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疑难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护士长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脑外科2013年疑难病例讨论年度总结

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脑外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

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 ,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全科病例讨论: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本科室内讨论的形式

4、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床位护士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5,再由责任护士将现有护理措施,存在问题介绍,其他人员进行补充发言。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对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中特别注意的事项,护理重点难点进行补充。护士长对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环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预防预案及措施,并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6目前我科一年来疑难病例讨论进行的很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脑出血,多发脑挫伤,颅脑损伤术后,但目前我科类似相关病例较少,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随着老年化社会到来,脑血管意外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反复住院,需加强宣教,避免诱因,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2013年12月31号脑外科

第二篇:月度疑难病例讨论总结

普外1科2014年5月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

为切实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技能,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对2014-05-01日 至2014-05-31日普外1科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总结如下:

1、为保证我科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所有我科的疑难病例,均需进行讨论。其他科室涉及我科相关专业的疑难病例,也可进行病例采集、分析、讨论。

2、疑难病例选择一般是指入院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病情加重的患者 ,除组织科内讨论外、部分涉及多专业及多学科的患者,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外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3、本科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讨论参与者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讨论时各级医师能根据患者病情就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发言踊跃,重点突出,不同意见能及时提出,经积极讨论后最终能拿出对患者最有益的治疗方案。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讨论结束后由经管主治医师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告知会诊专家的意见,多能取得良好的结果。并及时记录讨论结果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6、目前我科本月疑难病例讨论进行得较好,疑难病例主要集中于不明原因腹痛、肿瘤、急性重症胰腺炎。针对我科室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课题,今后需进一步采集、分析、讨论。消化道肿瘤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患者大部分均诊断明确,疾病终末期虽病情危重,但诊断明确,治疗缺乏有效手段。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消化科老龄患者明显增多,此类患者基础疾病复杂,脏器储备功能差,病情进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治疗费用及重复住院率高,需科室医护人员进一步关注。

二、存在问题

1、个别讨论内容记录信息不全。

2、年轻医师对讨论内容记录信息不全。

3、护理人员参加讨论人数少,且就护理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少。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登记制度。

2、鼓励年轻医师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言,加强对年轻医师的业务理论培训学习,同时结合病例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水平。

第三篇: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右手指食指及中指被机器绞断入急诊,患者及家属均否认患者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脏等病史;手术进行大约有10分钟,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现象,迅速上心电监护,显示血压:60-80/50-66mmHg,心率110次/分,麻醉科急查血气分析血糖结果:34.7mmol/L,随后急请内科专家会诊,内科专家建议速滴注胰岛素,稳定血糖后心电监护下视情况再继续手术,此时检验科急报血糖危急值:2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7.2%,滴注胰岛素10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急查快速血糖结果为2.3mmol/L,此时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直至昏迷,大小便失禁,随即出现器官功能下降,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 讨论主持人:李露 时间:2016/1/25 地点:生化专业组 讨论人员:李露 赵敏 黄东 李薇 问题:该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赵敏:1.轻信患者及家属之言,术前没有重视检查结果尤其是血糖结果,忽视患者有糖尿病的潜在危险性;2.由于外伤加上手术为诱因导致患者血糖应激性急剧升高,升高的血糖引起机体的负荷加重出现一些并发症,此时滴注胰岛素后血糖急剧下降,使机体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各器官功能下降。

李微 :此手术为一般性急诊手术,一般情况下问诊无基础疾病,仅仅检查一些常规指标后就进行手术。患者也许平时血糖正常或稍高,而本身无明显临床症状,对自身病情不得而知,从血糖及糖化结果可推知患者本身就是一位无明显症状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外伤加上手术麻醉加重患者机体的负荷,引起多器官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衰竭导致死亡。

黄东:临床送检为生化,即使急诊也必须经过至少1~2个小时才能出结果,而患者又是急诊手术,手术又不能等待这么久,如果之前能获知患者血糖有异常,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行手术,是可避免此患者死亡的。

李露:检验科一贯被定位在按照临床医生的要求检验各种检验项目,并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地发放到临床,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观察提供客观依据。然而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人员从检验技师到检验医师的转变,使得检验工作不仅仅是做“化验”,检验科越来越多地参与临床诊疗,全方位地为临床提供“服务”。

总结:我们需要加强和临床的相互交流,加强临床医生对某些检验结果的重视程度,全方位了解病人情况,以避免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第四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 目的

为了使疑难病尽早确诊,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二、 定义

凡科内遇疑难病例讨论的流程标准。

三、 职责

1. 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2. 超声科医师负责执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 超声科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4. 医务部主任监督和检查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执行。 5. 医疗院长、院长负责监督检查医务部主任疑难病例讨论的执行。

四、 程序 1. 讨论对象

各种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的病例、病情复杂的病例。 2. 讨论提出

疑难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提出,科主任主持,本科医师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特殊情况也可邀请医务部,医疗院长参加或者由医务部组织全员性讨论。 3. 讨论前准备 讨论前由经治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参加讨论人员应查阅相关医学资料,认真准备。 4. 讨论程序

① 讨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旨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② 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由三级医师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欧冠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5. 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讨论由经治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哪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

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

第五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单项选择题

1.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B)查房。 A、科主任 B、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C、主治医师 D、住院医师

2.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C)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 A、3天内 B、5天内 C、一周内 D、十天内

3.入院(A)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有难度的病人,由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出诊疗意见。

A、2周 B、3周 C、一月 D、1周

4.新入院或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填写病危通知单(C) A、一份 B、一式两份 C、一式三份 D、一式四份

5.关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哪一项是错误的(D)

A、必要时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医护职能部门、院领导参加或全院讨论 B、参加讨论的人员应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C、讨论最后由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并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D、讨论由副主任以上医师记录

多项选择题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在于(ABCDE) A、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B、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C、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D、尽早明确诊断

E、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填空题

1、 死亡病例讨论由____________(科主任)主持,______________(医护)和______________(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___________(医务科)派人参加。

2、 死亡病例讨论应该明白___________(死亡原因)、______________(诊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的努力方向)五个问题。

3、 疑难病历会诊讨论由________(科主任)或________________(副主任以上医生)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讨论,尽早明确诊治。

简答题

1.简述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凡遇到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疑难病例讨论,通知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分析,争取尽早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1、入院两周仍未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有难度的病人,由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出诊疗意见。

2、对诊断有争议或治疗确有难度的病人可提交医务科组织会诊或全院病例讨论,以确定诊疗措施。 2.简述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病人死亡后一周内组织病例讨论,特殊病例及时组织讨论。已进

行尸检病人的病例讨论,待尸检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二周。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医务科派人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必须设专门记录本记录,并摘要记入病历。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明确以下问题:死亡原因、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护理是否恰当及时、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

判断题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甲乙类、新开展的及特殊病例手术(部分丙类)均应术前讨论。(√)

第六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每科室每2月至少1份病例。

2、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

3、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4、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全科病例讨论:由经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2)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详细见会诊制度。

5、讨论程序:由经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6、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应先由经管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参加会诊和讨论的医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参加讨论人员,经科室主任同意后报请医务科备案,由医务科通知相关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7、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 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8、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9、病例中疑难病例讨论规定记录以下内容:病人姓名、 年龄、住院号、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讨论者姓名、职务(职称)、讨论目的、病情摘要、参加讨论者发言纪要、下一步诊疗意见、主持人总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名,不得缺少。

上述资料科室留底备查

上一篇:银保工作计划下一篇:一个月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