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地域文化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我国风景旅游区的新增数量与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是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理论指导以及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所以存在一定忽视,在开发设计时并未凸显出地域特色。而地域文化作为对一个地区人们生存状态、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应当在当地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中予以融合。因此,本文将重点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应用原则及可行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旅游区地域文化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游区地域文化论文 篇1:

民族文化旅游区地域景观设计研究

摘 要:近年來,旅游业的兴盛与大众对旅游文化的内涵需求相倚相长。在尊重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撑是值得探索的。随着旅游业的浪潮,贵州省文化产业开始觉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市场机会,如何打造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旅游区域,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旅游区域的景观建设,最终更好地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进行传承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文章分析探究贵州旅游区存在的景观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意见,以提高旅游区景观品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支撑。

关键词:民族文化;地域景观;旅游区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大学人文社科项目“现代应用设计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技艺传承面临问题研究”(GDQN2016017);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苗族银饰装饰纹样研究”(2016ssd17)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11CG126)研究成果。

全民旅游热带来的消费市场,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类旅游景点也如春笋般涌现。然而大部分旅游区,只是对某个自然景点或人文故事进行简单批量化的单一包装后就被迅速投入市场,这样千篇一律的旅游区域势必造成审美疲劳,最终被大众抛之脑后。早期的旅游区“西式化”雷同再到如今的“传统中式”建设雷同,使得民族地域特色慢慢迷失。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环境下,大众对文化型旅游意识转变逐渐明显,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旅游景观设计受到更多旅客的青睐。这些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等深入挖掘提炼,将民族元素融入公共空间景观元素中,进而营造具有民族色彩的文化旅游区景观。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多元的民族文明,同时地理阻隔也使其完整地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当代大众对民族原生态景观越来越欣赏和推崇,在尊重民族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与时代需求的相互融合,打造时代性的具有地域文化的旅游区,这些旅游区景观将会让大众大开眼界,既满足了猎奇的心理,又能身临其境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本文就以贵州省为例,分析贵州省当前旅游区景观建设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将民族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在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要点,以期对今后的地域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2/3,多达611万平方公里,而总人口仅有1899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10,多种民族文化是我国的特色文化属性,也是富裕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精神基石。据统计,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特色的民族组成结构将会带来有多民族丰富多彩地域文化属性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多民族聚居的贵州省,众多文化交织中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除汉族外,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等17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为旅游区的形成提供了优质的基础。

“多彩贵州”是贵州省于2009年提出的发展口号,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贵州省的旅游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受到了各地游客的好评。2016年,贵州省对旅游业再次进行战略部署,将旅游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长板”之一。同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联手中国旅游大数据联盟机构共同发布的“全域旅游国家发展指数”测评结果显示,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程度及水平走在各地前列,贵州省排在省域的第9位。近十多年,贵州省旅游规模飞速扩展,旅游思维不断优化,旅游意识逐渐全民化。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州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带动大量的旅游产业增长,多彩的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贵州省政府及全民对于区域文化旅游的重视和热情,以及省旅游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多民族聚居的贵州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在迅速崛起的同时,由于旅游开发的商业性,也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贵州省内一些旅游开发商为迎合市场需求,把握市场风向,迅速推山盖楼,片片旅游区一夜拔起。这些粗糙的景点建设,没有经过对实地的深入推敲和系统的规划,只为争取经济效益,破坏了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内涵,千篇一律的旅游景观造成了游客的审美疲劳,无法实现旅游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基于丰富的自然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打造具有本土民族的特色旅游景观也是值得探讨的。

二、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区景观设计现状

贵州拥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宝藏,拥有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7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大量的民族旅游景点在被打造的同时,也应考虑量体裁衣式的配套设施建设,并结合现代人文理念,预判迎合未来游客的多重审美维度及需求,达到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目的。民族旅游景点的打造最主要的就是景观设计,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等元素的挖掘,营造标志性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的带有经济效益的旅游区域。由于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旅游开发者过于商业化以及大量汉族文化的涌入,贵州这片众多民族聚集的净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 本土民族地区传统景观的破坏

传统民族特色建筑以及原生态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在市场化的促使的背景下,大量的外来投资者以及本地经验不足的旅游开发商没有思考性地进行“美”的设计。比如木结构的吊脚楼周围,统一用徽派的白墙青瓦进行围建,甚至为了高效地构建,内部用钢筋水泥框架结构,表面拼贴木材。因为毫无原则的“前期设计”,后续维护更是没有章法,经过参差不齐的建设后,整个旅游区变得极不协调。而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侗族鼓楼、风雨桥,布依族、水族的吊脚楼,苗族的芦笙堂、戏楼等传统民族地区传统的空间景观,都是经过当地建造者世代相传,一钉一铆慢慢揣摩而来的,现代的“每天一栋楼”的快节奏无法复制。

(二)旅游市场加速民族地域文化的消亡

大量的现代审美注入原生态民族区域,加速了当地人的汉化。为了更好地迎合旅客的消费需求,大量的旅游区域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城市需求体验相结合,打着“创新高品质体验”的噱头,把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包裹上本土地域文化的外壳进行宣传。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与外来游客进行交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普通话,而像水族水书这一类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字和俚语却被人忽视,逐渐消逝殆尽。大量的本地年轻人片面关注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忽略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用快餐式的眼光舍弃很多传统文化,夸大包装部分文化,打造所谓的传统文化体验。

(三)旅游区地域文化打造方式的雷同

近些年随着贵州省对旅游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大量的旅游区景观设计方案涌现。求量不保质的心理造成越来越多的设计者结合互联网资源分析,利用现代的手法对旅游方案进行拆分拼凑,导致旅游区文化内涵的缺失,特色地域文化无法得到彰显,众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无法被世人所知,从而逐渐被掩埋消亡。快速的流水线式的设计,往往是将同一个公共设施模型用在大江南北,在景观设计中一张图纸多用,以达到最快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使得众多旅游区域落成后给游客乏味的视觉和感知体验。此类毫无特色的旅游区怎么能长存呢?

(四)景观设计匮乏导致游客消费不饱和

据统计,贵州省旅游收入增速居于全国前茅,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30%以上增幅,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巨大的营收增幅中,主要经济支撑主要以“景区门票”的形式积累。例如平坝樱花农场风景区,除了周围的大门的基础治安,数百里内的风景区、饮食区和游客休息区都十分匮乏,游客无法在此停留进行消费。受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消费审美影响,单纯的传统景观和历史文化难以吸引游客,只有利用现代景观的手法,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以尊重为前提探寻原有的材料,融合手工技艺、人文风俗的元素,带给消费者丰富的感官体验,达到多个维度的经济提升,才能使传统的地域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让旅游区的意义得到真正的彰显,拉近消费者和自然文化民族内涵的距离。

贵州省的民族文化旅游区是一个名片,代表着贵州这片沃土的形象及特色,若打造这一特色绚丽的名片,需要将其特有的生態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出发点,营造能够体现地域底蕴和民族文化的旅游区域,通过地域特色的合理利用带动地域经济。

三、民族文化旅游区地域景观设计的四个维度

民族文化(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是各民族在其历史繁衍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地域民族特点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命脉根基。地域景观(Territory Landscape)是存在于一个地域范围内的景观类别,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一个高品质的民族旅游区域,需以本土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为基础,通过对主体建筑、公共构筑物以及空间环境的综合把控,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环境。在设计的把握中需考虑自然环境、文化审美、文化参与等维度,带动地方经济达到文化经济双赢的局面。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

当代,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交织共融。任何人为环境都是属于自然环境的,在大众改造自然景观的同时,人为景观和自然景观又形成一种新的景观。例如,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吊脚楼建筑形式,属于人为环境。它是经过千百年人类的智慧创造,为顺应贵州多变的山体地理环境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其将人为需求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在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需求平衡点。但是随着时代进程的发展,贵州省千百年来的自然平衡逐渐受到了考验。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百年难遇的旱灾,贵州省水资源丰富的六盘水地区,由于近些年快速的城市发展以及过度的采矿开发,导致水资源的污染打破了生态红线,造成数万人受灾。因此,在发展人为环境的同时,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有机结合开发与保护。

环境是因为具有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而存在的,因其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独特性而拥有艺术审美的属性。旅游区域的设计需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利用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产物、空间、色彩、肌理等元素进行现代理念的诠释,表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情感,让体验者真正领略到民族地域的特色内涵。例如,湖南省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稻田博览园(图1),巧妙地将田间耕作当作现场表演的一部分,在吸引游客进入景区的同时(图2),保护了传统的原生态稻田种植景观和当地村民古老的生产模式(图3)。参观者在观看现场劳作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参与多项消费环节。当地通过对已有自然环境的设计最终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回看贵州省,全省土地面积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现被挖掘的诸如梵净山、黔灵山、雷公山、飞云崖、古生物化石群等一系列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丰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符号,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区域的打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在旅游区域开发设计进行中,打造诸如“地热温泉之行”“瀑布漂流之行”“峡谷地质科普之行”“古生物探索之行”等一系列以贵州特有的自然资源为主体的主题旅游线路项目。当然,景观线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都应以尊重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平衡为出发点,利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手法打造“天人合一”的旅游区域景观空间。充分挖掘贵州省多样的特色自然资源,将自然空间利用起来带动地域发展,最终回馈于对自然空间的保护中去。

(二)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文化是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能够被世代传承的民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观念等民族意识形态活动的产物。民族文化创新繁纷复杂,文化创新应是结构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是一种文化呈现机制的再造。文化创新不是完全丢弃传统,若那样会失去本质,失去设计的灵魂。现今时代的大众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及书籍等媒介间接地了解这些文化的瑰宝,近距离实地感受大多是到实地中去,也就是“文化旅游”。现阶段贵州省旅游区域的民族文化呈现方式极为单一,现存景区主要以民族博物馆、景点参观、便民小吃街等传统方式进行呈现,这样单一的项目设计无法留住旅客,更无法将贵州民族文化带向市场。

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追求,国内的旅游区设计已经随着大量的旅游区域建设步伐快速发展和更新,民族文化也应以现代创新的理念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得到更多人的认知和传播。例如,张唐景观事务所于2018年阿那亚儿童农庄项目(图4)的设计中,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整体规划定位方面,运用海星、海螺、鱼(图5)等生动的造型进行组合,将自然与童趣文化进行巧妙融合。在细节设计方面,进行符合儿童农庄文化的景观小品设计(图6),利用现代科学分析与制作工艺将水车和灌溉相结合,在给孩子带来趣味性体验的同时,拉近了孩子与水车灌溉这一传统农耕文化的距离。

就贵州省而言,聚居着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的1/3,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是贵州省极具地域色彩的名片。厚重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交融,在各族人民勤劳聪慧的劳动中产生数不胜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刺绣、银饰、蜡染、建筑艺术、编织工艺、土布制作、傩面具、漆器、马尾绣、石刻雕塑、牙舟土陶等民族特色丰盈的本土文化和表现形式。在现代区域景观的建设中应时刻考虑将这些元素运用到整个设计中。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这些具有强烈色彩符号的艺术元素运用到整体的线条造型、色彩氛围、游客景点动线、景区文化宣传中去。现代具有创新设计理念的景区需分析其独特区别于其他旅游区域的民族文化,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民族文化打造出全新的感官体验。

(三)注重参与者的体验性与参与性

以人为本在景观艺术中具有核心地位,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在各个层面都应充斥人文内涵,这也是在景观设计纷杂的项目中具有秩序与定量的标准。现代产生的景观主要因人为因素形成,是为了满足人为需求的一种人为现象。一方面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满足大众行为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关注大众心理层次方面满足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交融的关系。相互交融的形式和审美体验就是设计师们所需要斟酌思考的。当今大众所见的各类公园与自然旅游区存在的诱导大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实施项目,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但是高速崛起的旅游业所带动的大量新興设计项目,无法给设计师足够的时间考虑人与环境的结合,千篇一律的视觉化的造型简单拼凑和空间基本的盗用雷同,忽略大众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更无法使旅游经济获得持续性。

现代的景观设计方式众多,大致归纳分为五类:一是利用现代高科学规律和现代制造技术结合,吸引旅客参与景观环境中。二是通过炫目的色彩、符号、造型吸引大众的猎奇心理,通常这种手法主要出现在城市景观中。三是通过对大众的科学调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新的满足需求改善体验感的景观设施进而吸引大众进行体验参与。四是通过现代的手法加入娱乐性质的趣味设施,提高参与度。五是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制造符合地域文化的景观设施,进行文化创意的传递。例如,2018年在建筑师刘家琨设计的蛇形美术馆北京展厅中进行的、由URBANUS都市实践设计的具有张力和大众参与性的“地图游戏”(图7),整个活动通过现代数据将乾隆京城地图和现在北京卫星图进行对应(图8),让参展的游客参与“寻找北京”的趣味体验(图9),通过在观赏中增添现代感极强的体验活动,使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回忆老北京的文化历史,极具体验乐趣和文化传递的意味。

贵州省景区现有的旅游模式主要依靠大型景区,由于现代信息的交流频繁,部分景区存在创新设计意识,但是植根于本地文化的参与模式十分少,例如苗寨风景区具有创意参与性的体验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镇的DIY泥塑。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景区开发者对于参与性体验的意识逐渐觉醒,但重视程度仍需提高。这对新兴设计师而言也是巨大的机会,新兴设计师可以基于地域文化进行创意项目的延展,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在趣味游戏中挖掘贵州神秘的民族文化,为这片沃土着迷。

(四)注重打造经济地域文化互利格局

文化内涵通过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对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经济运行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避开了过度开发的进程,贵州省保留着大量的民族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优美的山水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亮点,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及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促使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区域景观设计为地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动力。贵州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依托旅游市场发展旅游农业、旅游商业,取得了大面积脱贫致富的效果。在这个经济时代,独特的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地域景观设计必定吸引来有着高品质消费需求的消费者,进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民族文化的地域景观设计能够唤起游客潜在的购买欲望,或者说,好的旅游区景观设计挖掘出了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并制造了消费机会。

另外,由于旅游区域景观的设计要求、材料和表现方式都受制于地域的经济水平,因此,旅游区景观的水平质量的提高是以地域的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近十多年,贵州省旅游业市场逐年得到重视,游客们的物质与心理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旅游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想法,地域经济发展为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平台基础和设计的思路方向,因此设计者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思考,通过对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进行高品质的景观设计活动,从而带动地域经济发展,为进一步的区域景观设计的落实夯实基础,为区域文化形象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的双赢。

贵州省出现“门票经济”的旅游景区现状,主要是因为缺少周边附属经济模式。在设计中需要加强多地域民族文化的周边设计,进行整体的规划把控,杜绝“整体散乱,指性不明确”的现象,对大小规模的经济产业和作坊进行科学的定位设计。增加多维度的消费模式,设立具有创意形式的消费模式,突出主要地域民族文化的打造和烘托,以适应多种消费层次人群的需求。贵州省还应进行适量的旅游经济的旅游规划,逐步带动地域旅游经济,打造特色地域经济新格局,营建特色民族景观氛围,达到设计品质与地域经济的双赢格局,力争成为游客旅游度假的首选地。

四、结语

旅游区域的景观环境无法剥离地域民族文化而孤立存在,新兴旅游区域景观设计方式必定需要基于地域民族文化才能达到内涵高度,才能将民族地域文化渗透入游客的意识中。旅游业蒸蒸日上,配套建设和营造品质也都如日方升,旅游业建设水平、品质需求都在进步,我国的地区景观形态发生改变的同时,必须要反思在旅游业高速发展和景区千篇一律的现象,设计者尤其应该警醒: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内涵的消失与地域景观形态的危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贵州省原生态的自然旅游区现存形式较好,杜绝快速发展的旅游经济对地域文化的损坏,用现代的思维模式打造特色新颖的民族地域旅游区,通过对区域景观的设计对贵州地域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必定要注重对民族地域设计的思考。旅游区域的设计创造离不开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设计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效应的实现也离不开受众的共鸣和消费的兴趣,这也必然决定了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区域景观设计创新中对于民族內涵和地域特色的关注。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将丰富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区域的景观设计中,用设计的语言打造现代的景观视觉效果,让旅客体验异域风情的地域文脉,有利于赋予旅游区域更多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国敏,何菲菲.“全域旅游国家发展指数”首次发布贵州在省域中排位第9[N].贵州日报,2016-12-11.

[2]王紫萍.贵州省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4(2).

[3]任朝阳.营造城市当地景观特色的方法探析以泰安市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2010.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李永刚.文化如何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经济学家,2012(2).

[6]陈娟.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7]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北京林业大学,2005.

[8]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J].华中建筑,2002(6).

个人简介:

张超,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创新基地副主任,贵州大学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贵州省广告学会副主任,贵州省民族博览会评审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贵州省陶瓷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民间艺术创新设计、少数民数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

杨硕,贵州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张超 杨硕

旅游区地域文化论文 篇2:

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风景旅游区的新增数量与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是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方面由于缺乏成熟理论指导以及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所以存在一定忽视,在开发设计时并未凸显出地域特色。而地域文化作为对一个地区人们生存状态、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应当在当地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中予以融合。因此,本文将重点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应用原则及可行策略。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融合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文思想的传承与弘扬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不同地区产生的地域文化各有差异[1]。在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融合应用,不但能提升景观设计水准,增强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也能促使人们对地域文化产生认同,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原则

1.统一原则

对风景旅游区进行景观设计,需要将其放置于周边自然环境、地区城市的整体中进行综合考量,所以地域文化的融合应用必须遵循统一性原则,不可在狭小的固定空间内进行单独设计,而要保证无论是景观小品、景区道路,还是植被、建筑等方面设计,都要实现风格统一。

2.传承原则

地域文化在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要体现出文化的传承性,所以要借助先进材料与技术进行适当创新,基于对地域文化深入调研与了解的基础上,在设计中保留地域文化中独有的民风民俗,为游客呈现出具有最本质地域文化的景观。

3.保护原则

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中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采用绿色无污染材料,避免后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不能为了体现地域文化而罔顾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遵循环保原则。

二、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策略

在对风景旅游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重视地域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要如何促使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实现自然景物与人文的有机整合,则需要掌握可行策略,助推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发展。

1.深入理解地域文化

要实现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必须要对地域文化有全方位、深刻地了解与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将文化内涵在景观设计中凸显出来,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风景旅游区的景物同样具备地域属性,能够对地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直观反映,也与本地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倘若无法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着手,则不可能对地域文化有全面、完整地体现[2]。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不但要表现出自然环境的美感,还要彰显文化特性,确保最终景观设计成果极具特色且在其他地区无法复制,不可只关注表面,要对文化有深入理解,保证地域文化内涵得以凸显。

2.善用各种艺术形式

景观设计人员在对风景旅游区的景观展开设计时,要多参考艺术表达形式,汲取精华部分应用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工作中,赋予风景旅游区景观艺术美感,增添文化底蕴。当然,设计人员除了要多借鉴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外,还要有个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创意,不能完全照搬硬套,而要立足社会时代环境开拓创新,确保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能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情趣,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打造美观的实体载体。

3.重视传统美学应用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意境感”,所以既要关注“境”,更要看重“意”,而“意”指的是自然实物之外形成的内心体悟及感受。人们在欣赏美丽风景时,从中感受到的意境美感,会直接受到景观设计特性的影响。因此,在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融合地域文化,则要立足游客观光心理,向游客展示风景旅游区所在地域的文化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景区内的一花一草均为历史的见证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以多样化体验项目去满足游客对地域文化的体验需求,激发游客的观光兴趣,唯有如此才能凸显出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烘托作用。

4.注重隐喻含蓄表达

在融合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隐喻含蓄地表达,尽量少用直接呈现的做法,而要通过隐喻去启发游客形成感悟,自我体会设计背后的深层内涵。比如,在云南的众多风景旅游区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会通过设计大型喷泉景观和挖通大大小小的水渠,实现景区内部各处景观的连接,打造整体“水街”,让游客行走其中能够感受到云南独具韵味的文化气息以及清新质朴的人文情怀[3]。此外,设计人员在巧妙联系景区内生态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可在其中融合时代特色,形成风景旅游区独有的情感表达符号。唯有如此,通过隐喻含蓄地表達,凸显风景旅游区地域文化特色,形成良好口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旅游区开发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景观设计工作,为了增强景观艺术感染力以及人文特性,则需要巧妙融合地域文化提高设计水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能够沉浸于地域文化氛围中,实现视觉与精神层面的双重熏陶。当然,在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中,需要遵循统一、传承与保护的原则,避免不合理景观设计的出现,同时适应社会时代语境,以景观设计助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予,薛滨夏,邹广天.景观设计文化的概念溯源与本质特征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7(10):158-161.

[2]张晓晗.古镇建筑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文化[J].建材与装饰,2017(27):93-94.

[3]李楠.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J].现代园艺,2022,45(02):55-56+59.

作者:王金强

旅游区地域文化论文 篇3: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传统地域文化景现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在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传统地城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剖析入手,论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现存在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欠发达与边缘化现象、地方性与现代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等主要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景观研究;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一、问题提出与现实的紧迫性

传统文化地域是承载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与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空间。几千年来,在不同地理环境空间上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是地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文化生态的结品与精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城市地区传统文化景观遭到破坏,同时快速城市化对乡村文化景观形成巨大的冲击。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以及时尚化成为导致地方文化景观缺失和文化景观趋同的根本因素,形成我国不仅“千城一面”,而且“千村一面”的建设格局。再者,传统文化景观面临毁灭性冲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应是指导我国地域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新人文精神变革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景观的发展必须具有地域上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机性,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的“孤岛化”、“破碎化”、“盆景化”和“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特色性景观区域和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文化景观传承创新技术缺失,有效管理对策与建设引导不到位的具体结果。虽然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单个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特色风貌塑造、生态村建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治理及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有不少进展,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真正能够整合并系统运用到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与创新发展,指导区域新农村建设,形成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结合的和谐文化,在建设和管理中还有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地域广大,类型多样,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地方需求不同,基础不同,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的相关技术缺乏有效整合,单项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应用也难能适应不同地域文化本底的要求,应用的整体效果难以体现。再者,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的“忽视”和政策的缺失,也是导致不能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

二、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与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形式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概念由来已久。Sauer C.O.(1974)在《景观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文中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构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它随人类活动的作用而不断变化。“文化景观”概念的普遍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首次使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包含了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的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共同杰作;它“代表某个明确划分的文化地理区域,同时亦是能够阐明这一地域的基本而独特文化要素的例证”。文化景观可以位于城市、郊区、乡村或荒野地,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地域文化景观(Territory Cultural Landscape)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它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地域文化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其显著的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文化景观体系,主要体现在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三大方面。Mare Antrop(2005)指出存在于地域的传统文化景观有助于维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文化景观具有更好的识别性。KellyR(2000)在阐述欧洲地域文化景观时指出“居住在特定地域的人们的邻里、农场、林地、河流、建筑都和地方人民休戚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地方性特点的多样性和细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和记忆正是欧洲景观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根本所在”。

2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对象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Zev Naveh,1 994)是指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一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综合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和和谐的生活伦理。其内涵包括:①在景观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是人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发展的结果。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态关系。既不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也不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的环境主义,而是人地协调的生态价值伦理。③自然要素、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充分体现出地方性和自然性特点,并得到持续利用和延续,维持自然生态的稳定性。④人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产业体系控制在与自然环境相适宜的产业类型、生产规模和强度内。自给自足成为摆脱超负荷生产行为的根本。⑤人类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累计和继承了大量的地方文化,并逐步形成了代表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其形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不断交换自己的认知并逐步同定下来的自然崇拜、文化崇拜、人类崇拜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地方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更是自然的文化。⑥传统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历史的和古典的,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此同时,社会是发展的,在新环境、新技术、新观念、新经济形态下,现代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发展则更具有现代社会的特征。面对更加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大规模的社会人口与消费、更加深入的干扰方式,技术与效率成为现代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发展的核心。由此可见,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核心对象,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必然联系。

三、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现状与进展

1 国际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全球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掀起了广泛的文化景观保护运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保护

协会(ICOMOS)和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从研究主题来看,研究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Hannes P.,2005):①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和发展提供战略依据;②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与认知(Paul.C,2005),探讨景观规划与维护过程中的景观认知、理解与参与;③地域文化景观结构与功能(Y uji H,2005),探讨文化景观形成、变迁以及在政策、社会因素作用下解决景观问题的途径;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未来(Jacob H,2005),探讨在当今城市化、边缘化和旅游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以及景观保护与管理的途径。从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①文化景观与文化地理学。主要包括景观资源论研究(J.Fraser,1998)、文化景观与景观规划(G.J.Ashworth)和文化景观研究(Haber w.,Masao T);②城镇化、工业化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动态研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的演变(M.Antrop,2004)、整合的景观意象、文化景观的扰动和城乡动态与演变,研究城乡由二分、连续统一体、相互齿合的连续体、共同社会特征、乡村区域和规划分离论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③遗产景观与游憩休闲产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景观资源评价(G.Brian,2004)、文化旅游与休闲模式(Richard F.,1998)、自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景观地方性与现代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市场化(K.Hopkins,1998)、聚落风貌塑造与景观规划(E.Dewailly,2000)等;④景观生态与景观规划研究。大地景观与地域景观环境(J.Simonds)、社区景观、生态场地规划等一系列领域。从研究中心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①以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佛吉尼亚州立大学等为中心,形成了以I.McHarg、J.Simonds、M.Laurie、L.Olin、E.Meyer、H.Lewis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和生态景观的规划群体;②以德国、法国和荷兰为中心的文化景观与景观生态研究中心;③以英国为主的传统文化环境与风景园林成为现今景观保护、建设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国际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在城镇化发展、城市扩张的同时保护脆弱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特征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特征、景观演变与规划管理、地域文化景观传承是探讨城市化地区传统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问题和可持续途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规划与管理的一体化方法与途径(Integrated ap—proach)。对城市化地区文化景观形成的“破碎化”、“孤岛化”格局提出了“城市-X域公园”(City Re—gional Parks)的概念与标准,旨在通过对城乡土地管理和空间规划建立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覆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范围。②寻求景观战略机会最大化途径。在风景园林规划及其管理中,面临快速城市化对文化景观形成的巨大冲击,新建筑、新产业、新交通设施等是替代传统景观的重要环节,在众多的发展途径中寻求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景观战略机会最大化途径成为重要的管理措施。③景观网络空间的保护与区域景观体系的建立。通过生态廊道、绿色空间、绿道等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与构建形成连续的景观网络空间,有效保护地域文化景观的连续性、完整性及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同时在乡村与城镇间形成具有广泛生态意义的过渡空间,构建以民居与聚落—土地与产业—网络与区域为核心的区域景观体系。④社区与聚落的多样性与地方性的保护。针对聚落的“趋同性”和乡村社区的“都市化”以及部分落后地区的“边缘化”趋势,通过提高可达性和自然生态空间连接性(accessible nataral greenspace),建设社区林地(community woodlands)和聚落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景观地方性的同时降低都市化的影响,提高传统区域发展的公平机会。

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起步较晚,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现象研究处于空白,虽然风景园林在城市及相关领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领域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主,在2002年之后广泛倡导的地球表层规划(孙筱祥,等)、地域文化景观(王向荣,等)、乡土景观(俞孔坚,等)、风景名胜区(杨锐,等)、乡村景观(刘滨谊,等)、生态与文化园林(王浩,等)领域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②传统聚落与文化景观研究进行的传统聚落、聚落地理和文化景观领域的研究,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阮仪三、金其铭、张小林、汤茂林、李蕾蕾、李小建,等)。③农业景观与土地利用景观及其规划研究(王仰麟、刘黎明、郭焕成,等)。④以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为主开展的古村落、古镇保护研究。通过研究古村落形成机理(陆林,等)、空间特征(刘沛林,等)和古镇保护(阮仪三,张松,等)揭示古村落景观的内在本质和传承途径。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与工程应用大都直接涉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规划设计(俞孔坚,杨锐,刘滨谊,等)。⑥以景观生态与生态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文化景观在规划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彰显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思想灵魂(王浩、王向荣、王云才,等)。⑦城乡一体化格局研究对城乡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研究,是城乡网络景观和城乡景观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基础(宁越敏、顾朝林、陈田、王发曾、张京祥、闫小培、曾菊新、石忆邵、刘盛和,等)。⑧乡村景观规划与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及规划研究在“乡村景观及其规划”、“乡村景观规划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和“江南水乡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机制”领域开展的长期研究等领域开展的创始性工作(王云才、陈威、刘黎明,等)。

四、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内容涉及文化景观的各个方面。尽管由于各个国家所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城市化与工业化模式不同、社会产权制度不同、土地规模特征不同和社会价值观念不同等,在形成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问题多样化的同时,文化景观的高度地方性决定了地域文化景观存在问题的不同性和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与国际文化景观研究对比来看,①西方国家侧重于立足人类学建立传统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②关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边缘化”(marginal)研究。由于土地的规模化和村落的分散化决定了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地区不同于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征,部分较远的地区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在地缘关系、经济联系和社区影响上都处在边缘化的过程中。③景观可达性(accessibility)水平和网络格局研究。正是基于边缘化问题所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使得西方国家文化景观的研究更关注景观可达性和网络化的影响研究,在通过提高传统地区的可达性

使其具有公平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保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④对于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则多倚重于建立文化博物馆的方式和方法,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区域尺度上进行解决的方案。

而我国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在社会快速变革的过程中,在促进景观类型多样化形成的同时,产生与发展阶段相互错位的不均衡现象,形成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混乱现状。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形成过程的系统研究;②城市圈经济冲击使景观格局与过程出现无序性,城市化过程中的不规范和盲目发展,使完整的区域景观被逐步分割,区域异化与同化过程同时加强,使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景观的连续性和有机性遭到破坏。目前缺乏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形成过程与机理以及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整合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③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和村落景观“趋同化”、“盆景化”、“公园化”特征明显,聚居过程复杂化和景观均质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缺乏对区域景观整体性研究,特色性文化景观区域和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与管理途径研究。④在巨大的经济差异中,落后的地域其社会、经济和文化景观等各方面正逐步被“边缘化”,成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缺乏对“边缘化”形成过程与机理以及景观管理的政策研究。我国对传统文化地域景观的保护研究仅仅局限在:①文化景观单体、小场地和建筑空间的保护。尤为突出的是以建筑、遗址的保护取代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②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孤立保护。以单个村落的保护取代对整个文化区域的保护和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以上研究存在的问题,传统研究不仅没有解决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本质因素,反而局部的保护与局部的开发更加强化传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的空间特征。单就国内研究而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较为有限,呈现出个案规划研究多、区域整体性研究少;单体建筑研究多,景观环境研究少;规划设计实践多,理论研究提升少;表象描述多、深入分析少的格局。我国城市与乡村相互交织齿合,在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城不城、乡不乡”的格局,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呈现出高度“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面对危机,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应立足本学科优势更多关注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保护、继承与发展。

2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热点

(1)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时期,人居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生活无法摆脱自然界赋予的强大束缚,人类从事生产和改造适应自然的技术差异小,从而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文化景观均质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区域整体性。整体性不仅表现在特定空间的完整性,还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正是对这种区域性整体特征的保护,否则就会陷入局部保护的恶性循环之中。区域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整体性和连续性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景观生态格局的区域性;②区域景观内在联系的有机性;③区域景观过程的完整性;④区域景观空间的连续性。⑤区域景观历史演化机理的延续性。

“孤岛化”现象是现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现代产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依赖性降低,依托技术就可以形成具有技术集群的产业集群。因此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分散发展和成片推进,加之不同等级的交通体系的分割,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逐步被现代景观所替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完整空间逐步缩小,最后被现代城市景观、现代产业景观、商业景观和现代居住景观所包同或呈现三面同合的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孤岛化特征。孤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空间上的“岛屿化”孤立格局和空间上的不连续现象。

(2)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现象成为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障碍。边缘化主要表现在:①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偏离经济的中心地区和热点地区而成为经济发展相对的“冷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变革相对缓慢,正因为如此,使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得以保存。②由于交通变化和对外联系途径的变化而失去往日繁华的地位在空间上成为被遗弃的区域具有边缘化特征。③南于地处偏僻地区和较低的可达性造成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边缘化特征。④在区域发展中由于时尚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占据主流,而传统文化的空间越来越少,呈现边缘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能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的相对滞后。但边缘化则使这些传统文化景观区域付出发展的巨大机会成本,并因为与周边环境间巨大的差异而形成巨大的文化和心理反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渴望和需求,从而加强文化景观边缘化的格局。

(3)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技术的应用。技术是改变和创造景观的重要手段,现代工业技术文明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②现代材料的应用。技术支撑下的材料革新彻底改变了景观构筑物的本底特征,成为区别与传统景观建筑的重要特征。③现代产业活动与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和乡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④建筑物、道路、交通工具的城镇化。⑤传统地域生活环境的人工景观化。⑥少数民族生活节奏和方式的都市化等。景观的现代化是落后地区享有发展权利和享受现代文明权利的必然结果。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现代化与地方性同样成为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地方性是发展中的个性,而现代化同样既存在同化作用占主导的一体化过程,又存在异化作用下的地方特色发展。

(4)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

文化景观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集中在游憩活动过程中的真实经历与感受,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真实了解人类过去生活、生产的唯一资源。从旅游者所表现出的向心作用和离心作用两种特征来看:①出现一些既强化地方特征,又强化旅游禁忌的景观类型;②一方面,当地方特征在外部旅游压力下以异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区域旅游产品就出现不同特征的异化;另一方面,旅游地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努力追求旅游者趋之附之的特征阶段。文化景观的商业化主要表现在:①景观的高强度开发用于满足大量旅游者的需求。在景观旅游区形成人流如织,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和大规模的接待服务设施,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特征,而非文化特征;②在景观旅游区内部或周边地区,兴建了旅游商业化基地,从事大规模的固定的物品商业贸易,成为景观区城镇化的典型;③在周边人工仿造一系列景观从事旅游经营指向十分明确的各种经营活动,使原有的景观环境高度商业化;④到处兜售的各种纪念品和宣传招贴,现代音乐都强化了商业化氛围。商业化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保护来讲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文化景观商业化形成对景观生态的不可逆破坏。而有的商业化形成则是满足文化景观规模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有违于景观的真实性,但却创造性地进行了景观的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对于旅游者来说,感受到真实性是将历史与环境相融合和完善商业化过程是必要的,但高度商业化会误导“自然一文化生活”地方性景观的可靠性、真实性和旅游者的经历与感受。

五、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认知的增强,特别是面对城市化、现代化、商业化和工业化冲击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面临的威胁,已唤醒了学者们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的关注。2002年8月在爱沙尼亚召开的第20次乡村景观研究会议就是探讨乡村景观的未来发展。与会者认为社会经济的变化给欧洲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带来巨大的压力,边缘化、城市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给传统文化景观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成为发展的中心。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高度地方性决定了景观存在问题的不同性和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针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国内外学者积极探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规划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与管理必须综合考虑以下问题:快速城市化地区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传统文化景观整体保护和协调问题;地域文化景观元素提炼、集成与建设工程应用问题:地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规范、标准与依据的研究问题;传统景观文脉标识图谱等应用问题以及建设的地方性、特色性和生态性的动态监督与管理等。因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有:①建立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构建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一体化途径。推动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景观整体性保护。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碎化”与“孤岛化”现象就是既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和规划管理标准,又缺乏明确政策与技术要求的结果。②建立区域尺度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整合模式与网络结构特征,建立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地方性保护示范基地。③依托现代技术建立传统文化景观文脉标识图谱和信息获取与集成技术,推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技术应用,形成监督、引导、规范的地域文化景观保障系统。

作者:王云才 石忆邵 陈 田

上一篇:诗歌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监理年终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