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大会工作报告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职工大会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职工大会工作报告

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思路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民主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在科学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中,教职工大会制度应是根本,应是全部制度的基石。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

一、 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制度设计者预想的作用。在有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本就没有形成制度,仅仅是学校领导为应付上级检查而不得已上演的一出戏而已。例如,山东省新泰市某中学的杨老师说:“我参加工作十年,教代会只开了一次,还是什么第九届教代会,也不知道前八届是何年何月召开的。”有的学校,教代会虽然能按时召开,但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并未发挥其法定的职能。如河南信阳某高级中学的史老师说:“学校领导发现有一些计划、方案和制度在教代会上会通不过,后来他们就不再把有可能通不过的计划、方案和制度提交教代会讨论,而是采用所谓通报的方式,即向教代会通报一下就付诸实施,根本不经教代会通过。”一项有关教师聘任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聘任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聘用合同的制定和修改……教师甚至不清楚本校聘任教师的方法。”[1]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在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中,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一直都是把教代会作为审议机构来看待的,因此,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和作用缺乏刚性。二是制度不规范。中小学教代会制度没有真正制度化、法律化,缺乏可操作性,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职责作明确规定。目前中小学管理实践中只能根据《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参考1985年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制定出本省市或本校的工作规范,如《辽宁省中小学校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暂行规定》(1991年11月3日发辽教工字[1991]13号)、《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代会制度》等。

因此,中小学教代会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全依赖于校长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强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的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就大,反之,在缺乏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教代会作用就小甚至名存实亡。

二、 以教职工(全体)大会制度取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普遍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尽管很多学校的教代会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其法定职能没有得到依法行使)。所谓教职工代表大会,顾名思义,就是由教职工选举代表组成的大会。代表制或称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是当无法实行直接民主或实行直接民主成本太高时而作的变通。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我国13亿人不可能人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所以,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样,在学校,由于教职工人数众多,所以也只能实行代表制。

但笔者认为,在我国中小学,没有实行代表制的必要,因为我国中小学校的规模,教职工人数大部分在200人以下,没有必要实行间接民主。在中小学校实行代表制,不但增加了民主管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教职工意愿的真实表达。例如,据调查,山东省新泰市某高级中学第九届教代会的代表构成是这样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组长是当然成员,剩下的由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名额不足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一。会议的召开过程被参会的老师们形容为认认真真走过场。校长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分组讨论,收交提案,闭幕。有的老师说,如果说实质性的内容,那就是公费吃了一顿饭,每人发了一个纪念包。

为了更好地反映广大教职工的意愿,笔者建议在中小学取消教职工代表大会,代之以全体教职工大会,以教职工(全体)大会制度取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本质内容的变革,那就是要提升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改教职工大会由审议机构为权力机构。

三、 将教职工大会由学校管理的审议机构改为权力机构

关于中小学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校长负责制的倡导者、教育专家萧宗六教授曾特别撰文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和教代会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必须明确。党支部不再是决策机构,教代会不是权力机构。校长、党支部、教代会三者之间,不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不分主次,而是以校长为中心。” [2]关于这一问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也曾明确指出:“实施校长负责制,教代会的职责是负责评议或审议学校的重大事项,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而不是学校的权力机构。”[3] 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权被规定得较窄,且不详细,不具体。首先,教代会只有评议和审议权;其次,何谓重大事项,在教代会制度中也规定不详。

众所周知,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权力应比较大,与此同时,对校长的权力予以制约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对校长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些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已经沦为校长专权制。“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必须对“校长绝对权力”的危害性有充分认识。

第一,校长的绝对权力必然造成人治祸患,必然挤压和侵夺教职工的民主权力。

第二,绝对权力产生官僚主义。

第三,绝对权力产生腐败[4]。

要避免校长负责制发展为校长专权制,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发展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呢?笔者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应该以中小学教职工大会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具体模式可以参照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模式。这就要求提升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扩大教职工大会的职权,将教职工大会由审议机构改为权力机构。

参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模式,笔者认为,新型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下的中小学教职工全体大会应具有以下职权。

1.建议权。即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对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予以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作报告制”的建立是对教职工校务知情权的一种尊重,是民主法制社会“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为此,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建立一套运作程序,首先规定教职工大会期间,行政各部门做工作报告的方式方法及教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方法;其次要注意结合校务公开,做好闭会期间的工作报告。

2.通过权。即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聘任制)、教职工奖惩办法及其他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然后由校长颁布实施。

为保障通过权行使的有效性,理应建立相应的“通过制度”,对应提交教职工大会通过的内容、方式、方法、责任措施等作出程序性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行事。如,在内容方面规定,对学校重大问题,学校行政领导应在草案出台之前征询教职工大会或其工作机构——教育工会的意见,草案出台后,提交教职工大会审议,未经教职工大会通过,不得实行;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规定必须由教职工大会通过后才能实行;并对可预料的民主权利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规定相应的协商措施和责任追究措施,如“一旦出现经过学校行政和教职工大会之间反复协商仍不能获得一致意见的事项,经学校党委批准,校长可试行一个阶段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提交教职工大会讨论,或同意继续执行,或作新的修改。”

3.决定权。即讨论决定教职工的住房分配,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福利的事项。

教职工大会作为一个以维护教职工利益为天职的民主管理机构有权参与教职工生活福利有关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在此问题上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些问题由教职工大会集体作出决定往往比党政领导直接作出决定更加符合教职工实际需要,可接受性更好。这种参与决定,对于党政领导的决策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制约,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经济利益。

建立相应的“教职工大会决定制”,明确对该珍贵权利的行使原则、范围、程序等无疑是必要的。

4.评议监督权。主要是评议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可以进行表扬、批评、评议、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该项建设,还可以在某些方面予以创新,如借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代表质询制,由教职工大会、工会、人事部门联合,对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质询,以及时解决教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也可借鉴国外议会通行的“投不信任票”方法,确立“不信任票制”,定期以学校职能部门为对象,审查其工作绩效,可以投不信任票,一旦这种不信任票达到一定的比例,该职能部门的正职就应当提出辞职[5]。

5.一定的任免权。即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本校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教职工大会对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权。

教职工大会只有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任免权,上述第四条评议监督权才能有制度保障,才能真正落实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

任免权的落实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落实起来可能难度很大,但我们应该相信广大教职工,大胆实践。教职工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接触面广,他们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对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特别在激烈竞争中,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有办好学校的愿望和积极性,对学校发展最为关心。实践证明,教职工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不仅需要民主,而且善于应用民主。只要领导干部态度诚恳、虚心,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就能把工作做好。

有人担心把教职工大会提升为权力机构会妨碍校长行政权力的行使,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例如,我国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没有妨碍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国务院总理的行政权力的行使。

四、 教职工大会制度必须规范化、法定化

民主与法制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教职工大会职权的落实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立足点的职权难免会被架空;有了制度,再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才能在民主管理体制内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的双向流通。但从我国中小学民主管理的实践来看,中小学教代会的建立虽然有法律依据,但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普通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作明确规定,并且相关法律法规在界定法律责任和程序上都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在文本方面忽略了法律责任的界定。如作为我国教育根本大法的《教育法》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但在法律责任一章却没有任何对该条款的违法行为的惩罚规定。难怪乎“《教育法》被某些人称为‘软法’,原因在于,其中类似‘应当’、‘应该’、‘鼓励’用得太多,缺乏严谨统一的法律术语,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又不够严厉”[6]。这种“软法”现象在《教师法》及可资中小学教职工大会借鉴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其次,从程序上看,有关法律法规对民主管理的规定原则性、指导性多,具体性、可操作性少。相对于一些法制完备的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严重缺乏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定量化规范,表现在教代会制度上问题在于《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都只有“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等该做什么的字眼,而没有“应怎么做、由谁负责、该如何惩罚”等详尽条款规定,存在着止于定性化泛泛之论的缺陷。

由于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普通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作出明确规定,所以当前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小学校,其制度大多是学校自己制定的。笔者认为,这也正是造成很多学校教代会流于形式的必然性所在。生物学中“膝跳反射”本能使得管理者大多会潜意识地主动避免刺激,创造机会回避监督。所以,笔者认为,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较为详尽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大会条例》,如果条件不成熟,可暂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但不应当由各学校自己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要尽可能做到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田凌晖,李亚东.教师聘任制亟待深化与完善.教学与管理,2002(7):43.

[2] 肖宗六.校长负责制的提出及内涵.中小学管理,2000(11):2-3.

[3] 柳国辉.试析中小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取向.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51

[4] 张允公.校长负责制容易造成绝对权力.教学与管理,2004(11):52.

[5] 余秀琴.民主与法制视野内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6] 林捷.中国教育法律的现状及其问题.教育科学,1999(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常凤亮 张兆坤

第2篇: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摘要]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高校教代会制度事实上已经陷入路径依赖之中,源自高校内部的制度创新已经失去变革的活力和动力。只有引入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多管齐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相结合,才能椎动教代会制度“退出闭锁”,提升制度效率。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创新

[

一、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视野下,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就必须完善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应有的职能和权限,真正推进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遗憾的是,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的问题严重”。有调查显示,88.2%的教师认为:“教代会只是走形式,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少被采纳。教代会只是校长布置作业的工具,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掌握在学校主要领导手里,教师起不到任何作用。”85.3%的教师认为:“作为学校教代会的组织者和工作机构的工会在维护教师权益和执行学校监督方面起不到多大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低下,高校民主管理式微,本质上限制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已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来解构我国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尝试解答三个问题:教代会制度效率低下的根源;低效的教代会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现有制度环境下如何推进教代会制度创新。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低下根源

制度效率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林毅夫认为,一项政策或制度的失败往往源于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与此相关。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度原初设计的不足、利益相关者权力博弈的失衡、制度执行与制度变革的脱节。

1.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的漏洞和缺陷

1985年1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条例》从颁布之日起,就存在法律性质模糊的问题。“《条例》在立法主体的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将其归入行政规章范畴或者归入行业规则范围都是不妥的。”这种立法的模糊性限制了《条例》的执行力。其次,《条例》规定又过于笼统,缺乏实施细则,进一步限制了《条例》的实施效果。虽然《条例》最后一条指出,“各单位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对《条例》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最后一条恰恰为各单位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缺乏外部强制性制度约束的背景下,《条例》的落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单位内部的权力运作。再次,《条例》规定,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但众所周知,高校工会只是高校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它虽然具有维护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义务,但并不具备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而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视野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应该是学校的权力机构。以非权力机构的工会来落实权力机构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必然制约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效用的发挥。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利益相关者权力博弈失衡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高校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它本质上是扩大高校基层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由于《条例》在制度设计中的漏洞和缺失,教职工代表大会效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单位内部的权力运作。因此,高校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博弈直接影响到民主管理权的落实。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架构的实际情形是,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处于主导地位,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从一开始就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和政府有意识建立、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试图扩大高校民主管理权,以加强对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和约束,但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如果缺少来自外部的对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和约束,其制度效用必然大打折扣。很多情形都表明,来自基层的教职工在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时候,如果与学校内部的政治领导权、行政权产生冲突时,必然受到来自党委和行政的抵制,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久而久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某些高校实际操作中要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成为党委和行政落实《条例》的一种摆设,要么“沦为学校行政体制的附庸,失去了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⑤,甚至更直接的是,有些高校干脆就取消教职工代表大会。

3.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执行与变革脱节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效用的发挥与制度环境存在必然的关联,同一项制度安排在不同环境中的效用可能大相径庭。伴随着我国高校内外部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所处的制度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校办学自主权呈现出扩大趋势,大学自治权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制度执行与变革必须同步进行。《条例》的出台是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赋予基层教职工民主管理权,这种民主管理权在高校内部的落实主要还是以国家掌握大学管理权为后盾。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推进,国家权力逐渐退出,国家将更多的自治权下放到高校,而这些下放权限更多地集中到党委和行政层面。这样,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干预和保护退出以后,在权力竞争中必然缺乏应有的保障。因此,如果要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执行必须与制度变革同步进行。国家应该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有意识地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制度执行与制度变革的脱节是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用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低效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相对低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改革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其效率,也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呼声。但问题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缘何长期以低效状态存在而没有产生积极的变革或者变革本身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呢?

1.国家意识形态的刚性限制了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铸就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架构,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架构已

经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约束,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党和政府要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约束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又必须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行使权力。这种意识形态的刚性,使得党和政府在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变革过程中,不通过权力的分化,而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强调,以及进行一些保持既有权力结构前提下的其他工作,诸如全国范围的教代会工作的评估等,来促进党委和行政支持和重视教代会工作。这也说明为什么自1985年《条例》颁布以来,尽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不高,但却始终没有做出大的调整。

2.教代会的工作机构缺乏制度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组织乃是在既有约束条件所决定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地创立的,同时,就达到其目标而言,组织乃是促成制度变迁的主角。”根据《条例》规定,工会是目前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权力的不断退出,大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动力也相应从党和政府过渡到高校内部。自然,高校工会也因此构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主角。但目前我国高校工会首先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它不是权力机构,推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能力有限。其次它在事实上是学校党委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当侵权方是学校或代表学校的领导者时,工会也很难以独立超然的身份和姿态来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因此工会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以至于不少高校的工会组织实际上演绎成向教职工发放福利的机构,没有承担起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

3.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倾向于消极地对待制度创新

《条例》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教代会四大职权之一就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可以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表扬、批评、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因此,这实际上也就承认了学校党委和行政组织与教代会目标函数有可能不尽一致。而一旦教代会目标函数与党委和行政组织产生冲突时,党委和行政组织出于自身的目标诉求,就有可能产生压制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想法;而且,由于教代会是在党委领导下行使职权的,也因此,党委和行政组织也有较强的能力实现压制。现实情况表明,“高校行政工作者认为,教代会与他们的权力形成了矛盾,很多时候教代会是改革的阻力而非动力,因此,他们消极地对待教代会。旧所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从其诞生伊始,作为其领导机构的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就缺乏对其进行制度创新的愿望。这也揭示了为什么长期以来尽管大家都认为,要真正提升教代会的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要重视,但却始终无法真正重视起来的原因。

4.基层教职工无法成为制度创新的有效主体

虽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国家逐渐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但权限下放的进度是缓慢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尤其在一些关键权力上,譬如高校主要行政管理者的任免权依然由政府掌握,教代会不享有任免权。同时,作为民主管理权主要实现形式的教代会,依然要在党委领导下行使职权。因此,在这种体制安排下,教代会不过是辅助高校党委和行政进行学校管理的一支力量,它既无法派生高校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也无法成为与高校政治领导权和行政管理权相抗衡的一支力量。这种极为有限的民主管理权限,使得基层教职工基于自身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考量,不会为之付出努力。即使有数量极为有限的教职工能够抛开纯粹的成本收益判断而有勇气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以推动教代会制度创新,但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客观存在,也往往导致个别推动制度创新的行为人无法得到集体的支持,无法演绎成集体行动,从而使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无从产生。

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

教代会制度长期陷入低效状态而不能得到根本变革,也就意味着制度变迁进入了路径依赖状态,即“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越的体系所取代”。如何摆脱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教代会制度变革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

1.通过立法形式,将高校教代会打造成实质性的权力机构,并逐步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职务任免权赋予教代会

在不改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刚性约束的前提下,要提升教代会的制度效率,就应该赋予教代会实质权限,将其建设成高校内部的权力机构,尤其要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职务任免权赋予教代会。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还应该在教代会授权下行使管理权。因为大学内部治理的合法性,固然需要外部法律的支持,但作为自治机构,高校内部管理权的合法性最终还应该源于内部。在没有相应扩大来自基层的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的背景下,国家单纯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就会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的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可能会恶化内部治理环境,难免使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再次陷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怪圈。

2.将工会与教代会的关系松绑,重新设立常设性的教代会工作机构,工作机构应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管理

长期以来,工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缺乏制度创新的能力与动力。这与工会自身性质及其在高校中的体制架构有关。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理上它不能成为权力机构的代言人;同时,当前工会本身的体制架构也限制了工会职能,工会自身的组织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它也无法很好地行使教代会职权。因此,为了推进教代会的制度创新,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让组织成为制度创新的推动者。这种组织机构应该是常设性的,应该纳入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之中。其主要职能是对高校内部管理进行授权,赋予其内部治理的合法性,并对内部管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还应该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监督和约束,以确保教代会的集体决策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使得这种决策不背离并能够切合国家以及社会对大学发展的需求。

3.推进教代会建章立制工作

教代会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而不是某一单项的制度安排。教代会能否有效运作,既有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也有赖于高校内部细化的运作规范。由于缺少运作规范,很多高校教代会的运作往往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教代会的组织机构一定要积极承担起教代会的建章立制工作,要通过制度来规范教代会,细化教代会各环节运作规范,譬如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质询与通报制度、提案反馈制度、管理问责制度等;明确教代会审议内容项目,将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到教代会中,建立教代会主题遴选与议题商定制度。

4.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教代会评估工作,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教代会制度变革整体上应是渐进的,因为上述各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度渐进的变迁过程中,要提升教代会制度效用,依然需要依赖来自外部的教代会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约束。实际上,早在1996年全国教育工会就开始推进教代会评估工作。目前需要做的是,在确保教代会渐进制度变迁的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教代会评估工作力度,通过评估,督促学校重视教代会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高校教代会运作效果的问责机制,将教代会纳入到学校党政考核机制之中,与学校党政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5.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相结合以推动教代会制度变革

当前高校教代会制度已经陷入路径依赖。在目前制度环境下要打破路径依赖,单纯依赖高校内部制度创新压力很大,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引入外力。在改革初期,需要进一步加大党和政府对教代会的改革力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启动改革,使得制度变革逐渐摆脱路径依赖。制度变革启动后,在外部权力逐渐退出的同时,有机地引入高校内部权力主体作为制度创新的替代力量,尤其是引入来自基层教职工和教代会组织机构,鼓励他们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通过这种模式,既有利于教代会制度变迁“退出闭锁”,提升教代会制度效率,也符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并一定程度上减少制度变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避免或减轻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阵痛。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赵军 刘望洲

第3篇: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小学治理结构重构

【摘 要】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前提,在我国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中,政府权力全面介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及其他领域,中小学校也深受影响。学校管理体制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有效运作,中小学治理结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的根本,在学校治理结构重构过程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校长负责制的有益补充,是学校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中小学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治理结构     重构

学校治理结构与国家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前提。实行校长负责制后,一个重要任务是转变传统学校治理结构,对校长权力实施有效监督与制约,变革学校治理结构,发展与完善中小民主管理。提升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成为必然。

一、学校治理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地位与实践诉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使法治中国建设展开了新蓝图,迈向更高境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教职工代表大会是现代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管理行使重要监督功能。中小学校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既有法理依据,也是实践所需要。

1.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管理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诠释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它表明教代会制度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教职工依法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利,管理学校事务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这是教代会制度建立的基调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这是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规定。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部分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与类别的法律法规,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2.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实践诉求

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源于强烈的实践需求。一方面,技术与社会进步使管理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作、协作及交流,越来越成为组织活动的重心,管理者的角色也从直接命令、控制和处理信息转变为教导、协调和支持,从发号施令者和监督者转换为协调者和推动者。“在21世纪,更有效率的竞争者将是那种学会如何使用分享价值观和控制员工情感能量的企业……企业需要那些本能地知道如何恰当开展工作的员工,他们不需要指导,并且能够为雇主尽心尽力。”因此,管理者应该融入群体,其作用的发挥也不能依赖于决策制定中的绝对权威、人格魅力或是对信息的垄断,管理者必须思考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可以使员工参与到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多样化的人员队伍包含着不同的工作愿景和方法。对于学校来说,教职工所表达的不同看法,既是一种学习机会,也是一种挑战。“管理者的角色已经从监督团队成员变为授权,因为工作已经围绕核心过程进行了重新安排,工人也可以做到自我管理。下属得到更大的自主权,对工作也更加满意,他们从一般的工人成长为专业人士。”同时还要认识到,尽管学校在组织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传统学校中许多服务教职工的功能转向了社会,教职工对学校的依赖性弱于过去,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利益依然紧密联系,关心学校发展,办好学校的愿望和积极性仍然很高。同时,开好教代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动员群众,让群众了解学校意图,让管理层听到群众呼声。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就是建立合理的体制,让广大教职工以学校主人翁的身份,有组织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学校发展愿景。民主思想是当今世界政治思想的主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有助于有效监督和制约校长权力,从而有利于教职工行使合法权利,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政治在学校管理中得以贯彻推进的制度保证。

1.作为民主形式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

广泛的代表性。依据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章程规定,学校教职工,不分地位、身份、年龄、性别,凡符合相关要求,就都有选举或当选为教代会代表的权利,都有要求教代会代表他们的意愿和利益的权利。因此,与其他民主形式相比,教代会在学校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

高度的凝聚力。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代表全校教职工,在审议通过学校重大决策、计划、方案,做出相应决议和决定时,充分听取、集中反映广大教职工集体的智慧和愿望。因此,较之其他民主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更能充分团结、动员教职工群众为整体目标共同奋斗。

充分的权威性。教职工代表大会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因此,它所通过的决策、计划、方案、办法,所做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强烈的约束力,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教职工,均需要服从,具有权威性。

坚实的组织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实行代表常任制,并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定。工会委员会是教职工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这是从组织上对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最有效保障形式,是对学校管理起经常作用的民主管理基本途径。

2.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责规定不明确。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建立虽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从程序上看,有关法律法规对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的规定比较模糊,不够明确,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校长、教职工代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权责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原则性、指导性多,具体性、可操作性少,缺乏定量化规范。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无具体的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做出明确规定。

民主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民主监督和评议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组织机构贯彻执行,民主管理不可能落在实处。学校民主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信息反馈机构。目前,学校并没有专门的民主监督机构,现有监督主要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和党组织的监督来实现,对于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和权力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这些组织不能切实发挥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时常被当作“贯彻政令的工具”。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被削弱。从学校管理的本体意义上看,教职工代表大会代会应当拥有的是政治权利,然而,现实管理实践中,法律法规赋予教代会的审议权、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等四项权利被淡化,代表大会与代表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权利,政治权利诉求及其实现显著弱化。

3.落实教代会制度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着手落实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学校事务;改革开放以来,教代会制度越来越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作为现代学校治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职工代表大会已经获得应有的地位,但落实教代会制度,除了结构问题,更深刻的应该是内涵建设,而这首先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主要包括:

教代会与党支部的关系。党组织在学校起着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现代学校管理中,党组织并不干涉校长的工作,但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校长的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经费预算、决算和重要规章制度等,利用教代会评议,考察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通过教代会党组织把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教代会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掌握着学校最高行政权力。教代会并不是学校的权力机构,无权领导校长,更没有罢免校长的权力。作为学校民主与监督机构,教代会应支持落实校长负责制,维护学校行政权威,校长则应尊重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按时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和决定。

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既有代表产生程序与资格的区别,也有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交叉。工会是群众性组织,相对独立,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全体工会会员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按工会小组选举产生,只有工会会员才能成为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评议学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教代会开会期间由选举的主席团主持工作,凡具有公民资格的教职工都有资格当选为教代会代表。因此,教代会代表更具有广泛性。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学校治理结构重构的哲学思考

学校发展不只是政府单一行为的孤立事件,利益相关者都在关注学校发展,因此,需要为这些关注建立发表意见的机制,这就必然要求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应变革。逐步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助于权力的高效运作和相互制衡。

1.完善立法,明确界定法律责任

严格意义上讲,中小学教代会制度在教育立法上存在空白,尽管《宪法》《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等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均有所规定,但除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对高校教代会有直接规定,还没有全国性的针对中小学教代会的相关规章条例。因此,针对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需要由目前偏重原则性指导转向可操作性;由相关法律的间接规定所导致的间接引证转为直接规定;由没有任何对违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条款应作何惩罚的规定,转向明确“应怎么做、由谁做、该如何处罚”等方面的详细条款规定,从而尽可能化解因法律层面上的问题所引起的学校治理中的难题。

2.准确定位,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

教代会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并被赋予一定权力的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制度,它不是社会团体,是学校整个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便于群众民主参与的基本形式,与党的领导、行政集中统一指挥构成了学校管理的完整体制。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是教代会的四项基本权力,然而,作为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一方面,公认教代会制度体系并不完备,另一方面,对这一制度体系包含哪些要素,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学校实践操作层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可以考虑其由审议机构转为一定的权力机构,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将教代会只能对学校重大事项进行评议或审议权,扩大为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将评议监督领导干部权,扩大为领导干部选举和罢免权等。

3.增强民主意识,提高代表素质

虽然教代会具有广泛性特点,但代表一经产生,实际上就会成为关键的少数人。学校民主管理就是把自由、平等、公正等民主理念的内涵引入学校管理过程,建立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民主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民主运行机制强调被管理者对管理过程的参与和控制,全体教职工有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自由,同等参与决策的机会,每个成员的利益都被同等关照,每个成员都被公正对待。实现学校民主管理,不仅在于有健全的民主形式,更在于教职工特别是代表的素质。因而,要着力提高学校成员的民主意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民主素质。

4.以建设民主学校为目标,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制

建设民主学校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实现这一点,在治理结构上必须体现参与原则,要按民主的要求改造教育对象、制度、方法和学校治理的内容、组织形式、权力配置等。教职工代表大会将民主管理思想引入学校治理实践,使学校民主管理的全面实现成为可能。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制,必须改变当前学校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重行政意志轻民主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健全、地位和作用未得凸显、基本职权难以行使等现状。

【参考文献】

[1]Tony Morden.Leadership as Vision.Management Decision ,1997:664-672.

[2]Tony M.Guiness and Robert E.Morgan.Strategy,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Complex Science: Management Rhetoric vs Reality.Strategic Change,2000:209-220.

[3]赵军.制度变迁与改革绩效——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新旧文本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4]宋江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洪涛

第4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述职报告

我是 xxxxxx 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工作中,我积极工作,踏实肯干,认真学习团结群众,得到了同志们的普遍信任和支持, 2009 年一月,我荣幸的被班组推荐为作业区的职工代表。 (述职报告哪里写的好,请到山东一枝笔写作事务所网里找!几十名写作专家为您量身打造最佳述职报告。)作为一名基层的职工代表,我深知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表达能力都很欠缺,通过作业区领导的鼓励和班组员工的信赖,我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了解作为一名企业员工该有的职业精神,知道怎么才能做一名懂得感恩的员工。

今年年初厂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我第一次领略了作为职工代表的风采,在会议召开之前,我广泛的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笔录,把一线员工的心声当做是自己的心事,光我们运行一班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有 6 条之多,具体有生产上,建议水井,水表前端安装过滤器,安装这个过滤器的目的就是保护水表不受杂物的影响,减少检**表的次数。

生活上提议冬天电暖气风扇噪音太大,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环境上提议总站男员工休息室安装空调,能在炎炎夏日里,男员工干完活回来能有个凉爽舒适的休息环境。等等...(述职报告哪里写的好,请到山东一枝笔写作事务所网里找!几十名写作专家为您量身打造最佳述职报告。)

第5篇:职工民主大会学校工作报告

农场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2年,学校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管局领导的指导下,按照《建三江管局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抓安全、保稳定;抓队伍、树形象;抓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最终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并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安全、文明校园。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依法治校,实施民主管理,全校师生上下团结,务实开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育局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及各类师生比赛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在,就2012年我校的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2012年工作回顾

一、发挥德育为首的重要作用,继续践行以德兴校方针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发挥德育建设导向作用

我校利用专题会议和学习,教育并督导全体教师规范职业道德行为。针对某些地方出现的虐童事件,我们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反思会,通过反思和自查,促进了师德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2、提高班主任德育建设能力,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不断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研究班级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布置德育新工作,科学指导班级工作。

3、提高学生干部德育管理能力,发挥德育教育示范作用

政教处对班干部加强培养,从学校层面引导班干部参加学校的管理工作,努力发挥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

4、提高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发挥德育阵地宣传作用

我们利用班会课、进行有机渗透,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布置、知识竞赛、板报、橱窗等形式,广泛进行德育教育。

5、提高家长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发挥家校共育功能

班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利用家委会成员的社会辐射和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体家长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还利用家长会、校讯通平台、QQ群等对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规、校纪,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商学生的教育方法,达成共识,逐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6、提高团队的德育教育实效,发挥团队的培育作用

我校开展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讲座、“青年志愿者下社区”等主题活动,成立了北大荒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坚定质量立校原则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秩序

我校教务部门按照《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要求,努力做好各项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规范了教学秩序。按照《建三江管理局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严格执行教育局要求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按三级课程开设的要求,开齐开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标准,进一步规范考试次数以及科目。

2、抓好教研练兵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本领

我校把校本教研工作和岗位大练兵工作有机结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通识培训和高校课堂学习交流会,新课程标准学习交流会。充分利用每周一次固定的时间开展集体备课、专题教学研讨、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活动。我们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组织了“骨干教师展示课”、“新教师汇报课”等大型的教研活动。

3、抓好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打下持续发展基础

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计划,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重视分层次高效教学,做到精讲精练。

4、抓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客观评价学生

随着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更加明确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更加客观、公正地完成了本年的综评工作。

5、抓好控辍工作,保障学生接受教育权力

学校继续实行包保责任制,实行领导包年级制,与全体教师签订控辍责任状。全体教师努力做好学生稳定工作,我校没有发生学生辍学现象。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不断推进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工作到岗,层层落实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与教师分别签订了安全工作、信访工作、防寒越冬工作责任状,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

2、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利用板报、宣传栏和知识讲座做好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12年学校附近施工场地比较多,学校和班级多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班级也不断加强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3、检查演练结合,提高安全水平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农场安全、交通、电力、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学校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多次排查,坚决杜绝火灾、群体性食物中毒、交通事故、踩踏等一切事故的发生。我校12年进行了两次消防疏散演练和灭火演练,农场冷副书记亲临现场指挥。

4、严格校车管理,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学校依据《校车管理条例》对校车进行严格管理,和学生签订安全乘车责任书,邀请交警队同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和乘车注意事项,向家长发放《给住宿生的一封信》;加强学生安全乘车管理,实行领导带班制度,舍务教师、保安跟车组织、护送,严格要求学生乘车签字,定员定人定位,学生家长接送学生签字,严禁非住宿生及闲杂人员乘坐校车,保证了学生的乘车安全。

四、总务工作不断细化,继续强化服务意识

1、严格舍务管理,加强舍务检查力度

加强舍务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召开住宿生会议、以及个别教育的形式,规范住宿生行为。舍务教师及时打扫舍务卫生,开窗通风,进行消毒,及时清洗学生床单,加强夜间住宿安全的巡查,确保了住宿安全。

2、抓好食堂卫生管理,确保用餐安全

定期检查食堂的卫生和食品安全,并做好检查记录;认真检查米面是否有变质问题存在,仔细检查饭菜质量,做好留样,认真执行采购索证制度,保证了食品质量万无一失。

2013年工作思路

(一)要继续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13年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使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强手和多面手。

(二)要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班主任及未来有能力当班主任的教师的培养,尽快培养出一支出色的班主任队伍。

(三)要加强社团活动的管控和指导

要加强社团工作的实效性,真正有效的利用好活动时间,做好跟踪问效工作。

(四)要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

要改变教育只重口头,忽视训练的问题。要通过长久系统的训练,让学生把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固定下来。

(五)要继续做好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

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变教为学,抓好各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所有年级的教学质量。争取13年的中考重点升学人数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保持去年的水平。

(六)要继续加强教研和岗位练兵工作

教研和练兵工作的开展,活动和训练内容、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化,通过教研和练兵工作的扎实开展,打造一支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七)要继续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要在加强和细化工作思想和程序的基础上,保证学校的安全工作不出现任何问题。

(八)继续加强后勤管理

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做好学校的亮化、美化、绿化、香化工程。

(九)继续加强法制教育

结合“六五”普法的要求做好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工作,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12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在2013年,洪河学校要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下,在教育局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定信念,上下同心,勇敢前行,逐步把我们的学校建成美丽的学校。

洪河农场学校 2013年4月

第6篇: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职工大会工会工作报告

2012年2月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项目部车间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2012年工作总结

由于工会刚成立,所以今年的工作我们重点抓了基础,其工作情况如下:

1.按时上报了厂务公开月报表、职工违章月报表、职工先锋号月报表、工会信息报送表,并及时进行了厂务公开及存档。

2.建立健全工会各组织。由于8月31日工会刚刚成立,对其认识还比较浅薄,所以在第三季度考核中有许多东西还不健全,之后我们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明确认识到工会的职责与任务,建立健全了工会职代会及工会各职能小组,并制定了车间工会的工作制度,协助党支部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按时召开工会成员会议;组织了职工参加矿工会举办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并进行了比赛活动;开展了帮助困难职工和“送温暖”活动。由于山上的天气寒冷,我项目部提前安排专人把锅炉烧好,为职工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天冷了,职工洗衣不方便,水凉,伸不出手来,经与领导沟通,于10月31日为职工配备了洗衣机,解决

了职工的洗衣问题。

3.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成立岗员网员,为完成处任务建功立业。工会围绕“安康杯”、“职工先锋号”、技术创新、知识竞赛活动,教导员工树立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很多工作还不扎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还有待加强,分配中还存在很多矛盾。

2、网岗员发挥作用还不强。

4、职工培训和学习还不到位,培训制度落实不好。

5、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活动开展还不够扎实,职工业务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6、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还有不适应本职工作现象,作风有待加强。

2013年工作打算

明年工会工作要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群众中的作用,认真履行工会的职能,做好桥梁纽带的作用。

积极参与公司、处开展的“平安一季度”、“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安全活动。落实群众安全工作责任制,搞好职工“四防,”积极参加处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女职工委员会和职工亲属安全二道防线作用,努力为创建为“安保型”企业作贡献。严格

执行《公司安全网员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安全网员的管理,提高安全网员的工作责任心,真正发挥安全网员在施工生产中的监督作用。

抓好职工培训工作。我们车间工会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工会按照“政治过硬、业务优良”的总体要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处十二届五次职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做好“岗位标准”学习推广,确保每名职工和各岗位达标。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格按照职工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工作。

我会认真带领各小组完成公司及处工会任务,真正成为一个为大家谋福利的组织机构!

谢谢大家!

第7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1我厂七届四次职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我厂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以来,在厂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厂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工会法》,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推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落实。以建设职工之家为主线,强化民主管理,突出维护职能,充分发挥了职工群众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文明建设中主力军作用。圆满地完成了七届四次职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利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一)坚持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1、认真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005年2月,召开了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81名代表听取、讨论、审议和通过了厂长工作报告、职代会工会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听取了中层干部年度民主评议情况、我厂年度业绩考核办法主体方案的说明。

近年来我厂有部分职工采用突然提出辞职的方式离开企业。由于这些辞职职工大部分都是企业多年培养的骨干,他们的突然离开不仅给企业的工作带来许多被动,而且对职工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对此,广大职工非常关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关心和爱护企业的愿望。为了进一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规范辞职行为,在保证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制定了《关键岗位人员辞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此《规定》的出台过程充分体现了职工广泛参与和民主管理思想。首先,《规定》草案交由职工代表小组进行讨论,职工代表征求职工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其二,主管部门认真研究职工代表小组反馈的建议,对《规定》草案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定》草案重新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其三,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规定》草案。由于我们在《规定》颁发前后充分相信职工,积极发动职工,真心依靠职工。在2005年6月6日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对《规定》一致表决通过。

对于个别违纪并应受到处分的职工,厂部提出初步意见,并提交职工代表组长会议进行讨论,既履行了民主管理程序,又使本人和其他职工受到教育。

通过职代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统一了职工的思想,明确了奋斗目标,鼓舞了工作干劲。使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得以贯彻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得到充分体现。

2、做好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落实职代会通过的事项。去年3月份作为全厂职代会精神宣传贯彻月,各分厂、部室,认真学习、贯彻职代会精神,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实现全厂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对职代会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都由厂长亲自签批,采取分类批转的方式,逐项进行落实和答复。2005年虽然我厂遇到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厂职工能够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3、厂务公开工作组织落实、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我厂始终坚持厂务公开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推动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规范厂务公开工作,提高厂务公开工作水平,今年七月份重新修订下发了《厂务公开工作制度》,使厂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实际,今年全厂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规划、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聘任与解除、财务预决算、经济责任制方案及考核结果、职工工资福利资金的使用、物资采购招标、废旧物资处理等方面公开62项,增强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为职工知情参政创造了条件,推进了企业民主管理,密切了干群关系。

4、不断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契约的形式每季对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集体合同》条款为依据,企业及时足额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要求今年为全厂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为女职工进行专项健康检查,今年五月份,组织全厂50名先进骨干职工到海南进行了疗养。对有毒有害岗位职工设有专门档案,按时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岗位津贴。为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

5、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民主测评和业绩考核办法,在05年12月对全体中层干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了民主评议,并结合年终业绩考核结果,对每名中层干部进行综合评价,排出了名次,对优秀中层干部给于奖励;对排名较后的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对受到黄牌警告的给予降级使用。通过民主评议和业绩考核,激励了中层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健功立业。同时,还对一般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了述职和测评,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二)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有益活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促进企业发展。

1、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在去年开展每名职工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立一功活动及“四小”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为使这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了《职工技术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关心企业的热情,促进了企业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性,焕发了企业职工的聪明才智,有效地调动职工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今年完成了有实际价值的职工技术成果25项,使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职工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2、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加强我厂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切实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在安全生产和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方面的作用,针对我厂实际,按三个《条例》的有关规定,成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组织机构。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委员会由11人组成,基层4个分厂和实业公司设有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小组,有27名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形成了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并定期对职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为加强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成立了由主管安全的副厂长为主任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与安全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消除生产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整改方案,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还先后就炼钢工夏季工作服的透气性、电焊工劳保鞋等问题向行政提出改进要求,得到支持。

3、认真开展评先进、学先进活动。年度评比工作做到了组织、制度、人员三落实,我厂的评先工作已经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每年都以厂部和工会联合下达文件,成立评先小组,在本次会上将要对2005年度荣获省公司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厂标兵、厂先进文明职工、先进班组和销售奖获得者进行表彰。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职工立足本岗,为企业做贡献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中心任务有计划的开展了各项工作。认真开展了职代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坚持代表述职制度,把企业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宣贯到每一名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了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参加省电力工会、市总工会安排的“工会系统‘四五’普法考试”;组织了《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职工读本》的学习,参加了《纪念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购买下发了《工会女职工工作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了《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思想,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厂“创争”工作安排和进度。在“创争”工作中,做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职工教育培训相结合、与班组文化建设相结合,每一名职工还结合本岗位实际,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确立了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学习计划,同时建立了评价、考核机制。

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职工增加了理论知识,政治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增强了爱岗敬业的精神,促进了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2、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和现有场地适时地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职工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四)积极做好女职工工作,生活保障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女职工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了女职工整体素质和依法维护意识的提高。

2、关心和爱护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为了充分体现企业对女职工的关心和爱护,除要求做好女职工的“五期”保护外,在十月份,对全体女工进行了专项体检;在六月份,特邀了陕西303军医院著名的妇科专家宋教授来厂,为全体女工进行了保健知识讲座,解答妇女保健知识咨询。保证了她们能够健康的学习、健康的工作和健康的生活。同时,督促有关部门将《集体合同》中涉及女工的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现在全厂女职工没有发生待岗和下岗的情况,在分配和各项福利待遇上与男职工享有平等权利。我们还积极培养推荐女职工先进集体和人物,我厂经营管理部被评为省电力工会“巾帼文明岗”;周志华同志被评为“巾帼标兵”。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激励了女职工的生产热情,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3、关心职工疾苦,搞好生活保障工作。关心职工的疾苦,当好职工的贴心人,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春节前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慰问,对离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抓好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和送温暖基金会的建设,及时看望和慰问生病住院的职工。对死亡职工家属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和慰问。

4、密切配合党委和行政,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和上级工会有关稳定文件精神,解决职工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促进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我厂两级工会组织始终是坚持在各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统一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工会所辖工作得到了行政的支持和理解,全体工会干部团结奋进、扎实工作,能够全心全意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为职工服务。

2、工会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各项制度健全,文档管理规范、系统。

3、工会经费收缴率达到了100%,收支手续齐全,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会经费支出一支笔审批。

4、能够积极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时完成上级工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纵观一年来的工作,我厂职代会,在厂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确保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不足之处。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企业转轨变型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工作,职工的整体素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工会工作如何进一步起到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用何方式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工作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解决。

2、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导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的要求,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推进我厂工会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实现我厂三年战略规划、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6年职代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我厂三年战略规划,围绕2006年经营方针和目标,强化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文化,凝聚发展合力,动员全厂员工为实现工厂上年战略规划目标建功立业。

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实现员工民主权益与企业发展和谐统一。要以完善和发展职代会制度为核心,着力构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协调稳定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实现员工民主权益与企业发展和谐统一。1、发展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夯实民主管理基础;2、做好提案征集和立项落实,激发员工参政热情;3、完善职代会评议干部工作机制,落实集团公司文件要求;4、强化培训提升代表素质,推动民主管理上台阶。5、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1、提升民主管理质量,认真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工会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和发展大局的主要手段。企业内部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使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权益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维权的工作任务更加突出和繁重。在新的形势环境下,我们的维权工作重点是全面贯彻《河北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结合企业的实际,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大力推进和深化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河北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坚持并不断完善职代会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工会要立足企业和职工全面协调发展的大局,依法维权,促进团结治厂、深化改革和企业稳定。坚持凡是在企业各项重大工作中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深入学习《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实施细则》,不断发展职代会制度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操作程序、审议内容等实质要素,不断完善职工代表述职、考核制度,继续推进专门工作小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专门小组的职能作用;要充分重视职代会提案工作,对提案征集、立案、落实、反馈全过程监督检查。保证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为创造和谐、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和秩序而努力。

二是认真履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企业实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必要工作。工会要按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规定,并结合企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及时向企业行政部门反映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充分地沟通与协商,增强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严谨性。并积极推行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坚持通过职代会专门工作小组和集体合同监督检查组织,加强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使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尊重。

三是认真执行厂务公开制度。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企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必须结合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使之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发展。

四是加强政策学习和研究,依法维护。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要注重有关法规政策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企业改革改制下,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

各级工会要立足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业能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抓好以劳动竞赛、技术练兵、合理化建议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一人一策一功”活动,要在去年开展“四小”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地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奖”活动,制定我厂《职工技术成果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以更好地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职工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水平、市场竞争能力、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做好新时期职工宣传教育工作,要把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首先,要把工会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培养思考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适应挑战的竞争能力。其次,要为广大职工的学习构建平台。要经常组织职工开展读书活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不断加强职工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工会组织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争”活动,要利用好职工活动室、板报、宣传栏及各种文化设施,培养一支热爱学习的骨干队伍,使“创争”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努力在企业的各个层面营造一种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创争”活动的良好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职工群众爱岗敬业、自学成才,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今年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争”活动目标计划,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选办法,推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4、切实做好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做好女职工工作。

维护社会和企业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工会组织肩负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工作,一要是增强政治敏感性、确保信息畅通。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提高到与党中央、企业党委保持一致的高度来认识,要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了解、分析、反馈职工的思想动态,力求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加大改革形势和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提高职工群众对改革和企业形势的认识。三要强化维护职能,要坚持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为准绳。以维护企业稳定为前提,敢于和善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四要把职工思想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职工思想工作要努力做到有情有理,情理交融,正面引导,化解矛盾。要密切关注群众的疾苦和呼声,在国家法规和企业制度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女职工工作是工会组织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的女职工工作要立足于维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为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女职工成才创造条件。我们要把切实维护女职工权益作为女职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不断健全完善维护制度和机制。确保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从制度上得到保证。二是进一步加大扶助力度,给女职工更多的关怀和扶助,切实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只有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才能使女职工从根本上得到维护。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多层次、喜闻乐见、适合女职工特点的活动,教育女职工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比、学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女职工成材铺路搭桥。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5、全面推进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

在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必须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可以信赖的职工之家。

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工会干部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的十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全局去认识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增强各级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工会要把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是不是支持、是不是满意、是不是赞成作为我们的工作标准,努力克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方法,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推进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进程。要认真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并能按《工会法》认真履行会员职责和义务的职工,都应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从而壮大会员队伍,为充分发挥其职能,从组织上得以保证。

各位代表,同志们,厂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05年各项奋斗目标,对我厂的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为确保这些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全厂的奋斗目标,各基层职工代表组和各分会组织一定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在民主管理工作实践中,一定要贴近职工群众,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厂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8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强化民主管理,凝聚发展合力,动员全体员工为实现“和谐企业”建功立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

1我厂七届四次职代会以来工作回顾

我厂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以来,在厂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厂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工会法》,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推动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落实。以建设职工之家为主线,强化民主管理,突出维护职能,充分发挥了职工群众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文明建设中主力军作用。圆满地完成了七届四次职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利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了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一)坚持民主管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

1、认真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005年2月,召开了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81名代表听取、讨论、审议和通过了厂长工作报告、职代会工会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听取了中层干部民主评议情况、我厂业绩考核办法主体方案的说明。

近年来我厂有部分职工采用突然提出辞职的方式离开企业。由于这些辞职职工大部分都是企业多年培养的骨干,他们的突然离开不仅给企业的工作带来许多被动,而且对职工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对此,广大职工非常关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关心和爱护企业的愿望。为了进一步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规范辞职行为,在保证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制定了《关键岗位人员辞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此《规定》的出台过程充分体现了职工广泛参与和民主管理思想。首先,《规定》草案交由职工代表小组进行讨论,职工代表征求职工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其二,主管部门认真研究职工代表小组反馈的建议,对《规定》草案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规定》草案重新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其三,经过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规定》草案。由于我们在《规定》颁发前后充分相信职工,积极发动职工,真心依靠职工。在2005年6月6日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对《规定》一致表决通过。

对于个别违纪并应受到处分的职工,厂部提出初步意见,并提交职工代表组长会议进行讨论,既履行了民主管理程序,又使本人和其他职工受到教育。

通过职代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统一了职工的思想,明确了奋斗目标,鼓舞了工作干劲。使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得以贯彻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得到充分体现。

2、做好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落实职代会通过的事项。去年3月份作为全厂职代会精神宣传贯彻月,各分厂、部室,认真学习、贯彻职代会精神,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为实现全厂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对职代会职工代表提出的提案,都由厂长亲自签批,采取分类批转的方式,逐项进行落实和答复。2005年虽然我厂遇到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全厂职工能够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3、厂务公开工作组织落实、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我厂始终坚持厂务公开工作制度,为进一步推动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规范厂务公开工作,提高厂务公开工作水平,今年七月份重新修订下发了《厂务公开工作制度》,使厂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的实际,今年全厂围绕企业经营目标、规划、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聘任与解除、财务预决算、经济责任制方案及考核结果、职工工资福利资金的使用、物资采购招标、废旧物资处理等方面公开62项,增强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为职工知情参政创造了条件,推进了企业民主管理,密切了干群关系。

4、不断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契约的形式每季对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集体合同》条款为依据,企业及时足额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要求今年为全厂职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为女职工进行专项健康检查,今年五月份,组织全厂50名先进骨干职工到海南进行了疗养。对有毒有害岗位职工设有专门档案,按时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岗位津贴。为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切实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

5、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中层干部民主测评和业绩考核办法,在05年12月对全体中层干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了民主评议,并结合年终业绩考核结果,对每名中层干部进行综合评价,排出了名次,对优秀中层干部给于奖励;对排名较后的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对受到黄牌警告的给予降级使用。通过

第9篇: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则

(x届x次职代会通过)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保障公司员工,参与公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实现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工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国资委《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等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一章 职工代表

第三条 职工代表条件。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并与公司所属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民合同制职工(以下简称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第四条 职工代表结构。公司职代会代表以一线职工(包括一线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体。领导干部职工代表、劳模先进人物、青年职工和女职工代表分别占一定比例。

第五条 职工代表的选举

1.公司工会依据有关规定制定职工代表选举方案,确定职工

代表条件、人数、结构。

2.基层分工会在公司工会和本单位党组织领导下,依据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组织民主选举职工代表。

第六条 公司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替补制,任期与职工代表大会届期一致,可连选连任。

第七条 职工代表调动、退休(退养)、罢免和撤换

1.职工代表调离本公司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由原选举单位按规定补选。职工代表在选举单位内部调动的,代表资格是否终止,由原选举单位决定。

2.职工代表任期未满而退休(退养),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由原选举单位或增选单位按规定补选。

3.选举单位有权监督和撤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被罢免、撤换的职工代表可以提出书面申诉意见。

4.职工代表在受到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审查期间,其代表资格暂时中止。职工代表触犯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代表资格自行取消。

第八条 职工代表的权利。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因参加职代会组织的有关活动而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依法行使职权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职工代表在劳动合同期间,如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确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征求公司工会的意见。

第九条 职工代表的义务。应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执行职代会的决议,完成职代会交付的任务。

第三章职工代表大会

第十条 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到五年。遇有特殊情况报上级工会同意,可提前或延期换届。

第十一条 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遇有重大事项,经三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或经公司工会建议,可按规定程序召开临时会议。

第四章 职代会职责

第十二条 行使和落实职代会的审议建议权。公司职代会听取公司总经理工作报告,审议企业经营方针、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财务预决算等重要事项的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条 行使和落实职代会的监督评议权。公司职代会按照评议对象开展民主评议工作。

第十四条 行使和落实职代会的民主参与权。职代会召开之前,应向职工代表征集提案。职工代表可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生产建设、经营管理、职工教育、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出议案。

第十五条 行使和落实法律法规赋予职代会的其他权利。

第五章 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第十六条 公司职代会设若干个代表组。代表组设置根据公司内部组织机构情况决定或调整。

第十七条 公司职代会设主席团。主席团成员的产生,在征求职工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由公司工会委员会协商提名,报公司党委审定,提交职代会预备会议通过。

第十八条 公司职代会暂设: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委员会和代表提案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成员,根据公司发展和工作需要,以后可以适当增设其它工作委员会。

第十九条 联席会议制度。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由公司工会主持召开,就需要临时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及对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方案在实施中发生的个别需要作部分修改或补充的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履行民主程序。

第二十条 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在职代会召开前,开展对提请职代会审议的与本委员会专业对口的有关

事项、议题、提案或方案的审议工作,并在职代会有关会议上阐述审议意见。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对属于本委员会职责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事项进行审定,并将审定事项报告下一次职代会,由大会予以确认。

第二十一条 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职代会可以组织部分职工代表对职代会各项决议、决定执行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也可以组织部分职工代表通过向有关部门询问、查阅报表资料、提合理化建议等形式,对公司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内容进行巡视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及时改进。

第二十二条 职代会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公司工会对职代会的各种文字材料,分门别类,建档归案,并加强日常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第六章组织领导关系

第二十三条 公司职代会坚持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组织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

第二十四条 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把职代会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制度;督促公司有关部门落实职代会提案和决议,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十五条 公司工会作为公司职代会的工作机构,要为职

工群众反映意见、要求和建议创造条件,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加强职工代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水平。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负责解释。

上一篇:如何做好领导秘书下一篇:室内设计大赛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