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地质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引起了各国政府首脑、政治家、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第一篇:中国地质论文

对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类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与破坏作用日趋严重。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

【关键词】中国;城市环境;地质工作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城市化是各个国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人类发挥了其强大的建设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空前加剧,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阶段,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城市工程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高、多、大”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它涉及到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而这些转变和变化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能够看出,首先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密度猛增,而涌入城市的乡村人口迫于生计就要另谋职业,与此同时还会引发城市生产与住房的紧张,进而导致地价上涨,迫使建筑物开始向高空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全世界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高度在160m~200m的建筑已经超过了100幢。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工程建设越来越频繁,高层建筑越来越越多,且呈现出建设速度快、数量多、体型复杂、总高度增大的特点,“高、多、大”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另一大趋势

进入本世纪后,为了解决大城市中公共设施过密化的问题,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公共设施转向地下,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地下建筑已经向更广泛的方向发展。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现代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日本更是将地下开发上升为国策,提出了开发地下,将国土扩大10倍的设想。我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即大量的人防工程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大了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城市地下交通为例,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城市地质工作的具体内容

城市地质工作就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或潜在城市化地区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地质要素,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响应、施加的约束条件以及城市发展对其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城市地质工作具体研究的内容有:(1)水文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规律等,合理开发利用城市供水水源;(2)城市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等,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利用;(3)城市建筑材料、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论证;(4)研究与城市有关的地震、活断层、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等现象,解决城市地质灾害问题;(5)城市中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地下水的污染等。

三、现代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一)城市地表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城市工程建设的时候,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形的影响是厉害的,修筑堤岸、堤坝、筑坡、挖掘等可以产生地形改变,导致城市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再者,城市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大重量则影响原来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也容易造成地表之下的水土流失。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在提速,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也就日益加大,而有些山地城市原有平地本身比较少,因此许多城市建设者把目光投向了对山体的改造。从而形成了很多的人工边坡,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建设对坡脚开挖,建筑物使得坡体上部荷载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失稳的概率加大。

(二)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工程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大规模的地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地面变形、地下水流场改变、洞室围岩失稳、生态环境恶化等。地下工程设施造成的最常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地面变形,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东京地铁施工引发的地面塌陷事件,这对我国当前的地下交通建设无疑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城市水资源开发相关的环境地质工程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前对地下水无序大量的开采,造成了全国缺水城市已达2/3。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诸多环境地质工程问题。其中城市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问题则是尤其严重。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对城市建设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地下水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的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多人重视,采取了多种补救的方法,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已用法律法规的方式规定了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这样就为治理提供了法规依据。在技术方法面采取了地下水人工回灌为主的方式,而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由此可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规划,不仅对我们自己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而且对我们后代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四)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产生的人工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堆放造成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总量正在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这个增速无疑是对我国GDP增速的一個巨大讽刺(我国GDP曾长期以8%的增速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城市被生活垃圾的所包围。固体废弃物堆放不适宜,就会造成很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影响地表土壤性质、污染地下水系统等。

四、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

(一)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

现代城市工程建设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多且日益严重,目前,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预测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评价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改造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技术、以及计算和制图技术等。

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预测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当前,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質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其进行预测已经成为地学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加强预测工作,能够更好地掌握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一些大的工程在选址和规划之前都要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技术在防治工程地质环境污染、抑制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环境工程地质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地址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来看,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必须尽快建立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地址数据库以及制图技术已经受到国外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在工程地址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起城市工程环境质量数据库,这是今后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二,应重视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预测和评价工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预测和评价体系,更好地揭示人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其三,应加强对城市工程环境质量相关理论以及标度方法的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跨越式的发展;其四,应注重对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重视城市环境地质的安全性研究

目前,由于人类的各种破坏活动,使城市环境地质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沙尘暴的频频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大量发生,地球化学灾害的爆发等都是城市环境地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具体表现。历史上,许多城市因为城市环境地质的急剧恶化而消亡,当前我国部分城镇因为地质灾害的威胁而搬迁避让。

城市环境地质安全的研究要从城市环境地质的危险性、脆弱性、危害性等方面进行。危险性主要指危害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如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城镇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具有较高的危险程度。脆弱性主要指潜在危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如环境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潜在危害,一旦聚集则环境脆弱性就增大,如果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这种脆弱性就转变成为实际的危害,产生地球化学灾害。危害性指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可能产生的损坏程度。危险性弱、脆弱性弱、危害性不高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影响不大。

(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新思路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地质建设。在对几个典型城市发展规划模型研究中,城市发展目标是: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要素和谐发展,生态系统功能具有1+1>2放大型不等式的作用。例如广州生态城市规划中,设立了6个空间结构模型,这里认为应补充2个重要空间模型。

1、环境地质空间,内涵是:土地、水源、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岩土工程及地质灾害现状、趋势与对策,按人地调谐理论进行勘测、设计与施工等。在人与自然的调谐中,应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为此,提出了"人地调谐时空论".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环境在时间上是不同尺度的;在空间上是有比选余地的.因此,将时空作为调谐的着力点,把握规律,以期达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环境的保护.

2、地质的数字空间:生态城市建设还要向数字城市迈进,这就是城市信息化,主要包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从而提高防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结语:

城市环境与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因素,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也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城市的地质环境状况特点,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努力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曾丽,王晓明.我国城市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土论坛,2012,(02).

[2]李相然,曹振斌,王祖旗.21世纪中国城市环境地质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13,(05).

[3]刘玮,孙立维.浅析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改革与探索.2013,(03).

作者:董国明 杨春光

第二篇:徐水师:中国煤炭地质领航人

编者按:我国煤炭地质单位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是长期以来在国家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事业单位。煤炭地质单位实施企业化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承担着改革的艰巨重任,更承担着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负重前行,他们以“地勘先锋、强局富民”为企业目标,以“诚信人本、和谐共赢”为企业价值观,以“探索创业、求实奉献”为企业精神,以“精益求精、严谨高效”为管理方针,在以党委书记、局长徐水师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历尽千辛万苦,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企业化改革,并且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中实现了“不负苍天不负民”的社会抱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行进的足音美妙动听,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头人的风范令人瞩目。

2012年9月19日,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上,总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水师在介绍活动的成效和体会时指出:在2010年全局首次真正实现盈利的基础上,2011年乘胜前进,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9%,首次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实现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47.7%。2012年1—8月,全局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29.8%;完成经济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52.6%;1—7月,全局实现利润在中央企业排名中跃升到63位。自2010年以来,全局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增速将近20%,到2011年底,全局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47 326元,有7个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超过5万元,有的单位超过8万元。

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后承担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企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他们在怎样的二次创业征程中实现凤凰涅槃?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徐水师局长进行了多次专访。随着访谈的深入,一个中国煤炭地质理论与事业领航者的形象逐步在记者的脑海中清晰起来。

“传统产业腾飞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

采访中,徐水师多次对记者说,传统产业腾飞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煤炭地质行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进一步开拓市场,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据了解,自担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以来,徐水师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积极推动煤炭地质理论创新与应用,主持颁布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技术创新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规章制度,把高新技术创新应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煤炭地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徐水师主持开展了《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煤炭地质勘探煤质评价标准》等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和行业规范编制;组织实施的青海木里地区多能源资源综合研究,填补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空白;推动遥感技术应用和煤炭地质勘查信息化建设,主持开展的西部复杂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研究项目,在六项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海底淡水勘探在海上钻探施工技术方面创造了国内外三项纪录;定向定位钻进、丛式孔与羽状孔钻探施工等技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2011年1月14日,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组织完成的《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运用》项目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励大会开始前,徐水师等获奖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据不完全统计,徐水师主持的课题有60多项荣获国际奖、国家奖、省部级奖和行业奖,其中,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全国地勘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2项;个人曾荣获国际印刷大奖——森泽信夫奖、国家地质科学最高奖——“李四光奖”等多项大奖。

可以说,徐水师与煤炭地质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用科技进步为煤炭地质产业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人才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最近一次采访期间,正值该局在京涿单位内部进行竞聘上岗考试,发现和培养人才,这是徐水师十分关注的大事。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徐水师指出,人才将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加快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是强局之基、跨越之本、活力之源。煤炭地质总局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部署与要求,把人才作为做强做优做大的第一资源,不断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大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央企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通过建立起有才必用、科学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竞争机制,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业型、领军型人才队伍,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据介绍,从2006—2010年,总局总部先后有16人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占总部选拔任用干部的72.7%。所属单位基本建立起了公开招聘或内部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目前,全局市场化选聘各类成熟人才380余人,其中,有30多人被选拔到总局总部或二级单位中层管理岗位工作;14名领导干部在二级单位之间进行了交流;招聘各类院校毕业生1 880多名。今年,总局又先后分三批对39个领导岗位和重要管理岗位进行了公开招聘。

“长子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对于央企的“共和国长子”之称,徐水师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在我们传统文化中,“长子”的称谓更多的是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总局作为煤炭地质工作的国家队,重要关头挑重担是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主要实施了:一是认真开展对我国煤炭资源保障问题研究,先后完成了国家13个大型煤炭基地、45个规划矿区编制,组织开展了全国煤炭、化工资源潜力预测评价,为国家煤炭、化工资源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撑。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总局万元产值、万元营业收入、钻探千米等能耗指标分别下降47.1%、29.3%和18.8%,有力提升了企业水平。三是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和矿山抢险,在抗击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陈家山、骆驼山等矿难救援中勇作贡献,全局为灾区捐款930多万元;完成了甘肃省张家川希望小学建设。同时,总局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以及总局所属企业之间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主动地推进合作项目实施,促进了合作共赢。

徐水师说,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不仅肩负着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作贡献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改革发展的重任,肩负着为职工谋利益的重任。总局要发挥好中央地质勘察队伍的作用,努力为国家、社会、单位和职工作出应有贡献,真正实现国家利益、职工利益最大化,这是国有企业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和贡献,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徐水师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要求各单位把谋划科学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紧密相连,坚持一手抓促进科学发展的大事,一手抓惠及职工的实事,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徐水师在出席各种会议、公务活动时,总要抽出时间、抓住时机,积极与各直属单位驻地社保、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及政府主要领导会谈,沟通中央直属单位养老政策与驻地省(区、市)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积极推进各单位参加地方养老保险统筹进程。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以徐水师为“班长”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和总局领导班子,把“转变市场创收方式保惠民”作为工作总体思路之一,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了“不负苍天不负民”的要求。如今,“不负苍天不负民”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各级领导坚守的信念。总局各直属单位劳动用工和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城待遇、职工养老社会统筹、安居工程建设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企业化改革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动力源泉”

徐水师在总结“十一五”时期发展经验时指出,企业化改革是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建立企业运行体系,实施市场化经营,是总局增强发展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

现在,总局已经建立起了企业化运行总体框架,以产权为纽带的“总局→二级公司→三级企业”管理架构真正走向了市场,实现了企业经营。总局建立健全了投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业绩考核、风险防范、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企业管理制度,巩固了企业化改革成果,推动了企业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总局还建立了市场化用工机制以及职工收入与绩效、岗位、贡献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职工干劲。

“十一五”时期,该局经营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8倍、10倍、4倍。特别是2010年,总局实现利润总额超过地质勘查事业费拨款1.35亿元,首次实现了真正的企业盈利。资产总额进入国资委分规模排序的第三类。

现在,“中国煤地”“中煤江南”“中煤长江”“华辰”、西安中煤建设公司等品牌和企业,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009年,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划转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作为二级单位管理,以此为标志,中央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迈出了行业整合重组、做强做优做大的第一步。2011年1月,广东中煤地瑞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挂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收购兼并、服务领域扩张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总结这些工作时,徐水师说,地质勘查主业是我们的立局之本、兴业之基。发展优势核心主业,推进主业优化升级,既是我们推动做强做优做大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我们要积极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把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切实提高发展水平。

对于煤炭地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徐水师说,“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要求我们要站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高度,在当好国内煤炭地质勘探排头兵、夯实国家能源保障的基础上打入国际市场,纳入“一体化”,参与“大循环”,到境外开展矿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将作为我们未来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是中国地勘行业中产业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煤炭、化工地质勘查单位,拥有国内外一流的综合地质勘查和特种勘查技术手段以及专业齐全的地勘队伍,具有承担大型、特大型地质勘查项目以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的能力与实力。

技术实力为该局“走出去”铺平了道路,国际市场拓展到美国、欧盟、东南亚、非洲、蒙古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涉及能源、水源和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勘查,以及测绘、遥感和基础工程施工等多领域,金属钕、PS印材等产品也远销海外市场。一些单位在澳大利亚、刚果(金)、印尼等地成立了海外矿业公司,通过自主开发、内部联合等形式,走向国外市场的步伐铿锵有力。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色央企”

在市场的博弈中,再没有什么比“发展”二字更令人充满激情和创新动力。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局将实现经营收入、利润总额翻两番,分别达到350亿元、20亿元;通过改革发展,提高效益,使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增长1.5倍以上。

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徐水师指出,必须坚持“转变主业发展方式保强局,转变企业运行方式保富局,转变市场创收方式保惠民”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做强做优做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特色央企为目标,把握“特色央企定位、矿产资源保障责任”两个关键,抓住“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升质量”三个重点,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四个保障,实施“转型升级、探采一体化、资本运营、国际化经营、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努力实现企业大转型、大发展、大跨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坚信,凭借以徐水师为“班长”的总局党政一班人强烈的使命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定会在“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基础上,继续前进,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既定目标,引领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李万全)

徐水师简介:

1952年6月出生于陕西渭南,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制印厂厂长、党总支书记,航测遥感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党委委员;现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党委书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会长。

作者:刁吉海 张建立 张立

第三篇:加强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引起了各国政府首脑、政治家、科学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从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到巴西《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从4月22日的地球日到6月5日的环境日,从“全球变化”到《21世纪议程》,使人类为了共有一个地球和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对付全球环境恶化和灾害,以保证人类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环境;灾害;突出;严重;问题研究;分析

1 我国地质环境和灾害突出和严重性

我国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极为突出和严重,而且有日益恶化之势。例如我国在经济调整增长的同时,灾害的损失也日渐增大。1989年,灾害损失525亿元,1990年为616亿元,1991年达105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如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增长1990为17.33%,1991年高达70.45%,问题严重,不容忽视。

要把保护地质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工作看作是创造财富的工作,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矿勘查工作相同。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合理调配是今后我国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此外,地下水日益短缺,水质不断下降,过量开采还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不当,带来了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漠化问题。一些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对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开展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要围绕重要经济区和国土整治区、重要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重要交通干线和重点矿山,开展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地质—生态环境效应、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减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加强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生态效应与系统控制,为人类健康与发展农业服务。

2 我国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研究分析

由于我国地质环境和灾害问题突出,除继续密切结合国土开发整治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进行完善地质环境区划和区域评价,加强发展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控—预报—减轻系统以外,要重点开展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

2.1 干旱地区水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 我国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1/4以上,主要包括新疆大部,内蒙古、甘肃、青海西部、宁夏等,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这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飞能源和气候资源都比较丰富,农业、工矿业发展潜力比较大,但发展中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问题。因此,加强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具有开发西北超前的战略研究意义。

2.2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试验基地研究 我国西南六省岩溶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联片裸露岩溶区,是我国重要能源和有色金属基地。然而近年来石漠化发展速度很快,生态恶化,人民生活贫困,是我国当前最贫穷的地区之一,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还会威胁到长江、珠江中下游的生态平衡和发展。西南岩溶地区又是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沙漠、红壤土、岩溶)之一,过去国家对其它三个类型的研究,已有较大持续的科技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对它们的治理。但对岩溶区,仅“六五”期间组织过一次以治水为主题的攻关,而在基础问题上无重大投入。

为了尽快改变岩溶山区落后面貌,要在这一地区选出的基础问题和应用问题开展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治理试验基地研究,为岩溶石山治理、资源的合理评价开发、促进西南地区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基础,对全区乃至全球岩溶石山治理都可起示范作用。

①岩溶地区四层圈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碳、水、钙及其它元素环)。②西南岩溶石山的形成演化与人地协调发展关系研究。③岩溶地区资源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④岩溶生态系统的类型、展布规律与经济开发关系。⑤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形成条件飞机理和演变过程。⑥岩溶石山区人口、粮食、环境、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战略。

2.3 东部沿海地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系统研究 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窗口,近十几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一个重要而又独特的经济区域。但是,不能不看到,随着沿海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灾害的激发,自然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零星的地区发生海水入侵。随着沿海开发,大量超采地下水、海水入侵范围不断扩大,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等省的沿海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北方城市尤为严重,如胶东湾海水入侵速度已从每年数十米增加到每年401米,入侵范围达627平方公里。海水入侵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更加剧了水荒。同时,使大片土地变成盐荒地,仅山东莱州地区因海水入侵造成的工农业损失累计就高达50亿元。

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另一灾害是地面沉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近20座城市出现地面沉降,上海、天津两城市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263厘米左右,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肖山地区已发展成数千平方公里的沉降带,沧州、保定等地的城市地面沉降达2000平方公里。地面沉降使一些民用建筑破坏,地下管道断裂,加大了海水入侵和内涝积水的危害。

人工采砂、淡水截流、乱采乱挖珊瑚礁和砍伐红树林造成海岸的侵蚀,如海南清兰港沿岸,近十年来海岸线后退了150~200米。海岸侵蚀使海岸建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威胁到港口、码头的安全。

在我国海岸带上的一些城市、港口、海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有的地区甚至相当严重,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污染不仅给渔业、盐业、旅游业造成损失,而且诱发赤潮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我国赤潮发生频率增高,每年数十次,给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带来破坏,也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沿海地区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日益增长的势头。据统计,由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不足1亿元,80年代初期平均每年5亿元,1992年则高达100多亿元。在某种程度上,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沿海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沿海开发正显加速发展态势。而我国海岸带从北向南跨越了不同的古板块,地质环境相当脆弱复杂,一旦遭到破坏,要花很大财力和物力才能恢复。面对这种情况,除了加强对沿海地区开发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的法规体系,处理好资源、环境和建设的关系以外,要加强对该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系统的研究程度,力求控制重大地质灾害的突然发生和严重危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发展规律,研制和推广主要地质灾害的调查方面的监测、防治技术。通过这一地区的研究,为全国各地区环境、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为减轻地质灾害积累经验提供依据。

2.4 地表过程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最近国际地科联为了参与并推进《21世纪议程》的开展,成立了环境规划和管理地质学专门委员会(COGEOENNIRONMENT),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地质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和决策者对地学在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环境及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最近,该委员会向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提出开展《地表过程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建议,作为地科联参加持续发展工作的一个项目,以便在国土利用和规划中发挥地质学家的作用。

最近一系列研究表明,地表过程对土地状况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们可以限制或增强土地利用变化和工程建设的可能性。据国际地科联主席W.S?法伊夫(1993)研究,全球表层土壤的年损失率达0.7%,水土流失产生严重地质生态后果甚至已超出粮食供应本身的问题。我国不少地区水土流失的情况日趋严重,不仅使土壤厚度变化剧烈,而且造成土壤养分降低,土质变差。为了协调和持续发展,我们应从对各种地表过程研究入手,并定量评价水土流失现状,进而提出地质上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以便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使土地能为人类的繁荣和社会发展而得到持续的发展。

2.5 城市废物的地质安全处置研究 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集居密度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城市人口由0.6亿增加到2.2亿,城市废物迅速增长。据1985年粗略统计,仅我国城市垃圾量年产已达5188万吨,其增长率超过10%,预计现在年产量已达到1亿多吨。我国城市废物排放量大,而且集中,不但至今基本上未得到妥善处置,而且其数量有大幅度增长趋势,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严重。此外,我国核废料的安全地质处置,特别是高放射性核废物的安全隔离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地质学家要与其它自然科学家一起,研究城市废物的地质安全处置技术和方法,实现废物的安全处置。

2.6 化学定时炸弹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因此,协调人地关系,探讨人地作用机理,揭示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已成为维护人类继续繁荣和不断发展的关键,并开始成为人类认识地球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根据最近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人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所引起的环境剧变,特别是化学定时炸弹效应,不仅超过自然变率,而且已危及到人类本身的健康和生存发展。许多专家认为,当今人类疾病90%以上与微量元素有关,许多疑难绝症和大面积的地方病都与人体微量元素失衡有关,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只能由体外汲取。因此,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对人类生存的健康至关重要。对它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处于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已发生的和潜在的环境突变问题都极为突出。为此,建议从地球化学、生态学、水文学、医学与社会学综合研究入手,通过对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口向与约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的过程与机理,全球与区域水系统循环机理及人类对它的影响的研究入手,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健康的效应。

作者:严一华

第四篇: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分析

摘要:地质灾害隐患具有着不定性和隐蔽性,对其的监控和预防都有着很大的困难,在地质构造的运动影响下,可能还会造成泥石流、滑坡等重大灾害的发生;同样的水文地质坏境也有着很大的波动,比如水理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这些情况都会给该区域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风险。对此,我国地质调查局从民生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环境地质调查的计划,并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地质调查的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在进行地质环境调查时,需要严格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和水资源调查的职能要求开展工作,为健全地质灾害信息和地下水系统提供资料,从而作为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精准扶贫的基本保障,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区域工程地质调查

以我国东部平原上发生的断裂现象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覆盖平原地区断裂系统调查与评价体系,并找出了断裂区域岩土层、裂缝和其他主要控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整个工程的协同发展。结合海南自贸区及其它重大工程项目来看,从结构、演化、土壤稳定性等方面,对崇礼奥运场馆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区域性评估。首先,通过对琼北榴辉岩的研究,确定了南海板块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西海岸断裂带的延伸与缝合结构,构造由为琼州海峡组成。通过对琼北东寨港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可以为江东新服务中心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对断裂结构的积极主动研究,对局部地表进行了测量和实时监控,对木寨岭陵隧道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兰渝铁路交通堵塞问题。在根据建造多学科理论体系和培训机制,对地质滑坡技术进行风险评价,实现了对南北构造活跃地区地质滑坡比例的风险测评,为防范和减轻可能受到地震的山地城市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二、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

通过对乌蒙山区、大巴山区等十一个重点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明确了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因素、易滑坡的低层和一些识别标志,建立了适合场镇、单体尺度和区域的地质灾害模型,并编撰了一些不同的地质灾害调查相关的规范条例制度,初步与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需求的有效对接。制造一些新的灾害地质编制办法,并根据不同工程的地质岩土的特征,去研究形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和条件,通过研究分析灾害的模式,对地质的风险也进行评价,同时,还能够提出防灾减灾的一些方法,创新灾害地图的编制方法,构成多张灾害地质标准样板图。经过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星 - 空 - 地的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体系,充分利用了高精度遥感、In SAR、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能够满足灾害管理、智能调查、业务工作、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另外,积极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完成了上百次监测预警和应急调查,减少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生态脆弱区和特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在生态脆弱区、特困经济区,深入研究、健全了地下水循环理论,首先是西北大型干旱区,比如,柴达木盆地、黑河流域等,研究对象主要有构造、岩性等,通过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水循环控制、演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其次,是神东—晋东地区,该地区煤矿产业发达,研究主要聚焦人为活动影响,样本选取了100 余处矿坑,对侏罗系煤田、华北型煤田水质进行了分类,发现Ⅲ、Ⅳ类水是其主要类别,为当地水资源治理提供了支撑和方向。在这些区域,地表沉降是重点地质灾害类型,因此,地质调查局在实践测绘的基础上,还编制了 DD 2019—05《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标准(1∶50 000)》,明确了勘查数据类别,同时,更新了地面沉降信息系统,以地质云平台为依托,录入了超过3.3×106 条监测数据,以及 1 500 余条水文地质、地表沉降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区域治理、改造、脱贫攻坚提供支撑。

四、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4.1 开展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与精准扶贫

通过对1:50000地域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发现,岩溶的分布规律和地下水以控制不均匀的岩溶为主,超过400条的岩溶地下河被发现,并应用系统技术的探测手段对岩溶地下水进行评估。通过对地质背景进行研究、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岩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同时推进了西南石山地区岩溶地质模型的扶贫工作。

4.2 建立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通过对岩溶地下水富集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岩溶水资源模型。岩溶山区孔是封闭的,可发展水库的水表面和地下绿色经济;建设蓄水水库,发展三维生态农业;建造地下蓄水池,调节抽水和发展节约用水的有机农业;流域断裂带通过对周边地下水的循环利用,在200多个典型的西南喀斯特盆地中进行了水资源以及果树基地的开发,并成为示范项目,对水资源利用、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组织实施了全国首次全面系统多指标的地下水质量和污染调查,有效覆盖了主要经济发达区、人口密集区以及部分生态脆弱区,通过数万份的水样数据分析,编制了《中国地下水水质与污染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还有一些专题报告和系列图件,全面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和污染状况,虽然总体比较良好,但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明显有区域差异。针对松散沉积含水层水质展开了综合调查,包括豫北山前冲洪积扇、太行山前冲洪积扇、珠江三角洲,等等,分析了水质和污染在空间时间上的变化特点,揭示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示范了有机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典型污染的修复技术,为治理水土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编制了《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导则》,修订了《地下水质量标准》,完善了相关调查与评价方法,自主研发了便携式电分析化学现场测试技术、绿色数字样品存储技术、自动原位测试取样技术,构建了地下水高效快速高通量多指标有机污染物分析新体系,从而提升了地质行业的有机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了万余个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站点,有效覆盖的主要的人口活动经济发展地区,结合现代化水质监控实验室,实现了数据共享,在云平台和大数据的支撑下,研发了地下水监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发布、动态分析、监测数据管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等多种功能,促进了三级地下水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利用新型自动补水仪和插入式负压自动监测技术,在华北半干旱和西北干旱地区建立了两个地下水均衡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土壤水负压实时监测和运移研究分析能力,形成了多项地下水监测标准规范和综合评价办法,构建了三维地下水云计算实时模拟系统,研究了平原与山区联合建模的方法手段,并且可以多人网上异地协同进行建模工作,营造了开放性的建模环境。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数据接收与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了地上水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多源解析的效果,利用承压 - 自流井监测技术,有效解决了承压水和无压水转化的自动监测问题以及井管结冰问题,广泛推广应用于水利系统和自然资源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阶段我国对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未达到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量。因此,仍需进一步创新技术,扩大服务领域,推动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发虎.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2):21-23.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1.206.

[2]张帆.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调查计划进展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1(04):110-111.

[3]黄锦.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0(18):197-198.

[4]李文鹏.地质灾害隐患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46(02):1-4.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02.01.

作者:张诗雨

第五篇:新时代美丽中国与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教与学

摘要:水利工程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课,它涉及到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结构、造山运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循环、地质灾害以及灾害防治理论与措施。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要求下,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门课的基本知识,而且就深刻领会新时代下这些专业知识鲜明的具体用武之处,还要清楚在新时代要求下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 美丽中国 新时代 生态文明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Geology in the New Era of Beautiful China

ZHANG Xingsheng WANG Jiangfeng ZHANG Xin JIANG Tong

(College of Ge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46 China)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这些意味深长,铿锵有力的字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愿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基本结构、造山运动、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循环、地质灾害以及灾害防治措施等,这门课的每一章节内容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肩负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要求。因此,在《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这门课的基本知识,更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下教与学这些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处,以及在新时代要求下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1水利工程地质的教与学融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

美丽中国理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美丽中国不仅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把对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共处提升到一定高度。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执政理念之一,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愿景的新描绘[1]。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且要达到管水、用水、防灾、兴利的一系列的工程活动,而水利工程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排头兵也是全寿命周期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首先对水利工程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进行充分地勘察,掌握水利工程地质条件,使得水利工程与自然地质环境能更好地融为一体,使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共生。在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对美丽中国的内涵进行认真仔细地体会,把美丽中国的具体内容与水利工程地质紧密融合在一起,要把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的具体章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要求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对水利工程地质新的具体要求。

美丽中国建设与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认真组织教学活动,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结合新时代要求,不仅要对地球内外圈层构造、地质作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体工程地质、坝基与边坡岩体稳定性、水工地下洞室围岩稳定问题开展系统细致讲解,还应针对我国特殊地质灾害如荒漠化、石漠化、地裂缝、水土流失、城市地质灾害等进行专题讲解,结合我国特有的地质环境、气候特征、水体特征、区域特征,科学分析这些难题,探讨科学治理方案及措施。对每个知识点及专题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每一节课程特点进行解授,把每个知识点融入到专题中。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及影像等多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使学生自觉主动感受到肩负有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责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自觉为美丽中国大水利建设贡献力量与智慧。培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持久不断地学习习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对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时代感、历史责任感。

把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要求充分融入体现到水利工程地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个体充分认知体会到水利工程地质不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一门大生态系统中的课程;学习这门课,使学生储备知识与能力,可为水利工程建设做出更好更多的贡献,在此过程中也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体现[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们赖以生存地球的主要地质活动、丰富的地质现象、物质相互转化现象、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给学生讲授地质灾害现象与地质灾害防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对地质灾害做出科学的防治,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处伟大新时代肩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能够发挥创造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树立《水利工程地质》为生态文明服务的意识

党的十八大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十九大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这些意味深长,铿锵有力的字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愿望。同时也为从事水利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全体从业人员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美丽中国的建设必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牢固树立“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核心观念,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教师教好与学生学好水利工程地质作为基本目标,并在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上开拓视野。从传统水利工程地质教与学的思路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要求的大水利大生态教与学的理念转化;从以资源开发及保障为主的理念,向资源、环境、灾害防治、美丽中国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多位一体的水利工程地质所涉及的大生态理念转变;由狭义资源观、资源产业观的资源利用理念向资源生态观转化,由资源开发管理理念向自然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管理理念转变。

河南省水利厅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联合成立的河南河长学院[3],是河南省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的转变,是新时代背景下水政治理领域方面新探索,是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尝试,有效实施“水灾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同治贡献力量,也隔合了教学、科研、培训、咨询为一体的新机制,使得水利工程地质在教与学过程中增加了新的结合点。

在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要围绕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要关注大陆动力学、水系循环、气候变暖、灾害地质等世界地质学科发展前沿,引導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动向,做好人生规划,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3加强实践教学

水利工程地质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水利工程所处地在修建后一般都是风景秀丽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在现场教学实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使学生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地质的重要。水利工程地质体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密不可分,水利工程的地质体关乎水利工程的成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建设水工建筑物,同时也要改良地质体,使得水利工程构筑物与水利工程地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共同作用。

在实践教学实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通过野外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地质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地质现象及地质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参加地质实习前,学生已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初步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野外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地质现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先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在他们独立观察地质现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将会主动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判断地质现象的特征和类别。野外实习中,往往会发现多种地质现象的综合体,它与课堂上所学以及教科书中的描述不是非常的吻合一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是正常现象。

例如在野外观察断层时,学生会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与教科书中关于断层的描述进行对照,判断所观察地质现象是否是断层,再进一步判断是逆断层、正断层还是平移断层,结合现场地质现象找出依据,并给出相应的判断。由于学生接触断层的时间不长或只是停留在概念认识层面上,对断层部位常常出现的断层角砾岩或是擦痕等伴生现象也很难准确快速做出判断。尤其受地质构造作用产生的多个断层地质现象的影响,而且断层间存在有互相切割现象,这些影响因素将增加学生识别的难度。在野外地质实习环境中,由于对求知的渴望,学生们常常会急于弄明白自己所面对的疑惑,时常表现为急于向老师询问,以求快速获得满意的答案。此时,作为老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要控制好节奏,不应立刻给出解答。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让学生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分析判断,回顾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现场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分析判断,发表各自的判断分析。使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判断总结后,老师再进行耐心而细致的启发、引导与解答,使学生对野外地质现象掌握正确的判断分析方法。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系统而细致地讲解,使学生完全理解掌握地质现象及地质分析方法[4]。然后,结合对现场地质现象观察分析认知过程,讲解野外现场识别过程以及所要注意的细节,结合具体地质现象给出详尽的阐释与总结[5]。通过对野外现场地质现象的观察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活跃而积极参与的动手动脑辩解的融洽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去伪存真,探求真知的学习气氛中,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地质现象认真观察的浓厚学习兴趣。并通过老师适时耐心指导、精心剖析、全面总结,提升学生对地质现象现场认知、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与现场实习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实习教学效果。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从量测岩层产状到识别地质现象与构造,再到内业整理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合理分工以及密切合作,这是一个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良好契机。在实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或观点,就需要共同讨论与协商解决。小组之间获得的结果及证据,可以进行比对和相互驗证,从而提高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间通过分工细致,精诚合作,互帮互助,相互理解,增强他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新时期水利工作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需要把生态水利、共享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念进行向外传播,也为世界水资源利用贡献智慧。结合国家战略,使一带一路周边国家避免走上传统水利工程的老路,保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走出去的战略理念。

加强“一带一路”水利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为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和资源合作做出应用的贡献。深入做好国内有关水利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摸清、掌握相关区域的水利地质信息。同时,还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水利工程地质信息,逐步建立、完善、共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实现水利工程地质数字信息做出贡献。

为适应“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现场、视频教学,实现课堂翻转,使学生更加快捷、随时随地地学习并了解专业知识以及时代需求[6]。“一带一路”+水利地质信息为我国高校人才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具有水利工程特色的高校我们应抓牢历史机遇,制定精准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快水利工程地质教材建设,改变水利工程地质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推行“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专业教师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专业人才,助力“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

5结语

在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伟大历史时期下,《水利工程地质》这门课更加彰显出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及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结合古今中外一些典型案例充实课堂,把课程讲解清晰透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具备野外地质现象分析判断能力,更好地运用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并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利工程及生态文明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王辉. 十八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2):136-137.

[2] 刘清友. 新时代地质类高校“地质+”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地质教育,2021(1):13-17.

[3]河南河长学院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正式揭牌成立,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2/420596.shtm.

[4] 张良侠,周德成.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地质地貌学教学效果[J]. 科技资讯,2017(3):212-213.

[5] 龙慧,陈文昭,胡萍,等.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地质教学探讨[J]. 科技资讯,2020(6):120-121.

[6] 付长静,赵天龙.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水利工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49):14-15.

作者简介:张兴胜(1978-),男(汉族),河南濮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地下水渗流侵蚀、地面沉降及城市地质灾害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No.202102310018)

作者:张兴胜 王江锋 张昕 姜彤

上一篇:职业素质培养论文下一篇:中学生科技发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