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审批程序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项目审批程序

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及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工程项目数量快速增长且社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综合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故而,采用合适的有效对策来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以及管理工程项目的审批档案归档验收工作变得非常必要,其在一方面能够提高工程项目运转的效率,在另外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发挥着非常积极且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本文拟打算着重分析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及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的对策,以期望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对策;分析

引言:

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及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的整体水平对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规划等具备极其重要且积极的意义,因为其一方面能够增强工程项目审批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率以获取较高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后续的工程项目信息查询等工作的高效且精确地进行,并为其提供全面、准确的各方信息,这对于工程项目今后的发展具备非常积极的价值。但是,现阶段工程项目审批、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等工作之中仍旧存在许多尚待完善的不足之处,例如审批流程过于繁杂、没有统一的审核标准等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其的要求,所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今后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优化提速审批流程,实现技术审查提前介入

(一)技术审查提前介入

根据“手续简化、高质量服务”的准则,选用行政审批以及技术审查相对分离的方式,来促使审批部门提前介入来审批所应用到的各项技术的具体内容,当第一阶段的审批程序完结之后再及时地快速进行合适的具体回复,继而再展开后续工作,极大地节省了审批流程所花费的时间。

(二)审批权责具体化

审批工作涉及的各大单位都必须要有一份详细而全面的技术审查表格,并且一定要严谨地对表格内所涉及的各项审查内容展开符合规范的再度审查。与此同时,在这一个审查过程之中,应当适当地借助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士、专业的技术审查企业等的协助,以此来确保整一个技术审查工作的专业性、全面性、精确性、科学性,为提高工程项目效率提供重要的积极保障。

(三)优化审批流程

在审批流程优化工作落实并完成之后,应当将其划分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这四大模块,而其中竣工验收这一模块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其涵盖了质量评定、环保资质审核、消防证获取、审批档案验收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工程项目最后是否能够真正地投入实际的使用之中,是工程项目审批流程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的一大环节。

(四)完善审批机制

传统的审批机制存在着审批时间过长、制度不相一致、规范标准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审批不够重视等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工程项目审批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完善审批机制。主要负责单位必须要明确一致的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标准等,并监督下属部门地审批工作,并且还需要着重监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简述登记以及审批。

二、转变管理方式,调整审批时序

(一)实行施工图联合审查

有政府投资占比的项目工程的施工图必须要联合审查,将多方技术审查都纳入到这一环节之中,并且交付给相同的施工图审查部门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专业的科学审查,

(二)调整审批时序,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报装

在基础的、重要的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提早办理好施工许可证以保证施工的合法性,并且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在全面落实有关装置的建设,在竣工验收模块完成后快速地办理相应事项。

三、加强项目审批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一)项目审批档案管理信息化

项目审批档案资料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类,一方面需要依据相同的规定来进行归档和整理,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后续有权限单位查询归档的档案使得便利性和高效性。审批档案的收集、管理的标准和原则的一体化,既可以提高纸质审批档案的归档效率和整体质量水平,还可以更加高效地将电子档案的数据储存在同一的信息系统之中,有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和今后的高效查询。尤其是核心工程项目的审批档案必须要电子化信息管理,创建线上工程项目档案审批系统,有利于提高多方联合审批的效率和合作程度。

(二)档案馆提前介入工程档案联合验收指导工作

档案馆工程项目必须要提前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及时和工程建设企业展开交流以获取一些重要的归档数据信息,而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后,档案馆应当派遣专业的档案编写、整理工作人员以指导工程项目档案的编写、整理工作,以保证档案内容的全面性、严谨性,便于后续的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极大地节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审批档案的专业性。除此之外,档案馆应该协助培训工程项目档案整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严谨成都等,确保能够定期地向工程项目建设企业上交完整的工程项目档案资料,并且应当着重阐明工程项目质量检测判定标准等重要性,以便于将已经签署的质量合同文件重点、严密地储存到特定的区域之中。

(三)加强验收复核机制,确保档案完整和准确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相关标准,档案馆必须要对那些已经搜集、归档的档案进行再次地审核和验收,并按照同等的时间间隔来安排专业人士检查归档的档案,以保证档案不受损坏、档案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等等,并且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上报给上述部门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归档档案的整体质量水平和保密完整性,且有利于审批档案验收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和社会对其各方面要求的变高,采取合适的有效措施来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变得非常必要且重要,其在一方面能够提高工程项目运转的整体效率以促使工程项目获取更高的综合效益,在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工程项目之中的不足之处在高效的审批过程之中快速地察觉并得以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当采用针对性的对策来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水平,确保归档审批档案内容的严谨性、完整性,便于后续档案内容查询等工作的高效且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   张娇.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及审批档案归档验收管理探析[J].城建档案,2020(04):58-59.

[2]   任冬蕾.沈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化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3]   罗文武,黄玉燕.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移交辅助机制探究[J].浙江档案,2019(10):64-65.

[4]   陈永生,杨茜茜,王沐晖,苏焕宁.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文件归档与管理:整体观[J].档案学研究,2018(06):4-11.

[5]   唐万松.大连市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6]   谢珏.西安市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流程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7.

作者:高成

第2篇: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特点;分析;程序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alysis process

Lu Jin-mei

(Qichun Water Resources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Qichun Hebei 435300)

【Key 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Characteristics;Analysis;Program

1.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 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以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1.2 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某地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1.3 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1.4 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篷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生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2.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2.1 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3 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2.4 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2.5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2.6 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不按图施工。把铰接做成刚接,把简支梁做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和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在小于1m宽的窗间墙上留设脚手眼等。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土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交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6)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2.7 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2.8 建筑结构使用问题。

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3.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3.1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2)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2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为: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2)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3)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4)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6)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才的情况等。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些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立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些事故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成同一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3.3 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

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勿需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若要纠正,困难较大,或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2)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论证后可不作处理。例如,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而实际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已达到要求,就可不作处理。(3)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可不处理。例如,混凝土墙板出现了轻微的蜂窝、麻面,而该缺陷可通过后续工序抹灰、喷涂、刷白等进行弥补,则勿需对墙板的缺陷进行处理。(4)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挖设计的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

3.4 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

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必须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事故处理结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2)隐患已经消除,结构安全可靠;(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4)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条件,如限制使用荷载,限制使用条件等;(5)对耐久性影响的结论;(6)对建筑外观影响的结论;(7)对事故责任的结论等。

此外,对一时难以作出结论的事故,还应进一步提出观测检查的要求。

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

[作者简介] 卢锦美(1975-9),男,职称:工程师,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师,主要从事建筑,水利结构设计及监理工作。

作者:卢锦美

第3篇: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

施工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结构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 (地质、水文、气象、地形等),多变;材料品种、规格不同,材性各异,交叉施工,现场配合复杂;工艺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不一等特点,因此,对质量影响的因素繁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预防;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1.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倾斜或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1.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某地区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1.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1.4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 "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2.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2.1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 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2.4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

2.4.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审核,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4.2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2.4.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在承重墙体上任意设置脚手眼等。

2.4.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2.4.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3.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3.1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3.1.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

3.1.2保证建巯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

3.1.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3.1.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2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

3.2.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

3.2.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現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

3.2.3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

3.2.4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

3.2.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3.2.6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

3.3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

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必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

事故处理结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3.3.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3.3.2隐患已经消除,结构安全可靠。

3.3.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3.3.4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条件,如限制使用荷载,限制使用条件等。

3.3.5对耐久性影响的结论。

3.3.6对建筑外观影响的结论。

3.3.7对事故责任的结论等。

此外,对一时难以作出结论的事故,还应进一步提出观测检查的要求。

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作者:张巍

第4篇:项目审批程序

市发改委对于行政审批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具体制度如下:

一、受理

市发改委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市行政审批中心进行办理,在行政审批中心大厅设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窗口,设有专人负责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为此,凡来我委申办项目备案、核准和审批事项的项目单位,均需持相关项目材料到行政审批中心大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窗口进行申报。

二、初审

对于申报的事项,审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将进行初审,主要负责审查申报事项的要件是否齐全,对于要件齐全的转到委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签至委领导,再由委领导签批到各相关科室。对于要件不齐全的,要向申报单位进行一次性告知。初审内容如下:

1、对于一般建设项目(不使用政府投资、在《吉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之外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申报单位需持的要件为:项目属地发改委(局)项目备案请示文件2份;生产类项目报送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2份:已填写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3份;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3份(特种行业项目除外)。

2、对于重大和限制类建设项目(《吉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的项目)实行核准制。

申报单位需持的要件为:项目申请报告2份(需报市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有乙级或乙级以上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以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各2份(特种行业项目除外)。

3、对于使用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实行审批制。

在项目建议书环节,需持申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由有相应的工程咨询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及请示文件。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需持的申报材料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请示文件;项目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由有相应的工程咨询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环

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城市规划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符合原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计委9号令)要求的招标基本情况核准表;地下水年取水总量在7 2万立方米以上或地表水用于生活、工业年取水总量1 8 0万立方米以上及用于其他年取水总量在1 0 0 0万立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需提交符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第1 5号令)要求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及审批意见。

在初步设计环节,需持的申报材料为:项目初步设计审批请示文件;项目审批部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由有相应的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城市规划部门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韵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

在竣工验收环节,需持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

三、审核

项目单位申报的材料经审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初审,要件齐全的,由委办公室履行公文程序。

1、对于一般建设项目(同前),主要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即期宏观调控政策;符合行业准入标准;符合应予备案的项目范围。

2、对于重大和限制类建设项目(同前),主要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布局合理;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要对项目的招标事项进行核定。

3、对于使用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主要审核该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市场预测、场址选择、技术设备工程方案、原材料供应、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等。

在项目建议书环节,主要审核项目建议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主要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有评估论证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并提出评估报告,是否有环境保护部门

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是否由土地部门对新征用地进行审批,是否由规划部门对有关的规划方案进行审批。

在初步设计环节,主要审核项目初步设计内容是否在设备造型、工艺流程、土建工程、生产配套设施和投资概算等方面符合要求,是否经过由项目审批部门组织的专家和部门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在项目竣工验收环节,依据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审查项目法人单位编制的竣工验收报告。

四、批准

项目单位申报的材料经审核后,对于申报的要件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将申报材料退回审批大厅,由窗口工作人员按相关程序一次性告知项目单位。对于申报的要件内容符合要求的,要按照工作职能,进行逐级审定、依次审批。首先,专业科室根据项目单位申报的材料提出意见,涉及到其他科室的事项,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并会签,l其次,在专业科室、相关科室审核的基础上,分管领导阅批后报主要领导签批;由办公室出文并将批复文件返回行政审批中心大厅窗口。

第5篇:项目立项审批程序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程序

(一)财政性投资及国有集体投资的基建项目

1、向县发展和改革局递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2、领取立项审批表,到财政、审计、国土、环保、水利、规划以及主管部门签署立项意见。

3、凡50万以上的财政性投资项目以及国有集体投资项目须先报人大财经委审议,并需人大财经委下文批复。

4、县发展和改革局汇总以上意见后,根据项目审批制度由项目审批领导小组集体研究是否立项。

5、通过审批的项目,我局下发立项批文。

(二)工业项目

1、项目单位向县发展和改革局递交立项申请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并领取立项审批表格。

2、领取表格后到国土、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签署意见,再将签署意见后的表格连同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或会议纪要交发展和改革局。

3、县发展和改革局汇总以上资料,然后,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由项目审批领导小组集体研究项目能否立项。

4、通过审批能立项的项目,由发展和改革局下发立项批文。

(三)小水电项目

1、项目单位向县发展和改革局递交立项申请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并领取立项审批表格。

2、领取表格后到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部门签署意见,再将签署意见后的表格连同与政府签订的合同或会议纪要交发展和改革局。

3、县发展和改革局汇总以上资料,然后,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由项目审批领导小组集体研究项目能否立项。

4、通过审批能立项的项目,由发展和改革局发文立项。

5、项目单位收到立项批文,须请有水电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可研报告分别送县发改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

6、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国土局,并组织有关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

7、通过可研评审的项目,下发可研批复文件。

8、项目单位接到可研批复文件后,组织扩初设计。

第6篇:项目开工审批程序

项目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将开工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后,由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开工审批单位审批。

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开工申请后,在限定时限内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开工审批单位在接到开工申请后,应在限定时限内批复。批准文件中应对项目竣工验收的主持单位予以明确。

第7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按照建设项目审批权限的规定需由贵州省发改委审批的基本建设项目(含限上技改项目),应按项目隶属关系划分来进行上报和审批:

1、 省属基建项目由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将项目分阶段经主管部门同意后,转报省发改委审批;

2、 地县属基建项目由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将项目分阶段经地(州、市)、县级计划部门同意后,逐级上报省发改委审批。

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见贵州省基本建设程序框图)。

一、 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要求建设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投资决策前对拟建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推荐一个拟今昔功能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论述它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 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 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的初步分析;

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估计。

各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等要求,经过调查、预测分析后,提出项目建议书。有些部门在提出项目建议书之前还增加了初步可研性研究工作,对拟进行建设的项目初步论证后,再行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按要求编制完成后,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醒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即可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在技术是否磕膝盖内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是经过资格审定的规划、身机和工程咨询等单位。通过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多种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凡可行性研究未被通过的项目,不得编制、保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下一步工作。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所有基本建设项目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通过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编制可行

性研究报告。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最终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重要文件,要求它必须有相当的浓度和准确性。

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求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提出的前景和依据;

(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建设规模、产品方案,提供必要的确定依据;

(3).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 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等协作配合条件;

(5).建设条件,确定选址方案、总平面布置方案、占地面积等;

(6).项目设计方案,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

(7).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规划、防震、防洪、节能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

(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

(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

(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建立建设项目法人制度。

3、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编制完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有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并通过,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果在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协作关系等方面确需变动以及突破控制数时,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

三、设计工作阶段

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尽的安排,是基本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把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建设的渠道,是整个工程的决定性环节,是组织施工的依据它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将来的使用效果。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具有相关设计等级资格的设计单位,按照所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要求进行设计,编编制设计文件。设计过程一般划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重大项目和技术复杂项目,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要,啬技术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设计的第一阶段,它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基础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在指定的地点、时间和投资控制数内,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对设计对象作出的基本技术规定,编制项目的总概算。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如果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总投资估算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发生变更时,要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步设计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依据和设计的指导思想;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用量及来源;

3、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和配置;

4、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辅助设施和生活区的建设;

5、占地面积和土地使用情况;

6、总体运输;

7、外部协作配合条件;

8、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抗震措施;

9、生产组织、劳动定员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10、总概算。

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按照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结构、总概算等不得随意修改、变更。

四、建设准备阶段

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要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

2、完成施工用水、电、路、通讯等工程;

3、通过设备、材料公开招标投标订货;

4、准备必要的施工图纸;

5、通过公开招标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

项目在报批新开工前,必须由审计机关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开工前审计。审计机关主要是对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落实,项目开工前的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资金是否按有关规定存入银行专户等进行审计。新开工的项目还必须具备按施工顺序所需要的、至少有三个月以上的工程施工图纸,否则不能形式建设。

建设准备工作完成后,编制项目开工报告,按现行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限进行报批。

五、建设实施阶段

1、新开工建设时间。建设项目经批准新开工建设,项目即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项目新开工时间,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任何一项永久性工程(无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第一次正式破土开槽开始施工的日期。不需要开槽的工程,以建筑物的正式打桩作为正式开工。铁道、公路、水库需要进行大量土、石方工程的,以开始进行土方、石方工程作为正式开工。

2、基本建设投资额。基本建设计划使用的投资额指标,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

3、生产准备。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的内容很多,其主要内容有:

(1)招收和培训人员。

(2)生产组织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

(4)生产物资的准备。

六、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最后一环,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

1、竣工验收的范围和标准。根据国家现行规定,所有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全部建成,工业项目经负荷试运转和试生产考核能够生产合格产品,非工业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都要及时组织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付生产和使用,应达到下列标准:

(1)生产性工程和辅助公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完,能满足生产要求;

(2)主要工艺设备已安装配套,经联动负荷试车合格。构成生产线,形成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出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产品;

(3)生产福利设施能适应投产初期的需要。

(4)生产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初期的需要。

2、申报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整理技术资料。

(2)绘制竣工图纸。

(3)编制竣工决算。

(4)审计部门出具的竣工决算审计意见。

3、竣工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竣工和投产日期。

各建设项目视其重要程度,可对其中审批内容和条件等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由省发改委确定。

第8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凡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在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时,项目单位必须按国家规定要求,选择有资格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进行编制。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可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合并编制报批,经批准后,可直接进行初步设计。

基本建设项目报批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投资计划(或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的报批和审批等环节。

1、项目建议书的报批。项目建议书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生产性项目,须经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后报计划部门审批;非生产性项目,按项目的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计划部门审批。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在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须由环保部门出具环评报告,并经咨询评估机构和专家评估论证后,报计划部门审批。

3、超预算规模项目的审批。设计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项目总投资、建设总规模和建设方案范围内编制初步设计。凡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总投资10%以内的,必须经原审批单位同意后才能报批;超过总投资10%以上的必须重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4、初步设计的报批。初步设计编妥后,由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报计划部门,经组织评审后计划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必须严格按初步设计批准的总概算和设计内容进行编制。严禁超概算编制施工图和投资预算。凡超概算编制的施工图预算,一律不准作为财务拨款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3年,未能在3年内按条件报送下一程序文件的须重新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复初步设计后,项目建设单位方可进行征地、五通一平、施工合同签约和设备订购。未经批准,土地、规划、城建等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 续。

5、投资计划(或开工报告)的报批。申请投资计划的新开工项目,必须具备初步设计已批准、建设资金已经落实、施工合同已经签约、五通一平已经完成等开工建设条件。确需安排开工的项目,只能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方可列人预备项目计划。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计划部门下达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计划所列的各项建设内容,按合同工期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6、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计划部门根据项目情况组织 或委托有关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投资决算、投资效 益、建设工期、档案资料移交使用等问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项 目才能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生产性项目和非生产性项目投资额 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要按上述建设程序报批;投资额在500万元 以下的项目,可直接报批投资计划。

第9篇: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一、项目申报审批程序

1、立项。即项目建设单位向发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发改部门批复项目建议书即视为立项)。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项目建设单位向发改部门提出的立项申请文件(②附项目建议书);③发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前置审批程序。项目建设单位依据发改部门出具的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分别向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地震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手续。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建设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②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文件;③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④地震部门出具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文件。

(2)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后,项目建设单位向发改部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提出审查批准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项目建设单位向发改部门

提出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申请文件(②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③发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④可研编制单位资质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⑤根据不同项目,上级要求一并报送的其他附件。

(3)组建项目法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需设立公司的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法人,办理设立登记,由县政府出具明确其法人资格的正式文件(含法人、法人代表和法人责任内容三个要素,下同);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各一级主管局直接实施的项目,要向县政府呈报明确法人的请示文件,县政府依照请示向项目实施单位出具明确其项目法人身份的正式文件;由二级及以下单位或企业直接实施的项目,由一级主管局直接向项目实施单位出具明确项目法人的正式文件。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县政府或各主管部门出具的明确项目法人的正式文件;②县政府或各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签订的项目建设廉政责任书。

(4)办理建设规划许可、用地规划许可。项目单位依据发改部门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分别向城乡建设规划部门申请办理“两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用地规划许可。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城建部门出具的“两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②国土部门出具的用地规划许可通知书。

3、初步设计

(1)初步设计。一般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两个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后,项目单位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和概算书并报送到发改部门,提出审查批准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2)消防设计审核。项目单位依据发改部门批复的初步设计文本和施工图纸,向消防部门申请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或备案手续。

该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项目建设单位向发改部门提出的项目初步设计批准申请文件(②附项目初步设计);③发改部门对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文件;④勘察设计合同及招投标资料;⑤地方配套资金承诺函;⑥项目建设资金说明;⑦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⑧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或消防备案凭证;⑨根据不同项目,上级要求一并报送的其他附件。

二、项目建设实施程序

项目建设要严格落实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杜绝“三边”工程。在取得发改部门的项目批复、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批、国土部门的用地许可,并完成建设工程招投标手续后,即可到建设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开工建设项目。项目竣工后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正式土地使用证。项目建设要严格遵循以下逻辑程序:

1、勘察(签订勘察合同,合同价达到招标额度的须招标)。

2、设计(签订设计合同,合同价达到招标额度的须招标)。

3、施工(签订施工合同,合同价达到招标额度的须招标);监理(签订监理合同,合同价达到招标额度的须招标)。

4、竣工验收。

5、固定资产移交。

上述5个环节产生的必备档案有:①勘察设计文本(含施工图纸),②招标投标资料或政府采购资料,③勘察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采购合同,④监理日志和定期监理报告,⑤项目单位向发改部门提出的验收申请,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⑦发改、审计、建设、财政、监察、质监等部门联合签署意见的验收报告,⑧土地使用证,⑨其他相关资料或附件。

上一篇:事故和职业病报告制度下一篇:国家电网专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