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理美学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的:探索护理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通过提高护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以及创造优美的环境来开展护理工作。结果: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享受了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扩大我院的知名度。

第一篇:护理美学论文

偏重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的护理美学教学创新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和艺术表达,它侧重体现生命之美,崇尚人“高、远、静、淡”的精神气质,追求平稳、和谐、适度的心态。护理美学是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在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方面,是得天独厚、相应相契的优秀资源,应成为护理美学教学的主要侧重方向。本研究对护理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革新、教材的更新以及师资的培养方向等,有很好的启发。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护理美学;护生

[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和道家,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第十二章);这一阐述导向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主要方向,即着重体现平淡素净,简洁醇厚的气质,以广泊宁静的心包容万象,洗净铅华,收敛虚浮,回归自然。且中国美学重视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强调审美的教化[1]。从医德角度看,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其神志,无欲无求。”这一要求,与中国美学的精神是一致的。

护士要具备自制、从容、娴静的心态,沉着、进取、忍耐的素质,以及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职业道德。成为集外在美与内在美于一身的白衣天使。并将自身的美德修养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和护理上。中国古典美学对培养护士职业人格和心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2]。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4],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6]。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护理美学的产生和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1?护理美学的产生

南丁格尔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护理学,并将其自身独有的人格魅力转化成护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实践中,在20世纪80年代,大众对审美的逐步深入追求,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关注与研究,很多临近学科也在其中不断的或多或少的联系起美学概念,现在人对健康标准的重新认识也使得社会对护理中美学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2?护理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患者身心的治疗之中,也是医学护理人员面对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及时调整并掌握的综合素质。随着现代化医学护理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有了更高的期望,患者入院后,首先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抑郁、消沉等心理情绪,有些甚至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易怒、暴躁、凡事迁怒于他人等极端态度,护理工作者在传统的基础护理程度往往不足以应对各类患者,因此,护理美学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调节护理人员自身情绪,也会感染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患者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患者当作单纯的自然人。护士不仅要具备娴熟的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技巧,良好的美学素质会很大程度挺高服务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

2.3?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整洁健康的外在形象是护理美学的第一扇窗,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抵触情绪,增加亲和力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外在仪表,在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方面多加锻炼,仪容以古典淡雅为主,中国传统美学中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诗境为灵魂,融书法、诗歌、绘画与金石篆刻为一体。其中以山水画陶冶性情最佳。国画擅用笔与墨,在挥毫之间,利用线条的流动飞舞,来展现个体生命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空灵、自由与淡泊,护理人员可在观赏过程中,感受从画面中流淌出的蓬勃生命力,胸揽万物的豪情,沉静崇高的意境,回归自然的安定纯朴等,这一特征也被李泽厚称为“人的自然化”[7]。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很多都注重表达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意识[8],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欣赏中做到真正亲近自然,身心安顿、天人合一,继而开阔胸襟,感悟生命的蓬勃生机和舒展心性的空灵自由。久而久之,护理工作者可从内而外展示出恬静,淡雅,大气,文中等优秀品格。

语言是护理美学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简洁的、节奏适宜的谈吐也有助于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十分强调音乐在塑造性情上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自由自在的音乐天地里遨游,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身心的纾解和满足,并在音乐的欣赏中完成性格的塑造和人格的提升,沟通自然,是培养人安定静止气质的最佳途径,思维清楚,表达才会流利,语言善于变化,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采取足够的时间来倾听,不急不躁,在了解患者自身特点后,采取因材施教,构思谈话方式,技巧,适当提问等方式,让患者有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品质。

护理过程中,娴熟的专业技术是一切美学得以致用的基础,必须科学严谨的操作,护理工作者的精湛技术水平往往更能让患者信任,病区的环境是患者心理情绪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上述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各种运用,同样也可以用于患者,比如在病区展示中国山水画、诗歌、书法,适时的播放传统音乐,从环境到个人,让患者充分感受五官的审美需要。

3?本科及以上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

这部分护生须掌握艺术欣赏背后的美学理论,了解中国思想精髓。艺术鉴赏还可增添书法、古典舞和诗词等,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更好的把握艺术表达的精髓,并自觉将审美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尝试去思考中国传统美学和伦理道德培养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运用。

美学属感觉认知学,美育是在感性直观和情感体验中培养性情与操守。相比指令式、规范化的伦理教化,更具感染性和有效性。但是一切美学护理应用的前提还是足够娴熟的护理技术做依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时时不断充足自己。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将美育与德育更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护理教育之中,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艺术欣赏运用到对病人身心的治疗之中,如音乐治疗、书画治疗和养花鸟的自然疗法等,还有待广大的护理专家和医疗专家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司庆燕.浅论中国美学的特色[J].岱宗学刊,2004,8(3):50-51.

[2]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77.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24.

[4] 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0-351.

[5] 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7:75.

[6]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8:268-269.

[7]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79-187.

[8]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5-118.

(收稿日期:2012-05-22)

作者:袁曦

第二篇:中国传统美学的护理美学修养教学

【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传统美学修养在护理美学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美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人们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及护理审美规律。结果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理提示一个完美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人际沟通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结论 美学与护理的联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传统美学给我们的启示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新时代护士的美好形象。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护理;美学;修养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中国传统医学医护是不分的,同时医务人员也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模式下,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护理美学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护理审美规律。如何让护理科研推陈出新,利用古今中外的护理美学精华来发展护理理论,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养,以更好地为患者及周围的健康人群服务。汲取值得学习的经典,2015年1~6月,我们在2013级护理本科生进行美学意识的渗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以飨护理同仁。

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系本科学生1-7班314人为观察组对象。

2理论依据

2.1中国传统美学修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1]

中国哲学重在对生命的感悟,视宇宙和人生为浑然一体的大生命。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精神内涵,与医护人员以保护生命为神圣职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儒家美学强调人与宇宙、与自然、与群体以及与自身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建立适度的原则,力求使人情感舒适、情绪稳定,将“安、定、静、止”的工夫充其极,儒家之美,即追求这种个人与社会、宇宙、自然和谐宁静的天下大同。道家美学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气。庄子痛感生存的不自由,欲望的蛊惑和知识的羁绊,使人丧失了真实的生命意义。他追求“天放”于宇宙和自然之中,浑然忘却物我对立的自在境界,在超脱、博大中体验游鱼之和乐。同时,道家倡导的饮食休息和锻炼的方法,以及从琴棋书画、茶道以及畅游山水之法,也能直接用于护理养生之中。禅宗美学展现物我两忘的圆融之境,即“自在圆成”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大量禅味浓厚的作品,欣赏之,在一片安详宁静中,便能抚平紧张、动荡、烦躁与疲惫的心神,还生命以能量。

2.2循序渐进培养个人的美学修养

三字经里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假如一个人最初习性为1,每天积极学修养自己,或者努力和身边好人学,随顺身边的客观规律,不随顺自己的习气,请看下列公式:

1.01^365=37.78

0.99^365=0.0255

这个数据表明,人是可以学的好的,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学习,可以做到至善之美,“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至于至善。”

3结果

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比学习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职业认同感,增加职业自豪感,提升自我形象,提升审美能力方面都分别有较大提高,P<0.05。

4讨论

4.1护理学生首先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孙思邈[2]《大医精诚》篇“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医学护理是极其精细的艺术,理论实践纷纭复杂,医学术语条目繁多,良好的业务素质是为患者服务的基础,是构成护理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精湛的业务素质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使病人在心理上感到满意,产生安全感,乐于接受护理人员的服务。护理学生应该肯吃苦,肯奉献,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深入护理义理,精勤不倦,克服心浮气躁心理,克服急功近利习气,“为学如春天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互联网学习,虚心向水平高的人学习。沉静下心来,终究会学有所成。

4.2护理职业道德美

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面对的是人,是宝贵的生命,是与生命,健康相关联的工作[3]。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在美,指人美好的思想情感,高尚的情操、道德等。心灵美反映在护士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上,护士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遇到患者时就会产生同情并愿为之解除痛苦。护士的心灵美是护理美学的命脉,没有心灵美,护理美学将成为无本之木。因此,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为照顾病弱,为促进健康,无私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的事迹,为自己找到了所向往的方向,一个能将愿望付诸实现的方向,那便是成为一名高尚的护士。

4.3护士职业形象美

护士职业形象美包括护理人员的外在美和护理人员的内在美[4]。护理人员的外在美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护士的仪表、体态给人的美感享受,即护士的容貌、形体、服饰、行为举止等。护理人员的内在美是指护理人员本身蕴涵的美,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美好的心灵、善良的行为以及高尚的情感与情操。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护士的言语和行为以及外在美的表现传达给他人的。护士职业形象美是指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交相辉映的整体美。护士眼神内敛,望之庄重,不做作,不阴沉。对于病人形象好的注视不超过3秒,可以行谦逊之注目礼;而对于别人的偏长时间的注视,其一反思自己是否装束过于华丽,另一方面表情凝重,庄重,保持心境纹丝不动。

4.4护士礼仪美

《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良好的护理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是靠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逐渐形成的。我认为个人的原动力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应该在日常中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失礼行为,锻炼自律性。不断提醒自己作为护理人员应有的礼仪,展现护理礼仪美的风采。而在学校我们也得到了老师的指导,进一步了解了护理礼仪美的内涵和深意。通过对护理礼仪美的学习,学会许多护理礼仪知识,了解了不少平时不注意的细节。我觉得我应该从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做起,认真学习护理礼仪,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护理礼仪。相信经过努力,我在护理礼仪方面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一个人发达之前,必先让他的智慧发起来。他有一分智慧,就有一分福分。智慧一发,轻浮的人也变得诚实,放肆的人也能够收敛,变得厚道、恭谨了。而《易》曰“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培养护理人士的恭敬心恰恰是给护生增加人生的智慧。

4.5护士语言美

语言是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沟通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5]。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学习与提高,提高个人修养。发现别人的优点,要有2种优秀的品质:(1)仁爱豁达;(2)独具慧眼。仁爱豁达,使我们对别人的优点不嫉妒,不忽略,不排斥。独具慧眼,使我们对别人的优点洞若观火,察徽知一览无余。人人都有值得赞扬的东西,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寻找,去发现,并且你是否有勇气承认它。如果我们护理人员善于发现患者的优点,我们甚至会把一些本来似乎该批评的事变成值得表扬的事,从而善于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切实感受患者的心身痛苦,得到患者信任。正确运用礼貌性,鼓励性,安慰性言语、解释性言语等多种职业语言。给予最恰当语言交流。使患者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对于病人及其他义务人员的隐私给以保密,尽可能给予方便,话语间学会礼让。

4.6护士的奉献美

护理本身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6]。事情琐碎复杂,工作压力大,部分地区还不被人所认可。而现在在校的护理学生以及刚毕业的护理人员都是80-90后,独生子女居多,自小过着非常顺心顺意的生活,同时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西方国家的学习重视技能培训而忽视素质教育,使护理人员刚刚走向工作岗位而感觉吃力。护理学生及其初级工作者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被周围环境左右,而无法保持自己心情的平静,而平静的心情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大环境。因此培养个人对平静心情的修养,不愠不火,厚德载物,做事情时候手在动心在静,有条不紊。

【参考文献】

[1] 袁曦. 偏重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的护理美学教学创新[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15): 156-157页.

[2] [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第一卷,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08-01.

[3] 作者不详. 学习护理美学心得体会[J]. 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8521890901.html, 2014-06-06.

[4] 杨歆丽. 探讨美学和赞美在现代护理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1, (04): 191.

[5] 肖冬梅, 吴秋霞, 张秋娟, 等. 护理美学浅谈[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 15 (7)下旬刊, 637-638.

[6] 邓暑芳,黄红玉,李小英, 等.护理美学充分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8):756-757.

作者:贺棋 戴叶花

第三篇:护理美学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应用的体会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通过提高护士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以及创造优美的环境来开展护理工作。结果:病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享受了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扩大我院的知名度。结论:将护理美学渗透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与享受,使病人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其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增强其治病信心。

[关键字] 护理美学;放疗科;护理工作

美的领域和世界一样浩瀚,美的步履与人类的历史证明同样漫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类在孜孜不息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孜孜不息追求着美的享受。[1]现代护理模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人们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照顾,满足患者的需求以外,还提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和美的需要。大多数放疗科病人就医时病情属于中晚期,均需行放疗及化疗,头颈部放疗会出现色素沉着,严重的会出现放射性皮炎,化疗会引起脱发,病人不仅忍受疾病的折磨而且还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以及容貌上的改变,因此护理美学在放疗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护理美学在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使病人在得到护理治疗的同时也能满足病人美的需求。通过感知促进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改善,对疾病的转归起到积极作用。我科于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应用护理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在护理工作中是提高护理质量、营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11年以前和2011年入住我科的200例患者,男110例,女90例,年龄35-65岁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200份﹙放疗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病人对护士的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回收195份,应答率为97.5%。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通过对我科护士进行护理美学培训及改善病区环境,护士将护理美学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将美学知识渗透在放疗科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使病人在与癌症作斗争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唤起病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使他们更好配合治疗及护理,获得优质的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1.2护士美的内在体现

1.2.1专业的责任心及同理心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敢于承担责任,对病人一视同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放疗科多数是恶性肿瘤患者,很多病人刚被确诊时均处于否认期,难以接受生病的事实,对治疗和预后感到无助。对刚入院患者介绍医院、病区环境和同类治疗的开朗的病友或成功病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及权力,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治疗过程中美的体现方式。

1.2.2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技能理论知识扎实,对病人提出有关疾病康复知识的问题时,能做出及时合理完美的回答。中晚期癌症患者均需要放化疗,尤其是头颈部放疗病人,由于放化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咽喉疼痛及放射野皮炎,放疗病人会引起张口及颈部活动受限等后遗症,这需要护士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指导患者如何应对副作用及减轻后遗症,还需要护士具有营养学方面的知识给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护理操作是护士素质水平能力的最具体、最集中的体现,护士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动作干净利索,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审视每个细节、环节,使每项操作的每一个动作符合标准。放疗科多数病人须同期行化疗及支持治疗,为保护血管、防止化疗药渗漏一般须给患者留置PICC管,这需要护士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不仅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可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给放射性皮炎患者处理伤口时操作熟练、动作轻柔,给病人行导管维护等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表现出和谐有序、规范娴熟、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一切都表现得稳重、准确、轻柔和敏捷,充分体现技术娴熟与业务精练,使护理对象产生信任感,愉快地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对于女性病人颈部的色素沉着,可指导病人外出使用真丝丝巾进行遮挡,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1.2.3有主动性及进取心现代社会科学突飞猛进,病人对健康知识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护士不断的接受继续教育,吸收新的技术和技能,在护理专业领域中不断地创新及开拓,随时以最新的方式护理服务对象。健康教育知识能带给病人更多的信息,也使病人对护理工作人员更多的信赖。

1.2.4良好的观察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护理实践过程中,护士需要应用科学思维来分析解决护理问题。患者化疗加同期放疗,副作用会加重,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比如鼻咽癌病人咽喉疼痛高峰约在放疗30-36戈瑞左右出现,化疗病人白细胞降低约在7-10天左右降至最低点,因此护士必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复杂临床现象进行观察,独立思考,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主管医生,使病人的病情变化得到及时处理。

1.3护士美的外在体现

1.3.1有端庄的仪表及表率作用规范护士仪表、行为,要求着装统一,合体整洁,表情自然,面部略施粉黛,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觉。护士好的形象,会给新入院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对因放化疗而食欲不振身心疲惫的患者,看到护士美好、简洁、健康的形象,会让他们有一种赏心悦目、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可增加其食欲,促进病人康复。

1.3.2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护士个人应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人际沟通技巧,重视人际关系在护理关系中作用。和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时采取倾听、重复、提问等方式,让病人更好掌握宣教内容。护士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及时满足服务对象的身心需要,使服务对象真正接受科学的整体的全方位的现代护理服务。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对于涉及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等方面的问题,护士则须使用诚恳礼貌、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促进双方良好的沟通,此外,鼻咽癌患者住院时间长,有时难免觉得无聊,护士在与他们聊天时适时恰当的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护患关系变得愉快、亲切,改善患者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

1.4.营造美的病房环境癌症病人住院时间长,病区设有休息区,备有象棋、扑克、书报、杂志等让病人娱乐。布置温馨优雅整洁的护理环境也是美的体现,注意病房的颜色、声音、光线的调节,使环境既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鼻咽癌放疗病人常规予鼻咽冲洗,保持病房无臭味,放疗加同期化疗病人,胃肠道反应重,出现恶心呕吐时工作人员应及时予清理呕吐物,保持病房清洁无气味,并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放射野皮炎患者,渗液多者及时给予清洗,暂停放疗者选择合适敷料覆盖,保持被服清洁,让病人感到舒适,也可避免影响同室病友情绪。放化疗病人食欲差,病房应设微波炉并做好使用指导,保证病人能随时进食温热食物,保持营养充足,提高抗病能力。工作中要做到动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病房阳台摆设鲜花盆景,令病室美观,增添生机,非休息时间适当放一些轻音乐,陶冶病人性情,排除患者心中的孤寂和消沉,提高生活的情趣和乐趣。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1.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护理美学后,病人满意度较应用前明显改善,我科护患纠纷率明显减少,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表1护士在工作中应用护理美学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1年的调查和研究,将护理美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应用于鼻咽癌病人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护患纠纷,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4]。

3.结论

南丁格尔强调“护理的工作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士必须区别护理患者与护理疾病之间的差别,着眼于整体的艺术”。[1]通过探讨护理美学对鼻咽癌病人的作用,结果显示,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应用护理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指导护理实践,同时,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可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和美的享受,产生愉快的心情,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使病人获得优质护理,从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姜小鹰,主编.护理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105﹚.

[2]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3]李欣,贺清明,杨瑞.从护理美学角度谈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理实践与研究,2004,6(5):82.

[4]郎静,裴小玲,徐娟.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的应用和作用.临床合理用药,2010,3(2):56-57.

[5]冉秀丽.护理美学在烧伤科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819.

作者:唐菊花 朱艳仪 廖志伟 范丽莉 刘炽华

第四篇:谈护士学习护理美学的必要性

文献标识码:C

护理美学是在整体护理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是研究护理工作审美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护士学习护理美学非常必要。

1 护理美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她将美学理念渗透到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活动引起社会学甚至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兴趣,诸多邻近学科纷纷向美学渗透,加之现代人类对健康的重新认识,引导了社会对护理美的追求,护理美学应运而生。

2 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病人入院后,往往有特定的审美期望,希望得到护士的充分重视、热情接待、周到护理和认真治疗。为适应个性化护理,护士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护理审美素质,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对美的需求。有研究显示,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关调查,结果病人对护士形象美中满意率最高的为仪表(90.18%),最低为人文关怀(60.94%);语言美中病人对心理沟通满意率仅51.23%。这就要求护士不能用传统的生物医学观点把病人当作单纯的自然人。而应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在懂得人、了解人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各种治疗与护理。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环境,让病人感受到生命与生活的美好,从而达到生理、心理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树立起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强护理美学的学习,并将其切实应用于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去。护理美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对于病人的康复有很大积极意义,美的语言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良药,美的仪表能提高护士对病人的亲和力,美的行为能培养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美的技术能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美的环境能带给病人舒适感等。

3 护理美学的临床应用

3.1规范护士仪表、行为好的形象可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增加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导护士在仪表、行为中体现护理职业特点的外在美,如护士的服饰、仪容、姿态、风度等。护士仪容以庄重典雅为美,应面带微笑、着装合体、干净整齐;面部略施淡妆,不配戴首饰及粗大的耳饰、项链,给病人以美好、简洁、健康的形象。

3.2注重语言美护士语言美直接影响到护患关系。护士与病人交流中应注意谈话技巧,采取倾听、重复、提问的方式,让病人感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被理解、重视。对不同的病人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3.3注重操作技艺美护理技术美表现在护士为病人提供各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以科学、严谨的操作原则和程序以及护士精湛的技术水平为基本内容,表现为护士操作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掌握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护士体态要优美,动作自然等。

3.4改善病区环境病区是病人接受治疗及休养的地方,病区环境是指病人周围的一切事物,最能体现病人“五官感受”基本的审美需要。为此,环境的设置应尽量体现舒适、整洁、空气清新、功能完备等特点。

3.5强调护士品德修养高尚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重要的素质之一,医院应注意培养护士职业责任感,树立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病人一视同仁、真诚相待。

4 小结

护理美学在医学护士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护士应主动将护理美学列为自己的必修课程。力求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进一步热爱护理专业,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培养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明确护士的仪表美、操作美、态度美、语言美、心灵美和情操美要求,从而形成尽善尽美的“天使”形象。

作者:罗春红

第五篇:护理美学融入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大。人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已经不仅仅要求医疗手段的高超,还对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医疗手段与护理质量缺一不可。本文主要研究护理美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核心理念以及价值观,并对护理美学融入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过程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以满足人们在医疗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更多要求。

关键词:护理美学;基础护理教学;效果研究

一、引言

医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以服务对象为第一要务,因此,护理工作必须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护理活动,调整护理活动中病人的身心状态,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全程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生命特征。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临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也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情况,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基础护理教学与护理美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护理人员,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二、护理美学的核心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水涨船高,人们对于身体的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重视。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医学模式处于一种不断进化的情况之中,而护理学科也发展地日益成熟,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护理工作也蕴含了更多的内涵,其工作意义已不仅仅限于照顾病人的日常起居以及“打针换药”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护理学的理念对病人的心理、生理进行全面地护理,尤其是面对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恢复期的护理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速度以及康复程度。如果病人在恢复期不能得到很好的护理,有可能导致病人的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病人的病情发生反复,不能彻底战胜病魔。根据护理美学的核心理念,护理人员的任务是为了保证病人的劳动能力尽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身心状态都达到最好的状态,是护理工作最崇高的目标。

护理美学是对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审美规律进行系统地总结,不仅要对病人的生理状况加以重视,还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根據每个病人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安排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致力于营造一个好的医疗环境,好的医疗环境有助于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病人战胜病魔的过程提供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研究病人的实时心理活动,通过整合病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身体恢复情况,分析心理状态与身体恢复情况之间的具体联系,加强自身的整体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以塑造更好的护理形象。[1]护理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护理美学核心思想的培养,深入理解核心思想在护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注重护理美学思想与护理过程的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护理美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护理美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整体素质优美是占据最重要地位的一个环节,护理美学是一门将基础护理学与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学科。[2]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加入护理美学的概念,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此外,还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对护理质量的高要求,护理美学已经成为基础护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加深护理专业学生对于美学的概念理解,教师们要充分发挥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主体引导作用,在《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中主动地渗透护理美学的思想,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下面我们对护理美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开展的初期就实施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学的有机结合措施,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渗透护理美学理念,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形象方面、心灵方面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语言方面的审美能力

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否合理关系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合理的语言开导有助于帮助病人缓解紧张的情绪,对于病人身体机能的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基础护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还原临床的真实场景,比如将病床的编号、病人的性别、病人的年龄、病人的生理状况、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病人的患病部位、病人的病情发展等都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的过程中尽可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在模拟临床现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病人一对一进行护理,考察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的语言能力,并针对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当之处进行训练。[3]比如,对待刚进行治疗的病人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用比较柔和的语气让病人放松心态,配合后续的治疗;对待即将出院的病人要使用“多保重身体”、“平时多注意休息”等祝福性的话语;针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根据病人的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合理采用适当的话语进行解释。通过语言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审美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和整体形象。

(二)培养学生形象方面的审美能力

护理美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具体应用,要重视对学生形象的提升,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够给病人更为直观的心理感受,也是保持病人心情愉悦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教学的有机结合要求:一是学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的过程中,每次进行护理基础实践课程之前都应该注重衣着的大方得体,对于面部妆容也应该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二是时间观念要比较强,在上课之前就应该提前准备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器械,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护理习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能够做到时间观念强、工作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三是上课的时候师生互相评价各自的着装,并为对方打分,以此来刺激学生们在护理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更直观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着装;四是注重对形体姿势的训练,包括护理过程中如何走、如何微笑、如何推车等姿势,这能够给予病人美的享受。

(三)培養学生的心灵美

在护理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许多身体发出难闻气味的病人,还有很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耐心以及工作量的病人,面对这些病人,护理人员需要表现出更为温暖的护理行为。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教学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进行基础护理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心,提高学生对于护理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在基础护理学中充分体现出护理美学。

四、结语

护理美学融入基础护理教学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护理能力,使得学生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对病人做出更为全面的护理,并很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形象,能够培养出更多形体优美、大方得体的全面型护理人才,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助于基础护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秋霞.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合护理美学的效果[J].时代教育,2016,(06):48.

[2]滑卉坤,周燕,郭丽霞,孙健.护理审美教育寓于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6,(12):92-93.

[3]孙承欢,王松梅,张争鸣,曹春兰,金靖,沈海文.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融入护理伦理学知识的效果评价[J].卫生软科学,2014,(04):239-241.

Study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Aesthetics in Basic Nursing Teaching

QIAN Ying

(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Yongzhou,Hunan 425006,China)

Key words:nursing aesthetics;basic nursing teaching;effect study

作者:钱颖

上一篇:行政法论文下一篇:护理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