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你能行读后感

2022-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告诉孩子你能行读后感

孩子教育,少说“你能行”

1

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儿子小心翼翼地将成绩单递给我。英语口语满分50分,一向成绩突出的儿子,这次却足足扣掉了11分。这令我十分惊讶。我赶紧给儿子的英语老师发微信了解情况。从老师那里我了解到,这次的试题不难,都是儿子平时在家练得滚瓜烂熟的。怎么考试他却发挥不好了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说儿子一向表现优秀,口语发音标准,表达流畅。但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孩子突然没了自信,很简单的单词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她正想约我找时间好好聊一聊,是不是平时我们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或是孩子最近受到什么打击了。她还建议我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好好谈谈心。

晚上,我特意准备了好多儿子爱吃的零食。我们两个人窝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各怀心事地聊起来。“儿子,妈妈觉得这次试题对你来说不难呀,没发挥好是因为紧张吗?”“我……”儿子支支吾吾地憋红了脸。聊了很久,我才终于弄明白儿子丢分的原因。

一个月前,我为儿子报了个英语考级辅导班。对于才三年级的他来说,课程偏难。儿子以前在班级里是英语拔尖的学生,到了辅导班以后,和比他大的哥哥姐姐坐在一起学习,他一下变成了能力平平的孩子。因此,儿子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起初儿子试图向我反映他在辅导班里的情况,我以为他是惧怕困难,所以没有理会他的反馈,只是鼓励他:“儿子,加油,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妈妈相信你能行。”那段时间,儿子的确很努力,但是在辅导班学习起来依旧很吃力。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就连一向擅长的口语也不敢讲了。

后来听儿子说当时他的心理压力特别大,甚至连做梦都在记单词。他以前最喜欢的就是英语课,可那段时间,每次上课他都是战战兢兢的。课堂上没有了以往的轻松愉悦,儿子不再愿意与老师同学自由交流了。久而久之,他的英语综合能力也在逐渐下降。

清楚原因以后我非常的自责。在与儿子商量之后,我暂停了他辅导班的课程。儿子一颗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笑容也渐渐多了。我非常感慨地对儿子说:“宝贝,以后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妈妈,妈妈保证一定会认真聆听,和你站在一起解决问题。”儿子开心地拼命点头。

在儿子第一次向我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我以一句“你能行”搪塞了过去。然后继续一味地向孩子施压,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感受,结果适得其反。我想,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这是我今后的必修课。

2

假期,我带儿子回老家。儿子最喜欢和大他三岁的表哥冬冬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经常各种花式PK。很显然,因为年龄差,儿子无论体力还是智力上都不占优势。但两个小家伙却在一起玩得起劲儿。孩子们在客厅里玩的时候,我们大人也经常坐在一起围观。我见儿子玩什么输什么,觉得非常没面子。

有一天,儿子和表哥摔跤。眼瞧着儿子又输了,我赶紧站起身来鼓励儿子:“儿子,加油哦,妈妈觉得你能行。再试一次,努力战胜表哥。”儿子无奈,只得在我的鼓励之下,一次次向冬冬发起挑战,结果又一次一次地败下阵来。儿子的脸色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好看。

直到晚上睡觉,儿子仍然闷闷不乐。我这才意识到儿子的情绪有些不对,于是便故作轻松地对他说:“儿子,还在为输给表哥而不开心呢?”儿子撅起小嘴轻轻地摇摇头。“那是为什么?能跟妈妈说说吗?”儿子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委屈的泪水顺着眼角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妈妈,我尽力了,但我还是赢不了表哥。”“宝贝,你尽力了就好。”“妈妈,可是我不想让你失望。”说着,儿子竟然“哇”地哭得更大声。

“怎么会,你是妈妈的骄傲呢。”我赶紧将儿子搂在怀里,软语安慰道。“真的吗?”儿子眨巴着湿漉漉的眼睛反问我。“当然了。只要你自己尽力了就好,你就是妈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儿子这才止住哭声。

“妈妈,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说吗?”我点点头,儿子接着说:“我希望妈妈少对我说几个‘你能行’,因为有时候我真的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妈妈想要的结果。”我态度诚恳地表示接纳了儿子的意见。小家伙这时才终于破涕为笑了。

我这才反应过来,儿子和表哥一起比赛,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输赢,虽然一次次“败北”,但是儿子还挺享受玩耍的过程。可是,因为我的一次次自以为是的“你能行”的鼓励,使儿子丧失了玩耍的乐趣,开始被迫关注“胜负”,执着于取胜。

看到孩子一次次失败,家长不是随口说一句“孩子,你能行”就能解决问题的。鼓励的话,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表达。否则,家长的激励,只会变成“爱的负担”。

3

前阵子,儿子的学习群里,老师组织了一个背古诗词打卡的活动。活动要求参与打卡的小朋友每天背诵3首古诗词,每晚8点前录好小视频发到群里。孩子们可以随时参加,坚持26天连续不间断打卡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张诗词小達人的奖状以及一个小礼物。儿子班级的好多同学都参加了,我也希望儿子可以试一试。

“妈妈,我担心每天的任务太难,报名以后如果我半途而废,我会被同学笑话的。”记得我第一次跟儿子说起古诗词打卡活动时,儿子忧心忡忡。我刚准备像往常一样鼓励儿子“你能行”,就突然想起了之前发生的“摔跤事件”。“你能行”这三个字,到了嘴边,转了好几圈,但是我最终把它咽了下去。我要换一种方式和儿子沟通。

“儿子,你参不参加诗词打卡,应该由你自己决定。妈妈尊重你的意见。但是我们也不要这么快就放弃。这样吧,咱们先潜伏在群里看看情况,过几天再决定参不参加,你看好不好?”儿子表示认可。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抽空给儿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带着儿子一起赏析了几首比较经典的古诗词,还找出几期诗词大会的视频给儿子观看。当儿子看到那些年龄不大的小朋友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时,他的眼神里放了光。“妈妈,我真羡慕这些小朋友,真希望我自己也能有这么厉害。”

听了儿子的话,我暗自窃喜。话锋一转,又谈到诗词打卡这件事上。我告诉他,语文的学习在于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且坚持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体验。一周以后,儿子笃定地对我说:“妈妈,我决定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自己一定能行。”

原来儿子通过观察,发现参赛同学每天要背诵的诗词篇幅并不长,这样就打消了他最初畏难的情绪。再加上那阵子他的自由学习时间充裕,背三首诗根本不是难事。而且当他开始用心体会这些诗句时,他自己也渐渐被诗词本身的魅力所吸引。

听见儿子这回自己主动要求报名,我非常高兴。参与打卡以来,儿子坚持每天背诗3首,26天坚持下来就是78首。儿子取得了非常大的收获。班主任奖励了一张“诗词小达人”的奖状,儿子高兴地把它贴在自己的书桌上,此后背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他自信十足地对我说:“妈妈,我相信自己一定行。”我知道,在这次学习打卡过程中,儿子的收获不仅仅是78首古诗词,更重要的是他在坚持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律带给他的快乐。我真替儿子高兴。

作为家长,我们确实应该多些耐心听听孩子的想法,还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及时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这远比盲目粗暴地对孩子说一句“你能行”更能起到鼓励作用。让孩子从心底里真正认可自己,他们才会越自信,越快乐!

摘自《分忧》

作者:王婷婷

第2篇:《告诉孩子你能行》读后感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

——《告诉孩子你能行》读后感

马潇潇

“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些家长却在无奈地:“告诉孩子,你真笨!”当许多家长终于理解、接纳卢勤的理念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孩子变了,变得真棒了!原因很简单,观念变了,一切都变了!然而孩子们呢?孩子们说:“当然我能行!但不是告诉„父母‟,而是„告诉世界,我能行!这本书从生活、青春、长相、暗恋等各方面,为孩子们倾吐心声。

一、 有心才能长大

只要是生命就会长大。但是,有一种现象很奇怪,在爸爸妈妈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长不大。“中少在线”网站有一个“知心论坛”。一天,一个关于长大的话题,引来许多帖子。12岁的女孩晨光发表了她写给妈妈的一封长信。

妈妈:这是一封很长的信,希望您能有耐心看完,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记得我小的时候,您是一位非常耐心还很爱笑的妈妈。您买来看图识字卡片,教我认字……我做错了事您从来不会打我、骂我,而是耐心地告诉我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正是这样,我拥有了自信的笑脸。慢慢地我长大了,您开始锻炼我独立生活的能力……7岁的我会做很多家务,11岁我自己去青岛玩,12岁,也就是现在,我基本上可以独立生活……我的性格是您调教出来的。您对我总是很放心,给我自由……有了您,我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然而,在

我成长的同时,您也发生了变化。

我第一次真的伤心地哭,是您和爸爸第一次吵架。记得当时爸爸很生气,又是摔东西又是破口大骂,最后还摔了门走了。我看见您在哭,我第一次见您哭……那一次的伤心,我永远不会忘记。

搬了新家以后,您和爸爸经常会闹些不合,好像每次都是因为钱……渐渐地我也习惯了。你们每次吵架,我不是到屋子外面看着天空,就是在没人的地方默默流泪。妈妈,也许您看到了我的孤单,我的无奈。有时候我放学回来,您会问我些“今天穿的衣服有没有人说好看啊?”“老师看到你作文有没有表扬啊?”我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了,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必要了,再加上心情不好,经常会敷衍地回答“没有没有没有,别问了行不行?”对不起,妈妈,我知道您想关心我,可是,我这个年龄理想妈妈的样子不只是一个“妈妈”,我更需要的是一个“大朋友”,和我讨论一些我关心的东西,比如动画片、游戏、时尚、网络,或是关于“爱情”的一些事。我们长大了,一些东西我们渴望知道。人家妈妈都是那么年轻,爱打扮,您为什么一点都不喜欢时尚的东西呢?妈妈,我希望您像个姐姐!可是您不知道我关注的是什么;我希望您了解我,那次要您来我去的网站看看,可您却说:“都是小孩,我去干吗?!”我哭了……妈妈,虽然我长大了,可我

毕竟还是个孩子,12岁的孩子啊!我想得到我该得到的:温馨的家庭,和我说心里话的妈妈,还有贴心的理解和关爱!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女儿只有这一个心愿了!

爱你的女儿晨光20天后,晨光期盼到了妈妈(网名秋雨)的回信。这封回信打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晨光:妈妈是有苦衷的。正如你说的那样,你还是个孩子,有很多事是无法对你说的。妈妈为了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放弃了很多工作的机会,为了好好地照顾你!还记得上一年级时,妈妈为你联系好了小学,需要2200元钱。那时,妈妈已辞去了药厂的工作,爸爸在奶奶的公司里做事,妈妈去找奶奶和爸爸,希望他们能解决你上学的钱,但是爸爸没钱,奶奶不愿意出。妈妈只好按户口分片把你安排到西里小学。

妈妈这几年努力地锻炼你独立生活的能力,为的就是能早一天把全部精力投入自己的事业。你确实很出色,一天天让妈妈放心。但是妈妈也知道,你的成长是需要用钱来维护的……

妈妈在你小时候很好地教育了你,在工作忙碌之余,也曾想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教育现在的你,在不经意间你很快长大,并已完全成熟,这是妈妈没想到的。妈妈经常感到对你的无助,妈妈经常对你说:“晨儿,不管你长多大,永远是妈妈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跟妈妈说,妈妈永远是你的朋友。”可是你却永远封闭着自己,很神秘的样子,妈妈只好尊重你……孩子,妈妈没有变,还是以前的妈妈,妈妈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那也是妈妈无意的,妈妈总想敲门进入你的内心世界,可你总封闭着自己。还记得么,在你曾经失落时,妈妈帮你度过了最难过的时光,使你能快乐地成长。要有信心,妈妈会好好呵护你的。

妈妈也要谢谢你,晨儿,你及时给妈妈敲响了警钟,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妈妈理解了女儿,女儿也理解了妈妈!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亲子之间相互理解更令人心动!理解有时需要时光。孩子正是在父母“不经意”中长大的,父母也正是在孩子“不经意”中变老的。静下心来,“经意”地想一想,谁都曾有过“长大”时的“郁闷”。我相信当你真正理解父母那“长不大”的感觉,那时你就真正长大了!

懂一点电脑,化一点淡妆,少一点说教,露出一点微笑,多给一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一样。这是对父母的要求.面对长大,孩子们也要对父母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误解;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依赖;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冲动。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关于人的成长的学问是科学。教育也是有规律的,也要符合科学,还要讲究教育的艺术。教育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的教育有什么不同?教育是不是就是读书识字?是不是就是讲道理、提要求、训斥?家庭的氛围、大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处事的方式是不是教育附么样的期望才是符合实际的?我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第3篇:告诉学生,你能行

向琳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周弘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从一个“爱”字发展到“行”字,然后归纳为赏识,并把这种方法归纳为“赏识教育”。 聋哑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更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作为特教老师,如何通过我们的“笑”,我们的“口”,我们的“笔”,通过“集体”这个教育环境,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在学生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把“你能行!”的外部环境内化为学生“我能行!”的积极态度,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短暂的特教经历中,我用严父慈母般的爱,欣赏、关爱他们,告诉他们“你能行!”,从而形成了良好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建立了他们自立自达的学习、生活态度。

【关键词】 赏识教育你能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要被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生活由此而变得积极。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面对身体部分残疾的孩子,如果能像严父慈母一样的欣赏、关爱他们,当他们遭遇困难时给予鼓励,当他们犯错误时给予宽容,用慧眼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让他们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和态度;如果能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学生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让他们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不仅仅是是受教育者的成功,更是教育的成功。如何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让教师的微笑在学生心中撒下自信的种子

教师真心爱学生,总能时刻发现他身上的可爱之处,总能运用体态语传递赏识情感。张口三分力,运用体态语“微笑”最简单、实惠。

刚开学时,我班有位有轻微智障的学生经常因为不讲卫生和想家遭到同学的嘲笑,他显得有些不合群,我上班时经常看见他一个人蹲在花台旁,不参与同学们的游戏。每次我看见他,都会微笑着轻轻问他:怎么不去玩啊?他并不回答我,只是静静的跟在我身后走进教室。每天见着他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着向他问好,有一天,他竟然含糊不清

的叫了我一声“老师”,我前一天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见了老师要打招呼,没想到他竟然记住了,我高兴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也显得非常开心。就这样,每天上班,我都能看见他像小鸟一样欢快的跑过来依然含糊不清的叫“老师”。

还有一位叫朱玲的新学生,听力完全丧失,且不懂手语,如何让她知道她做得是否正确?我用了微笑的方法。当我微笑着对她颔首的时候,她知道,她做得好;当我对她撅起嘴的时候,她会明白:做错了;当我微笑着对她伸出大拇指的时候,她会明白老师的意思是:你真棒!

二、用口头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阳

口头语言运用的范围极广,集体个别,课堂课内外,当面背后都好进行,易操作,最具及时性、灵活性。

开学时,我发现我们的一位男学生,裤腿经常湿漉漉的,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不是尿裤子也不是玩水,通常是在洗手的时候他没法控制开水龙头的动作,要不就是开不开,要不就是一拧就开得太大,以至于溅了他一身。提醒了他几次,效果甚微。一天早上,我看见他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裤,就表扬他说:“你今天的穿得真漂亮,要是能保持就更好了!”第三节课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裤腿又湿了,我说“你只湿了裤腿,衣服还是干的,真棒!”接连几天,我都会检查他的衣裤,也会一次又一次的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了表扬,直到有一天,我看着他远远的向我跑来,衣裤都是干的,我微笑着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你真行!”。

第一次单元测试,学生的完成情况不是很好,我阅卷之后,掩卷而思,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当我把卷子分发到学生手中时,他们盯着那么多的错题,都很紧张,我知道,他们以为我会狠狠的批评他们。我没有评价他们的测试,我在教室找了个空位子坐了下来,招呼孩子们围过来,告诉他们,这次他们表现得都很棒:“你真行”只是还有一小部分没有注意的地方。我讲完孩子们出错的题,又告诉他们:“你能行!”,老师相信他们会做,并且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改掉粗心的小毛病,一定会做得更好。第二次测试前,我告诉学生,老师觉得他们是最棒的:“你能行!”,一定能把卷子完成的很好,鼓励他们加油,争取取得最好的成绩。得到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情绪特别好,完成的时候格外认真。果真,第二次的完成效果较第一次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借老师的“笔”在学生的心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恰当运用批语,改作业时奖励的一朵小花:“你真行!”课后作业时一句温馨的提示:

“你能行!”,都像口头语言表扬一样及时,灵活,既不占用公用的时间与空间,又能带给学生前进的动力。

每次拿到作业本,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在作业本上我会画上一朵小花,或是一个开心的笑脸,这些简单的图案是老师的隐语“你真行!”,是对他们作业的一种肯定和认同,也是对他们以后作业的一种激励。放月末假的时候,我会给他们一段简短的评语,评语里既有对前段时间进步的表扬,有希望,也有温馨的提醒,浓缩成三个字就是:“你能行!”让赏识从学校延续到家庭,让被赏识的快乐一直持续在学生的心田。

四、发挥集体作用,让赏识绽放异彩

班集体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发展学生进行自我意识的基础,在集体中,学生的相互赏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刚开学时,有的学生不愿意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到黑板上做题,生怕被别的同学嘲笑。我就想到了利用生生互评的方法,每次抽学生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做题,做得对的,不仅要给予肯定,还要求大家给他热烈的掌声,这样,学生在同学的掌声中受到鼓舞,都认真的思考,积极的举手了。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还鼓励他们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周弘老师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说道: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教师通过眼神、笑貌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理解、尊重和鼓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得到持续。教师只有以爱为出发点,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宽容学生,善于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他们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予以赏识,告诉学生“你能行!”,构建宽松,融洽,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我能行”的自信之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第4篇:《告诉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博识教育培训学校

皮来正

读完《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明白了“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做为老师,这既适合我们教育的孩子,同时也适合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

许多父母,整天逼着孩子学习,缺少的正是对孩子的信心。对孩子‘推着、压着、吵着、骂着’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对孩子的自信。

其实作为老师我也留意到每当在生活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积极有进步的言语暗示时,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喜悦洋溢在脸上,更加努力地去做到最好;但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家长也会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哈”、“算了,就这样吧”、“怎么这么笨呀”、对孩子的过失,做不到宽容和理解,一味的表示不满,品头论足、求全责备,给孩子带来过多的负面信息。看到沮丧孩子写在孩子的脸上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并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言语和指责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负担;没有深思过这样的行为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信。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看着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我觉得家长最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艺术,像卢勤那样爱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让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让孩子慢慢地由消极变为积极,将“你能行”变成“我能行”。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通过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提醒父母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

二、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父母,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我读过一遍文章叫《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文章中的母亲共参加了孩子的三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他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母亲做出自豪的样子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第二次家长会,小学的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母亲她流泪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第三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初中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很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给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有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文中的母亲给予儿子的就是一种激励的爱,使儿子总有一种做得更好的欲望。我想如果每个家长能做到像那位母亲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每个宝宝都会成为非常棒的人才。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看待孩子应用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有了这样的观念,就不会一叶障目,只看一点,不计其余,也不会因孩子一时表现欠佳而气急败坏,大发雷霆。

四、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对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在不断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们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把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

总之,学会欣赏孩子,要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要让孩子感觉今天比昨天学得好,更要让孩子带着自信步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第5篇:孩子,你能行

大唐镇中心幼儿园 寿秀梅

一学期又将结束了,开学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特别是我们班的童佳宇小朋友,她是一个很文静小巧的女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常常舍不得离开妈妈,总要我们从她妈妈手里抱过来,才依依不舍的用泪珠来送妈妈,又加上她刚来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所以她平时很少说话,和同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上课时更不爱举手发言了。

可是,童佳宇很喜欢画画。每次到画画时,总能看到她认真而专注的身影。每当一幅画完成时,她都会特别的高兴,自己看了又看。有时候,我也会走过去,默默她的头,问问她:“你画的是什么,能讲给我听听吗?”渐渐的童佳宇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话了。

童佳宇也是一个很爱劳动、很会整理的孩子。有一天早上,来园后,我发现有些积木掉在地上了,就问:“谁愿意把积木送回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童佳宇也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请她来帮忙。放好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她,小朋友们也为她鼓起了掌,童佳宇显得很高兴。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勤快了,帮主动提出帮老师做事。这个时候,我总会分一些简单的事给她,看到她出色的完成了。还会给她一个会心的微笑,而且笑意也会马上在童佳宇的脸上荡漾开来。

一学期过来了,我发现童佳宇渐渐的能主动举手、在集体面前发言了。特别是,在这次开放的家长半日活动中,童佳宇也敢举手发言了,而且能声音响亮地进行回答。大家都为童佳宇的进步而高兴,童佳宇也逐渐活泼开朗了,与同伴、老师间的交往也更多了。

看着童佳宇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

我想: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我们的盈盈笑意、深情拥抱或抚摸,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

第6篇:告诉孩子你真棒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三句箴言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一句箴言是:太好了!

一位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大,内心封闭而想到了轻生,企图在西客站跳楼自杀,经过民警几小时的规劝才被救下。某大学一位年轻的数学教授,只因学生对他评分不高,觉得没面子,就在大学校园内的树林里上吊自杀。

大学的文凭,受人尊敬的工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更没有带来成功,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懂得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那么,什么是快乐?

有位心理医生做出了最精辟的解释:快乐就是"我的思想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

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解烦恼,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到了他那里也会变成烦恼。

有位妈妈对我说,她有两个儿子,因为心态不同,命运就大不相同。大儿子心态不好,遇到什么事总说:"太糟了!"小儿子心态好,遇到什么事爱说:"太好了!"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带小哥俩去公园玩,不巧那天公园关门了。大儿子说:"太糟了!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一来就关门!真气人!"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小儿子却说:"太好了!我可以到别处去玩,也许别的地方会更好玩儿!"他跑到小树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蚂蚁搬家,玩得兴高采烈。两个儿子长大了。大儿子找了个对象,他觉得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处处不如意,整天不高兴,后来离婚了;小儿子成了家,他觉得媳妇又好看又贤惠,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你看,"她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不偏不向,为什么他们的命运如此不同呀?"

我说:"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人的痛苦和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决定的。"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二句箴言是:"我能行!"

成功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是失败者的态度。人改变了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对"成功"新的理解,是从双腿残疾的"网络中学生"王焕生的成长经历中得到的。

王焕生1984年出生在北京通州区一个普通家庭。进入小学刚一个月,同班两个同学打闹时碰到他,导致大腿骨骨折,更不幸的是骨折部位有一个病灶点,被医生诊断为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从7岁开始,王焕生每年365天有100多天是穿着石膏"裤子"卧床在家,连身都不能翻,即使是拆掉石膏也必须用双拐辅助着走路。9年当中,焕生经历了8次大手术。从小学到中学,尽管他在校读书的时间只有一般人的一半,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且成为一个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性格坚强、勇于拼搏的共青团员。

"发现孩子有病,您和孩子是怎么面对的呢?"我问他的母亲。

"只能靠自己!我一直是这样告诉儿子的。"焕生的妈妈这样说。

孩子在第一次手术前,天真地问妈妈:"妈妈,做手术疼不疼?"妈妈没有哄骗孩子而是直接告诉他:"很疼很疼,但你要坚强,要咬牙坚持。"

手术中,他的嘴唇咬破了,牙"咯咯"响,但他坚持一声不吭,他成功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忍住了巨痛,8次大手术他都挺过来了。

积极的态度能使一个人将自己的弱点视为一种挑战的机会。科学证实,当我们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我们大脑里便会"刻镂"出一种行为模式。要是你设法把这个成功的模式重新唤起或"重放",它就会自行发生作用。

成功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自己与自己较量的胜利,是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成功。"我能行"的人是最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把孩子变成财富的第三句箴言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在我的经历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996年2月,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震后四个月,受丽江县政府和县团委的邀请,我奔赴丽江灾区采访,并继续推动"手拉手"活动。

当时,我骨折的右腿刚好,又提着一个笨重的没有轮子的箱子乘飞机。不巧的是,上飞机前需要在停机坪上走一大段的路程。我走上几步,便停下来歇一歇。

"要是有人帮我一下就好了!"这个念头刚刚在我脑海闪过,我身边就传来一声关切的问候:"你需要帮助吗?"说话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

我心里一阵感激,不由自主坦白地说:"我需要帮助!"

他二话没说,利索地拎起我的箱子,朝飞机走去。在机舱口,他又问我:"你坐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于是,箱子被放在23排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上。我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这位先生已经穿行在机舱拥挤的人群之中了。

"你需要帮助吗?"路途中,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回荡着,我的心里也一直涌动着一股暖流。

这件事,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想,快乐的人生不正是在帮助别人和互相帮助中体会到的吗?于是,"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这句话便从我心里涌出来。

第7篇:告诉你的孩子失败并不可怕

宝宝越长越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它渐渐的会有自尊心,也开始慢慢的学会计较起来,开始学会喜怒哀乐,也明白别人说她不对,渐渐的计较成功和失败,这个时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关系到孩子以后一生的性格,孩子以后做一件事会不会坚持就全靠这个时期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她很多的道理,要让他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或者放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告诉她呢?下面就让晴天宝贝来告诉你怎样教导他失败和成功的道理。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儿在朗读结束后,孩子们又照例说妞妞这儿读错了,那儿表现得还不够好。小女孩儿不等听完就大声地反驳,后来趴在课桌上哭起来。她奶奶在旁边看了很不高兴,希望老师说说班里的孩子别提意见了。这时老师没有听家长的意见,而是说:“妞妞,你先别哭,你在台下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别人哭过吗?同学们喜欢你,愿意帮助你才给你提意见啊!你听听同学们提的意见对不对?如果再这样老师不喜欢你了。其实你已经非常棒了,如果再听听同学们的意见,提高一点点,那就更棒了。”听到这话,妞妞破涕为笑。

替孩子摆平挫折不可取

晴天宝贝觉得,这是一起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我们有太多孩子像妞妞一样平时娇生惯养,享受的是“赞美教育”,听不进批评,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难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如果遇到小挫折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而是替她摆平挫折,等她真正遇到人生大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她说,同学们的意见对妞妞而言就是一次小挫折,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通过一次小挫折让妞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同学们的善意,又用换位法启迪孩子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最后又用“威胁”加表扬的方式让妞妞走出挫折。

晴天宝贝觉得,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挫折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全是坏事,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多情况下,挫折处理得适当,会成为今后孩子受用不尽的财富。

按挫折强度引导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关键是孩子遇到挫折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挫折的大小程度不同,孩子的性格各异,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对平时一帆风顺、心高气傲的孩子要让孩子通过挫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重新审视自己,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然后让孩子尝试独立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通过克服挫折,帮助孩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感,找到成功感。

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又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埋怨、批评,要以鼓励为主。本来他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信心又受到打击,如果这时再采取批评的方式,只会雪上加霜,将孩子逼进死胡同。家长和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与孩子一起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让孩子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找到自信。

挫折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应付挫折,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耐挫力。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超过孩子的承受力,则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畏惧挫折,遇事不敢去做,变得缩手缩脚。有些孩子甚至会由此变得冷漠、忧郁、情绪过度紧张。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度。

吃苦教育不是挫折教育

晴天宝贝觉得,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

有很多挫折本来是不应该有的,有时孩子会被家长“创造的挫折”彻底打垮。晴天宝贝每年接触上百起案例,有很多就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只能第一不能第二,甚至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逼孩子去实现。孩子因为接受能力、年龄等所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认为自己很失败,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强,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受不了而发生性格扭曲。这样人为的挫折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可能伤害孩子。

宝宝只有明白了失败的道理,才能了解成功的真正的喜悦,所以家长以后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别一不小心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哦!,关注晴天宝贝,晴天宝贝将伴您和您和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篇: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研究下一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