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教育教学科研信息

2022-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资料教育教学科研信息

信息化背景下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探析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资料的应用与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的特点、作用、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及图书资料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图书资料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将信息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以便更好的为科研服务。

一、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科研单位,是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科研事业为媒介、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科技与人类文化进步、最终实现服务社会为目标的科研机构的统称,肩负着社会、国家科技研发与创新的重任。相应的,科研单位的图书资料与本单位的科研方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并呈现其独有的特性,即馆藏的资料学科专业性较强,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隶属于科研一线的专业研究;信息服务具有针对性,主要读者群是专业能力较强、知识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科技工作者;要求图书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技术性强,能够使读者更快地获取利用价值较高的最新信息[1]。由此可见,图书资料作为科研单位进行研究与创新的重要知识载体,其管理模式显的尤为重要,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图书资料在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资料是经过历史筛选与沉淀的一种重要的知识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科研资料来源。科研单位的馆藏图书及资料室收集、加工的资料、文献都是对科研工作有用的信息材料,是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科研的知识信息支柱和强有力的后盾,其质量与服务程度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及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2]。图书资料在科研工作进展的各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科研准备、进展还是结题阶段,科研人员都要广泛的收集、查阅资料,对所开展的课题研究背景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研究计划,进而对所掌握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在时代要求下发挥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独有的系统的研究内容及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丰富的图书资料的铺垫与贡献。因此,合理利用单位的图书资料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有利于科研人员花较少的劳动时间取得高效的学术成果[2]。

三、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管理不再单纯以纸质材料为媒介,而是逐渐转变为以电子形式储存文件为主。信息化使得资料文献的类别与图书室内部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献保存与传播是虚拟的,利用电子信号进行传送,运用互联网资源构建自身网站,让人们在网络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文献与书籍,通过软件下载到客户端,实现互联网服务一体化[3],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读者搜索、利用信息的效率,不仅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开支。资料形式的改变使得管理方式及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及软件式管理代替以往的人工管理,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借书、登记等扩展到及时上传与更新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从而满足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

四、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

1、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直以来,科研单位的图书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长远规划。图书资料室作为单位的重要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体制也不尽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呈现随意性和盲目性,严重忽略了图书资料室为科研工作服务的职能,这不仅限制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对于信息资料利用的需求,也直接影响到为科研工作服务的水平。

2、图书资料管理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由于信息网络化技术的提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即陈旧设备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的需求。图书资料室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有的单位没有配备专门供读者检索服务的计算机,没有建立专业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无法实现图书资料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大量的课题研究材料仍以纸质的形式随意存放,造成查找困难,给科研人员的借阅带来了诸多不便。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即使图书资料室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如果没有具备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管理人员,也无法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甚至会给图书馆或资料室带来一定的损失[4]。由于之前大多数管理人员并非图书管理专业,专业技能不高,面对先进的设备、软件及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些不知所措,无法胜任信息技术较强的图书管理工作,不利于单位资料室的发展。

4、数字化、网络化应用程度较低。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多数科研单位还局限在传统管理方式上,不仅图书资料室仍以纸质知识信息为主,并且依旧采用人工登记的方法、面对面手工操作。这种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没有与网絡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导致图书资料管理效率低下,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科研人员的借阅要求。

五、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新理念

1、紧跟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意识。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紧跟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意识。为此,图书资料室需要加强和完善组织管理、资源建设及服务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系列完备的管理体制。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注重捕捉与单位科研相关的最新信息;还要树立创新意识,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藏书为主的借阅服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信息服务;把以物为主的基础管理转变为以引入科研项目为主的服务;将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5]。

2、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已成为必然,要想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就必须加大投入。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保证基础设施的配备完善,才得以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现代化管理。

3、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正处于改革关键期,工作内容从以往的图书资料采集、借阅服务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数字信息化、多样化的综合服务,这就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图书管理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与网络运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图书信息管理知识及外语专业知识,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资源,熟悉网络工具的检索功能与策略,及时有效地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深层次服务。另外,还应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及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下单位发展的需求。

4、与本单位科研工作相结合,建立图书资料管理新模式。(1)优化馆藏,建立专业数据库。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室应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专业范围以及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做好图书资料的基础储备工作,建立与科研生产相适应的馆藏体系,采集和补充文献资料,由以往单一的印刷型向多媒体方向扩展,加大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的入藏比例,做好重点学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根据单位科研需求,利用现代网络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整合加工,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和学科专题数据库[5]。(2)优化服务,搭建共享平台。科研单位图书资料工作的主要职能是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由于单位的专业设置及科研人员的研究领域不尽相同,对信息资料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图书资料室要有针对性的去收集文献资料,下载网络信息资源,组建科研专题数据库,并定期进行更新与补充,为科研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另外,一方面,在单位内积极与各科室、各专业课题组联合建立文献资料的动态档案,实现内部共享机制;另一方面,主动与兄弟单位、各大网站、情报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等部门开展合作交流,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科研机构图书资料室的信息服务能力,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研单位图书管理工作要实施全面的创新,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转变服务理念,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引進与培养,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自身网络数据库、创立共享平台,实现馆藏与网络资源的平衡与互补,为各项科研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图书资料室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繁荣发展科学研究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梅.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8):66-68.

[2] 林俐.加强图书资料服务,促进科研事业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03-205.

[3] 戴远霞.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77-178.

[4] 高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2)209-210.

[5] 谭婉玲.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1,21(3):72-74.

作者:贾敏 宋旭莉

第2篇:论高校院系资料室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摘要:本文认为,应提高资料室工作者的素质,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引导读者提高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使高校院系资料室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关键词:高校;资料室工作;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学校图书情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院系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学校院系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担负着配合院系课程教学、科研的重要职能,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书刊情报资料,来为广大教师、学生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资料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本院系教学、科研进程的发展与提高,也影响到院系教师为教学科研多出成果的愿望。由此可见,在资料室的工作中,为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质量,尤其重要。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需要愈来愈大,如何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好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向资料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现代技术在院系资料室工作中的应用,为教学科研服务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服务手段,如何掌握好、运用好这门学科技术知识,也是一个既重要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学校院系资料室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不断提高图书资料室工作人员素质

1 提高思想素质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具备爱岗敬业的思想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要树立教学科研第一的观念,还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以满腔的热情为教学科研服务,充分体现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最大限度的完成好教学科研服务工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做到尽心尽责,吐故纳新,达到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知识更新的目的。长期以来,院系资料室的教学科研是以室藏文献为依据,封闭自守,只是针对用户的提问,向他们提供某种具体的文献资料,这种工作方法是一种惰性的,消极的,封闭式的方法。正因如此要想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以及做好为教师提供信息的服务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高校资料室是校图书馆的延伸,是校图书馆图书情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学院学科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资料室管理人员的敬业修养直接影响着我们高校资料室学科建设的水平。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思想、开拓创新是促进高校资料室发展的根本保证。

2 培养广博的文化素质

资料室工作者要积极为自己创造条件进行各类业务培训,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方面的知识是进行资料工作的基本条件,资料室图书资料的分类、编目是按照一定的科学体系组织起来的,不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高质量为读者服务。系统掌握所在院系专业知识和本专业有关知识是提高资料室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院系专业知识,才能有针对性的根据各种不同的服务对象来选择较强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资料。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进行资料的选购,严格把关,选择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资料,使每个专业的资料成龙配套,形成有主有次、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资料体系,使整个体系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才能做到更好地注意学科新动态及探索性资料的收集。

3 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

网络环境为高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条件。在网络上查找信息资料已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互联网的发展為信息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新的信息环境要求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地向信息的有效服务转变。通过服务重组,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面,形成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机制。在高科技互联网信息获取的年代,要想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而且要逐步掌握计算机理论专业知识,这样资料员才能在图书馆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好计算机,使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发挥作用。做到工作中得心应手,提高工作效率,为教学科研提供更有效、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二、强化院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1 加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可以给人带来各种收获和效益。信息素养是人能够批判地确认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会影响一个大学生思想的更新或专业知识的更新。所以在信息社会中,大学生是否会利用收集信息,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因此,高校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在校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文献检索课,但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表现在:一、信息意识差。专业学生的信息源主要来源于大课或小课,很多学生除了写毕业论文外,平时一般不会就某个研究目的去院系资料室查阅资料,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二、信息能力较差。许多学生不懂得使用图书分类法,不会利用网络信息和各种数据库等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三、信息道德差。在计算机室中,一些大学生搞恶作剧,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删除软件,自设密码,甚至将别人的程序、资料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就以上现象资料室管理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服务,对来借阅的学生先进行一个信息沟通摸底,再给与学生信息指导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思路,这样一步一步的帮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来解决专业上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对新人校的教师和学生采用引导方式,提高效率及避免盲目性

由于新分来的教师及学生对学习环境比较生疏,对资料室还不甚了解。因此,资料室的工作人员应及时采用引导方式,摸清借阅者的动向,介绍资料室相关体系的资料,引导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借阅资料,通过资料员的介绍引导让新人校的教师和学生快速了解熟悉资料室的资料,提高新人校的教师和学生借阅资料的效率。

三、在开展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1 高校院系资料室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院系资料室的教学科研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资料室人才知识结构决定着资料室科学管理的水平和服务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广泛应用,资料室工作者工作的重点由过去的资料室藏借阅逐步转向信息提供服务。在这种全新的信息环境下,资料室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人才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料室工作者应具备信息的分析、判断、整理及加工能力,掌握使用现代技术和载体的方法与技巧,对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在读者和信息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但事实上,由于缺乏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养、稳定、吸引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院系

资料室工作者的素质状况和结构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状况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提高。所以资料室管理人员要为自己创造学习机会,多参加图书情报继续教育学习,多参加有关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观注科技发展新动态,不断更新自我,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 高校院系资料室应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开拓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服务手段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献情报信息的需求。這就要求资料室必须采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手段来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读者获取文献情报信息所需的时间却大大地缩短了。再比如,过去资料室的教育职能基本上是通过文献的借阅服务来得到实现的。但是现在,资料室不仅向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而且还提供计算机网络服务,视听服务,同时还利用资料室场地举办各种展览及培训活动等等。资料室在技术手段及服务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不仅使读者的需要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也使资料室的社会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可见,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开拓创新是资料室生命力之所在。

3 为教学与科研做好图书资料的采购服务

教师和科研人员是高校院系办学的核心力量。作为高校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在订购图书资料方面应该多与教师和科研人员探讨沟通,多多交流,想方设法在购图书资料时按他们所需在进行采购做到满足他们在教学、科研的需要。尤其是对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更应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这对于院系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术梯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院系资料室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资料室在做好为全院系服务的同时,也要向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倾斜,为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以及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专项服务。

4 主动为教学与科研搜集资料

为教学与科研搜集资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题必须有针对性。图书采购、期刊定约必需围绕学科发展来搜集采购。(2)选题必须有广泛性。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日益加剧。为此我们在搜集资料时还必须有广泛性,除了抓住基本学科外,还要注意与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3)选题必须有预见性。要突出专业特色,院系资料室的藏书要体现出与本院系各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注意收藏学科发展前沿和核心资料。教学科研所急需的,能反映相关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的,能代表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学术水平的刊物。做到以上3点,关键在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经常请教有关教师和科研人员。根据他们的要求,寻找有关资料,同时资料人员要经常参加教研室有关会议,听取他们的讨论意见。

总而言之,资料室服务工作是资料室工作的最重要环节。它将资料室工作和教师、学生、科研、教学及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其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资料室各项业务的开展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在新的形势下,资料室工作人员只有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迎接现代教学科研的挑战。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李建玲

第3篇: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路径探究

摘要: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路径有:应增强图书资料的客观性和特色性,以科研的需要为导向来丰富馆藏图书资料的内容,依托信息技术来建立与完善图书检索系统,重视开发和利用本校的科研成果资源,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图书馆馆藏的建设。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路径

完善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丰富和优化图书资料,可以为高校科研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依据相关的材料从事研发工作。本研究将以科研工作为视角,探究改进图书资料管理的路径。

一、增强图书资料的客观性与特色性

提高图书资料对科研工作的效用的前提在于保证资料的客观性与特色性。客观性是图书资料的生命,失去客观性的资料非但不能为科研工作提供知识性支撑而且会对科研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但是,一些图书馆管理人员却没有意识到客观性的重要意义。例如,一些图书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并没有引进最新的外文期刊。这导致科研人员只能依据有限的图书资源开展工作。又如,一些图书管理人员在购买相关的经济学资料的时候,并没有关注这些信息来源的权威性。这导致一些经济学的研究者由于使用了错误的经济数据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这些都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资料客观性不足的情况,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图书资料客观性的提高。一方面,工作人员应该严把资料的质量关,通过权威的渠道获得相关的资料,力求获得的资料准确无误,坚决防止为科研人员提供有误的资料数据。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与学校专家的联系,共同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在引进图书资料之前,工作人员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了解他们对购书的建议,保障从资料的源头对资料进行规范。另外,为了进一步保障资料的客观性,工作人员可以邀请本校的相关专家对资料进行鉴定,以便及时发现缺乏客观性的资料,保障图书资料的质量与准确性。

除了客观性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增强图书资料的特色性。每个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其相应的科研工作也具有相应的特色。可是,一些学校在引入资料的时候,并没有将图书资料的引进与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过分地强调全面性,忽视了它的特色性。在资金较为缺乏的情况下,这种过分追求全面性的做法必然会制约引进图书的数量,使得图书资料既没有达到预期的全面性,又没有满足特色性的要求。为此,图书馆应该从资料引进上下功夫,使资料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科研特点,有侧重点地引进某方面的图书资料,为本校特色学科的科研工作提供知识性的支撑。比方说,以农学为主的学校在引进图书资料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农学方面的资料与数据,为本校的农业研究提供依据。

二、以科研目的为导向,丰富图书资料内容

丰富的图书资料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知识性支撑,帮助他们在丰富的资料支撑下开展研究工作。可是,一些图书馆在资料的丰富性上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图书馆经费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购买资料。在不少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图书馆属于“冷衙门”,没有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其从学校获得的资金也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补充相关的科研资料。一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欧得过且过的心态,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校科研工作的资料需要。他们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没有及时与科研人员沟通与交流和购买相关的图书资料。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图书资料的丰富性。

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该坚持以科研目的为导向丰富学校的图书资料。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充足的经费是保证图书资料的丰富性的关键。图书馆管理人员尤其是负责人应该积极宣传图书馆对学校学科建设以及科研工作的意义,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费。工作人员通过获得充分的经费,可以根据学校的科研目的,增加相关的资料,增强图书资料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捐赠的手段进一步丰富资料的内容。工作人员可

以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尤其是退休科研人员捐赠科研资料,丰富图书馆材料。

三、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图书检索系统

图书资料除了丰富性不足之外,本身的搜索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难以很快搜索到需要的相关图书资料。一些图书馆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搜索系统和将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些图书馆,科学的图书搜索与借用系统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又给科研人员查询大量资料带来巨大的不便。因此,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网上图书馆的建设,对优化图书资料管理、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图书馆可以加强与外部网络公司的联系,一起致力于信息化图书检索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这将能够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应该关注网上图书馆的建设。网上图书馆方便了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他们可以通过因特网,不受时空的限制,快捷地搜索相关的图书资料。例如,心理学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网上图书馆的链接,浏览美国心理学学会收集的论文,并根据科研需要下载相关的电子资源。这对于帮助他们了解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开发本校科研成果资源

图书管理人员在丰富图书资料的过程中既需要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充实图书收藏,也需要充分整合本校的科研成果,将其作为学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对一个学校来说,大部分科研工作具有延续性。为此,将学校科研成果整合到图书资源之中,可以为本校科研人员提供重要启示,帮助其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完善图书馆的图书资料,以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开发本校的科研资源是一项关键措施。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本校科研成果的价值。本校科研成果能够增强学校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此,工作人员应该定期了解学校科研工作的最新开展情况,并以此做好科研资源的整合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与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部门的沟通工作,以便于能够获取相关的资料,并与原有的图书资料资源进行整合。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与科研处的负责人定期举行联席会议,互相沟通,了解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资料需求。这能够有效增强科研成果整合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本校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提高本校师生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成果的展示,学校师生可以比较全面了解学校的科研成果,并通过这些成果获得重要的启示。这能够激发他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热情,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

五、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

是在图书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导致管理不足的一个核心原因是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能力不足。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服务意识不强。另外,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也是影响图书资料效用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少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技能,部分工作人员是以“家属工”的身份参与工作的,而且在职培训工作的缺失则进一步降低了工作队伍的专业性,导致工作人员没能很好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

在完善图书资料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技能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图书馆管理者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本身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另外,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也是增强图书资料科研效用的关键路径。高校应该严把招聘关,让具有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人员参与工作中来。另外,高校还需要强化在职培训活动,让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图书管理技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利用图书资料服务科研工作。图书馆可以举办图书检索系统的在职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对系统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利用这一系统为科研工作服务。

六、加强馆藏的建设工作

完善特色馆藏工作是提升图书资料效用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馆藏工作,增加相关的优质图书资源,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研究依据。另外,馆藏资料往往是评价一个图书馆质量的关键。完善馆藏建设工作可以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有助于其获得更好更多的资源。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馆藏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善于引进优质的图书资料,丰富馆藏的内容。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做好馆藏的保护工作。相比较于其他图书资料资源,馆藏的资料更为珍贵,其价值也更大。为此,工作人员应该重视馆藏内容的保护工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受到损害的资料进行修补,保证馆藏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俐.加强图书资料服务,促进科研事业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赵凤.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J].今日科苑,2010(4).

[3]李杰伟,卢娟.关于图书资料工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0(4).

[4]张素,孙晓梅.高校图书馆基于科研服务工作的数字资源报道与揭示[J].图书馆论坛,2010(3).

[5]咏梅.高校图书馆对教学科研服务的内容和方法[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3).

[6]靳随玲.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现状与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1).

[7]曹雅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责任编辑:崔永平〕

作者:朱凤娟

第4篇: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目的在扩展知识,研究倾向于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前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倾向于特定的、具体的问题,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具体化、实用化,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环节。

七、课题论证

1、课题论证会

2、课题评审

3、自我论证

四、假设的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的描述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五、好的假设的标准

1、科学性

2、预测性

3、新颖性

4、可行性

5、简明性

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嘉定的结果变量

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无关非研究变量,是除了自变量和应变量之后的一起变量,但是会影响或干扰自变量和应变量的变量

1、调节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受到不可控制的第三因素的影响,这个第三因素就是调节变量。

2、中间变量

是介于原因和结果之间、自身隐而不显、起媒介作用的变量。

三、下操作定义的注意事项

通常对重要的研究变量,如假设中涉及的变量,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概念、新名词要下操作定义

应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的性质来选择下操作定义的方法

操作定义要具体、明确

④操作定义在使用中应该是独特的,他是研究者为研究需要而规定的特殊解释,二并非对变量全面的、唯一的解释。

一、抽样的基本原理

抽样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为样本,然后就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1、确定研究总体范围

2、抽样随机化

3、样本的代表性

4、合理的样本容量

三、抽样的基本方法

1.概率抽样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

2.非概率抽样

①目的抽样②完全抽样③异质抽样

④同质抽样⑤立意抽样⑥随意抽样

四、抽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2.可测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4.经济性原则

1、一次文献:是指未加工的原始文献,是直接反应事件经过和研究成果并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主要有:专著、科学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档案、个人日记、信

函、手稿和备忘录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的的加工、提炼、压缩后的文献。主要有:辞典、年鉴、参考书、书目、题录、索引、提要、文摘

3、三次文献:主要有动态综述、进展报告、专题评述、数据、手册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二、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在自然条件下,不加控制的观察)与控制观察(研究者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是否控制)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是否介入活动)

4、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计划是否严密)

5、自我观察与客观对象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三、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1.日记描述法2.轶事记录法3.实况详录法4.时间取样法5.事件取样法6.等级评定法7.频率计数法8.行为检核法

一、什么是临床法

是将观察、访谈、测验、实验等方法有机的糅合在一起,通过灵活多样的口头交谈和对儿童实物操作的观察来探究儿童认知发展和思维过程的方法。

三、临床法的具体运用

1、守恒研究

主要包括:长度守恒、面积守恒、重量守恒、液体守恒

2、类包含研究

用于研究儿童对同类事物间包含关系的理解。

判定原则:母类必须大于子类,所有子类之和等于母类。

3、关系概念研究

用于研究儿童儿童在解决问题中的推理能力。

4、空间概念研究

用于研究儿童换位思考能力。

代表性实验:三山实验

二、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

1、正强化法

2、负强化法

3、间歇强化法

4、消退法

5、代币制法

6、系统脱敏法

调查研究的含义:是通过对事实的考察了解搜集资料,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究教育现象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

1、现状调查:旨在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相关调查:旨在研究两个变量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程度。

3、原因调查:旨在探寻某现象的成因。

4、跟踪调查:旨在探讨某一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状况。

一、问卷法

是指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并编制成问卷,以书面形式了解事实或被试观点的

调查方法

2、问题的形式:开放性问卷、封闭性问卷

3、问卷的一般结构

前言:介绍调查者身份、调查内容、目的、意义等,消除被调查者顾虑。

指导语:说明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题目与选择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

编码:主要是便于计算机统计。

经验总结法

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方法。

2、经验总结法的一般过程

确定总结的对象和事实结果收集事实资料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④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什么是实验法

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手段的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验证假设,探索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假设为前提

2、要控制条件

3、能揭示因果关系

4、可重复验证

3、无关变量的控制

随机化、消除、平衡、恒定、盲法、统计处理。

一、实验配组

1、含义:就是指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去。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组间同质”。

2、实验研究中符号的含义

X表示实验处理或自变量;—表示无实验处理;

O表示实验观测,包括因变量的测定;G表示组 ,实验组或控制组

R表示被试已作随机分配S表示被试

„„表示虚线上面和虚线下面的组是不是等组

历史法:是指收集教育现象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加以描述、分析、解释,从而认识历史事实,探索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

二、历史法的研究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收集和评价原始资料(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分别考证什么?)

3、综合分析文献中的信息

4、分析解释,形成结论

三、确证文献的具体方法

1、什么是简单判定法

2、什么是二重证据法

3、什么是三角互证法

测量:按规定给对象或事物赋值

测量法:用一组标准测验,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

测量要具备的基本要素?

1、测量客体,测量的对象

2、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属性和特征

3、测量规则,测量的准则和方法

4、测量工具,测量的指标体系

信度:测量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效度: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难度:区分度:是指测量的题目对所测特性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是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质的研究:研究者针对自然情境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的研究,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采访,以归来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的实施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对象2陈述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背景3构建概念框架,抽样4收集资料,分析材料5做出结论,建立理论6检验效度,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7撰写质的研究报告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

1、量的研究的方法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科学主义、

2、而质的研究的方法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人文主义、解释主义和建构主义

3、量的研究的特点在于追求客观性、因果性、概括性、和普遍性

4、质的研究的特点在于体现主观性、意义性、归纳性、参与性和特例性

叙述研究: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的方式描述人的目的、思想、行动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哲理

统计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进行解释的过程

统计分析的特征?1科学性2直观性3可重复性

统计分析的基本路线?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分析数据

平均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

撰写论文的基本步骤?

1、确定题目2制定论文方案3收集资料4组织素材5撰写初稿6定稿 摘要:是用简洁的形式提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的浓缩、梗概。

关键词:是将研究论文能反映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重要的词提取出来

第5篇: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

发表时间:2008-3-16 8:03:08来源:引用作者:佚名

搜集资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在科研工作中,往往有些研究者,有了好的选题、周密的科研计划,高的科研热情,但是他的科研工作仍难以进行下去。因为教育科研资料浩如烟海,他无所适从。这说明,要想教育科研工作顺利展开,研究者就应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一、搜集资料应遵循的原则

无规矩何以成方圆。搜集资料工作有这样几个原则:

;第

一、客观性原则。这是搜集科研资料的首要原则。有些同志在进行科研时,往往是从已有的观念或假设出发,再去寻找材料,或任意裁剪客观材料来证明自己当初的假设。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科学研究和搜集资料必须一切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反映事实。研究者只有客观地搜集教育科研资料,如实地反映教育事实,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所有的结论与规律都来自对客观、充分材料的分析。总之,在搜集资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避免主观偏见或错误的联想对搜集资料产生影响。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获取可靠的科学事实。

第二、真实性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搜集的资料而言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对错是非共同构成的。教育研究过程所面对的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教育的本质或规律往往都隐藏在现象或假象背后,因此搜集资料时就必须特别注意到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不要被活动的假象或表象欺骗了。

第三、全面性原则。研究者必须搜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所搜集的资料要广泛、丰富,而且能反映课题的各个侧面。研究者必须搜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规定和各种表现形态在不同条件下的状况。只有对研究的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才可能谈去解决问题,从而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有些研究者会以偏概全,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料就妄加论断,得出

所谓的“规律”或结论。这种“规律”或结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任何问题的最终解决都不能凭主观臆想,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事例或现象来搪塞,而是要根据实际,全面了解情况,再进行归纳与总结。

第四、针对性原则。研究者所面对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切都是潜在的教育科研资料。对于教育者自身来说,所有的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信息都是需要关注的。但教育科研是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它与一般的了解教育情况不同,因此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也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就某一课题而言,应搜集的资料是有范围的。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有效地搜集资料,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

总之,搜集资料必须在客观、真实、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原则下进行。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

简单地说,搜集资料就是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手段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手段即方法。古人说,授之以渔,就是讲方法的重要意义。离开了方法手段,任何目的都不能达成。获得资料的关键在于善于运用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教育科研实践中,总结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笔者这里主要谈谈如何应用网络进行浏览文献,问卷调查,交谈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一)应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来浏览文献

文献资料是以文字、声像形式记录下来用于传递或保存信息的资料。教育文献可分为三种类型:理论型、文件档案型和事实型。

如何在网上搜集理论型文献?理论型文献是指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主要表现为各种专著,发表于教育期刊、杂志和报纸的论文。科研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查阅已有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献,这既可批判地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又可开阔自己的思路。那么,该怎样搜索教育科研需要的理论文献呢?第一,确定文献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去搜索资料。比如根据主题从资料的来源和形成时间上加以限制,集中精力在限定的范围内搜集有价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资料。第二,细致查阅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书籍、文章。一般可利用图书馆网站来检索。

同时也可利用文献信息网来查找。比如中国学术期刊网就有大量的教育文献资料。

如何搜集文件档案型文献和事实型文献?文件档案型文献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教育的法规、政策、规划及各种统计资料,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等。这些文献,可考虑到有关地区的政府网站,研究所网站,学校网站找;统计数据可查找各级各类统计年鉴或各种统计报表。教育的事实型文献是指以记载教育活动、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文献。主要有学校及班级的工作日志、工作报告、会议记录、节假日活动的录像、录音与摄影;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工作小结;学生的作业、日记、成绩册等。这些文献,可以考虑到有关学校的网上信息中心查找。

(二)问卷调查

在教育科研中,还有很多资料靠“查”是不够的,比如,学生的实际喜好,教师教学的感受,等等。这就可采用网上问卷的方式来搜集。问卷方式是研究者为了了解某种情况事实或意见,向研究对象分发问卷请其填写答案。

问卷在资料搜集中的优点有:第一,由于问卷是将调查的对象分成若干个变量,然后再编成具体的问题,制成标准化表格。这样就可以获取多因素资料,针对性强、准确性高。尤其是封闭式的问卷更是便于进行科学统计以作定量分析。第二,问卷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增加了资料的全面性;第三,问卷方式可以减少回答者的心理压力,凡在谈话时不能直接提问的,均可在问卷上得到回答。有利于搜集到真实的意见和建议。第四,网上问卷还具有快捷,方便,参与人员广泛,成本节约等特点。

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及选择答案几部分组成。问卷提问的方式可以设计为开放式、封闭式。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以问卷来搜集资料关键的就是如何设计问卷。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问卷设计既要做到问卷中的问题能体现研究者的目的,又要使答卷者乐意配合。所以,研究者要很好地掌握制作问卷的技巧。这里只谈谈设计问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问卷的内容应有效反映研究课题的要求;第二,问题要精练,易答,并照

顾到大部分答卷者的情况;第三,问题采用封闭式,还是开放式来设计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答卷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第四,要合理安排问卷结构,容易回答的问题、客观存在的问题、人们熟悉的问题或是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等等。总之,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搜集到的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一定要重视。

(三)交谈

交谈,是人与人交往最平常不过的形式,又是信息交流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搜集资料的方式。网上交谈更方便快捷,什么人都可以接触到,至于网上交谈的方式有QQ聊天,还有各种网站提供的聊天室等等。查阅文献、问卷等方式都主要是从研究对象或过程的外部着手进行的。教育活动还是主观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研究对象“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需要些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真心相待的、轻松平等的交谈才有可能了解到。比如当课题研究中需要对教育事实进行调查,需要调查对象提供确实知道的一般情况;需要征询调查对象意见;需要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以及更为细节和个人的情况和事实时就可以通过交谈来获得。有证据表明,交谈这种手段对于研究儿童的个性,探索其表现的根源,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或思想状况,发现学习上困难的原因;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和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态度,了解教师备课方法以及工作的经验体会;了解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了解个人的经历、抱负、兴趣、爱好和信仰,等等内心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交谈来获取资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根据课题需要选择恰当的交谈形式。一种是比较正式的交谈。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组织和严格的计划。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但是被访者往往会存戒心,谈话留有余地,影响到资料的真实程度。二是比较随意的交谈。研究者和被访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的谈话,常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宝贵资料,但花时间较多,资料针对性也不强。第二,研究者须持“虚心请教”的态度,采取“共同讨论”的方式。使交谈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第三,选择谈话对象时应考虑对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资料,是否乐于回答所提出问

题。因此研究者要了解被访者的经历、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以便更好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第四,是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第五,要掌握提问的技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搜集到的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一定要重视。

(四)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科研统计。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特征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平均分)的比较;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的计算;差异系数(均数差异、频数差异)的检验;这些应用计算机的EXCEL软件就能很快的完成。

三、对爱好教育科研教师的几点建议

1、挤出时间来,坚持每年学一本(种)教育理论书籍或教育研究刊物。

2、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好一个研究方向和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实践。开始时,选择课题的题切入口要小些,但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价值。争取将研究成果在校内(外)交流或发表。通过研究实践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促进研究水平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报刊、会议、电视广播、网络等等),做好有关专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工作。

4、积极参加校内外立项课题的研究。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实践,比较系统地、规范学习到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研究方案设计方法、资料收集方法、论文撰写方法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课题研究水平。

附录:部分教育科研网站(供参考)

教育科研网信息中心:http:///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华东网:http:/// 华东教育科研网:http:///浙江教育科研网:http:///江苏省教育科研网:http:///广东教育科研网:http:///教育科研网台湾教育网:http://140.111.1.22/index.shtml

第6篇:《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学科,由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信息管理学、应用数学以及统计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所形成,它极大地推动了诸如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生物信息学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发现与识别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阐明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和分子机制,提出相应的复杂疾病的预防措施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较为落后、教学方法相对单

一、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等问题。该文提出《生物信息学》课程科研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期望通过该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融合教学与科研,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改进教学 内容与方法 科研与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a)-0151-02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疾病相关的人类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数据呈指数增长。面对新一代测序技术所产生的庞大的生物学分子序列数据, 生物信息学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这必然会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带来变革。当前,国内外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激增。在我国, 不少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产业界正缺乏这类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尤其是传统的生物研究机构,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系统地培养新的复合型研究人才,成了当务之急。国内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都相继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并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然而,目前教学中,还存在内容相对落后、方法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等问题。

1 当前研究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生物信息学科的发展。随着生物学实验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可应用的生物学数据,并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情,产生了大量生物信息学新技术、新方法。然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过于迟缓,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内容只有陈旧机器学习方法和简单相关软件的应用。可想而知,其中涵盖的知识点是十分少的,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大大不利于其对生物信息知识的运用,从而制约了《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方法,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丝毫不重视对学生科研创新性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于该学科的复杂性来说,学生对具体分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严重不足。虽然现有课程也有少量科研实践内容,但课时太少,内容简单,无系统化和完整性可言。

1.3 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有待深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发现与识别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阐明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仍然是《生物信息学》教学所面临的一项挑战。目前,《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科研应用内容严重脱节,缺乏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有效整合,导致学生不能讲所学理论知识快速应用于科研实践。

因此,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全面实施科学研究性教学,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了解前沿动态,掌握新方法,保持内容的先进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至关重要。

2 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方法与实践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因此,《生物信息学》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内容:如何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实现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的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和科研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2.1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教师在开展生物信息学教学时,首先,不仅要紧跟学科发展方向,随时对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还要通过了解国际前沿动态,掌握新方法、新工具,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方案,简化数据分析,缩短研究时间,加强分析深度,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成功率的目的。还可以避免学生少走弯路,重复前人研究。其次,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觉地关注生物信息学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最后,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的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穿插于主线内容介绍中,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基础与前沿、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使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

在课程教学中,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算法等内容外,还需要增加阅读最新文献、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复现最新科研案例等内容。同时,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实践问题贯穿于主要教学内容中,并围绕科研实践布置作业和安排考核。通过不断的科研案例分析与实践,将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在授课对象的课程研究实践报告中加以集中体现。学生更容易对应用性强的内容产生兴趣,这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单位之一。自我院成立来,在校领导和院领导带领下,我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SCI检索的多个杂志发表高水平文章,如《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es》《plos one》《BMC bioinformatics》《BMC system biology》《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Genomics》《Gene》、《FEBS letter》等,取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些科研成果为生物信息学科研转化教学提供了大量科研案例。本课程主要由我院骨干教师承担,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教师将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按照提出问题、选题、数据、方法、结果解释给学生讲解,指导学生自己实践,加强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互联网、计算机和应用软件对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与实践:如让学生牢掌握借助搜索工具查找核算数据库的方法,利用序列比对软件对基因序列相似性进行比较,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信息,识别复杂疾病相关基因及通路等相关问题。

因此,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中,随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最新的前沿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实现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通过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润生.生物信息学[J].生物物理学报,1999,15(1):5-13.

[2] 冉景盛,姚启伦.生物信息学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生物学通报,2009(1):46-48.

[3] 田心,郑旭媛,刘婷,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7(5):899,931.

[4] 李红梅.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实践与心得[J].农业与技术,2007(1):165-167.

[5] 高亚梅,韩毅强.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初探[J].生物信息学,2007(1):46-48.

[6] 王兰萍.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初步探讨[J].生物信息学,2007(3):143-144.

第7篇: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资料(推荐)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资料

A.科研经费使用盼管理制度改革

2016年1月,一篇有关“万亿科研经费去向何处”的文章受热议。虽然2月份科技部反驳了该文章说法不实,但万亿经费流向何处并未提及。

与此同时,2016年1月30日-2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孙宪忠研究员就2016年两会拟提建议案《关于建立“科研友好型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建议(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法学网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日,孙宪忠代表吸纳社会各界提供的意见,对建议案进行了重大修改,形成了《关于建立“科研友好型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建议(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再次向公众征询意见,继续受到广泛关注。这份意见稿指出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据了解,目前中国每年万亿科研投入已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是让中国众多科研人员吐槽的是:这些经费中有部分遭无效使用,而科研项目负责人因为无劳务费,而对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已影响到中国未来创新能力。

科研经费使用盼管理制度改革

有专家指部分科研经费无效使用、项目负责人没有劳务费、费用缺乏精细化管理,三大症结绑住科研人员手脚

症结1

部分科研经费无效使用

症结3

某省级科研院所承担了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等部委项目,一年科研经费数千万元,该单位科研人员李磊(化名)称,科研经费的使用是让大部分科研人员头痛的事。

“经费划拨效率较低,比如今年1月立项的科研项目,10月财政才把经费拨下来。”李磊说,项目要等快一年才获得立项文件、下拨经费,而这笔钱又必须马上用完,年底科研人员大多在想着如何把钱用掉,而不是把这笔经费真正用在科研上,有些单位在用不完经费的情况下就拿去买设备。据其称,不少科研院所都有这种情况。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包信和也提到了上述问题。

“为了年底突击花掉经费,人文学科买电脑,理工科买设备。”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新设备买回来,有些使用率很低,有些甚至弃之不用。

遇到很多类似问题后,李磊单位想出的解决办法是:一个科研项目的经费全(院)单位用。“如果科研单位老老实实用,经费用不完的话,明年会被相关部门拉入黑名单,不能再申请经费,所以肯定得把钱花掉。”李磊说。科研人员科研时间本就不够,现在还要成天想着应付经费使用,“一周五天工作时间,有一两天却是用来报账”。

“我们单位刚成立时,科研项目很多,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由于经费报销麻烦,这两年钱太难用,太痛苦了。”李磊说,一些单位为此开始减少申请科研项目,更多是做企业的横向研究。

尽管科研人员“各显神通”,还是有经费用不完的情况出现,某省科技系统一个重大专项,有几万经费实在花不掉,这笔钱便一直放在科研单位财务那里,既不能返还政府部门,科研人员也不敢用,经费就闲置在那。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陈和生发现,2014年差不多有130亿元科研经费没花出去。另一方面,我国“十二五”规划中要推进的16个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最终好多项目连立项都没立上。

万亿经费缺精细化管理“我们经费绝大部分都用在购买设备上,占总经费七成左右。”某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天津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一名参与省级课题的研究生透露,经费中六成用于购买器材、材料。

买设备成了科研费最大的去向,有时是“不管需不需要”。不少两院院士谈到科研经费去向时都会提到一句话:“我们每一个重大项目的实施,都是外国实验设备商的一次盛宴。”

可是,科研中最需要钱的科研人员,却很少能得到报酬。“科研经费配置重设备不重人”,广东有科研人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比如科技部一个100万元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做三四年没有劳务费,只有三四万元的绩效费用,这点钱科研人员根本没法过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孙宪忠研究员在他的关于建立“科研友好型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目前的经费管理制度仅仅许可劳务报酬一项列支项目预算总数的20%,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规定,科研经费中劳务费仅可支付给没有工资收入的研究生、博士后、临聘人员,不包括项目负责人报酬。由于无报酬,大量科研人员放弃申报科研项目,教授以上级别科研骨干不愿意做科研。

孙宪忠本人参加评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人中,教授以上级别科研人员非常少。他所在的学科,2015年中国社科院甚至无一人申报,其他科研项目系统也存在这种情况。即使申报项目,也是为了评职称,这导致了近几年科研实际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不论是申请立项材料还是结项材料,都很少有优秀的作品。

症结2

经费配置重设备不重人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3万亿元。早在2012年,中国研发支出就超过1万亿,按购买力计算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虽然科技部否认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科研经费不当使用的说法,但万亿科研经费去向依旧有待厘清。“实际上没有人知道这个比例到底是多少。”大连理工大学孙玉涛教授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主持了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追踪研究科研经费去向。

孙玉涛教授说,中国的科研经费管理还是粗放式的,目前国家对经费使用统计相对薄弱,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统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钱花在什么地方不清楚。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对经费使用的过程监管。”财政部、科技部2015年12月31日下发的《关于中央财政科研项目使用公务卡结算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据了解,科研经费源出多头是监管乏力的主因:不仅有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机构拨付的纵向科研经费,还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横向科研经费,但却无统一的部门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这给科研项目申请者创造了钻漏洞的客观条件:有课题负责人仅仅干一个项目,却一题多报或重复申报,既拿中央财政资金拨款,又拿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出现套取资金、浪费资源的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任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令狐安2014年先后巡视科技部和中科院,他说过一个例子:科技部下属的火炬中心2014年掌握约60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科院下属单位争取到火炬中心项目后,就跟中科院表示,钱是从科技部争取来的,受科技部监管,所里无权监管。可是,科技部也无力监管这笔资金。

有大学财务部门负责人称,近年来,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逐渐成为衡量单位实力的考核指标,申请科研项目出现功利化的现象,学校给出了大量鼓励措施为科研工作者申报项目大开绿灯,经费到手后,高校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程度远超监管,从而导致这一块成为了监管真空薄弱地带,甚至曝出一些科研经费贪腐的刑事案件。

B.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急需改革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科研,不仅出台了许多鼓励科研的利好政策,而且向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各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的科研项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均有大幅度的增加。

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方面,随着学术界被曝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违规使用资金现象,继而激起巨大的争论。

纵观这一争论,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科研经费浪费严重,大约只有40%的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研本身,剩下的60%则被日常开销、请客吃饭、买房买车等消耗掉了。相当部分项目负责人通过开具虚假发票等各种不法手段借以套取、侵吞科研经费。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实例,已经有部分科研人员因此而被判刑。但我国科研人员普遍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他们显然持另一种观点:目前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报销制度很不合理,使每个科研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报销上。即使这样,他们依然无法正常使用和报销其项目中的大部分科研经费。

与上述观点相关,在我国高校和其它科研领域已经产生并存在着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层已经对科研人员产生了更加严重的不信任,因而制定了更加严苛和复杂的监管和报销制度。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则普遍觉得人格受到侮辱,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大大下降。

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和报销制度,找出滥用和浪费科研经费的真正原因,否则就会严重伤害我国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感情,影响科研的发展和质量,进而会给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造成更大的浪费。

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和报销制度,为何“槽点”多多

一位科研人员到农村做调研,即使吃住在农村的家庭旅馆,但这些旅馆一般也不提供正式发票。根据目前的财务规定措施,科研人员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报销,只能自己支付这笔费用。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科研经费的不规范使用? 为弄清这一问题,有必要先梳理我国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制度中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类科研项目:国家项目、一般法人和自然人委托项目,前者称“纵向课题”,后者又被称为“横向课题”。无论“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相关的课题经费都必须首先汇入项目负责人所在的单位账户,然后单位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统一监管。

具体地说,项目负责人对其项目经费仅仅拥有有限的支配权,因为项目负责人每使用一笔经费,都必须经过单位财务部门的审核;如果某笔支出的费用未通过审核,那么,他便不能报销该笔费用。单位财务部门审核能否报销的依据便是各单位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制定的“科研经费使用与报销管理规定”。根据笔者了解的信息,在各单位的管理办法中,有下列几条共同的管理措施:

第一,详细而具体地列明了允许报销和不允许报销的项目。高校允许报销的项目一般有:“采购机器设备费用”、“差旅费用”、“为召开或参加学术会议而支出的费用”、“为收集资料而支付的费用”、“出国考察或调研费”、“资料复印费”等等。向外部专家和科研辅助人员支付的咨询费和劳务报酬也允许报销,但支付额度不得超过课题全部经费的20%。不允许列支和报销的项目有支付给项目负责人和其他项目参与者的报酬。此外,餐饮费用不得报销。

第二,凭正式发票报销。科研人员如果没有正式发票,那么即使确实为项目支付了某笔开销,也不允许报销。例如,在涉及农村问题的课题调研中,有时候需要吃住在农村,即使吃住在农村的家庭旅馆,这些家庭旅馆一般也不提供正式发票。根据这一措施,科研人员必须自己支付这部分费用。

此外,到异地出差,即使科研人员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发票,财务部门也不一定会核准其报销申请。因为根据财务规定,科研人员在报销异地出差的费用时,须提供的数张发票必须具有关联性和完整性,否则便不能报销任何一张发票。举例来说,如果上海的科研人员去北京出差,免费住宿在亲友家,或者由接待单位支付了住宿费和返程飞机票,那么,该北京市内的交通费以及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差旅费均不得报销,即使科研人员提供了相应的有效双程或单程飞机票,也是如此。 第三,在允许报销性项目中,实际费用开支必须与课题申请中经费预算相符。在科研人员撰写课题申请时,必须为其申请做一份项目经费用途预算,例如,“差旅费”为20000元,会议费为20000元。但如果后来这两部分的实际支出分别为25000和27000元,那么超出部分的5000元和7000元则必须由科研人员自己负担。

第四,新公务卡报销规则。自部分科研人员非法套取巨额科研经费曝光以后,几乎所有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采取了更为严苛的科研经费管理和报销制度,其中一项措施便是实行“公务卡报销制”。这一制度要求无论科研人员是购买办公用品、飞机票,还是给项目辅助人员支付劳务费等,都必须通过刷单位为科研人员协助办理的公务信用卡来进行支付。在科研人员进行报账时,他不仅要提供每次消费支出的正式发票、刷卡消费凭证 (小票) 和消费购物清单,同时要将公务卡交给财会人员进行核对。如果科研人员到偏僻的小城镇进行调研,所住宿的旅店没有刷卡机,那么,该实际支出的住宿费便无法报销。

第五,其它措施。财务部门一般还要求,科研人员不仅要为每一笔支出保留相应的发票、刷卡消费凭证、购物消费清单,而且还要将它们分为差旅费、住宿发票、办公用品、市内交通费用等要求进行类别。以出租车发票为例,许多高校就要求,打车无论车程远近,均必须在发票背面注明始发和目的地,以备相关人员核查。

第8篇:杭州环保科研信息动态

第六期

(总第71期)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七年七月三十日

科研、规划工作

本期要目

★ 发挥科研优势、服务污染减排

环评工作

★ 我院(公司)环评工程师考试再创佳绩 ★ 环评中心暨院团支部举行环评技术交流会

科技特派工作

★ 我院两位科技特派员选派、培训完成

争创青年文明号系列报道

★ 我院两中心争创“青年文明号”

★ 我院两中心迎接“市级青年文明号”检查

简讯四则

科研、规划工作

发挥科研优势 服务污染减排

实施污染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减排约束性控制目标,我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要比2005年分别削减15.1%和15%。我院根据市局要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基础资料不足等多方面困难,积极承担市局下达的《杭州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可达性分析与对策研究》调研课题,负责完成了《杭州市主城区2007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和《杭州市主城区“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初稿)。同时,主动协助淳安县、临安市环保局开展减排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淳安县、临安市的“‘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规划”(初稿),为管理部门实施减排工作和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相震)

环评工作

我院(公司)环评工程师考试再创佳绩

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办公厅以国人厅发[2007]82号《关于2007监理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合格 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了07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 试合格标准。对照标准,我院(公司)今年参加考试的13人

. 1 . 中,有9人通过了环评工程师考试,考试通过率69%。这次通 过考试的人员有:叶敏、赵新民、潘向忠、夏阳、唐伟、卢滨、陈芸、陈娴、姜斌彤。至此,我院已有环评工程师13人,公司已有环评工程师7人。这将为我院提高环评报告编制质量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这次通过考试的环评工程师,他们将于8月下旬~9月上旬陆续赴北京参加环评工程师登记培训。(余世清)

环评中心暨院团支部举行环评技术交流会

为庆祝我院(公司)2007环评工程师考试再创佳绩,环评中心暨院团支部于7月21日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环评技术交流会。院领导、环评、科研、规划中心的近30人参加了交流会。

交流会上,首先由环评中心组织了八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采取随机抽取环评人员进行思考回答,然后再进行集中讨论的方式,使大家在很融洽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会后,团委举行了名为“沟通”的游戏,采用互相挤眼睛的方式来传播“病毒”和“快乐”,说明“病毒”是很容易传播的,而“快乐”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另外,还采取了随机抽取6对人员,让每对人员互相讲出对方的优缺点的方式,使大家的开心的笑声中增进了了解,密切了感情。

本次交流会突破了以往在院内提前报名准备文稿交流的方式,而改为在院外轻松的环境中寓教于乐,得到了环评中心广大员工的认可。类似的交流会环评中心将在适当的时候不定期次的举行。(余世清)

. 2 .

科技特派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我院两位科技特派员选派、培训完成

根据杭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我市第二批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杭科特办[2007]3号)和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关于确定杭州市第二批科技特派员的通知》(杭组通[2007]30号)文件精神和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我院潘向忠、刘克澄同志被选派为杭州市第二批科技特派员,并分别派驻萧山区新湾镇和淳安县鸠坑乡。 7月17日至20日,被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在杭州市委党校参加了杭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听取了市委党校胡旭杭教授、马晓秋教授、市科技局楼健人局长、市农办黄幼钧副主任等向大家介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明确了科技特派员派驻乡镇的工作任务以及有关纪律和政策,并要求本月底前到派驻地报到。

通过培训,使我院两位科技特派员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对自己的任务和面对的困难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并表示一定会克服困难、虚心学习、找准位置、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农村科技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树立科技特派员良好形象。(刘克澄)

.3 . 争创青年文明号系列报道

我院两中心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

今年,我院科研中心和环评中心均申报了“市级青年文明号”,分别成立了以徐海岚、余世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按有关要求将人员、承诺服务内容、便民服务措施等上墙,接受监督。

我院科研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为:承担市局下达的区域、流域性和专项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课题、政策调研报告(论文)的研究、撰写,为局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处理环保科研信息,编制环保科研杂志;做好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等;承担院交办的其它任务。科研中心“争创青年文明号”承诺服务内容包括:忠诚环保,奉献社会;聚精会神搞科研,一心一意谋发展;克难攻坚,为环保管理提高技术支撑;争创一流环保科研单位。科研中心的便民服务措施有三条:一是加强环保基础理论学习,提高为环保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提供环保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市民及环保科技人员提出的问题;三是开展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我院环评中心的主要职责为:承担各种环评咨询业务,积极为客户做好环评评估工作。承诺服务内容包括:忠诚环保,奉献社会;以诚取信,以质取胜;满意服务,品味做事。拟推出的便民服务措施有三条:一设立青年文明号服务卡片;二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免费的环保知识讲座;三是与社区结对,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四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服务。

通过创建活动,我院科研中心和环评中心的青年团员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技术素养,为我院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杨强

潘向忠)

.4 . 我院两中心迎接“市级青年文明号”检查

根据《杭州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和团市委、建委团工委的统一安排,市级青年文明号检查小组于2007年7月17日来我院环评中心和科研中心检查工作,并召开了争创工作汇报会。 会上,我院环评中心和科研中心争创“青年文明号”的“号长”余世清和潘向忠同志分别汇报了本部门2006年的争创工作情况。科研中心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汇报: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团员理论水平;二是潜心环保科研事业,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各类公益文体活动,奉献社会,丰富业余生活。环评中心主要从环评工作角度展开汇报: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团员的理论素养;二是加强环评技术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团员的技术素养;三是加强青年团员的人生观塑造,培养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新一代青年。 检查小组还实地参观、检查了两中心的工作场所和“争创青年文明号”准备工作,对我院两中心的先进事迹和准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创建工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意见。 (杨强 潘向忠)

简讯四则

●根据杭环保党组[2007]29号精神和局领导的要求,杭州市环科院党支部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了《市环科院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加强环境科研、推动环境保护,提升环境品质”这一主题,确定了我院大讨论活动落实推进阶段重点要推进的三项工作,并将重点推进的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并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沈旭)

.5 . ●7月17日,我院董军同志被杭州市科技特派领导小组评 为杭州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称号。

● 我院杨强荣获杭州市直机关2006优秀团员称号。 ● 我院许文锋同志代表杭州市环保局系统参加了7月24-26 日在建德市举行的浙江省环保系统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在十二个参赛队中,杭州市代表队最终获得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较好成绩。(许文峰)

编辑:刘勤 审核:沈海峰

. 6 .

第9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处理、交流和决策都需要高质量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高校科研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科研管理内容也比较复杂,科研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面临项目、资金和人员管理。因此制作一个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软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学科门类多,科研项目及成果所涉及科学领域较广,其数量亦比较大,这给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无疑是最科学和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又便于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科研信息的搜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反映高校的科研活动,为日常事务的处理和管理职能提供支持。在人类发明计算机之前,管理信息系统完全是手工作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及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技术大大提高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能。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要分清楚哪些信息适合计算机处理,哪些信息更适合于手工作业,在工作中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以求达到最佳的管理方式。因此,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一个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已显得非常重要。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参加科研项目人员信息管理、科研项目管理、项目获奖管理、期刊论文管理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Sun公司在1999年初推出JSP 1.0后,又在1999年11月推出JSP 1.1,Sun终于凭借Servlet和JSP技术,迅速的占领了绝大部份的企业市场份额。在2002年4月,JSP发展到

1.2版本。到2003年Sun推出JSP 2.0,同时推出的JSTL(JAVA 标准标记语言)取代JSP表达式的弱点,更进一步简化JSP的编写。 JSP慢慢变成一种非常成熟的WEB技术,JSP凭借其技术成熟,稳定,及Java的强大功能和跨平台能力成为WEB企业应用的王者,占领了80%以上的企业应用市场。而ASP则靠快速开发,方便发布以及依靠在微软的大树下分食中小市场和个人用户。

在传统网页HTML文件中加入JSP标记和JAVA程序段,就构成了JSP网页。JSP(Java Sever Pagae)技术是由Sum公司提出,多个IT公司参与合作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标准。JSP规范 是WEB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交易系统以及软件开发工具厂商间广泛合作的成果,该技术为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WEB页面提供了一个简捷而快捷的方法。JSP的实际目的是使得构造基于WEB架构的应用系统更加容易,方便和快捷,而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和各种WEB服务器、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浏览器和各种开发工具协同工作。

JSP相对于传统的动态网页开发工具而言,由于继承了JAVA语言的许多优点,用JSP开发动态网站十分方便,开发效率较高。此外,JSP还具有强大的组件(Java Bean)支持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复用,进一步提高了开发效率。

JSP简单易学,开发方便,因此JSP业已成为目前主流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之一。JSP的优点如下

(1) 借助JSP技术,WEB网页设计人员可以使用HTML或者标记来设计和风格化

WEB页面,使用JSP标记来生成动态WEB页面。在服务器端,JSP引擎负责

解释JSP标记和脚本,生成请求的内容,然后将结果以HTML页面等形式发

送回浏览器。这样开发者可以保护自己的核心代码,同时可以保证任何WEB

浏览器的高度兼容性。

(2) JSP页面可借助可重用的,跨平台的组件(Java Bean),来执行WEB应用所

要求的极为复杂的业务处理。能够共享和交换调用一般操作的组件,或者让这

些组件被别的开发人员或开发团队使用。基于组件的开发方法大大加速了软件

团队的开发过程,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开发人员和团队的开发技能,并能快速寻

找能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

(3) 通过开发定制化标签库等方法,JSP技术可以支持动态扩展技术。第三方开发

人员和用户可以为日常功能创建定制化的标签库。这样WEB网页设计人员就

能够借助普通的网页工具(如HTML),来使用可执行特定功能的组件。

(4) 作为JAVA2(企业版本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JSP技术能够支持高

度复杂的、基于WEB的企业级应用。JSP技术可以轻松地与现有多种应用体

系架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开发工具和技巧,并扩展到企业级分布式应用

环境。

三、本课题研究方案

系统采用Eclipse开发采成环境,选用SQL2000作为数据库。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属于中小型的企业级应用,所以选择Tomcat作为Web应用服务器。本管理系统选用JSP技术开发,这是Web应用开发的主流技术之一,并结合JavaBean、Servlet技术,也就是基于JavaBean的MVC设计模式,利用在校所掌握的Java技术,开发这个管理系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使用了UML进行用例建模。在数据库的概要设计中,采用E-R图进行数据库分析。

四、本科题研究内容

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所需要的功能从用户角度进行简单划分,可以分为用户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用户功能主要提供给用户使用,后台管理功能主要提供给管理人员使用。

用户的相关功能及模块如下:

※ 用户注册。

※ 用户登入。

※ 模糊查询功能。

后台管理相关功能及模块如下:

※ 项目参加人员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 项目基本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 项目获奖情况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 期刊论文管理模块包括:显示添加修改删除查询。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第 1 周 --- 第 2 周毕业设计选题及进入项目开发的准备阶段

第 2 周 --- 第 3 周提交开题报告

第 4 周 --- 第 5 周项目需求分析

第 6 周 --- 第 7 周界面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

第 8 周 --- 第10周系统实施

第11周 --- 第14周测试、维护、文档编写

第15周 --- 第18周提交论文和设计作品,并按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19周 --- 第20周完成论文和设计作品的最后工作,等待毕业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张新曼.精通JSP—Web开发技术与典型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6

[2] 叶核亚,陈立,廖雷.JAVA2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

[3] 周绪,管丽娜,白海波.SQL Server200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5

[4] 张军.JSP网络应用开发例学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5] 吴建, 郑潮, 汪杰.UML基础与Rose建模案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06.2

[6] 韩万江,姜立新,宋茂强.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上一篇:英语四级作文框架下一篇:三十讲心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