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规划方案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旅游扶贫规划方案

精准扶贫背景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与实践

摘  要:旅游扶贫需要规划先行,长期以来,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规划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资源开发利用。笔者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承担了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凤山村――拉竹河村旅游扶贫规划项目,该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本文即以此项目为例,对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规划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归纳深度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为其他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规划

在当前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和重要举措,但在旅游行业,规划先行是铁律,研究并编制旅游规划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规划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扶贫办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给出了具体的界定:从国家层面,主要指“三区”“三州”“三类人”。“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在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三州”即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均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藏彝走廊上;“三类人”主要指的是因病致贫人群、因灾和市场行情变化返贫人员以及贫困老人。【1】。2018年1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要求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为强化规划先行,国家旅游局随后启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要求相关部门及规划单位把深度贫困地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当作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研究贫困帮扶的途径,深入走访调研,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随着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深入实施,已有旅游规划体系对旅游扶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关注不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特别是如何将乡村旅游规划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对于乡村旅游规划如何从规划角度保证贫困人口长期受益的研究很少。因此,怎样将乡村旅游规划与精准扶贫政策结合起来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怒江州兰坪县谷川村委会风山村是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精准扶贫点,该村是怒江州澜沧江高山峡谷中最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在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等方面拥有深度贫困地区的许多共性特征,在深度贫困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为促进该村脱贫攻坚,笔者作为挂钩扶贫该村的单位负责人,牵头实施了旅游精准扶贫规划项目。本文正是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借助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研究了石登乡谷川村凤山村(小组)――拉竹河村的旅游规划问题,以期为谷川村及深度贫困地区其它民族村寨的脱贫致富和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二、精准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取得较快发展,但从旅游规划“问题导向”视角反观,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忽视贫情分析问题、忽视生态保护问題、忽视比较优势问题、贫困人口参与度不够问题、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不足问题。

(一)忽视贫情分析问题。

规划者对深度贫困区乡村旅游基础条件进行调研时,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只注重对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调研分析,忽视贫困人口的“主导”地位,对贫困人口调研不足,缺乏贫困现状和贫困成因的分析,更没有“精准到点、精准到户”的旅游精准扶贫意识;在旅游发展条件分析条目里面,没有加入规划区的旅游扶贫潜力分析,没有对规划区贫困人口是否可以从旅游开发中受益进行全面评估。导致一些项目开发后完全脱离贫困群众,造成“景村矛盾”,甚至引发当地居民与开发者之间的冲突。

(二)忽视生态保护问题。

在处理扶贫和生态的关系时,要“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扶贫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而贫困人口也要能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获得更多实惠”【2】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压力”与“深度贫困”交织,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多分布于这些区域,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众多,一直存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另外,深度贫困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居民法制意识及生态保护意识不足。原住民及不法商人受高额利润驱使,会打着发展“原生态”旅游的旗号,只为盈利而破坏了生态环境。例如早年怒江州、迪庆州部分地区存在以红豆杉、榧木工艺品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活动,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破坏了旅游地的品牌形象,更为重要的是破坏了生态环境。

(三)忽视比较优势问题

深度贫困地区生态性和民族性是两大突出优势,但在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不足,生态性、民族性或挖掘不够或表现不当,存在舍本逐末、盲目跟风模仿现象。例如有的贫困地区选址新建“民族村”,“民俗村”或“某某古寨”其实就是商业地产项目;有的民族村寨模仿农家乐、采摘园、荡秋千等千篇一律的标配;有的民族村寨热衷人造景观,砍树毁田建广场、拆古建今、出租房屋,商业味厚重,没有自己的特色,丢了民族味,失了原生态。

(四)贫困人口参与度不够问题

从微观层面看,旅游扶贫通常被界定为围绕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发展使其受惠并促进旅游地发展的旅游活动,这也是目前旅游精准扶贫所关注的焦点。【3】在旅游规划中,忽视了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普遍存在诸如贫困人口参与障碍、参与内容边缘化、受益分配不公等共性问题。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人口及其发展是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事关“扶持谁”的问题。但由于实践中部分旅游规划扶贫目标不清,导致旅游扶贫开发虽然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增长,但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却未得到显著提升。有专家指出,外部开发商的引入使当地村民的旅游参与多数停留于服务员、保安、清洁工等高劳力、低技术、低收入、低层次的参与水平。有时来自外部的旅游投资越多,旅游漏损越高,当地村民可获得的旅游收益越少,乡村存在可能演变为“旅游飞地”的风险。

(五)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不足

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得天独厚,然而旅游产品创新不足,供给不足,开发程度相当低。区域内现有旅游产品缺乏个性、创意。目前川藏线、滇藏线上骑行、徒步、自驾游火热,正是说明市场的需求正在朝着个人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这些区域地处偏远,且此类旅游产品偏向小众,投资大,短期效益不明显,因此很少有政府或企业专门投资。近年,美国阿巴拉契亚小径火爆世界小众旅游市场,也有中国人专程前往体验,穿越3500公里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森林小径。笔者扶贫的澜沧江区域也内开始出现背包探险驴友增多等现象,2014有2名河南背包探险驴友从本区域翻越碧罗雪山时失踪,提示本区域对背包客吸引力大,但尚不具备安全保障。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广袤的西部地区,高山峡谷、雪山森林、河流湖泊遍布,自然景观独特,却严重缺乏开发,未能充分满足驾车、徒步、探险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三、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谷川村旅游规划的思路及实践

基于上述对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规划与开发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导向,落实好制订好乡村旅游规划。本文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扶贫挂钩点石登乡谷川村为例,针对性提出了旅游规划的思路及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搞好走访调研,摸清资源底数

依托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647户)全覆盖走访,了解村民意愿,征求村民意见,宣传旅游扶贫政策,摸清资源底数,全面梳理规划区内具有旅游价值的山川河流、民族山寨、民俗文化、特产风物等。同时将编制《兰坪县石登乡凤山----拉竹河片区旅游规划》与谷川村扶贫规划、贫困户“一户一策”规划紧密结合,推进“多规合一”,实施“景村共建”,科学统筹推进旅游建设。

1、规划区内两个村委会条件分析

石登乡位于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澜沧江畔,距云南省会昆明736千米,距兰坪县95千米,总面积551.46平方千米,东邻河西、通甸,南接啦井、营盘,西与福贡县交界,北同中排乡相连,海拔在1500米~407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雨量在680毫米左右,境内江边霜期平均为80天;乡政府驻地石登集镇海拔2020米,澜沧江自北向南将全乡一分为二,东依玉屏,西偎碧罗雪山;形成了山头白雪皑皑,山下百花盛开的立体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既是发展种、养殖业的良好环境,又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本规划选取了石登乡境内位于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东坡)的拉竹河及谷川两个村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规划。规划区范围:北至拉竹河村和三角河村分界线;南到谷川村委会与营盘镇交界线;东以澜沧江河谷为界(但把石登集镇划入规划区);西以碧罗雪山山巅分水线(也是与福贡县的交界线)为界。总面积183.69平方公里,总人口4373人,主体民族为白族支系拉玛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为因学、因病、因残、缺技术和缺资金等。截止2018年7月18日,尚有的建档立卡户249户1008人,贫困发生率为35.14%。其中凤山(含三家村)、迪仕两个村及松林头组的格日,约50户处于深度贫困,将实行整村易地搬迁,是攻坚难点,亦是旅游扶贫的重点区域。两个村委会均属于山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仅有少量人员靠外出务工来获取一定收入。

(二)强化规划引领,确保生态优先

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充分保护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及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原貌。在特色塑造方面注重与周围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相互联系和渗透,体现景区当地民居形式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风格。注重以法制思维和专业思维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和宣传,对从业者、当地居民及管理部门,进行科学系统的引导、教育和培训。

1、整体保护,局部开发原则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和生物物种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分層保护措施,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坚持整体保护、局部开发原则,立足保持原生态地貌、植被和村落原貌,人工建筑尽可能少而精,建筑风格、选址和施工均以不破坏原生生态和环境风貌为前提。

2、以碧罗雪山高山生态游为先导

将石登旅游产品融入三江并流和碧罗雪山旅游大盘,近期以开发高山生态小众旅游为先导,推动石登旅游产业迈出关键的第一步;中远期再跟进澜沧江黄登水库库区生态观光及特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大众项目。

(三)突出比较优势,明晰功能定位

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旅游业发展态势,通过对该区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提取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做好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区性质定位和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

1、突出比较优势

提取本规划区内的雪山峡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拉玛文化、彝族文化等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在探险旅游、溯溪运动、登山运动、越野体验、彝族山寨体验等方面做足文章。

2、明晰区域定位

在区域旅游格局中石登乡的定位是:通过启动面向碧罗雪山的高山生态小众旅游活动来揭开石登旅游产业的序幕,打造1~2条户外旅游活动精品线路,逐步引起业界的关注,进而通过2~3年的发展,建设一个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山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定位以碧罗雪山高山湖泊和珍稀动植物为核心竞争力,以户外高山生态体验小众旅游为特色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3、明确发展目标

坚持“保护优先,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原则,根据资源的海拔分布,同时也考虑产品开发的层次,构建“高山生态观光”“山地运动休闲”和“特色农业生态体验”“彝族山寨体验”四大产品体系,集中打造“穿越兰坪石登~福贡知子罗碧罗雪山”旅游品牌,使其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规划期内(5年)争取实现创建1个国家3A级景区。

(四)强化精准扶贫,确保贫困人口受益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贫困人口,应重点构建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机制。应充分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的优势,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征询意见,优化旅游规划方案,提升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的感知和认同度。石登乡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规划中应强化针对性、精准性,充分注重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活动中的参与数量的质量、深度和广度。

1、创新思维,拓展旅游产品设计的空间和进深。在开发常规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社会旅游资源”方面做足文章,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尝试将整体推进扶贫的一系列发生在乡村第一线的实例打造成为新的旅游吸引物,例如体验由挂钩扶贫单位出资,全体村民出力修建的穿越原始森林的人马驿道,让碧罗雪山下兄弟民族脱贫致富生动感人的故事成为这里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2、在环境容量和有限空间下处理好协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特别关注本地农民的民生保障。以旅游作为杠杆逐步推动调整景区农业种植与生产方式,如实施怒江花谷项目、长毛谷种植项目。以此促进全乡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转变单一的土地种植收入,延伸开发复合型旅游观光、地方特色餐饮、土特产品销售等项目,实现旅游多元收入。

3、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搬迁后的持续发展问题。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搬迁后的持续发展是后扶贫时代的新问题,规划中考虑充分利用原有山寨凤山小组、三家村小组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楞房旧房屋,吸纳和组织当地原住民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来,构建专业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做好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确保一期旅游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并能够茁壮成长。

(五)立足资源特色,创新旅游产品供给

基于精准扶贫背景,综合分析石登乡旅游资源和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等因素,本规划紧扣“生态”、“山地运动”、“立体农业”“精准扶贫”四大主体,确定石登乡谷川村委会旅游四大产品体系:

(一)高山生态观光产品

1、近期开发产品——凤山人马驿道徒步之旅

产品简述:凤山村属谷川村委会,是横断山区较为典型的彝族山寨,该村位于碧罗雪山麓海拔2800处,现有41户居民,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村处于深度贫困。开展扶贫工作之前,凤山村仅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居民外出极不方便,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解决村民出行问题,专门为该村修建了一条5公里人马驿道。本产品设计即依托人马驿道,在碧罗雪山高负氧离子绿色环境中完成森林徒步5公里,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寒温带原生态山水;领略凤山村艺术田园、彝族风情、篝火晚会、特色美食及山野露营。

2、中远期开发产品——穿越碧罗雪山

A线:拉竹河~碧罗雪山~三家村~松林头;

B线:凤山~三家村~碧罗雪山(弄泊)~福贡知子罗。

产品简述:从拉竹河西行登山后沿山巅南行至三家村一带下山,该线路将成为一条穿行于碧罗雪山的黄金游线;而从三家村沿老王庄溯流而上穿越碧罗雪山至福贡县知子罗的另一条线更能够受到广大爱好登山旅游者的青睐。沿途最具吸引力的就是位于雪山之巅的高山湖泊群,人们将其通称为“龙潭”,该线路沿途可以看到5~6个龙潭,最大面积约300亩;山巅原始生态系统保存十分完整,4000米左右海拔的攀登和徒步运动恰好成为旅游型登山的最佳项目。

(二)山地运动休闲产品

1、近期开发产品——42道拐越野车驾乘体验

由老王庄电站起点到铜矿公路终点共10.4公里,完成42道拐越野车试乘试驾旅游产品开发。

产品简述:该路段本来是由澜沧江边盘山而上通往彝族小山村凤山的简易公路,自海拔1700米左右的山脚老王庄河电站出发,到2700多米海拔的公路终点,行车10.4公里的路段上居然先后拐了42道几乎180 度折转式的急弯,平均每公里四道拐。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透过车窗所看到的澜沧江峡谷一弯一景,惊险刺激。

2、中远期开发产品——老王庄河溯溪运动

自海拔1700米左右(电站作为起点);将全长约14.7公里的老王庄河按不同坡降、不同景观特色和不同艰难程度开发分段溯溪或者整段溯溪的户外康体运动。

产品简述:溯溪运动的字面意思是沿溪谷攀登,盛行于日本和台湾,在我国发展还没有成为热点。沿老王庄河溯溪,其实是沿碧罗雪山下一条“冰清玉洁”的高山流水溯源而上,是穿越不同气候带森林的一项集体协作完成的攀登运动。如果给老王庄河溯溪一个归纳总结,那就是:老王庄河溯溪=新鲜的空气+移动的森林风景+清澈冰凉的水温+逆流而上的快感+惊险刺激后的满足。

(三)立体农业生态体验产品

谷川村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共有14个村民小组,分布在海拔1500米的澜沧江边到海拔2850米的碧罗雪山,呈现显著的立体型地貌、立体型气候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该村必须立足以上立体型特点,走多產业、多品种、多季节的立体农业路子,开发系列不同海拔的农业产品。该系列产品部署在2020年后的中远期开发,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等灵活多样的运作模式建设和运营。

产品简述:主要策划发展方向确定为:海拔1500-1700米:亚热带干热河谷农业体验,种植柑橘、薄皮西瓜,海拔1700-2200米:亚热带高山农业体验:种植石登高山长毛谷、香辣产业(核桃+辣椒)、海拔2200-2800米:亚热带高寒农业体验:建设“特色中草药种植园”和“艺术田园观光”项目;在此基础上推进农家原生态土特产品品鉴与采购,特色农庄度假等项目的运行。

(四)即将消失的村庄——彝族山寨三家村体验产品

该地实施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后,碧罗雪山深处的古朴彝寨将成为永恒记忆,成为见证扶贫“物证”,该产品主题为体验古朴彝族山寨、体验精准扶贫。

产品简述:三家村彝族山寨位于碧罗雪山深入,现有9户居民,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始古朴的木楞房、雪山、森林、河流使该村成为城里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该村将于2019年底整体异地搬迁至县城,为解决搬迁后村民的长久生计问题及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可利用原来旧房屋开展扶贫+生态旅游活动。设计组织中小学生夏令营“变形记”活动,徒步15公里山路,领略雪山峡谷风光,体验异地搬迁之前彝族山寨三家村孩子艰辛的上学路。住宿山寨,与村民同吃同生活,体验横断山区彝族民风民俗,体验山寨生存之不易,体验因为扶贫搬迁而成为记忆的村庄,感受国家精准扶贫之伟大。

笔者以旅游规划中的“问题导向”为视角,从精准扶贫、比较优势、生态保护、创新产品等方面对所挂帮的怒江州兰坪县石登乡谷川村凤山小组-拉竹河实施的旅游规划实践,是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但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开发是一个较为系统的问题,在旅游规划中如何引入更多的科学因子,促进贫困地区乡村平衡、协调、持续发展,仍需要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 《扶贫办:不早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全面脱贫难如期实现》,中国网:http://news.china.co m.cn/txt/2017-07/05/co nten t_41157855.htm,2017-07-0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

[3]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万青范乔希

作者:寸建平

第2篇: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及其技术探索

摘要:光伏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统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源或规模化光伏电站,为贫困人口提供电能,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光伏扶贫的实施模式,分析其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收益,讨论薄弱农网下光伏扶贫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然后以某特困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条件提出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和规模农业/渔业光伏电站两种实施方案。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当地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订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并减少相关的技术风险。

关键词:光伏扶贫;分布式光伏电源;规模化光伏电站

支撑了人类近百年飞速发展的石油、煤炭资源,随着开采量的极度上升,到2020年至2030年,即将达到开采高峰,之后人类将面临能源危机,所以必须找到一种取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光能与同为可再生能源的潮汐能、风能、生物能相比,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力。

一、概述

2015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通知》,根据资源区的不同划分为三类,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分为:一类0.80元、二类0.88元、三类0.90元。同时,还指出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全额上网”项目的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收购。选择“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并不得再变更回“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通过这次政策调整来看,国家对于光伏发电的重视,把原有的分布式发电站全部分问道“全额上网”模式。调整后的标杆电价政策仍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保持较强的支持力度。

二、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2.1《光伏扶贫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原则上要求当地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4500MJ/m2,依据贫困地区产业经济、人口、能源、电力等发展现状以及特困户屋顶、荒山坡及土地资源利用条件,初步确定采取3种光伏扶贫实施模式。一是用户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单机容量≤5kW,对安装屋顶和可用面积有明确的下限值。建议钢筋混泥土现浇平屋面的活荷载≥2.0kN/m2,屋顶可利用面积≥8m2/kW。其他屋面形式可参照以上数据进行折算。二是基于荒山坡的规模化光伏电站模式。建议10MW固定倾角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30万m2,且考虑项目实施地的交通运输及施工条件,以及该区域内适应光伏电站建设运行的人才、装备等技术储备条件。三是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模式。依托建筑物可承载的光伏建设类型,确定系统安装容量,并附典型系统的拟安装现场图。建议200kW固定倾角小型电站的占地面积≤12000m2。

2.2光伏主办银行贷款支持模式。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主办行,及时编制光伏扶贫金融服务方案、研究创新贷款模式、优化贷款担保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合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开展。针对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按照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要求,申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项建设基金投资解决。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了光伏扶贫贷款管理办法,其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支持列入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批复的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的政策性贷款,具有期限长、利率优惠、担保方式优化等优惠政策。融资模式可以探讨由地方政府搭建专门承担光伏扶贫开发的投融资主体,由其统一实施、统一承贷、统一选择建设运维企业、统一落实政府购买服务。也可以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作。当前,光伏扶贫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优惠的政策,加上科技的突破,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和光伏扶贫事业将迎来大发展的契机,光伏发展将实现质的飞跃。

三、光伏扶贫技术问题及推广措施

目前。在中国光伏行业回暖,国家积极扶持的背景下,中国光伏扶贫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国家优惠政策理解不透,没有用活用足。二是光伏发电“并网”政策落实有差异,缺乏强硬的监督和督办机制。三是融资渠道狭窄,补贴难以及时落实,光伏项目垫资严重,而且回报周期长。四是核心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五是光伏发电节能环保知识宣传不够,广大居民认知有限,普及难度大。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及新技术突破,光伏应用也将呈多样化融合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光伏产业与扶贫、农业、环境、气候等领域不断结合,刺激了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设立光伏产业股权基金,各级政府都会积极参与,扩大股权融资范围,从多种途径解决制约光伏扶贫发展的瓶颈,大力支持发展光伏发电扶贫产业。

3.1广泛宣传动员

光伏扶贫适用面广,既适合贫困户、贫困村建设小型电站,也可在空闲的荒地、水面或结合农业、林业种植,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经济效益。要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社会广泛宣传动员,算好精准脱贫账、社会效益账和环境保护账,推广光伏扶贫,开辟光伏发电的新领域,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节约资源,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3.2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发展光伏产业,排在第一位的是要光照条件好。要在光伏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逐步推广,提高实效,不能搞一刀切。

3.3充分调动两只手

通过政府运用有形的手,破解电价补贴落实难、农村电网设施滞后、并网接入難、光伏项目融资难等难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推进光伏扶贫的局面。同时,充分调动市场无形的手,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社会帮扶、金融支持、用户出资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

3.4加大后期管护

探索建立健全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相关资质管理、质量管理、竣工验收、运行维护、信息管理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光伏扶贫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光伏发电企业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实施多元化的营销战略。只有质量上去了,使用寿命才能更长久,也才能带来更持久的创收脱贫。光伏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统筹建分布式光伏电源或规模化光伏电站,为贫困人口提供电能,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介绍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及其技术问题,研有助于促进当地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订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钱敏.湖北赤壁:借"光"扶贫成效显[J].当代农村财经,2018,000(001):P.33-33.

[2]李世祥,闫浩然.我国光伏扶贫筹资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社会政策研究,2019(3).

[3]王明.内蒙古自治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系统设计及优化[J].华电技术,2019,041(007):37-39.

[4]李婧媛,严娟,周自玮,等.太阳能光伏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000(015):277.

(作者单位: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河间市供电分公司)

作者:王婧 陈晶晶

第3篇: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怎么写?小编为大家带来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一) 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到2020年,全市建设98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10%贫困人口脱贫。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将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市“十三五”旅游业规划重要内容。支持宜游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对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展旅游扶贫给予规划指导和项目策划,针对贫困户推出一批适合参与经营的旅游小项目。

(二)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一座旅游厕所。

(三)实施旅游产品开发行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对有乡村旅游资源的重点村进行招商开发。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村创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景观名镇(村)、旅游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特色民宿、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乡村摄影、踏青赏花、避暑、晒秋、“候鸟村”、养生养老、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推动农副土特产品的旅游化和品牌化包装。

(四)实施旅游扶贫增收致富行动。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农家乐、特色旅游商品。采取“公司+农户”、“农家乐协会+农户”等形式带动创收扶贫。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通过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收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实现脱贫。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组织50家旅游企业就近吸纳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五)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地区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六)实施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行动。把加大人才培训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分级分类加强对旅游扶贫村村官、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的培训。每年培训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贫困户)100人次,乡村旅游服务人员300人次。开展教育扶贫助学活动,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支持特困家庭子女进入省旅游学校学习,对大别山特困地区实施送教上门。到2018年,实现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旅游部门牵头、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完善用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对新评定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农家乐和旅游新业态项目,按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规定给予奖补。各商业银行每年安排1-2个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扶贫项目。

(三)开展评估考核。建立旅游扶贫观测点,开展旅游扶贫动态跟踪监测。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情况的重要内容,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检查考核。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一)近期目标(XX-XX年)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二)远期目标(XX-2020年)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一)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农村古村古镇旅游资源,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古村聚落等不同模式,使农民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用好用足生产资源和相关资源,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成为企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四)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扶贫。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客家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如,充分整合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大余芋荷、信丰萝卜干、石城莲子、崇义酸枣糕、宁都肉丸、兴国鱼丝、会昌豆腐干等特色旅游食品,包装提升三僚罗盘、石城砚、黄梅(石壶)、藤编等特色手工艺品档次,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和销售。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不断扩大网上购买的比例,提升我市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XX年4月底前)

对各县(市、区)特别是11个贫困县的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旅游资源、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基础条件等不同情况,列出相应的建设计划,并选择一批具有特色的镇村进行旅游扶贫试点。4月底前将调查摸底表和建设计划报至市旅发委。

(二)试点建设阶段(XX年5月XX年12月)

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结合《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布局,在选出的试点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完善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制定扶贫村发展旅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组织旅游专家入村进行诊断式指导培训;协助培育1-2个特色观光农业项目;扶持1-3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家庭旅馆、A级乡村旅游点、农家餐菜馆、民俗体验馆等);引进一个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合作社或帮助村里建立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和队伍;成立农民表演队并培育一台民俗演出;开展村民旅游业务培训和文明礼貌教育;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计划,制作发布宣传品或网页,帮助开拓市场;策划一个乡村节庆活动。针对扶贫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扶贫项目,精准施力,因地制宜,确保旅游扶贫取得实效。

(三)全面推广阶段(XX年1月2020年11月)

总结前期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制定和实施二期建设计划,把行之有效的旅游扶贫方法模式向全市推广。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2月)

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旅游扶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五、政策保障

(一)用地保障政策。将旅游项目列为我市重点发展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以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承包农户自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农用地,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鼓励支持经营业主依法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

(二)金融信贷政策。鼓励经营业主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农家旅馆。对评定后的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项目建设银行贷款20万元以上且银行贷款利息已经发生的,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市县两级贷款贴息扶持(具体计算办法按实际贷款额及银行利率为准),贴息期从评定年起算,最长不超过三年(项目贷款合同期不足三年的,以贷款合同期限为准)。

(三)对口帮扶政策。凡XX年后新评为且要享受政府奖补的国家3A级以上景区、省级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旅游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安排吸纳贫困人员的就业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总员工的15%。

(四)奖励支持政策。对新评定的A级景区、A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品牌,按市里有关政策兑现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性质,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统筹一致推进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旅发委)负责做好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发6号)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口部门的支持帮助,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尽可能争取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扶持。

(三)形成推进合力。市县乡三级要积极整合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旅游企业开展“一帮一”对口帮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旅游扶贫志愿者服务,真正把旅游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扶贫氛围,如期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目标。市旅发委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在全市旅游系统形成扶贫济困的正能量。

(四)狠抓工作落实。市、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每年的旅游扶贫工作行动计划,对工作目标要建立倒排推进工作时间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各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要把项目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在资源利用,企业用工安排上,首先考虑贫困户利益,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扶贫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XX-2018年减少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三、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四、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各省区市旅游部门牵头,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第4篇:旅游扶贫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1、贫困村经济社会现状:产业经济现状与结构、村民收入水平与生计方式、农业产业特点、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

2、全村贫困人口数量及比例,列表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户等困难户情况。

3、县、乡、村三级行政区划图,规划范围红线,规划区域1:500-1:1000地形图。

4、县道路交通图

5、贫困村道路、给排水、邮政、电讯、网络、环卫、电力、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现状。

6、村及乡镇旅游接待服务现状,包括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村民数,以及从事的旅游相关行业(旅游餐饮、家庭宾馆、林卡等经营情况)。

7、县十三五规划

8、县土地利用规划

9、县、市关于扶贫的相关政策

10、最新县志

11、贫困村的其他基础资料

第5篇:关岭自治县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

日期:2011-08-16 10:37:42.0

第一章 关岭自治县及本乡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发展状况

(一)关岭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全县建设旅游大县步伐的不断推进,关岭自治县已打造出一处处乡村旅游景点,如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木城河,三层滴水滩,郎宫等景区,使之成为全县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关岭县旅游资源丰富,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相关部门的精心策划下,全县各乡村旅游景点都各具特色,并已连成一条条全贯穿全县的精品旅游路线。

(二)新铺乡旅游发展状况

新铺乡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根据全县建设旅游大县的要求,结合新铺实际,全乡所有干部职工正着力于打造别具新铺特色的乡村旅游,使之成为集盘江古蓉群→盘江码头二战钢桥→地质公园→松德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

目前,新铺乡正着力于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方圆2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预计到2015年,新铺乡以天花洞,盘江码头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将正式成型,并投入市场。

二、市场分析

(一)旅游资源分析

新铺乡虽不是河流纵横,但有北盘江横穿而过,亦有落莽河、天花河的长期散流,溶洞众多,山川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截然难分,旅游资源丰富。乡境内山高谷深,绵延不绝,再镶上本乡特有的绿黄草衣,形成一道世间少有的亮丽风景。新铺乡境内景区有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还有未开发的天花洞景观,二战钢桥遗址及盘江古蓉,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极高,是城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

(二)客源分析

1、基础客源市场: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参观客源市场及周边乡镇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2、重点客源市场:各城区节假日到乡村休闲客源市场;

3、机会客源市场:四川、云南等地区客源市场。

三、发展潜力

(一)有利条件

1、旅游资源优势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资源景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天花洞和二战钢桥,具有旅游功能性价值,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较好,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2、区位交通优势

新铺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面,320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仅38公里,东接永宁镇,北邻沙营乡,西北与岗乌镇接壤,东南紧靠普利乡,隔北盘江与晴隆、兴仁两县相望,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新铺乡与周边乡镇的交通形成无缝衔接, 320国道贯穿全境,又有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道路交通枢纽优势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新铺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基本类型同质性问题突出,可能限制区域旅游业综合水平的提高;人文旅游资源受损严重;开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资源较难转化成为产品。

第二章 规划思路

一、规划编制的依据

《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岭自治县“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意见》;

《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规划》;

《关岭自治县志》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基本思路

依托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及马马崖电站资源优势,将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沿途的新农村生态点,打造成为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服务型乡村旅游片区。包括垂钓、划船(盘江码头至大盘江古蓉群)、登山的娱乐项目及在周围的核桃基地、西瓜基地和桃李种植园里开发以自主采摘为主题的农事体验活动。

远期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打造关岭自治县乡村旅游样板示范区。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原则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坚持开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坚持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大步推进新铺乡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乡村与企业自主经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产品系统化原则

开展乡村旅游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保护,注意并尽量减少周边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对景点的不利影响,保护旅游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产业化经营原则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借助己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与农村旅游扶贫相结合,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品,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

四、规划技术路线

(一)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化示范基地

新铺乡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又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气候资源,自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对游客开放以来,相继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随着各有关部门、企业加大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规划建设力度,新铺乡将建成以地质公园为核心,向其方圆20平方公里辐射的旅游带。这将为全乡的乡村旅游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为新铺乡打造“盘江码头→地质公园→天花洞”的精品旅游路线。加之新铺独有的生态农业和绿色产品,将有助于新铺乡乡村旅游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二)发展产业链

通过对鱼类资源和农产品资源的整合,在生态观光度假区的基础上向“养生健康度假”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升级,主打“养生”品牌,构建“吃生态养生餐,住风情古村落,游名胜风景区,购绿色农产品”的产品链。

第三章 建设布局与目标

一、全乡乡村旅游发展布局

新铺乡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为:“1心1圈1带2区6个特色村”的格局。

1心:新铺乡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1圈:乡村旅游核心发展圈——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观光旅游圈

1带:乡村旅游优先发展带——白云→新光→盘江码头→松德休闲度假带

2区: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的观光旅游区和盘江码头沿线乡村旅游区

6个特色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新光村、松德村、大盘江村。

二、扶贫建设布局

(一)核心建设区

以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并向周边辐射。规划要点区: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白云村——生态园区、农家乐休闲区

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休闲游乐区

新光村——农家乐、休闲娱乐区

(二)积极建设区

以盘江码头及天花洞为中心的生态游乐区,规划要点区为:

大盘江村——古蓉群生态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盘江码头——生态观光游乐区

松德村——生态观光游乐、休闲度假区、民族文化旅游区

(三)一般建设区

黄丰村

三、建设目标

(一)产业目标

在规划期内,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利用3--5年时间,将乡村旅游业培育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乡村旅游人数增加到5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

(二)景区建设目标

到2015年,力争把二战钢桥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景区,申报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面提升新铺乡乡村旅游品牌和形象;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标

建成或改扩建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交通站场及停车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标识系统、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建成乡村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实现与全省乡村旅游信息服务联网;新建成一批乡村星级旅游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2015年乡村旅游住宿设施床位达到1000个,星级宾馆床位达到200个左右。

(四)社会效益目标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就业、扶贫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效益作用进一步发挥,预计2015年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到0.2万人以上。

(五)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要历史文化、特色村寨、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15年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区。

四、进度安排

(一)近期(2010~2013)

按照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的要求,对全乡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争取到2013年完成对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及周边村寨的规划建设,使地质公园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主要涉及水、电、路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使之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要求。

(二)中期(2013~2015)

点面结合,品种多样,形成体系,整体推出全乡乡村旅游的品牌,将新铺建设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使遨游鱼龙绝密谷地为特征的休闲体验乡村旅游,成为新铺乡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使新铺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重点,多种特色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综合体系,成为全国性的乡村度假旅游区。

(三)远期(展望:到2020年)

区域开放,四方联手,优势互补,全县品牌,将新铺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的聚集区,在全国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集中区建设

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国家级景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其方圆20平方公里集中建设,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类型,将对新铺乡乡村旅游产业起着产业化示范带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新铺乡的支柱产业。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电、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

二、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

根据 “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全乡旅游业的投入力度,把新铺乡由原来的农业大乡打造成集游乐观光,赏绝密谷地为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并使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旅游典型。

三、典型旅游村寨建设

(一)典型民族文化村

新铺乡主要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占90%,民族风情浓郁。乡境内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江小调,还有极具新铺特色的布衣织布,民族文化丰富。打造大盘江、松德典型旅游村寨,构建“传承文化,享民族古乐”旅游品牌。

(二)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

新铺乡有大盘江古蓉、松德天花洞生态旅游资源,是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地,大盘江古蓉及水上观光和天花洞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在新铺乡乡村旅游中,大盘江村、松德村是极为典型的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大盘江村——大盘江古蓉群至盘江码头的水上观光

松德村——天花洞至松德村寨的山水游乐观光

(三)特色产业村

新铺乡有享誉省内外的盘江西瓜,并已成为独家品牌,还有新铺板栗,新铺乡特色化石仿雕。其主要规划建设路线为:

白云村、麻凹村——仿雕化石特色产业村

大盘江村——西瓜种植特色产业村

新光村——新铺板栗种植特色产业村

(四)旅游商品产业村

新铺乡瑞波水晶饰品加工长已于2010年12月在新铺乡新光村落成,主要从事各种水晶饰品的深加工,结合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可以开发出各种极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其规划建设路线为:

新光村——旅游商品产业村

四、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联动建设

(一)乡村旅游与农业联动

新铺乡是传统农业大乡,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豌豆,胡豆,花生,甘蔗和西瓜,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新铺乡的小麦独具特色,其做成的面条香、脆,口味好,是餐馆和农家乐粉、面的最佳原材料。新铺乡的豌豆、胡豆及西瓜虽是传统农作物,但已夹杂现代农业技术,并已形成基地种植,加之新铺独特的气候条件,产出的豌、胡豆口感鲜嫩,西瓜脆而甜,塑有新铺豌、胡豆、新铺西瓜品牌,他们分别是游客们餐桌上最佳的绿色菜肴和解渴防暑的水食品。

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将有助新铺乡传统农业的发展,新铺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并形成独特品牌,是新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根本源动力。这正符合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夯实农业基础,发展特色旅游”的目标要求。

(二)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

新铺乡是龙的故乡,境内有海百合、鱼龙等化石,其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视角的转变,化石仿雕工艺品将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追捧。因此,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对仿雕企业的扶持,使工艺品加工企业在新铺乡扎根落成,打造新铺乡独特化石仿雕工艺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支点,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企业联动格局。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

新铺乡虽有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民族杂居,但以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其少数民族比列高达90%,民族文化浓郁。现有盘江小调,布衣织布、布衣山歌、苗族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正申报盘江小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铺境内有二战钢桥遗址,其为二战时期的历史见证,同时突显了新铺乡浓厚的历史文化,现正着手申报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

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区,发展新铺特色文化,助新铺乡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新格局。

(四)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

随着“创文明小城镇,卫生小城镇,环保小城镇”工作的不断推进,新铺乡党委、政府狠抓“三创”工作,竭力争创“三创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全乡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新铺乡“三创小城镇”、“三创村寨”正有序进行,为打造新铺特色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联动新格局。

(五)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

根据新铺乡旅游资源优势,在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附近村——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把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元打造成集考古研究、游乐观光、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使之形成乡村旅游与体育产业联动格局。

(六)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

随着养老制度体系的日趋完善,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加养老保障在全乡的覆盖率,使全乡广大群众年轻时有工作,老来有保障,从而形成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联动新格局。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一、资金概算

(一)总投资及构成

全乡乡村旅游扶贫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部门行业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

(二)分阶段投入

1、第一阶段(2011~2012年)投入资金8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村组道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农家乐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白云村、炭山村、沙星村、麻凹村和新光村。

2、第二阶段(2013~2014)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民族文化及生态建设,包括天花洞、二战钢桥及盘江小调的申遗工作及其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涉及村寨为大盘江村和松德村。

3、第三阶段(2015)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倾向主要为新铺乡村旅游的后期完善工作,扶持加工企业和现代农业,打造新铺乡特色田园风光旅游和配套特色工艺品。

二、资金筹措

(一)、财政拨款。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引导投资,会对私营经济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形成多方投资的发展局面。政府财政部门应根据本乡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根据财力的可能,设立平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启动、引资、促销或从业人员培训等。

(二)、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建立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加快做好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益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前期工作和相关规划,积极争取旅游投资规划资金及国家有关部门资金支持,争取省、市、县财政支持。

(三)、整合部门行业各渠道资金。对来自不同部门和渠道的国债资金、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资金、扶贫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及环保、生态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政府应围绕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这个重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向乡村旅游业倾斜,以集中力量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四)、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寻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贷款,为基础设施、环保公益项目等方面的投入提供资金,也可以帮助企业对经济效益好、回收期短的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向国内金融机构贷款。

(五)、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新铺乡的乡村旅游开发。

(六)、启动和引进民营资金投入。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投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特别是乡村度假、休闲娱乐业的开发,鼓励乡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并做好旅游投资项目的推介和引导工作,鼓励帮助民间资金投入旅游业。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田园景观、农耕活动以及农耕文化等乡村特有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吸引都市人群回归自然和乡土,享受返璞归真的农耕活动和文化趣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农村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举措。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民增收,对新铺乡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效益和十分显著。农民人纯收入将由现在的2700元上升到2015年的5000元以上,农民生存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社会效益

通过 “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新铺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加速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铺乡 “三个文明”建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将由贫困迈向小康,全乡不得温饱贫困人口将解决温饱问题,低收入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通过产业调整,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企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的联动,乡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乡人民早日迈向小康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将大大改善,有效地控制返贫率,使全村返贫率控制在 8%以内。全乡群众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身于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乡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三)环境效益

通过“十二五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全面实施,不断加大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新铺乡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将得到合理利用,全乡乡村旅游的环境效益明显。新铺乡将由原来石漠化比较严重乡镇发展成为充满绿色的田园风光的环保型旅游乡。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建立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领导,新铺乡党委、政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乡党政办、计生办、计生站、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畜牧兽医站、财政所、林业站、合医办、社会事务办、信用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铺乡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扶贫办,负责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各项日常工作。

(二)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各班子领导务必深入项目点开展调查研究,切实落实扶贫措施。组织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管护制度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项目点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主体作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单位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实施项目;把握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和产业化扶贫原则,在扶贫开发中注重发挥项目实施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调查研究,要及时胁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政策保障

1、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土地、信贷、税收、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坏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新铺乡开发乡村旅游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兴办旅行社、旅游公司、宾馆等经济实体,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加快旅游产品建设的步伐。

3、对乡村旅游行业的软硬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乡村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制度,实施乡村旅游企业年度检查和审核制度,实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保障乡村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4、出台支持鼓励突出新铺乡土特色的乡村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的地方政策。制定扶持乡村旅游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确定一批新铺重点特色项目,创造一批能够赢得市场的乡村旅游商品精品。

三、人力资源保障

在十二五期间,新铺乡将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使全乡技能技术人员明显增加,其中拟培训的乡村旅游就业人员高达500人次,这将为新铺乡的乡村旅游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资金保障

乡扶贫办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专款专用。财政扶贫资金和整合资金均实行报帐制度管理,并在每个建设年度、各子项目竣工、项目工作完成时进行审计。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展开督查。

财政所负责资金的到位监督和报账审核。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资金使用审计,使项目资金的整个使用过程末路清、去向明,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全面推行资金工程监理制,明确资金项目主体的管理使用责任,坚决杜绝项目只重立职不重实施的问题,确保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效益的发挥。

五、运作机制

(一)、成立由乡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

(二)、建立新铺乡乡村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

(三)、建立人大、政协积极参与的、促进和监督规划实施的运行机制。

(四)、在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

(五)、建立村乡村旅游俱乐部或乡村旅游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富刚

——信息来源:新铺乡党政办

——信息所属: 安顺 关岭县 新铺乡

第6篇:省旅游教育扶贫工作方案

2009年度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工作方案

一、扶贫对象

申报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2009年度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工作方案

一、面试标准

1、在校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15至22周岁之间,品质良好,口齿清楚,五官端正,视力1.0以上,乙肝五项指标体检合格,身体健康,男生净身高168cm(高尔夫专业176cm)以上,女生净身高158cm(高尔夫专业160cm)以上;无纹身,不染发,无抽烟习惯。

2、经当地乡(镇)政府证明并由县扶贫办审核,来自贫困家庭。

二、专业设置

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 高中起点一年制中专 高中起点培训班

对口

就业

+

技能

证书 ①旅游服务与管理﹡

②导游(旅行社)﹡

③景区服务与管理﹡

④会展策划与服务

⑤旅游英语

⑥航空服务﹡

⑦休闲度假旅游(高尔夫)

⑧旅游电子商务(计算机)⑨幼儿艺术

①旅游管理(酒店)﹡

②导游(旅行社)﹡

③景区服务与管理﹡

④休闲度假旅游(高尔夫)

※本栏②③④学习时间为一年半 ①高尔夫运作师班

②酒店技能证班

③导游资格证班

④物业管理证班

※本栏学习时间半年

对口

高考

+

技能

证书 ①旅游服务与管理﹡

②文秘(旅游人力资源)

①旅游服务与管理﹡

②文秘(旅游人力资源)

注:表中带﹡的专业可以报考普通中专,招生代码:769

三、学杂费用安排

1、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学生(不含幼儿艺术专业)

学费、住宿费、建档、体检、军训、上机、实训、见习、保险等费用免交,由学校安排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承担。

为强化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敦促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在学生通过面试后录取时收取2000元(高尔夫专业3000元)的学杂费用,该费用在实习期间按月退还给学生本人,或在毕业时一次性退还给学生家长。中途因故退学的,按国家规定政策办理。

2、高中起点一年制就业班学生

录取时一次性交纳学杂费2000元(高尔夫专业3000元),其余部分费用由学校安排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承担。

3、高中起点培训班学员

录取时一次性交纳培训费2000元(高尔夫专业3000元),其余部分费用由学校安排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承担。

以上三类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工资全额转为助学金,由助学单位直接交学校统筹为学杂费,不发给学生本人。

4、幼儿艺术、高中起点一年制对口高考学生

实行在标准收费基础上减免学费15%,其余费用自理。

三年制中专生可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享受两年,共计3000元),该助学金直接发放给学生本人作为生活费补贴。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吃饭费用)每月标准约300元,实习期间,食宿费用由实习单位承担。

四、教学安排、证书、就业

教学

安排 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 高中起点一年制中专 高中起点培训班

对口

就业

方向 第

1、2学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第3、4学期(加寒暑假)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学习;

第5、6学期回校进行理论拔高学习。 第1学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第2学期(加暑假)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学习;

第3学期除旅游管理(酒店)专业就业外,其它专业回校进行考证学习。 前3个月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强化考证;

后3个月在实习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并就业。

对口

高考

方向 前4学期安排同上,第

5、6学期学校统一组织参加对口升学。 第1学期集中按《对口升学考试纲要》组织教学;

第2 学期学校统一组织参加对口升学。 无

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学生可获得:① 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证书;② 国家认可的中级专业技能等级证书;③ 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④ 普通话证书;⑤ 实践性学习(实习)证书;⑥高尔夫运作导师培训证书;⑦高尔夫球童证书(中国高尔夫球协会)。

学生入学时,家长与学校签订《教育服务合同》,由学校统一安排在高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或练球场实习,毕业后主要面向旅游城市星级酒店、机场、星级旅游邮轮、景区景点、旅行社、高尔夫球场或练习场、动车乘务等对口企业单位工作。

已与学校(基地)形成合作的企业品牌主要有:香格里拉集团酒店、希尔顿集团酒店、洲际集团、福建荣誉集团、锦江集团、白天鹅宾馆、华美达集团、马哥孛罗酒店、浙江开元集团酒店、海悦集团酒店、最佳西方酒店集团、中国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康辉旅行社。

五、报名与录取程序

1、安徽华夏旅游学校从即日起接受各县区咨询,联系人:刘兆喜、苏长兵,电话:(0551)7317680、7317

512、7317

513、7317510,传真:(0551)7317333,也可登陆学校网站了解学校详细情况。

2、5-6月份,宣传、推荐、公示阶段。拟请各县(区)扶贫办通过当地新闻媒体、集镇、村委会、学校等加强宣传,让社会和困难家庭了解信息。

3、6-8月份,面试录取阶段。各县(区)扶贫办协助完成招生咨询、报名登记和初步筛选工作,6月30日前将初步入围名单、资料(2寸照片4张、毕业证书原件、户口本复印件、申报表、乙肝五项指标化验单)统一汇总好,与学校衔接确定面试时间。面试合格者,现场交纳相关费用,领取录取通知书。8月15日前结束录取工作。

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基地

安徽华夏旅游学校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2009年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申报表

编号:NO.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张贴近期二寸照

片,须加盖公章

籍贯 政治面貌 健康状况

身高 视力 曾任何职

家庭详细住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兴趣爱好

毕业学校

报考层次 初中起点 □

高中起点 □

培 训 班 □ 第一专业志愿 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是□ 否□

第二专业志愿

个人简历

(奖励或处分)

家庭主要成员

和主要社会关系 称 呼 姓 名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 职 务 联系电话

申请扶贫原因

家长签字:

年 月 日

县 扶 贫 办

审 核 意 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省级扶贫培训基地安徽华夏旅游学校审核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录取前资料清单:

1、2寸照片4张

2、毕业证书原件

3、户口本复印件1张

4、申报表

5、乙肝五项指标化验单

2009年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工作面试资料汇总表

( 共 人,其中女 人,男 人)

号 姓 名 性

别 出生

年月 身高 报考

类型 填报

专业 毕业年限及学校 联系地址 / 联系电话 化

单 毕

证 相片

4张 申

表 预交

费用 面试

结果 备 注

1

23

456

78

910

报考类型:

1、普通中专

2、职业中专

3、高中起点培训班

4、高中一年制对口高考班

5、高中一年制就业班 面试考官签字

第7篇:县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县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关于开展旅游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调度会议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依托我县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建设,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以建设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贫村、兴办农家乐、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为抓手,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多种乡村旅游业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通过农民的普遍参与,实现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目的。

二、

工作目标

今年发展建设星级以上“金牌农家乐”酒店3家,20**年、2018年分别发展8家。培训旅游服务人员XXX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通过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旅游服务、出售土特产品、土地租用、入股分红等途径吸纳贫困户就业,达到脱贫致富。

三、

主要措施

(一)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创业扶贫。一是加快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发展,以“六个一,四个九”重点工程为抓手,规划建设一批景区景点和旅游示范村。二是成立万家旅舍运营管理公司,集中连片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休闲农庄,开发地方特色菜肴,积极创建星级农家乐,建立乡土特色鲜明、民俗风味浓厚、环境整洁卫生、服务水平一流的农家餐饮住宿娱乐体系。三是旅游景区、旅游示范村和万家旅舍运营管理公司要主动吸纳当地贫困户参与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景区环境维护、接待服务、建设管理等工作。

(二)开展节庆活动带动就业扶贫。围绕农业种植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举办系列活动,开展草莓采摘节、樱桃花观赏节、樱桃采摘节、莲藕文化节、金秋采摘节、尧母面食节、腊月年货大集、花会进程及元宵灯谜等节庆活动,逐步打造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以此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培训乡村农家乐酒店带动创收扶贫。对全县各乡镇农家乐酒店进行摸底,建立档案库,组织参加“金牌农家乐”培训会,对店主、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综合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技能,促进乡村农家乐规范化经营,以此带动和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餐饮业,实现当地就业,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

(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带动创新扶贫。一是充分挖掘我县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开发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对辣椒、樱桃、莲藕、西瓜、食用菌、精制小麦粉、绿色有机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加工和精包装,融入文化元素,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二是依托本地民俗文化,组织村民开发民间工艺品,展示剪纸、刺绣、布鞋、割花、草编、面塑、糖塑、工艺字画等传统手工艺术。三是复制国家级出土文物石骑马人、石棋盘,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四是组织开展旅游商品创新设计比赛,推进旅游商品设计创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宣传部、农工委、文广新、发改、财政、交通、水利、住建、国土、农业、林业、环保、市场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办)党委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解决旅游扶贫中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通报。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把发展旅游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进一步增强旅游扶贫意识,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发改局要把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优先安排旅游扶贫项目资金;财政局要确保旅游扶贫项目基金落实到位;交通局要解决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交通问题,负责对全县主干道公路和乡道的管理和维护,在景区附近制作标示牌和指示牌;住建局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紧密结合;水利局要做好防洪河堤、排洪沟治理、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实施,确保河道顺畅、沟渠美观、水流清澈;农业局要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休闲农业的整体布局,指导、扶持和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国土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旅游扶贫项目用地规划的协调,落实旅游建设项目预留用地,对旅游项目用地给予支持;环保局要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及周边的环境治理;林业局做好全县景区绿化工作,选好树种,合理设计搭配,做好养护、指导工作;文广新局负责制定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保护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指导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扶贫办负责提供贫困村名单;市场监管局和国税局、地税局对乡村农家乐酒店、旅游商品企业简化办证程序、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电力、供水、通信等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点的生态环境、饮用水、供电、通信等建设。农工委负责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融入旅游元素,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宣传部要利用新闻媒体、信息平台宣传推介旅游系列活动和乡村旅游产品,提高知名度。各乡镇(办)负责制定本乡镇及各扶贫重点村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大资金投入。调动企业、民间资本、农户、金融等各方面积极性,争取多渠道解决旅游扶贫资金,招商引资、引智,借力发展,推动旅游市场全面开放,实施旅游扶贫工程。

(五)强化考核督查。县委、县政府要把旅游扶贫工作纳入重要督办事项,列入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

**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联合督办力度,定期督查汇总进展情况,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第8篇:旅游规划方案之怒江旅游规划方案

熊大寻/文一个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旅游规划定位和形象定位至关重要,旅游规划方案之怒江旅游规划方案。熊大寻策划机构本次在怒江旅游规划项目上摒弃其原有的"东方大峡谷"等缺乏力度的形象口号,而是将怒江旅游规划定位为伊甸园这一王牌,找到了多方依据,为怒江找到了其核心指纹。其中,旅游景点规划上,找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喜""怒""哀""乐"四味旅游良药,怒江新奇的卖点又多了一处。熊大寻策划机构提出的"怒江就是伊甸园"的策划思路,已获得怒江州州委书记段跃庆的高度认同,段书记已邀请熊大寻策划机构正式对怒江进行整体策划,到时我们就打"伊甸园"这张牌。现在云南省旅游投资总公司和美国的规划机构全部叫了暂停,必须等熊大寻的方案出来后,在熊大寻的指导下才能做规划。熊大寻策划机构通过学术资料研究、实地考察论证、资源整合策

一、伊甸园在怒江的定位依据怒江的定位必须要能回答和概括怒江的五大世界级资源:一是世界级生物资源、二是世界级旅游资源,三是世界级文化资源,四是世界级水电资源,五是世界级矿产资源。"东方大峡谷"、"三江并流"这两个定位也无法回答和概括这五大资源。

1、伊甸园的特征与怒江吻合根据我们对〈〈圣经〉〉、〈〈山海经〉〉等书籍的研究,结合我们对怒江初步考察和研究的结果来看,怒江大峡谷尤其是丙中洛,十分吻合《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描述。比如伊甸园有几大特征:第一是四季皆春,气候宜人,是一个植物王国;第二是狮子、大象、老虎和人类共处,是一个动物王国;第三是有四条大河贯穿全境(怒江除了三江并流还有独龙江),并且极富矿产资源;第四是周围很多高山终年积雪不化。这些条件,全世界只有怒江大峡谷具备,并且只有"伊甸园"才能回答和概括怒江上述的三大特点和五大资源。

2、怒江就是人类的伊甸园另外,学术界已有大量证据证明: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中国的伏羲和女娲,而兰坪的黄帝故里和伏羲诞生在中国西南事实表明,怒江很可能是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怒江就是人类的伊甸园!旅游的最高境界就是"伊甸园"!伊甸园轰动连带效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伊甸园"这个概念有1000年的历史的积淀,而"香格里拉"只有70多年的历史,可想而见,怒江打"伊甸园"的牌,威力将会比"香格里拉"更强大十倍!怒江不怒则已,怒则雷霆之怒!怒江不鸣则已,鸣则一鸣惊人!怒江通过"伊甸园"这一定位,将会一举成名天下知,直登世界旅游的最高峰,怒江打造世界旅游品牌指日可待!并且将为云南旅游打出最重要的王牌!使云南成为世界旅游的王国!怒江--伊甸园,将成为全世界旅游王国的王冠!伊甸园,是东西方人类的发源地,是人类和谐相处的乐园,规划方案《旅游规划方案之怒江旅游规划方案》。 怒江高举这杆大旗,不仅具有强大经济效应,更具有强大的政治意义。怒江是多民族和谐相处、多文化和谐交融、多宗教和谐共存的伊甸园,"伊甸园"的定位说明了怒江是:东西方文化的原生地、东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地方,怒江是东西方文化共生共长的代表,怒江是和谐社会的体现,怒江是和谐世界的代表。为什么说怒江就是伊甸园呢?通过策划论证,熊大寻策划机构为"怒江就是伊甸园"找到了十七大证据(此处暂略,内容很精彩,详情参考熊大寻策划机构网站)

二、产品策划除了给怒江定位"伊甸园",熊大寻策划机构还在考察时现场就为怒江做了旅游产品策划。"喜石"、"怒江"、"哀石"、"乐土""飞来石"变"喜石"飞来石:"这块巨石飞来时,当地民办学校的校长也住在三合院里,他和大家都吓了一跳但都没有受伤,之后不久,单身多年、四十多岁的校长突然找到了另一半,幸福的结婚了。因为他以前收养了不少孤儿,所以当地人说是他感动了上天,天赐了姻缘报答他。"熊大寻说,要把"飞来石"重新策划包装,因为"熟悉产生轻视",全国那么多飞来石,根本不会有人对它感兴趣。熊大寻策划机构来给它换一种说法,它应该叫"喜石",以下是四个原因:一是几千吨的巨石从天而降,恰恰落在院子中央,没有伤到一个人,可见这是块"喜石"而不是"灾石";二是大难不死有后福,老校长因此获得姻缘,可谓"喜从天降";三是公石和母石天地相交,龙凤相配,叫"喜石"绝佳;四是整个景点就像一个汉字的"喜"字,三合院的土坯房,三排交错的土房子就构成一个"土"字,公石和母石摞在一起外形像个"吕"字,加上两块巨石中间长出的泥土和草,刚好是"喜"字中间的"、、",这样一来所有物件正好形成一个"喜"字,这不就是"喜石"的最佳解释吗?"哀石"熊大寻不等他高兴完毕,马上又有了新思路。熊大寻说,"喜石"不远处的江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鬼石",也是远近闻名的一块奇石,据史载和当地人讲,鬼石下面压着许多鬼魂,半夜经常听到鬼哭。熊大寻说你们也不要叫它"鬼石"了,叫"哀石"!李局长问"为什么?"。熊大寻说:"怒江本身就有一个怒字了,现在喜石也有了,鬼石改为哀石,丙中洛这块圣地就是尘世中的乐土。如此一来,喜怒哀乐全部皆全。熊大寻策划机构赋予怒江旅游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旅游怒江首先要经历喜石、怒江和、哀石,象征着经过这三大人生体验后,最后再到达大峡谷尽头的丙中洛乐土,摆脱红尘,立地成佛!这样怒江将又增加一大新奇诱人的卖点!"云南的四大王牌,熊大寻策划机构已策划了大理、香格里拉,加上现在的怒江,熊大寻策划机构共帮助云南打出过三张王牌。政府和老板在项目上投几个亿、十几个亿把水烧到九十九度,但还是生水,我(熊大寻)投入这一度的无形资产,就能让项目从量变到质变。这个无形投资就是:注入高明的策划概念。怒江就是伊甸园,人类的发源地

上一篇:提高政协履职能力下一篇:房开企业涉税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