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终于成功了

2022-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这次我终于成功了

小学作文-这次我终于成功了

这次我终于成功了

在我们生活中和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当我们客服困难取得成功时,那种喜悦和兴奋的心情,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特别喜欢学英语,可妈妈又给我报了一个奥数班,我有点不情愿,可还是坚持去上课。记得在一个月前的奥数课上,老师发了一张卷子,上面有十几道题,都是一个类型:只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继续成立。我一点思路也没有,想的头都大了,一道题也没做出来,后来老师就把这些题留作家庭作业了。

回到家,我在草纸上用笔划掉火柴棒,然后移动,几次下来等式的结果都变了,都做错了。我找来妈妈帮我看看,妈妈也不会,没办法,我只好放弃了,心想:等着老师讲吧,没完成作业大不了挨顿批评,我认了。几天过去了,我把这件事给忘了,到了又上奥数课的那天,我正准备上课的书、本,又看到了那张卷子,啊,那几道题下面还是“干干净净”,没有答案呢!我灵机一动,用实际的火柴棒摆一下试试吧!我家没有火柴呀,对了,我用牙签儿代替吧。我把牙签盒拿到桌子上,让妈妈来帮我摆,第一道加法题摆完了,我用手随便拿起“﹢”(加号)中竖着放的那根牙签儿,试着往等式里放,到底应该放到哪呢?“啊!我知道了,”我一下子跳了起来,把妈妈吓了一大跳,“妈妈,把加号的一根移走,变成减号,把这根放在右边,正好等式还成立,我做出来了!”我兴奋地对妈妈说,真是一通百通啊,按着这种方法,我把十几道题都做出来了,高兴的我手舞足蹈,在房间里一边跳,一边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这时妈妈笑着催

我说:“别激动了,要上课了,我们该走了。”

来到奥数课上,老师找同学做这几道题,有的同学没做出来,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了我,我自信地说了答案,老师说做对了,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别提有多自豪了!这件事让我对奥数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让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坚持不懈,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你会成功。

第2篇:我终于成功了

在书上,我看到了一则资料:挑几个鸡蛋,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再撒几勺盐,在杯子中的鸡蛋就会慢慢地浮起来。为了证实这个资料的真假性,我决定亲自做做实验。

首先,我在隔壁的小卖部里,挑选了几个又大又圆的鸡蛋。端来盛有自来水的杯子,小心地将鸡蛋放入杯子,鸡蛋很快就沉入水底。于是,我向水中倒了一些盐,然后静待鸡蛋会不会浮起来。一看,鸡蛋毫无动静。我找了双筷子,在杯子里搅拌几下,鸡蛋在水底飘动一会儿,又蛋成杯底了。我想:会不会是水太多,盐放太少了呢?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我又换了一杯水。这一次,我把杯子的水减少一半,放入鸡蛋,并且倒入半包的盐。为了让盐更快的溶解于水,我又像上次那样搅拌几下。杯子中的鸡蛋在水中蹦来跳去。虽然实验又没成功,但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别灰心,我决定再试一次。

通过前两次的失败经历,我觉得还是水和盐的比例没有掌握好。我就在刚才的杯子里继续放盐,不停搅拌。鸡蛋升起,忽上忽下,很不稳定。再加盐搅拌,鸡蛋从水底慢悠悠地浮上来了。“耶!我成功了!”我手舞足蹈,兴奋地喊着。正在楼上午睡的妈妈被我的叫声惊醒,从楼上下来。我拽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看,鸡蛋浮起来了!鸡蛋浮在水面。”妈妈颇为惊奇,问:“鸡蛋放在盐水中为什么能浮起来呢?”一语点破我这个梦中人,我只想证明实验,却没去思考实验原理。 “妈妈,我们去网上查查这个实验的原理吧!”我把妈妈往电脑跟前拉。原来,密度小的物体会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上面,鸡蛋本身密度比水大,所以会沉入水底。但是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水中含盐量增加时,密度也会增加,所以,当盐水中的盐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盐水的密度会超过鸡蛋的密度,从而鸡蛋会浮起来。

这次实验,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是件令人欢喜的事,但失败,也为你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文/五年级 潘静 指导师/郑娴萍

第3篇:我终于成功了

五(7)班

陈武晔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名言是点亮我心灵的一盏灯。这盏灯照着我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暑假里,妈妈送我去学游泳,我有一点紧张。

来到游泳馆,我看到水很深,有点胆颤心惊,不过我想:不管学什么,都要勇敢、坚强。

教练先教我们学憋气,他边讲边做示范,还说:“蹲在水里不能呼吸”。我们也跟着学,我深吸一口气,蹲到水里,可谁知,才过了两秒钟,我就把头伸出来了,我心想:这也太难了。老师说:“要蒙到五秒钟,加油!”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反复练习,深吸一口气,又蒙到水里,1,2,3,4,5,我把头伸出,就这样,吸气、蹲下水,站起来,我终于会憋气了,达到教练要求,我终于成功地过第一关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老师又教我们学漂浮,这个挺简单的,我把头蒙到水里,一会儿,我的身体就浮起来了。

接着,老师教我们手脚动作。我们爬上去,先做手动作,上下滑动,再做脚动作,脚不停地拍水,我们做得非常有节奏。可是,把它们连起来,就麻烦了,动作不协调,我想到“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不停练手脚动作。过了一会儿,我的手麻了,脚酥了,非常累,我真想放弃,有一句名言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有志者,事竟成,”我又练起来,终于动作和谐,协调了,教练满意点头,我又成功过了第二关。

最后,我们又把动作带到水里面,我憋住气,放松,让自己浮起来,可水阻力太大,手划不动,脚上下也扑不起来,我的呼吸也不行了,只好把头伸出来。第一次没成功。

我又一次挑战,我深吸一口气,又做出了手划脚扑,动作协调,有节奏地。哇!游起来了,一米、两米、三米„„把头伸出来,一看,我已经游到顶头了,我高兴地跳起来。我又游回去,我像一条小鱼自由自在地游着。我趁热打铁,又来回游了好几次,我会游泳了,我终于成功了。

小小的成功,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有付出,就有回报!

第4篇:那次钢琴比赛,我终于成功了

我成功了

在我家书桌旁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奖状,那是我参加“希望之星” 钢琴比赛获得的奖状。每当我看到这张来之不易的奖状,激动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一个星期二的夜晚,我去刘老师家上钢琴课。下课后老师给我一张“希望之星钢琴演奏比赛”的报名表。真是太好了,我正希望有这么一个锻炼的机会呢。我心想:一定要成功,不能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于是,每当闲暇时,我便开始做赛前练习。

那时候,正处于期末总复习阶段,我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因此,我抓紧时间认真地复习功课,尽可能多挤点时间出来练琴。但事情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由于我参赛的《喷泉》这首曲子弹奏难度较大,所以每当我练习时,总会在跨指时出现弹错音。但我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更加刻苦地练习。一段时间后,终于克服了这个毛病。但很快我发现更大的毛病又随即出现了:在这首曲子中,有几处的音高跨度太大,造成我在弹奏时力度不够。我原以为多加练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我却依然没有克服这些毛病,此时,我感到有些泄气,心里便打起了退堂鼓。怎么办呢?要不跟老师说放弃吧!但我转念一想:不行,这样多没面子啊!再说了,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这怎么对得起老师对我的那份关爱呢?于是我下决心继续苦练,并暗暗告诫自己,决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就这样,我不断地纠正错误的弹奏方法,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练得时间长了,有时手指痛得连吃饭的勺子都拿不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比赛前克服了这些困难,曲子变得流畅多了。

比赛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比赛场地。只见观众席上人声鼎沸,选手们都在认真地做着赛前准备。八点整,比赛正式开始了。一个,两个„„终于轮到我了。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舞台,对着评委和观众深深地鞠了躬,便走到钢琴前坐下,将双手轻轻地放在琴键上,这时,原本紧张的心情顿时抛到了九霄云外,我的心情也象“喷泉”一样在琴键欢快上地跳动着„„终于弹完了,我看到评委们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了,大家紧张地等待着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过了一会儿,我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成绩:三明赛区一等奖。“成功了!”我手捧奖状,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比赛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没有捷径,坚持就是它的秘诀。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坚持努力,不要放弃,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5篇:终于成功了作文

看着这牵动亿万人心的申奥标徽,我高声呼喊:"成功了,终于成功了!”2001年7月13日,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但是北京申奥的成功使它成了一个特殊的,不能再特殊的伟大日子.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奥林匹克的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为自己能有幸经历这样的一个日子而万分自豪!

那一天,我是再北京度过的.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弟弟都早早地挤到了宾馆客房的电视机前.当时,整个宾馆,整个北京城都好象静得出奇.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电视屏幕,心想:要是北京又失往了宝贵的机会,那该怎么办,难道又要苦等四年?唉,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过了一会,我看到其他国家的城市一个个被淘汰出局,心里感到一丝丝欣慰和喜悦.又过了十多分钟,只剩下我们中国的北京和日本的大阪等四个了.我的心里顿时"咯噔”一跳,紧张起来.弟弟也忍不住了,他问"姐姐,怎么还不公布结果呀!”我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大声讲话.他却不依不饶,我只好安慰他说:"仔细看,不要急,再等一会吧!北京一定会成功的!”就在这时,日本的大阪被淘汰出局了,四选一变成了三选一,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

后来,在紧张的期待中,我看见萨马兰奇爷爷向着中国的代表点了点头,还微笑了一下,我心里顿时有了底.稍后,萨马兰奇爷爷说出了:"北京,Go!Go!Go!”我和弟弟激动不已,大声欢呼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终于成功了!!”这时,我觉得,整个北京城,整个神州大地都沸腾起来了.

当我把这喜讯告诉远在澳大利亚的姑姑后,我们就来到了***广场.当时,我们举着五星红旗,画着五颜六色的脸谱,一齐加进了***队伍.我们唱啊,跳啊,疯啊,狂啊,闹了整整一晚上.

如今,这个沸腾的日子已经过往很多年了.但是,我只要一看到北京申奥的标志,整个心就会翱翔起来,就会飞到那幸福、自豪而又激动的晚上.

第6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精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一、创设情景,拉近距离

上课伊始,老师便播放草原的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碧草盈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草原是美丽辽阔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那么课件的使用也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此举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老师还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草原、印象中的草原,还背背有关草原的诗句,这些情境的创设都给整个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选精彩段落感悟人美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不但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还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这堂课张老师主要通过让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概括出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几个方面,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学重点。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2)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①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③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3.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

一、二自然段。

4.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作家老舍随着场景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情感也在变化着。但贯穿全文的是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这种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5.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教师可相机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西部,搜集资料,访问老师、家长,与西部地区的小学生建立联系等方式,为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做准备。

6.生字、生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师在检查时要注意一些字的字音字形。如“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四、教学案例

片段:

品读优美语句

师: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

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生:我发现了,是“绣”!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师:是啊,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惊叹,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也很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草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它们一定在品味这种幸福的生活。

师:你体会得真好。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五、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评课稿下一篇:运动运动会开幕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