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总结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术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学术总结

在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从9月18日正式开幕,经过两天紧张而热烈的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就要结束了。现在,我就本届学术年会的基本情况和参会论文及讨论情况作一个总结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是从上世纪8。年代以来,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逐步兴起,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同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历史学科。本届年会的主题定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就是要比较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一下这一学科形成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中存在分歧或争论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以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更好地加强国史学科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更好地纠正在国史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更好地推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这一重要的学术阵地和意识形态阵地。在本届年会的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同志致开幕词,从学术方面和政治方面深刻阐明了开好本届年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为了深化对国史研究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认识,也为了反驳各种歪曲、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言论,发挥国史研究护国、资政、育人的功能,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完善,很有必要将国史研究中的重大分歧与争论问题作一次系统梳理,将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行一下总结。”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同志致欢迎词,介绍了延安的自然和历史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就和未来的发展目标,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延安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教育。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同志,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国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开好本届年会和把握好国史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奎元院长强调指出:“国史研究是学术工作,但同时又与现实政治密切联系,其方向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学术的得失,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用革命理想和信念统一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宗旨,尊重实践、追求真理、反对各种教条主义,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更加注重思想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看清共和国发展的历史轨迹,不断把国史研究推向深入。”

根据年会论文评审委员会的推荐和大会组委会的安排,有12位学者就本人的参会论文作了大会发言,并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全体会议代表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三个小组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国史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学科基础,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但是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分歧与争论,有些需要我们通过深化研究和学术争鸣加以解决,而有些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用貌似客观而实则混淆时空、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事实,别有用心地歪曲和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则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学术鉴别力,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和批驳。大家在讨论中认为,本届学术年会的论文选题,基本覆盖了国史研究中存在分歧与争论的主要领域,许多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参会代表系统深入的研究和会议期间的讨论交流,使大家对国史研究中的重大分歧与争论及其实质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在国史研究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的自觉性,必将对加强国史学科建设,推动国史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学术影响和政治影响。

人选本届年会的论文共计61篇,贯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各个时期,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纵览了20多年来国史研究的主要成果,特别是比较系统和深刻地分析了涉及国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我想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本届年会论文作一概括和总结。

第一,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史重大问题的研究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共和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了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部分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制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逐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这些重大问题,构成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所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的。离开了这些基本观点,模糊了这些基本认识,动摇了这些基本立场,就不可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本届年会的论文中,军事科学院齐德学、郭志刚的《抗美援朝战争研究述评》,中央文献研究室赵士刚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原因研究述评》,中央党史研究室陈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宋月红的《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研究述评》,钟瑛的《建国初期新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与评价研究述评》,王丹莉的《统购统销研究述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石建国、武力的《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及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江苏社科院叶扬兵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冷兆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述评》,夏杏珍的《“双百”方针研究述评》,曹守亮的《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研究述评》,中央文献研究室刘智、王为衡的《对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研究述评》,张素华的《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的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李强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中央党史研究室刘荣刚的《新中国三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研究述评》,湖南师范大学莫志斌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杨文利、张蒙的《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述评》,石善涛的《邦交正常化前的中日民间外交研究述评》,王巧荣的《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叶张瑜的《祖国统一中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研究述评》等,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史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状况,总结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文章还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批评了一些错误观点。大家在讨论中对当代中国研究所郑珺的《国史学理论问题研究述评》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认为国史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对国史学理论的系统研究,这对学科地位的确立、学术研究的深

入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国史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我们在总体上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主流的同时,也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面对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曲折和失误。国史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大多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发生失误或部分失误的问题。作为一个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基础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失误,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巨变相比,只能算是支流。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立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主流与支流、全局与局部、全部过程与个别现象的关系,才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正确分析发生失误的原因,才能从局部的、一时的、支流的失误和曲折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

在本届年会的论文中,国家博物馆刘建美的《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孙丹的《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李成武的《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研究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吴敏先、张永新的《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政策及调整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姬文波的《“高饶事件”研究述评》,刘仓的《1954年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研究述评》,张星星的《胡风事件研究述评》,王瑞芳的《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辛逸的《农村人民公社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罗燕明的《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张金才的《1959年庐山会议研究述评》,田波的《“农业学大寨”研究述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栾景河的《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刘国新的《20世纪60年代战备问题研究述评》,张勉励的《新中国对外援助问题研究述评》,东北师范大学李彩华的《三线建设决策成因及建设得失研究评述》,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吴超的《“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的《“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研究述评》,中央党史研究室叶晖南的《林彪反革命集团问题研究综述》,国防科技大学刘祖爱等的《“九一三”事件历史影响研究综述》,北京工商大学江燕的《粉碎“四人帮”研究述评》,河南大学何云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程珂的《建国前后中共对美政策研究述评》等,围绕这些难点问题梳理了在研究中存在的不同认识和观点,区别不同情况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和争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深化对难点问题研究的建议。大家在讨论中认为,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由于政治敏感性强和受到宣传纪律的限制,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研究成果也难于发表,许多国史工作者对研究这些问题存在着较多顾虑,而一些所谓的“体制外”人员却毫无忌惮地利用一些报刊或网络大肆“炒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一些同志建议,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严重注意,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第三,分析和批驳了在国史重大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本届年会的许多述评文章都对近年来在国史领域出现的错误观点和言论给予了高度关注。正如朱佳木同志在开幕词中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国史学科的特殊性质,各种反对党的领导、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势力和思潮,也往往披上国史研究的学术外衣,用貌似客观而实则混淆时空、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等方法,来为他们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格制造舆论。人们只要稍加注意便不难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现在几乎没有一个重大事件不被他们攻击和篡改。”面对这些错误的观点和言论,每个国史研究工作者都应当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学术鉴别力,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历史方法,以维护共和国光荣历史的高度责任感,以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旗帜鲜明地批驳这些错误观点,推进国史研究的健康发展。

在本届年会的论文中,当代中国研究所叶明勇的《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研究述评》,李格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述评》,河南科技大学张俊国的《“三反”、“五反”运动研究述评》,温州大学刘建国的《关于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研究述评》,天津师范大学魏继昆的《反右派斗争研究述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徐海亮的《1959~1961年全国干旱灾害研究述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尚长风的《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研究述评》,当代中国研究所姚力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研究述评》,曹光章的《反对精神污染研究述评》,丁明的《外蒙古独立问题研究述评》等,都在系统梳理该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进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批评或驳斥了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大家在讨论中谈到,在学术批评方面我们确实有过混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用政治批判的方式解决学术或思想问题的教训,但是这些年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严重弱化,学术界正常的学术争论和学术批评难以开展,甚至一些严重错误的观点和言论也得不到应有的抵制和批评,这既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化,也不利于巩固国史研究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

大家对年会论文中一些过去研究比较薄弱或交叉性、边缘性课题也给予了关注,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董志凯的《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历史研究述评》,江西财经大学温锐的《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史研究述评》,华南理工大学周云的《台港地区对1949~1979年中国大陆经济史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谢冠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述评》等。这些述评文章对开阔国史研究的视野、拓宽国史研究的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本届学术年会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目的。许多代表在讨论中谈到,学术史或学科发展史的研究水平,是一门学科成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重要标志。此前,虽有一部分国史研究述评文章,但总体来说,数量少、覆盖面小,只涉及了部分学术领域。本届年会的述评文章基本覆盖了国史研究的主要领域,梳理了学科形成以来的主要学术成果,为形成国史学科的学术史或学科发展史奠定了重要基础。不足之处是,由于受研究时间和文章篇幅的限制,有的述评文章对一些比较重要的著述未能涉及,对有关学术论文的述评较多,对一些重要著作的述评相对较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具有“通史”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著作已出版数十部,目前还没有文章对这些著作做出比较、分析和评价,而这类著作对学科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有志于这一研究的同志,能够下点苦功夫,细细地读读这几十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并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评价。我想这肯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会议期间,许多同志还对国史学会和国史学术年会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代表国史学会和年会组委会,向各位代表对年会工作的支持和对学会工作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当代中国研究所与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协商,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拟于2008年9月在浙江杭州召开,主题是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我们将在年底前发出征文通知,欢迎同志们踊跃投稿,积极参加。

由于准备时间仓促,我的总结发言肯定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代表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郑珺]

作者:张星星

第2篇: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学术总结(2009年9月17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当代中国与它的发展道路——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经过两天的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就要结束了。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由我对本次论坛作学术总结。由于本人学术水平和时间仓促所限,难免有挂一漏万或所言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谅解和指教。

本届国际论坛受到中国各方面的高度重视。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吴苏,中央外宣办副主任钱小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下简称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等出席了本届论坛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孙家正出席了当代中国研究所举行的欢迎晚宴,并发表了卓有见地的讲话。《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主要媒体,对本届论坛的开幕作了采访和报道。

朱佳木为本届国际论坛致开幕词,对论坛的主题——“当代中国与它的发展道路”作了深刻阐述。王伟光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围绕论坛的主题发表了讲话。他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经过60年探索而找到的一条正确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是一条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是一条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有30位中外学者作了大会发言,并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与会代表分为两组进行了小组讨论,未在大会发言的学者分别阐述了各自论文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下面我想就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五个方面的作一学术总结。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和历史评价

如同王伟光所说,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重新确立并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积极而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项社会政策的全面改革,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前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张海鹏研究员的《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教授的《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结合中国近代历史、中国革命史和近代国际环境等广阔的历史背景,深刻地回答了近代中国为什么走不通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什么必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然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研究员的《毛泽东关于自力更生与对外交流的思想》、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的《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澳大利亚莫纳虚大学孙万国教授的《毛泽东领导时期的中国国家建设》,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认为尽管毛泽东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他强调以苏为鉴,提出要进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源头。

多数与会学者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研究员的《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阐述了正确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30年相互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要开辟这条道路是不可想象的”,“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形成,既有后30年对前30年的发展,也有后30年对前30年的继承”。当代中国研究所程中原研究员的《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探讨了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探索历程。

与会学者围绕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性质和意义,它与西方国家发展道路有哪些不同,能否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模仿或借鉴等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季塔连科院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际意义和中国改革的经验》认为,新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另一种选择,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与意义,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日本早稻田大学毛里和子教授的《如何评价“改革开放30年”》,在充分肯定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在这一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虽然与会学者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并不统一,但大家都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以宽广的历史眼界、深厚的历史感与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对我们深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无疑有着普遍意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中国重要的立国之本。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玛玛耶娃研究员的《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党政建设改革

的阶段和方向——若干方面比较分析》,按照四个历史阶段的划分,从区分党政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制度、扩大党内和党外民主、优化决策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加强党内监督和教育、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采取的有效举措。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国家建设和立法工作共同发展,使中国的政治建设逐步完善,并展现出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态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研究所田居俭研究员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共始终不渝的治国方略》,把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结合起来,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治国方略,是富民强国的政治保障和政治基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斯米尔诺夫研究员的《中国的政治体制:共性与特性》,通过系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深入分析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依法治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鲍罗季奇研究员的《作为国家竞争力因素的中国政治发展》,从分析国家政治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人手,深刻阐述了中国政治有序发展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产生的积极影响,认为中国的政治管理是稳定、有效和自我完善的,它从自身的社会体系中获取了发展动力。韩国高丽大学李正男教授的《中国特色的民主理论:是一种新的民主模式吗?》,强调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献和政治实践,来认识中国的民主模式和民主进程,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一条基本不同于西方民主模式的道路前进。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研究员的《六十年中国乡村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对乡村治理的艰辛探索,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拉开了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瑞典隆德大学沈迈克教授的《“我们是人民的特务,应该感到光荣!”——中共中央调查部历史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共中央调查部的简要历史及其重要作用做了探索性研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新中国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提出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创造和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民众安居乐业,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博士、澳门特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林媛副研究员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年之发展:从经济与政治的视角回顾与展望》,着重总结了澳门回归祖国后积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和循序渐进发展政治民主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澳门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性思考。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和快速发展,中国根本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的台阶,中国经济大踏步地跨入了世界经济舞台。

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功创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研究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建》,系统总结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历程和经验教训,认为国家计划导向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自觉地实现科学的宏观计划调控与市场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有机结合,在更高层次上建立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的《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探索与认识的曲折历程》,着重梳理和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两个重要经济学问题讨论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及其发展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中国经济建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董志凯研究员的《中国工业化60年——道路与建树》,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和新时期以来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行业、政府宏观指导等方面改革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的《论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问题》,主要围绕政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和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深刻分析了上述三个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变产生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总结和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所蕴含的历史启示。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奇迹。北京大学李玲教授的《人力资本、经济奇迹与中国模式》,拓展了传统的人力资本概念,将教育、健康和生育视为人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认为新中国努力保障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用最低的成本启动了人力资本内生改善机制,为中国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创造经济奇迹提供了内部动力,并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发展模式。《当代中国史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李文编审的《中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与改革开放》,集中研究了新时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认为通过实施计划生育,减缓了人口增长速度,减轻了资源的压力,加大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薛凤旋教授的《从1949年以来60年的回顾看中国城市的发展》。总结了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和城市性质、功能、结构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认为应重新认识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泰伟斯教授和莫纳虚大学孙万国教授的《现代化共识的形成:打倒四人帮至十一届三中期间中国的经济政策》,集中研究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工作重心转移、加快经济发展、经济体

制改革、吸引国外资金等政策的探索和肇端。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的《邓陈领导机制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波尔奇科夫研究员的《一代伟人——陈云》,通过对陈云经济思想及其特点的研究,集中阐述了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日本首都大学宫川彰教授的《金融危机与市场经济的走向:当代金融体制的特征及其危机》,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金融泡沫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办法绝非简单地寻求填补GDP缺口或解决消费不足,而应把重点放在社会生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均衡发展上。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方针的指引和推动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教育、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开拓创新,使中国人民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即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积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探索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当代中国研究所刘国新研究员的《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回顾》,通过梳理和总结新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文化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认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改革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时代挑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道富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风景线。中国人民大学杨风城教授的《新中国60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与方针政策研究》,从执政党的文化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文化“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重点阐述了新时期以来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的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下的多样化文化建设方针,认为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文化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促进了新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宗教》,从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人手,着重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环境下中国五大宗教的发展态势,并针对目前“教外有教,教内有派”等多元化、互渗型的新走向,提出了相应的新思考和新对策。

自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当代社会史研究进一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中共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的《中共执政60年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深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迁,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昭示了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山西大学副校长行龙教授的《“自下而上”: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分析和指出了当前对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研究中过分集中于上层政策的偏误,主张加强“自下而上”的农村社会史研究,更多地关注亿万农民的生存环境、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精神心理状态,多角度地认识集体化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

五、关于新中国国防建设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国防衰微、备受欺辱的历史,国防和军队建设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目标阔步前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正确处理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与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的关系,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

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科学院战略与战争理论研究部原副部长齐德学研究员的《新中国6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启示》,通过回顾新中国6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历程,深刻分析了新中国始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在极为薄弱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建设、经历曲折的探索过程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基本特点,进而总结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跟踪世界军事发展形势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主创新道路等历史启示。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教授的《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集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绝对领导制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军队,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制定和不断完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听党指挥、忠于国家和服务人民的高度统一等重大决策与举措,认为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适合中国国情、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事领导制度。

新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研究员的《中国道路:繁荣富强和平和谐之路——中国外交60年的回顾与思考》和当代中国研究所丁明研究员的《审时度势,铸就辉煌——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历史回顾》,系统总结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认为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和平发展”,是中国发展道路最突出的特点,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而且成为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强大动因,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宫力教授的《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集中研究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与对外关系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与世界潮流的融合,强化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了与国际社会互相合作、共同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的《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1977~1979年的中美关系》,依据翔实的文献资料,研究和论述了邓小平为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的艰辛努力和重要贡献,以及在此过程中为中国确立对外开放政策奠定的重要基础。美国华盛顿大学沈大伟教授的《中国外交的变革》,概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外交环境、外交格局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着重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外交关系的发展。印度德里大学莫汉蒂教授的《印度与中国:竞争霸权国还是民主化力量?》,认为印中两国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推进合作与平等和自主自决进程的新生力量,将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推动了国外的当代中国研究,使这一学科愈益成为引人注目的显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乌索夫研究员的《俄罗斯学者近十年对中国历史的研究(1999~2009年)》,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俄罗斯学者对当代中国的研究兴趣明显增加,并从经济发展、社会政治史及中国共产党史、对外政策和中俄关系、当代中国人物研究四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近十年来俄罗斯学者有关中国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70多部专著和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何培忠研究员的《日本学界的当代中国观》,分四个时期论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日本学界当代中国观的发展和演变及其对中日关系产生的影响。

新中国60年的发展和成就,借用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话来说,仍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未来的发展路程还很漫长,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然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国人民有充分的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反映时代潮流的正确道路,具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开拓前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益紧密。我们热切地希望世界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听到各国学者对中国发展的批评建议,希望在本届国际高级论坛搭建的交流平台和学术联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推进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郑 珺]

作者:张星星

第3篇:学术论坛总结

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

(馨香学术,弥漫外院)

近日,在张学祥老师“美国黑人文学的美学阐释”的报告会上,外国语学院3#237教室又是一个“人山人海”。这是外国语学院首届学术论坛开讲以来的第八场报告会,“论坛”规范的运作、高水平的教授、学者和高质量的报告把越来越多的师生吸引到报告会现场。据了解,自4月2日,该院成功推出首届学术论坛以来,共计举行12场学术报告会,每周一场,密集开讲。学术报告的主讲人均为外国语学院高级职称教师或优秀青年教师。这是外国语学院进一步搞好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创造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的一项重要举措。

王勇博士的“从论语的翻译看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徐春英教授的“语言的哲学”,马秀芹教授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语言”,耿德芳教授的“语言迁移与标记”以及潘福燕老师的“做人、做学、合作翻译”等众多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不仅开阔了师生视野,增进了不同学术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据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勇博士介绍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教师凝练研究内容,也为他们展示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平台。同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加强学术研究方面的沟通,达到共

同提高的目的,广大学生则通过学术报告开阔了视野,了解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内容,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

内强素质,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外籍教师15人,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公共外语和外院英语、日语、韩语、法语4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该院有着重视教学的良好传统,长期以来,老师们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提升潍院学子的外语水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为潍坊地区乃至山东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

在内强素质方面,该院以学校的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为契机,举办了外国语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该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共有39人参加了比赛,由全系26位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评委会,参赛选手都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旁听教师和评委则通过比赛学习借鉴,经过小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选出了6名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达到了全面锻炼、整体提高的目的。在5月7日举行的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决赛中,代表该院参加比赛的韩伟伟老师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展示了外院教师的风采。

外出考察学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外国语学院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到大连外国语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等学校旁听教师讲课,考察他们的课程设置,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达到了以交流促进提高的目的。

此外,为落实学校教学质量大检查的各项工作,外国语学院专门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安排部署教学工作大检查有关事宜,并成立了

大检查领导小组,对教学大检查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和安排。

“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谈到教师问题时,中国科学院钱伟长院士这样讲过: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一个教师在大学里能否教好书,与他搞不搞科研关系很大。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研促教,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氛围,该院把学术刊物的订阅范围扩充到全体专任教师。3年来,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为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订阅一份学术刊物,在帮助教师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掌握最新动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又把学术刊物订阅范围扩充到全体专任教师,为行政人员订阅人文杂志,目的就是引导大家重视科研、重视学术、重视文化,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院的整体学术和文化氛围。

此外,外国语学院还积极引导大家报考博士,提升自身水平。学院专门出台规定,对于在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每学年报销两次探亲往返车票;教师考博则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差旅补贴。

“重心下移,博雅教学”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而一样的课程又很难使学生得到相同的成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韩泽亭教授在谈到教学改革的问题时指出,“为此,我们在《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提出了‘重心下移’和‘博雅教学’的新理念”。

重心下移是指,在开好专业课的前提下,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以英语专业为例,有外国语学院师范类英语专业和北海国际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两大类。它们的发展方向不同,因此该院在新的课程设置上增加了一系列如《英语教师口语》、《班主任工作艺术》、《汉字与书写艺术》等具有师范特色的课程。而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则更加突出实践应用这一特点,注重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博雅教学”这一新理念是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韩泽亭教授提出。“博,即广泛地阅读,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广泛地阅读必不可少;雅,即择雅而阅,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浩瀚如海的书本中,选择一些真正有意义,真正能够高效地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完善自我的书本显得尤为重要。”韩院长这样解释道。为此,该院在设置英语专业大

三、大四的高级专业课上,预计开设如《西方文化经典》、《文学翻译欣赏》、《第二语言心得》等一系列真正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英语理解的课程。

韩院长还 指出,很多想法和规划正在酝酿之中,比如实行师范实习生与学校教师转换制等。

敢于与“狼”共舞

学风是学院的一种文化,是多年的积淀。外国语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51人、选调生1人,公务员考试、教师考试以

及选调生考试的人数也屡创新高。该院四大专业的发展也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09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通过率第一次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日语专业学生考取国家重点外语类大学的研究生人数显著增加;朝鲜语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六,在国家级公务员考试中,朝鲜语专业学生也连年有所斩获;法语专业学生参加了今年由法国大使馆组织的法语文化艺术节活动,取得了不俗成绩,这是该院法语专业第一次走向全国,并得到了法国大使馆文化处的高度赞扬。

同时在与各大高校的同台竞技中,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在各类大赛中表现不俗,屡创佳绩。上学期,该院陈元飞老师在全国性的“优萌”杯汉英翻译大赛中取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苏伦高娃、毛玉衍老师在潍坊市日语大赛中分别夺得第1名和第三名;2009年5月,外国语学院2007级本科英语专业张浩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山东赛区拔得头筹,喜获特等奖;李海秀同学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得山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科技外语大赛中,又传来外国语学院赵洁同学喜获专业组一等奖的喜讯;“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杨文静同学喜获山东赛区二等奖;外国语学院07级李采娟同学在全市青年创业大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骄人成绩„„捷报频传,硕果累累!

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正是凭借着一股不断奋进的精神以及敢于与“狼”共舞的气概,屡创佳绩,赢得了校内外的一致认可,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这个拥有32年历史的学院在积淀与进取中得到更好

的发展。

第4篇:学术总结2

法与生活——从“三鹿奶粉”事件谈起 主讲人:徐松林 时间:2008.12.9

河北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三鹿奶粉之所以使6200多名婴幼儿患病,主要是有人往奶粉里掺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近日,此案取得重大进展。涉嫌犯罪的正定县耿氏兄弟,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事情似乎很简单,因屡次交奶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于是耿氏兄弟自2007年底开始,从行唐县一化工商店购进三聚氰胺,勾兑后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以后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

事实很清楚,耿氏兄弟往鲜奶中掺加三聚氰胺,就是为了赚钱。这年头,赚钱不容易,赚大钱更不容易。据说,从2004年开始,耿氏兄弟就投资建了一个挤奶厅,并且自养了300多头奶牛,连老婆女儿都发动起来。但因为质量问题,他家的奶经常交不出去,整车整车的倒掉。于是他就想出这么一个怪招,加了三聚氰胺,所有的奶都能顺利的交出去了,钱也源源不断收到自己手中。

钱确实是个好东西。正如鲁褒的《钱神论》所言:“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所以有些人便把赚钱作为人生最大的奋斗目标。早晨想的是钱,晚上想的是钱,生产想的是钱,销售想的是钱。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敢干。

他们忘了,还有一件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责任。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这个世界承担责任。领导有领导的责任,民众有民众的责任,富人有富人的责任,穷人有穷人的责任。作为一个生产者,不掺杂,不使假,不违章,不留

1 隐患,就是责任。你对别人负责,别人才能对你负责;你维护别人的安全,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安全。

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石家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等人被免职。他们应该承担责任,免职是应该的。

面对重大突发事故,我们在惊叹“伤亡惨重”和“损失巨大”的同时,很自然会想到的是“追究领导责任”。既要追究企业领导和部门领导的责任,又要追究政府领导和上级领导的责任。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一起事故的酿成,几乎都是由两种责任所导致,一种是领导的责任,一种是具体人的责任。具体人的责任虽然多是具体的和局部的责任,但却往往是最初的和直接的责任。所以我们在问责领导的同时,也应该呼吁民众树立应有的责任心,即公民社会本身的自救能力问题。在企业不能够负起社会责任,政府监管又很难到位的情况下,我们这个社会本身有没有自救能力,有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如果是在一个公民社会比较成熟的社会,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情景:首先,就是整个新闻媒体会一窝蜂而上,它会把事情的真相、细节进行逐字地还原,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发现国内的媒体做得远远不够,这个可能是一个客观原因不是主观原因,另外可能会有大规模的集体诉讼发生,包括自愿的律师团队的出现以及专门去帮助婴儿的志愿者的出现,以及奶业协会本身进行改革,新的标准出台等等。

这些情况在中国实际上都在发生,但这一切都是由政府来做,而不是社会来做,这就是一个本质上的区别。把许多的责任归结到了政府的身上,就意味着政府解决问题的责任很大。这会把我们的政府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更加容易侵蚀掉政府的权威性,破坏社会稳定的根基。如果公民社会的能力真的被培养起来了,我们解决类似的问题可能仅仅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这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理由。

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

导师签名:

第5篇:学术总结论文

如何让学生在体感中获得真知

作者:蔡全坤 地址:山东省莒县夏庄中心初中 邮编:276514

体感法就是通过学生的自身练习,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本体的身体感知觉。体育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从事各种身体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利用体感法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帮助学生产生自身的体感效应,加深对动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能够快速掌握并独立完成动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体感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大量的实践教学中我觉得在讲明动作要领,完整准确示范之后,应该在分解动作练习中渗透体感法,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让其自身产生体感效应。这样就能提高动作质量,学生能够高效完成动作,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同时,体感法也可以用来改正错误动作,下面我就从实际教学中,应用体感法的事例来论证这一点。

1.体感法在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中的应用:

我在教授起跑和起跑的加速跑中,运用了体感法,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很高,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家都知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不应过分强调身体前倾,以免影响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动作的连惯性。技术熟练后,应要求前倾有利于完成加速跑。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部分同学起跑后身体前倾不够,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无法前倾而是坐着跑。在《体育教学》杂志中有作者论述在学生起跑处后面斜放一标枪,以限制身体过早抬起的错误。这样改正了部分同学的错误动作,但又造成了部分同学的新的错误动作,跑出后还是身体抬起。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体感法来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让学生感知动作,产生体感效应。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个练习,让学生按照动作要领做好各就位、预备、听到信号后突然撤离支撑手双脚不蹬起跑器,让蹬起跑器的脚自然跑出,且须落在事先定好的点上。这样就造成了上体向前的压力,迫使脚向前迈出,同时跑出,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感知了身体前倾对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有利影响。增强了本体切身体验,加深了对动作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挖掘了学生的感知觉能力,获得了体感效应。在做整个动作练习中,全班同学基本上能够独立正确完成动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新授课的班级,进行起跑和起后的加速跑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尝试,在新授课时,就渗透体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做上面的练习,经过反复练习,做完整技术动作练习,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错误的动作的出现率很小。

2.体感法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

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学生做腾空步后,部分同学摆动腿下放不充分,挺身动作不明显。针对这种现状,我应用了体感教学法,让学生做了一个分解练习,在踏跳线处放置一助跳板,以增强踏跳后的腾空高度,学生助跑踏跳后,做出腾空步,摆动腿积极下放和起跳腿并拢,做出挺身动作,保持此动作在空中滑翔。此时让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如:“我们像雄鹰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待将要落地时,稍屈膝,收腹落地,这样让学生寻找腾空的身体感知觉,从而控制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以达到获得体感效应的目的。通过练习学生对挺身式跳远再也不觉得神秘和抽象了,因为他们确实感知到了动作。做起动作来得心应手,准确无误。实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感法在标枪教学中的应用:

我在教授掷标枪时,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两腿左右开立面墙而站,手持标枪顶在相应高度的墙上,做转身和翻肩动作,同时投掷臂后引且用力向前抵枪。让学生体验感知转身翻肩,投掷臂后引,以及投掷臂的用力方向和标枪的出手角度等,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产生体感效应。

4.体感法在铁饼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授铁饼时,让学生两腿前后开立,用投掷臂牵住拴在固定物上的皮筋,做蹬地、转身、投掷练习,让学生体验蹬地、转身、投掷、胸部先行的动作要领,避免出手过早和含胸的不良动作。加大投掷的做功距离,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体感效应,有利于动作的分化。

5.体感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授学生爬泳时,常出现下肢打水的幅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为了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幅度,可用一个限制圈控制下肢打水的幅度,通过这样的练习,消除了下肢动作幅度过大或过小的错误动作。形成了正确的体感效应,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6.体感法在铅球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推铅球时,常出现铅球出手的瞬间容易出现左肩后撤的错误动作。这时教师可在学生推球出手的瞬间,用手顶住学生的左肩,以帮助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从而获得正确的体感。 二.结论:

实践证实体感法在实际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本体对动作的体感效应,学生能够高质量的掌握动作,教师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搞好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但是体感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讲解法”、“示范法”等其他教学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把体感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在体育教学中高质量的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第6篇:个人学术总结

大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从刚到校时的懵懵胧胧直到现在的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其中发生了几多变化。当中有辛酸亦有欢乐。半个月的军训,使我们变得成熟啦。而且也洗脱了身上的幼气。这次军训,让我认认真真的体会到了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我在军训期间也算是恪守本分的,每次都是认真训练。踏踏实实地完成了每一天,每一节的训练。当时我就想,无论有多苦多累,我都决不当逃兵。正是这种意识支撑着我,让我完成了整个训练。在军训期间,虽然很苦,但是我觉得,值!

在这期间,我得到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而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怎样去和同学相处,知道了自己与别人之间存在有差距,并且知道了这些差距在那里。在这些方面,我觉得我很汗颜。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知道了这种差距的存在。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是尽力去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个学期时间的学习,我觉得,略有小成。世界经理人学堂

现在快到期末考了,一时间才发觉,时间过的很快,现在我却感觉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现在虽然很想放假,如今也没有了那个心情了。这次的心情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归心似箭般的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那感觉早就被考试的阴影所掩盖,一想到就快考试了,就心烦……一想到若是考不好,如何回去向父母交代?尤其是这次的考试是我们进校后的第一次考试,所以说,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考砸的。

关于这次的考试,我所做的复习是不够充分的。以前都没有发太多的时间去学习,现在,也只有在考试前的这段时间里认真的复习复习啦。把些基础的知识给巩固一下,其实我要做的好很多的……可是现在想想,也是觉得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尤其是现在,我们是刚刚走进学校的大一新生,走进这个充满乐趣的新世界里,对面对的一切充满好奇,对所有的一切很感兴趣。一直满怀激情的去参加参与各种社团和学生会等各种组织。原本的想法是能够在这个集体里得到锻炼,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大学的三年中,不至于荒度。谁曾想到,这些活动不仅也浪费了我的很多时间,以至于我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把功课给捺下一大截。真是有点得不偿失,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学习,把专业知识给搞起来,改掉以前的凭“兴趣学”的毛病,争取把每门学科都踏踏实实的学好。

另外就是要改改我的习惯。我刚刚走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对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都不是很了解,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在这些方面吃了很多亏。有时候想想,这里的生活模式和学习方法都和高中时差不多啊,同样的课堂和作息时间,让我觉得和高中时候没有什么两样,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同的是,多了很多的课余时间,正是由于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经常抵受不了上网的诱惑,经常跑去上网,这样不仅仅花了很多的钱,而且也耽误了好多的事。现在想着,真是有点悔不当初啊。

来学校这半年的时间里,早已经习惯了大学生活里紧张而又轻松的气氛。我们的课程的安排还算紧凑,但课余的时间还是有不少。这令我真正的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也是如此地无聊。但这些使我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然,大学三年的生活肯定是在空虚中度过的。在这里,不仅能让我学到很多的东西,而且,也能让我交到很多的朋友,认识到很多的朋友和同学。

现在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了刚刚入学时的拘禁与隔阂。大家都和睦相处,尤其是和我们寝室的几位同学结成了死党。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来到了鄂东职院。同时,我很幸运我来到了我们电气专业。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遇到他们。不然,我就不可能遇到这么多的朋友,认识到这么多的同学,这些都是我来到这儿的最大的收获。

大学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和交流的场所,亦是我学习做人处世的课堂,接触社会的地方。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课堂。我感觉到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难得的时间。严格地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现在我不得不为今后即将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做好准备。众所周知,我是大专生。所以,我须更加努力。如此,我更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须更要严格地要求自己。

因为我知道,凡事要靠自己!

2006-2007上半学期总结

作为一名顺利度过大一上半学期的学生,我受益颇丰。回顾加入北航来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对这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思想、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学习方面,我克服了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种种不适,并在各个科目上取得了初步的令人满意的成绩。经过一学期的锻炼,我认识到了大学与高中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重大区别,并有了一点心得。

1.高中的学习动机十分简单,那就是高考,学生、老师、学校三位一体为高考,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而大学,由于奋斗目标突然变得模糊,学习动机也变得模糊起来。学习的目的性偏弱,不知为何而学习,一门心思追求考试的通过。同时,由于高中的知识内容相对简单,知识点相对少,社会联系相对薄弱,知识理解要求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我们在高中阶段可以抛开一切只谋书本;相反,由于大学课程紧密,知识难度高,要求理解陈独强,并且学习的效率与效果直接与未来个人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思想负担也相对较重。加之奋斗目标的模糊,使得学习动机不很明显。这一点,是在大学学习中需要的别注意的。

2.学习动力方面,由于高中的终极目标是高考,学生所面对的是多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因此或多或少对未来都是乐观的。而大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社会竞争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随着大学的逐步开放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中,其中消极的一面尤其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目标以及前景的清晰,使得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都敢于投入资本进行运作,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由三方面共同得来。如学生自己的大学憧憬,家长对学生鼓励以及奖励制度,学校对于优等生的种种特殊待遇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大学,则变得截然不同:首先,学校方面的动力消失。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学校的前途、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都已列入大学生的考虑范围,学生对学校失去了高中阶段的绝对信赖,因此,学校方面的支持效果普遍下降。虽然有奖学金等制度的刺激,但追根芥蒂,学生更关心的未来的发展前途,而不是完成学校的所谓各种“指标”;其次,是家长方面动力的削弱。由于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失去了来自父母方面的直接关心,心理上属于薄弱阶段。一方面,来自家庭的生活方面的支持突然消失,让许多习惯的高中衣食无忧的学生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学生不由自主将注意力分散到生活中,造成学习动力下降。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支配感空前加强,使之对高中增经(部分)适用的学习方法产生盲目的怀疑,而急于找到一种独立于从前的大学学习方法。这个因素因人而异,如果在寻找过程中产生焦躁情绪,则也会造成学习动力的下降。最后,由于部分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迷失方向,奋斗目标也不清晰,造成学习动力下降。

3.学习习惯方面,高中的学习体制与小学、初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大多是由多年的累积继承而来。而大学由于学习的体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加之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学习习惯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 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可是最我我觉得自豪的是,进大学以来,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思想方面,由于加入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使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国家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个人前途与民族命运的密切联系,使我深化、升华自己对于祖国和学习的认识,坚定了我对党和人民的信心。

活动方面,我表现的比较积极。首先,我加入众多社团,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一共参加了校舞蹈团、轮滑协会、计算机协会和微软技术俱乐部。其中,微软技术俱乐部要求面试,而我成功的通过了面试。纵观上半学期,我共参加了2次系学生晚会,2次校学生晚会,1次歌手大赛。这些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充满快乐,并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我会继续保持在参加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并将其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我的大学生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努力奋斗,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7篇:2010学术沙龙总结

学识在交流中增长,智慧在聆听中启迪,不知不觉中,学术沙龙,这位初识的挚友已陪我们走过了一年的历程。一年里,我们徜徉学术知识的海洋,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聚焦财税热点,关注生活中政府的动向。已举办的5期学术沙龙以其贴近实际的话题,不拘于讲授的形式,不限于课本的话题为同学们扩宽视野,深化知识提供了平台,同时也给私下师生交流切磋提供了另一途径。这5期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同学的认可。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 事先沟通及时

每次学术沙龙初始,我们都会及时与当期应邀老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老师的所需,并适时向老师反馈向同学们相应的要求,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筹备充分

在每期学术沙龙的筹备阶段我们都反复核实教室的申请,并于活动开始前提早到教室为老师调试好设备,确保了老师、同学们学术讨论是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 事后反馈完善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与当期老师就活动内容,活动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再次交流。完善的反馈使我们力求在下次筹划过程中做到更完善,妥帖,保障了活动的质量。

当然,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一、 忽视与同学就老师选题的沟通

学术沙龙的主题往往是老师单方面选取自身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所涉话题一般学术性较强,同学们对其内容大多一知半解,使其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提及的问题范围较狭隘,深度不够,因而淡化了学术沙龙活动交流的氛围。我们作为师生间活动信息的传达者,仅完成了向同学们单方面传达信息的工作,并未事先就同学们热议的学术话题向相关专业老师提出要求,难以同学们多元的需求。

二、 受众单一

在组织每期活动的宣传阶段,我们太多注重专业之间一一对应性,忽略了专业间互通有无,学术间融会贯通的特点,导致了活动群体多为专业单一,同学接受的信息缺乏多元化。

针对以上弊病,我们将作一下改善:

首先,我们将在每期活动开始向同学完善活动传达,反馈机制,形成及时,严密的渠道,使老师能讲其所好,同学们能学有所成。再次,我们将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各班成立学术研讨小组,建立科研立项小组,鼓励更多同学们跨专业,跨学科参与参与学术沙龙活动,活跃全院的学术氛围。

学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学术成果不能一蹴而就,相信学术沙龙通过不断的完善,改进,定会成为财管学院学风建设的一大亮点,成为打造财管特色的一朵奇葩。

第8篇:学术报告总结

2013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崔会如副教授应邀作题为“知识社会视角下社区矫正的探索”的学术报告。崔教授旨在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的目的下,展开了对社区矫正转型与切合当下社区实然背景下的独特视角下的探索。在介绍学术研究的浅层含义的前提下,深刻阐述了严峻的犯罪形势下,重塑社区矫正架构于监狱刑行之上的迫切需求,并对加强学术研究提出了客观、清晰的理论指导。其次,浅谈社会整合社区矫正资源以及学术交流沟通传达上形成的良性社会基本格局下也需要正视在执法过程中的弊端。强调国家权力对社区矫正实践的肯定与支持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社区矫正生产格局存在的偏差。既而,谈及社区矫正的现状,崔教授在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理论储备上提出了社区矫正学术研究所应持有的科学态度,并进一步解释了实证

2013年11月6日现供职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硕士,河北大学法理专业硕士生导师王运红老师应邀作题为“罪犯感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学术报告。王运红老师从罪犯感化的起源——词源的角度,客观的反映中方较之于西方对人道和理性运用于罪犯感化的理念开端之早,影响之深。基于对中国本土罪犯感化的历史回顾为研究背景之下,他首先简明扼要的分析了中外对待罪犯的态度以及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变革思想,深刻阐述了宗教情感和亲情感化的本质区别,也极大的体现了中方在罪犯感化一域所起的作用。其次,在整合世界各国罪犯感化的实际运用更进一步突显了中国脱胎于封建之初对罪犯感化研究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价值。既而,王老师对当下中外罪犯感化的现实提出了自己的个人看法,见解独到。在认识到西方人道与理性对待罪犯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中方在这一方面所作的努力。最后,系统评价了技术主义与伦理主义这两种感化模式之下,也对西方伦理、人文的地缘文化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西方追求技术主义、神学引导的客观性,对发展监狱犯罪教育有进一步的借鉴意义。在互动答疑环节中,王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一系列尖锐问题进行了专业,明确的回答。回答严谨,逻辑严密,答疑透彻,多次博得台下热烈的掌声,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2013年11月11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史殿国教授应邀作题为“法治的味道”的学术报告。史殿国教授通过对选题通俗简约,形象立体的阐述来引导台下师生对法治多维思考的发端与推理。他首先就法律的内涵一题,对于法律的本体以及法律多元化的内容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以上方面,通过列举贴切、形象的例子,讲述了史教授本人对于当下法治的尖锐问题谈及自身的看法,为整个学术报告提供了相对开放性的思考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展示了史教授对于法治研究的专业深度和知识广度。其次,在探讨中国法治过程中的正反两方面因素的环节,史教授紧跟热点话题,抓住案件背后的重点,极具通俗化的直击中国法治的软肋,同时强调法治追求公平正义的背后,民众的向往与中国高层的特权利益相悖的冲突的实质性问题,也直言不讳的控诉政治包办法律的不合理性,以及迫切追求司法独立的殷切期盼。最后,史殿国教授用文学性的语言,总结了整场报告会为我们呈现了法治在中国的味道之苦,品尝之难,吞咽之艰。在互动答疑的环节中,史教授客观,详实的回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就几个问题对当下法治能够落实到位,做到司法公开化、独立性的看法。回答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一个专业法律人所具有的思维敏捷,回答之精彩可见一斑,多次博得台下热烈的掌声。

上一篇:学校食堂管理服务方案下一篇:保安主管工作总结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