时的,那军队还有什么凝聚力、战斗力?我军现代化还从何谈起?大家所熟悉的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一苏宁,原系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参谋长,他当战士时,牢记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训练中舍得吃大苦、流大汗,最终成为师团的训练尖子;当连长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摔打部队,带出了一个个训练先进单位;进入团领导岗位后,更是一门心思学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他紧密联系现代战争和我军建设的实际,先后撰写军事论文60多篇,50余万字,被报刊刊载和上级转发的就有25篇,有的被总部推广后在训练中发挥很大效益。1991年4月21日,苏宁在组织手榴弹实投考核中,为掩护战友光荣牺牲,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光荣称号,江泽民同志等军委领导同志分别题词,号召全体官兵向苏宁同志学习。

(二)爱连队,添砖加瓦。连队是遂行作战、训练和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基础。要把连队建设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坚强战斗集体,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有的同志认为,抓好连队建设是连长、指导员等干部骨干的事,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战士,用不着操那份心。这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如果把连队比作一个大火炉,那么我们每名同志就像一块块木炭,只有人人都把自己燃烧起来,连队建设才能搞得红红火火。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把连队当作自己的家,处处关心连队建设,时时想着为连队争光,不论分内分外的事,都积极主动去做,为连队的建设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工作中不能满足过得去,要有争第一,创一流的劲头,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只有每名同志都成为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士兵,才能像《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要求的那样,把连队建设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战斗集体,把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基础打得更坚实、更牢固。

(三)爱本职,尽职尽责屗。本职工作岗位是军人爱军习武、报效祖国的阵地。一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觉地同人民绝对建设联系起来的军人,必然会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去。有的同志刚入伍时对部队充满了新鲜感,然而,时间一长,对站岗放哨这种平凡的工作就感到有些乏味了,甚至为自己的分工不理想而苦恼。应该承认,我们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个人的爱好和志向不同。来带部队后,希望分配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将来到地方用得上的工作。这种愿望四无可非议的。组织上在分配工作时,也会尽量考虑到人尽其才。但是,由于革命工作需要,有的能如愿以偿,有的却难遂人愿。当个人的志向爱好同革命需要发生矛盾时,自觉服从革命需要,让革命工作来挑选自己,这点菜市革命军人应有的态度。我军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军事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也需要爬冰卧雪的哨兵。不同的军兵种,不同的业务工作之间犹如一部大机器上的零件,环环相扣,相互连接,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战斗的集体。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影响部队建设。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爱军习武,就要立足本职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努力有所作为。被济南军区授予“献身国防的英雄战士”称号的高清波,入伍后干的是舟桥专业,也立足本职岗位,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当兵不到3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团共同科目6项全优和专业训练8项全优,在团以上军事比武中夺得39个第一,8次打破团记录,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所以,我们要把追求个人发展的愿望,服从服务于连队建设的大局,融入到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去。

有句格言这样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无疑令人景仰,但将军在军队中毕竟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而且在军队建设中,普通士兵的任务也并不轻松,作用也不小,如果把军队比作巍峨蜿蜒的长城,那么士兵便是构筑昌盛的一块块砖石。我们在服役尽义务的过程中,即使当不了将军,也应当有毫不逊色于将军的使命感和主动性。每个同志只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以连为家,干一行爱一行,即使当不了将军,那么我们的人生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景仰的。

上一篇:王氏宗亲群下一篇:如的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