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员转正申请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机械技术员转正申请

PCT国际专利申请、技术缺口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研发投入、专利技术与标准竞争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成功要素,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专利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和控制者。文章基于2002~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关的关键信息,解释了国际PCT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及结构差异,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已经从开放经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静态惠益”和“动态惠益”,并分析了中国制造的“技术缺口”及其深刻的基础原因,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PET国际专利申请;技术缺口;动态惠益

文献标识码:A

Chenery和Strout(1966)提出的“双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三类资源约束,包括:(1)由于缺乏技术、熟练劳动力、企业家和其他投入互补品所产生的“技术约束”;(2)由于储蓄不足所产生的“储蓄缺口”;(3)由于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增长幅度高于出口而产生的“外汇缺口”。这三类资源约束都会阻滞经济发展。经过30年积累与发展,储蓄与外汇的“双缺口”已经转变为“双剩余”格局,而“技术缺口”有放大趋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1970~2007年,中国的贸易条件(Terns 0f Trade-TOT)改善年份只有13个,占总年份的1/3,期间,TOT从总体上恶化了21.54%,其主要原因可归咎为:(1)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比率逾2/3和外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2)跨国公司从战略和技术上加强对其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控制,攫取了很大部分产业增加值和产品的附加值。而两个成因的归一还是技术问题。例如,1999以来IT产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2007年成为全球第三大IT贸易国和最大的IT产品贸易顺差国,与此相伴的却是较低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IT产业显示了“中国制造”正受困于技术短板。

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技术竞争或“技术缺口”现在越来越多地聚焦在研发投入、专利竞争或标准竞争等领域,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晴雨表,美国公司甚至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法则浓缩为“或拥有专利,或被淘汰出局(patent or perish)”。但国际专利制度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可获全球各国背书。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通过提交一份PCT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获得在其他签约国的发明保护。与传统专利制度相比,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相关费用缴纳时间可推迟18个月(某些专利甚至可以更长)。在这期间,申请人可以估计和推测有关专利获得保护的可能性及专利发明的潜在的商业价值等关键信息。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在2007年创下历史最高的156,100个,其中最显著的增长来自东北亚地区,占了总数四分之一强(25.8%)的国际PCT申请。

一、PCT国际专利申请的趋势与结构分析

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速惊人。自1978年缔结条约以来,PCT申请达到25万件用了18年时间,这一数字翻一番的5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再翻一番到10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2004年开始,WIPO开始运用电子手段处理来自全球的申请,申请方式简洁有效,而且成本很低②。截至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万件,年均增长5.60%,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约4.5%的年平均增长率基本是一致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国际PCT专利申请数大幅度攀升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出这个国家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从2002到2007年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的变动情况看,2007年,PCT国际申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达156,100个专利申请,比2006年的数量增长4.7%。在2007年的排行榜上,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法国第五,英国第六,荷兰第八,瑞士第九,瑞典第十。美国的发明者和企业提交了52,000个PCT专利申请,占总数33.5%(较2006年增加2.6%)。日本击败了德国,以占总申请数目17.8%的比率称为第二,较之2006年增加2.6%。德国的专利申请占总数11.6%,位居第三,较之去年增长8.4%。紧随其后的是韩国(专利数占总量4.5%,较去年增长了18.8%)和法国(占总量4.1%,较去年增加2.1%)。在15个热门排列的国家中,中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总量位列第7,较去年增长38.1%)。除此之外,2007年双位数字的增长的国家有巴西(15.3%),马来西亚(71.7%),新加坡(13.9%)和土耳其(10%)。

基于2002-2007这6年间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技术领域分布、国别或地区分布等维度,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判断或初步结论。

(一)国别或地区分布

基于2002-2007年公布的PCT专利申请数,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尤其东北亚地区。美国一国就申请了全部申请数的1/3,申请数排名前16位国家的申请数占全球总申请数的93%。2007年美国以52,280个申请数居榜首,占总申请数的33.50%,比上年增长2.6%;日本以27,731个申请数排名第二,增长了2.6%。工业七国2007年申请数量为115,702,比上年增长3.79%,占总体公布申请数量的74.1%,该比重相比上年基本持平。以OECD组织成员国的表现来看,2007年其成员国合计申请数量达到136,805,同比增长3.59%。占总体数量比重87.1%,较2006年略有增长。

自2004年起,WIPO开始对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进行排行。在新兴经济体系中,中国(第七位)和韩国(第四位)分别以38.10%和18.80%增长速度跻身排名前10位,成为PCT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2007年,东北亚地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占总申请数的四分之一强,达到25.8%,在全球专利活动中所占的份额令人惊叹。同时部分也说明世界创新格局正在发生潜在变化,东北亚正成为全球创新动力的一极。

2002年至2007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国际PCT专利申请增速要远远大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期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四个国家为:中国(40.33%)、韩国(23%)、日本(14.84%)和巴西(14.31%),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均为新兴经济体。2007年WIPO从发展中国家收到的专利申请中,人数最多的申请国家有,韩国

(7061个)和中国(5456个),其次为印度(686个),南非(390个),巴西(384个),墨西哥(173个),马来西亚(103个),埃及(41个),沙特阿拉伯(38个)和哥伦比亚(31个)。在成员总数中,发展中国家占78%,即138个国家中的108个,都已经签署了入会协议。造成发展中国家呈现这种两极分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贸易方式的差异有较大的关系。

(二)技术领域分布

总体来说,近6年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PCT专利申请比重很大,主要有通信、信息技术、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医学技术,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其中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3.26%。生物技术20.75%,工业加工15.0%,航天技术与军事武器14.73%。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IPC,the International)。2007年PCT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领域类别名称被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细分。在2007年申请的专利中,按比例从高到低排,所占比重较大的领域有,通信(10.5%),信息技术(10.1%)及药品(9.3%)。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有核工程(24.5%增长率),通讯(15.5%增长率)。同时,一些传统领域如精细有机化学、材料加工、纺织、造纸领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技术领域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前以及未来的技术热点分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状况的一些特点,既能反映各国政策的倾向变化,也能对各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形成一定的启发。从2007年PCT国际申请来看,近年发展迅速的通信以及信息技术领域在专利申请上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可以期待稳定的技术研发投入会支持通信和IT产业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世界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必然会促使替代传统能源的新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核工程技术在2007年已成为各技术领域中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此外,药品技术的发展也将是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专利密度的比较分析

依据本文中的面板数据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指数,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专利密度来衡量一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国际通用的专利密度测算方式有两种。

1,以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GDP的比值作为指标来衡量。通过对主要国家2002年到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与国际专利申请平均增速的比较来检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依据数据,可以发现具有代表性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与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59。仅从有限的数据统计来看,相关系数数值并不是很大,或者说GDP增长只是一个国家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根据所获得的2000到2006年期间连续7年专利申请数与GDP的比值显示,韩国和日本是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到2006年,韩国平均每10亿美元就有122件国际PCT专利申请,日本达到每1O亿美元87件的申请数量;其后是俄罗斯联邦(每10亿美元32件)、新西兰(每10亿美元26件)和中国(每10亿美元24件),其国际专利申请率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的专利密度有了大幅的提升,从2000年的每1O亿美元9件提高到24件,提升幅度为167%。韩国也有小幅提升。而一些传统优势国家则出现了相对下降,例如,乌克兰由2000年的每10亿美元59件下降到22件,德国、芬兰、英国、瑞典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发达国家研发成本的上升有较大关系,而新兴经济体的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可能对其专利密度的提升有很大作用。从2005年绝对数值的比较来看,韩国和日本的单位GDP的国际专利申请密度是欧洲和北美洲工业化国家的5~8倍,而是中国的4~5倍。绝对数量第一的美国达到每10亿美元将近20件的水平。韩国、日本和中国的排名较高,可能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一定的联系。依据这样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推断国际专利密度的大小除了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关以外。还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关。

2,国际专利密度的另一种测算方式是PCT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每百万人口的比值。通过这种测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与前面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相近性,但以此测算方式衡量的国别技术创新水平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位次上的差异。2006年数据显示,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前两个国家依然是日本(每百万人口2721件)和韩国(每百万人口2592件),且两者呈现一定的收敛性(2000年日本是3028件,韩国是1549件)。接下来是美国(每百万人口742件),德国(每百万人口522件)和芬兰(每百万人口346件)。中国则下降到22位,每百万人口93.2件,但与2000年的20件相比,中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提升了236%。此外,国际专利密度增幅较大的有韩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下降幅度较大的国家有以色列、芬兰、英国、瑞典等国家,尤其是以色列,从2000年的每百万人口254件下降到37件。但总体而言,相对第一种测算方式,依据该测算方式衡量的指标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从绝对值的比较来看,日本、韩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是美国的3~4倍,欧洲工业国家的10~15倍,是中国的26~28倍。可以推断,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均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外,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测算国际PCT专利密度的指标,日本和韩国都是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国家,其技术创新水平也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四)申请人分布

从2007年前50位申请人排行榜可以看出,来自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仍是PCT专利申请的主体。在前50位的申请人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只有5个,中国的华为技术申请数量最多,其他四家均来自韩国。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专利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与双方在跨国企业数量上的悬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

在2007年PCT热门会员的名单上,可以看到一些排名上的变化。日本松下成为第1位(全年2100个申请),超越荷兰的飞利浦公司(2041个申请)。德国的西门子(1644个)位列第三。中国的华为技术上升了9个位置,成为第四大申请人,全年有1365个申请。紧接着有,德国Bosch(1146个),丰田汽车(997个),美国Qualcomm(974个),微软名列第八(845个),摩托罗拉(824个)和诺基亚(822个)。在前20名的公司中,有6个来自美国,6个来自日本和3个来自德国。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也是美国第一,日

本紧随其后,德国第三。可以看出前20名的申请人数量与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从公司的业务范围来看,电子电气是前50位申请人国际专利申请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大类,其中,通信、信息技术又是该大类中的热点细分领域。通信、电子信息是近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全球的热点产业,这也反映出产业的发达程度能够推动企业提升专利技术水平。

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角度看,自索罗(solow,1956)以来,技术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围绕国家创新能力研究,学术界形成了“供给推动”(supply push)和“需求拉动”(demand pull)这两个基本假说,前者认为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机会、研究实验室的效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等(Dosi,1988),后者认为市场需求和盈利驱动刺激了研发投入、专利申请(Romer,1990)。基于两大假说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对一国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Daniele Archibugi andAlberto Coco,2005)。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大大增强,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是一个强有力的作证,且《专利合作条约》已成为中国创新主体获取国外专利保护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特许厅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向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大幅增长,且在美、欧、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长幅度均高于各国专利申请量的增幅。这些向外申请的发明专利约有三分之二通过PCT提交,2007年申请量达5,400多件,比2006年增长了38.1%,超过荷兰,成为第七大专利原属国,年均增长率高达40.33%。

进一步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过贸易渠道和跨境直接投资,已经从国际分工中获得了很大的“静态惠益”与“动态惠益”。静态惠益是基于现有生产能力可迅速实现的收益;动态惠益是与更大的全球市场相连接。一个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会显著提高,技术与制度创新的步伐会明显加快(sen,1998;Allow,1962;范黎波,2008)。其中“动态惠益”有进一步放大趋势。从PCT专利申请的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已占到中国PCT专利申请总量的五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中国PCT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中国通信产业颠覆了以往‘中国制造’的模式,在3G、NGN、IPTV等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技术商业化方面,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厂商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欧美厂商,在某些领域。还率先开辟了向国外企业进行专利授权许可的先河。华为技术从2006年第13位在2007年则以1365件跃居第四位,创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历史新高。中兴通讯也从92位升至52位。对于中国来说,寻求国际化发展的龙头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国有高科技企业是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基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创新主体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意识逐渐增强。

当然,基于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的“技术缺口”尚没有根本性逆转。目前,中国的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已经远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与位居前两位的美国、德国的差距也不大,但是,PCT专利申请则远远落后于上述三国。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为例,据海关统计,2007年,欧盟各国向我国的出口额达到1,110亿美元,同期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4万件,每出口1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2.1件:而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额达到2,452亿美元,每出口l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却不到0.5件。正如引言所说,这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有很大的相关性:即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已经达到中国总出口2/3。事实也表明,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比较少,核心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三、政策建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和强化已经成为必然,竞争力的主要原素之一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而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知识产权优势,这不仅要求企业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更需要企业从战略、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强化专利理念,在企业的各个层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同时,中国企业要勇于走向海外和全球市场,主动迎接更大范围和更高难度的挑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提升研发创新实力,并寻求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可喜的是,像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正在将眼光投向海外市场,越来越关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并加强对外合作,以期在专利上获取利益。

另一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企业是创新力量的主体,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创新实力的增强。政府的积极影响可以体现在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上,从而,政府的支持工作可以从多方面展开,如创新人才来源的培育、创新金融优惠政策的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最终逐步形成一个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事实上,华为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除华为自身的专利战略外。离不开深圳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2007年深圳的国内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达35808件,居中国大中城市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为19198件,连续两年居中国大中城市首位。2007年深圳市共资助发明专利申请12,862件,发放资助金额5534.5万元。2008年深圳市对专利工作的资助补贴预算将达到1.1亿元。

企业自身寻求创新的意识提升,政府政策支持的有效实施,必然会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和谐创新环境的实现。在政府寻求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背景下,这样一个和谐的创新环境,将是中国的经济在取得30年发展成就之时,同时也是资源环境压力剧增之时,进一步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途径。

作者:范黎波 吴易明

第2篇:从博世专利申请看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

摘 要:本文以博世公司在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的专利文献为基础,对其在国内外的总体专利申请情况和申请态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博世在防抱死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稳定程序和全电路控制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重要专利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对博世在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的技术发展的分析研究,得到了该领域总体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和相关专利布局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博世;液压制动控制;防抱死系统;电控;自动驾驶

德国BOSCH(博世)公司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一直不断致力于提供更安全、更有利于提高驾乘舒适性的汽车制动系统相关产品。1936年,博世获得了电液气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专利权,促进了ABS在汽车上的应用;1993年,博世与斯堪尼公司联合首次在牵引车及挂车上安装了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1995年,博世成为首家对电子稳定程序(ESP)进行量产的供应商,避免了最高80%侧滑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博世在再生制动和自动停车制动领域不断进步,继续引领汽车制动领域的技术发展。

1 简介

液压制动是以人力为能源,以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一种制动形式,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油管等组成。液压制动装置利用液压油,将驾驶员的力通过制动踏板转换为液压力,再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再将液压力转变为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使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产生摩擦,从而阻止车轮转动的力矩。

近年来,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主要是控制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扩大控制范围、增加控制功能;另一方面是采用优化控制理论,实施伺服控制和高精度控制。因而,现代汽车液压制动控制系统正朝着电子制动控制的方向发展,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将与其他汽车电子系统,如汽车电子悬架系统、汽车主动式方向摆动稳定系统、电子导航系统等融合在一起成为综合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各种控制单元集中在一个ECU中,实现车辆控制的智能化。本文将从博世的专利申请的角度分析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技術发展。

2 专利申请分析

截至2016年,博世在汽车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在全球的申请总量是782项。其全球申请态势见下图。

全球申请态势图

3 技术路线分析

1936年,博世获得了电气控制ABS的专利权,基于机械式车轮的防抱死设计,由装在车轮上的电磁式转速传感器和液压电磁阀组成。

1977年,博世研制出“带有数字式控制器的ABS系统”,通过数字速度信号和周期信号监测制动压力的变化,保证在制动过程中,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制动压力的稳定。

1991年,博世提出了“提高制动系统稳定性和可操控性的方法”,博世提出可提高制动系统稳定性和可操控性的方法,进而演进为ESP的广泛使用。

2008年,博世提出了“带有电子控制单元的制动控制装置”,该专利对带有ECU的制动控制单元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用于在轮缸压力的非释放状态下,经过预设时间时完成液压单元的操作,将非释放状态的轮缸压力设定为固定值。

2015年,博世提出了“用于车辆的制动装置及防抱死制动系统”,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制动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ECU及制动控制方法,其制动可靠,能够避免轮锁定和滑移,而不使用相对昂贵和复杂的基于液压的防抱死制动系统。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博世在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的专利申请的态势分析,得到博世在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起申请量稳定增长,并在193年开始出现了另一次技术的明显发展,这个时间点和博世的相关产品的问世时间上是相吻合的。

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已渐趋成熟,国内申请人可以在学习博世已授权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领域的专利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具有创造性的改进。同时,国家在大力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因而汽车的制动控制系统将继续朝着全电动控制的方向发展。希望国内的申请人能够认识到未来制动控制领域的发展方向,加强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站在创新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周应军.博世公司汽车电子技术简介(二)[J].汽车与配件,2002(3).

[2]余卓平,韩伟,徐松云,熊璐.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发展现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7,7:53(14).

[3]于富丽.博世集团专利计量分析[D].沈阳:大连理工大学,2013.

[4]杨铁军.产业专利分析报告(第35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作者:马天舒 曹赛赛 吴桐 李琳青

第3篇:机械技术员转正试题

部门:______

姓名: ______

得分: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机械是______与_____的总称。

2. 机器组成________、________和工作机部分。

3. 原动机主要有电动、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4.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架杆,其中作整周转动的杆称为_________,作往复摆动的杆称为_________,而不与机架相连的杆称为连杆。

5. 我司常用的继电器有时间继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6. 装配中配合关系分为 配合、 配合、 配合。 7. 在转轴上设计螺纹连接时,为了提高自锁性和增加强度,通常采用____牙螺纹。 8. 、 和 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参数。

9. 一齿轮传动,主动轮齿数Z1=32,从动轮齿数Z2=80,则传动比i=______。若主动轮转速n1=1200r/min,则从动轮转速n2=_______。

10.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而机构只能完成 或改变运动形式。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是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

A、机构

B、构件

C、零件

D、部件

2、(

)是用来检测气缸活塞位置的:即检测活塞的运动行程的。 A、磁性开关

B、光纤

C、接近开关

D、PH感应器

3、下面属于机构(

)。

A、发动机的连杆

B、脚踏自行车

C、螺钉

D、轴承

4、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源、执行原件、辅助原件和(

)组成。 A.油泵

B.高压胶管

C .工作液体

5、国家标准规定,标准渐开线齿轮的分度圆压力角α=(

)。

A. 35°;

B. 30°; C. 25°; D. 20°。

6、材料库有如下四种材料:45钢、65Mn、铸铁和铝线,___常用来制造弹簧。 A .45钢;

B. 65Mn;

C. 铸铁;

D. 铝线

7、45号钢的含碳量为(

) 。

A .4.5%

B.42 % ~50%

C.0.045%

D.0.45%

8、平面连杆机构是由(

)组成的机构。

A. 高副;

B. 高副和低副;

C.转动副;

D. 低副。 9.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是(

)。

A. 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 双摇杆机构。

10、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

)。

A. 螺纹的中径;

B. 螺纹的小径;C. 螺纹的大径。

三、综合题:(共60分)

1、求此气缸A、B方面的推力。(15分)

气压为:4kg/c㎡、摩擦等忽然略为“0“效率定为100%。

2、画出下图的三视图,不要求标注尺寸:(15分)

3、什么是机器呢?(10分)

一、

1、 机器、机构

2、 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

3、 液动、气动

4、 曲柄、摇杆

5、 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

6、 间隙、过渡、过盈

7、 细

8、 压力角

模数

齿数

9、 2.5 、480r/min

10、传递运动

二、

1、C

2、A

3、B

4、C

5、D

6、B

7、D

8、D

9、B

10、C

三、

1、A方向

受力面积

4(cm)X4(cm)X3.14=50.24 (c㎡)

推力(Fkg)=圧力(kg/c㎡)X受力面积(c㎡)

=4 X 50.24=200.96(kg) B方向 (4X4X3.14)-(1X1X3.14)=47.1 (c㎡)

F=4 X 47.1=188.4 (kg)

2、

3、机器是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有用功、转换能量或处理信息,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第4篇:机械加工技术员应聘申请

装备公司技术员竞聘书

尊敬的领导:

我是赵义涛,于2008年新疆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东风新疆汽车有限公司装备公司做维修电工一职。

在校期间我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及加工原理比较熟悉;在职期间,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后,认真在车间学习机加工知识,熟悉车间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与2012年三月函授沈阳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本科专业;在装备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对车间技术员有了初步的了解:

1.负责车架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2.负责公司新产品开发、改进等技术准备工作,同时组织实施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3.严格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技术文件的收发、归档等工作。

4.协助分厂领导做好现场5s活动。

5.具体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车间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车间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这次技术员竞聘成功,我将认真履行技术工作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平时扎根现场,跟随工人师傅学习各项经验,熟悉各种设备的作业流程,不断地积累经验,以便能更准确的编写技术措施,以正确指导工作;加强技术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将其运用到生产中去,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这次没有竞聘成功,我不会灰心,我将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按照技术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认真做好自己分内工作,争取早日达到技术员的要求。请领导审查。

申请人:

2014年1月2日

第5篇:机械技术员实习转正工作报告

工 作 报 告

实习工作总结

报告人:

期:2015-7-1

XXXXXXXXXXXX公司

工作报告

实习工作报告

回顾这三个月的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三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经验和社会见识。 有位作家说过,机遇是什么?就是知足,为你所拥有的感到知足,否则你永远得不到机遇,我们应该认识到老板交付给我们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上司分配给我们的工作能发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企业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所以,在此我要感谢博龙,感谢我的同事,感谢在工作上帮助支持我的每个人.

人没有办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在博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的专业有了更广阔更牢固的掌握,也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我总结和学习的习惯。在这三个月里,公司领导给我的教育和引导,博龙文化对我的熏陶,沟通的方法技巧,思考思维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事的道理等等,使我自己学习了许多,提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现对三个月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XXXXXXXX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我凭借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已经适应了博龙技术部的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水泵选型、投标文件制作、使用说明书制作、水

- 2

工作报告

有效检测设备。会后,我细心领悟会议精神,在李工的指导下,技术部决定自行设计平衡机机械部分设备,现在正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完成二维图的制作,正在进行三维图组装。

⑤ 恒源土建图纸

由于发展需要,公司决定开启恒源厂房建设工程。在林总指导,李工主持下,我对恒源土建草图,以及设备位置图进行了绘制,现在整理恒源工程相关协议、合同。

二、感悟博龙精神

博龙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共同事业,共同未来",作为一名技术服务人员,更使自己有了一个做人处事的准绳,怎么为公司创造效益,怎样使自己的人生完美,怎样使个人价值得到最大体现。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团结一心,为公司的宏图大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起奋斗,一起努力,一起学习。

学习,这是作为一名博龙人永恒的奋斗主题。为生活而学,为发展而学,学会改变人生。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反省总结自身,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加强心智修炼和能力提升。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关键是他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所作所为。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除认真聆听林总的谆谆教导外,也安排自己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水泵专业知识,学习敬业的精神和业务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上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服

- 4

工作报告

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才会积攒起更多的经验,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就会从中悟出很多道理.经不起挫折的人是做不好工作的,因为每一件事都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都能体会到一些东西。我们技术服务人员应该从各种水泵设计中多总结经验,真正的为客户服务。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出公司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所以每个人应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思想体会

2015年3月30日,是我正式踏上博龙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对于工作或者说事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我也一样.对我而言,我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去把握自己的思想脉络。

首先是心态,套用名人的一句话 "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具体而言,我对工作的态度就是选择自己喜爱的,然后为自己的所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一直认为工作不该是一个任务或者负担,应该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而只有你对它产生兴趣,彻底的爱上它,你才能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相信我会在对水泵行业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中找到我工作的乐趣,也才能毫无保留的为它尽我最大的力量。可以说,懂得享受工作,你才懂得如何成功,期间来不得半点勉强。

其次,是能力问题,又可以分成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以一只骆驼来讲,专业能力

- 6

第6篇:机械技术员简历

姓 名 : YJBYS.com

性 别 : 女

出生日期 :

户 口 : 江苏

目前城市 : 上海市

工作年限 : 五年以上

目前年薪 :

移动电话 :

电子邮箱 :

居住地址 :

自我评价:

通过CET-6.熟练运用AutoCAD, Pro-E, Solidworks和Office,熟悉加工工艺,能够从事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

求职意向:

目标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职位: 机械工程师

期望地区: 上海市

期望薪资: 期待的工资水平福利需求,一般填面议比较稳妥

到岗时间: 新岗位能够多长时间内到任

工作经历:

2008/10—苏州丰利制模机械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机械/设备/重工

技术部 技术员

主要职责:

编制工艺,并根据新加坡工程师设计的二维图纸,运用Cimtron进行三维造型工作,同时还 翻译 往来传真和E-mail。公司产品为玻璃器皿的不锈钢模具。

项目经验:

2008/06—2008/07:阀体加工夹具

开发工具:Pro-e, AutoCAD

项目描述:该夹具用于加工中心加工工件的夹具,通过侧向膨胀压紧器和固定板来压紧工件,通过弹簧削销来定位中心孔,通过椭圆槽转盘机构的长短轴来实现工件的放取。

责任描述:负责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设计,制作时间进度表,跟催进度,解决生产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育与 培训 :

2004/09—2008/06: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第7篇:机械技术员招聘试题

1. 塑胶的连接有哪些方法? 塑料与塑料、塑料与金属或其它非金属材料的连接,除用一般的机械连接方法外,还有如下几种方法:(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2. 胶接有何特点?

胶接工艺与铆接、螺接、焊接等连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2) (3) (4)

3. 什么是硬度?常用硬度有哪几种?

金属抵抗比它更硬物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表示金属材料的坚硬程度。 常用硬度有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上,加以一定载荷(一般为3000KG)压入被测金属材料表面,然后用所加的载荷除以材料上球印的表面积,所得结果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用顶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压入材料表面上,根据压痕的深度来确定材料硬度的大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度值试验原理和__________硬度相同,也是以压痕表面积上的平均应力作为硬度值。载荷根据不同要求加以选择,在以1-120KG范围内变化。压头是两面夹角的136度的金刚石四棱角锥体,在试验机上附有显微镜,用来测量压痕表面对角线度。

4. 有一个M12的吊环螺钉,材料是20钢,怎么计算允许吊起的重量W? 20钢的屈服极限@=240MP

5. 什么是基本尺寸,实际尺寸和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是_____________的尺寸。它是计算尺寸的极限尺寸偏差的起始尺寸。相配合的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应_______________ 实际尺寸是_____________的尺寸。由于加工误差的影响,零件的实际尺寸________和相应的基本的尺寸完全相同,所以实际尺寸有一定的变动范围。 极限尺寸是指_____________两个极限值,它以基本尺寸基数来确定,两个极限尺寸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6. 什么是作用尺寸、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作用尺寸是指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

尺寸偏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代数差。_______________减其______________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____________________尺寸减其__________________尺寸的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_____________偏差。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值,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公差是没有正负号的绝对值。

7. 如何选择公差与配合

当基本尺寸确定后这样确定公差与配合,即确定公差等级、确定基准和确定配合。 (1) 确定公差等级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_____________的公差等级,这样加工______________ (2) 确定基准制。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_____________制,这样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数量,有利于生产。成本低。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基_____________制,还可用任一孔公差与任一轴公差带组成所需要的配合。

(3) 确定配合:首先选用优先公差及优先配合;其次选用常用公差带及常用配合;然后再选用一般用途公差带。必要时也可按标准确公差与基本偏差自行组成所需要的孔,轴公差带及配合。

8. 什么是表面粗糙度?分几级?

加工过的零件表面看起来很光滑,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零件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络”,如果用仪器观察,表面“纹络”就显得更粗大了。零件加工后表面也总是有粗糙不平的地方,我们把零件表面粗糙不平的程度称为光面粗糙度。国家标准将表面粗糙度为______个等级,其中______级最粗糙,______级最光滑。

9. 热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热处理工艺能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增加零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提高刀具、模具、量具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以重要的机器零件都要进行热处理,如汽车、拖拉机工业中70%至80%零件经过热处理,而工具全部都要热处理。此外热处理还可以改善工件加工工艺性能(如切削加工性、冲压性)等,从而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因此,热处理在机械制造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0. 什么是铁碳平衡图?它与钢的热处理有什么关系?

铁碳平衡图是研究铁碳合金在加热和准冷却时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解。因此,熟悉和掌握铁碳平衡图是研究钢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重要依据之一,热处理工作者尤其应撑握平衡图左下部分的相变机理,从而正确地、合理地进行各项热处理操作。

11. 什么叫退火?它的目的是什么?

12. 何谓正火?它的目的是什么?

13. 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有哪些?

14. 你知道的冲压设备有哪些?

15.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哪些?

16. 螺栓的性能级别有哪几个?

17. 螺母的性能级别有哪几个?

18. 螺丝联接的防松分哪几类?

19. 钢丝直径和弹簧中径相同的圆柱形螺旋弹簧,是圈数越多越有劲,还是越少越有劲?

第8篇:机械技术员工作职责

1、负责对现场机械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的指导与管理。

2、负责现场机械设备设施运行情况、使用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

3、负责现场机械设备设施备件材料的计划上报与备件的催提、调拨及其质量检验和使用情况的跟踪。

4、负责现场机械设备设施的检修计划的拟定、实施。指导与监督。

5、负责所辖设备设施事故的原因调查。

6、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运用信息,对现场设备设施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报项目部领导审核批准并组织实施。

7、做好机械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使用维护情况、备件材料消耗与库存情况等信息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

8、负责本专业知识的职工培训。

9、负责现场设备设施使用规程、维护检修规程的编写与修订。

湖南北山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色溪泉湾A03栋

2011年1月

标准员岗位责任

1、根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化方针,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拟定公司的标准化 长远规划和年、季度工作计划。

2、熟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公司标准,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的变化及时组织对企业、《新标准目录》进行审核,修订。

3、有计划得组织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及其他专业人中进行标准化业务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标准水平。

4、协助 部门查找所需的标准及有关标准的资料。

5、制订、修改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

6、参与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做好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资料,图样的标准化审核及《企业技术标准》的情报备案工作。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湖南北山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色溪泉湾A03栋

2011年1月

上一篇:一句话新闻写作下一篇:公司年度消防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