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素材论点

2022-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袁隆平素材论点

素材论点论证论据大全

286

以下素材,均选自《论点论据论证大全》

主编:王伟营朝华出版社2007年

¥59.40元(全三册)

P 012

“感谢”羞辱

——知耻而后勇

美国NBA超级球星奥尼尔,当他还是一个高中生时,他崇拜的偶像是马刺队的中锋大卫·罗宾逊。

在一次球赛后,苦苦等了几个小时的奥尼尔,看到偶像出来就兴冲冲地走上前去,请罗宾逊签字。可是罗连正眼都没看他,扬长而去。奥尼尔气得把签字本摔在地上,大吼一声:“你有什么了不起,我将来一定超过你!”

5年后,NBA球场上出现了一个超级中锋,他就是“大鲨鱼”奥尼尔,在球场上他见谁灭谁,所向无敌,尤其见了罗宾逊,更是发狠,每次都把罗打得丢盔弃甲。

第2篇:作文素材袁隆平

袁隆平

1、 世人评价

姆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汤·巴来伯格(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在他著的《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专门写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作为该书的第16章。这位曾经当过4届美国总统农业顾问的知名教授在文章中对袁隆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袁隆平赢得了中国可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斯瓦米纳森(国际水稻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袁隆平先生有着鲜明的荣辱观,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科学探索道路上,经历了种种磨砺和失败,当他的科研处于低谷时,他失意不失志,始终坚忍不拔地拼搏;当他事业有成,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及10多项国际大奖,荣誉潮水般涌来时,他冷静对待,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甚至将在国内外获大奖所获得的奖金捐赠给基金会,用以表彰科技工作者和扶植新人,表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庞道沐(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隆平院士是我们湖南的骄傲,是我国农业界和科学界的骄傲!他尽管年逾古稀,但仍壮心不已地奔波于杂交水稻研究事业上。他有生之年仍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二是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国内外同行誉他为“永无止境的科学巨人”。

2、 主要成就

杂交水稻

3、 坎坷经历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3月16日,省科委发函安江农校,要求学校将“水稻雄性不孕”研究列入计划。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

1967年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

1968年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至今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1970年1月2日,遇5级以上地震,仍然坚持繁殖试验,直到收获。

4、 终极目标

杂交水稻成功

5、 人格魅力

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撰联[18]“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 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淡泊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

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简朴,即使已经成为千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6、 感悟

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第3篇:作文素材积累——袁隆平

作文素材——人物 袁隆平

贡献:

1. 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

2. 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 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 4. 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

数字——据统计,到2006年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左右,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这是对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有力回答。

言论:

“我的梦想是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梦见试验田的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样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自由思想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要解放。”

人生拐点: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走进湘西大山,成为一个农校教师。他按照当时在中国占主流的苏联学派的遗传学说,进行了很多无性杂交实验:西瓜嫁接到南瓜上、番茄嫁接到马铃薯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等,均以失败告终。让他转而相信在当时被视为异端的孟德尔遗传学说。他以批判的精神跳出了画地为牢的小圈子,从此选定了杂交水稻为研究方向。但当时,杂交水稻研究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传统遗传学界多数高层学者对杂交水稻定位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搞杂交水稻没有前途。权威们对这一研究表达观点时,遣词用句往往是打击性的、或者不屑一顾,蔑视型的。

这个当时不被权威们放在眼里的一个中等农校的教师,以不羁的科学精神靠实践去检验自由的创想,冲破当时流行的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结果确证了水稻与异花授粉作物一样,同样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现象,用事实推翻了以前科学权威的结论。

“自由散漫”在他身上成为成功的重要品质之一,他回首总结说:“自由思想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要解放。”

1986年,组织上曾考虑让他担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行政级别属正厅级。但袁隆平担心过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会影响科研,而他平生最大的志趣在于杂交水稻研究,遂婉言谢绝了。最后只挂了个名誉院长的头衔。这些年来,对于众多的兼职,他能够辞去的坚决辞去,实在不能辞的,也事先“约法三章”,一般性例会不参加,一切的宴请不参加。

他曾说过:“我这个人不适合当官,别的不说,在搞科研这一点上,它就没有我现在自由、自在、自如、自得。”

从1962年确定研究方向到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在全国推广,袁隆平的研究过程整整经历了十二年。这十二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基本上是处在“水深火热”中。研究三第杂交水稻主要是顶着太阳到田里去寻找不育材料,结果老是晒太阳,可谓“火热”,搞两系和超级杂交水稻研究,主要是掌握不育材料在不同温度中的生长变化,特别是在阴雨低温中的变化,老是要淋雨,可谓“水深”,正午时分农民都会休息,研究人员却要在田间,因为那时水稻花开正盛,有利于观察分辨,打雷,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更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秧苗倒不倒,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对于这一切,袁隆平的体会是乐在苦中,因为有出好品种的希望,在太阳下,在探亲假城的一切苦和累,就都变成了乐趣。这种生活他一过就是十二年。

袁隆平套用巴尔扎克的名言来形容自己的日常生活:“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他总是每年把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顾问费捐献出来作为所长基金,累计捐资达100多万元,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开展有希望和潜力的项目研究。他没有把三任总理拨给的数千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奖给有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现在,他的研究中心的人才队伍已形成高水准的梯形结构,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名,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同时,还相继培养出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大大提高科研水平准备了后备人才;他还先后输送了多名年轻科技人员出国或到香港深造。有人问:“袁老师,您这样不断地把他们送出去,就不怕他们不回来?” 袁隆平宽仁而语重心长地说:“要把眼光放长远点,只有把人家先进的技术学过来,才能把我们的技术水平提高。”

他不仅关注中国粮食问题,而且也关心世界粮食安全问题。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多年来,袁隆平7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该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同时,他还在国内主持举办了20多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30多个国家培训了500名技术人才。这些专家回到本国后都成为当地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的技术骨干。目前,越南、印度、菲律宾已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杂交水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袁隆平说:“我的梦想是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他人评价 1.谭仲池(长沙市市长、一级作家):

你从山沟里走来

你从风雨里走来

你从田野里走来

你从泥水里走来

带着大山的执着

带着春天的希望

带着乡亲的期待

带着丰收的豪迈

谁说梦想难以成真

谁说探索艰难万重

世界难题无法解开

人生苦短花落花开

你用智慧创造神话

你用心血造福人类

祖国大地流金溢彩

当代神农名扬四海

年年稻香醉人心

岁岁风霜催人老

绿色是你永远的情爱

金色是你生命的霞彩

袁隆平用自己的绿色梦幻点燃了自己。他是一颗属于世界的星,自然他的光亮是灿烂辉煌的。这辉煌凝成的诗篇也定然会永久地飘向世界。

谢羿雯(湖南省长沙市大同小学学生):我爷爷与袁隆平爷爷在一个单位工作。从爷爷奶奶的谈话中,我从小就知道袁爷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袁隆平爷爷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平常见到他,他总是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过年过节,他总是和夫人邓奶奶一起参加单位举行的活动,有时还带头表演踢踏舞,鼓励我们小朋友一起表演。

汤·巴来伯格(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斯瓦米纳森(国际水稻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上一篇:德育述职报告下一篇:星级社区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