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县域经济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县域作为乡头城尾,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连接中枢。随着科技兴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渗透融合,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县域层级的逐步下沉,县域智慧城市深化将成为十四五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新技术使能的实践主阵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旅融合县域经济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旅融合县域经济论文 篇1:

特色小镇在县域经济转型中的角色扮演和价值分析

摘要:特色小镇将培植产业生态、优化产业与招商项目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的差异化优势并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更为关键的是,特色小镇建设能通过发展产业优化县域空间格局,从而为县域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紧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县域经济借助特色小镇对县域范围内原有产业进行精准梳理与定位,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全产业链化的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将是值得期待的路径和模式之一。关键词:特色小镇;县域经济;角色扮演;价值分析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自秦朝置县以来,县域经济这一功能完备、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单元,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以工农产品与土地剪刀差的形式,在为城市经济的成长提供难以估量的要素资源支持、推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本身难以避免的衰落与城乡经济差距的加剧。

县域,成了一片立于繁华背后沉默无声的土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的速度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中国城镇化走至今日,我国仍有两千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和大量居住于县域的人口,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割裂困境,从而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与县域经济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来源,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力资本与进行文化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显而易见,我国县域的发展正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与显著的中心城市带动效应,造成沿海县域与内陆县域的两极分化。要素供给不足、与大城市相比身处竞争劣势、经济发展滞后,从而难以避免县域之间相互争夺资源、产业陷入同质化竞争和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并进一步引发房地产库存升高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大。而究其深处,这些区域发展失衡现象的出现又是由县域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行业优势的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依土而生,以产业为支撑,担任城乡结合部一角的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环节,要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发挥比较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突出县域特色为突破口。因此,立足于地方性优势产业、深耕特色文化沃土而发展的特色小镇将是帮助县域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地方封锁、探索自身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利器之一。

1特色小镇是打造新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有效途径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依托本地自然优势、集中资源要素发展已有基础的县域特色产业,与周边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并通过这种错位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提升县域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案之一。

如发展陶瓷业的“南国瓷都”大埔县、百里茶廊的“千亿产业”之县湖南长沙等,都证明了产业集群将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发展特色产业则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快速打响市场并形成规模优势的行之有效之法。而这背后是对实现居民收入的可持续提升与区域协调发展才是破题城乡一体化、推动县域经济崛起的根本动力的洞察。产镇融合、以业兴县,从而使当地居民有业可为、有地可居、积有余财、身有所需,而这也正是特色小镇得以推动中国新型城鎮化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县域内需潜力的动力所在。

从产业层面来看,在中国,大多数的县域都在长期的自然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具备地方优势的产业,为培育以“特”制胜产业夯实了基础。以产业立镇的特色小镇为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落地空间,且因其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在建设的同时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产、镇、人”的融合发展、提升城镇生活品质而天然具备着强大的集聚功能,从而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集聚地方要素资源、扩宽发展空间。

以此为基础,特色小镇将培植产业生态、优化产业与招商项目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的差异化优势并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更为关键的是,特色小镇建设能通过发展产业优化县域空间格局,从而为县域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接受中心城市辐射,紧跟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

除此外,特色小镇必须立足于自然禀赋、贴合地方特色、健全城镇功能来开发,其体量决定了其在县域中更能发挥出商贸物流集散地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地方资源整合、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从而加快了县域完善、延伸产业链的步伐,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实现居民可持续增收。而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特色产业体系的构建将扩大本地居民与外来者的诉求空间,从而以支柱产业为基底,促进多产业的衍生和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从而助推县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县域创新发展新优势,以创新引领产业未来,构成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2特色小镇是县域对接外界资源和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前沿阵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升,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导致贸易壁垒减弱,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增多,进而引发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有效整合与重新配置,不断为区域创造财富,破除区域发展瓶颈。

在中国的经济体系与政府组织结构中,县域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但由于中国长期的走农村支持城市、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城市的发展道路,导致长期以来,对于大多数县域而言,农业与工业近乎泾渭分明。部分县域产业工业化、信息化、生产集约化程度过低,甚而需要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来进行“反哺”,自然而然地在供需市场博弈中面临比需求方更多的不确定性、难以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

过往可溯不可追,历史现象有其必然性,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共同推动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经济竞争格局的当下,曾经与县域擦肩而过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最为明确的“灯塔”,并将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飞跃,融为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在新常态下,本身就是时代变革下发展块状经济的产物的特色小镇,将通过其所承载的旅游、社区与资源要素配置功能,依托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来对接互联网经济新风口,实现县域原有产业的提质增量、推进农业工业化与城镇化。

一方面,从已有的、成熟的特色小镇分布来看,特色小镇的选址仍然需要考虑区位价值的高低。因此,由于邻近性原则,位于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可成为县域与大城市之间的纽带。这一部分的特色小镇是都市圈圈层结构的组成部分,自然受到多个城市的辐射,能够直接对接大城市的优质资源,打破要素流动障碍,由点及面地带动县域共同分享技术变革、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红利。

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崛起要求县域需融人整体区域发展,形成区域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而完成这个目标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深化县域对外开放水平以期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可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担任县域对外开放窗口一角,配合政策环境的优化与政府主导行为,集中展示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其内在潜力,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对做大做强产业、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有力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要基于地方本身的产业基础进行定位、开发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聚合空间。因此,以农业产业为依托的县域可以通过特色小镇整合创新、绿色生态、科技、文化等资源要素来为农业产业精准定位、打造特色、推进农业工业化,构建商、农、旅、产、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空间。而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更可为农业转型升级对接更大范围的消费需求,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基础物质与基础设施條件。

3特色小镇是推动县域形成文化支撑的重要抓手之一

无论是从拉动内需层面还是加快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县域都是一片亟待挖掘的藏宝地。纵观近年来所评出的百强县,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打造自身特色,在更高层次上与别地进行竞争与合作是解决县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助推县域快速崛起的有效对策。

对于一个县域而言,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差异化来源,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物思想而形成“梅雪争春”的在地文化。文化是祖祖辈辈“安土重迁”之情的“根”,是在外游子对乡土魂牵梦萦的“源”,同时,更是牵引外来者与陌生土地结下羁绊的“线”。

因此,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必然表现出“产业+文化”的协同转型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面临时代机遇的当口,文化建设将是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使其融人区域分工协作、升级消费能力的一个支撑点。而特色小镇,将是推动县域形成文化支撑的的重要抓手之一。

首先,县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而决定这一战略是否能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破除思想壁垒、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强化“科教兴县”的意识。而作为开放窗口的特色小镇,将在承接周边产业建设的同时迎来新思想、新科技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让产与县、产与人、产与生态之间的融合更为持久,更具生命力,从而为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与人才资源优势提供了无限可能。

其次,相较于城市建设而言,因地域文化的亲缘性与体量的限制,文化在县域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更为强大的凝聚力与推动力。这种凝聚力与推动力一方面能够促进劳动力的回归,缓解农村“空心化”与人口流动比例不断增大现象,另一方面它随着地域发展而动态发展,能够持续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增强县域软实力,并成为县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能。而植根于区域文化的特色小镇,则可以以旅游与发展文旅产业的形式将这种文化建设转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再反过来反哺县域经济建设,助推县域文化支撑的形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随着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在更多地方更深层次上的展开,县域经济如春笋破土,正在新一轮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春雨”中重新焕发出活力,借助特色小镇对县域范围内原有产业进行精准梳理与定位,通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全产业链化的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将是值得期待的路径和模式之一。

作者:冯嘉

农旅融合县域经济论文 篇2:

十四五县域智慧城市发展态势研究

摘要:县域作为乡头城尾,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连接中枢。随着科技兴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推进,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的渗透融合,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县域层级的逐步下沉,县域智慧城市深化将成为十四五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新技术使能的实践主阵地。本文通过对县域智慧城市当前政策指南、推进现状、发力重点、专项规划内容、建设方向进行分析与解读,总结出县域十四五新进程进发下智慧城市发展总态势,以期为县域智慧城市建设、参与主体提供决策意见参考。

关键词:县域智慧城市、新基建、数字化转型

1引言

县域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正在涌动,结合县域发展基础和优势特色,因城施策加快信息技术、数据要素与县域实体社会的交融对接,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发展质量,为构建智慧社会贡献力量。刨除港澳台地区还有直辖市所含市区外全国县域单位共有2757个,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层次不齐,“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评选活动正在开展,县域积极抢抓数字转型契机,业界标杆案例正在树立[2]。

2政策分析

2.1国家十四五方向指引

2021年3月上旬,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进入公众眼帘,内容要求“从数字资源创新场景应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来为数字经济提供支撑;从打造智慧便捷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智慧生活图景几个角度来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从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来提高智慧政府建设质量;从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营造规范有序政策环境、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全面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重点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来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来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数字中国建设难在县域,也重在县域,面临十四五新基建快速部署、数字经济试点百花齐放、数字政府建设有条不紊,越来越多的县域出台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新基建专项规划、数字经济行动方案,搭乘科技赋能百业数字化、智能化春风,推动县域公共服务便捷普惠、产业经济高效能增长、城市高质量发展。

2.2县域强弱项补短板

县域既是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城镇体系的关键一环,更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7月出台《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文件要义强调:针对疫情卫生事件所展現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痛点要抓紧补齐;从根本上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水平,推进公共服务与环境卫生设施提标拓能、市政公用设施换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增效提质,适应农民日趋增长的入城安家就业需要,增强有效投资、释放潜在消费、纵向拓展市场,为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坚定实施提供重要条件[3]。

县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正是强弱项、补短板的针对性举措,通过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技术在政务管理、文旅融合、农业生产、生态环保、交通出行、城市综治、市政设施等领域的应用,高水平打造“智慧县域”新形象,从而推动市民生活实现长足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示范引领、治理效能达到新高水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2.3县域智慧城市试点

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在多地开花结果,国家级和省级县域智慧城市试点主体的分批公布,推动县域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蓝海。自国家首批90个智慧城市现行试点由住建部披露始,至2015年4月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公布的84个新增试点以及以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为代表的13个扩大范围试点的划定,三批试点总数累计290个,这其中区县镇试点个数累计占比近90%。随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也先后公示省级试点名单,多个县域被列为省级智慧城市试点主体,尤其是山东省,2020年度一批县域试点24个,2021年预试点12个。

3县域十四五智慧城市规划内容

3.1抢滩布局新基建

以2021—2025年为建设周期,滚动开展新基建重大项目落地及储备,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突出新一代网络体系、智能算力、数据信息安全、调旧育新、融合创新、基础科研出新、产业培育7大方面重点,强化重大项目的牵引与带动作用,积极开展5G网络、智能算力平台、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帷幕正在有序拉开,为全县万象业态高质量蜕变注入鲜活力。力争到2025年十四五末期,基本建成兼具网络基础稳固良好、数据融合互通共享、底座平台智能活跃、惠民应用智慧多样、产业经济生态完善、网络及数据安全可信可靠等特征,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对提高县域科技创新势能、经济发展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形成强有力支撑,以筑牢城市智慧治理底座。

3.2丰富5G场景应用

5G技术对于县域特定场景高质量体验是利器,尤其伴随商用帷幕的拉开,三大运营商的“5G+N”场景探索实践,5G智能制造、5G教育、5G医疗、5G融媒体、5G文旅、5G治理、无人驾驶等创新场景层出不穷,5G助力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度渗透并释能行业成效凸显。尤其是疫情至困、洪涝至灾等突发事件,县域卫生服务、市政设施、应急预警、人居环境、产业配套等方面潜在缺陷暴露无遗,催生出对5G高清视频监控、5G远程会诊、高清视频直播、教育在线实验资源共享、5G云游戏等应用的迫切性需求;在生产制造领域基于5G的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智能物流、无人巡检安防等应用将被复制推广,带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3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是电子政务的更高水平延展和重构,究其本质是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很多县域通过构建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架构,理清建设管理体系,以从源头上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并遵循集约建设、市级统筹推动现有政务应用逐步向市一级政务云平台有计划迁徙,同时推动县级数字政府基础支撑平台建设、政务信息化共建共享、完善电子政务外网以及强化政务数据统筹管理等重点应用形成突破,最终形成数据共享、平台智慧、系统精治的体系架构,实现城市“规”“建”“管”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面向公众提供智能化的城市交通、市政等公共服务,塑造安全有序环境,从而打造以智慧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为特征的服务型政府。

3.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县域积极谋划数字经济致力于实现经济建设泛新,以数字技术应用与实体经济融合为抓手,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主心骨驱使下,加速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挖掘、生产生活场景化服务,构筑数字技术、数字产业的试验区、聚集地,全方位增强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拉动县域经济跨越式、高水平发展。探索小程序、APP等在政府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管理、服务、综治和产业生态的智慧转型。有条件县域则试水数字经济开发区,推动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并配套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行动建设方案,为推进数字城市、智慧政府、数字乡村等深层次建设蓄势发力。

3.5重点扶持数字乡村

当前县域数字乡村建设集中在网络拓广、新技术应用以及系统平台建设、新业态构建4领域。首先是信息网络建设,对提档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倾斜力度要持续,积极开展电信普惠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建设速度。其次是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作物种植、种畜禽养殖等生产中的应用,依托设施农业、特色养殖等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打造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精准化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提升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智慧能力。接着是推广以打造绿色、健康、安全农产品的国家质量安全信息追踪溯源平台,并落地实施电商入农益农综合示范项目,健全以县级物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服务站点为脉络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格,建设县以下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打通城乡冷链流通快捷通道,搭建高效便农的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最后是推动互联网+农业新范式,大力发展“网红”农产品,培育电商、观光、都市等农业新功能,推动旅游娱乐、休闲养生、互联网营销、文创民宿等新产业模式形成,实现乡村共享经济惠农富农。

4县域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4.1筑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纵观县域基建项目清单、新出臺智慧城市类规划、平台类项目挂网招标内容,以信息网络构建起底,通过5G网络建设、千兆光纤入户、4G网络全覆盖、农业农村信息网络推进提升,从空间和结构上来优化互联网布局。在此基础上,锚定政务、惠民服务、交通、综治、水利、能源、应急、生态等领域,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查漏补缺,向着建筑高效便捷、智能实用、体系完备、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方向迈进,为韧性之城、平安之城、数字之城、可持续发展之城筑基,从而满足民众日趋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回归以人文本的根本出发点。

4.2强本——夯实智慧城市建设经济基础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当前县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需求很迫切,资金无所出”困境。多地采取政策、土地、税收、人才等多管齐下策略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本地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涌入,以政企合作模式推进本地智慧化发展。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引育专业性技术服务平台、壮大科技创新性企业、激励企业自主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完善高端人才培养等机制,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和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所遇难点问题,以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企业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协同不断联动为着力点,落实科技政策、加强科技配套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创新主体的积极参与性,大幅度拉动企业自主创新实力攀升,奠定县域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跃进经济基石。

4.3新体制——协同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县域智慧城市建设需同时满足与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与省市级智慧城市需求相衔接两大核心要义,故此县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需注重机制创新。除充分释放县级综合管理、基层网格治理的创新潜力外,还从满足社区街道工作、乡镇业务开展和便民体验特色性需要出发,建立高效便捷的社会基层治管体制,激发参与主体、创新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不断优化完善智慧城市筹建模式和创投风险分担的县域适配机制。譬如安徽亳州蒙城县打造的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服务平台,集“统一调度与应急指挥、联动调处社会治理、集中高效便民服务”三位功能于一体,实现督查中心、智能交通、交通治超等多家单位集中联席办公;再依托集中互联信息系统,形成“找、交、销、查、考”五步骤流程闭环,形成从机制革新跨越至数据互通整合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4.4拓应用——因城施策,多种类行业应用

遵循智慧城市“自上而下、集约建设”理念,通常不主张县域新建公共性系统平台,而以创新行业场景应用,满足个性化需求为规划内容。聚焦龙头场景,以5G应用带动为出发点,以助力产业博兴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引领社会服务和产业生态构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蝶变经济运转模式、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注重5G+AICDB与生产制造、公共服务、以及生活日常紧密融合,结合本土县情县况聚焦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精细治理、产业生态四领域,打造以应急指挥、城市综治、交通出行、生态环保、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数字乡村等为代表的N项重点工程,提升县域“优政、惠民、善企、兴业”服务输出能力,加深基层智慧城市建设力度。

4.5兴产业——数字经济,智慧兴城兴产

产业壮则城市兴,县域智慧城市新规划都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来倒逼本地产业泛新机。当前绝大多数县域采取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智慧小镇等政策鼓励项目多元结合,譬如浙江苍南印艺小镇、桐乡互联网小镇、绍兴黄酒小镇等,依托当前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以外引内培方式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智能终端制造、软件服务业、新创适配中心、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并逐步探索建立大数据产业体系,带动农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畅通“原材料+制成品”的销售路径,实现外部资本与本地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县域发展新名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速投入拉动县域经济水平高质量增长。

5结术语

根据“2020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评比结果,县域智慧城市建设喜忧参半,成效凸显的同时,推进中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县域整体信息化水平滞后,部分垂直行业严重依赖垂管部门,与横向业务部门隔绝,“数据烟囱”情形等现状依旧严峻。实地调研中也发现,不少县域政府部门尚未建设甚至没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相关人员对此也缺乏科学认知。故此,十四五“三新”理念驱动下,县域应立足自我城市基因,秉承实用好用原则,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建设独具县域特点的“惬意版”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县域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和挑战[R],2021.04.

[2]《小康》杂志社.10月上旬将发布“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J],2021.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20〕831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J].中國经贸导刊 .2020,第019期.

[5]陈才.如何建设县域新型智慧城市[J].人民邮电;2019.08.06.

[6]董正浩.县域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和挑战[J].《通信世界》,2021.02.05.

作者简介

郭宇,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高级咨询顾问,聚焦于智慧城市领域,涉及咨询规划、顶层设计、模式研究、国家试点、战略管理等环节的相关实践工作。

付瑞红,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智慧城市咨询顾问,研究方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规划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注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摘要);解放军报;2021-03-06(版次:04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

如何建设县域新型智慧城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陈才;人民邮电;2019-08-06。

作者:郭宇 付瑞红

农旅融合县域经济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丽水“农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丽水地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业生产传承传统耕作技术,机械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丽水发展“农旅融合”有较强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有效借助互联网+,拓展丽水“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提出可行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丽水;农旅融合;路径

1 问题提出

丽水地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资源稀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业生产传承传统耕作技术,机械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近年来,丽水地区立足生态优势,积极培育绿色品牌,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单位亩产量低、产品低附加值、农民低收入、由此导致的农村优质要素外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等诸多问题。因此,丽水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应立足地域特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

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改良现有的农业资源,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旅游功能,开发适应“互联网+”形式下,现代农业旅游产品和项目,促使丽水地区现代农业向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转化,实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浙南地区现代农业改造提升,更好更快地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实现农业高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构建和运用丽水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产生旅游经济效益,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浙南各地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提供全新模式参考和指导,丰富农业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丽水农业旅游竞争优势,以让农民在本土上实现创业和就业,创造财富,改善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的繁荣。

2 丽水“农旅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方面,丽水地区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现状、农民素质平均水平整体不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据数据显示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8.9%高中学历以上占13.9%;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占65.3%;文盲或半文盲占11.9%、科技水平整体也显著偏低。另一方面农业种植与旅游发展衔接程度较好,近几年来,丽水市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整合资源,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切合当地实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截止到2017年,全市累计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区(点)256个、示范性休闲家庭农场10个;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精品线路以及中国最美田园、中国美丽乡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字号金名片”21张;成功开创了莲都、龙泉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云和梯田等4A级景区;每年举办中国(庆元)香菇节、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中国(龙泉)灵芝节等大型重要农事节庆活动20余场;年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

3 丽水发展“农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扶持力度杯水车薪。

丽水GDP全省多年排倒第一,缺乏显著的工业资源,政府财力明显缺乏,根本无法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资金筹措捉襟见肘。因此受地方财力、物力以及环境、土地、产权等条件制约,丽水“农旅融合”存在着表面融心不融现象,典型缺资金、缺深层次的挖掘。各地“农旅融合”普遍存在融资难、用地难、实施难等政策瓶颈,投融资体制与发展要求不适应。既缺乏有效的资金筹集,又缺乏相关不明朗的政策,因此属于典型的两难境界。

3.2.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传统农业生产基地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路标等旅游配套设施,已经不适宜现代“农旅融合”项目的发展要求,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推介平台等现代设施应用还不普及,因此丽水“农旅融合”项目大多处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全现象。

3.3.精品旅游路线囊中羞涩

休闲农业观光景点还处于“盆景”的状态,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多“农旅融合”项目开发规模尚小、建设水平较低、景区缺乏特色、各自为营,相对比较零散,导致游客存在着来一次就不想再来的想法。大多“农旅融合”景点都是一日游,缺乏特色、配套设施又不健全根本无法实现“过夜经济”。

3.4.文化底蕴挖掘明显不足

文化是旅游之魂,缺少文化的旅游都是短期经济,丽水旅游文化挖掘力度明显不足,一方面开发投入较少,另一方面缺乏挖掘文化之人,很多旅游文化开发只挖掘浅层次,深层次挖掘几乎没有,很难起到文化导索作用。

3.5.农特旅游商品不够丰富

龙泉的青瓷、龙泉的宝剑虽历史悠久,但是其他“农旅融合”景点具有当地浓郁特色、“农旅”深度融合、质量安全有保障,集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的农特旅游商品的生产、营销体系尚不健全。民间小店式销售很难促成规模,讨价、还价反而影响了游客对“农旅融合”项目的关注、评价差、口碑低导致来了不想再来现象普遍存在。

3.6.特色小吃没有规模效应

民以食为天,相对其他城市丽水有名的小吃不多,除了缙云烧饼很难有比较显著的口碑,同时缙云烧饼标准不一,大街小巷都有买口感却不统一。丽水“农旅融合”景区,尤其一些民宿业主为了省支出,厨师一般都是自己本家人,炒菜水平本地人都不敢恭维,因此“食”没特色,也成为丽水“农旅融合”的短板。

3.7.“农旅融合”观念认成度不够

在现有统计体系中,“农旅融合”的发展成效难以在农业生产中体现,农业部门推进农旅融合工作存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思想障碍,农旅融合究竟谁为主体,究竟农为主还是农为辅,很多人搞不清楚。其次“农旅融合”项目推广也遇到一些农民阻碍,认为先期投入较多,万一不能带动经济发展,岂不是白花钱,很多农民还存在着观望和怀疑的态度。

4 丽水发展“农旅融合”的可行性路徑

4.1.健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体系

将传统的农耕技术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进行科学种植,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聘任休闲养生农业首席专家,成立专家团队,加强培训指导、研究编制规划,策划农旅项目,开拓全新经营模式,提升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将围绕改造传统农户、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加强休闲农业主体培育力度,组织当地干部和经营业主去兄弟城市外出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提升业主经营理念,举办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提高业主经营水平、管理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宣讲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监管等多种举措,提升经营业主积极性,加大休闲农业主体的引进培育力度,引导鼓励主体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4.2.加大农业技术基础设施改造体系

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改造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建立以农业科研所和高等院校为农业改造核心,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旅融合”推广体系。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针对丽水目前的两所高校,丽水学院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各层次培训班,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及经营农业主的积极性,力争将全市的相关“农旅融合”经营业主都经过短期、系统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对农业发展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和开放力度。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精品品牌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以及农机作业、种苗提供、病虫防治、动物诊疗等生产性服务开展研究,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4.3.重视产品开发体系

将现代农业与旅游资源合理对接,开发适合“农旅双融”适销对路的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丽水生态优势的农耕文化为依托,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为路径,拓展农特旅游商品升级换代,从土了吧唧的农产品,到精致大方的旅游商品,画龙点睛之笔在于文化创意的嫁接,力争开发一批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欣赏性为一体的“农旅商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依托丽水优异的生态优势和深厚的农耕文化,以规范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为路径,以质量安全可溯源为保障,突显地方特色,开发带有丽水地域特色,全国独一无二的“农特旅游”商品。对标志性“农旅融合”项目给予必要的补助,发挥其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效用。一方面,选择有条件、有基础的农业基地,以旅游景区的标准,实施项目建设和品质提升;另一方面,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通过配套游客中心、标识系统、骑行绿道等设施,满足各项旅游要求,有些以村为单位,有些则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单位。丽水“农旅融合”发展比较典型的遂昌,遂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边睡,境内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充沛。适宜发展林业和瓜果种植业,遂昌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与电商充分结合,主要把乡村原生态精品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进行售卖。多年来一直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先后建立了4个国家4A级风景区、5个国家3A级风景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还将龙谷丽人茶、三井毛峰茶、遂昌烤薯等名优特色农产品成功推向全国。

4.4.拓宽宣传渠道体系

丽水“农旅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宣传渠道的拓展,如何引入和疏导,能否得到游客的广泛认同和关注,媒体的宣传极为重要。充分发挥丽水线上、线下广告载体,发货丽水网、丽水在线、丽水信息港主流线上资源、以及丽水旅游、丽水旅游集散中心、丽水微传播、丽水乡土等公众号传播阵地,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营销渠道,形成完善的农特旅游商品生产、设计、包装、营销、监管体系,使之成为游客体会丽水、铭记丽水、心念丽水、分享丽水的重要载体,促进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融合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主客共享、秀山丽水福地主宾共荣。

4.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财政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农旅融合”发展。扶持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将“一区一镇”建设列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考核内容,对列入省级、市级“一区一镇”建设的,给予必要的资金奖励。扶持现代农业园区景区化改造提升,对成功创建3A级以上的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加强农业园区景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拿出一笔必要的资金进行引导和培养,力争农业人才培养形成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针对大学生毕业返乡创立“农旅融合”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按照创立规模和影响力大小不同给予创业资金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农业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配套资金,形成果断采取有条件要上,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局面,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金、华侨资金积极入股,丽水青田侨乡之地,尤其重视本土侨乡资金引入,生态园建设离不开众筹,建设丽水大花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多方位筹措资金、合理规范的利用好资金,也是加快丽水“農旅融合”发展的速度。

4.6.政府统筹,编制整体发展规划

2016年,丽水重磅推出《加快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一个目标、两个突破、三个联动、四个体系的运营系统。即,到2020年实现100亿元的年销售额,在产品规模和营销创意两方面实现突破,形成省市县、政府与市场、理论与实践的三重联动,建立标准和认证、三商融合营销、金融支撑、科技服务四大体系。该计划虽有条不紊按步实施,但还需要继续进一步深化、细化,应统筹制定全市旅游“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五年行动计划和旅游、林业、水利、基本设施等相关规划衔接,围绕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总体目标,以农业“一区一镇”建设为重点,充分挖掘全市旅游资源,编制全市域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规划创建一批典型的农业产业景观带、现代农业景区、休闲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和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精品线路,创建一批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鲜明、功能多元、内涵丰富的特色农业强镇,做好“农旅融合”新篇章。

基金项目:丽水市2017年度社科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丽水“农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LA201703)

参考文献

[1] 姜波.农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丽水农业信息网,2016.06.21.

[2] 雷汉才等.丽水市农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05.

[3] 陈敬东.农旅融合的丽水实践[J].2018.06.

作者简介:

范青华(1982-),男,商务管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宿经营管理、大数据分析。

田春来(1974-),男,工商管理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礼堂文化建设。

作者:范青华 田春来

上一篇:实用主义工业设计论文下一篇:镇企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