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语文应试教育在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中产生的弊端进行了剖析,结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出了语文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并对实施教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语文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1:

让语文课堂管理成就教育理想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语文教学离不开管理,管理的目标是学习的自主自动化,实现目标的关键在放权给学生,重习惯养成的管理,采用显性和隐性并用的管理方式,实现教育的自然自由化。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教育理想 权利置换 习惯养成 显隐并重

在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个案多样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争论乏味化的当下,唯一不变的是“管理出成效”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真经。“组织教学活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管理行为”,因此管理学是教师的必修课。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一直认为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也不可能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永远也不可能有孩子的快乐。”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以让教学变成教师的快乐成长,让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快乐。快乐元素最多集中在语言类学科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承载学生综合素养重任的语文教师,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这一捷径可以直达教育教学的理想殿堂——“教育即生长生活”(杜威语),即让教学的主客体快乐地生长生活。

一、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统筹安排教学流程,激发动机调控气氛,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语文比之其它学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言语习得的潜在性,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权利置换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课堂管理的关键,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并利用本学科优势,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置疑权,给学生选择权,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是习惯养成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筚路蓝缕之任,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不是把学生管死,而是静中求动求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然,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使用原则是显隐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冷热渗透。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采用隐性管理方式,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悱恻时,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糅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绝不是在“整”他,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以惩代学。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都是必然的,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学生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软硬合力。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是有力的,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如课件的准备,教师的服饰,等等,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广播电大出版社,1987.10.

[2]李杏保.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7,第1版.

[4]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5,(4).

[5]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陈 宏

语文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2:

语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内容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语文应试教育在学生语文素质培养中产生的弊端进行了剖析,结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出了语文素质培养的实施策略,并对实施教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键词:语文素质 培养 策略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交际性等实用性质,又有信息贮存和传递的载体性质。此外,语文还肩负着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责任。因此,语文的学习和应用都应当突出对语文素质的要求。

一.语文应试教育的弊端分析

我们目前推行的语文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过于专注散乱的语文知识点的记忆、文本模式化的解读及肢解式的分析、八股式的写作训练等内容。语文考试题目的设置,也过于庞杂,没有突出对语文素质考察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素质方面严重欠缺。比如,目前大多数的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说不出一段清晰明了的话语,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词不达意、条理不清,更谈不上优美与动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反思,语文教育教学出了什么问题?语文教育教学如何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源于前苏联,至今未能摆脱其影响。其中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教学方面,凯洛夫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提法,囿于当时条件的影响,是有进步意义的。但现在看来,并不完全适用于语文教学。师生间的教学过程如果过于局限在课堂,难免将学生与现实生活隔裂开来,学生学的东西也就脱离实际,难以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主要用来对付考试,是造成学生语文基本素质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强调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有缺陷。语文课本的确精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品,可谓营养丰富。这些营养虽然很全面,但充其量都是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就那么薄薄的一本,到处蜻蜓点水,不能算作主食。没有主食,单靠营养元素,就难以拥有强健的身体,更谈不上素质了。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语文也不例外。语文作业很多,但多而不精,很少顾及到语文素质的培养,有的只是单调的重复和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学生做语文作业,如坠云雾之中,有很多蒙和猜的成分在里面,也没有兴味,对语文学习的反感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二.语文素质培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语文教育者,应首先将一些落后的语文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从自己的大脑中清洗出去,转变自己的观念,勇于除旧立新。但是,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认识比较深刻,不等于我们对语文素质教育就有了清晰的认识。在除旧立新的道路上,勇于实践值得褒奖,如果“盲人騎瞎马”乱闯一通,只会从一个误区步入另一个误区,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什么是语文素质呢?首先要弄清楚素质的含义。素质一般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文化水平的高低;身体的健康程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洞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高低;职业技能等综合体现。与应试教育区别在于,素质教育要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社会经验、心智发育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社会要求。比如,在身体方面,体现为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要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应试教育的弊端,从根本上讲在于片面强调了知识的增长,忽视了经验的传承,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要求,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合理发展需求。

一般来讲,一个高素质的人应具备以下六个条件:一是要有比较广博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三是较为广泛的艺术修养;四是健康的体魄;五是较为完善的道德情感、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习惯;六是较强的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方面,通过目前的应试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往低了说,是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而不是以得到高分为目的。

在目前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下,应试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一种选择。因此,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尽量剔除应试教育中不合理的成分,减少其负面影响。使教与学的过程、考试考核的内容、考试考核方法等更加符合素质发展的要求。

三.语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办法

下面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语文素质培养一些具体实施办法。

1.语文素质教育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阅读上,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信息转换比较快,阅读效率就成为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有这样一个公式:阅读效率=阅读字数/阅读时间×理解力,可作为评定阅读能力的一个依据。其次,要善于从资料中快速筛选要领信息,并判断这些要领信息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的使用方向。

2.语文素质教育要注重思维训练。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的思维训练不同于数字思维训练,语言思维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思维的关系,是通过形象联想的模式,并伴同语感的形式,用语言承载和表现思维的过程。语言思维有两种含义:一是凭借语言进行思维;二是语言思维通过语言符号的运行系统,使语符的音、形、义三者之间产生关联,使大脑生成语符,并由此生成词语、语句、语段和语篇,在这个“思”和“想”过程中,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运行特性,即语言思维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演绎、发散、求异等思维训练。

3.语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锻炼意志品质,扩大知识世界的职责。以审美能力培养为例,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1]“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2]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及教科书,语文教师还应当广泛涉猎,精选文学、科学、政治、历史、美学等多方面的阅读材料,把好的材料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4.语文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育是短暂的,而人的一生都不能停止学习。语文学科具有工具课之称,语文自学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他学科的自学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两个好习惯:一是要学会观察。“观察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自己的实际生活,读“无字之书”,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二是勤于积累,就是通过书本、网络、传媒等多种途径,广泛涉猎新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管是哪一种积累,都要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进行提炼,从中找到最优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语文素质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素质教育各个环节的落实要靠老师。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提升将教学内容序列化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很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首先要能够把语文知识进行序列化。由于语文教材是以文本为载体,字词的基础知识、作家作品、语法、阅读与写作等知识要素,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的。教师要有效地将这些知识点组合起来,进行分项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及繁,这样既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生落实,也能为进一步教学扫清障碍。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能力。语文素质教育应当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实现,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严谨高效。知识点可以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规模教学;能力層次,包括识记、分析、运用、迁移等项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比如实施分层教学、启发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帮扶设计等,都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这就压缩了教师的讲授时间,既要精讲,也要精炼,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3.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语文教师,在文学鉴赏能力方面还是存在着较大欠缺的。阅读文学作品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主要是弄懂词义、句意以及文章的大意;鉴赏则指鉴别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风格特色、思想感情、社会意义等,并能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的标杆作用。教师要有足够高的鉴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欣赏,去评价,在熏陶中日积月累,逐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4.提高自己的语文活动组织能力。语文活动虽然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语文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的不同特长,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召开主题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渠道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最后指出,尽管传统的命题方式对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但命题考试作为一种测试手段,不会被废除。推动推动语文素质教育困难重重,教师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着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精神来实施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才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支持。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2]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80页。

项目课题:本文是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XM-03-S4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季春元,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作者:季春元

语文应试能力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摘 要:新时期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结合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情感教育,设计多种情感教育措施,促使学生在教师协助中有序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质。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一、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思想意识,容易对今后学习生活造成重要影响。再加上新时期国家注重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转变班级管理主体,站在学生角度分析班级管理方式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入情感教育,制定多种情感教育教学模式,全方位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二、 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内涵

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指导和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健全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情感教育侧重于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变化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学生情感世界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学生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人生三观,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思想情感。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树立爱自己、爱学校、爱祖国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与此同时,通过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使得学生形成热爱集体、自主帮助学生的行为意识,有效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协助学生建设良好的处事态度。其次,培养学生情感自我调控能力。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系统分析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情感波动问题,并给学生深入讲解控制自我情感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坚韧意志培养,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协助学生理性认识自我,为学生提供宣泄负面情绪的途径,保证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情感自我调控能力。

三、 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特点

(一)兴趣性

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初步发展阶段,学生在这个时期习惯以兴趣为主进行探索学习。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以情趣性为教学原则,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以学生为情感教育中心,通过恰当合理的情感教育方式,激发学生接受情感教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端正的态度参与情感教育中来,提升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质量。

(二)成功性

每位学生情感需求不同,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全面考虑每位学生的情感教育需求,并结合学生实际,给每位学生创设出能够感受到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中,能够逐步建设自信的人生观,从而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审美性

审美性是情感教育活动中必须具有的特性,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能够在互动中与学生相互投入,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将教师作为榜样进行学习,学习教师身上的精神思想、人格品质、社会情怀,从而有效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四、 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一)情感教育内容不够科学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起来进行管理,通常是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分割开来进行。再加上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情感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侧重于知识点讲解,在班级管理中也是以维护课堂秩序为主,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也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忽视学生情感教育,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语文知识,但是却无法将与情感教育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内化,降低了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质量。

(二)教师对情感教育理解存在偏差

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未能在传授知识点中渗透情感教育,仍旧习惯按照应试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将情感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工具,对情感教育理解存在偏差。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味通过语言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教育学生,缺乏情感激励,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学生也不敢与教师分享自身在听课中的真实想法,给教师讲述自己的学习需求。部分学生出现盲目学习的情况,影响了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水平。

(三)情感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过去受到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担任教学任务之前未能进行系统情感教育培训,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小学语文班级管理时,无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采用的情感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经常采用口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没有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领悟情感教育内涵,情感教育缺乏合理安排,导致学生无法将班级管理中听到的情感教育内容灵活应用到生活中来,未能有效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識点的能力,阻碍了学生情感的有序发展。

(四)没有将学生作为情感教育主体

每个学生性格不同,导致他们对情感教育需求不同。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通常是结合自身对情感教育认知组织实施,没有将学生作为情感教育主体,没有系统考虑不同性格学生对情感教育的需求,甚至在情感教育中过分偏爱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导致全体学生无法在教师情感教育中得到共同发展。

五、 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创造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模式

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参与意识较强,经常会以积极心态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创造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采用班级轮岗的方式,要求每位学生担任一星期学习干部,促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体现人人平等的班级管理理念。当教师建设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模式之前,应对每位学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和想法等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班干部岗位,结合学生现实能力进行分配,确保学生在担任不同班干部岗位时能够有效发挥自身长处,激发学生班级管理潜能,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组织小学语文知识点教学之前,让学生将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建议写到纸条上,以匿名的方式发表建议,然后将每位学生的纸条收集起来,由课代表进行统计,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班级管理现状挑选合理的建议进行实施,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服从性,促使学生以积极态度投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在日常学习中能够结合班级管理制度约束自身行为,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水平。

(二)制定分层情感教育模式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都不同,不同性格学生在面对情感教育的反应不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以严谨的态度接受教师情感教育,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不会灵活应用;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出现忽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以端正态度虚心听取教师的情感教育内容,弱化了情感教育质量。因此,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制定分层情感教育模式,对每位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提升情感教育的合理性。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QQ、微信等沟通软件与家长进行互动,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询问家长对学生性格和情感教育需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观察每位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以及他们对待同学的态度,从学生的共性中找到个性,根据不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情感教育。对于性格内向、心灵脆弱的学生,可以挑选安静场所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想法,通过语言安慰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信心,并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处事方式,确保这部分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能够按照教师提出建议处理学习生活问题,加强情感教育质量;对性格活泼、服从性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把握住这部分学生情感教育时机。

(三)创新情感教育方法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各个教室都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该设备具有视听功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影视和图画,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积极帮助。因此,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情感教育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挑选与情感教育有关的案例视频,根据学生在小学语文听课中的表现进行适当裁剪,确保学生在学习视频案例时,能够针对自身和周边同学表现,区分哪些行为属于正确行为,能够给自身和周边同学带来积极影响;哪些行为属于错误行为,会给个人和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当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随机挑选不同学生,要求学生运用通俗语言讲解自己对相关案例的看法,这样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内容,分析学生对案例行为的了解情况,并在学生回答结束后,结合视频播放内容给学生全面讲解相关行为的合理性,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能够改正自身行为,加强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质量。

(四)利用写作教学进行情感教育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进行情感教育时,应积极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利用写作教学进行情感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促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困难,使得学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讲到语文写作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我最想说的话”,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将内心烦恼、快乐等事情进行描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还能协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后期情感教育措施。当学生将作文写完之后,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写作内容收集起来进行统一批改,并结合学生描述的内容给予合理的评语,利用评语引导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在今后能够以积极心态接受情感教育,提高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程度。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家对学生情感教育重视程度较高,对小学语文班级管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既需要教师维护好班级秩序,还要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为了提升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的质量,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应创新情感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情感教育主体,从多个层面分析小学语文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情感教育措施,创造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模式、制定分层情感教育模式、创新情感教育方法、利用写作教学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学生能够以良好态度接受情感教育,并在后期学习生活中改正自身言行举止,切实发挥出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彦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20(24).

[2]薄杨毅.谈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0).

[3]陈希梅,陈晓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20(23).

[4]刘荣.管理教学相辅相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J].学周刊,2020(5).

[5]刘玉会,薛克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20(18).

作者简介:

潘继明,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作者:潘继明

上一篇:交货合同(精选2篇)下一篇: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