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金融一体化和保险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保险业;宏观经济;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

1980年,我国恢复开展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或者说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结束了人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历史。此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于1988年和1991年成立,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截至2008年底,我国保险机构达到120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仍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在众保险寡头中,国有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供给的第一集团,控制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平安和太保是供给的第二集团,控制着30%左右的保险市场。其他保险公司则是市场供给的第三集团,市场供给量低于10%。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保险深度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8年全国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9 784.10亿元,同比增长39.06%,应该说,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

(一)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保险业发展的契机

20世紀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这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契机,人们对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损失补偿的需要刺激了保险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有财产,政府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企业并不需要承担风险,个人也几乎没有财产和人身风险来让保险公司经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人们意识到许多风险难以避免且个人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因此,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考虑风险的分散及转移问题。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保险业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起来。

(二)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利于保险业日益发展

国民收入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对保险需求的增加。从个体来讲,人们对财产和自身安全进行投保,只有人们的财富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为已经积累的财富支付保险费,而这部分保费的支出,来源于新增收入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寿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企业生产来看,根据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投资的增长,人们为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投资部分支付的保险费,也同样出资于新增收入部分。扣除物价因素,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0%左右,而保费增长速度平均在30%左右,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三)积极的政策促进保险业繁荣发展

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保险监管政策对保险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为了应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目标,2009年初推出四万亿刺激内需投资,2011年新四万亿投资又将投入,民生工程和基础建设拉动了对工程险、财产险等险种的需求,汽车振兴计划拉动了车险的需求。中央加大了对“三农”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直接推动了相关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仍是根本性的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轻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契约性等典型特征相冲突。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保险的挑战。

(二)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保险业不断发挥这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功能,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但总的来看,全行业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保险还未渗透到经济各领域、社会各行业和人民生活各方面,覆盖面不宽,很多重点领域的投保率不高,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保障的层次也较低,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率较低,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为例,保险业分别赔付55亿元和10亿元,进展直接经济损失的3.6%和0.12%,与发达国家和地区3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明显。

(三)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日益严峻

随着WTO承诺的兑现,近来保险监管部门大大放松保险公司的进入政策壁垒,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只是时间顺序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放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已在中国开业的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48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几百家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有上百家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和资产总额条件均大大超过保险公司设立的基本要求。许多公司的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在中国开放保险市场以后,中国的内资保险公司要与这些十分强大的外资保险公司进行竞争,其严峻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保险供给能力不足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仍表现在对现有保险市场占领上,即由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险供给能力,满足市场已出现的保险需求。例如目前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财产保险上,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寿险上,意外险和已出现的寿险市场占据了大半江山。要改变这个现状,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要开发潜在市场,如责任保险市场、健康市场保险、养老保险市场等。

四、发展策略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整体效率,提升保险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监管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保险监管要根据保险机构风险程度的高低,实施分类监管,防范风险,扶优限劣,优化监管指标,对不同等级的保险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执行力,防范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对保险资产的监管,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监管的根本目的。

(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险机构相继设立,保险业务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市场运行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若要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规范市场运行中出险的这些问题,确保保险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杜绝数据不真实和损害被保险人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规范竞争手段,杜绝靠高手续费、高返还和变相降费等等恶性竞争现象。

(三)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保险市场上,产品同质性严重,开发策略相似性极强,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要形成核心优势,必须尽快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经营方式从粗放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例如,人保这样的大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不断向综合性发展,以综合优势占领市场。而对中小型保险公司,则宜实行专业化的产业政策,例如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长安责任保险公司。各保险公司在发展中要始终集中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战略,不断推出各种服务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可替代产品的自由进入、消费者投资意识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资金运用的效果才是保险企业竞争的关键,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才是符合保险公司职能的定位,因为产品体现保险公司对客户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而资金运用则体现出公司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因此,保险公司最重要的首先是做好产品开发,也是公司资金运用的基础。其次是客户服务,维护已有的客户,并通过带动效应,扩展新客户;同时稳定的高收益的资金运用可以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

作者:于惠娟

第2篇:我国高校“营改增”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2016年5月1日起全面“营改增”后,我国高校由于其业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单一性,导致“营改增”后税收负担存在上升趋势,涉税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在“营改增”中抓住机遇,降低税负,规范纳税,迎接挑战,是我国高校当前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云南文科院校为例,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营改增”执行中存在的政策不熟,程序不清,适用税率不明等问题,并针对我国高校税务管理实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以期提升我国高校税务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税收负担,真正实现“营改增”后税负只减不增的宗旨,促进我国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我国高校 营改增 纳税范围 账务处理 税负加剧 差额纳税

201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称《通知》),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我国高等学校也不例外。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文件规定,高等学校绝大部分收费仍属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非税收入),不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但有少量收入,如横向科研课题费收入、校内停车费收入和房屋经营性租赁收入等必须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征收增值税及其他相关税费,而这少量收入“营改增”前是征收营业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的,但由于高校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特殊性(难以或只能取得微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销项税额)和劳务成本占比大的特性,导致我国高校改征增值税后出现了不减反增的现象,这与国家“营改增”后税负只减不增刚好相反,这是当前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税务管理难题。

一、我国高校增值税纳税范围界定

目前,我国高校在“营改增”试点期间将研发服务费纳入当地国家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并被税务机关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政策。随着高校科研能力提高和科研经费的增加,涉及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越来越多,相对应的应税收入也越来越多,在试点2年后原试点高校在2015年1月被当地国家税务机关审核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并可以抵扣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目前我国高校适用的增值税纳税范围包括五大税目7个子目:

1.“研发和技术服务”下的“60101研发服务”和“60104专业技术服务”:目前主要是学校取得的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横向课题经费,适用税率为6%。

2.“租赁服务”下的“60502不动产经营租赁”:目前主要是学校周边建盖的商铺对外经营租赁取得的房租收入、校内职工周转房租赁收取的房屋租金,适用税率为11%(目前该校向税务局备案后,税务局同意在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进行经营租赁取得的租金收入按5%的税率征收)。

3.“鉴证咨询服务”下的“60603咨询服务”:目前主要是学校取得的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科研咨询服务费(学校做为科研课题经费入账),适用税率为6%。

4.“餐饮住宿服务”下的“70401餐饮服务”和“70402住宿服务”:目前主要是学校招待所、后勤产业集团对外提供的餐饮及住宿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适用税率为6%。

5.“生活服务——其他生活服务”下的“79900其他生活服务”:目前主要是针对进、出校门的非免费车辆收取的停车费收入,后勤产业集团收取的物业管理费收入、清洁费收入及后勤服务管理费收入等,适用税率为6%。

二、我国高校缴纳增值税的相关账务处理

“营改增”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纳税单位将应税收支与非应税收支分开核算,单独纳税,为此,我国高校在相关账务处理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具体如下:

(一)科目设置

因不涉及出口退税问题,我国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可能涉及到的纳税事项在“应交税费”科目增设了2个二级科目,即“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在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下增设5个三级科目,即“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入、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同时取消了原支出类科目“业务税费及附加”下的“增值税”明细科目。

(二)项目设置

针对应税项目和非应税项目,我国高校应当在项目属性定义(即项目标志)中单独设置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两个属性定义,凡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应税收入,设置独立的项目,并在项目属性中标识“应税收支”,其他非税收入一律设置为“非税收支”。这主要目的是为了既能满足税务机关要求的分别核算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的要求,严格区别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又能够及时、准确提供纳税申报和税务检查所需的销项、进项、收支等详细准确的税务资料。

(三)发票开具

我国高校对于校属各部门或个人取得的需要统一纳入学校核算的科研课题经费收支、房屋租赁收支及餐饮住宿、停车、物业管理费等收入,为体现“一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先开发票后收款;二是收款后开具发票。对于先开发票后收款的,如果月末资金未到学校账上,由该校税务管理人员通知课题负责人或当事人,要求其月末前或下月初必须先缴纳其已开发票涉及的相关税费,学校一律不垫付。对于款到才开发票的,在开具发票时就从该项目中扣除涉及的相关税费。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适用的相关税费及税费率如下:

1.增值税销项税额:具体金额为增值税发票标明的增值税,税率一般为6%。若是含税价,需要按“销售额(计税依据)=含税销售额÷(1+6%)”这个公式换算成不含税价后再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2.城市建设维护税:增值税销项税额的7%。

3.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销项税额的3%。

4.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销项税额的2%。

5.印花税: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的3‰。

6.企业所得税:2016年5月1日前因执行核定征收政策,因此按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不含税金额)的10%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6年5月1日后全面执行增值税征收政策,取消核定征收政策,实行查账征收后,应缴企业所得税根据应税收入扣除应税支出后的余额计算缴纳。

(四)账务处理

以某高校为例,收到款项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106万元(假设发票总金额为106万元)入账,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6

贷:XXXXX项目

科研课题费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同时扣除相关税费0.42+0.18+0.12+0.318=1.038万元

借:XXXXX项目

税金及附加费用——城建税 0.420

——教育费附加 0.180

——地方教育费附加 0.120

——印花税 0.318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0.420

——教育费附加 0.180

——地方教育费附加 0.120

——印花税 0.318

月末转出未交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6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

下月初申报缴纳相关税费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

——应交城建税 0.420

——教育费附加 0.180

——地方教育费附加 0.120

——印花税 0.318

贷:银行存款 6.35618

课题负责人后期报销各项费用53万元时(假设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XXXXXX项目

科研事业支出——XXXXX 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贷:银行存款 53

如果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进项税额3万元不能抵扣,只能计入该项目的支出中,即:

借:XXXXXX项目

科研事业支出——XXXXX 53

贷:银行存款 53

三、我国高校缴纳增值税存在的问题

(一)多缴相关税费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是以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差额来确定的,其缴纳的相关附加税费也是以其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额作为计税依据,但通过前述高校计算缴纳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和账务处理可以看出,高校在计算缴纳增值税相关税费时,直接按销项税额作为其他税费的计算依据,并没有抵扣相关的进项税额,导致多交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二)税收负担不减反增

以云南某文科高校取得的科研课题经费收入100万元,假定难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当前高校实情)为例来比较“营改增”前、后的税负差异,如下表:

注:“营改增”后高校应税收入执行查账征收政策,针对课题经费收入一次或分次到位,支出零散且小,年终课题经费结余较大的情况,如果企业所得税严格核算到项目,那么高校企业年终计算的应交企业所得税预计将会大大超过核定征收政策的应交企业所得税。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企业所得税,高校该项课题经费收入的税收负担率“营改增”前为5.615÷100=5.615%,“营改增”后为6.35618÷100=6.35618%(如果严格按不含税收入94.34万元计算,税收负担率为6.73752%,在此为了便于比较差异,选择100万元做为计算依据),“营改增”后高校税收负担增加0.08118万元,税收负担率增长0.74818个百分点。

(三)进项税额认证难,抵扣少

高校课题经费报销的账务处理(主要是报销单据)与税收管理是不同的岗位,二者相互分开,如果在高校财务内部职责权限不明的情况下,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审核报销及其认证工作也是由不同的会计人员来负责的,而对于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如何认证,何时认证等一系列程序和操作流程在高校目前尚不清楚。

文科高校科研课题支出非常特殊,绝大部分用于支付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及差旅费等根本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少量用于购买办公用品勉强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因票据开据不规范或报销迟延时间太久导致难以进行进项税额认证和扣抵,再加上大多数课题负责人或经办人税务意识较差,且总认为增值税是价外税,与其课题经费收支无关,并不在意取得的发票是否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导致高校取得的能够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极少,从而加重了高校的税收负担。

(四)企业所得税缴纳增多

由于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在国家税务机关“以票控税”和“应收收支单独核算”的要求下,我国高校取得的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多数是一次入账,但研究时间大部分均超过一年,有的超过5年,相应的支出报销时间就分散到科研涵盖的期间,有的甚至课题已经结题了还在报销该项课题的支出,这样将会导致高校课题经费收入的当年收入多,支出少,最后导致结余多,严格按应税收支相抵后的金额做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就会直接导致高校课题取得收入当年缴纳高额的企业所得税。

(五)非货币性薪酬涉税风险高

目前高校向全校教职工发放的非货币性薪酬(包括引进人才住房奖励、逢年过节发放的水果、食品及劳保用品、个人负担的差旅费等)没有计入个人薪酬所得计缴个人所得税,一旦税务机关核查严格,高校将面临漏扣个税和税务处罚的高风险。

四、我国高校应对“营改增”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高校科研课题费等应税收入属于智力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集中在一个会计年度,支出分散到多个会计年度,同时支出主要以科研人员的科研劳务、研究调查、专家咨询等人力成本为主,很少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扣抵销项税额,从而导致高校取得的科研课题经费收入税收负担较“营改增”前有所上升,如何合理进行会计核算,有效降低高校税收负担呢?

(一)健全会计核算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取得科研课题经费收入时就扣缴并缴纳各项税费而导致多缴纳相关税费的情况,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健全会计核算,理顺计税纳税流程,准确计算缴纳各项税费。具体做法:

1.高校应当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促使全校所有教职员工增强纳税意识,自觉维护税法尊严,严格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依据计算缴纳各项税费。

2.改变取得课题经费收入时就计算并扣除该课题经费收入应承担的相应税费,而是将相关税费计算及账务处理放在月末或季度末进行。纳税期末时应当核实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然后以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税额后的余额再加上进项税额转出后的和作为计税依据计算当期应缴纳的相应的其他税费,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规范认证并抵扣进项税额

由于大部分高校都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以实行进项税额扣抵制度,因此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特别是进项税额发票的管理尤其重要。为进一步降低高校税收负担,高校必须督促课题负责人或相关当事人尽可能加大研究办公用品、设施设备的购买比重,争取取得相应的较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努力降低科研工作人员酬劳支出比重,以期能够利用较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抵扣,从而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增值税应纳税额,还降低了相应的其他税费的计算依据,最终降低了高校税收负担。另外,高校应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及管理,进一步理顺内部税务管理关系,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规范内部增值税专用发票报销、审核、认证、扣抵等内部流程,真正做到依法纳税,合理避税。

(三)争取高校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实行差额计税政策

当前学校涉及的纳税范围主要是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少量的房屋经营租金收入及物业管理费、清洁费收入等。针对学校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的绝大部分是人力资源支出,增值税进项税额很少,这将大大加重学校的税收负担,因此可以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文件精神,由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联同教育会计学会向省级国家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获取其同意对高校科研课题经费收入实行差额纳税,不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率为6%,并采用简易开票方法,即向客户单位开具80%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不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主要用于支付研究人员劳务费、专家咨询费、考察调研费、差旅费等),开具2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增值税计算缴纳依据)。这样既降低了高校的税收负担,实现李克强总理强调的“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只减不增的原则,又能够减化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税务管理工作量。

(四)规范个税管理,降低个税风险

针对前述高校对教职工发放的非货币性薪酬未纳个人所得税扣缴范围,存在漏扣个税和税务处罚风险的情况,高校应当进一步强化税务管理,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加强税务知识宣传,把非货币性薪酬纳入个税扣缴范围,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同时合理进行纳税筹划,采取分期均衡收入法、费用转移法、分次发放法等方法进行合法避税,既要努力降低教职工个人所得税负担,又要合理合法扣缴个人所得税,全面降低高校涉税风险。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8号)

[2]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

[4] 《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营改增”相关法规

[5] 胡服.高校个税涉税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会计之友,2014(6)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保安协会 云南昆明 650000)

(责编:吕尚)

作者:胡服 杨春丽

第3篇:浅析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新时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刻,公民教育面临着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怎么样抓住机遇,迎接公民教育挑战以提高公民教育的成效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公民教育;机遇;挑战

一、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

(一)我国前期的公民教育相关理论探索为今后公民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理论基础

我国前期经过对公民教育各方面的研究,公民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建立。这些研究与探索包括公民教育概念的厘清、公民素质构建及培养、对中国公民教育史的研究、对港澳台地区公民教育实践情况比较、对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比较、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等等,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紧紧围绕公民、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等内容,积极与国外、港台的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同时吸收中国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共有20部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著作出版。

(二)国家大力支持公民教育研究,为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比如国家级各类社科基金对公民教育相关课题的立项支持,2000年以来,在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及教育部批准立项的课题中,与公民教育相关的各类课题69项;从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 2003年底,已经有3500万小学生、初中生进入新课程,约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8 .6%;2001年,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整合了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研究队伍阵容宏大,整体素质较高。2003年,中心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被批准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公民教育学科唯一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的论证,成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人们开始重视公民教育为公民教育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宽阔的社会空间

公民教育的理论探索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就不能向纵深发展;公民教育的实施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不可能取得实效。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采取多种途径丰富公民知识,以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比如2007年7月郑州大学公民教育中心网站访问量突破 160000次,这极大的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实施,表明了人们开始重视公民教育,为公民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四)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公民教育向前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被释放出来,人们对于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迫切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同时,随着中国发展,社会对公民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民素质影响着公民自身的发展,影响着公民参与国家公共事务参与率和参与效果,而且合格的现代化公民的培养也是早日实现我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公民教育也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二、 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成为公民教育理论发展和实施的短板

虽然,我国前期对公民教育的研究有一定的成绩,对于公民教育概念的厘清、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框架的建构、公民素质建构及培养、对中国公民教育史的研究等等有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当前, 在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领域,对“究竟什么是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公民教育基本框架构建”、“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关于公民文化、公民社会、公民政治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与中国实际相适合的有中国特色的的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公民教育的实施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的准备,这成为当前中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公民意识的提高是长期的过程,制约了公民教育的实施

公民意识是公民实现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的思想基础,公民意识的建立与否制约着公民主体性、积极性地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人治”思想的深远影响,我国的公民意识相对薄弱。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治民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主人翁观念得到极大的加强,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自己的政治利益,迫切想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但是,我国现实中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经济的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都制约着人们参与政治生活。与此同时,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公民意识更是需要时间才会慢慢形成。所以,加强公民教育应该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

(三)新时期我国公民教育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民教育的实施难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同时, 我国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使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复杂性甚至一定程度的对抗性,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加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等等,这些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又交织在一起,给我国的公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具备全局的观念,协调社会矛盾和冲突,为更有效地实施公民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西方公民教育研究的高成效给我国公民教育带来极大的压力

主要是因为当前国家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在于公民素质的竞争,而素质的提高在于公民教育的施行,但是,国外公民教育理论比较完善,体系比较成熟,因而,国外更能培养有素质的公民,我国在国家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公民教育是现代国家主义的产物,从十八世纪末开始,西方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家、思想家们便纷纷主张对民众实施公民训练。二战后,公民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一步改革公民教育;另一方面,公民教育的实践在地域上进一步扩大。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各国普遍重视国家对公民教育实施更为直接的影响。[5]在公民教育理论研究和公民教育实施方面,发达国家都以走在了我们的前列,在世界公民教育运动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国的公民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 新时期应加强公民教育

(一)首先应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公民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也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我国前期公民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研究深度还不是很够,需要积极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个体发展相适合、与世界公民教育潮流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的理论体系。因此,我国首先应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国情,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构建全方位的公民教育体系。公民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对公民教育概念的界定、公民教育理论基础的确立、公民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公民教育地位和作用、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公民教育评估、公民教育队伍建设、中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框架、国外公民教育、国内外公民教育的比较研究等等。只有有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公民教育。

(二)将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

以公民教育学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为出发点和归宿,将公民教育纳入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教育体系;加强公民教育的学科建设,设置公民教育课程,传授参与公民国家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法律、道德、政治、经济、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实现社会和谐的能力;加强公民教育训练,超越长期以来在我国占主导地位、以语言传递为根本特征的“接受教育”、“灌输式”教育模式,建构起强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为重点、以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民训练课程,让受教育者在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从而强化公民意识。只有将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实施国家的公民教育。

(三)积极发挥个人、学校、国家、社会四位一体对公民教育的作用,形成公民教育最好合力

公民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每位公民的相互配合、大力协作。要探索加强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国家应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国情,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构建多样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公民教育体系。另外,家庭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要件,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社会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发挥国家作用的时候也要发挥这三者的重要作用,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国家教育的四维立体网络,努力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公民教育。

(四)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施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公民教育也只有与当今中国时代、实际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要不断从社会、生活中提取鲜活的素材,不断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增强公民教育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创造力;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手段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公民教育的影响力;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研究新形势下的公民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不断开拓实施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新途径。加强公民教育,造就现代公民,是现代社会要求对其实践主体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公民教育担负着造就中国现代公民的重要任务,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公民教育要有的放矢,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雪,宝晶.关于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改革开放,2009(4).

[2]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社会观察,2006(5).

[3]刘争先.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改革开放30年,2009年

[4]张素蓉.西方公民教育的发展探析[J]. 教育评论,2009(6).

[5]别红喧.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价值与反思[J]. 理论纵横,2009(13).

(作者简介:文 科(1985.7-),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作者:文科

第4篇: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但世界经济依然在继续调整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不仅充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甚至成为西方解危脱困和解决问题的借助对象。如二十国峰会地位的凸显,也反映了这一变化。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碰撞,令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为应对这种局面,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国都在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做出新的调整。比如美国主办G20金融峰会;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注重推动多边外交。而其它各大国鉴于这些变化,也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如英国继日本之后,也提出了要与美国建立“不盲从的”同盟关系。这些对外战略的调整,无疑为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当前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成为考验中国外交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这些背景下,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不俗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一些大国对我国明显的战略敌意和恶意中伤,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如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使我国周边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象钓鱼岛等问题上,与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而且,随着国际对我国的期待大大上升,这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压力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学会平衡。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如积极开展峰会外交、世博奥运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 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预测未来的变数,增强忧患意识,调整外交策略,我相信我们祖国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第5篇: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简称“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路”) 的战略构想。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这一战略构想纳入全年的工作重点。“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全面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跨时代意义。

一、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给古老的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生命,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规划了美好蓝图,为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路径。

(一)延续古丝绸之路辉煌成就的必由之路

随着时代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他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古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远及非洲、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各国人民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了这条道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背景下,亚欧国家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的共同使命和挑战,使这条曾经创造无数财富、

1 凝聚各国人民友谊的传奇之路重现辉煌,成为惠及沿线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共赢之路。

(二)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出:“中国正在推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合作倡议, 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西部地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进一步释放开发开放和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

2 覆盖约44 亿人口,经济总量约 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 63%和 29%。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

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双重安全挑战

在这幅员辽阔的疆域内,“一带一路”战略在加深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一)传统安全方面 (1)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

近年来,当今世界主要大国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纷纷提出各自的地缘战略,谋求增强地区影响力。前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11年7月在印度金奈提出“大中亚”思想和“新丝绸之路”构想,主张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 9月,她在联大会议期间向国际社会进一步描述了“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还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积极打造“印—太”概念,将亚太的边界延伸到印度次大陆。美国还不断强化其在亚太的军力,利用中国周边海洋领土争端,极力扶持其盟友及相关争端当事国,实施离岸战略“以邻制华”。

欧盟在 2009 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通过修建“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在能源、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联系,积极开展投资,在保证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此外,欧盟出于自身利益,担心地区争端恶化,要求争议各方在多边框架内通过对话合作解决争端。欧盟的介入,一

3 方面有利于平衡美俄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亚地区局势更趋于复杂化,不利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推进的地区合作。

俄罗斯在 2002 年与印度、伊朗共同发起“北南走廊计划”,提出修建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以保持其传统区域影响力。近年来,俄罗斯又提出整合中亚地区的倡议,即“欧亚联盟”的设想,加速推进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冷战后,俄罗斯一直将中亚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尽管普京在2014年5月亚信峰会期间中俄首脑会晤中宣布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但依然对中国存在戒备心理,从而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日本早在 1997 年的桥本龙太郎内阁期间就提出“欧亚大陆外交战略”,2004 年提出建立“中亚 + 日本”对话机制,2006 年提出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通过加强日本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在提升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利用该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保障自身能源供应安全。2013 年 10 月,安倍晋三内阁强化对亚欧地区的关注,他指出: “从东京出发,经过伊斯坦布尔,最终抵达伦敦。日本要做新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缘政治的操盘手。”日本还积极发展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外交,加强军事存在。以上都是日本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构筑“防线”遏制中国的举措。

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共同推进南亚“南方丝绸之路”建设行动,试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依据其地理优

4 势,谋求独霸印度洋,对外部力量在印度洋的存在都抱有防范之心,尤其将中国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视为战略包围。拉贾·莫汉怀疑印度是否会容许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印度洋来实施,因为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太浓。这对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将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强势的海洋战略势必会影响中国的能源通道安全。此外,印度积极推行“东进”战略,介入南海问题,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与中国竞争,增强对亚太事务的辐射响力,从而加大了中国在东南亚方向的战略压力。 (2) 领土、岛屿争端

基于历史原因,“一带一路”地区内存在各种领土、岛屿争端,争端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战略实施的安全保证。目前存在的争端主要包括:海洋上,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存在“南海争端”。 2014年5 月,由于“中海油 981”号钻井平台引发的所谓中越“西沙主权”之争;中国与菲律宾、越南之间愈演愈烈的“南沙主权”之争。另外,中日之间也存在钓鱼岛以及东海专属经济区之争。周边海洋争端的实质在于区域秩序主导者及其追随者同中国崛起之间的矛盾。短期内,这些争端难以解决,这不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进而影响中国在新一轮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陆地上,“二战”后印巴之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中印边界争端、巴以领土争端依然没有解决。冷战后,随着苏联解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涌现了一批主权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边界划定工作并未全部完成。这些边界领土、飞地之争和水资源纠纷已经成为引

5 发地区局势恶化的重要显性因素。尤其是中亚地区的争端,直接影响到未来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政治互信、安全与经济合作,不利于维持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 (3) 区域内个别国家政局动荡

“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受国内社会阶级矛盾、民族宗教问题等复杂因素影响,这些国家一般实行政党政治,但部分国家由于朝野斗争,政局存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缺乏共同归属感,导致重要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延续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未来势必在区域内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进出口,促进人员交流,这些国家的动荡将会提升经济投入成本并降低合作效率,进而影响中国的海外利益。

(二) 非传统安全方面 (1) 恐怖主义的威胁

以恐怖主义为核心的地区“三股势力”( 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 的破坏活动是威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区域内最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尽管当前各极端组织之间的政治目的、组织形态、人员构成、活动能力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均为反对世俗化政权,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受国际反恐局势和地区安全局势变化的影响,区域内的各极端组织出现人员互相交叉、指导思想相互融合、活动分散化、组织碎片化等特点,同时与国际恐怖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有所加强。 (2) 海上航道的安全风险

6 维护通行安全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考虑,这种考虑将基于通道的“打通”或“切断”而展开。全球商业贸易的90%和石油总量的65%要通过海洋运输,其中印度洋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集装箱运输,70%的石油产品运输需要通过印度洋由中东运往太平洋地区。印度洋航线分布着诸如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对全球贸易有着重大影响的战略要道,其中40%的全球贸易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40%的原油贸易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因此,维护海上安全意义重大。

(3)区域经济一体化压力

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建立中国与东南亚、中亚 、中东、欧洲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寻求更加深入的合作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输出资金、技术推动区域内国家发展与繁荣,带动中国经济的升级与再平衡。而美国提出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 议 ”,以阻碍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亚太地区逐步形成的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起到分化作用。同时,欧美联合构建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推行更加自由化的国际经贸规则,从欧洲大陆方面阻碍亚洲与欧洲的经贸合作进程。 (4) 跨国有组织犯罪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密切区域内各国经贸关系的同时,也会受到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影响。被联合国大会列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类型包括: 毒品走私、偷越

7 国境、跨国经济犯罪等。

三 对我们海军的期望要求

中国的远洋生命线大部分集中在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中东、北非这一航线上,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从中东连接印度洋,并且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动脉。 因此,维护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以及曼德海峡三处节点的通道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美军加强了对太平洋的兵力投送,对华意图明显;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升级;中非、中越南海岛礁争议白热化;中印海军针对性军备意图明显。因此,我国海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

随着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加强,近年来,持续不间断的钓鱼岛巡航、索马里护航、对外友好交流访问,彰显了我国大国形象,展示了我军实力,对周边觊觎之国和海盗恐怖分子,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军与美军等存在的军事实力差距。再加上美日等国构建的第

一、第二岛链对我国的海上封锁。我军面临巨大的海上安全压力。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建设一支强大军队,保卫我国领土安全和国家利益。

第6篇: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

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科学、政治、教育等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举动都会引来世界各地的眼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积极的去应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把握每一次的机遇,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一次次挑战壮大自己,如何让全世界人们敬仰中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思考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未来的中国,中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

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

(3) 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特别是近

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

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从国内情况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对外贸易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攀升,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不断,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达国家仍然限制高新技术输往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霜,经得起考验,耐得起磨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富强国家,今天,面对变动的国际形式和不和平的国际关系,中国依然矗立在东方之巅,这条中华巨龙一直蓬勃发展,面对一切不利条件,冲破枷锁,把握时机,未来的中国更会伫立在世界的巅峰!

第7篇: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500多个行业门类齐全。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连续保持在4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带主要贡献力量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00多种。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

然而,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品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二是资源耗费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人均消费的能源只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七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有机污水排放量已占世界第1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即使国际社会不就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我国自身的环境容量也难以持续容忍这样大的污染排放。三是处于国际分工末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一定程度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数额占8成以上,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

1 口中机电产品占到79.8%。

二、原因分析

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较低。一是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2009年, 我国全部制造业研发强度为4%左右,其中制造业100强 研发强度为4.59%,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在2002年左右就已经超过了7.0%,最高的日本已经达到10.1%。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彩电、手机、台式电脑等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等产品必须向外国专利持有者支付相当于售价20%-40%不等的费用。三是高端加工技术和工艺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我国热处理与表面改良技术与先进国家间的差距在15-20年以上;精密形成技术方面,如国外已可生产重量公差1%以内的轿车连杆,我国只能做到3%左右。

2、发展方式粗放,以规模扩张为主,过度消耗能源资源。一是工业依靠规模扩张的基本发展路径没变。近年来,石化、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热潮,多种工业产业产能过剩。二是资源能源过度消耗。我国GDP和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均不到10%,但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却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0%、26%和50%,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生产要素过度消耗。如土地利用,美国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投资量是我国的3倍,德国是我国7倍,日

2 本和英国则高出我国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持续3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走到尽头,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逐步成为历史。四是环境污染严重。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硫和有机污水排放已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又跃居世界第一位。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环境污染强度大的重化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并据更大的比重,势必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3、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工业竞争力不足。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率很难再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效率提高动力基本来自非国有部门,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个国有企业部门陷入了盈不抵亏的困境。另一方面导致非国有经济很难发挥效率优势。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各级政府仍拥有分配重要经济资源的巨大权力,在国有企业垄断资源配臵的情况下,非国有经济效率优势很难发挥,导致整个工业经济效率低下。

4、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不足。单位企业资源占有量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不畅,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1998-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从1998年的2.34万增加到2006年的3.29万,但是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却从14.2%下降至10.9%。如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为48.2%,而日本、美国、俄罗斯前三名的产

3 量就分别为68%、46%和61%。

三、对策建议

当前,推进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从规模扩张向创新发展转变、从投资拉动向需求拉动转变、从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发展方式向注重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方式转变。

1、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二要制定完善鼓励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三要明确工业自主创新主要方向,抓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四要优化企业创新服务环境,推动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2、加速推进工业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一要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大力倡导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二要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放在突出的位臵,鼓励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经济技术标准改造现有企业。三要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容量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技术标准,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四要积极推动重大工业节能项目,推动重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产品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

3、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形成工业企业良性竞争格局。一方面建立推进产业升级的法律

4 体系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行业发展目标、规范行业管理活动,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 “四个转变”,即从以项目审批为主向以规划引导为主转变、从以政策管理为主向以政府服务为主转变、从以对企业经费补助为主向创新跨越的奖励为主转变、从以单个项目支持为主向行业共性项目支持为主转变。

4、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建立健全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培育政策体系,鼓励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人才、资金、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打造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抓好重要配套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聚集发展水平。

5

第8篇:浅析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一个拥有激情热血的大学生一名心系祖国的国华儿女,我不得不去关注当今的国际形势。并且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我将更多的眼光瞄向了军事,所以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我将主要从军事方面剖析当前国际环境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并分为形势篇、危机篇、机遇篇、、展望篇。

形势篇:自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的两大军事主体(北约、华约)相互对立,进行军事竞赛。到之后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旧格局终结,世界再转向多极化发展。目前,美国素有霸权主义阴谋,成为超级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共体成为欧洲联盟,全方位扩展其影响;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内政、外交生气勃勃,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格局正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种形势,一方面使得美国政府主宰世界的欲望更加膨胀,于是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对外政策;另一方面,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两极格局解体留下的空间,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欧盟、日本、中国、俄国 (不包括印度、巴西等国)冷战结束以来,欧洲统一和自主、自强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关注。欧盟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扩充和完善共同市场,发行欧元,建立货币联盟,进而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御计划,推行统一的宪制改革,以及欧盟和北约的扩大,使欧洲不事声张地切实地成为多元世界里的重要成员。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主张,树立起了一个力量整体的形象。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至此,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危机篇:从国际环境中看仿佛中国前景一片光明,其实不然,中国周边是步步危机,步步惊心。我国国土辽阔,邻国众多,潜在的危险时时刻刻的存在着我们周围。首先,美国对我国安全存在着综合性的威胁。虽然美国与我国不接壤,但从美国的战略目标、政策走向来看其实质都是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速度。为此美国对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处处制造事端,鼓动、唆使我国周边国家与我国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政治上,加紧实施“西化”、“分化”,企图将我国纳入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美国利用其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绝对经济和军事优势,不断对我周边国家进行军事渗透,逐步缩小对我的军事包围圈。从“银河号”事件、“小鹰号”事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等一系列事件不难看出美对我构成的威胁时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长期的。其次,日本是我国依旧不可忽视的一支,存在着潜在的威胁。20世纪的那场战争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虽然日本输了,但不断的靖国神社表明其从未真正的忏悔。一直以来,日本追随着美国,而美国始终竭力遏制中国的发展,日本当然当仁不让地助纣为虐。发展至今日,日本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其军事实力更不容轻视。虽然暂时日本没有核武器,但一旦战争发生,日本绝对有实力在短时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

近期钓鱼岛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日本的野心,开始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并在美国的保护下肆无忌惮地袒露野心,全力突破和平宪法,俄国位居我国北方,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接壤,且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我国安全的另一大威胁。历史上的俄国对邻国从来不做“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其与中国始终都是利益关系,一旦利益关系不存在,俄国将是中国最大的威胁。在领土问题上,俄国强占我国黑瞎子岛 ,且至今并未洗除中国北方领土的不法性。一旦关于领土的矛盾扩大,俄国将是一颗时刻会爆炸的潜在炸弹。 印度位居我国西方。从60年代的中印战争开始,几十年来印度一直将矛头对准中国,视中国为其潜在敌人,因此印度始终把遏制中国作为坚定不移的长远战略目标之一,一是利用大国关系遏制中国。二是利用西藏问题分化中国,企图把西藏变成受其控制的“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带。

机遇篇:俗话说“危机与机遇并存”,中国周边虽是处处危机,但也有自身的机遇。第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日益从国际舞台的边缘 走向中心。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背景下,中国政府并没 中有采取诸如贸易保护或货币贬值等伤及他国的手 段而是率先宣布实行刺激经济计划,扩大内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出了 4 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和欢迎从而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 年中国取得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 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再次,科技方面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发展迅速,跃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当中。中国是第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制造了超级计算机的国家,2011年中国拥有世界最快的500个超级计算机中的74个。世界排名前五的计算机我国拥有两台。最后是军事方面,中国正发展至少两种第五代隐形战机,而且正在积极发展一种隐形的垂直起降战斗机。而且,航母也已部署,并拥有舰载机。

展望篇:由此可见我国未来前景并不悲观。我国与俄罗斯开展的火星(萤火)计划,我国可以此为基础,加深与俄罗斯的交流。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第三世界的联系,提升和树立大国形象。在国际上采取全方位的战略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大国作用。相信我国未来必将美好。

第9篇:“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规划了美好蓝图,对深化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拓展对外开放的空间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战略中涉及西部地区的10个省市区,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即开放格局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聚集的地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西部各重点省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其中既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也有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和面向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东部沿海领先、中西部欠发达”的不均衡状态。“一带一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联通国际国内,给我国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带一路”战略将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贸模式,即以海洋运输为主发展对外贸易,转而以陆地运输为纽带,这为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提供了新契机,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对外合作两方面。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指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从地理位置上看,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接壤,拥有三条开放路线,一是向西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中亚、欧洲,二是向南连接巴基斯坦、印度、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三是向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目前,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处于滞后的状态,“一带一路”战略以高铁为代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通往中亚、南亚、中东、东欧、俄罗斯直至西欧的铁路都将经过西部地区,对于促进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东部的经济联系具有重大意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基石是经贸合作。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省市区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因此潜在的合作机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西部地区应当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合作。

(一)西北地区

新疆拥有长达5600多公里的边境线,占我国陆地边境线的1/4,与8个国家接壤,具有东进西出的开放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医疗服务中心。同时,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天然气储量均为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太阳能、风力能源等也非常丰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新疆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新疆独具的区位优势和能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的腹地,为连接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重要枢纽,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前沿枢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高地之一,拥有众多重点高校。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陕西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科教文化优势,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力推动与沿线各国进行文化、人才、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

甘肃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省会兰州被定为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宁夏处于黄河的上游地区,是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深化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宁夏要发挥此优势,努力建设中阿合作先行区。

青海位于我国西部,雄踞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贯穿南北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是我国联通南亚国家的重要走廊和通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青海的开放水平,促进青海丰富的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内蒙古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是连接我国内陆地区与俄蒙两国的重要通道;内蒙古与俄蒙两国交界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国与俄蒙两国的经贸合作以及资源开发。

(二)西南地区

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广西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加强与东盟地区的深化合作。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云南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加强经贸合作,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西藏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历史上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是我国与南亚国家沟通交往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西藏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西藏要把握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动与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推进与南亚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被设定为内陆地区,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具有接南转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产业腹地。借助“一带一路”战略,重庆将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支撑,也是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通道,随着渝新欧铁路的建设,重庆也将成为沟通境内外的重要支点。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挑战

“一带一路”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相应也面临诸多挑战。既有来自西部地区的自身限制,也有来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切合作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西部地区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也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难度。基础设施建设还面临着庞大的资金需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重点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但仍受到诸多争议。

(二)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民族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新疆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大西北的稳定,西藏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大西南的稳定,内蒙古的稳定关系着中国北方地区的稳定,西部地区各民族的和谐稳定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仍比较严重,贫困问题较突出;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信仰上的差距使民族关系更加复杂;交通、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以上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完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目前,西部地区甚至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以逐利为目标,对合作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缺乏足够的了解,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合作项目出现问题将极大地恶化我国的国际环境。

(四)周边局势复杂多变

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西部地区与诸多国家接壤,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敏感;南海和钓鱼岛等问题使部分国家对我国的和平发展心存疑虑;缅甸和泰国内政不稳定的问题,对于我国在两国的合作项目受到影响;越南等国家大规模的反华行为也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一些大国对盟国施压,暗中抵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我国向西开放的一大地区就是伊斯兰世界,这一地区宗教种族关系复杂,也是对我国国家安全影响较大的地区。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都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产生重大干扰,阻碍战略实施的进程。

三、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横贯中国东中西部、联通国内国外,对加强我国同周边国家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深化区域合作交流,促进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包含我国西部地区十个省市区,为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西部各省市区要抢抓历史发展大机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第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西部地区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合理规划设计,重点建设关键通道,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瓶颈路段,畅通公路、铁路和港口,提升道路的通达水平。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充分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要总揽全局、协调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地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是由各民族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的,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条件,加快双向开放的步伐,加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差距也是导致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因,应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民族团结。

第三,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西部地区要了解规避和管制各种潜在风险的方法,综合考虑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度,成立相应的国际机构,正确评估各项合作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外部效应。同时,西部地区要结合当地情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组织保障。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系复杂,仍存在一些摩擦与不稳定因素。增进各国人民互敬互信是促进各国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知识生产力必须反映它所处时代的根本需求,“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知识生产力,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文化相近,可以加强人才交流、文化交流、民间交流,构建人文桥梁,促进丝绸之路国家间的互动合作。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旅游合作可以加深互相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及人文资源,与周边国家加强旅游合作和文明互鉴,从而促进经贸合作发展。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上一篇:最美青工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违规吃请治理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