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阅读答案

2022-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永远的丰碑阅读答案

永远的丰碑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日记》

一位年过七旬,五度千里迢迢慰问天安门国旗班,在爱国拥军方面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捐款捐物达20多万元,他就是享誉全国的拥军模范,临夏州政协委员、临夏市政协常委、临夏市工商联执委,回族老鞋匠喇震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地处西北的临夏也和全国一样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千帆竞发。喇震洲靠祖传手艺勤劳致富过上了好日子,他的五个子女也长大成人,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幸福安宁的生活,加深了他对伟大祖国和对和平卫士的热爱。1994年“五一”清晨,他在家没事,就随手打开电视机,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节目。突然,电视屏幕上闪现出升国旗仪式的镜头,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他的心情久久也不能平静,尤其是那面红旗,让他想起了曾经在他家居住的的王震将军的警卫连和那面“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红旗,于是就产生了想慰问一下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念头。他默默的记住了国旗护卫战士的人数,并根据他们的身高估算出大小5种鞋子的尺码,决定用自己拿手的绝活和最好的材料,为战士们各做一双皮鞋。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到临夏监狱旁边的临夏州武警支队,把这个想法首先告诉了支队政委马峰和支队长周敬先。这两位来自八百里秦川的领导一听喇震洲的汇报后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当着喇震洲的面给甘肃省武警总队领导打电话。从话筒里传来这样的声音:“工作了40年,像这样的回族爱国人士我们大力支持”。并给他留了3个北京武警部队电话号码,以便让他联系。武警领导的大力支持,使喇震洲的心里暖烘烘的,他一路上小跑回家,紧锣密鼓地工作起来。首先是按照传统的手工工艺认真地进行选料、磨皮、杧鞋,尤其是在鞋头的选料上更是精益求精。他知道鞋头对材料的要求是最高的,不能有皮伤,沙眼。再就是加班加点,不分昼夜,一针一线与老伴一起干了四个多月。本想赶在“五一”劳动节前送给国旗护卫队,不料他却因过度劳累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出院后刚做了一段时间又病倒了。待病稍微刚好一點,他又拿起月牙刀、针线包,没日没夜地干起来。直到当年国庆节前才顺利做完全部鞋子,带去慰问国旗护卫队。

9月29日上午10点,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喇震洲带着36双拥军鞋和老伴马凤霞(马赛力)做的36双鞋垫,一面印着“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锦旗和一份慰问信,千里迢迢独自一人乘坐火车来到了首都北京。火车在原野上奔驰,喇震洲的心也在翻腾,虽然是卧铺,可在火车上他一直没有睡觉,生怕把带来的锦旗等东西弄坏。这是他第一次到北京,心情非常激动。到了北京,刚下火车,火车站口人山人海。喇震洲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好不容易“拼”出了一条道,挤得老鞋匠气喘吁吁,浑身是汗。他顾不得去擦汗,马上去找电话亭。由于对周围环境不熟悉,电话亭一时半刻也找不到。去打听,对方又听不懂临夏方言,最后终于经过比划找到了一个。通过州省武警领导提供的号码,他拨通了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政治处的电话。随后武警支队的领导派名叫武小军、倪兵的两名同志驾驶三菱越野车在北京地铁口来接他。把他首先拉到了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政治处,在政治处,张植林主任接待了他,并陪同他来到了国旗班。在国旗班会议室的圆桌上把鞋、鞋垫等慰问品一一摆好,两个队长及指导员双手接过了喇震洲的慰问信,仔细阅读。这时候升旗手毕可军端上了苹果。毕可军身高1.87米,穿44码的鞋。他这次来京准备了五种鞋号。在这里面他找出了44码,让毕可军试一试。结果一试真合适。毕可军连说:“挺好!挺好!”,他又抽出老伴做的一双鞋垫,让他试,他连说“合适!合适!”。当天晚上北京武警部队安排喇震洲住在了国旗班。国旗班的每个宿舍为4人,为高低床。宿舍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床是用细铁皮包的,比较硬,床也比一般的长20厘米左右,床上没有枕头。他们让喇震洲住在下铺。一晚上喇震洲激动地没睡着觉,转过来,转过去,多少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紫禁城,从明成祖朱棣迁都于此,几经春秋,一直是权贵的象征,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地方,一个地处西北边陲的老人竟然现在可以睡在这里。

第二天清晨,天显的特别蓝,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在蓝天和白云的映衬下红墙黄瓦的天安门愈发巍峨高大。他和国旗班的战士一起去参加升旗仪式。他是跟在国旗护卫战士的后面,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走出,金水桥雕栏玉砌,在太阳的照耀下越发显得小巧玲珑。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他与战士们一样,缓缓举起右手给国旗敬礼。当国旗升起的那一瞬间,眼泪顿时模糊了他的两眼,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是甜还是酸自己也说不清。吃完早餐后,国旗班的领导派武小军驾驶吉普车陪喇震洲在北京游玩了颐和园、天坛、故宫等景点。并让他住天安门南侧的南池子大街后面的“京都宾馆”。“京都宾馆”比较豪华,喇震洲长这么大还没有住过这样高档的宾馆。

时间过得真快,他在北京玩了5天。喇震洲临走的那一天,国旗班让喇震洲在天安门上和王建华指导员等人留了影,并依依不舍的把他送到了火车站。喇震洲心里有太多的不舍,列车驶出了这座城市,窗外灯火辉煌。随着火车的汽笛声,眼泪再次模糊了这位坚强的回族老鞋匠的双眼。就这样喇震洲踏上了一条“生命不息、拥军不止”的爱国拥军之路,以继承父辈“身居陋室,家宽不如心宽,爱国拥军丝毫不间断”的优良传统。

又一个国庆节来临了,这一年是1996年。喇震洲带着亲自制作的40双内外牛皮的防潮轻便鞋、80双鞋垫、40双军用袜子、两块纯毛三蓝地毯(注:他第一次慰问国旗护卫队时看见他们的办公室陈设朴素,办公室内摆放的一对沙发没有座垫,因此这次慰问时专门亲手给他们制作了两块三蓝地毯,让他们当座垫使用。)以及一面“军民鱼水情谊深热爱人民子弟兵”的锦旗和一封饱含深情的慰问信,与老伴和四岁的孙子第二次踏上进京的列车。这次以示他爱国之心,就把孙子的名字由原来的“喇小俊”改为“喇国军”。其意为“爱国拥军”。出发前的一天他从电视中看到了国旗班湖北籍战士陶伟革因病不幸逝世。这次特为他的父母也各做了一双布鞋。同时把1000元委托国旗班领导交给陶伟革的父母。国旗班领导激动的握住老鞋匠的手说道:“你的心意我领下,我代表家属感谢你,鞋我们为你一定会转交给他的父母,但钱我们绝对不能收”。喇震洲再次受到了国旗护卫队官兵的热烈欢迎,他们专门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表彰他的爱国拥军举动。回赠给他1面长3.2米,宽2米的大号国旗。

时隔一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同时也是王震将军率军解放临夏50周年,在6月27日这天,天朗气清、骄阳似火。喇震洲把自己亲手制作的40双皮凉鞋、100双鞋垫、一面印着“威武仁义之师举世瞩目,文明和平卫士荣我中华”的锦旗和一份热情洋溢的慰问信,送到了解放军驻港部队深圳基地,喜庆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两周年,深情慰问驻港部队的战士们,借此来表达西北少数民族对香港卫士的一片心意。为了让驻港部队穿上既漂亮又舒服的皮鞋,他关掉手机,闭门谢客

喇震洲踏上这块土地,感到非常亲切。战士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朝气蓬勃,一幅龙腾虎跃的现象。战士们休息后围坐在一起,喇鞋匠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父亲,很认真地给每一个战士穿鞋。在接受仪式上,驻港部队的领导同志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给他回赠了香港军训画册一册。

十月的北京,天高云淡、秋高氣爽。10月1日,他又带着亲手制作的40双皮鞋、100双鞋垫、一面印着“护卫五星红旗神圣光荣、弘扬两弹一星伟大精神”的锦旗和慰问信,风尘仆仆第三次出现在首都北京。作为第三次自费慰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客人和拥军模范代表,这次他不仅受到了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警卫支队首长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后兵的特殊礼遇,而且还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国庆50周年盛典和当晚举行的天安门广场焰火联欢晚会。红墙黄瓦的紫禁城在焰火的衬托下,分外妖娆。这次临走时国旗护卫队战士特地给他赠送了1面国庆五十周年升起过的大号国旗(注:这是国旗护卫队第二次授予喇震洲先生1面国旗。)1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礼仪胸章和40名国旗护卫队官兵集体签名的1封感谢信。在感谢信中战士们这样写道:“(喇震洲先生对国旗班的慰问)这是对我们全体官兵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我们的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为临夏市有这样一位拥军模范而感到高兴和敬佩。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升降好国旗,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2001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7月13日22时零8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全中国顿时沸腾了。时隔10多天,喇震洲又带着40双平绒毛布底男女练功轻便鞋、100双鞋垫、1封慰问信和一面印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艺术前进方向”的锦旗专程赶到北京,慰问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总政歌舞团这个代表中国高水平的军队专业音乐舞蹈表演团体,接纳了来自西北回族老鞋匠的物品。喇震洲也受到歌舞团团长左青、政委边士法的亲切接见,陪同接见的还有著名音乐家闫肃等几位艺术家。喇震洲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总政治部歌舞团特别安排喇震洲观看晚上的节目。当时的情况为安排他看节目座位为7排10号。并送了一本总政歌舞团成立45周年的画册《岁月如歌》(1953——1998)。2001年8月16日《民族报》以《拥军情意长---喇师傅做鞋慰问总政歌舞团》为题进行报道。曾经有一段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在(当晚举行的)总政歌舞团的欢迎座谈会上,边士法政委代表全团同志感谢喇震洲老人的拥军之情,号召全团同志学习他‘生命不息,拥军不止’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他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并表示要把喇震洲老人爱国拥军的模范事迹作为光荣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激励全团同志不辜负人民希望,以实际行动当好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者和促进派。”为了给总政歌舞团做练功鞋喇震洲吃了不受苦,他一次又一次地请教行家,针一次次地扎满了他那双充满老茧的双手,最后才终于做成了又平又软,质量又好的练功鞋。又是一个国庆节,2005年国庆节,带着“铸雄师劲旅、扬国威军威”的锦旗和慰问信以及精心制作的40双皮凉鞋、108双鞋垫、40双军用袜子及手帕等,第四次赴京慰问了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内搞了一个简单的仪式。捐赠仪式简朴而又热烈。国旗护卫队给喇震洲回赠了一面“深厚拥军情、赤诚爱国心”的锦旗、水晶石制的天安门城模形一座,来表达国旗班战士对这位回族老鞋匠的感激之情。

2007年的秋天,正是多事之秋。他最疼爱的二儿子喇卫明因一次意外的车祸不幸身亡。真是祸不单行,随后在2008年与他相依为命几十年、善良贤惠的老伴马凤霞因悲伤过度也撒手人寰。两位亲人的相继离开,使他悲痛万分。但他依然没有忘记国旗护卫队。在建国六十一周年国庆前夕,他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又带着价值13560元的慰问品踏上赶往北京,第五次慰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兵的列车,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慰问国旗护卫队。当国旗护卫队官兵知道他家里的不幸遭遇后特别感动,说什么也不让他就走,这次硬是挽留他在北京住了15天。

就在十月一日早晨,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副队长带他登上观礼台参加了升国旗仪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十四支队政治处给甘肃临夏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时间定格在2018年6月的一天,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喇震洲先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安然地闭上了双眼,这一年他82岁。“生命不息,拥军不止”这是这位可敬的老人常说的一句话。

喇震洲先生现在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远发光!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中所写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样。他留给档案馆的珍贵史料,将承载着这位回族老人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热爱。

作者:徐光文

第2篇:永远的丰碑

当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陇原大地上掀起了一场举全民之力、兴旷世伟业、惠及全省人民的“普九”大会战。在二十多年的“普九”历程中,秉本执要的科学决策、回肠荡气的感人业绩,弥足珍贵,可歌可敬。

我有幸亲历了这段饱经艰辛、风雨坎坷的“普九”之路,感受了陇原儿女感天动地、造福桑梓的奋斗史。二十多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虽是短暂的,但我省“普九”的光辉历程,铸就了甘肃教育发展史上一座永远的丰碑。

一、“普九”之路,坚实的创业足迹

回眸我省二十多年的“普九”之路,从艰难起步到全面实施,从改革管理体制到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坚冰一层层被打破,航向一程程被探明,道路一步步被开通,正迎着21世纪的春风,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第一阶段:艰难起步,吹响“普九”号角(1980~1985)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下发,提出“本世纪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在一九八五年前普及小学教育,其他地区一般应在一九九○年前基本普及。极少数经济特别困难、山高林深、人口稀少的地区,普及期限可延长一些”。《决定》提出,普及小学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充分调动社队集体、厂矿企业等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198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出:“普及初等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力争一九九○年前在我国除少数山高林深、人口特别稀少的地区外,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中央《决定》和《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进入普及初等教育,进而普及初级中等教育阶段。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和《通知》精神,从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入手,明确了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体制,将普及小学教育的责任落实到乡、村两级。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充分调动和挖掘乡村办学的积极性和潜力,调整、撤并村办的七年制学校和乡办的九年制学校,实行县校县办,乡校乡办,村校村办,叫做“谁家的娃,谁家抱”。采取全日制、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午晚班、马背小学、帐篷小学、窑洞小学等多种办学形式普及小学教育。

1981年,省教育厅首批组织对敦煌县、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白银市白银区这4县区普及初等教育进行了验收。到1985年,全省有23个县(市、区)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6.44%。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9.22%,在校学生270.29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达到80.72万人。这一阶段普及初等教育的积极实践和取得的成果,为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务实规划,实施“普九”战略(1986~1990)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当年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主战场在农村,硬仗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薄弱。198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6.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元,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农户占三分之一。全省85%的县没有解决中小学 “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问题。

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务实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全省分为四个类区,一类地区:经济文化基础好的省辖市8个城区,有143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5%,1985年前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前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二类地区:经济文化基础较好的24个县(市、区),有760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3.9%,1990年前普及初等教育,1995年前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三类地区:经济条件一般、文化基础薄弱的24个县(市、区),有670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9.9%,在1995年前后普及初等教育,200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四类地区:经济落后、文化基础差的30个县,有664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9.7%,2000年前后普及初等教育,2010年前后基本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为实施这一规划,主要采取了三项大的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农村小学、八九年制学校由乡(镇)办,独立初中、完全中学、职业中学由县(市、区)办,市校市办,省校省办的管理体制。省、市、县、乡四级成立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乡村办学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二是贯彻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按照每6万~8万人口设一所高中、1.5万~2万人口设一所初中、每个行政村办好一所小学的原则,对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及小学附设初中部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撤并,提高了小学和初中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广泛开展集资办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省政府从1988年到1990年,召开了6次大规模集资办学现场会议:1988年6月,在平凉地区召开改善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现场会议,推广静宁县集资办学经验;1989年8月,在兰州市召开集资排危现场会议,推广永登县的经验;1989年11月,在武威市召开了高速度、高标准建校现场会议,推广武威市(现凉州区)的“双高”建校经验;1990年1月,召开全省集资办学表彰大会,唱响了“排危、配套、管理”三部曲;1990年5月,在酒泉地区召开了中小学教学设备配套现场会议;同年7月在庄浪县召开了贫困县集资办学、实现“一无两有”现场会,形成了抓点带面促全省的波澜壮阔的生动局面。

1983~1990年,全省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总投资达9.01亿元,共新建校舍236.67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危房446.39平方米,添置课桌凳57.82万双人套。全省中小学危房面积由1985年的155万平方米减少到1990年的48.56万平方米,D级危房比例由14.7%下降到4.36%。一些原来学习条件很差的农村学生走出了黑窑洞、破庙宇,用上了新校舍;牧区学生走出了帐篷,下了马背,上了寄宿学校。群众高兴地说:“砖瓦房、白粉墙,五星红旗迎风扬,娃娃进了新学堂。”到1990年,全省有44个县(市、区)普及了初等教育,8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加快“普九”进程(1991~2000)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并建立了省、市、县“两基”督导评估和验收制度。在经费投入上,逐步建立起了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各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教育”,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挖掘了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巨大潜力。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强音,从各级党政领导到一般干部,从当地干部群众到在外工作的公职人员和打工者,从本县企业家和经营户到县外、省外、国外的仁人志士,从宗教上层人士到信教群众,从古稀老人到稚幼孩童,全社会都为教育献计献策,捐资出力,人人为教育尽了应尽之力,作出了无私奉献。一箪食,一瓢饮,一元钱,一个蛋,一根木,一片瓦,都凝聚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镌刻着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对孩子的感情和责任,都体现着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巨大的社会凝聚力,体现着人民对教育最质朴的责任心。“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家长苦供,亲友苦帮,孩子苦学”,送上一程又一程,满怀希望和深情。

这十年,全省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共修建中小学校舍684.83万平方米,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是校园。这十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94.4%提高到98.83%;小学毕业升初中的升学率由81%提高到90.98%。全省扫除青壮年文盲约150万人。到2000年,全省实现了“普初”的县(市、区)达到81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4%;“普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7%。有50个县(市、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省“普九”县(市、区)达到58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7.47%,“两基”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70.68%。

第四阶段: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役(2001~2005)

进入新的世纪,国家在“十五”期间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等一系列文件,我省义务教育发生了四大新变化: 一是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把义务教育管理的重心由乡镇移至县级政府,实现了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实行“一费制”,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三是国家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了贫困地区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安排了部分危房改造资金,并在农村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四是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大力推进“两基”攻坚。中央给甘肃省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用于教育的达4.5亿元,其中2.5亿元用于危房改造。远程教育项目中央投入2.48亿元,二期“义教”中央投入2.8亿元,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投入4.05亿元,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中央为甘肃省安排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专项资金8亿元。在实施项目中,省市县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近几年是农村教育投入最多的时期。

为推动“两基”攻坚,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两基”攻坚会议,省政府与各攻坚市、县签订责任书。省教育厅每年召开一次现场汇报交流会,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工作。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随着碌曲、东乡、积石山县“普初”通过验收,全省全面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目标。从2002~2005年,有10个县(市、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使全省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6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3.04%。

第五阶段:提高水平,建立保障机制(2006年至今)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下发,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新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资金由中央、省财政按8∶2分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由中央全额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县分担;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免学杂费资金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

2006年,全省87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6692所学校的406万中小学生享受到免除学杂费这一政策,262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领取了教科书,53万名贫困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本年度平均每个小学生减免各项费用186元,初中生减免264元。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明显增加,生年均小学180元、初中240元,除部分规模偏小的学校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保证了正常运转。实现新机制对保学控辍是强有力的促进,全省有3.8万多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6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到4.13平方米,初中达到5.62平方米。全省6个县(市、区)顺利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使全省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74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9.4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实施,将我省义务教育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普九”成就,辉煌的历史丰碑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历史先河、谱文明华章之壮举。甘肃的“普九”之路艰难而曲折,甘肃的“普九”成就辉煌而伟大。

1. 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甘肃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关乎国民素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造福桑梓、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初等义务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支撑。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热潮中,甘肃义务教育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带领全省人民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两基”攻坚高潮,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2003年,全省8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历史目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从无到有,从艰难起步到突破性进展,从打基础到登顶,这是何等壮举。2007年,全省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将达到79个,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5%。至此,全省总体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这在甘肃教育史上是一座辉煌的丰碑,是值得人们永远铭记和骄傲的。

2.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有力推动了甘肃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义务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对其他各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全省教育资源总量和受教育人数持续增加。2006年与1985年相比,全省普通高等学校从17所增加到34所,在校生从2.72万人增加到26.3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16.5%,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研究生规模从912人增加到18069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从9.02万人增加到26.14万人,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从19.32万人增加到60.35万人,幼儿教育稳步发展,4~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60%。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从事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师21万人,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34%、93.9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历史时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甘肃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历史成就,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3.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对其他各类教育的有力推动,大大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农村,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有的在当地致了富,有的转移到城镇就了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仅2006年一年,就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13.32万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0多万人次。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共获授权专利81项,技术转让合同4项。现在,甘肃高等学校已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97个,博士、硕士授权学科71个,博士、硕士授权点和专业硕士授权点659个。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高校正在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和生力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密不可分的。要进一步巩固扩大这一成绩,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也必须以义务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支撑。

4.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追求现代文明、现代科技,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从蛮荒起步,发展到今天掌握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新时代;从呱呱坠地的自然人,成长为后来的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的社会人,教育功不可没。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二十年的“普九”历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教育活动、支持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现代文明、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现代文明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改变了封闭落后的状态,打开了陈腐观念的禁锢,使人们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世界。如阿克塞、肃北、肃南等县的牧区由以前的“逐水草而居到逐学校而居”,出现了建设文明新区、文明环境的喜人景象,牧民积极接收先进文化的辐射与传播,努力吸收和接纳新技术,将其运用于生产生活中,使经济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三、“普九”经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十年的“普九”之路,凝结着2600多万陇原儿女的含辛茹苦、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不懈追求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战线同志的辛劳和智慧,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西部地区,对甘肃教育事业的巨大支持和关心。二十年的奋斗和实践,使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甘肃省情的“普九”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1. 领导重视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保证

甘肃省能够取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场战役的胜利,最基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二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兴省、兴市、兴县战略,全力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优先安排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优先保证教育,在政策优惠上优先考虑教育,特别把“普九”作为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双线三级”责任制。坚持“宣传、组织、扶持、考核”八字方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变压力为动力,变难点为亮点,强力推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提高。

2. 人民支持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坚强后盾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党在历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一条永远有新鲜意义的经验。今天,甘肃教育事业能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也是人民苦心、甘心支持的结果,是千百万人民的艰苦创业为甘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集万民之力、兴千秋大业”成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今天想起来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群众集资办学,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体现。为了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人民群众投入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股历史洪流中,捐资金,出劳力,为学校建设提供方便,用自己最质朴的行动为教育奉献爱心。

3. 广泛参与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基础

实施“两基”攻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场涉及千家万户、牵动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基础。在“普九”工作中,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义务教育法》,使社会各界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还深情于人民、献终身于教育”等观念深入人心。甘肃省直机关、甘肃省内大中城市和甘肃省教育系统分别建立了对口支援项目,省教育厅“三位一体”(教育厅机关一个处室、一个直属事业单位、一所高校,三家联合对口支援一个县)支援“两基”攻坚县。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本着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献智的原则,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天津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给甘肃教育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著名企业家邵逸夫、李嘉诚、王永庆等慷慨解囊,不惜重金支持甘肃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宗教界人士动员信教群众送子女上学,劝返适龄儿童入学,为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进程就有可能推迟,就没有今天的“普九”。在兴教助学中表现出的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动人景象,既是陇原儿女品格的展现,又是甘肃精神在教育战线的弘扬。

4. 项目实施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力支撑

发展抓项目,是推动甘肃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省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教育项目强力支撑的结果。“九五”以来,甘肃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多方争取国家教育项目和国际援助,先后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二期项目、危房改造项目、“世行贷款”项目、国债项目、援藏教育项目、中欧项目、中英项目、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大项目20多个,总投资约24亿元。各类国家教育工程项目、教育贷款项目和海内外资助项目的实施,使甘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时期,撑起了甘肃教育的一片蓝天。各类教育项目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积极性。中小学校舍面积由1986年的1048.24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381.83万平方米,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5. 深化改革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强大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甘肃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1985年,中央作出了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决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上,这一体制极大调动了县、乡政府和广大农民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投入、经费投入、工作投入、情感投入、劳动资源投入等多重投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办学条件的大改善和义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务院就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又作出了重大调整,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并启动了“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上收到县管理,工资由县统发,改变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从2006年春季开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确保了义务教育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才有今天教育发展的蓬勃生机。

6. 依法治教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可靠保障

事业要发展,从根本上要靠法治。1986年7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订。《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甘肃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出台配套法律法规,用《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指导思想和行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和女童受教育问题,维护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中,我省努力建立完善并有效落实了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度、“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及“义务教育证书”制度、“两基”督评验收和表彰奖励制度、义务教育监测和“两基”年检复查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刚性工作措施,始终坚持“提前介入、务实指导、全程跟进、动态验收、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有效地推动了“普九”进程,巩固了“普九”成果。

四、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

甘肃省的“普九”伟业将永远镌刻在甘肃壮美的历史画卷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奠基性的,以后的路还很长,工作会更艰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事业,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推动和支持先进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保障社会公平公正。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目前,甘肃省同发达地区之间、省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还很大,而要缩小这种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

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近70%、“三农”问题突出的省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而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虽然这些年我省“两基”攻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全省还有8个县未实现“两基”目标,这些县财政困难,农牧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教育基础薄弱,加之特殊的地理、生存环境,使得攻坚工作难度很大;已经实现“两基”的地区一部分也是低水平的,巩固提高的任务仍很艰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很薄弱,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现实,继承和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面向基层,“不走大路走小路,不走油路走土路,不走熟路走生路”,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把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贯穿于“两基”工作全过程,全力打好“两基”攻坚战,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成果,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今后几年,我省义务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确保2010年全省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在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使适龄少年在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得到提升。

坚持普及与提高的统一,把“普九”巩固提高工作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经过几年不懈努力,使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入明显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以新的成绩、新的面貌迎接国家对甘肃省“普九”的评估验收,进而向高标准、高水平迈进。

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酒泉、张掖、嘉峪关、金昌、兰州等市及部分农村地区,力争与全国先进的教育发达区域保持同步,积极发展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和均衡化的教育,力争普及十五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武威、天水、白银等市及部分农村地区,适度超前发展,赶超目前的全国平均水平,实现高标准“普九”,使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庆阳、平凉、定西等市及部分农村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使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陇南、甘南、临夏等市州及部分农村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力争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普九”是我几十年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也是我最为关注、付出心血最多的一项工作。时光如驰,抚今追昔,回顾二十多年艰难而辉煌的“普九”之路,我心潮澎湃,思绪难平。再多的文字,也难以表达我对陇原大地的挚爱;再美的语言,也难以表达我对教育事业的深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创造教育公平,让陇原大地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萦绕我心头、使我殚精竭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全省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省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只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甘肃省的义务教育必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立新功,再创辉煌。

注:本文系《“普九”之路》一书之序,刊发时略有改动。

作者:白继忠

第3篇:祝福永远是美好的阅读答案

①记得当年每一位姐姐结婚,我都很难过。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她们出嫁,可是,一旦她们披上了嫁衣,我便装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并祝福他们“____”(填一个成语) ②我奶奶早已年逾八十,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我在她每年生日都祝福她老人家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祝福的话)

③几位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屋,明知道做生意会有亏本的可能,但在开张那天我还是真诚地祝福他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④我明白自己的话不是灵丹妙药,但每次去医院探病,总忘不了对病人说上一句“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祝福的话)

⑤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但每年春节去拜年,我都把一声声的“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⑥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⑦当然,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我道一声“祝你健康”,别人未必就能健康;我道一声“祝你成功”,别人未必就能成功。毕竟,祝福并不能改变现实中的什么,但总可以令这个世界变得更温馨吧?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祝福,给别人一份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生活是离不开祝福的。

⑧我祝福别人,别人也常常祝福我:每年的节日和生日,我都收到无数的祝福,那些祝福来自一封封书信,来自一张张贺卡,来自一个个电话,来自一份份礼物。感谢朋友们的祝福给我的生活抹上一层缤纷的色彩。我想,假如没有祝福,多彩的节日就会变得(),热闹的生日将变得()。

⑨我愿把无尽的祝福献给我的朋友们和所有需要祝福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你们的祝福。 ⑩只要天在、地在、人在,祝福便永在。

1.按要求在短文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

2.将第⑦段中的“未必”改成“并不”可以吗?为什么?

3.概括全文的内容。

4.这篇文者的中心是:()a.第⑥段b.第⑨段c.第⑩段d.第⑦段最后一句 最佳答案 1.百年好合暗淡无光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冷清无比

祝你们早日康复

2.不能,因为“未必”是指有可能,而“并不”指完全没可能

3.写了祝福的美好和祝福带来的快乐

4.d

第4篇:永远的丰碑

徐家镇伟清小学 岳方雨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鲜艳的队旗迎风飘扬,悠扬的吟诵声回荡在耳旁。

2016年9月30日,徐家镇伟清小学的孩子们迎着朝阳,肩扛着中队旗,整装出发,他们一路唱着红歌,背诵着革命诗词,向红军长征革命纪念地飞龙山走来。《倔强的小红军》《紫桑椹》《飞夺泸定桥》……孩子们掰着手指头数着学过的课文。今天,他们要重走红军长征路,他们要亲耳听一听当地老百姓的长征故事,长征精神的种子就要在他们的心田生根、萌芽。

‚小朋友,这么高的山,能爬上去吗?‛一路同行的白发老爷爷抚摸着一个孩子的头,笑眯眯地问。

‚我行!我可是少先队员呢!‛孩子骄傲地说,‚红军都能爬上去,我也能爬上去。‛

‚咱们比赛比赛,看谁先爬上山顶。‛其他孩子拍拍胸脯,加快了步伐。

队旗在风中呼啦啦地响,孩子们你追我赶。队伍一会儿变成‚一‛字,一会儿又变成‚之‛字,沿着山头,盘旋而上。来到红军纪念碑前,一看时间,才过了二十几分钟。 ‚孩子们辛苦了!‛寻声望去,白发老爷爷已经站在了纪念碑前,向红领巾队伍挥手,‚你们都成了‘小红军’呀!革命的队伍有接班人啦!‛

原来,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不仅是一个城里人,还是一位老干部呢!他的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汗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孩子们,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时刻,我给大家讲一讲当年在这座山头上发生的故事吧——‛

‚两位英勇的老百姓,把鲜血洒在了这座山头,他们长眠于此,青山有幸埋忠骨呀!……‛随着老爷爷声声血泪的讲述,孩子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凝望着红军纪念碑。‚我们也要当红军!‛ ‚我们也要当红军!‛念叨着这句话,孩子们暗暗下定决心:‚红军叔叔才刚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步,我们一定要接着走下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老爷爷的话再次响起,‚明天,革命的旗帜将交到你们手上,中国梦将由你们来实现!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这声音,响彻云霄;这声音,气壮山河!蓝天下,矗立着一座永远的丰碑;在阳光下,是那么闪亮,那么耀眼!

第5篇:永远的丰碑

——《亮剑》观后感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这一段铁骨铮铮的话,出自近期央视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中,是主人公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军魂的总结。电视看到了尾声,令人感慨颇多,李云龙几乎没有文化,性格粗暴,爱说脏话,但又极为豪迈,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直率、粗糙、无矫饰、心底透亮,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是我们的军魂,首先他体现了一种魄力和勇气,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在战争年代,两军对峙,双方争夺的是阵地,退一步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也等于是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正因为解放军在敌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才将鬼子赶出了中国,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成为真正的勇者,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其次,他体现了一种大气,一种豪气。古语有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从古至今的成大事者,没有人是因为算计个人的得失而成为伟人的。他们总是为了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去努力,到最终他们得到的东西也都是水到渠成。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是难以做成大事的,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了细枝末节上,而忽视了全局的统筹规划。如果李云龙每打一次仗就计算自己到底能得到多少钱,会升官几级?那么他不但不会取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恐怕早成为敌人猛烈炮火下的牺牲者。因为计较这些个人利益的得失会让他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更会让他失去一帮为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为在个人与全局利益的天平上,总是添加个人利益的砝码,天平就会失衡,也会使人的心胸变得狭窄,心胸狭窄的人是不会赢得与他共事者的尊重和肯定的。然而最终李云龙成为了将军,这并不是他苦苦争夺来的,也不是他计较个人得失计较来的,而是他做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公道自在人心,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再次,“亮剑”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壮志豪情。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做人应当有志气,解放军的志气是赢得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正因为凭借这一点,我们的解放军在装备差、敌我力量悬殊,用“小米加步枪”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任务。

其实中国古代,有一种十分盛行的“隐士”文化,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适逢乱世,他们为社会制度黯然神伤,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但就是少了一点牺牲和亮剑精神。从来不争取,鲁迅先生反思国人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话确实是事实,我们就是少了亮剑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多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是很可悲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却数不出几个。像谭嗣同这样为革命呐喊和流血牺牲的人确实很少。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少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难道不可悲吗。就算是在今天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们在职场里,在仕途上也没有想说就说的时候,该你的依然没有争取的情况,我们依然缺少了那一份亮剑精神,于是李云龙成为了人们心底里感情释放点。!

总而言之,“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战斗,永不服输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就不会叫苦连天;“亮剑”精神是一种坚毅果断、契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亮剑”精神是一种谋定而动、坚决执行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战胜困难;“亮剑”精神是一种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集团队智慧,重拳出击;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团队才能始终保持一种气势,勇往直前。《亮剑》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面对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永不言败的精神,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和高度的执行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应用于生活、学习上,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所向披靡,成为真正的钢铁长城了

班级:14应电3班

姓名:孙鹤

学号:14230850

第6篇:主题征文——永远的丰碑

“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

题目:永远的丰碑

作者:黄 鹏

学校:苏生小学

永远的丰碑

黄鹏

芜湖市无为县汤沟镇苏生小学六年级

雷锋,他是谁?

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七岁就成了孤儿。但他并没有被生活和困苦压倒,没有愤世嫉俗,在新中国的培养下,他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年仅22岁的他却在工作中意外地牺牲了,留给世人的是遗憾和不舍。

雷锋精神,它是什么?

它是衣服破了缝补又缝补,从不舍得花钱为自己买件新衣服;它是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钱物,毫无保留地捐献给国家和需要的人,却不愿留下姓名;它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却从不要求回报;它是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去努力工作,从不喊苦喊累„„

对我来说,雷锋并没有离开过,他一直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我来说,雷锋精神从未过时过,它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向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我唱起或听到这首歌就会心潮澎湃,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会浮现在眼前:卖血帮助藏族孤儿上学的孔繁森,烈火中永生的赖宁,倾囊相助凝聚大爱的郭明义„„

在我的身边也有“活雷锋”,我班的劳动委员——李妍,就是一名活雷锋。她如雷锋叔叔一样,是那样的热心,那样的无私,那样的体贴。犹记得是去年冬 天。那一天早上,天气十分寒冷,北风呼呼地怒吼着,路途中的河水都结了厚厚

的一层冰。不巧那天我值日,要清扫班级责任区的垃圾,不想我刚扫了一会儿,还未等我感到暖和,布满冻疮的双手已是疼痛难忍。正当我感到难过之时,我的身后突然传来了“唰唰唰”的扫地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劳动委员——李妍,她正在冷风中帮我清扫责任去呢。只听她大声地对我说:“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她的语气是这样的生硬,但我却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最终在她的帮助下,地很快扫好了,而且扫得特别干净。

其实雷锋随处可见。一天中午,我看到我班的王娟,背着一个包袱,手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盛着一些生活用品,后面跟着一位一瘸一拐的老大爷。我原以为那是她爷爷,所以没有多想。可不一会儿,我发现她不是朝家走,而是向敬老院方向走去。我正纳闷时,刚巧旁边走来一位四年级的小同学,我一打听,才知道那位老大爷是敬老院的一位孤寡老人。他带着被褥和生活用品要去敬老院,在路上被王娟看到了,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雷锋精神的学习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相比于雷锋,我是如此的幸福,有爱我的父母,衣食无忧,有明亮的教室和关心我的老师,有遇到困难热心帮助我的同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敬爱我的父母,不去努力学习呢?相较于雷锋身上传出的精神,我的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有什么理由不向他学习呢?

雷锋,你是我前进的灯塔,奋斗的源泉。此时,我想对你说: 二十二年写辉煌, 半世余载美名扬。 一片赤诚凝大爱, 今昔英雄放光芒。

评语和推荐意见:这篇文章,小作者一开始利用两问两答,很好地介绍了雷锋的一生,对雷锋精神进行了阐释。在对雷锋精神进行解释时,并没有拘泥于一些表示高尚品德的词语,而是呈现了一个个画面,引人深思。由雷锋联想到身边的人时,过渡自然,对所选事例的把握较恰当,寥寥数语,写出了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小雷锋”。文章的结束处,是小作者自己写的一首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语句流畅,过渡自然,是一篇较好的习作。(指导老师:朱金花)

芜湖市无为县汤沟镇苏生小学(邮政编码:238311) 电话:0553-6677551

第7篇: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天色已黑,我静静地坐在台灯下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感人的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表现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楷模而广为传扬。在这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正是怀着如此崇敬的心情,我认真阅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故事发生在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敌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八路军和地方政府机关。我军第六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部队、群众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奋勇还击,为了转移敌人视线,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驼峰顶绝路。五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返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看完英雄的故事,我真觉得热血沸腾,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想想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是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过千辛万苦,与敌人殊死搏斗才换来的。

我被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感染了,他们是我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我被八路军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他们是夺取政权,解放全中国,保卫人民安全和幸福的钢铁长城!坚强不屈的声音使我陷入了深思。今天的大好形势,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良好的读书环境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狼牙山五壮士能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牺牲,我立志:为中华民族的永久振兴而读书。这是祖国交给我们一代少先队员的光荣任务,我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学习的主人。

五壮士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一代英雄,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有最优秀的表现,做跨世纪的合格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才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观看影片:《狼牙山五壮士》

第8篇: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

不朽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雷锋,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成为一个不灭的火把,一直烛照人间。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须臾不曾离开国人的生活。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

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一次次被时代重新解读,一次次被赋予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那是一个需要“雷锋”并且产生了雷锋的时代,雷锋身上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鲜明映照出时代的精神标尺,因而成为社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一生只给三个人题过词——白求恩、刘胡兰和雷锋,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雷锋这普通一兵获此殊荣。

“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的3月5日,围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通过年复一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奉献意识得以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得以升华。 “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时隔这么多年,一位老劳模对当年工厂党委传达毛主席题词时的用语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偶像的黄金时代,一场学雷锋、争先进、做新人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展开,个中盛况或许只能从那代人的回忆中重温:“厂内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广播里广播的、电影上播放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每天下班后,厂里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学习,要求人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并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组织评比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那时,人人都把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当作一种精神享受。”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雷锋精神,这一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跨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而经久不衰,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澎湃着不绝的激情。

在大规模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一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一时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雷锋牺牲的当年,一个叫刘英俊的青年入伍了,这个和雷锋同样年轻的战士,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刻在了自己劳动用的锄头上,也刻进了自己的心里。他在连队是“业余修理员”,在医院住院是“劳动休养员”,在出差途中是“义务勤务员”,在部队驻地是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而当惊马危及群众生命时,他毅然选择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角色——“群众生命的守护员”„„

更多的是普通人,在绵绵延延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其中,并养成了一生的习惯或义举,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到东西无偿归还;比如见义勇为觉得理所应当,无偿献血感到无上光荣,帮助别人打心底里高兴„„

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却从不曾离开,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标杆和典范,一代代新人沐浴着雷锋精神的阳光,健康成长。 4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无法计数的模范人物。

1982年7月,一个大学生的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学生张华,为抢救一名掏粪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牺牲,年仅24岁。同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颁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英雄的价值得以承认。

9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媒体认识了一名普通的水电维修工——徐虎。他10多年如一日,背着工具箱,骑着一辆自称为“老坦克”的旧自行车,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修电路、通水路、掏马桶,他每天都重复着相同而琐碎的工作;为了居民们报修的便利,他还把报修箱挂到小区门口。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无处不有雷锋的影子——雷锋体育场、雷锋学校、雷锋储蓄所、雷锋纪念馆,以雷锋命名的建筑物或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学雷锋小组”、“学雷锋研究会”、“学雷锋基金会”、“雷锋车队”、“雷锋公司”,民间的学雷锋社团组织活力无限;更有那层出不穷的雷锋图书、雷锋雕塑、雷锋歌曲、雷锋游戏,让雷锋精神融入社会的血液和细胞。

有关雷锋的种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不仅有着明确的精神内核和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而且在历经几代人的创造与传承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时刻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雷锋精神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无可替代的核心与实质,也是它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一个仅仅活了22岁的年轻人,何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创造出如此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那本薄薄的《雷锋日记》里

静静体味《雷锋日记》,人们都会隐隐听到雷锋与先贤们的应和——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把雷锋当做“一生的榜样”,以雷锋的名义,孙茂芳扛起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大旗,一扛40年。他“孝敬老人,当老人的小棉袄;帮助残疾人,当残疾人手中的拐杖;帮助不幸的人,当他们眼中的小油灯;帮助青少年朋友,当他们人生路上的小航标„„”

把学雷锋活动,与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是让雷锋精神常驻的有益探索,也是领导干部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被引用最多的“雷锋语录”,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日记》等各种相关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词出现过100多次。正是在这些被反复引用的话语中,雷锋不断提醒自己要“热爱人民”、“尊敬人民”,要“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要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 “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1940——1962》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雷锋还是一个青年励志的典型。今天通读《雷锋日记》,我们不难找到这些热词:爱、忠诚、坚强、乐观、奉献、敬业„„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无疑是今天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人人都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身边的感动”。 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随!

上一篇:乡村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下一篇:党员队伍党性分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