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实践成效策略

摘要:现阶段小学越发重视素质教育,而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其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可对其科技素养进行有效提升,最终使得小学生可以养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于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特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德育实践成效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德育教育

一、分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明确增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之一,综合来看当前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状况可以发现仍旧有较多问题存在,与素质教育具有较大差距。当前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并未形成与智育教育相同的科學、系统且规范的教学体系,而且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当前新形势下符合小学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探索。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每个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环境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此种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所以需要注意该时期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而使其可以逐渐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深切感悟。换言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由此可见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探讨小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效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者为国家政府,其用于青少年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将军事国防、劳动技术、思想教育、生存磨炼、科技创新等各类教育于一体,是对小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有效提升的实践场所。就我国某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而言,当前已经配备美术创作室、微机室、设计室、卫生保健室、电子技术室、服装制作室等众多实践活动场所,可对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军训等多项活动进行有效开展,不仅可对小学生吃苦耐劳、创作、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进行提升,还可做到小学生环保意识、劳动意识、民族团结意识的增强,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经过我校众多教师的精心研究和深入探究,特将德育教育的有关策略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开展组织记录教育活动。小学生参与培训需要统一着装,并学习行为规范、宿舍管理规定、就餐须知等校规校纪。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军训教育,对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进行培养和提升,进而为后续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借助健康保健、体质测验等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可对自身体质状况有基础了解,并清楚煤气毒、溺水以及触电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典型反应,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急救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学会生活的自救,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第三,开展劳动意识教育活动。借助卫生评优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自觉讲究个人卫生与公共卫生维护良好习惯进行有效培养和增强。此外还可借助农场实习基地和餐厅现有设施引导学生对“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学生节俭和劳动光荣的意识得以树立。

第四,开展生活生存意识教育活动。在培训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展开内务整理、卫生清扫等各类生活实习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在实践过程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以及收拾床铺,进而将在家庭养成的娇宠习气进行克服,生活自理意识得到增强,生存能力持续提升。

第五,开展协作意识教育活动。机械维修、手工制作、电脑常识、电子技术、美术创作、摄影、生物探究、服装设计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可在教育活动借此对学生的协作意识进行培养。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洋葱切片的制作、简单照明电路的连接、自行车的拆装、卡通图画的创作、国结的编制、电脑动画的制作、场景服装的设计以及制作等,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会对其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于学生日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礼仪实践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对现阶段应当遵守的语言礼仪规范、学校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等有明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对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礼节礼貌、常用手势及动作进行学习,并在日后进行有效应用,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礼貌,做到待人接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使得学生可对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礼仪文明史有深一步的了解。

总之,小学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且可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于乡镇小学而言,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优化改进,使其可以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而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收获更加优异的德育教育成效。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在国际的地位也随之增长,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随之改变,因此当前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家长均越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提升。德育教育属于素质教育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本文简单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为研究该项内容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当然,我们还需继续深入研究有效推进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汤秀华,周仁彬.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德育研究[J].才智,2018(21):165.

[2]杨培禾.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J].国德育,2018(02):1.

[3]张晓玲.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7(23):99-100.

[4]蒲素.构建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J].现代小学教育,2014,30(05):11-13.

山东省惠民县淄角镇中心小学,山东省惠民县,251716

作者:何丹丹

第2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运用

【摘 要】在现代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校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获得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发展。因此,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并科学指导活动的开展,让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和有效。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运用;现状及对策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效运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是非常重要。教师正确运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能够推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障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得到持续有效的开展。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运用手册的过程中却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将手册的指导价值充分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的运用,达到理想当中的指导效果。

一、加大师资培训,提高运用效果

要想更好地提高手册的运用效果,将手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首先就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这样才能真正让手册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和合理,对整个活动的开展起到指导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升活动的活力和趣味,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学习更多的本领和技能,比如,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属性;植树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学生热爱生活;开展讲究卫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注饮食视习惯和自身的健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小学学校在此过程中不断展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本学校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对相关教学工作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保障小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和其他教育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整合现代教育中的各项教学资源,及时更新自身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将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改变传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氛围沉闷的局面,增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力和生机,培养学生参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紧跟素质教育发展潮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固有的教学习惯,为小学生构建多元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的运用效果,激发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级、县区的培训工作中,和骨干教师多多加强交流,在此过程中对成长手册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在活动中进行运用和把握,达到理想的运用效果。

二、做到因地制宜,提高运用效果

要想更好地在活动中将手册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就应该真正做到灵活调动,因地制宜。这样才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开展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教育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共性活动主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设计,促进全体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和本领,尤其是一些实际技能,并增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学校教育之中,且教学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让自己能够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手册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效果。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结合手册中的活动主题,调动周边资源及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手册中的理论知识,在手册的指导下,教师要认真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内容进行精心的安排,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样才能让活动在手册的指导下做到层层递进、有的放矢地展开,更加相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三、鼓励学生探索,提高运用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提出学校要多层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使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手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率,正确指引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用正确的思想指引学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求取和探索适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和活动效率。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运用手册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探索,突出学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和决策权转移到学生身上,将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大胆地探究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参与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效果,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充分发挥手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功能。

教师要不断学习手册的内容,更高效地将手册运用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手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效果,以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例如,在将“绳结探秘”“塑料瓶里的种植园”作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时,绳结探秘这一主题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入手,将小绳结作为主要的探究内容,探索生活中的大学问,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让学生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增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在“塑料瓶里的种植园”这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废旧瓶,并在其中进行种植,加强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让学生能对植物有一种爱惜之情,学会爱护花草树木。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锻炼,学会最多的本领。

四、突破课时限制,提高运用效果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对小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接触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对学生社会属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深远的意义。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有效运用手册,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合理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计划,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一般而言,教师只是在规定的课时内,运用手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将手册的功能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小学阶段的学校生活中,有很多环节都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灵活地将手册运用到各项活动之中,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的限制,提高手册的运用效果。通过全方位运用手册,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手册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参与和创新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能够辅助小学生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研究、激励评价,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教师在运用手册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正确意识到手册的优势,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一周营养食谱设计”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活动目标设定为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认清食物营养指标,并能够尝试进行搭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导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可以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设置为技能训练和实践配餐练习,让学生可以結合当前的季节,在菜园中选取一些食材,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分享和品尝,突破实践活动课的时间限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作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达到理想的活动指导效果,为活动的开展起到保障的作用,真正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在当前,教师主要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做到因地制宜、鼓励学生探索、突破课时限制、深化活动参与、展现活动价值等几个方面,不断提高手册的运用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达到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0(96):7-8.

[2]杨素来.有效教学实践 助推深度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46+48.

[3]孙卫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67.

[4]徐渭.科学运用成长手册,助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规范养成[J].基础教育研究,2021(14):16-17.

作者:樊紫红

第3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在于其强大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其工具性来讲,语文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运用无所不在,兼以课程改革着眼于将我们的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它将语文课堂知识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并将两者有效结合,互为表里,很好地结合了生活化教学策略与开放性课堂模式的构建,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文、地理、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课程形式正是有效联系语文学习与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有力纽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效完成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迅猛,国际竞争日趋复杂,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强大能力,更在于其能够有效融入到具体的团队活动与集体组织当中。鉴于此,我们语文教学活动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与能力,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中流砥柱型人才。这方面,综合性实践活动就需要全体学生全员参与,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观念与集体意识。

元旦前夕,结合这一重大节日,笔者将“新年寄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搬到具体的课堂活动中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为“新年寄语”活动准备几个节目。不用教师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自觉组成小组,有效合作,排练精彩有趣的节目,为新年的到来献礼。排练过程中,朗诵小组的成员全体上阵,或独口,或齐声,有模有样,煞是好看。甚至有的学生还设置了对白展示,集体发声烘托气氛,运用音乐背景为朗诵增色等活动环节,将学生们的朗诵才华与青春活力展示得淋漓尽致。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谈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学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相信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注重体会搜集,体会“发现”的快乐

众所周知,综合性实践活动给我们所呈现的只是一场活动,或者一节展示课,但这仅仅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冰山一角,更多、更广阔的快乐在于准备过程中搜集资料的不断“发现”。从中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为综合性实践活动本身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会到了操作、发现的快乐。由此,他们会由衷地爱上语文知识,爱上生活本身,爱上探究活动的逐步深入。

在举行一次以“我爱文学”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准备阶段从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入手开始搜集资料。结果很多学生在后来的课堂陈述中表示,以前像戏剧剧本、诗歌、随笔这些在课堂上较为冷僻的体裁,他们根本不感兴趣,觉得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但这次搜集活动过程中,他们竟然深刻体悟到了这些文学内容的巨大魅力。一名学生在看《三块钱国币》的过程中,为丁西林最后一刻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的艺术性想象写作手法尤为赞赏,当了解到他还是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时候,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并坚定了自己全面发展,绝不偏科的学习原则。有名学生在整理徐志摩的诗歌材料过程中,对其回环往复、首尾呼应的写法由衷地钦佩,并不断地模仿,不断地写作,竟然写得有模有样,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甚至還有几篇“豆腐块”在相关报刊上发表,极大地激发了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三、倾注情感投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延展无限时空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基于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而开设的一项学习形式。为了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几节课来进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积极组织,即使是在学校,我们也需要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一些活动来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创造条件,延展无限时空。

从地点来说,不仅仅课堂是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的阵地,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电教室、广播室、形体室、活动室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活动的有效空间,结合这些场所的具体职能,将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效融入其中,会一石多鸟,取得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在时间选择上,每周学校组织的升旗例会、班级班会、植树节的植树活动、团委的入团仪式、德育活动的教育讲座、安全活动的主题会议等,都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多方联系,与这些活动相整合。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锤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升华了这些专题活动的活动效果。可以说,只要我们教师有心,学校与家庭、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无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我们需要积极挖掘,倾情投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遗余力。

四、注重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学科在编排上已经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同步和互相交融。在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更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大胆地把语文放到一个综合的大舞台去展现,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方法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整合的意识,而且还应具有整合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还应具有更为广博的横向知识,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不仅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文永.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2010(12).

[2]宋慧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J].读写算,2012(6).

作者:张晓芳

第4篇:《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话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手抄报

感人的故事

你在想什么

小学 《难忘的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指导老师: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黄红芳高丽华 卢照坤一.活动设计

(一)活动背景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既是我们对跨世纪教育发展的积极应答,也是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沙溪小学只有走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我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提出: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一体两翼”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两翼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品牌的形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小学阶段马上就要过去了。对于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小学生活是令人怀念的。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让同学们回忆在校六年的快乐时光,激发同学对老师、同学、母校的感恩之心。而在前几次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这次活动是学生小学生活的真实记录,他们对活动的过程会更感兴趣,会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

(二)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同学,或难忘的母校,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做班级纪念册。2.为老师,同学,母校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写写给母校的建议书,倡议书。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再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激发感恩的心。2.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2.表达对老师,同学,母校的感恩之心,并立下美好志向。(三)活动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本次活动在六年级开展,全班同学都参加活动,指导老师有六年级的四位老师,分别是黄红芳、卢照坤、高丽华、梁燕萍,从2010年4月14日到5月28日,共需要17课时,其中课内8课时,课外9课时,主要在学校和家里进行活动。单元与课型设计开展主题活动由这些活动内容组成: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资料整理,成果展示活动.第一阶段:开题活动.课堂1课时,是开题课,组织学生定好活动计划,课余1课时,完善计划。第二阶段:学习活动.课堂3课时,课余3课时,是方法指导课和问题探究课.主要完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的活动内容,包括写写难忘的老师,同学,母校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点事,写写给母校的建议书和倡议书,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第三阶段:交流评价和资料整理活动.交流评价课,课堂1课时,课余1课时,整理资料课,课堂1课时,课后自己安排。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策划成果展示活动,课堂1课时,课后准备展示活动的时间约3课时,各班级成果展示课1课时,级组的成果展示课课1课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开展活动(2010年4月14日)1.回味,唤起眷恋之情:我们小学的学业即将完成,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是谁陪着来的?还记得那时的样子吗?老师、同学、母校给你什么深刻的印象呢?(让学生在一串问号中勾起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2.展示,激发任务驱动:我们,几十个成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我们在这儿流过汗水。大家请看——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回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活动,好不好?3.制定并填写计划活动阶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召集人开题活动浏览建议、制定计划收集整理实物、图片、资料成长足迹阅读别人回忆小学生活的作品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讲讲与老师、同学、母校难忘的事。制作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阅读课内材料写临别赠言为母校做些事小组自定内容写一份倡议书写一份建议书整理资料整理关于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的有代表性的资料策划展示活动展示活动指导老师在展示以往活动剪影,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指导老师在指导同学们指定活动计划小组长汇报各组想探究的问题第二阶段:学习活动。(2010年4月18日到5月18日)在成长的足迹这一活动中,以阅读别人的美好回忆,勾起对小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讲讲与老师、同学、母校难忘的事,制作班级纪念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讲出与老师、同学、母校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诉说他们的感恩之心。有同学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有感而发写下的文段“她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似乎要洞察一切的慧眼,还有那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她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高老师了。她的课堂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学生进行丰富想象,学生经常收到她的爱心糖果。在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这是许嘉敏同学在作业本中摘抄老师的话语“别紧张,别害怕,放开胆子尽情地说!”“观察得多仔细,描写得多形象呀!人物的心理描写多细腻呀!”“你的文章打动了读者的心。”“很高兴你能运用课文里的表达方法。”“你没有认真审题,书写马虎,重做一遍!”“这道题讲解两遍了,你在想什么,快更正!”“你要加油,让你的成绩赶上来,我对你有信心。”“只要你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你就是学习的主人了。”她一边做动作一边学着老师的嗓音说着这些话,仿佛一个样。最后她深情地说:“无论是对同学的表扬还是批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对同学的爱!”同学听完都热情地鼓掌了。这不正是对老师的感恩之心的表现吗?还有许多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合作、争吵打骂等难忘的事情,并把许多感人的故事编辑在班级的纪念册中,永久珍藏,细细品味。在依依惜别的着一活动中,我们通过阅读课内材料来感受其他人对师友和母校的的不舍之情和了解表达感恩之心的方法后,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要为老师、同学、母校写毕业赠言。同学们的赠言流露出他们真挚的感情,例如有学生给老师的赠言:“一句轻柔得表扬,心里那么甘甜;一句亲切的鼓励,浑身充满了力量,至今铭记的不仅仅是老师无意间说的话,没有您的话语不会有我今天的收获。黄老师,谢谢您!”一字一句都载满了同学对老师的欣赏和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六(1)班一同学送给对方的赠言:“洁雯同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撒满了我俩的欢声笑语;在教室跳动的音符里都记载着我俩的可爱笑容。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笑容,也永远不会忘记你!”“认识你是我的欢乐,离开你是我的痛苦对于即将的离别,支持着我的是重逢的盼望。”多纯真的友谊呀!这是同学写给母校的“还记得,刚踏进沙小大门的时候,我还这么矮,现在已经这么高了。沙溪小学,是我这颗种子发育成苗的大花园,沙溪小学,是我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地方。啊!我的母校,我爱你!”“我们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欢声笑语荡漾在操场上。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记忆,美好的记忆如一篇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字里行间写满了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为了表达对母校的谢意,同学积极参加“添绿活动”,为学校捧来一盆盆翠绿的植物;开展“弯弯腰”活动,见到校园内有垃圾就自觉弯腰捡起,保持校园的洁净;写下地份份建议书和倡议书,为母校出谋划策,有的还投放在校长信箱里。第三阶段:交流评价和资料整理活动。(2010年5月19日到5月21日)各小组同学把早段时间写下的内容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把比较好的材料编辑在班级纪念册中。老师指导同学对纪念册中的资料作修改和补充。对各组员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表扬先进,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各小组在讨论设计他们的展示活动计划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2010年5月21日到5月23日)同学们的展示内容包括:

1、手抄报展示。

2、表演小品。

3、快板。

4、班级纪念册。

5、照片集。

6、“光荣的童年”幻灯片。

7、优秀作文集“美好的成长足迹”组在展示他们制作的六(1)班照片集“依依惜别”组在展示他们制作的手抄报“流金岁月”组的代表在朗读他们收集的优秀作文“流金岁月”组在演唱《童年》“光荣的童年”组一边唱快板一边展示他们制作的奖状、奖杯等的幻灯片“成长乐园”组在展示他们制作的班级纪念册学生们的荣誉这些都是学生获得的荣誉第三阶段:收获与体会学生感言: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要对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还有美丽的校园说:“再见”,这次我们六(1)班的班主任给我们开展了最后一次综合性活动总结——《难忘的小学生活》,我想这对我们十分有意义。这次黄老师没让我们自由组合小组,这是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这样分组也可以考验我们同学对平时是否合作默契,是否像桃花心木苗那样……我觉得黄老师这次安排得很好。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分两个部分完成,一时成长足迹,二是依依惜别,我在成长足迹这块担任找照片和放映,依依惜别则是担任找古诗和念古诗,我们大家配合得算比较默契,都能完成组长布置的任务。不过陈建文那个组做得最好,他们组员都印了自己的手印,再加上他们放的背景音乐,简直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十分煽性感人。这次的综合性学习的题目是《难忘的小学生活》这暗示着我们马上就要各自奔向其他的中学和其他的班级,在这之间会有离别的苦,但是就是因为这种苦才能使同学们好好珍惜现在,珍惜我们的老师,珍惜校园及校园中的一草一木。 教师感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我们从制定了计划、畅谈了小学生活难忘事、向老师、同学、学校表达了谢意、组织同学制定自己的纪念册和班级的纪念册、写临别赠言、准备展示活动等等。在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心,又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本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选择自己组要展示的内容。在这过程中,各组同学从选择材料到写展示流程稿,制作幻灯片和排练等活动,完全由同学们策划和组织,老师只是做些适当的指导。各组同学都用上了不同的形式来展示:有作文欣赏,诗歌诵颂,小采访,问答,写寄语,送赠言等。形式多样,展示生动有趣,使师生们乐在其中,本次活动收获丰富。

第5篇: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

总结

我校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是在启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开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一本教材,没有教参,课程资源要靠师生共同去开发,如何实施要靠教师去探索。我们边学边做边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在艰难中起步。现在回想期间艰难探索的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如果说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初见成效的话,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专题讲座,学科——理论先行

如何使教师们很快地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中的“新”课程,了解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鉴于此,上学期初,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的绿洲》专题学习讲座,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做了周密部署,使教师对本课程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此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学校还组织教师登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及时捕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学习其中的优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

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二、结合校本,整合创新——积极行动

(一)整合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要有生命力,要凸显特色,就得与校本课程、学校特色结合起来,所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大特色是: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活动设计方案。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校教学特色。我们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两个标准化的多媒体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电脑进教室,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计算机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使课堂小天地连接着网络大世界。如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五年级学生正在教师引导下点击鼠标,打开“http://www.jxol.net/yyzdwyn/index.htm”进入“《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走进维也纳”。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配着优美清晰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了解奥地利风景如画的地理环境,欣赏连绵不绝的维也纳森林,风姿卓越的蓝色多瑙河;瞻仰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聆听着巴赫、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家的旷世杰作天籁之音;流连于金碧辉煌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陶醉于气势磅礴高雅热烈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随后让学生们交流对这座音乐之都的总体印象。

——四年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网上搜索,《走进菊的世界》综

合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欣赏中国名菊的风姿绰约,品评菊花美名的诗情画意,感受给菊花命名的喜悦兴奋…… 思维在点击中跳跃,情感在欣赏中升华,个性在交流中飞扬,无拘无束,跨越中外的网络课堂成了学生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乐园,放飞个性驰骋想象的天堂。

(二)结合校本教材,展示多彩活动

我校组织教师利用假期编写了《启蒙》系列校本教材。这六册校本教材选取了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让孩子在记忆的年龄段积累这些古诗文,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受、领悟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加厚和刷新人生的底色,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也围绕校本教材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三字经》诵读比赛”;二年级“小小成语摘录卡评比”;三年级“《弟子规》表演背”;四年级“趣游古诗园”;五年级“名言警句书签制作”;六年级“古诗新唱”等。在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读读,背背,画画,演演,写写,唱唱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文化,从中积淀古文的形式,受到思想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回忆七彩童年的一段经历。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令老师们刮目相看。

(三)围绕地方特色,开展系列活动

我们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活动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发挥社区教

育优势,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月,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验母爱的伟大,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护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当一周“鸡妈妈”,写《护蛋日记》和《给妈妈的感恩信》,争当“护蛋英雄”,从护蛋体验中感受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懂得孝亲敬长的道理,从和母亲的互动交流中,促进沟通,学会感恩。

四月,为了配合校大队部“看家乡新貌、寻家乡名人、做校园小名人”方案的实施,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与探索活动,

1、参观家乡名企业——江苏省名企业苏青集团;

2、瞻仰家乡名址——张大烈纪念馆;

3、调查家乡名河——富贝河;

4、访家乡名人——“剪纸能人”钱仁祖老师;

第6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1-05-25 08:48:00 ]阅读:610作者:吴建强 编辑:studa090420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因此,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茶文化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茗山茶园”品种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还邀请了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铁观音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安溪的春秋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安溪、热爱安溪茶文化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制茶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介绍铁观音的来源故事等,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三、贴近学生生活,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点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

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引证文献:

杨蓉 对小学作文写作的思考与实践 [期刊论文]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9(4) 返回顶部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期刊论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运用2008(23) 期刊论文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2009(10) 期刊论文 对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2007(6)

期刊论文 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整合2006(4)

期刊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研究2010(5)

期刊论文 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谈2008(8)

期刊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学习应用的实践探讨2006(2) 期刊论文 例谈"概念"驱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2008(6)

期刊论文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观下的学习活动特点2007(11)

期刊论文 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过程的几点思考2005(6)

第7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指导下,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现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注重活动实施和教师培训的有机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方面,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最少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领域。能力方面,它需要发现问题、课题设计、社会调查、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课题研究,就不那么得心应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另外,在综合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应当加强教师的合作。综合学习课题,都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以学科为划分依据的教研活动难以适应综合学习开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间的合

作和交流也都突破了学科界限,这样的交流形式,应当制度化,定时间、定地点,让教师交流体会和策略,商讨疑难问题,分享做法与经验,在促进课题实施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可以将考虑分层、分模块培训,使各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逐步地提高。

二、以综合实践教材为扶手,通过课题研究驱动综合实践课开展

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研究,教师们对照课标,对综合实践课程的作用明确了认识,意识到上好综合实践课能推动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较为突出表现在:以综合实践教材为扶手,通过把课本上一个个主题,确定为研究课题,明确了实践主题,同时注重课内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让学生们通过调查、收集文字图片资料、走访等活动,做足了“实践功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参观游览式、娱乐竞赛式、主体对话式、信息点击式等各具特色;引导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四、综合实践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

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给我们师生提供了共同成长的平台,让我们在新的教与学中一展身手。我们今后将不断探讨,不断发现;我们也将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为新课程改革,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第8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我校自建校以来,努力实施新课改,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就我校今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利用本校有利资源,引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我校把科学课搬到我校的认知园来上。充分利用认知园的丰富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由科学老师带领两个班的学生前往认知园劳动参观学习。看着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认知各种植物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的菜农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庄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菜农种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农村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

2017至2018学年度综合实践教学总结

第9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实践课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和社会”,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教育灌输。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首先,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眼中的秋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书本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其次,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实现学生乐学的需要。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我与学具》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锻炼和提高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讨论与合作。从而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到了通信及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最后,要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

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育叙事案例下一篇:公司财务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