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体育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本科体育毕业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持续扩招,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

第一篇:本科体育毕业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的研究

摘 要: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2012年毕业论文进行研究,初步分析目前本科论文一些现状问题 及其原因,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客观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1 前言

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大学四年学业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下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容乐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加以重视。为培养符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需求,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教师,有必要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提高撰写论文质量方法。本研究旨在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到2012级本科论文撰写质量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0-2012级三个年级的体育教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翻阅并查看华南师范大学2010级-2012级近三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共387篇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2.2.2 访谈法

2016年4月到6月,访谈了10位论文指导教师以及10位2012级的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了解撰写论文中教师、学生所碰到的相关问题。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师生的开放式访谈,自编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共发放 200 份问卷,回收 2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和Excel 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毕业论文的现状

3.1.1 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2010-2012级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整体情况来看,体育教育学和训练竞赛是近3年毕业生的主要研究方向, 2010级与2012级超过3/1是写体育教学内容,而2011级的学生虽然也有很多写体育教育,但是竞赛训练却成为该届毕业论文比重较高的一个研究方向。可能是2011级学生大部分都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大运会,学生经历了运动会前的备战、高强度训练、紧张的比赛气氛感染了全年级的学生,所以学生愿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熟悉度决定其选题方向,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常课程和大部分时间都以术科学习为主,因而更倾向于选择技术类的研究选题。而学生对体质健康方面的选题研究较少,一方面可能是學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可能是理论研究选题更依赖实验条件,且受实验经费限制,开展实验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类实验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实验学科的研究,因而导致选择该研究方向的学生越来越少。总体来说,近3年学生的本科论文大多在选题时会选取与自己特长相关、了解接触较多,研究内容相对单一,且研究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入探究。甚至有时同一专项班会出现相同的题目,并且研究方法、对象、手段均大同小异,那就沒有意义,论文质量也不会太高。

3.1.3 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

本科论文一般都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大多数的本科生来说还是第一次经历。对教师而言,这也是科研经验的过程与收获。以2012级为例,由于受师生比例限制的原因,每届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有体育教育专业共80名学生,相应配备32名指导教师,即人均指导篇数为2.5-3篇。学院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往往首先考虑选择自己的专项课教师作为导师,经学院调整后,部分学生才会二次选择其它理论课教师或者公体课教师作为导师。从研究结果看,专项课指导教师数量每年均保持基本水平,并成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主要师资力量。从近三年的指导教师情况发现,由于专项术科教师均是从事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还要兼校运动队教练的重担,绝大多专项术科教师必须承担学校大量的教学工作,其指导毕业论文的精力被分散,客观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而理论课学科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作用。

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指导教师的学术思想、学术态度和科研水平也会直接正面影响着学生。本科生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规范论文写作,他们刚开始往往都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根据对论文的指导次数和时间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毕业论文一般指导次数在3-4次(50%),刚好占总数的一半,其次是5-6次(占23.5%),7次以上相对比较少,只占10.5%。每次师生讨论时间以20-40分钟选项居多,共97人(占48.5%),多于一个小时的只仅占5%。通常情况下论文指导时间低于半个钟就显得有点仓促,论文质量难以保证。体科院有个别教师在开题报告上提出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能给予比较合理的改进意见。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开题报告上写“同意开题”几个字,显得有点简略。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责任心不够强,对论文投入的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在后面的论文撰写时觉得难度大,无从入手。从近3级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指导论文的态度有待提高。

3.1.4 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情况

对近3级的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论文框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手段一概不清晰,更不用说字体、段落、脚注、尾注、数据图表等一系列的规范表述性问题。通常很多学生都是在完成整个毕业论文之后才知道基本格式问题。从而导致连文献资料的引用断章取义或者无从下手。毕业论文的前期选题,文献收集、开题报告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是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有必要尽早让毕业生熟悉论文撰写的规范性。

3.1.5 论文数据的真实性情况

在撰写毕业论文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论文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学生掌握方法的情况不同,导致数据统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问卷发现,学生对研究方法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调查结果表明,41.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存在抄袭现象,仅有40%的学生认为数据真实。

3.1.6 答辩成绩情况

本文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到2012级学生387篇论文进行毕业论文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3个年级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部通过论文质量审核,获得及格以上的等级成绩。从成绩统计看。2011级的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强。对三个年级指导教师与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得出2010级P<0.05,2011和2012均P<0.01,说明2011-2013级教师评定成绩和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指导教师给出的评定成绩相对宽松。

3.2 毕业论文改革建议

3.2.1 调整毕业论文时间,提前启动指导工作

建议调整毕业论文的时间段,避免与考研就业冲突。将毕业论文阶段性开始时间提前:1:大三第1学期,先让学生选导师选方向,完成开题报告;让学生一边多次接触导师一边初步接触相应方向的文献,只有多看文献资料,才能拓展研究思路,不至到写完开题报告还不知怎么下笔撰写论文;2:大三第2学期分三段时间检查、上交论文的完成进度,每一段时间必须指导教师签名,并在期末提交论文二稿;3:大四第1学期完成修改论文以及PPT制作;4:大四第2学期可以相对轻松与指导教师进行预答辩以及正式毕业答辩。

3.2.2 优化组合师生力量,培育优秀毕业论文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决定学生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前提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应鼓励学生多选择学科教师进行指导,限制每位术科教师指导论文的篇数尽可能不超过3到4篇;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指导人数应该与其职称成正比,对于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应合理增加其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优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组合,尽可能保证优秀学生能配备更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合理组合”有利于增加优秀毕业论文的数量和比重,也可提升整体毕业论文质量。

3.2.3 提升教师指导内涵,建立指导奖惩制度

建立合理的指导奖惩制度是提高教师指导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由于大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够强,很多教师只重视自己的科研项目以及课堂教学, 轻视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有限,学生也无从下手,恶性循环,直接導致论文质量问题;其次,一些术科教师自身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使其缺乏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意识,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应建立专业导师目标责任评价和监督制度,以客观的评价指标明确规定导师指导的小时数和次数,加强导师责任,并把学生论文质量考核直接与导师责任挂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获得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应在全院进行表彰,以表对其工作的肯定。

3.2.4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培养学生基础写作知识写作能力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由于许多学生有倾向于术科学习的思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专业核心理论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入,没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战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针对这种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改革创新,即无论是学科还是术科课,每完成一门专业课,教师应布置小论文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基础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说明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禁止学生盲目照搬或者断章取义,甚至抄袭剽窃的现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实践和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上来了,科研能力就能慢慢衔接上来。

4 结论

4.1 华师大体科院 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格局趋于稳定,选题多以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竞赛为主,基本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4.2 教师通常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次数在3-4次之间,每次40分钟内比例较多,多于一个小时的比例只仅占5%。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学时数。此外,应合理分配专项技术和理论课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院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作用。

4.3 华师大体科院 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结构都能达到完整、合理,但在格式上有必要规范,论文的真实性与抄袭情况有待加強。

4.4 应保证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减少其与本科生就业迎考时间的冲突,保证学生撰写论文的精力与时间。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普遍高于与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应制定合理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钟其鹏.近三十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学研究述评[J]. 钦州学院学报,2010 (2):79-83.

[2] 刘宝欣.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 [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S1).

[3] 吴国杰,吴炜亮,赵宏霞.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4] 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 论坛,2008(10).

[5] 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 学报,2005(01).

[6] 周晓微,蒋华江.地方高校毕业论文状况分析和对策 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9(3):77-82.

[7] 周鸿勇,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0):105-108.

[8] 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 现代 大学教育,2009(02).

[9] 杨明.本科毕业论文现存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东 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10] 李小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

[11]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 2010(7):45-47.

[12] 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高教论 坛,2010,(11):69 -71.

[13] 黄英金.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思考与 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7-59.

[14] 孙洁,等.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7:1.

[15] 刘小花,白海鑫,党玉丽.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 论文中的指导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0.2.

作者:庞文绮

第二篇: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摘要:为促进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体育舞蹈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既存在着政策倾力支持、需求助力市场、高校用力育人等有利影响因素,也存在着行业管理不严、任教水平不高、学生出路不明等不利影响因素,学校惟有遵照国家政策从严格专职教师业务标准、确保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行业管理管控制度、强化学生就业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大力气、做足功课,才能向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供心仪的创业或就业机会。

关键词: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Sports and dance major;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Employment; Favorable factors; Unfavorable factors

黨和国家将人民群众就业视之为最大的民生,“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乃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涉及民生的主要内容,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则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为充分的就业,即“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1]。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致使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日趋增大。面对这一实际状况,我国政府不仅加大了扶持就业力度、拓宽了扶持就业渠道,甚至为了优化就业质量推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学校也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真正需求,设置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调整学生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及就业率。为此,我国普通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设置体育舞蹈专业以来先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本科毕业生,现如今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体育舞蹈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就愈演愈烈。

为了解决困扰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利局面,国内诸多学者从自我价值以及家庭、社会等环境对影响毕业生点的就业因素进行了分析[2],找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影响着体育舞蹈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的因素, [3]而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与每年达数百万之多的高校毕业生一起都要面临自主创业或就业的挑战,其中必然存在着社会经济结构、就业人口分布、国际政治局势等广义上的和国家就业政策、学校教材教法、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真实素质、就业市场需求等狭义上的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从狭义层面拟就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面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因素做一梳理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也希望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提出千虑一得的意见。

1 对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1.1 政策倾力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4]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了国家政策的倾力支持,那么城乡居民的健身锻炼就得不到切实保证。体育舞蹈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到我国以来,与大众的体育锻炼一道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生活的日益丰富,相较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更具艺术律动与运动节奏合而为一特点的体育舞蹈项目,凭借独特的运动魅力被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所接受和喜爱,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出于掌握一项特长的需求,大多选在周六、周日奔赴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学习体育舞蹈,而成年人及老年人则出于自娱自乐和锻炼身体的要求,大多愿意晚上练习或跳体育舞蹈。无可否认,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等相关政策,带动了城乡体育舞蹈人口数量增长,拉动了各地体育舞蹈产业经济发展,扩大了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体育舞蹈普及范围,而这一切则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拓宽了自主创业或就业的渠道。此外,国家体育总局曾于2016年7月颁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号召全社会大力促进各类体育产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并要求有关方面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这从国家政策层面为体育舞蹈培训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国家政策倾力支持作为本科毕业生就业有利的影响因素之一,不但促使作为体育舞蹈产业的体育舞蹈培训学校迅速地形成一定规模,而且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渐渐开始注意其子女的全面发展问题,或注重艺术特长培养或珍视发现美、认识美和发展美的能力培养,因为家长不仅明白“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比例的均衡发展,促进身体肌肉的发展,形成人体健康的曲线美,培养他们优美的体态和高雅气质”[6]的道理,也知道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并具有艺术律动与运动节奏合而为一的特点,尤其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方面独具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做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指示,这既是在要求应届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自身就业目标,也是在要求就业大学生带动待就业毕业生就业。目前我国参与体育舞蹈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而属于参与性消费的体育舞蹈市场则具有很大拓展空间,这不但为在国家政策倾力支持下的体育舞蹈产业创造了继续发展机会,而且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供了自主创业或就业的另一种可能。

1.2 需求助力市场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加速了体育舞蹈事业的显著进步,带动了如体育舞蹈培训学校、体育舞蹈管理机构、体育舞蹈杂志社、体育舞蹈比赛服设计工作室、体育舞蹈训练服制作工作室和体育舞蹈训练器材制作工厂等一批体育类产业的出现,这既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例如,体育舞蹈培训学校作为体育类产业,面对着初中艺考、高中艺考招生培训的儿童青少年以及热衷于体育舞蹈的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从产业结构转型上为第三产业实实在在地加了一把力,既“带动了其它产業发展,也相应地拉动了消费、增强了内需,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7],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随着各地体育舞蹈人口数量日趋增加,体育舞蹈产品需求量也有了得相应增长,其中比赛服装设计与制作以及体育舞蹈训练服、体育舞蹈鞋和体育舞蹈训练器材等需求量尤其庞大,呈现出了节节攀升势头,预示了发展空间广阔,印证了“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就业”的名句。我国体育舞蹈产业的空前发展,无论在增加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提高就业率方面,还是在缓解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方面,伴随着早已与国际接轨的我国体育舞蹈事业和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在继续增加其就业权重,如“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包揽了拉丁舞和标准舞十个单项的全部冠军,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亚洲己经取代日本而成为第一强国”[8]便是例证,再如我国申请承办的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分站赛和WDC世界体育舞蹈超级巨星巡回赛等大型国际体育舞蹈比赛越来越多,这为更多的中国选手和体育舞蹈专业本科生接触体育舞蹈国际赛事创造了机会、开阔了眼界。世界体育舞蹈比赛一次次获得的优异成绩和国际体育舞蹈赛事的连续申办成功,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体育舞蹈产业发展,扩大了体育舞蹈普及范围,刺激了体育舞蹈市场需求,充实了体育舞蹈市场内容,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在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机遇、创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

1.3 高校育人质量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被引入我国30余年,其间凭借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深受国人所喜爱,既获得了迅猛发展又形成了一定规模,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将其作为了主要的体育教学科目,或设置为体育舞蹈专业致力于专门人才培养,或设定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甚至选修课传授知识技能。由于体育舞蹈的专业设置和必修课及选修课开设在全国较为普及,一时间竟造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师资紧缺或不达标现象,如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的学历本科居多,其职称分布主要以助教为主,体育舞蹈“教师大多不是专业院校毕业,专业知识不强还是集中表现在技术能力、表现能力、教学效果的相对薄弱上”[9],再如山东省普通高校中“部分院校甚至没有本校的体育舞蹈专业教师,有的学校采取内外兼聘的方式,还有的学校只聘用本校的教师”[10],而这一现象虽说暴露出了专业师资培养及配备与体育舞蹈专业教学之间的脱节,却也不得不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地体育舞蹈的普及工作。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中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技术高超者所占比例较低,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师资仍然亟需保质保量培养的现状,既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留出了有待补充的许多空缺,也为在读本科生努力提高体育舞蹈的专业理论及专门技术水平创造了无限可能。我国普通高校用力育人保障其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在师资培养及配备上和本科生教育质量上继续下功夫,另一方面遵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于1995年5月12日曾以“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就业”[11]为主要内容下发的《关于高等院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精神,纷纷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选修课,使之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结合社会需求就业,努力提高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人才资源利用率,并牵头组织省内外各大企业在学校举办人才招聘会,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及时抓住就业机会、准确选择就业岗位、争取实现定向就业方面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平台。

2 对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2.1 行业管理不严

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国家政策层面为体育舞蹈培训等体育类产业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本应在促进各类体育类产业的均衡协调发展过程中建设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却由于体育舞蹈等体育类产业迅速发展与其内部管理制度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反差——行业管理不严等缘故,竟让社会上一些以非法敛财为目的的“生意人”钻了空子,创办并注册了诸如“全球”“国际”等虚假名头的各类“山寨版”体育舞蹈协会,其惯用“敛财手段包括发展会员、成立下属协会、收取会费、发协会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费、搞行业培训收取学费,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12],而上当受骗者大多为各地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在读学生和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当中一些新创业者。“山寨版”体育舞蹈协会的频频出现,扰乱了体育舞蹈培训学校等各类体育产业的正常发展,破坏了体育舞蹈行业的内部行规,骗取了准备创业或就业的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的信任,这当中尤其对决心创业的本科毕业生伤害最大。“山寨版”体育舞蹈协会罪责固然难逃,但是体育舞蹈行业管理不严等失职行为理当被追究,而行业管理不严则作为本科毕业生就业或创业不利的影响因素之一,不仅挫伤了他们的创业或就业信心和积极性,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判断导致一蹶不振,害怕再度创业或就业。凡此种种,应该归咎于体育舞蹈培训等体育类产业管理制度确立当局和行业协会审批及其监管单位所造成的行业管理不严,因之既对一些体育舞蹈培训学校造成了招生难甚至面临破产的后果,也给一些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平添了害怕再就业、害怕再失败等心理阴影。诚如所知,体育舞蹈是一项参与性消费体育运动,其消费额多少与参与体育舞蹈人口数量成正比,而当下在参与等一些方面仍然具有局限性,正是这一局限性恰恰与体育舞蹈产业自身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而体育舞蹈培训学校等体育类产业则趋于产业化,倘若我国体育舞蹈市场不及时整顿、不重审规章制度、不严格规范程序,那么势必会酿成有关部门对体育舞蹈事业发展表里不一、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无人过问、社会不同阶层人员参与积极性愈来愈低等严重后果。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舞蹈行业的管理,尤其是对体育舞蹈协会注册方面要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并制定更加严谨周密的规章制度,防止他人利用规章制度的疏漏来打乱体育舞蹈协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免对择业或刚刚创业的毕业生造成伤害。

2.2 任教水平不高

体育舞蹈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又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自己毕业后就业的成功与否。我国普通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置体育舞蹈专业以来尽管培养了一批批擅长体育舞蹈的本科毕业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由早先教材教法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上的需求。究其原因,教材教法十几年一贯制既不更新又显得陈旧、老套问题多多,这表明体育舞蹈专职教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专项技术水平不高,教出来的学生多数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也就再自然不过了,随之也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甚或就业难负担。毋庸置疑,专职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其自身任教水平高低,其自身任教水平高低又关系着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这一涉及人生第一步的大问题。换言之,“体育舞蹈教师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进而影响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13],足见专职教师在专业课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据一项调查报告披露,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相对较少而专职教师则更少,这更少的专职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者更是少之又少。不仅如此,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学模式尚未定型、培养目标较为模糊,况且“目前尚没有统一标准的教材,高校目前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都是各校教师根据相关资料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的”[14]。由此可见,体育舞蹈专业至如今在全国普通高校中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教材,这制约了学生的体育舞蹈技术技能学习和掌握,等于还没有体育舞蹈普及的统一标准和基本规范。体育舞蹈专职教师的任教水平不高作为本科毕业生就业不利的影响因素之一,直接会导致学生的体育舞蹈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不够扎实,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不够扎实不仅直接反映专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出现了问题,甚至证明专职教师挖掘教材教法的深度还不够。如果体育舞蹈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不尽快形成统一标准、培养目标不尽快形成明确定方向、教学模式不尽快总结定型、专职教师任教水平不尽快提上来,那么就无法解决大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术不精湛直至毕业后面临就业挑战的一系列问题。一言以蔽之,专职教师任教水平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本科毕业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学校应按照社会需求制定标准、科学的培养目标,对体育舞蹈教材统一化,并严格专职教师业务标准,以提升专职教师的任教水平,以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学校也可加大对体育舞蹈专职教师的招聘力度,引进体育舞蹈方面的优秀年轻人才,不仅能提升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学生出路不明

体育舞蹈从国外被引入我国才不过30余年,伴随着世界发展潮流登上了国际舞台、加快了更新换代频度,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过不俗的成绩,而体育舞蹈专业本科学生则在适应市场需求上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由于体育舞蹈发展日新月异和不菲的体育舞蹈学习费用、服装费用、比赛费用等缘故,使得教师和学生不能够轻易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这样一来既认识不到体育舞蹈所处国际何种地位,也不甚了解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态势,更不知晓体育舞蹈市场需求行情。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遵照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于1995年5月12日下发的《关于高等院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虽然积极地开设了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结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选修课,但是学生面临毕业即将就业时大多都表现出了一脸的茫然。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任课的专职教师给不了就业方面的指导性建议,就是因为学生不外出接触体育舞蹈新鲜事物致使其信息闭塞,这就必然会加大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再则招生单位未切实理解经过调整的国家教育政策真谛依然故我还在一味扩大招生规模,随着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因此,大多数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得不怀着出路茫然的心态面对往届与应届毕业生彼此叠加的就业市场,尤其最近几年就业市场就业率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出了明显下降趋势,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待业和就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无形中加大了其就业压力。假如招生单位不根据人才市场中长期需求状况一味扩大招生数额,那么不但无法平复应届毕业生就业迷茫心态和难以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人才资源利用率,而且也不可能为本科毕业生在抓住就业机会、选择就业岗位、实现定向就业上提供心仪的就业平台。基于此,学校对国家教育政策既要领悟又要落实,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招生,避免出现市场供求失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局面出现。

3 结 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致使国内的就业总量压力有增无减、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仅从狭义上的影响因素而言,当首推“政策倾力支持”,因为近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最大的民生。无论“需求助力市场”还是“高校用力育人”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予以保驾护航。有了政策上的切实保障,学校就会深刻总结教训,从更为精准、更为科学的层面予以制定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专职任课教师业务认可标准,努力提高专职教师业务素质予以解决“任教水平不高”和“学生出路不明”等实际问题,精心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创业、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社会有用之人,坚决纠正“行业管理不严”弊端予以刺激需求繁荣市场,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学生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http: //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 5234876.htm.

[2] 張美叶.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运动,2018(3):68-69+74.

[3] 韩雪菲. 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27):106-107.

[4]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18/4/17.

[5] 郑锦.安徽省体育舞蹈培训市场供需形势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6] 舒渊.宋晓荣.新论体育舞蹈美及其美育的实施[J].凯里学院学报,2009(2):143-145.

[7] 王徽.多视角下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研究[D].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16.

[8] 杜冬玲.体育舞蹈运动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初探[J].新西部,2013(6):170+152.

[9] 任肖依.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

[10] 冯楠楠.山东省体育舞蹈发展专业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体育学院,2011.

[11] 梁奎.本科院校就业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案例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2.

[12] 王艺淞. 中国体育舞蹈“一行多会”发展对策研究[D]湖北:武汉体育学院,2016.

[13] 刘锦伟,高芳芳,高磊磊.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好家长,2015(34):17.

[14] 张册,唐艳平,王合霞,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9):81-85.

作者:刘昊 曲申 曲新艺

第三篇: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持续扩招,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为此,通过研究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设性意见,对于解决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体育舞蹈专业 本科毕业生 就业现状 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高校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2008年至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从532万人激增到699万人。近年来,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跻身于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阵容中,就业状况愈来愈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关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和政策调整,对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改革,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以及如何拓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就体育舞蹈专业特点,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窥测其就业去向,希望为解决体育舞蹈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意见。

一、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体育舞蹈项目的深入普及,伴随着扩招的春风和素质教育的热潮,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数正如雨后春笋般增加,毕业生的人数相应地逐年增加,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各单位的现实岗位少,要求高,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形成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就业压力与日俱增。

对于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每年为该专业设立的相对对口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除了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外,干脆转行或是投身到公务员考试的大潮中。能够有一个“好出路”是莘莘学子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梦寐以求的事,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够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就成了很多有“地域情结”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就个人因素而言,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又要具备“待遇好、稳定”这两项条件。除此之外,我认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调查显示表明,在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差异悬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在21世纪不仅被定义为专家型人,更注重“全面发展”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也就是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待进一步重视,目前看来就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体育舞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学校教学模式方面又存在相应需要改善的地方,导致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就业难已成为制约体育舞蹈专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在教学模式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促进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意识,转变以往偏离实际的就业观念。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对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是求职择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市场的激烈竞争,由此看来,针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自身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多参加就业指导课,结合自己的专业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调整择业心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把就业指导渗透到专业课学习中,共同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识的指导和就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引导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而不是仅仅看重经济待遇和就业区域。

(二)深化教育改革,塑造适应新形势发展潮流的人才。

高等学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我国教育学业的改革,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必须认清形势,调整教师教育策略,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塑造适应新时期发展潮流的人才。

学生是未来的引领者,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尤为重要。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平台,认真参加实习、实践工作,不仅明确实习、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实习、实践,不仅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新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继续努力的方向,也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结构。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透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等,使学生明确自己本专业的前景及教师职业的内涵,正确规划好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动机和目的,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识和修养,做一名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

综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体系,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向,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是必然趋势。通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联系、渗透和整合,可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自身综合知识的匮乏,发现学习课内外知识的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成长,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育舞蹈艺术的真谛。

(三)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对于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而言,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多渠道地增加就业机会。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各种招聘网站,寻找各种就业信息,也可以参加各级、各种、各类招聘会,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增加就业机会。要充分利用与实习基地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咨询关于学习、就业方面的问题,汲取良好经验,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面向基层,拓宽就业渠道。

对于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讲,就业渠道并非单一孤立,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很大的就业优势。但是目前,很多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并没有完全将灵活就业作为其就业途径。面向基层,树立基层服务意识,是一个良好的就业渠道。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又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又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面向基层,自然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为了完善引导毕业生流向基层,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和引导。第一,政府可以继续完善和制定定向招生的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招收定向特培生,使这些学生将来毕业后回原单位和原地区就业。这样不仅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得到了带动。第二,研究制定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例如增加物质补贴、人事档案户口方面的优惠等,促进人才的良性流动。第三,研究大城市与基层中小城市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挂职锻炼的制度建设,形成大城市人才到基层中小城市挂职锻炼与个人升迁相挂钩的考核机制等。

(五)激发创新,自主创业。

目前,市场、社会舞蹈产业非常广阔,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灵活和多元,而且针对毕业生就业国家新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给有热情选择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解决后顾之忧。第一,搭建简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信息畅通无阻的网络平台,方便自主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和补贴。这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创业初期,解决了最为重要的资金问题。第三,不断完善自由职业法规。建立高效、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毕业生自由职业市场健康有序的成长。第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和技术培训,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给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绝佳的机遇。对于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比较匮乏的大学生,政府同样正在建立必要的中介服务和培训制度,帮助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政府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自主创业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如上所述,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不断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校要不失时机地调整办学的方针政策,确立科学准确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促进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切记不要随波逐流、好高骛远,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当选择自主创业,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塑造适应新形势发展潮流的体育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武少颖,宁丽瑾.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5).

[2]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过高师音乐学院(系)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5(6).

[3]王超.艺术类专业就业前景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0).

[4]吕红,金喜在.我国灵活就业与市场化进程的互动关系研究[J].发展改革,2008(2).

作者:韩雪菲

第四篇:“扩招背景”不对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以山西省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信息渠道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虽然良好,但能成为国家正式事业编制的体育教师较少,毕业生大多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等,针对这些现状相应的提供一些促进就业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就业状况;山西省

2003年高校招生扩招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引发了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2003年全国毕业生的数量是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达631万人。2011年640万,2012年680万,这些数据说明,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促使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专业局限性、教育教学体制和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所以对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数据进行了理性的解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大同大学、晋中学院、运城学院等8所院校的2008、2009、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共发放毕业生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324份,回收有效率92.6%。发放各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人问卷8份回收8份有效8份。回收有效率100%。

1.2.2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和山西省8所高校招就办网站查阅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择业以及就业指导方面的论文和文件6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材料支撑。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就业率是体现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客观数据,所以是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调查了山西省8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2008届、2009届和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20世纪80年代末,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褪了色。大学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也逐渐走上计划与非计划“双轨”。1986年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酉己制度需要改革,目标为“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引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和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逐步把就业分酉己机制转化为毕业生竞争机制”,突然间原来的“派遣证”变成了“报到证”。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机制造成了就业率由瞬间的一个数据变成了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表1显示2008届、2009届、2010届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的7月份就业率仅为50%左右(包括签了就业协议和考研成功),表明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7月份刚毕业时的就业率较低。到了12月份时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由于好多职位的招考集中在7月至10月假期所以毕业生毕业当年9~11月也是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高峰。第2年没有签约的学生只能与下届毕业生一起竞争次年的就业职位,从数据上看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往届毕业生取得了职位,这其中也包括部分第1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次年考研成功。也有少数未就业学生第三年取得了职位。一般来说最后约有10%左右的的学生的档案被学校放进当地人才市场托管。与各个高校招就办的相关工作人员、方谈中了解到这10%左右的学生也并非是单纯的没有就业,他们中有的是自主创业,也有部分签订临时就业协议,最终没有办理人事关系。所以,在当前就业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希望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先牺牲自己的理想,然后再在工作中慢慢寻找自己理想。

2.2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走向是反映毕业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出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具体需求,也反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表2山西省8所高校

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览表

在2.1中叙述了就业人数和百分比是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表中所列数据为2010年12月为止的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走向情况。表3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走向为多元化,其中有27.1%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考取了中小学教师,数据虽然未到1/3,但是也是毕业走向最多的一个方向,这充分说明中小学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最重要的走向。走入企业单位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也比较多,这是因为近年来很多企业为了丰富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所以对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需求增加。与学校招就办的老师、方谈了解到去企业的学生和他们所擅长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近几年篮球专业、乒乓球专业、健美操专业、网球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受企业的青睐,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在企业中的工会任职,也有部分在企业业务单位任职。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扩招减速的同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逐渐扩大,渊查显示12%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公务员和村官的公开招考给了体育专业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但是由于专业局限,需求较少,所以考取人数也少,调查显示仅3.7%的学生考取公务员和村官。体校教练也算是体育教育专业对口,但是近年来山西省职业与半职业体育运动学校的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扩大,体校教练人数基本饱和,所以需求也比较小,仅有4.4%的毕业生进入体校系统。还有13.7%的毕业生签了临时就业协议。另外有15.3%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或没有就业信息。其中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数据是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中统计出来的。学校并没有他们的就业信息,他们的档案最后会被学校交给人才市场。总之在新的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使得自己的就业面更宽,就业去向更为分散,就业渠道更趋多元。

2.3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所以本研究对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看出,大部分毕业生是通过互联网、学校就业办公室和专项招聘会3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通过社会人才市场和家庭人际来往中获取信息,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通过几年“双向选择”的历练后,由被动寻求就业信息改变为主动寻求就业信息。国家出台进入国家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必须参加统一招聘考试的政策,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而考试信息一般是在互联网上通知和公示,各个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联系大学就业办,由就业办发布通知,或是在社会举办的大型专项招聘会上招聘教师或员工,所以这3个渠道为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另外依靠找“关系”的占36%,找工作靠“关系”的现象现在也很普遍。所以从亲戚朋友方面获取信息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体育教育专业受专业限制在“人才市场”中需求较小,所以选择“人才市场”为就业渠道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也相对较少。

2.4毕业生期望就业地区与薪酬分析

毕业生就业期望是大学生择业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心态,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本文对山西省8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0届324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地区和就业期望薪酬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表5:

表4显示大部分(71.7%)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地区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也有21.3%的毕业生愿意在中小城市寻找工作,只有7.1%的毕业生愿意在乡镇和农村工作。目前国家为了毕业生就业有更广阔的空间,对大学生就业制度做出了一些改革,逐步放宽了毕业生的跨省、跨地区的就业限制,鼓励毕业生跨地区就业,以进一步减少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也反映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追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现象比较明显,在相对集中的城市里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加了就业难度,造成大城市人才过于饱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乡镇农村工作,这也反映了当前乡镇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差,并且岗位少的特点。所以建议适当增加乡村有关体育岗位的设置,并且适当增加从业人员待遇。

表5数据表明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多数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比较理性,符合时代特点,同时也建议毕业生对就业薪水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急于回报家庭和物质世界的诱惑都可能导致毕业生更重视眼前的薪水,而忽视职业发展空间,从而给自己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错误的导向。

对毕业生的期望渊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主要以个人发展为基本目标,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主要是获得多少工资福利。由于户籍制度的受限和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就业地区的房价的差异,选择就业地区就成为获得发展机会和高工资福利的关键。所以导致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基层体育人才不足,希望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倾斜政策,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愿到农村和基层及偏远地区就业,既可以改善就业难的现状,也可以发展农村和基层及偏远地区的体育事业。

2.5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就业过程中影响毕业生求职的因素有很多,经过与毕业生、方谈了解到主要有“社会关系”“技能水平”等6种因素,本文对毕业生认为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做了调查(多选),具体结果见表6。

表6毕业生认为影响就业因素重要一览表(多项选择)

不否认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中会占有一些优势,但是我们要清酲的看清具有良好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人群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毕业生要靠公平竞争来获取工作机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把“社会关系”作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高校就业办公室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教育,重视疏导学生就业前的思想障碍。

在2011年专向人才招聘会上对用人单位的方谈中了解到,用人单位最希望招聘到既有优良的人品、又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生的敬业精神是被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用人单位所说的“敬业精神”特指此毕业生到了工作单位能不能“坐得住”静下心干事业,即便能力再强,如果心情浮躁、不愿意刻苦勤奋、踏实做事,没有奉献精神也是做不好工作的。其次该毕业生有没有困队合作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之一。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毕业生认为就业重要因素对比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应该对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正确的指导,让毕业生理性面对就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中小学仍然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最重要的走向。近几年篮球专业、乒乓球专业、健美操专业、网球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受企业单位的青睐,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在企业中的工会任职,也有部分在企业业务单位任职。

(2)大部分毕业生是通过互联网、学校就业办公室和专项招聘会3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通过社会人才市场和家庭人际来往中获取信息,这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3)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多数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比较理性,符合时代特点。但是也有部分毕业生期望过高,男生相对比女生高一些。

(4)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认为就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社会关系、个人技能水平、个人专业能力、品德、学历、学爿成绩。

3.2建议

(1)大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个人整体素质,在加强自身多方面知识技能储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

(2)要尽量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就业信息沟通力度和就业思维创新,充分发展就业空间,树立毕业生的灵活就业观,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大力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3)建议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对就业政策进行必要引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基层体育人才不足,希望体育和教育职能部门倾斜政策,让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愿到农村和基层及偏远地区就业,既可以改善就业难的现状,也可以发展农村和基层及偏远地区的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叶成万,大学生就业难和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性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5-8,

[2]李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5-118,

[3]赵冰,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4]易三平,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102-105,

[5]张萍,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课程改革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92-94,

[6]丁玲玲,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1],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34-36,

[7]王彩平,山西省高校开展拓展运动的价值研究——基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54-56,

[8]路

皓,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80-84,

[9]苏寸草,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心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1],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0)):84-85,

[10]俞旭,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9,(2):(2)-130,

作者:全浙平 张文杰

第五篇: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与风险防范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6省12所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抄袭、伪造实验数据、将他人论文改头换面、他人代写论文、论文网络下载、选题不合理、课题设计不严谨等诸多质量风险,分析了风险的成因,提出了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与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院系 ;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监控;风险防范

Quality Monitoring and Risk Prevention of Graduates' Papers in P.E.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CHEN De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aihua Institute, Huaihua 418008, Hunan, China)

Key words: P.E.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es' papers; quality monitoring; risk prevention

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作风,强化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科研论文写作规范训练,掌握体育科学研究和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山东6省12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论文指导教师56人,本科毕业学生916人,其中男生680人,女生236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了教师、学生2份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通过对问卷进行内容与结构效度的专家评价,其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合适”,其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R=0.85、R=0.83(P<0.01)。对12所体育院系的教师60人、2005届毕业学生600人(每校随机抽学生5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93%;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6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2教学实验法

选择湖南省怀化学院体育系2000-2002级学习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生340人为教改实验对象,其中男生296人,女生44人。时间为2003年9月-2005年7月,以一个学期为实验周期,共进行了三轮教学实验。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风险

对12所体育院系56名多年从事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风险按顺序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抄袭论文;伪造实验数据;将他人论文改头换面;他人代写论文;论文网络下载;选题不合理;课题设计不严谨(表1)。

表1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主要风险(N=576)

2.2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成因

2.2.1学生主观原因

表2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主观原因

2.2.1.1重视不够,敷衍应付

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形式,只要写出毕业论文,参加答辩,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拿到学位,因此,对学校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前匆忙突击,东拼西奏,甚至弄虚作假。

2.2.1.2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差

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搜集文献资料提供了方便,但有的学生对搜集的资料不加任何分析,只要与选题相近,都粘贴在论文中,抄袭严重,内容重复,自相矛盾;更有甚者,电脑下载,改头换面,上交完事。

2.2.1.3研究过程偷工减料

一些学生在开题报告中设计了很严谨的研究方案,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由于害怕付出艰辛的劳动,往往将设计方案抛掷一边,偷工减料,擅自缩小调研范围、减少问卷数量、实验项目与人数,导致研究数据水分增加,有的甚至伪造实验数据。

2.2.1.4科研方法知识欠缺

一些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时,由于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科研方法知识欠缺,感到困难重重,对毕业论文“望而生畏”,想方设法找“捷径”,导致毕业论文抄袭、伪造实验数据、他人代写、网络下载的现象严重。

2.2.2客观原因

表3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客观原因(N=576)

尽管体育院系都有各自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但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研究设计、收集资料、资料整理分析、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督导委员评价等多主体检查评价相比,毕业论文监控机制没有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

表4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与指导现状的态度情况(N=576)

目前,我们对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方法不多,措施乏力,仅仅停留在论文诚信的声明书上,缺少具体监督措施。

2.2.3考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忙于复习备考、找工作,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就业招聘会,根本没有心思、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因此,论文网络下载、弄虚作假、抄袭现象严重。

2.2.4实验条件差、毕业论文经费不足

由于实验设备陈旧,仪器欠缺,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需要。另外,学生毕业论文经费不足,学生调查的范围、问卷的数量、实验试剂、试纸的购置等受到制约。

2.2.5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指导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1)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有的教师一人要承担10多名学生的论文指导,加之教学、科研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学生论文指导不细,疲于应付。2) 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有的指导教师虽有指导资格,但没有很好的科研背景,对指导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不熟悉,无法实施有效指导。3)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指导工作不到位,个别指导教师从选题到学生论文交稿,只与学生见一两次面,其他的指导方式全靠电话或网络,指导过程基本上是“放羊”。

表5学生对毕业论文管理与指导现状欠满意的原因(N=576)

2.3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风险防范

2.3.1教学管理体系

2.3.1.1建立健全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过程诸环节的管理,使之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学校制定了《怀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尤其是对毕业论文时间安排、格式及工作量、选题、开题、毕业论文的考核办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体育系也根据学校的规定制订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办法》,所有这些规章制度为规范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了依据。

2.3.1.2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我们在课程教改实验中,加大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把课程内容按照教学顺序分为: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体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与评价等五个单元进行教学,规定每个单元的特定任务,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表6),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各专题研究活动之中。

2.3.1.3改革评审和答辩方式

1) 论文答辩回避制,在答辩过程中,学生的指导教师回避,不担任评委,从而避免主观因素对论文答辩成绩的影响;2) 采取2轮争议答辩,即在各组1轮答辩的基础上,答辩较差的学生再参加全系2轮争议答辩,对参加2轮答辩的学生,其成绩根据2轮答辩结果确定。

表6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专题研究内容安排

顺序能力培养专题研究内容1选题能力针对本校体育现状,选择研究课题并进行可行性分析。2研究设计能力(1)根据问卷调查要求,进行抽样方法设计。

(2)模拟填写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3资料的收集能力(1)根据本人专项选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一篇约3000字的文献综述。

(2)自制调查问卷,对本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3)自制技术临床统计表,并观看一场球赛录像,完成统计工作。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能力(1)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

(2)对技术临床统计表进行整理与分析。5论文的撰写能力根据体育科研论文的基础结构与写作要求,撰写一篇体育科研论文。2.3.1.4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

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学校实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表彰制度,由各系向学校推荐参评的优秀毕业论文,其比例不超过答辩学生人数的4%,学校组织专家对各系选送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复评,产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对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参加省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对获优的论文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2.3.2毕业论文质量保证体系

2.3.2.1毕业论文的前期质量监控

前期质量监控是指对毕业论文正式实施前的情况进行预防性监控。根据专业要求,前期质量监控一般在第七学期期中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指导教师资格审查;选题的征集与审查;学生选题报告的撰写;教师任务书、指导书内容和规范化情况;学生毕业论文开题等情况。

表7毕业论文前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中期质量监控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毕业论文开始的第一、二周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有无更换指导教师及改变课题内容情况。第二阶段在论文中期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课题进度情况;学生对课题完成的困难及对策。

表8毕业论文中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2.3.2.3毕业论文后期质量监控

后期质量监控安排在答辩前、后进行。主要监控检查内容: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标准制订;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聘任情况;答辩安排、落实情况;答辩组的提问提纲及答辩记录;答辩委员会评语质量与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评优;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意见和建议。

2.3.3毕业论文条件保障体系

2.3.3.1保证指导教师的数量、质量

充足、高质量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选派职称高、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尽量配齐指导教师的数量。要求指导教师要制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计划,在专业方面要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需要,选好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在指导和监督方面要适时指导,全程监督。

表9毕业论文后期质量监控主要内容与方法

序号监控内容监控方法1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标准的制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制订2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聘任情况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安排3答辩安排、落实情况毕业论文小领导小组负责4答辩组的提问提纲及答辩记录答辩小组负责完成5答辩委员会评语质量与成绩评定答辩小组负责完成6毕业论文评优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评审7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意见和建议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2.3.3.2开放资料室

针对学校体育图书资料更新不快,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数量不足等情况,我们将平时只对体育系教师开放的教师阅览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查阅、收集资料提供条件。

2.3.3.3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室条件

实验条件差、仪器设备陈旧,台套数不够、场地紧张、耗材短缺等一直是制约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不敢选择实验研究课题的主要原因。我们通过与中央财政部共建实验室,获共建资金100万,加快了实验室建设,实验条件大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有序,开放共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学生毕业论文做实验提供了条件保障。

2.4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成效

近年来,通过对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系统实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 毕业论文选题面广,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2006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分析,论文选题涉及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体育经济与诸多领域。

2) 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毕业论文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选题参与到指导教师的院级、省级、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毕业论文选题较新颖、内容难度增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 毕业论文的规范化明显改善。经过学校专家的检查,毕业论文格式统一,研究设计较严谨,论文的基本结构合理、研究相关表格规范。

4) 毕业论文整体质量提高。湖南省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每年一届的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及四年一届的省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为学生毕业论文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我系学生的体育论文获二等奖4篇,三等奖11篇,我校体育科研论文获全省本科院校组团体总分第二名;近3年来,先后有21篇学生的体育毕业论文公开发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体育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抄袭、伪造实验数据、将他人论文改头换面、他人代写论文、论文网络下载、选题不合理、课题设计不严谨等诸多质量风险。

2) 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分析、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差,研究过程偷工减料,科研方法知识欠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力,学术诚信教育缺失,考研和就业压力大,实验条件差,毕业论文经费不足,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指导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主、客观因素。

3)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是防范和规避毕业论文质量风险的有效途径。

3.2建议

1) 建立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论文质量过程监控,严格论文答辩程序,制订科学的论文考评办法,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2)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 改善实验室条件,加大实验室、图书馆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提供适当的经费支持,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必需的场所和条件保障。

4) 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指导毕业论文计算工作量,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4

[2] 李俊龙,胡锋,古东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2.

[3] 阎孝英.湖北省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22.

[4] 谢燕娇,刘小辉.地方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258-259.

[5] 汪文榜.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19.第30卷

投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陈德林(1962-),男,湖南通道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乒乓球教学与训练。

文中图表请参阅PDF文件.

作者:陈德林

上一篇:毕业生毕业论文下一篇: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