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杨献珍哲学思想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义

摘 要:杨献珍继承、发展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杨献珍哲学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他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学习他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建与发展的矛盾关系;学习他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注重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走群众路线。

关键词:杨献珍;哲学思想;农村;党组织建设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084

杨献珍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在理论上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杨献珍哲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献珍哲学思想在实践中创新,其哲学思想内涵丰富、见解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能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 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杨献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毕生都在坚持和普及唯物论思想。杨献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寻找“改造世界”的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直是杨献珍宣传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主观符合客观,思想正确反映存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前提,有利于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

1.1 杨献珍唯物论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前提

杨献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唯物主义是其哲学思想最鲜明的特色。他清醒地认识到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谁若离开了唯物主义,在什么时候离开了唯物主义,在什么地方离开了唯物主义,就一定要犯错误。”因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才能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唯物主义才能教我们掌握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学会在认识事物上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样才能做好工作,避免犯错误。”杨献珍大力宣传和坚持唯物主义的目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思维与存在相一致,即在实际工作中以唯物主义指导,正确反映客观现实,主客观相一致。杨献珍唯物论思想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并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1.2 杨献珍唯物论思想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础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且强调根据党的目标、任务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

从实际出发或是从观念出发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农村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农村社会阶层更多元,农村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存在等新情况和新变化。我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要从当前农村实际出发,善于借鉴和运用杨献珍唯物论思想,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观方法、对策符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2 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矛盾关系

杨献珍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抵制形而上学中形成了他的辩证法思想,着重强调矛盾同一性,并重新阐发“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合二而一”是杨献珍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既有中国语言特色又具民族哲思特点,对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正确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党建与发展的矛盾关系。

2.1 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指导

杨献珍将古代哲学家“合有无谓之元”思想作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提出“合二而一”,科学表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思想。“合二而一”作为“对立统一”思想的中国化表达方式,是一种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杨献珍在《克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中指出:“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是一种会害死人的思想方法。所有一切左右倾错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都是源于这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这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因为只有尊重辩证法,坚持“合二而一”,学会用对立统一规律去做工作,摒弃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才能避免陷入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泥坑。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献珍“合二而一”辩证法思想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2.2 杨献珍辩证法思想有利于正确处理农村党建与农村发展的矛盾关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抓党建与抓发展的矛盾,“口袋富”与“脑袋富”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抓党建与抓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矛盾。处理不好这对矛盾,势必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进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杨献珍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种情况,即矛盾着的东西,本来可以统一起来的,但在他们的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却统一不起来。这些矛盾着的东西看起来都是对立的,但又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可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的这对主要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不是绝对不相容的。

仲祖文在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时强调要“切实解决‘就党建抓党建’、党建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来推进党建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的责任,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党建与发展看似两个相互对立方面,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抓党建与抓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是彼此割裂的,以党建保发展,则能保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发展促党建,则能使党建充满生机与活力,两者合二而一,统一于农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目标中。杨献珍肯定、突出、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农村党建与农村发展的统一性,正确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创造性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杨献珍唯物史观的核心。他主张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组织、一切工作必须密切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否则将一事无成。广大干部不树立唯物史观的群众观,就无法解决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3.1 杨献珍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支点

杨献珍一贯重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自觉地用这些原理来考察现实问题。他不仅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而且提出要坚持历史辩证法,走群众路线。“杨献珍坚持历史辩证法,把尊重群众的历史创造精神,向群众学习,当群众的学生,同教育群众,当群众的先生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群众的学生,又当群众的先生”的两点论,又强调“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重点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农民,同时发展又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因此杨献珍的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支点。

3.2 杨献珍辩证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走群众路线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每一个“全面”都涉及千千万万群众的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民是否脱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得出的共识,可见群众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性。

仲祖文在谈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上特别强调要“强化乡镇抓村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阵地在村的意识,乡镇党委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沉下去、深下去,摸村情、察民意,分片包村,入户走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村,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到户,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人。”党的领导干部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群众的学生,又当群众的先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群众观。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定方针政策,从群众中来,然后到群众中去宣传、执行,到群众中去;既向群众学习,研究群众的感情,当群众的学生,又领导群众、教育群众,当群众的先生。同时也坚定地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尤其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杨献珍哲学思想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阶段,尤其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杨献珍哲学思想有利于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既富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428-429.

[2]杨洪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99.

[3]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153.

[4]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72.

[5]仲祖文.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N].人民日报,2015-6-21.

[6]杨洪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34.

[7]仲祖文.把农村基层党建牢牢抓在手上[N].人民日报,2015-6-2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8.

作者:周婷

第2篇: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脉络、丰富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提 要]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目标取向和任务要求、有效方法和措施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全面加强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对于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马林冲,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农村问题;苗志娟,新疆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南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CDJ019)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保障。习近平坚持把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开展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新时代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脉络

任何政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注重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形式建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各项任務的基础和关键。同时,恩格斯特别重视农民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作用。恩格斯在《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法德农民问题》等文中认为“农民虽然由于土地分散和不识字而没有可能表现任何有效的主动精神,但是毕竟是强大的和不可缺少的同盟者”“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无产阶级政党应将农村无产者和小农团结联合起来,凝聚起磅礴的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巩固俄共(布)的执政基础高度出发,对俄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为加强和巩固俄共(布)对俄国农村的领导,列宁指出,必须在俄国农村建立党支部,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组成以工人、农民和红军为代表的苏维埃基层政权。为巩固和发展壮大农村党组织,列宁还强调,必须吸收大批贫苦工人和农民入党,起用新人,“使我们得到大批年轻的新生力量”[2],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的力量。列宁还强调做好“清党”工作,及时清除混入农村党组织的投机分子,提高党员质量。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入中国农村,科学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民众思想状况,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谈及党的组织问题,指出:“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就是家族会议”“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3]。通过不断加强农村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根据地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于党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开始了新的探索。这一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伴随历次政治运动开展党的建设活动。[4]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始面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新形势。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解体、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已不适应农村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及时调整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重新定位工作职能、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开创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农村基层领导作用,不断推进和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环境和谐,但也出现了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多次下农村基层调研,结合闽东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谈到“应该看到,这几年农村绝大多数党组织经受住了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考验,成为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带头人。但是,也有少数党组织落伍了,散伙了。”[5]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其思想成果体现在《知之深 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等著述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阐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并作出若干重要论述。2014年4月,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6]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继承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想,结合习近平在地方以及中央各阶段的工作实践思考,经过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凝结进而实现理论创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

二、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紧扣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什么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如何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7]的必然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是依靠党的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因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首先必须着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8]。同时,习近平还强调,必须巩固好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9]。在黨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6]然而,也出现一些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作为深深扎根于农民群众中的“神经末梢”,在推动问题处理和解决方面,没有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在农村当中,农村党员干部“生活在乡亲们中间,生产在乡亲们中间,整天同乡亲们打交道”[10],与农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维护和实现好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8]。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在“三农”工作的最前沿,肩负着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是党解决“三农”问题、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然而,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使命和发挥领导作用不强,在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力量和效能较弱。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指出:“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5]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与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努力奋斗密不可分,实践证明“这支队伍总体是好的,是信得过、靠得住、有战斗力的”[6]。但也要看到,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6],且农村“微腐败”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亟待提升。因此,习近平指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整个党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8]

(二)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指向

对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习近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深刻回答,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取向和任务要求。习近平指出,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1]一是宣传党的主张,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农村党员干部起着宣传好党的政策“最后一公里”作用,其宣传是否到位,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实现。习近平指出,必须“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一起来落实好政策”[10],从而将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农民群众的意志,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贯彻党的决定,保证党的决定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决定的“主力军”,必须切实履行好责任,做好落实工作。“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10]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入领会党各项政策的精神内核,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符合农村实际状况的规划、方案、项目和行动等;三是领导农村基层治理,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善治乡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农村工作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建设好坏关系农村治理效能和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四是团结动员农民群众,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农村党员干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把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发农民群众的干劲和决心,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五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大责任。当前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愈加增多。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落实好推进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任务,用改革发展来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法措施

习近平不仅从宏观层面和战略层面阐明了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还在微观层面和操作层面持续探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有效方法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

1.准确把握功能定位,突出政治功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否能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党的农村政治目标实现。然而,在推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暴露出软弱涣散问题,政治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退化、异化,导致党在农村的领导组织能力削弱,主心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习近平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全面发挥政治功能的问题提出总体解决思路。第一,农村党组织要“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要自觉执行,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13],“党员和干部要积极支持村组织的工作,自觉维护组织威信,执行组织决定,带头落实工作”[8]。第二,农村党组织必须严格组织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全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力量优势、政治优势。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农村领导班子,建设好农村党组织

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党组织是否坚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是否优秀。习近平指出:“搞好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作用,是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保证。”[13]搞好农村基层班子,归根结底是要搞好班子成员建设。

首先,习近平对农村基层班子成员构成提出明确要求,即什么样的人能够选进班子。班子成员应是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等各方面都较为优秀的分子。因此,“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品德作风正派、处事公正公平、勇于创新、能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人选进班子”[14]。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隊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6],主张“通过公开选拔、‘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竞争上岗等办法”[8],将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面对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缺乏的问题,采取“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15]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举措。同时,习近平主张通过“理论培训、岗位轮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压岗锻炼等多种有效途径”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再次,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党员队伍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的深刻变化,习近平认为,农村党员必须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确保党员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走在群众前列。这就要求农村党员“要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的各种知识,学习致富的实用技术,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本领,带领广大群众,开展学习和培训,努力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和带头人。”[8]注重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使农村党员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8]。要“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6]。“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立足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对违纪党员,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同时,习近平特别关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强调要注重从青年农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注意吸收妇女入党。[16]

最后,习近平特别关怀农村基层干部,强调要从生活上要关心,“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6]。报酬待遇和社会生活保障的提高,有利于调动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

3.严抓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惩治干部腐败问题,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

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扶贫资金、惠农项目资金持续增多。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自我定力不高,加之农村基层监督管理不到位、法律缺失,导致这些农村党员干部运用手中的“小微权力”进行贪污腐败,习近平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17]因此,必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18]。针对农村“微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标本兼治”,既“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严惩农村“微腐败”以“治标”,又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做好制约和监督农村“小微权力”工作,同时“坚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17],努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以“治本”。具体而言:在“治标”方面,就是要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监督管理重点对象,“要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工作的重点……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17];在“治本”方面,就是要“合理确定权力归属,划定权力边界,厘清权力清单”[17],切实做好农村“小微权力”工作机制的运行,确保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时刻处于农民群众监督之下。同时,要加强农村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道德修养,通过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不断提升廉洁自律意识,从而“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17]。

4.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以制度助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习近平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三农”工作,要重点关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把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好的问题。农村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党的建设新形势、“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农村群众的新诉求等深刻变化,必须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必须要深化党的农村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法规制度,通过新制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针对党的农村领导体制不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够、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习近平坚持以制度为保障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2019年1月,新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颁布,该《条例》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明确基本定位、组织设置、职责任务、队伍建设、领导和保障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三、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构成,肩负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19]的重大历史使命。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新境界,对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新境界

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新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作家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勾勒了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学说的基本轮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学说的中国化。尤其是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之路。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承担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的作用,使其战略地位更为凸显;提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全面;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从根本上阐明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功能、目标、方针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深化了对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学说达到了新高度。

(二)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供根本遵循

党的建设质量提高离不开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强调:“党的根基在基层,一定要抓好基层党建,在农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20],并通过考察、座谈、回信等多种形式,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地位作用、功能定位、目标要求、方法措施、工作导向、检验标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思想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意识”更加牢固、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担当作为更加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21],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面貌的巨大改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密不可分。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正确理论指导。新时代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在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准确把握功能定位,持续强化农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和农村基层基础保障工作,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三)为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发挥重要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在于坚持好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根本任务要求在于始终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密的组织体系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根本保证。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关键在于抓基层打基础,抓基层打基础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設。习近平强调:“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22]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23],乡村人口数量占比仍然较为庞大。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是否稳固,关系5亿多农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而在农村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如习近平所言:“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6]只有“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12],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才能始终坚若磐石,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取得最大成效。

(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保证

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着眼于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不仅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建设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将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三农”等各个领域。这充分反映了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线”组织者、实施者、保障者,是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24]民族复兴需要乡村振兴。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应不断在实践中增强工作和服务本领,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保证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唯有如此,才能做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全集(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卢先福,龚永爱.农村基层党建历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8]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01).

[12]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309/c64094-29857100.html.

[13]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14]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5]习近平.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J].求是,2002,(16).

[16]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1-11(06).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1-01-25(01).

[19]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01).

[20]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7-10-20(01).

[21]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8/16/c_1124881658.html.

[22]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 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符合人民所思所盼[N].人民日报,2020-9-20(01).

[23]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qcrkpc/ggl/202105/t20210519_1817693.html,(2021-5-14).

[24]本报评论员.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1-01-05(02).

[责任编辑:马丽莎]

作者:马林冲 苗志娟

第3篇: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有效提升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提高党建理论研究水平是目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活动开展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师生”,创新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重点为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创新活动载体、方法与形式做出了表率。同时,在活动开展中我院注重实效,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本文以我院的创新实践为范例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做一思考。

关键词:基层 党组织 创新 实践 思考

1 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背景

为促进党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有效提升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提高党建理论研究水平,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第一届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项目评选活动,活动以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项目申报立项的形式开展。本文以我院人文与信息系教工支部的创新实践为例,就该项目做一总结、思考。人文与信息系党支部以凝心、凝智、凝力工程——“我与建筑名企(浙江歌山建设集团)零距离”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为着力点,开展了创新型活动,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发展。下面略论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内容、意义,以求与各位同仁探讨。

该项目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早先的借助建筑名企开展实践活动,到后来作为基层党组织活动基地来建设,形成建设方案,达成共建协议,直至建立运行制度。现已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建立了基地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使该基层党组织创新的运行进入了规范化轨道;已成立了由双方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筑名企零距离”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与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正式签定了“建筑名企零距离”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已经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与运行的基本管理制度。目前,对该基地的建立及其建设已形成明确的目标,从而对基地未来的建设工作和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并有了进一步可拓展的空间。总之,以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为平台,进一步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技能人才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和新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使党建工作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为平台,促进校企德育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总结其成果,使该基地建设对其他专业实践基地德育功能的发挥有辐射作用;以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为平台,组织开展系内外党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和实践建筑企业文化,使党员教师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更大的提升是活动开展的目的所在。在活动开展中,党员教师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组织学生参与浙江歌山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如歌山集团2012年总结表彰大会等会务礼仪活动等,既展现了我院学生的风采,又使学生体了建筑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锻炼和培养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双方在基层党组织创新建设和未来合作领域经过多次交往和商谈,不仅对以后活动内容的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体现学校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办学目标及校企合作育人也有重大意义。

2 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内容

我院人文系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活动以凝心、凝智、凝力工程——我与建筑名企零距离为项目名称,求新思变,锐意进取,以“树立让群众信得过的党组织形象,培养让群众满意的党员队伍”为准绳,完成“一个中心工作”,整合“四个理念”,加强“三个建设”,发挥“两个作用”,实现“一个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计划周详,实现“一个目标”,为凝心、凝智、凝力工作做好导向。为使活动顺利开展,我系教工支部制定了《人文与信息系教工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计划》,明确提出支部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质保量,完成“一个中心工作”即“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凝心、凝智、凝力工程。一是做好凝心工程。深入调研,学以致用,服务企业。以调研为抓手,党员教师与企业高管、员工、建筑民工交流零距离。根据目前学院党建工作重点和人文系及建筑行业的实际,从双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创新活动载体,激发人文系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良好实现了校企凝心。如:在活动开展中人文系教工支部首先是组织的社会实践小组,前往浙江歌山建设集团进行考察活动。党员老师们与歌山集团人力资源部、企管部、项目部等部门经理和工作人员以及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等人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增强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随后党员教师还深入项目工地实地调研,参观了企业的民工学校,与该企业的优秀校友、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其次是尝试建立校企合作德育基地。为此,党员教师赴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及商讨签订德育实践基地协议、校企合作事宜。党员教师与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代表都做了单独发言:我方代表介绍了我院的现状、人才培养模式及进行校企文化对接建设的意义;提出了此行的三个主题和对校企文化对接的若干建议;该集团的代表概括了对歌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体会、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难题;阐述了企业用人的标准、留人的困惑、育人的方法和对我院思政教育的希冀。不久,在歌山建设集团总部进行了“建筑名企零距离”师生德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真正体现“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理念,形成互帮共赢的良好局面。二是做好凝智工程。以采访、授课、互助为抓手,党员教师、企业家、优秀校友育人零距离。党员教师把歌山建设集团的典型人物事迹和人才观带入课堂,实现校企合作新方式。首先,从我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需求出发,创新我系党员校企合作载体的典型。运用典型引路,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学习歌山集团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为灵动的要素,以人为本、没有无用的人,只有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独木不能成林、用人在合作的大氛围中,要倡导适度的竞争,以促进团队成员不断学习提升和完善自我的人才观,加强党组织的团队建设。通过党员教师采访优秀企业家何品苏及优秀校友,树立歌山建设集党团青工作中的典型人物、以点带面来推动我系党员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干有方向,从而调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提高。其次,党员教师开展了典型人物、企业人才观进课堂活动,把学习的内容付诸于實际教学中。最后,支部教师为解决歌山企业信息化难题,不断提出新对策。在此项活动中,我系党员教师围绕怎样育人的问题采访了何品苏,他谈到:“负责才能做成事,做事业先做好人,学习永远不过时。”的做人做事原则,他认为这也应是育人的根本。诚信、谦和、低调、平实,是何品苏的品格,也是他的成功之道。见过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品苏的人,都感受得到他身上这种温润的气质,这一立身处世品格,让他广结善缘,赢得客户与员工的尊敬爱戴,从而引领歌山建设集团持续发展壮大,使公司从一家暂定三级的乡镇建筑队,发展成为有国家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总资产20多亿元、年产值60多亿元的大型建设集团。访谈后,党员教师都深深领悟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理想人格的写照。三是做好凝力工程。以歌山集团人力资源思想建设为抓手,双方服务零距离。通过搭建企业高管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桥梁,激发教师党员干事创业、率先垂范、联系企业的内在动力,服务于学生的教学工作;针对我支部党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业特征,注重把支部党员的争优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如在我院课堂上开展了歌山文化之人才观宣传活动、赴歌山调研人才流失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我院体能拓展中心双方共享等等服务于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活动,真正实现校企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双赢。从学院角度上,服务企业、服务学生、教师党员为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献计献策。赴歌山集团的调研中,该集团的人力资源经理提到了令企业头疼的人才流失问题,带着这个课题我系党员教师深入研究,为企业提出了初步的校企合作育人留人一体化的方案:党员教师带头把歌山集团的人才观带入课堂,并在深入研究新的育人方案。在教学中党员教师努力让学生懂得人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最根本的保障力量,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人才是那些具有相应岗位的基本素质,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有所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和完善自我的人;人才是相对企业需要而言的,每一个愿意为企业奉献并且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都是人才,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掘人、提高人、培养人,并不断地调整他们的位置,使得每一个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的人都能得以在合适的岗位上才尽其用;人才是有层次之分的,这种层次的差别表现在个人品格、工作能力、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进取精神、工作经验、年龄等方面,不同层次的人才适合于不同的岗位。相反,不同的岗位也需要有相应素质的人才。其次,从企业角度上,可以改变某些用人的机制。我系教师党员提出了如下建议:中国目前处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过程中,企业可把用人的工作做到学院里来,多给与学生实习的机会,也可以进行订单培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据此,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减少损失。这样使学生学有方向,企业用有方向,这样的合作,既服务了学生又服务了企业。

第三,理论学习,整合“四个理念”,为凝心、凝智、凝力工作做好引航。在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动中,我系通过理论学习整合企业核心理念并将之学院化:将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中的优秀成分融入到党员教师的头脑中,诠释到日常工作中、课堂教学中。一是将歌山集团以优质工程和满意服务回馈社会,以良好综合效益促企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的企业宗旨理念整合到支部形象工程中,为此支部提出了“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号召,让党员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教师踏实工作。二是将歌山集团以质取胜,以诚兴业,树立品牌,成为行业知名和受信赖的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竞争力,成为国内国际著名建设集团的企业愿景整合到专业建设的理念中,为此支部提出了质量取胜做强做大专业的思路。三是将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处事实在,诚信守诺体现在每时每刻每人的点滴细节中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整合到“党员思想建设”中去。四是将稳健发展,品牌歌山,通过技术、产品、服务和制度创新,实现有质量、有效率的持续增长企业经营理念整合到“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中去,使党建工作有新形式、新内容。

3 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意义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信息系凝心、凝智、凝力基层党组织创新工程良好实现了校企文化对接,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首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加强“三个建设”,为凝心、凝智、凝力工作搭建平台。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二是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三是加强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建立了歌山师生德育实践基地。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做好保障。其次,统筹全局,发挥“两个作用”,为凝心、凝智、凝力工作做好引领。一是充分发挥人文系教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歌山建设集团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做好引领。最后,基层党组织创新工程立足教学、科研、服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機制,积极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院发展。在活动开展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师生”,创新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重点为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创新活动载体、方法与形式做出了表率。同时,在活动开展中通过积极动员和组织师生党员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活动,以力戒形式主义,注重活动实效,通过创新项目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龙斯钊.党支部书记实用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 王超逸,马树林.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作者:穆丹萍\

第4篇:加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意义的思考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于瑞利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建设层次,努力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五个维度做好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本人仅就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感悟谈谈体会。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意义重大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事业发展的要求。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我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党章的第一条义务也明确对党员提出要求,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党员和干部必须通过学习实践,提高理论水平,认情到事业发展的方向,用理论武装头脑,紧跟党中央,用学到的知识发展事业。将理论与实际国情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的更加宽广。

(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执政能力提高的需要。“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要求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事业发展要求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都需要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学习,思想理论先进了,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引领进步的基础。当今世界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国家提出了“双创”、创新20

25、工业4.0等口号,需要我们全民加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引领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理论来源、特点和意义的研究,加深对学习型党组织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更好推进新时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党组织承担着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重要职责。但由于基层部分党员干部由于忙于具体事务,普遍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学习观念不强。一些党员干部对学习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识不深、学习观念不强,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能用党员义务要求自己,不能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工作难免盲目,容易犯错误,容易走错路,很危险。

(二)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普遍存在空有学习口号,没有学习创新,缺乏实际内容。在加上大多数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繁忙,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难以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学习有时不得不让位于业务工作。同时从事基层党务专职人员少,基本上是都兼职的,更多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专业的培训,特别是理论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制约和影响此项工作的推进,这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无形中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学习内容缺少触及本质。在日常党建工作中,各单位都重视被考核的核心业务,忙于事务,即便是党组织搞得学习活动,也大多深度不够,不能学深学透,不能用理论与头脑中长期形成的习惯发生激烈的斗争,特别是表现在缺少触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质的基本内容。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最根本的内容,对党员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不高,认识差的问题。

三、当前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

(一)营造氛围,加强领导。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来落实。通过一次一次的教育活动,常态化下来。比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让全体党员静下来,开始温习党章,学习讲话,学习制度要求,整个过程从中央到地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而且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落实。

(二)触及本质,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力。整个教育活动触及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本质,强化规矩、纪律意识,强化制度,制度形成闭环,加大责任和问责,让每一位同志都重视起来,意识提高上来,主动学习。有了动力,学习型组织建设才有力度,才能保证党员第一条义务的实现。

(三)优化学习通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注意创新学习载体,互联网+党建,可以整合党员碎片时间展开学习,可以集合大量优质资源供党员学习,可以提供丰富的自媒体空间供党员交流心得和展示学习成果,参与教育活动。开辟党建园地,把相关的资源放在园地供党员学习,营造讨论的氛围展开学习。多渠道服务学习活动。

(四)完善学习制度,建成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和制度有组织的落实,形成学习的机制。理论中心组要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交流要分任务给不同的成员,交流过程要有讨论,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拿到任务的同志要提前准备,与党政正职要沟通好,会上大胆组织学习活动。整个过程要调动每一位个体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只有重视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才能用知识武装头脑,才能强化意识,提高本领,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学习,要从思考我是谁?问题开始,要思考作为一名先锋战士我们身上的使命,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需要从学习中去获得认识。党中央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提出来,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党内所有成员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才能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提高理论水平,提升为人民服务本领,才能建成服务型党组织,也才能不断创新,建成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从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多个方面创新党建,我们要努力开拓,贡献力量。

第5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作者:kzgril 于 2014-07-16 12:03 发表 只看该作者

(1)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连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4)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5)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和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引导广大师生讲理想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和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1)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连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4)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5)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和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引导广大师生讲理想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和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6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量,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

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健全组织体系。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农村在以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全面建立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按照志向相投、兴趣相近、活动相似的不同群体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QQ群、微博客、微信等开展党的活动,拓宽党建工作网络阵地。推行区域化党建,可以由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也可以依托居民区、商务区、开发区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合理划分服务网络,组建网络服务团队,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

建设骨干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队伍建设,创新选拔培训机制,采取上级选派、跟踪培养、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选派得力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引导他们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强化廉洁履职意识;分级

负责、分类培训,用2至3年时间,把各领域党组书记轮训一遍。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配强乡镇、街道党务工作力量,充实机关、事业单位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强党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和培训工作,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服务骨干,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促使他们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创新服务载体。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依托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坚持一室多用,丰富活动载体,推广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做法,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等活动,为服务群众创造条件、提供动力。推行网络服务,推动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和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整合,加快全国党员信息库建设、党员干部手机信息系统等开展服务。

构建服务格局。基层党组织要带动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协调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以服务为主体的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服务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制度,

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开展服务,培养群众服务骨干,引导群众参与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

第7篇: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

【来源】《党建》 2010年3月25日

【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前不久中央下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一个全党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可以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反映了党的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新进展,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创新。

一、进一步丰富了对我们党自身内涵和特质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加强自己的党。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实现大进步大发展。”党在幼年时期,就是通过学习积累经验,不断壮大力量;在延安时期,通过提倡和加强学习,“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推动党在各方面更加成熟起来,更加具有创造力,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全党为适应工作中心转移,自觉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和强调学习,通过学习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上一切于我有益的东西,探索开创了新的道路,成就了新的伟业。因此,加强学习成为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成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一大法宝。这既是解开“中国奇迹”之谜的一把钥匙,也是认识中国共产党活力之源的一把钥匙。

那么,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什么地方呢?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关键是要领会把“学习”变为“学习型”,并把“学习型”同“党”连结在一起的含义。这不是简单的一字之

增,不是随意的一词之创,而是反映出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学习对于事业发展和自身建设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自觉地把学习纳入党的自身特质之中,并努力塑造为党的整体行动模式。一是表明学习是对党的整体性要求、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更加强调不仅要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要成为全党活动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使学习成为提高各级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要成为提高全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二是表明要使学习成为党的生存之基、成长之道。对包括政党在内的任何组织来说,要生存、发展和壮大,一个决定性的要素就是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反映了党对自身状况的清醒认识,对历史经验和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学习已成为党的命脉所系,党必须从认识和行动上把学习作为存在的基本方式,作为兴党之要,意义殊为重大。三是表明要使学习内化为党的基本特征,成为党的显著标志。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也反映出我们党对学习重要性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党不仅有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还必须创造和具备学习优势。也就是要使学习内化为党的重要品格和本质属性,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特色,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进一步拓展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领域和空间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党的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也必定与时俱进。这从党成立近90年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得十分清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具体而实际的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面对世界变革调整步伐和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加快,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和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党员干部素质存在的许多不适应、不符合问题,只有把学习提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把全党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才能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就把学习任务提升到整个党的党建战略的层次,使学习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布局、总目标和总要求。把握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就要从当前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来认识。一是它贯通党的建设的“主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先进性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学习能力,科学理论的掌握、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取、创新力创造力的培育等,都要靠学习。因此,学习建设必然贯穿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是保持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制约因素。二是它贯通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推动着党的其他各项建设。从十七大提出的“五大建设”来看,都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密切相关。学习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作风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建设的崭新课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党建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规律的把握都离不开学习,学习建设的任务已融入党的建设各项具体任务中。三是它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一个相对完整的任务系统。中央下发的《意见》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学习阵地、学习制度以及组织领导等,形成了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工作思路、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要求的展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建设的广阔领域。

三、进一步创新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不仅要推进党建工作内容的改革创新,也要求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的,党的建设新任务的提出和新方式的探索,都是源于我国改革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都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新要求。全党7500多万名党员和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广泛分

布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当前,经济知识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变革调整日益加快,这都对各级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党员的工作生活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方式,必须与每个党组织的中心工作相契合,与每个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党建工作的各项活动才能受到党员的欢迎,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从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来看,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体现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实践运用。一是它在创新学习理念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以宽阔的胸怀和虚心的态度,对国际上关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等理念和做法的高度重视,并在结合实际基础上的积极借鉴和再创造,既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理念又拓宽了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视野和思路。二是它在创新组织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将推动其他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获取知识途径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在不同地区、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党员状况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人们对学习自主性、便利性和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显著增强,必须不断探索适应党员新需求的学习方式,而这也会对其他党建工作方式以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推动。三是它在创新学习制度的同时也将推动其他党建工作制度的创新。在抓学习的长期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保证学习的常态化,把学习的“软任务”变成真正的“硬约束”,最根本的还是靠制度保证,做到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中央下发的《意见》中,把学习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总结吸收十六大以来全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形成的制度成果和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基础上,对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培训、主题教育、学习考核和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学习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完全可以说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学习制度体系的提出和构建,不仅广泛涉及而且也将有效推动其他党建制度的创新。

第8篇: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

精选范文: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促进党员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人才的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在高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做法和长效机制,使高校党组织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其他各类党的基层党组织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明显滞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

[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篇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初探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初探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必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学生党支部新时期建设现状,分析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建设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的基石与堡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所谓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指党支部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和创新知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党员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文化、新思路、新理念,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党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及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大学生党员能不断完善自身素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知识,使之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党的组织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进步力量,

优秀分子,在大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对促进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迈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打下扎实的理论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建工作担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高校德育政治工作正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2005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学生党员队伍的数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明显增强。

(一)学生党员队伍现状

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支持党和政府在重大事件上的决策,能够理智地看待社会问题。在高校党组织把好发展关的前提下,做到党员的质量与数量相统一,而且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少数学生虽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入党以及党员教育方面的缺失等问题。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它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党在高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及其组织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在做好发展党员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党组织对于学生支部班子的选拔任用更加严格,而且更加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条件分析

(一)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推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近些年,中共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越来

越凸显出素质教育的融入。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普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完善等都更加丰富了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支部的学习力和凝聚力。

2.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来,我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我党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党员们的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针政策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应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党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优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不利因素

1.高校对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实到学生党支部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基层党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对于学习型支部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依然单[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一。许多高校没有改变听讲座、开讨论会的方式,没有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涵融入其中,不能改变其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味强化理论灌输让学生党员更加反感,同时也给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埋下隐患。

2.学生党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当代大学生处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比较严重,政治敏锐度不高。学生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思想与享乐主义,价值观向利益化方向倾斜,奋斗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为学习型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增加了难度。

3.发展党员的不均衡性制约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向高年级发展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党员数量较少。而在党支部占多数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却往往在就业的压力下,更加倾向于为自己找工作或者考研升学等方面的努力,这给学生党支部系列工作带来困难,为数不多的低年级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团结和带动其他同学,导致学生支部组织活动难、发挥作用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仅靠少数学生党员的努力是

不够的,它需要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努力。

四、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一)建章立制,整体推进

规章制度建设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过程中需要加强建立领导责任制、学习制度、学习激励机制和内部沟通机制。学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贴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实际,使学习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考核标准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沟通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联系纽带,建立和谐的交流平台和交流制度,可以培养和增强支部成员之间、大学生党员和群众同学之间内外和谐一致的先进集体和优良团队。

(二)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搞好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组织保障。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重点关注三支核心队伍,即支部的支部委员、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作为大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在支部工作中处处发挥标杆和示范作用。党员是党支部的主体,不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要广泛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所以党员素质高低也决定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入党积极分子来自于青年团员,他们是党组织的坚强后备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三)完善组织结构建设

大学生党支部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和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特长以及支部的建设目标,在支部内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党小组,如以党章、党史学习为任务的学习小组,以开展活动为中心的支部活动小组,以宣传党建工作的宣传小组等,这种立体式、网格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扩大了信息的容量,而且能组建起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从而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理念。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党员持续学习、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供平台,使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学习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是凝聚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支部成员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

其次,要转变学习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信息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教育技术日益先进、学习资源丰富多彩,需要大学生党支部改变原有的学习内容、方法、机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员素质。

再次,要拓宽组织学习领域。一方面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党员都有专业学习的背景和专业实践的需要,所以,应以专业学习为依托,拓展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走在时代前列的复合型人才。

(五)与时俱进,丰富组织生活

支部组织生活是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途径。支部通过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能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学习能力。而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时代气息浓厚的一代,所以,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简单地读读书、开开会,而要充分利用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如通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专题学习、社会调研、考察实践、搭建互动平台、树立典型等组织活动形式。

(六)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

学生党支部要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建立适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以实现共同愿景为目标,建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体现约束激励。并能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学生党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常晗.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管理[j].湖南篇二: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 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是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提出了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内涵;创建途径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高校党组织是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长期的党建任务,应该从基层党组织抓起。

一、学习型党组织的科学内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创新理念,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由学习的政治性质、学习主体、学习制度、学习方式决定并表现为政治原则性、组织保证性、主动创造性等特征[1]。

(一)政治原则性

应把讲政治、讲党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将学习型党组织和一般学

[创建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意义及思路(共2篇)] 习组织区别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引领人民不断取得发展进步、开创新局面、夺取新胜利,就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不断加强和深入学习,不断增强新形势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

(二)组织保证性

在学习型党组织中,学习是以党组织为主体并在党组织主导下的组织行为,也应该是党组织的制度化行为,以此明确党组织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强化党组织的责任。党组织要用制度明确确定学习内容,强化个人的学习责任,促进个人自觉学习,检验学习效果。

(三)主动创造性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通过不断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始终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

二、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研究尚待加强,所以,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中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好的,但同时,也应看到他们中一些值得应引起关注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发展轻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大学生

的入党积极性很高,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便把组织发展工作变成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对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建设工作则相对不足,所以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信息化时代,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加上社会上某些拜金义的不良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难度。

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存在学习形式单调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学习多以组织活动为主,而组织活动又以学习文件为主,使一些党员感到学习的空洞乏味[2]。 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的同时还承担着科研任务,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也使一些高校出现了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教师党员由于承担了过重的教学与科研压力,往往忽视了理论上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进行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从而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途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同时做好协调、指导、组织宣传报道工作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负责人要身先士卒,

当好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建设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示范者,同时用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党员建立共同的组织价值观。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应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宣传动员,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意义,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舆论氛围,从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坚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大学生党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和工作水平。

(二)明确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

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过程中,明确学习内容是特别重要的,学习内容既要贯彻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又要联系高校自身情况和基层的特点,学习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展规律,积极推动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下页 余下全文

第9篇: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及主要任务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并确立为党建的首要任务,可见学习对于一个政党和党组织来说是何等重要。

一、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理念的形成

1、评判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瑞斯特教授。1990年,他的学生圣吉在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的艺术和实务》一书中首次将学习型组织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是佛瑞斯特教授的系统动力学。系统动力学是提供研究人类动态性复杂的方法。所谓动态性复杂,就是将万事万物看成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仿佛是永不止息的“流”。可见,学习型组织的哲学思想基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引用到我们的社会建设中,随后又把这一理念引用到党的建设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并且把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为党建的首要任务。

2、建设学习型政党理念也是我党学习观理性认识的升华

1942年的延安整风;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都是全党、全国性的学习认识实践活动;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都进一步诠释了“学习观”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尽管“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提出和完善仅有20年的时间,但总结和回顾党的89年建设历程,每在重大紧要关头开展的重要学习活动都体现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从党的学习的历史经验看,学习能提高党的认识,统一党的思想和行动。

1、延安整风

历史背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但由于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的清算。抗战爆发后,党内又增加了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因此,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1942年春,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是:在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文件基础上,反省自己的工作、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和克服错误的方法。 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对于党的历史进行了学习、研究和讨论。

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是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帮助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转变了思想立场。三是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

2、1978年真理问题大讨论

历史背景: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问题是,是否要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党的基本路线?毛泽东同志晚年究竟有没有错误?经济建设要不要成为党的中心工作?在个人迷信,个人崇拜,思想僵化的政治环境下,中国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邓小平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的气魄,主持了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是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准确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三是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3、92年初全党开展的对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学习。十五大后全党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后全党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后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都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的目的。

(二)从现实的世情、国情、党情看,党将面临着长期的重大考验,必须不断学习,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一是外部环境的考验。首先,政治上由于政治体制不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终没有改变分化、西化中国的策略,企图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其次,经济上由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复苏缓慢、高失业率、贸易逆差等的困扰,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抬头,围绕人民币升值、相互进行贸易报复等问题会长期存在。欧洲陷入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并不美好。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缓慢,这必然给我国的外贸、外贸企业和国内的经济带来深刻影响。最后,军事上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以后会更加强化亚太的军事防务,联合韩国、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利用南海问题、台海问题围堵、遏制中国,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将面临重大的外部环境的考验。

二是执政的考验。建国后,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执政已经61年,在执政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和宝贵的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教训。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科学执政,不断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最基本的经验。然而由于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执政能力和水平不高,以及一些党政干部的贪污腐败,玷污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从而导致一些群众对党的执政的公信力发生质疑,在有的地方群体事件不断。在民族分裂分子的挑唆煽动下,引发了“3.14西藏**”和“新疆7.5事件”。破坏了稳定的大局,这是十分深刻的教训。

三是改革开放的考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涉及到改革的“深水区”。各阶层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不断地触动着各阶层人群的神经,对触动自己利益的改革是支持还是反对?既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也是对改革的考验。如何解决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是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鉴于上述的种种重大考验,因此,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全党必须不断地自觉地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各种风险的能力,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世界在发展,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进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党组织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始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教条化的斗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阶段,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建设问题。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不同时代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玄奥,是很朴实的东西”。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让人民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的思维方法。

(二)围绕四大课题,进一步深刻认识。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四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这些课题都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对于以上的重大课题。必须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是中央委员和省部级领导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带头回答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当前的中美、中欧、中俄、中日等重大的国际关系;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如何克服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源环境的影响;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二是针对省区的实际如何发展本省区经济和社会建设。三是市、县区的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教育。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趋利的,这种趋利的本质就会客观地引导人们“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价值观、义利观、道德观发生很大变化。同时,西方的价值观已经较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传统的道德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我们正在被西化。例如(婚恋观、家庭伦理道德)面对这种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影响,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中之重。

1、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而奋斗。

2、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

3、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划清四个界线。 一是马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二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线。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线。四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线。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诚信承诺书模板下一篇:护理双师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