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生素质调查报告

2022-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新生素质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中职新生素质调查报告

新时期中职新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 要】以梧州市卫生学校为例,根据对2013级一年级新生思想现状进行的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专业知识与职业认知、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等方面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就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卫校 新生 思想现状 调查分析 对策

新时期,掌握中职生的思想动态是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以梧州市卫生学校为例,根据一年级新生思想现状的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专业知识与职业认知、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等方面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并就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覆盖了本校2013级一年级所有班级,共1112名学生,囊括了本校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农村医学等专业。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由本校自行编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主要是从学习、思想、心理三大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程序

在答题卡上作答。问卷回收1112份,首先进行检查,除去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107份,通过多人把关阅卷,建立数据库,利用百分率进行统计。

二、调查分析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2013级新生的思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学校组织全校2013级新生进行思想状况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6个问题,涉及新生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从问卷结果的整体情况来看,梧州市卫生学校2013级新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比如在“你报读卫校的主要原因”的问题中,有48.7%的同学选择了“学本领能就业”及有26.1%的同学选择了“对专业感兴趣”的选项。对共青团的认识中有73.4%的同学认为加入共青团是光荣的。但也反映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护学习活动的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正如表1中的题1、题2所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到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但缺乏学习自信心。这跟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习上“失败”留下的心理阴影有很大关系。而学习环境的形成,与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正如表1中题3、题4所示,84.6%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氛围是认可的,但令人不得不关注的是,过半的学生对班级管理不是那么认同的。这说明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没适应,这将对其在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

表1 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环境调查结果表

序号 题目 回答(百分比)

1 你对自己的学习 有明确的目标并坚持努力(24.4%);有目标但努力程度不够(69.1%);没有目标(6.5%)

2 你报读卫校的主要原因 升高中无望(8.9%);学本领能就业(48.7%);对专业感兴趣(26.1%);稀里糊涂随便报(10.6%);其他(5.7%)

3 你觉得卫校的学习氛围如何? 浓厚,是一所规范学校(25.6%);一般,还是有学习氛围的(59%);不行,只在教室有学习氛围(15.4%)

4 你对现所在班级的管理 满意(14.9%);比较满意(17.7%);一般(49%);不满意(18.4%)

(二)专业思想与职业认知

提高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潜能是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表2所示,80%的新生表示喜欢上“专业训练课和专业理论课”,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所学的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只有少数学生喜欢就业指导课,在回答“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是否有信心时”,回答的人数却呈现出橄榄型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新生对专业和职业是喜爱的,但认识确实模糊的,还没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也就意味着对自我职业发展方向也是模糊的,对于未来职业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信心。

表2 学生专业思想与职业认知调查结果表

序号 问题 回答(百分比)

1 你现在比较喜欢的课程是 技能训练课(49.8%);专业理论课(21.6%);社会实践课(9.2%);文化课(11.6%);就业指导课(7.8%)

2 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有兴趣(25.2%);比较有兴趣(24.5%);一般(39.1%);不太有兴趣(6.9%);没兴趣(4.3%)

3 你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喜欢(34.8%);比较喜欢(25.7%);一般(32.9%);不太喜欢(4.5%);不喜欢(2.1%)

4 你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 充满信心(13.4%);有信心(41.1%);较有信心(22.8%);不太有信心(19.8%);没有信心(2.9%)

(三)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引导新生适应学校环境,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教育工作。相关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虽然总体上看,中职生的心态整体上是积极健康的,有一定的抗挫折的能力,有较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半多的学生自我认知消极、自卑,缺乏自信心,这些消极的心态应与他们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学校和家长的批评多、鼓励少等有着密切关系;部分学生人际关系不良,近1/4的学生在心中长怀郁闷,心理闭锁,不愿跟教师和家长交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之间的关系好于学生与教师、家长的关系,与老师交流最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过去的老师的冷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这应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中高职同一校园的环境下,谈恋爱、性认识与性健康等问题更突出,正如表3所示,29%的学生赞成中职阶段谈恋爱,当问及恋爱动机时,更是有40.9%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40.6%的同学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才谈恋爱。所以,对在校新生进行正确恋爱观、性知识、性保护、性健康教育是非常紧迫的。

表3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品质调查结果表

序号 问题 回答(百分比)

1 你有开心事或烦恼事时,最愿意分享或倾诉的人是? 父母(16.7%);同学和朋友(68.6%);老师(1.7%);恋人(6.9%);其他人(6.1%)

2 你和父母相处的时候,会怎样? 经常有冲突(2.7%);有时冲突(22.3%);偶尔冲突(27.8%);不太冲突(30.2%);从不冲突(17%)

3 你平时有没有感到孤独? 经常有(15.5%);有时有(30.3%);偶尔有(36.8%);不太有(12.4%);没有(5%)

4 现在你与室友相处如何 很融洽,从未闹矛盾(29.2%);比较融洽,很少有矛盾(42.3%);有时会闹矛盾,但会较快恢复良好关系(25.4%);经常闹矛盾,经常处于冷战状态(3.1%)

5 你认为中职生谈恋爱的动机是? 受到同学的影响(20.1%);对方的追求(20.4%);爱上对方(12%);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40.9%);寻找生活伴侣(6.6%)

6 你对中职生谈恋爱的态度是 赞成(18%);比较赞成(11%);一般(40.2%);不赞成(30.8%)

三、对策探究

中职新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其人生发展第一个“十字路口”,也是心理发展的“断乳期”。新生能否成功实现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角色转换,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发展,也关系到能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中职新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也是中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新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通过开展以“培养好习惯圆我中国梦”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新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如到敬老院、儿童语训中心开展活动;组织新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做好优秀青年入团工作,加强学生团校建设,配合党组织办好学生业余党校”。正如表4所示,73.4%的学生认为成为一名团员是光荣的,中职生中有较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未能入团,中职学校的团组织要主动向这些同学敞开大门,运用思想教育的有力感召,凝聚学生;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正如表4所示,78.5%的新生希望可以加入学校的各种组织,其中有46.3%的学生希望参加到社团活动中,通过社团活动,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发挥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

表4 学生思想和素质诉求方面调查结果表

序号 题目 回答(百分比)

1 你认为成为一名共青团员光荣吗? 非常光荣(28.4%);光荣(45%);一般(18%);无所谓(8.6%)

2 有加入社团、学生会、团委会的打算吗? 社团(46.3%);学生会(19%);团委会(13.2%);没打算参加任何组织(21.5%)

3 你希望校团委开展的活动对你有哪些帮助? 充实校园生活(33%);提高个人综合素质(58.3%);无所谓(8.7%)

4 你希望参加校团委开展哪一类活动? 跟专业有关的学习类(38%);文体类(13.6%);公益类(30.4%);素质拓展类(11%);无所谓(7%)

(二)加强专业思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职教育工作者应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三年中职生活的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正如表5中显示,中职学校应对新生进行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的入学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同时进行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的讲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学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职业生涯规划专题板报、手抄报比赛、举行礼仪大赛、邀请杰出校友回校座谈会或作报告、鼓励学生参加中职生“文明风采”中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接受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此外,应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爱校教育,加强对新生的关爱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表5 学生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看法调查结果表

序号 题目 回答(百分比)

1 您最希望得到下列入学教育的哪些内容?(多选)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尽早适应新环境方面的教育(66%);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48%);如何做人(42%);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53%);心理健康教育(26%)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正处于一个心灵非常敏感的阶段,无论是面对人生的方向选择还是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出现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正如表5所示,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希望得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尽早适应新环境方面”“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入学教育,这表明学生有这方面较为强烈的诉求。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除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如女生情感专题讲座、如何适应新环境、性心理健康教育、择业心理分析与求职等,可开展心理游戏活动,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在学科中渗透心理辅导等等,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开展网络咨询或者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总之,从中职新生入学开始,就应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现状为学生量身订制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当代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连红,刘永峰.对体育系新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考试周刊,2009(35)

[2]刘琳,张静.卫生类中职学校新生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14)

[3]吴涛.工科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刘惠,郑俊玲,姚建树.浅谈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0(7)

[5]介健美,赵伦芬.当前大学新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教育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作者简介】卢炳祥(1979- ),男,广西南宁人,梧州市卫生学校校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林智东(1971- ),女,广西梧州人,梧州市卫生学校心理学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心理学教育。

(责编 胡修远)

作者:卢炳祥 林智东 吴妮 梁艳 樊欣 钟凌

第2篇:基于标准的中职教师专业素质调查:问题与建议

摘 要: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实施,以标准的能力框架为基准,选取其中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中16个具体指标,对9个省市1000余名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开展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表现差异较大,不同类别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各异。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主要问题包括:(1)专业实践知识严重缺乏。对于知识的类型、知识本质及其如何获得有效知识等方面亟待提升;(2)教育科研能力是短板,特别是实习指导课教师;(3)缺少企业合作与企业培训。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企业的培训,文化课教师基本没有接受企业实践;(4)缺少专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平台。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能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设计。为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别教师有针对性加强专业的培训设计和职后教育,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落实,确保职教教师队伍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标准;中职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现状;建议

作者简介:涂三广(1978-),男,江西余干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成教所博士研究生,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培訓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教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何美(1983-),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比较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标准的中英职教教师比较研究”(编号:DCA150234),主持人:涂三广。

2013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对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提供了基本依据。《专业标准》提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以能力为重,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实现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方面提出了合格中职教师的60条标准。本研究以这60条标准为依据,调查了1000名中职教师对个人专业素质的认知,以期获得中职教师专业素质概况,反映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提升的现实和问题,力求为政策研究提供实证分析,为中职学校和家长了解教师素质状况提供调查数据,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一、问卷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焦点问题访谈法。

(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主要由调查问题和有关背景信息两大部分构成。调查问题主要围绕教育部2013年9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框架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来设计,并侧重专业能力。

在(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 (6)职业背景知识(7)课程教学知识(8)通识性知识(9)教学设计(10)教学实施(11)实训实习组织(12)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13)教育教学评价(14)沟通与合作(15)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领域,从15个维度,23个具体指标点设计可测量的具体态度、知识和能力23项内容,并由23个题目呈现,通过6分量表进行具体考察。背景信息主要涉及教师的任教学校、教龄、学历、职称、任教科目、资格证书获得情况、企业实践和入职途径等从业信息。在调研中,为了更有效反映不同教师的素养状况,问卷设计按照实习指导教师、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为三类填写。

(二)问卷来源分布

本次调查研究共收回问卷1000份,在有关省份的分布如下(见表1):

(三)焦点问题访谈

焦点访谈法是收集信息和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通过召集一组与研究主题有关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结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根据访谈对象人数的多少,访谈又可分为个别访谈法和团体访谈法。个别访谈法指研究者对一位访问对象进行访谈;团体访谈法指研究者同时对一群研究对象进行访谈[1]。本文采用焦点访谈法,主要是考虑到一些观点的代表性,避免以偏概全或者个人主义。

二、问题与思考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

国际上,success for all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目标和共识(如:美国的“no child left behind act”,英国的教师和校长教学领导专门有“Leading inclusion: Achievement for All”[2])。教育公平不仅应该体现在国家的政策设计,更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确保每个受教育者得到适合其自身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质量追求的最高价值。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因材施教,给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其自身的教育成为我们职业教育能否得到家长和学生认同的关键。理念与师德不能离开上述理念的实践,工作实践是教师理念与师德的载体和体现。

基于以上认识,找到合适的指标彰显教师职业教育理念与师德成为调查的关键?通过比较分析,本调查选取了三个指标,分别是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否在实训中全面地与每个学生一对一交流、能否耐心指导每个学生。

1.大部分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调查发现,在“重视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的全面发展,努力避免顾此失彼”方面,有42.9%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符合”,不同类教师对于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品德养成的重视程度表现不同。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有35.56%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50%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45.05%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2.实训(实验)中,能够全面地与每个学生一对一交流教师比重不高。调查发现,在“实训(实验)过程中,与每个学生一对一地交流”方面,有23%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教师有28.89%“非常符合”;文化课只有14.15%表示“非常符合”;专业课22.5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可以看出,文化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比例都不高。

3.教师对于指导学生耐心总体有限,文化课教师耐心较低。在“有持续的耐心,指导学生不断地进步”方面,从三类教师来看,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28.89%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4.15%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2.5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问题一:如何理解“双师型”本质,文化课教师要不要去企业实践实习?

按照国家政策,“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明确指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改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3]。调研发现,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很少去企业实践,也不参与实训教学。对于文化课教师是否应该参与,如何有效参与?可能需要根据学校和专业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更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是,文化课教师是否应该是“双师型”教师?

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题。涉及到对“双师型”本质的认识。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目标定位为“双师型”。这里的双师型不是我们理解的懂得理论,又懂得实践,而是既在专业与学科上是专业化的,又在教学上是专业的。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来看,是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应该首先具有相关学位和文凭,其次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知识与实践,能够胜任教学。如果用2014年英格兰《教师与培训者标准》对职教教师能力和素质的“Dual professional”的定位和要求就是,职教教师要成为职业与学科专家(subject & vocational specialist),同时成为教学专家(teaching specialist)[4]。用国际劳工组织2015年的报告来说,高质量的世界TVET师资培养体系包括四层次,具体包括:教师职前大学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文凭);非学术性(non-acedemic)的行业或者企业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教育学与教学法的学习(专业教学法);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适应发展能力)[5]这意味着,“双师型”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中国职教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知识,而是要求职教教师有企业经验(实践知识)基础上,还能够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效教给学习者,也就是如何教这些经验和知识。国外把这种知识教学称为行动导向教学,这种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学法。因此,“双师型”本质是教师成为职业与学科专家,同时是教学专家。

问题二:实训的一对一指导不足是教师认识问题,还是教师能力问题。

通过了解发现,能力不足才是问题关键。83%的老师认为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当然,能力不足既是质量内涵不足,也包括数量不足。中职生师比(25:1)是教师难以兼顾的关键因素。许多优秀教师表示,学校工作忙出不去(校长不放这些骨干教师去企业实践)。此外,对实训的认识不足是教师内在动力缺失的根本。因此,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保监会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了实习的教学属性,这为确保实习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保障。《规定》明确要求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证实习教学效果。这对于解决我们认识上行动上提供了政策和实践依据。

问题三:如何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意识不强?

通过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指导耐心有限与学生和教师自身素质关联密切。从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一直存在“为义务教育买单”行为,这是其中困难之一。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师自身专业理念和师德的问题,更涉及到教师本身指导能力与对学生发展认识的问题。有教师表示,职校学生来源多样化,很难简单用教学和讲道理方式指导好。

(二)专业知识方面

教师专业知识来自哪里,存在于何处?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如何,如何发展和构建教师专业知识?这是本维度调查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目标之一。鉴于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调查主要选取了教师职业知识和专业实践展开。具体情况如下:

1.不到1/4教师认为能够完全掌握职业教育的有关知识。在“把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等规律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教育工作当中”方面,仅有22.5%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17.2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9.81%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3.74%的教師表示“非常符合”。

2.约1/4的教师认为能够系统掌握所任教课程的专业实践内容。在“系统地掌握所教课程的专业实践内容和技能”方面,有23.4%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三类教师中,21.16%的专业课、27.22%实习指导和28.30%文化课教师认为自己完全掌握实践教学内容。

问题四: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内涵、来源及其表征方式?

2013年的专业标准明确提出职业学校教师应该掌握“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四大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提出了具体17条标准要求。我们把这些要求作为是职教教师专业知识的政策表征(见表2)。

专业标准中提出的上述知识要求,假定这些都是合乎理性和科学的,那么这些知识如何获得?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如何来追求自身标准化?

分析发现,专业标准基本明确了职教教师四大类知识的来源。在这其中,“教育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师范院校的理论培养,更需要一线学校的教学经历。在职教教师来源越来越多元化,师范教育类学生入职任教比例越来越低的背景下(曹晔教授调查不到30%),相关省市(上海、浙江和江苏省)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职业背景知识”的获得则要求教师必须有相关行业和企业岗位的工作经验,并持续对行业与企业发展情况跟进。这类知识的获得,目前我国普遍采取的办法是教师企业实践或者聘请兼职教师。“通识性知识”的获得可以有多种途径,一般包括大学的专业性教育,职后的继续教育等。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普遍来源于各类大学,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总量不到10%[6]。有专家指出,“一强两弱”是职业学校教师基本现状。“一强两弱”指专业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弱和实践教学水平差。我个人认为实践知识缺乏,导致两弱。

从政策制定者而言,为了确保教师专业知识的标准化,2013年教育部颁布针对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同时,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委颁布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这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抓手和制度设计,更是加强职教教师“职业背景知识”的重要制度设计。显然,专业标准与企业实践的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上,关于教师企业实践问题,早在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就明确提出。十几年来,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和教师企业实践效果不佳成为“双师型”建设难以落地的主要原因。有必要从理论上深刻思考教师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看,教师专业知识被不同教师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学者进行了解读和阐述。比较有代表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和英国的教育社会学家迈克.杨。舒尔曼受专家新手比较研究的启发,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批判,提出了教学需要七类教师知识的支撑:学科知识(content knowledge, 简称CK)、一般教学法知识(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简称PCK)、学生知识(knowledge of learners)、教育环境的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有关教育宗旨、目的等知识(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etc.)。在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分类中,与课程内容(content) 直接相关的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学科知识(CK)、另一类是学科教学知识(PCK)。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迈克杨在《职业知识的概念化:一种理论的思考》文中观点“职业教育知识来源于工作场所,知识总是在某种情境下产生的,它从来都不是完全脱离情境的,因此,要建构教师的职业教育知识,必须基于工作场所的实践中才能获得”[7]。波兰尼所说的“默会知识”及其舒尔曼的教学实践知识对该问题也进行了很好的解答。用现在的典型培养模式说,这种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而不是靠传统课堂的讲授。

问题五:如何发展教师专业实践知识?

从调查结果看,在职业教育有关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领域,职业学校教师离理想状态差距较大。而教师企业实践是教师专业实践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我们发现,教师企业实践与教师年龄密切相关,年轻教师去企业实践意愿高于中老年教师,这与教师职称评审等因素有关;中老年教师企业实践的文化认同很低,个体去企业实践的意愿也不足。从我国职业学校教师来源现状分析,当前我国职教教师总量占教师比重不到10%。国际上职教教师必须有一定行业企业经验(澳大利亚职教教师要求3-5年,英国继续教育教师必须首先要求行业资格证书)。

因此,在当前我国职教教师普遍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的现实背景下,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规范性,加强企业实践效果考核,这被认为是完善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的关键。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一方面,要加大从企业和行业引进兼职教师,让更多具有工作经验的能工巧匠进入职业学校任教;二是推进2016年七部委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确保教师职后企业实践的应有成效。原则上的确是这样,如何确保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一线学校管理者认为,存在政出多门现象,不知道如何实施。这已经成为考验国家政策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

在此,在教师专业知识要求方面,我对未来引进的职教教师提出三个假设(建议):一是职教教师入职前必须要求有企业工作经验1-3年(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可以有所不同,服务业可以少一些,制造业应该更长);二是学习台湾省教师企业实践国家购买岗位,购买岗位可以多元化,包括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和跨企业实训中心和专项基金等;三是建立严格的教师企业考核评价机制,由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联合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许入职。

(三)专业能力方面

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总体表现情况如下(见表3)。

1.仅有1/5教师认为能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努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條件”方面,有21.3%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20.56%的实习指导课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6.0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2.2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对于上述结果,相关教师管理者表示“教师本身创新创造的意识与能力双缺失,习惯于按部就班被动接受任务,对外部社会发展环境变化感知不敏锐,自我更新跟不上……”。

2.约1/4的教师认为能够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能力。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方面,有25.3%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20%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6.0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文化课教师中,29.25%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对于这个问题,相关教师认为“大多数一线教师理念不够,对学习环境等隐性资源对培養学生的正向作用认识不足……”。比如,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来看?考虑到道德不能空洞无物,道德需要合适的载体,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更应该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开展。从理念而言,我们国家提出的“企业文化进校园”就是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的具体抓手,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能不能把企业文化有效转化,在具体的职业中与学校课程对接融合才是关键。

3.不到1/4教师认为掌握了“理实一体”的方式方法。在“能够采取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方面,有24.4%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29.4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26.4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2.5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调查发现,教师自身理实一体能力缺乏,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缺乏较大。

4.不到1/5教师认为能够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在“能够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方面,有19.2%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14.4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6.98%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9.79%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其他教师中,31.58%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这是一项对教师要求非常高的标准。能否做到与教师教龄、职称、教师本身素质等方面密切关联。从访谈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学校教学与普通教育教学差异较大,教师教学的管理责任很重,教学要求相对不高。

5.约1/4教师认为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应用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方面,有25.3%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仅有14.4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文化课的教师中,有21.7%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专业课教师中,28.61%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6.近四分之一的教师能与企业共同制定和组织校内外实习实训。在“与企业共同制定和组织校内外实训实习”方面,有14.9%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16.67%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文化课的教师中,只有4.7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5.98%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7.少部分教师熟悉有关法律,能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熟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法》,能够在实习中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方面,有13.9%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12.78%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5.09%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3.85%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认识不够。许多老师只表示知道有这个法律,至于与自己工作关系和企业实践之间关系并不清楚。

8.少部分教师能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在“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有14.9%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7.2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14.15%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6.4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职业学校突发事件远远高于普通中学,在很多职业教育管理者反馈中,学校管理工作甚至成为学校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高于教学工作。这样的工作是对教师的复合型能力要求,与教师的心理承受、社会能力、情商能力都有关系。

9.约1/4的教师认为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了解学生,能够与他们平等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有26.3%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30.56%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25.47%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4.96%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10.大部分教师能够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在“能够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有15.7%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7.22%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8.49%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9.6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调查发现,教师普遍缺乏社会资源,难以真正有效推动企业实践。经济发达地区比西部地区好,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来源和身份,真正做到推动学校合作的非常少,更多只能配合和应付。

11.大部分教师认为缺少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主动探究。在“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方面,有20.4%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有15.56%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24.53%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1%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可以看出,职教教师科研能力严重缺失,科研意识不强。这与后面调研的结论基本一致。

12.教师普遍缺少针对性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在“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设计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方面,有10.9%的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有6.67%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5.66%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12.94%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

13.近1/4的教师近五年没有参加过企业的培训。在“近5年您参加企业培训的时间”上,有13.5%的教师为“12个月及以上”,17%的教师为“6至12个月”,20.7%的教师为“3至6个月”,26.2%的教师为“1至3个月”,22.6%的教师为没有参加企业培训。

根据7七部委2016年颁布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五年内,职业学校教师企業实践不少于6个月。从调查看,参加企业培训时间超过6个月的实习指导课教师、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重分别是25.98%、34.9%和32.27%。

14.1/3的教师没有在工学一体化教室开展过教学。在“近3年在工学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的比例”上,33.3%的教师少于10%,16.6%的教师在10%-15%,19.5%的教师在15%-20%,12.14%的教师在20%-30%,18.56%的教师大于30%。也就是说,1/3的教师几乎没有在工学一体化教室开展教学。其中,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有42.94%的教师近三年课程在工学一体化教师进行的比例“少于10%”;在文化课的教师中,有50.94%的教师近三年课程在工学一体化教师进行的比例“少于10%”;在专业课的教师中,有25.11%的教师近三年课程在工学一体化教师进行的比例“少于10%”。

15.近七成教师认为自己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面贯彻得比较好。在“教学中贯彻得比较好”的方面,有66.6%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面贯彻得比较好,62.78%的教师认为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贯彻得较好,60.26%的教师认为在“学做一体,实施有效教学”方面贯彻得较好,54.53%的教师认为在“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方面贯彻得较好(见图1)。

16.近七成教师认为“缺乏专业提升的平台与机制”是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方面,有67.4%的教师认为“缺乏专业能力提升的平台与机制”,有40.3%的教师感到“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有25.9%的教师认为“专业知识不足”,有22.6%的教师认为“专业能力不足”(见图2)。

17.“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普遍反映欠缺的能力。在认为最具优势的方面,有53.3%的教师选择“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30.8%的教师选择实习实训能力,10.1%的教师选择班级管理能力,5.8%的教师选择教育科研能力。

在认为最欠缺的方面,有49.9%的教师选择“教育科研能力”,24.4%的教师选择“实习实训能力”,15.7%的教师选择“班级管理能力”,10%的教师选择“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见图3)。

18.三类(实习指导、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对于自己优势的看法。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25.56%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66.6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实习实训能力”,3.8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班级管理能力”,3.8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文化课的教师中,81.1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4.72%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实习实训能力”,5.66%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班级管理能力”,8.4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师中,56.9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25.2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1.8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班级管理能力”,5.94%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其他教师中,47.3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29.82%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7.54%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班级管理能力”,5.26%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有优势的是“教育科研能力”。

19.三类(实习指导、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对于自己最欠缺的方面。在实习指导课的教师中,30.56%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3.3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2.22%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班级管理能力”,53.8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文化课的教师中,2.8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51.8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5.0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班级管理能力”,30.19%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师中,6.12%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25.2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6.51%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班级管理能力”,52.14%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在其他教师中,3.51%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29.82%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实习实训能力”,19.3%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班级管理能力”,47.37%的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教育科研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完全能够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素质的要求教师不多,标准化的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依旧任重道远。主要问题在:

1.专业实践知识严重缺乏。对于知识的类型、知识本质及其如何获得有效知识等方面亟待提升。2.教育科研能力是短板。不同类型课程教师普遍反映欠缺“教育科研能力”,特别是实习指导课教师。3.缺少企业合作与企业培训。近四分之一的教师缺少与企业的合作,在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和社区合作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企业的培训。4.缺少专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平台。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能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设计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5.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有比较清醒了解的教师比例不高。

(二)建议

职教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专业标准作为专业化的标尺。如果专业标准不是国家象征主义阶段,它理应成为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当前,应该重点围绕标准,对标准进行有效的转化,使标准成为指导教师发展的具体培养方案,加强基于标准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

1.在教师培养教育中基于标准开展培养。在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即重视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给予师范生校企合作、校区合作的知识和实践机会,培养师范生配合、参与、推动和主动建立学校与企业和社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师范生有效调控教学过程的策略和技能。培养师范生主动探究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保障教师的在职培训平等机会和提高培训质量。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均出台了有关文件,规定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训的学时要求,但调查显示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五年中没有参加过培训。特别是作为培训重点对象的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落实和加强教师培训的有关规定,是中职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教师认为“缺乏专业提升的平台与机制”是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应当为中职教师参与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且完善教师参与培训的有关保障机制,保证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物理条件,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发展环境。

3.健全制度机制。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师培训制度,指导和推动中职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应当健全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和探究,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学生、学校和社区;建立和完善教师参与企业培训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保证培训质量以及教师回岗后的教学质量。

4.加强新入职教师教育和职业规划。做好新入职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不断持续地终身学习,指导和帮助教师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和个人的专业发展需要,发现个人发展方向,设计合适的专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张东华.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方法——焦点访谈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91-95.

[2]Develop the skills,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you need to become a highly effective headteacher.

[3]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Z].教职成(2006)11号.

[4]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and trainer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ngland[EB/OL].http://www.et-foundation.co.uk/wp-content/uploads/2014/05/4991-Prof-standards-A4_4-2.pdf.

[5]Vocational teachers and trainers in a changing world: the imperative of high-quality teacher training systems.2015 Employment Policy Department ILO.

[6]楊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146.

[7][英]海伦.瑞恩博德,等.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M].匡瑛,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01-213.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涂三广 何美

第3篇:中职护理教学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相关学者认为,别具一格的人文课程是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显著区别所在,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行刻不容缓。护理专业需要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必然会影响护理行业的发展。因此,展现护理专业的特性,推行人文素质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将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进行简要概述,分析中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并基于此分析,提出提高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品味、情趣等。它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整体护理这种新的护理模式使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目前中职护生仍是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其就业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1人文素质简述

人文素质是大众整体利益的核心所在,人文素质渗透于创造追求、审美追求、认知追求、道德追求、情感追求等各个方面,真、善、美的追求是人文素质的核心所在,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则是人文素质的终极目标,渗透于全部的人类历史中,并融合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体现在个体的知、情、意、信、行中。

2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技术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医学领域内根深蒂固,长期以来护理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而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许多中职学校建成“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性实用性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在“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之间权重失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突出“专业课”地位,降低人文课程比重,甚至大幅删减人文课程。中职护生把大量精力投放到技能训练上,没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缺少了“技能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氛围,致使学生甚至教师人文素质欠缺和价值取向错误,护生对人文素质的认识与医院护理工作对护士人文素质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3提高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

3.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观念,树立“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教育理念。护理教学中要求护生不仅要掌握护理理论,还要掌握人文知识,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课程设置上,应纠正“专业技能”课程与“人文素质”课程之间的失衡,应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多开设一些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能力的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应用性医学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与护理专业实践紧密衔接。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将人文科学整合到护理教育内容中,关注人文科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教会学生从医学、伦理、政治等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研究表明: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科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能够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可将教材、故事、短文、病例等作为教学材料,力求使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人文知识去分析探讨每门课程的论题,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护理实践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西方许多国家把人文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态度、一种学习方式和终生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他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人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这种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很值得我们的护理教育院校去学习和借鉴。

3.2改革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可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教师以导学者、合作者和促学者的身份,给学生以引导、启发和点拨,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机会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受。为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教师应注重设立教学情境和场所,为中职护生创造良好的人文实习环境。例如,安排学生进入护理实践场所,使学生早期接触病人并亲身感受临床环境,深刻认识护士的职责,获得更多处理护患关系、诊断病人的临床经验,在所闻所见中亲身感受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护理实践中能够真正关心病人,让病人感受到真诚的人文关怀,以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或通过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在培养中职护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针对性地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可显著提高中职护生人文素质,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在以突出学生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善于用其人格力量、教学行为来表达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培育护生的人文精神,指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情景式学习”的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为挑战未知领域而积蓄人文素质和正能力的人本潜能。

3.3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中职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系统的教育,更离不开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的校园人文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质。围绕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工作研讨会、学术讲座、读书会、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教师与护生的网络交流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生在浩瀚的人类文化海洋中畅游,不断促进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化和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研究证实:有教育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提高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中职护生积极参加有人文教育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如组织学生深入家庭、社区、企业、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家庭访谈、咨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并根据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其中,使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氛围中受到启迪与熏陶,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结束语

总之,提高中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关键是将各项措施切实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教育理念上,要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努力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教育模式上,要注重人文滲透、校园人文环境的耳濡目染、临床实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熔炼、自我教育的内省感悟;中等护理职业教育者要积极构建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将每一位中职护生培育成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优秀人文素质的现代护理人才,以满足科学发展和新型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杰.浅谈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8(8).

[2]周环萍.浅谈中职卫校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9).

[3]陈荣凤,吴嫣,等.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A):28-30.

[4]周杰.浅谈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8(8).

[5]周环萍.浅谈中职卫校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9(9).

[6]邓思慧.中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李开芬

第4篇:新生素质调查分析报告

××学校××系,2007级新生时报到人数548人,下分四个专业:××专业240人,××专业131人,××专业61人,××专业116人。在录取分数中,文科生最低分为505,最高分为550:理科生最低分为489,最高分为547。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集中在525—535.从各科成绩来看,部分同学的语文.英语成绩达到了110分以上。可以看出,××系07级新生的基础文化素质是相当的不错的。

在07级新生入学后,系内组织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尽快融入了××这个崭新的生活环境。首先,向他们讲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形势。新生从中了解了到学校的发展历程,并对学校以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适应性教育,新生了解到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和校园文化,认真学习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校纪、校训,同时了解了系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习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我系又开展了入党知识教育,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和党的光荣产同,讲解了入党程序和入党申请书的书写,多数同学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对新生进行了安全教育,通过校内外安全案例的讲述,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临危应变的能力.为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做好新生工作,在入学教育后上,我系通过军训,体检,家庭情况调查,谈话等方式对新生素质进行调查分析. 二,政治素质

在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中,对新生介绍了入党知识,绝大部分新生反应热烈,表明他们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80%的新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近,这说明绝大多数新生都能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这会主义有很高的认可度.在入党申请书中,他们对政治理论学习,国家发展前景,都报以积极乐观态度,对社会热点给予

相当高的关注程度,具有较高的社会洞察力和辨别力.

二.思想素质

根据新生刚入校对环境比较陌生的情况,我们对新生进行了适应性教育,安全教育,并进行了谈心.调查表明,大多数新生价值取向明确,生活态度积极,对现代生活,未来的人生报以良好,积极,自信的态度,部分同学已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认真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业余时间产,这表明他们在对未来充满理想的同时,更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他们的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也有极少数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坚实的理想和信念,但经过教育与谈话,都有所改善.不难看出,新生在思想上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其发展趋势是很乐观的. 三,心理素质

通过谈话及家庭情况调查,我们了解了到新生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压力,经济方面和就业方面的压力,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在学着自我调试,自我解压.在入学教育中,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特点,发展情况及就业趋势做了深入介绍,指导新生选择正解的学习方法,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在生活上给予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必要的观注,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在人际观系方面,绝大部分同学能融入班集体,处理好与性格各异的同学之间的交往,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从不同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总体来看,07级新生具有健康,平和的心态.

四,身体素质

通过军训与体检,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同学体质良好,能够经受住严格的训练,但也有部分同学体质较弱,仍需要锻炼.

综合来看,07级××系新生在素质方面是合格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要求.

第5篇:2013级新生素质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13年9月24日

二、调查对象:13级在校学生

三、调查方式:采用不记名发放问卷的形式,以问卷为载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校共发放 5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459份,回收率为91.8%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价值取向调查项(25)

76.15%的学生能认清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坚持国家利益大于一切的思想,体现出了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其中约半数又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兼顾个人利益,体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辩证统一。但也有极小部分同学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较严重,这也较为客观的反映了社会现实。73.07%的同学对自己的前途持乐观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期待能通过自己的今日的努力去争取明天的幸福。

2、学习文化调查项(16)

40.76%的新生表现出比较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们读大学的目的比较明确,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但也有24.11%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式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做更多的指导。

3、职业道德调查项(23)

大学生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对以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23)针对如何加强职业道德49.23%大学生认为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

最为重要的,23.84%选择了培养对于职业的爱好,13.07%学生选择提高个人修养13.58%学生选择的是改善社会环境。可见学生总体上认为通过个人学习和努力能够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善社会环境项略高于提高个人修养项也反应了学生对于外部环境的要求。从侧面也反应了当前社会环境中存在职业道德滑坡现象对我们学生确实产生了影响。

4、诚信理念调查项(25),(26)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75.64%新生认为能基本能够做到诚信,但也有相当比例学生认为作弊可以理解,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及格,会选择作弊,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经常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加强诚信教育,从根源上杜绝作弊等不诚信现象。

5、心理适应调查项(29)(33)

59.23%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渴望与新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但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能力上看,任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需要积极指导。

6、身体素质调查项目

71.03%新生认为自身身体素质良好,45.38%经常参加锻炼,但是从学生日常表现上来说,学生参与锻炼的较少。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拥有比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卫生检查中,任然有部分宿舍卫生状况有待改观。

7、学校印象调查项

新生报考我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品牌和专业爱好,在这方面体现了我院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学生希望能在学校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学到一技之长。同时也觉得学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

五、调查中所显示出来问题及建议

这次问卷调查只是对我院13级的新生素质的一次抽样调查,部分数据可能存在偏颇,但从整体上客观的反应了我院新生的基本素质。从数据显示来看,我院13级新生价值取向、学习文化、职业道德、诚信理念、心理适应、身体素质等八方面所表现出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但我们也要看到,部分学生在某些调查项存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判断有不正确的地方或者含糊不清,对价值、人格等概念的因果关系和轻重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对理应尊崇的校内道德规范缺乏应有的是非立场,或者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学生对自身修养提出要改变之外,也存在改变大环境的想法。这也是新时代学生在面对在当前社会的新挑战。所以面对现在的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能固定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应结合社会现状,要及时引导学生因个别事件影响改变自己曾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在生生本人也在学校。

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生入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与学生晚自习效果却正好成反比的矛盾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的基础较低,上课跟不上导致学生失去信心,针对这点教学实践需要下功夫。2.学生所想与教学不一致,学生想学到就业是的一技之长,教师教的是书本的十六章。这俩这并不是完全接轨的。因此,教育学生理论重要的同时,也要自我反省我们教给学生的真的能使他们收益终身吗?

3.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大学并不是培养出一个“学生”到社会上,社会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就不仅仅需要人卫生好,学习成绩好,遵纪

守法,教育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出学生能在社会生存和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发展。这要求教育者应该立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6篇:10级新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随着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的改变,使他们的心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要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就必须搞清楚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因此,在新生入学初对我系对全体10级新生针对比较敏感的问题通过发放试卷的方式进行了心理素质的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影响新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客观因素:(1)大众传媒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高速公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在调查中,我校35%刚进校门的大学生具有求知欲强但辨别能力弱、崇尚科学但欠辩证思维的特点,大众传媒中的许多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强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家庭因素: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对子女严格管教的父母,经常用命令、强迫、指责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把子女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的理解。据调查刚入学的打学生有60%处于这种类型家庭中,他们认为自己缺乏适应生活的能力,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容易屈从。另外,用过份感情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保护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在成长期所遇到的挫折,由于没有遭遇较多的挫折体验,这种大学生形成了在人格上的依赖性格,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到别人左右。这样的同学占53%。(3)校园内部因素的影响:第一,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队衣服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恋,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难以再创。同时,大学里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代替了中学时代"填鸭式"的教学。这就打破了他们先前对大学的浪漫的梦幻,滋生了孤独情绪、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有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体验过思家心理的是十分普遍的(占被调查大学生的91%)。据

调查:刚入学大学生思家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爱的缺失,包括亲情、友情及对故乡自然之爱。第一次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没有父母呵护的情形下来到大学校园,他们的情感处于失落状态,有深层挫折之感。同时,当在大学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如"学习感到困难"、生病等,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第二,教育过程的影响。许多新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社会实践的锻炼。学校在各项评优过程中,往往又比较突出智育成分,更加强化了他们这种思想,从而淡化了他们适应集体生活、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当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时,就会走向"厌学"的极端。据调查,此类同学占50%。第三,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亲密、融合的关系可以便人心情愉快、舒畅,从而促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让生活更轻松如意,但是当大学生处在一种疏远、冷淡关系时,便有一种紧张状态,心情不愉快、烦恼,甚至有可能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有损身心健康。有此心理同学占49%。

其次是主观因素:(1)心理冲突:刚入学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面临着彼此不相容、相互不可兼得的选择,这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据调查:刚入学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冲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趋避冲突。是指当同一个目标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人们有吸引力,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威胁,对人们有着某种伤害性的时候,人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会同时存在,并互相冲突。这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遭遇最多,占调查人数67%。二是双趋冲突。当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目标,并且两个目标对人们具有同样吸引力时,但又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使得二者不可兼得,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的内在冲突,这类同学占45%。三是双重趋避冲突。当同时有两个目标,人们面临两种选择时,每一种选择既可能有利于人们,但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不利,这便是双重趋避冲突。强烈的心理冲突会使大学生陷入无尽的用惑和苦闷之中,导致内心世界的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使心理功能得不到发挥而影响心理健康,这类同学占36%。(2)自我评价不客观:刚入学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飞跃,但是,由于思维中形象成份仍在起作用,有60%同学在思维过程中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自我认识还不全面,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自我评价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主要表现在有的只看到自身长处,自以为是,趾高气扬,傲慢无礼;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心灰意冷,信心不足;有的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拼命追求超出本身力所能及的东西;有的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懒懒散散,混时度日;有的甚至根本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缺点。自我评价消极混

乱对提高心理素质是极端不利的,不仅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而且还严重影响与他人交往。

(3)低能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低,这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校59%新入学学生感情比较脆弱,娇气十足,爱虚荣,喜赞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的锻炼,经不起挫折,对于考试失败、遇到困难、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主要因为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有的在中学成绩名列前茅,学校和教师都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有的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占有特殊的地位等等。

问题的解决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正处于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其心理的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没有完全成熟阶段,有很强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意志和行为的发展从容易冲动到具有一定的自控力,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都达到相对稳定和不断凸显阶段。我系针对这一特点,对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使学校、同学、老师一起行动起来,切实的维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7篇:中职新生的心理特点

新班主任培训(心理辅导讲座)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够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有关新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有“中职新生的心理现状、中职新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班主任处理新生心理问题的建议”三方面内容,在此与各位老师做一个分享。

我们知道,刚入学的职校新生,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四到十五周岁,从心理学上划分正处于青年初期。这既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是动荡的,如果学生没有处理好内心的心理矛盾,则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些西方心理学家也把青年期称作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生理断乳期,发生在1岁左右;另一个就是“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生理机制的成熟及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孩子开始撕裂与父母在心理上的联系,正是这种急于独立的思想,使他们陷入矛盾的冲突之中。一方面他们急于自主、独立,总觉得对父母的依从是一种压力和束缚,因此常有反抗的表现;另一方面,他们仍有很大的依从性,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当遇到困难时,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帮助和安慰。心理断乳对青少年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这一关键时期,就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从而陷入抑郁,痛苦,难以自拔的境地。作为班主任,就要在

1 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把握中职新生的心理现状和走向,预测新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当新生入学后感到困惑时给予学生一种特别的帮助,使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

那么,在新生刚入学时都存在哪些心理现状呢?各位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新生的心理现状:

1、迷茫心理: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学生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那就是一切围绕升学而拼搏。但当学生刚进入职校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没那么明确了。一些职校新生在谈及入学后的心理感受时,“茫然”、“无聊”成了他们用得最多的词汇。他们在新的环境里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根本不知道通向光明的道路在哪里”。

2、独立与依赖心理:中职新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强烈的成人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都知道90后学生个性鲜明张扬,在思想上自主独立而又叛逆。他们喜欢与众不同,崇尚标新立异,不循规蹈矩,不言听计从,并不会在意成年人的眼光和神情,依旧我行我素,我型我秀。但是,在生活和精神上,90后中职新生却并没有那么独立。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成人,特别是对父母的依赖。“草莓一族”曾经是80后的专属代名词,现在也被频繁地用到了90后青少年的身上。“草莓很漂亮,但很娇贵,不能磕也不能碰。”由于现在大部分的90后中职新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成他们生活自

2 理能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还是会寻求父母的帮助,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

3、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初中时期是学生通过各种评价体验学习过程的成功感,建立自尊、避免自卑的关键时期,而这种建立自尊,避免自卑的心理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90后学生的身上。有人曾形象地描述说,“70 后是做事做得很好却说一般、还没有做好,80 后是做得一般自己觉得很好,90 后是还没有去做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可见,当今的90后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对自我的评价很乐观,自尊心强。而当他们中的部分由于中考失利,只能进入职校就读时,可想而知,他们的自尊心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学习基础差、智商低、低人一等”等自卑心理也随之侵袭着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仿佛成了这些学生失败的标签,使他们感到了失落与自卑。而一些家长对子女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这一事实的不满、失望,也常常加重了中职新生的自卑心理。

中职新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入学初常具有以上这些心理现状,导致他们在进入新的学校成长中容易出现一些的心理问题。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中职新生入学年龄大都在十四五岁,正值青春期,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家庭的呵护溺爱,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差。当他们踏入新校园时,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种陌生感,需要一段适应过程;新的老师和同学,需要一定时间

3 的熟悉与沟通才能和谐相处;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使新生感到一时的手足无措,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和更新需要有个过渡时期。在这样一种新环境中,新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精神抑郁,严重的还会失眠,甚至无法学习。

2、厌学问题:

经过初中3年超负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过度透支,中职新生入学后几乎是身心俱惫的,相当部分同学滋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而学生在入学后心理紧张系统的解除,学习上没有动力,行为上提不起劲,喘口气,歇歇脚的心理比较普遍。

曾经有篇报道这样描述职校学生上课的场景:男同学很多在睡觉;女同学在聊天,嗑瓜子;有的同学直接翘课。下课后,男同学找人去收保护费或者看哪个人不爽去揍他;女孩子边化妆边讨论哪个男生长得帅气,有没有女朋友;还有一些人继续在睡觉。

3、人际交往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一般是住家里,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和单纯,人际交往的范围较小,交际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在进入中职学校后,随着与同学交往的深入,同学之间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彼此的话题也没太多新意,人际间的互动也就越来越少。而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亲友的影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要求别人,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会引发人际冲突。

那么,对于学生在刚入学可能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作为我们班

4 主任,应当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呢?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帮助新生认清自我,尽快适应新环境

中职新生在心理上往往存在迷茫、自卑、失落的特点,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常常无所适从,看不到新环境的优势,并没有真正接受新环境。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引导新生去发现新环境的优势。在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带新生参观校园,让学生去感受优雅的校园环境;在班会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的发展前景等,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定位;在班级中,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渐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只要学生看到了新环境的“美”,感受到了新环境里同学的热情和老师的关心,他们就不会再感到寂寞、孤独,从此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2、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很不爱干净,成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身脏兮兮的。家长用过许多的办法——打过、骂过、哄过,都无济于事。一位退休女教师知道这件事后,送给女孩一件非常美丽的连衣裙。穿上这条连衣裙后,女孩再也没有在泥地里玩过,因为她怕把这件美丽的连衣裙给弄脏了。

其实每位学生的内心里,都希望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尊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班主任就要多对学生作肯定性的评

5 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认可自己,消除学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潜能。

3、学会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作为班主任,如果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本着理解学生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相信这样一定能拉近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距离,增进与学生间的感情。此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学生所说的内容,去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搁置一边,从学生的角度去体察,达到“感同身受”的境地。这样,学生才会引你为知己,对老师有良好的接纳态度,愿意与老师分享自我。从而使班主任可以得到正确的信息,寻找问题的根源,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在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职新生,在他们的心理面临动荡的时期,只有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顺利度过这个暴风骤雨式的时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8篇:中职新生入学教育探讨

面对职高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入社会这一事实,职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对职高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事多年职业教育中,发现中职新生在入学阶段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低、人际关系差,受到学校处分的人数远远高于老生。这种现象另人反思,本文主要从职高新生入学时的思想状况和如何采取具体教育措施两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中职新生思想状况剖析

1.生源分析。职高新生主要来源未考入普通高中的初三毕业学生。总体来说,学生的基础底子薄,学习习惯差,自信心不足,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被人关注和表扬。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比例高,部分孩子长期生活在被人忽略的“角落”中。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低,人际关系差,甚至在初中或小学阶段已经有处分记录。

2.学生心理分析。

我校学生的心态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中考落榜生。这部分学生因为没考入高中,心情失落,情绪低调,带着自暴自弃的心态走入职高生活。二是按父母意愿填写志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常出现不了解所学专业,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的情况,抱着厌倦的心态走入职高生活。三是从众心理者。这部分学生是因为跟着大多数人的方向选择专业,不知道所选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实际情况,茫然走入职高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就是来“混”一张文凭的。事实上,新生中真正了解职业学校,热爱所学专业,以积极健康上进的心态开始职高生活的学生很少。

3.不适应中职阶段的学习。职高阶段的学科门类增多,专业课程安排比例加大,这大大区别初中围绕“五大主课”团团转的现象,学生对专业知识感到陌生、枯燥、无味,在心中只把语数外当主课,把专业课当副课。同时,职高阶段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又不同于初中阶段的“题海”战术和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习,根本找不到学习压力,对学习更加放松。

4.不了解中职学校的规章制度。职业高中毕业后的学生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社会,走入社会。因此,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同于初中阶段的特点。刚进入职高的学生,还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常出现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受到了大会点名批评。这些批评极有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剧对职高生活的厌倦情绪,形成用低调、消极的心态面对学校里的各类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

5.自理能力差。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家在外求学,远离了父母的照顾。刚开始时吃食堂、住寝室的生活会让学生感到新鲜,但是时隔不久就会产生想家的情绪,尤其是对洗衣服、叠被子等自理工作倍感头痛。同时,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因不懂得妥善解决,常会导致事态的恶化。

6.自控能力差。我校大多数学生是住宿生,住宿生活让学生远离父母的管束,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钱物。按月寄生活费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部分男生加重了乱花钱的心理,常出现当月生活费半个月就用光了的现象,特别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乱花钱的现象尤为严重。职高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薄弱,容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自控能力差,造成冲动心理。

二、有效采取新生思想工作的措施

1.认真阅读学生档案。学生档案是每个学生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但要在学生档案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应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尤其,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水平有一个整体把握,比较客观的评价学生。在学生档案中要学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以便适时表扬学生。在一个新环境中,学生能听到他人的表扬和认可,这将激发个人学习欲望,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班级、新学校。

2.在军训期间了解学生。新生入校后,中职学校一般将会进行军训。在这一期间,教师要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特殊情绪、特殊困难的学生,要从生活上、工作上及时关心,疏导情绪,让学生在新环境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新学校。同时,在军训期间,还可以挖掘一部分有胆识、有威信的学生,为建立新班委做好铺垫工作。

3.进行校史教育。部分学生走入中职学校时,内心往往是比较茫然的。在学生入校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在学校及所

学的专业,为身为学校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优秀毕业生的信息,让新生认识到读中职同样可以成才,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避免自暴自弃的现象。

4.加强校纪校规教育。新生在入学阶段的处分比例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对职高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了解不熟悉。因此,在开学阶段,对新生进行校纪校规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一些重要的规章制度,甚至要多次强调,多遍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5.树立职业人的意识。职高教育有别与初中教育,在入校后的初始阶段,就要让学生树立职业人的意识。“把上学当作上班,把上课当作上岗,上班需要守时,上课需要认真”。这样的标语可以布置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感受到职高生活的与众不同,明确职高生活的奋斗目标和做人要求,防止学生出现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

6.开展各种班级活动。教师可以用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搭建各类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每个学生放松自我,融入集体,使每个学生从内心接纳学校、班级和同学,在集体中感受到快乐,找到归属感。从而,帮助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形成以集体为重的意识,有利于班级平稳有序的发展。同时,开展各类活动,开拓了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了学生自信心。

总之,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入学阶段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关心学生,多了解学生,既要给学生慈母般的关爱,又要让学生感受到慈父般的严厉,这样才会拥有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班集体。

第9篇: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却是很重要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项技巧;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是老师,还要是朋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一】

时间飞逝,晃眼间,岁月的年轮已经在我中职教育的车辙上走了5年。在我心中,教育依旧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班主任工作就是光辉事业中温暖而明亮的领域,它照亮着我的人生,使我对教育事业更加坚定!

——题记

感谢学校领导、学生处主任给了我机会,让我有幸地参加了第六期中职骨干班主任培训。在这短短的5天,我聆听了领导、专家、学者和优秀同行们的专题与报告。他们理念超前、内容深邃、语言幽默,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为我们传递着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感谢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专题报告,同时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学员能够开展交流活动和专题研讨,扩大了交流面,加强了研究能力的培养,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与帮助。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培训的小结: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发展背景下,终身学习,智慧与研究结合,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班主任发展是主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陈琦教授《中职学校德育发展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成长》,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汪永智书记《做富有教育智慧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张辉教授《中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及素质养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陶红教授《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疏导》,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林家祥校长《德育校长视角下:中职骨干班主任工作定位及实践——以顺德陈村职校为例》,广东省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刘卫东副校长《做个幸福的班主任——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压力的调适与专业成长》等,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广阔的视野,阐释着班主任的成长风雨路。(个人总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于优秀的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21世纪信息时代下,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如果教师只用简单地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无动于衷,甚至对牛弹琴的,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就必须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就必须学习班主任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精深专业知识,完善教育思想与方法,丰富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当然也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生观,教育观,做一个幸福、智慧的班主任。

二、爱到深处无怨尤,情到浓时方知苦

在领导、学者、专家的报告后,我们聆听了优秀同行们的专题: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黄洁瑜老师《班级因活动而凝聚》和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王家文老师《素材型班主任》

这让我看到了仅有3年教学经验的黄老师的硕果累累和老一批长达20多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王家文老师的十年如一日地积累。多少人望而止步的班主任工作,多少人报苦怨累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两位老师身上,看到的却是痴迷沉醉的享受。这一切源于对教育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感悟以及对学生源自内心的深沉博大的真爱。看到他们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案,看到他们为学生专门主持的班会活动,看到他们一天6次下班的记录,如此之详细又如此之细腻与温馨,他们的专题在我心灵激荡,引发了心灵共鸣,我们深深地感到惭愧,惭愧自己缺乏耐心,惭愧自己没有研究与总结,沉淀与积累。我们都知道,要爱孩子,知道爱是教育的灵魂,但是什么是爱,怎么爱,他们两者从行动上和理论上给了我们答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明白:“如同泉眼般,给予脉脉流淌,源自内心的爱”,付出不是一种张扬,一种炫耀;真正的关爱既是品格,又是修养。智慧源于真爱,真爱触动心灵,爱的力量定会为教师的人生旅途洒下一路暖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到深处无怨尤,情到浓时方知苦啊!

三、孤雁不饮啄,飞鸣思念群

在专题与报告后,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组建了班主任工作论坛,我们分组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去浓缩我们的实践,研讨了八大专题:中职学校班级常规管理与创新,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中职学生自信心重建与问题生的转化,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和道德创新,班级团队建设与精神的培养,班主任在实习实训中的定位,骨干班主任成长与个性发展。通过研讨,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理解:“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渠道;播撒爱心,用爱关心每个学生是精髓;不放弃,不抛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原则,班主任工作要用心,要有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心”。“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自身修养,也要感染别人,既要苦干实干,也要智慧才干,既要制度手段,也要灵活应变。”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感动不到自己的班会,就别想感动学生”……一句句从第一线老师心灵深处吐露出来的箴言,依旧绕梁,不断地扣打心扉,如醍醐灌顶般地豁然开朗。

通过这次交流,我们彼此交换了自己的意见,共同分析,共同讨论。虽然时间不多,但是意义深远,让我们了解了彼此学校的教育环境,学生状况,特别是山区职业教育的艰辛和城市职业学校竞争的激烈,同时交换了各自的经验,特别是具体的,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与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孤雁不饮啄,飞鸣思念群”。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在今后职业教育旅途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能停滞不前,不满足于现状,要认真总结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得与失,并虚心向身边的优秀班主任学习,注重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强调学习,要终身学习,扩大学习范围,拓宽教育视野,使自己不断进步,并创设自己的独特管理风格,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班主任教育方法,为了握在我们手中的每一棵生命的幼苗而努力。

在此感谢广东省中职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提供了平台,感谢珠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提供了机会。

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二】

时光匆匆,一个学期的时间过去了,回顾这一个学期,虽然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些困难也曾是我没想到的,但我却在班主任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力。以下是我对本班的一些工作总结。

1、规范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较为朴实,并且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活跃,始班级的整体气氛较好。但由于学生多是文化成绩较差并且学生年龄大小有一定差距,所以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如何统一学生的学习思想,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的性格、心里特点,我通过以下方法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

(1)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团结、班级荣誉等意识。积极整治班级风气,以整体环境来影响每一个班级学生。

(2)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个别同学,通过沟通和交流,诱导他们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3)严格打好学生考勤,对于缺旷太多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

(4)作为班主任本人,我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班级纪律,以积极的热情来感染每一个同学,用鼓励和微笑来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

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达到学到一技之长的目标。

2、常到教室,积极督促学生学习。

我们班的课程本学期主要是由发动机及电气基础理论及其他基础课程组成。经常到教室,关注学生上课纪律情况,结合与科任老师沟通的意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

(1)对于课堂迟到和早退的同学,给以一定的教育和处罚,使学生养成按时上下课习惯。

(2)发现学生上课期间开小差、睡觉、玩手机等情况,及时的制止并做相应的教育。

(3)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等情况,对有问题的学生指导完成作业。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督促,学生基本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组织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集体意识感。

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从班费中支出一部分费用,用于购买学生业余开展体育活动用的体育器材,包括乒乓球拍、篮球、羽毛球等等。一方面在班级内部组织文体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利用一切的机会扩大我们班在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班级形象等目的。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感受到了温暖的班级气氛,得到了发挥个人机会,有了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丰富的课余生活,保障了教学的有序进行。

4、预防防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针对学生的严重违纪,及时有效的做好处理和教育工作。

本学期我们班学生出现过夜不归宿、逃课等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我都及时处理,并在处理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学习班主任工作经验。

(1)每天晚上10点查就寝时,同时检查是否有违规用电,是否有抽烟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对出现违纪的同学严肃处理和教育。

(2)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做到预防和紧急处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定危机情况处理能力。

(3)安排一些学生做好管理和报告工作,对可能出现的违纪事件及时报告,并在未发生重大危害前处理。

(4)出现违纪事件后,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协调处理好问题。

5、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与家长的联系。

我班学生年龄从17—21之间,年龄跨度较大,并且处于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如何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交流是班主任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利用学生晚自习、课余活动等时间,在学生吃饭、生病、有困难需要帮助等等情况下,和学生交谈,及时的关心帮助学生,与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通过本学期的相处,我与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信任和沟通。

在校期间除了学校的教师、班主任外,家长是学生的最大管理者,与学生家长联系和沟通有利于最快掌握学生个人行为、心理等特点,有利于针对学生个人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处理。与家长联合共管学生,将得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这学期是我带第一个班级,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考验。通过请教其他班主任和向其他班主任学习,我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学生的方法,那就是:严抓行为习惯、关心学生身心,帮助困难学生、预防处理事故、学习请教经验、沟通联系家长。我相信,学生必能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学会做人处世,未来一定会有好的前途与光明未来。

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三】

一学期的中职班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班主任工作,感慨万千,有取得成绩的喜悦,也有失误带来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得到的回报和快乐。一学期来的工作使我学到了很多。现将一期来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耐心细致、严格要求是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

由于中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其他班学生有所不同,如果按普通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肯定会使班级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中职教班工作就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绝不意味着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在管理与教育上我利用早自习及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讲文明讲礼貌,教育他们向雷锋学习,帮助他们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

积极配合学校政教处的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其不断提高认识,端正思想。树立学生中好的典型,一旦发现好人好事便即时给予奖励,以个别的典型事例教育全班、带动全班。让班级快速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同时,又制订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人给予严惩。

班里的学生活泼好动,顽皮可爱,但自制力较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如何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一大难题。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转移他们的业余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如《守则》《规范》竞赛等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受教育。

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家就被宠坏了,到学校仍自由散漫,懒惰。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严格要求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从按时完成作业,按时起床、作操,早晚自习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进步。利用各种条件和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并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每一个的特点,指导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

二、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1、对后进生耐心教育,但不能迁就。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班上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在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时,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灵魂美德培育工作,班主任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这学期班主任工作结束了,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任务还没有终止,不断熟悉班主任工作,吸取经验和教训,把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四】

回顾这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亲近学生爱护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信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学生。”我认为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经常一到下课我就来到班级,融入学生当中,与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在这过程中,我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会,耐心、细心、真心、热心地干好各项学生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创建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了解班级及班级学生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学生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同时还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等,以便使我更好地对症下药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桃李不语,下自成蹊”,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一直坚信这一点。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我的学生们。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信,使我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书育人德育先行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准则。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是我们的最首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影响他的一生,因此,我首先抓思想教育。

1、新生到校,我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校纪和班规,从小事着手,不染头发,不戴首饰……不因为成绩好而放弃对其严格要求。

2、公平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计较过去。对后进生,不急不躁,以一颗真诚的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安排他们与好学生一起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围绕《中职学生十不准》制定了较细的班规,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并且成立五人小组管理班务,培养自管能力。学生基本能遵守各方面的纪律,如午睡纪律、课间纪律、和集会纪律等。

4、开学不久,我就开始家访,主要是电话家访。家访近10位同学,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管理学生,注意其发展的动向,及时提供帮助,向良性发展。

5、经常与学生谈话,了解班中的发展趋势,及时予以调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6、努力培养班干部管理能力,多谈心,多讨论,放手让他们去管理,增强个人的独立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组织健全乐观向上班干队伍是良好班风的保证

创建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决定的。班干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除了选准班干以外,班级分为五个组,以自然座位为准,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学生推选,组长全权负责各组的各项事务。尤其是早晨,坚决杜绝迟到现象,保证班级准时进入早读状态。在处理迟到问题时,由各组组长自行负责。在学校制度震慑下,再加上班级规定的约束和组长自觉带动,各组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竞争能力,使各组无论是卫生、出勤,还是学习热情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恰恰验证了魏书生的那句话:“学生可以管学生的,班主任不要插手。”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律性,他们真的能给班主任一个很大的惊喜。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绩进步的关键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因此班主任如何抓好学生们的学习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真听、多做、好问、求精”口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既能够勤奋好学又乐于互相讨论精益求精,从而养成乐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并且还按学科分层次组建8个学习小组,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个别差生还针对性提出“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的口号,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特长生的培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优势。

上一篇:新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下一篇:部编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