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礼仪素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士礼仪素养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摘要】目的: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护理工作实际,通过礼仪讲课、示范、观看光盘、演示、评选等多种方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规范护士职业行为。结果:提升了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把护士礼仪培训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

第一篇:护士礼仪素养论文

护士礼仪现状及临床培训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礼仪的现状和患者对护士礼仪的需求,制定临床培训思路和策略,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调查1:在病房随机抽取50名临床护士进行礼仪知识问卷调查;调查2:对病房2013年5-12月256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护士礼仪的需求。通过2项调查分析护士礼仪的现状和需求,制定一套符合临床特点的护士礼仪服务培训方案,运行后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于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护士礼仪服务培训方案是科学的、合理的,能够通过系统的培训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礼仪现状培训满意度

礼仪是护士的职业形象,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护患关系,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1:对三级甲等医院病房随机抽取50名护士,其中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3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31人,护士10人,其中高级护士6人,中级护士23人,初级护士21人。年龄23-48岁。调查2:对2013年5-12月在我科住院的256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年龄21~79岁之间,男性158人,女性98人。

1.2方法:调查1:自行设计护士礼仪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一般个人资料,对护士礼仪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和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50份。调查2:患者对礼仪需求量表,对256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对护士礼仪需求状况。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56份,有效问卷249份。

2结果与分析

2.1护士礼仪现状

认为有必要進行护士礼仪培训者有48人,占96%;提议分批进行护士礼仪培训者28人,占56%;提议医院自己培训者14人,占28%,提议进行骨干培训的8人,占16%;认为每个人进行培训的周期为连续全天集中培训者32人,占64%,认为需连续业余时间培训者8人,占16%,认为需休班时间集中培训者10人,占20%;接受培训周期为三天以内者32人,占64%,接受培训周期在一至两周者8人,占16%,接受培训周期一个月者10人,占20%。

2.2患者对护士礼仪需求调查结果

认为语言礼仪最重要者159人,占64%,其中语言礼仪中的恰当称呼需求最高,占78%;认为仪态礼仪最重要者86人,占35%,其中仪态礼仪中的眼神、表情需求最高,占80%。

3策略

结合临床护理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符合临床特点的护士礼仪培训方案,系统的安排护理礼仪培训,通过理论讲座、礼仪训练、礼仪比赛、礼仪考核等等,来培训护理人员,规范服务礼仪,完善护士礼仪质控标准和质控制度。2014年1月按照培训方案对病区护士进行正规化培训,培训后立即进行临床实践,并按照质控标准和制度落实和督察。对2014年4月-5月入院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较前提升40%。

3.1护士礼仪系统培训对全体护士分批次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安排。培训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礼仪文化概论。2、基本行为规范:称呼礼仪、介绍礼仪、电话礼仪等。3、社交语言艺术:说话、听话的礼仪等。4、仪表礼仪:着装的礼仪、个人仪容的塑造。5、举止—形体礼仪。6、护士行为礼仪:患者出入院患者礼仪、病区护理组交接班礼仪、输液巡视礼仪、夜间巡视患者礼仪、接送手术后患者礼仪等;7、患者关怀礼仪:当患者受到情绪打击或在哭泣时,护士以沉默的态度表示关心,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当患者紧张不安时,触摸患者的头或轻按患者的肩部,使患者感觉有人在关心他等等;8、患者不满、抱怨、投诉处理礼仪:患者抱怨的心理分析、处理患者抱怨的技巧与对策等;9、常见的礼貌用语的训练等等。

在进行护理礼仪的培训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护士不同的岗位、年龄、知识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考虑相关的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设定好培训的课程、内容、目标,时间,并进行理论,模拟,现场考核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礼仪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所有护士集中培训和不同岗位重点培训相结合。

3.2制订护士礼仪规范病房制订护士工作礼仪(病人入院和出院礼仪、做治疗过程中的礼仪、电话礼仪、接待来访者礼仪、常见的礼貌用语、常见的不良举止等等)。

3.3成立礼仪小组,举办礼仪大赛

3.4护士礼仪质控制度每二月由礼仪小组成员到病房进行礼仪质控,发现有不符合礼仪服务的行为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及时地改进与完善。质控结果与护士年终考核挂钩。

3.5营造氛围利用“以点带面”的作用。

4体会

通过提倡规范礼仪服务,制订一系列的礼仪培训方案和制度,并扎实彻底地将其落实。给服务对象留下专业、敬业、有礼、有节的良好印象,大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及护士的整体素质,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余亦冰,老年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需求的调查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5

[2]王秀菊,立足未来塑造护士新形象【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7):43

[3]陈文,《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

[4]李菊珍,开展护士形象工程建设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5,10(19A):2041

[5]向国春,实施护理行为工程,树立护士新形象【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7):574

作者:王芳等

第二篇:护士礼仪培养对策及应用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护士礼仪培养对策,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通过调查、总结,制定在仪表、语言、举止、流程等方面的礼仪服务规范,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结果:新的礼仪服务内容和规范、礼仪服务培训模式及考核激励机制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较好。结论:护士礼仪培训需要注重护理专业的特点,制定符合现阶段工作需要的培训方式。

【关键词】护士礼仪 对策 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帮,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礼,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这样才能显示出护士的独特韵味来,有人说,人间的美,十有七八是女人创造的,护士是女人中的天使,护士的一举一动更应是美的展现。 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要求护理人员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及专业形象。因此,要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必须从塑造护士礼仪着手。

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作为一种专业的文化模式,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对在职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医院良好形象,避免医患矛盾,因此,许多医院都比较重视护士礼仪。但从实践效果来看,由于培训内容与护理工作联系不够密切,后续考核管理机制不到位等原因,仍然存在礼仪服务流于表面化,局限了护士礼仪的开展,这就需要探讨护士礼仪培养对策,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如今的医疗服务不只单纯关注如何处理健康与疾病的问题,更注意解决疾病—人—社会之间的关系⑴,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⑵。护士礼仪是研究护理交往艺术的学问,它能够规范医院管理,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增进社会对医院的信任和支持,从而避免医患矛盾,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护士礼仪也越来越重视,山东省作为“礼仪之邦”,更是注重礼仪,在医院管理中加强了护士礼仪的规范。为探索更好的适合山东省医院的在仪表、语言、举止、流程等方面的礼仪服务规范,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对山东省医院的护士礼仪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

一、培养对策的制定

本研究前期,对医院护士礼仪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山东省各级各类医院, 其中三级综合医院25所(40%),二级综合医院28所(44%),专科医院10所(16%)。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实施情况、对护士礼仪培训的需求和愿望,以及医院在护士礼仪培训中的难点和要求。大多数医院对护士礼仪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所加强,93.65%的医院有对护士礼仪的培训需求,但重视程度及实施力度依然不够,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关于影响护士礼仪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98.41%的医院认为是护理人员时间紧,任务重;79.37%的医院认为是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71.43%的医院认为是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50.79%的医院认为是部分护士服务意识与观念仍待加强。通过整理和总结,制约护士礼仪培训及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一)培训方式不合理。正确合理的培训方式是护士礼仪推广和应用的重要保证,护士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组成层次多样化,如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组织不得力,容易造成训练指导不到位的情况。在调查中,55.55%的医院选择了分批专业培训,42.86%的医院选择了骨干培训,1.58%的医院选择了医院自己培训;关于培训的时间,23.80%的医院选择了连续全天集中培训,57.14%的医院选择了连续班余时间培训,19.05%的医院选择了休班时间集中培训;关于培训周期,12.70%的医院选择了三天以内,23.81%的医院选择了一至两周,63.49%的医院选择了一个月以内。

(二)培训内容不规范。护士礼仪中各部分内容的需求程度从重到轻分别为:仪态礼仪(占98.41%)、语言礼仪(占93.65%)、日常礼仪(占90.47%)、行为礼仪(占85.71%)、仪表礼仪(占82.54%),79.37%的医院认为培训内容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执行。护士礼仪培训应突出其专业特点,如仅仅是其它服务行业的翻版,很难引起护士的共鸣,不利于护士的接受,大部分护士培训结束后难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三)评价系统不完善。在调查中,71.43%的医院缺少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难于评估,培训后护士多以“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别人都做不到,我也就没必要坚持”、“做不做都一样”为由,使培训流于形式[1]。为配合礼仪培训,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活动,需要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

因此,要将护士礼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和可行性。

二、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严格护理管理、完善护理程序、强化护士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不可缺少的促进要素。然而,贯穿这些要素的其中,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内在品质和灵魂。

(一)护士礼仪及语言修养。

礼仪是护士的职业形象,仪表端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并在职业工作中获得惊人的成绩。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护士美好的心灵要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及安全感。

(二)热情礼貌待人。

患者入院时,当班护士迎上前去,目光正视患者,点头微笑问候,送患者到病房,让患者休息,护士作自我介绍,向患者介绍环境、经管医生、饮食作息并亲切的告知患者将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住院患者由于环境改变和疾病的影响,会有不愉快、不满甚至愤怒、忧郁等情绪。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宽容大度、体贴耐心的职业性格,消除患者不稳定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使患者早日顺利康复。

(三)规范的言行举止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得体的称呼使患者感到自然、亲切,对老人应用尊称,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可称姓名,对儿童可适当运用触摸以减轻儿童的陌生、恐惧感。护士在与患者交谈时,应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患者的自尊心,既要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又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如:为患者解除忧虑时,话题可从同情、关心患者的问题谈起,诱导患者说出心中的忧愁,护士就能了解患者的心态,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用轻松愉快的语言缓解患者愁闷的心绪,获得与患者沟通的良好关系。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护士礼仪教育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将护士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患者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三、培养对策的应用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护士礼仪的研究,每年都组织培训,这次通过对多所医院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制约护士礼仪发展的因素,重新制定适合临床培训和应用的对策,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对培训小组进行重新整合。

为同护理工作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组织由专业礼仪教师、形体教师、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培训小组,注重资源和知识的整合,本着“规范、实用”的基本原则,编写符合现阶段医院需求的实训手册。内容包括日常礼仪(包括见面介绍、日常着装、方位、馈赠、电话等礼仪)、仪表礼仪(主要包括护士的着装、发型,妆容等)、仪态礼仪(眼神、表情,坐、站、走、蹲姿势和工作中常见动作等)、语言礼仪(医护、护护、护患的语言形式、内容、规则及沟通技巧)、行为礼仪(包括护士基本行为要求及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行为礼仪)五大模块,内容更偏向于实践,把基本的礼仪标准融合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使内容更加规范、清晰,一招一式都与护理工作紧密相连,使护士短时间内即可领会、掌握。如护士仪态礼仪中的形体训练部分,是训练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形体训练内容比较单一,专业性强,没有舞蹈基础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且其扩展内容仅仅局限于站姿、坐姿等举止训练,不利于护士日常工作的运用,整合后,用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提取其与护士工作中的动作相关联的因素,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最终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既加强了精细动作训练,又为护士仪态举止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引起参训护士的认同感,使培训例证更加贴合工作实际,特聘请优秀护理人员作专题讲座,起到较好的讲授效果。

(二)更新礼仪服务培训模式

根据护士工作特点,为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把培训时间定为1个月左右,并采用骨干集中培训与全员分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骨干集中培训方式的内容主要有仪表礼仪和仪态礼仪,对各科室选送的骨干护士进行针对性指导,过关后回科室分组训练,以每天“晨会十分钟”的方式组织并指导护士进行反复练习,每天早交班前,定一个礼仪训练项目,让护士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5—10 min训练[2]。全员分场培训的内容包括日常礼仪、语言礼仪和行为礼仪,以会场报告和临床环境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情景式、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如行为礼仪可以安排在临床环境中现场讲解,如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护理纠纷的防范等内容,以加深学员印象,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制定长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长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更好的开展礼仪服务的根本保证。

首先,培训结束后的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实践考核则通过情景模拟法进行,并对护士表现加以针对性指导,固化培训效果。其次,制定中长期的考评机制,将礼仪服务的考核纳入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范畴,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由护理部组织不定期考核,一季度总结一次,年底进行总评,优秀者予以奖励,此举有助于创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护理礼仪环境,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护士参与礼仪服务的热情。最后,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护理礼仪实践活动,如护士风采大赛、“月护理服务明星”、“文明礼仪服务示范员”、 “礼仪服务示范病区”评选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对护士礼仪的认识上,多数医院认为护士礼仪在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形象,减少医患矛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见表1),说明护士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大多数医院的认识,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仅有79.37%的医院认为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医院对护士礼仪制定了相应的行为标准、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49.21%的医院自认为执行情况良好,说明医院对护士礼仪的认识有所加强,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能系统地对护士进行培训,实施起来依然有困难。

四、结果

“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为病人提供优良的护理技术,还包括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而这种优质服务内涵的反映形式便是礼仪服务。在我院推行的护士礼仪培训模式中,主要集中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因此,优化护士礼仪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如何制定翔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培训方式上适应护士职业特点,在培训内容上加以整合,使其顺应现阶段护士日常工作特点和规范礼仪的要求,并加强培训规范和力度。

其次,制定具体化、规范化的护士礼仪评价系统,以便于实施和推广。礼仪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文明礼仪服务操作,使之达到标准化、礼仪化、规范化、高品质化。培训后,我院在护理部指导下,组织各病区制定了“护士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 对照礼仪服务行为规范要求,规范了从病人就诊、入院、住院治疗、护理到出院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礼仪服务行为标准,各科理顺、完善了护理礼仪服务流程,各环节之间、各科之间,做到以人为本,无缝链接[3],将礼仪服务与临床护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将礼仪服务规范纳入到制度要求与质量管理中,制定出评分标准,与个人及科室年度考核挂钩。

新的礼仪服务内容和规范、培训模式及考核激励机制的实施后,通过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向患者、家属及合作科室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出院患者和礼仪服务总评等方面看,反馈效果较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从2012年末的96.20%提高到2013年末的98.45%,医院收到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表扬信、锦旗中,约37%表达了对护理礼仪的满意程度,礼仪文化氛围逐渐形成,护士礼仪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士礼仪代表着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社会的“窗口形象”,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更是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积累,护士社会形象的提高,可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激发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从而完成护理文化的核心即精神文化层的建设[4]。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护士礼仪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护士礼仪培训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护理研究成果,并用此成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5]。礼仪服务的培训和开展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才能真正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雪芹. 护理礼仪临床应用的现状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13,19(7):829~831.

[2]卢慧芳 张敏 黄红霞 胡帆. 早交班前5~10分钟礼仪训练的方法与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2011,17(4):451~452.

[3]周玉芳. 我院推广护士礼仪规范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84~85.

[4] 张 晶 周 晶 金玉红 张 宇. 护士礼仪培训在医院品牌建设中的推动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89~1190.

[5]席淑华 李蕊 卢根娣. 以护理研究成果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1,17(4):451~452.

作者:崔岩

第三篇:加强护士礼仪培训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合护理工作实际,通过礼仪讲课、示范、观看光盘、演示、评选等多种方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规范护士职业行为。结果:提升了护士个人文化素质修养,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把护士礼仪培训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礼仪;培训;优质护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人员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端正的仪表、文雅的举止、规范的行为,能给患者以美感,同时赢得同行的尊重与信任。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1]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我院护理工作紧随其步伐,开展了“夯实基础护理,争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把护士礼仪培训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礼仪培训活动,患者满意度较活动实施前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培训的对象全院的护理人员共计78人。其中35岁以下49人、36歲至45岁20人、46~55岁8人,56岁以上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5人、初级职称30人。

1.2 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和职称高低不同,护理部结合工作实际,对职称低或新上岗的护士重点加强护士基础礼仪培训;对职称高、年龄稍大的护理人员重点是提高护患沟通水平的培训。

2 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2.1 请专业礼仪老师进行全院礼仪授课。强化语言艺术,审美艺术,形象艺术的培训。

2.2 由参加 “护士基础礼仪师资培训班”学习的护士,进行示范,并按职称高低,培训重点的不同,分批、分期的进行护士礼仪规范化培训。

2.3 各片区推选的护理骨干培训后,回到各科室对护理人员进行礼仪培训。

2.4 成立礼仪质控组医院成立护士礼仪质控组,质控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担任,指导教师由参加 “护士基础礼仪师资培训班”学习的护士担任,教练员由7个护理片区选派的24名骨干护士担任。随机到各病房进行抽查工作,严格奖惩制度。

2.5 组织全院护士观看《护士礼仪规范化服务》光盘,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加强对护士礼仪行为规范的把握。

2.6 在“5.12”护士节演出中由礼仪队进行《护士基础礼仪展示》,展示日常工作当中护士规范的站、立、行、走、手势等姿态;护士在导诊、分诊、人院引领、陪同患者检查等方面的规范化服务流程。通过护士礼仪表演,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积极参与到培训当中来。

2.7为调动护士积极性同时增添趣味性,护理部开展“护士礼仪之星“评选活动,选出最佳礼仪护士,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3 培训内容

3.1 护士的仪容、仪态、仪表礼仪培训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初印象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往往在初识的15秒内产生,所以得体的仪容十分重要,护士是每天和患者接触最多的职业,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群,美观整洁、端庄大方的仪表美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3.1.1 仪容包括①个人卫生:护士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留过长的指甲,工作期间不佩戴首饰,不喷过分浓郁的香水。②发型:长发者应将头发扎紧,发尾用网套固定于枕后,高度与下耳垂平齐,前额光洁整齐无多余碎发。带燕帽时,两端微翘,前后适宜,一般帽子前沿距发际3-5cm,固定帽子的发卡应以白色和黑色为宜,不滥加发饰。短发者应将头发自然向后梳,两鬓头发放于耳后,需要时可用小发卡固定,发长不可过衣领。③妆面:护士淡妆上岗表示着对患者的尊敬,清丽素雅又不失健康、俏丽的妆面是自尊自爱,热爱生活的直接体现,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工作中用这样的精神感染患者,可以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激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3.1.2 仪态包括神态,目光以及微笑.

3.1.3 仪表

护士在着护士服是应合体、整洁,衣扣整齐,内衣不外露;应穿白色低跟、软底、防滑的护士鞋,浅色或肉色的袜子与整体协调一致。护士服上除正常应佩戴的胸卡、秒表等物品外不应有过多的配饰,口袋内物品不可塞得过满。

3.2 护士的体态礼仪培训主要训练护士工作中的各种标准姿态,包括坐、立、行、走,手势,持病历、端治疗盘、下蹲拾物、递物、推治疗车,开关门等姿态。做到立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潇洒,蹲姿协调,持物自然,推车平稳。[2]

3.3 护士的言谈礼仪培训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工具,是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桥梁和纽带,语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见语言优劣直接决定了言谈的最终效果。尤其是作为护士每天交流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所患疾病轻重不同以及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在交谈中药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就更要讲究方式方法。包括接听电话礼仪及沟通技巧。

3.4 护士的举止礼仪培训包括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空间礼仪以及乘梯礼仪。

4 体会

4.1 礼仪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医院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重要举措,医院把护士礼仪培训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4.2 礼仪培训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自2010年开始进行礼仪培训后,医疗投诉及纠纷大幅度降低。

4.3礼仪培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促使护理人员良好素质的养成,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纠正,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4.4礼仪培训是护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护理人员只有端正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礼仪标准进行规范的服务,才能自觉地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袁萍,郭晓玉.加强护士礼仪培训,促进护理文化建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007—8517(2010)20—057—1.

[2] 张凌华,徐欢,张波.护士规范化服务礼仪培训及体会.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5(22):2071_2072.

[3] 魏妍,丁立新.加强护士礼仪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

作者:林婉婷

第四篇:新护士岗前礼仪培训的做法和体会

摘 要 目的:通过护士礼仪培训,塑造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方法:培训内容有护士着装发饰礼仪、护士仪态举止礼仪、引领时礼仪、沟通礼仪、入院礼仪、操作礼仪、查房时礼仪、出院礼仪、电话礼仪、护士人际交往礼仪,培训方式有是谁讲解、利用多媒体观看演示片、形体示范、形体练习,按培训内容制订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结果:通过岗前护士礼仪培训,经考核合格的护士,能够综合运用护理礼仪进行临床工作。结论:规范了护理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护士形象,提升了护理品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 护士 礼仪 培训

良好的职业礼仪是护士良好的情操与修养的体现,是护士职业素质内涵的外延,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信任满意的整体服务态度及管理能力对社会的真实展示[1]。2007年开始分别对90名新护士进行了护士礼仪岗前培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新进护士90名,男4名,女86名,年龄18~25岁,均为全日制护理专业。中专40名,大专47名,本科3名。

方法:⑴培训时间:1周。⑵培训老师:由临床科室形象气质好的年轻护士长及护理礼仪骨干担任。⑶培训内容:根据医院临床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礼仪确定培训内容。①护士着装发饰礼仪;②护士仪态举止礼仪,包括站姿、走姿、坐姿、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轮椅、平车;③引领时礼仪;④沟通礼仪;⑤入院礼仪;⑥操作时的礼仪;⑦查房时的礼仪;⑧出院礼仪;⑨电话礼仪;⑩护士人际交往礼仪。⑷培训方式:①理论讲解,其内容有护士礼仪行为规范、服饰与化妆、交流沟通技巧等;②利用媒体观看演示片;③形体表演示范;④形体动作练习,主要练习站姿、走姿、坐姿、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等;⑤情景练习,主要训练护士礼仪综合应用能力。⑸培训考核:理论知识要求了解,重点考核护士对礼仪的综合掌握及实际运用能力,对形体训练的内容按具体的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考核,评分标准包括儀容仪表、动作要领、动作完成、整体印象,满分100分,95分以上为合格。

结 果

通过1周的护士礼仪培训,新护士能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护士礼仪行为规范,形体训练考核成绩均在95分以上。集中培训合格后分配到临床各科从事护理工作,能够按护士礼仪规范护理行为,反映良好。

讨 论

规范护理行为:接受过集中礼仪培训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把护理礼仪运用到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同时护理部通过督导、检查,强化礼仪行为,把护理礼仪变成了一种护理行为程式。这种程式化的礼仪反过来又规范约束护士的行为,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树立了良好的护士形象,提升了医院护理品牌:护士形象是护士在与服务对象相互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护士内涵和外部显现的整体形象[1],护士在实施护理礼仪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护士自身的气质、情操、心理、性格、理念,完善着自己的形象。一个个良好的护士形象,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团队,高素质的护理团队提供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品牌。

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礼仪指导和协调护士在护理活动中实施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实施有利于处理护患关系、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言行举止[2],让患者在每时每刻、每个细微的环节上都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贴切服务,处处被关心、被重视、被理解。恰当的称呼、亲情式的语言、礼貌耐心的护患沟通、周到的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针对90名新护士进行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7%以上,其中有50名护士在医院开展的护理服务动态评比中曾获得过病人最满意的护士。

参考文献

1 黄建萍.现代护士实用礼仪[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15.

2 李成江.最新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M].北京:中国卫生科技出版社,2006:15.

作者:陈花棉

第五篇:规范护士礼仪营造和谐护患关系

摘 要 目的:探讨护士礼仪与人性化护理的相互关系,分析护士礼仪在人性化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规范护士礼仪,建立人性化服务理念。结果:规范的护士礼仪,人性化的护理不仅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端庄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熟练的护理技术,更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真实情感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士礼仪体现在人性化护理的全过程,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护士礼仪 和谐护患

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学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新观念和护理模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树立医疗服务品牌形象,护士礼仪服务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医院护理的日常工作中,护士礼仪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康复。护士礼仪作为一种职业礼仪,是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并融于职业行为和服务之中,是当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护士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理上得到慰藉,心情上获得愉悦,使护患交往在情感交融中进行,增加有效沟通降低医疗投诉,让患者在舒适环境中顺利地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礼仪在人性化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护士礼仪可加强护患关系的亲和力[1]:护患关系是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关系。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规范的语言,亲切的问候,鼓励能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真诚的态度能取得患者的信任。长期以来,护患关系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打针、发药等观念中,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模式提倡的“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视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并以此作为设计护理工作程序、制定护理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2],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护理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关爱。

护士礼仪与护理质量关系密切:护理工作是科学而又细致的,在护理技术和护士礼仪方面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出现患者不满意而引起的投诉。护理质量的高低是由护理技术直接决定的,但如何使护理技术发挥到最好的效果,还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礼仪。良好的礼仪不仅体现在护理操作中,而且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良好的礼仪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以良好的职业礼仪去抚平患者的创伤,使患者早日康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规范护士职业礼仪,形成良好的护理服务理念

护士礼仪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是研究护理工作中交往艺术规范的学问,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护士礼仪规范化、制度化、形象化[3]。首先,规范护士着装,凝聚天使的自信与骄傲。其次,护士作为职业女性,自然、清雅的淡妆是自尊自爱、热爱生活的直接体现,更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医院通过聘请女性美容师、形象专家从美学角度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为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在言行、举止,专业美学、力学,以及职业三要素信心、能力、可靠来明确护士职业礼仪,让护士职业礼仪成为艺术的载体,使护士自我认知感提高,更加坚定护理工作信念,以实际行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重视人性化礼仪服务,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加强责任心:目前医院的设备、环境越来越好,护士的仪表、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但能否给患者带来真正的实惠,还要看实际的护理水平。作为一名护士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对患者的责任心,只有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练就出过硬的本领。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新老护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不学习,新机器不会用,新操作不会做,谈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对新业务、新技术如果不了解,就无法及时观察病情变化,默契配合医生完成对各种复杂、危重病情的抢救,一旦延误了病情,就等于延误了生命,因此说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一名护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多几分爱心:由于时代的发展,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将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需要我们护士要用爱心去观察,因为患者不尽相同的病情千差万别,他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把曾有的“随叫随到”变为“主动服务”,看见蹒跚的老人上前搀扶一把,遇见哭闹不止的小宝贝好言哄劝,碰到无助的大嫂帮她渡过难关,遇到空腹来抽血后又没带早餐的患者,主动送上一块小点心,一杯开水,哪怕是一块糖,也会使人感到心里甜滋滋的。

注重仪表: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其内涵通过仪态、仪表、举止言谈等外部表象的整体展现。护士形象,是决定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给各类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直接影响到社会上对护士职业的评价。现阶段护士如能很好地运用护理礼仪规范自己的形象,形成美的职业形象,包括优雅的仪态、丰富的表情、得体的举止,从而使服务对象感受到视觉及精神上的愉悦,产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形象建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调节而达到对自身的印象整饰。护士在整体护理活动中,应根据自己期望在服务对象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借助礼仪的施行,选择一定的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不断美化自己的形象。

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从个人到整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从表面到深层。作为每个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贯穿于我们为患者服务的全过程中,规范化护理礼仪,人性化护理是不仅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也能给患者鼓舞与力量,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進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蓉,吕麦青,高淑兰.浅谈护士礼仪与护理工作[J].工企医刊,2007,20(1):36.

2 袁剑云,金乔.系统化整体护理与模式病房建设.北京:卫生部护理中心教育委员会组,1995:81-86.

3 季诚.基于CI理论的护士礼仪形象设计.医学与社会,2009,22(3):23-24.

作者:李玉琴 魏瑞娟

上一篇:化学与环境论文下一篇:工商管理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