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三查七对制度

2023-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病区三查七对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病区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三查七对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二)三查七对落实细则

1、操作前查: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查对医嘱,对患者、用物、环境进行评估,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了解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敏药物前必须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查看药物皮试结果。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有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中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操作后查:护士在治疗、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标本,交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治疗、护理效果,并及时记录。

4、护士确认患者床号、姓名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标识。对于危重患者、小儿、沟通障碍患者必须查看腕带,呼叫清醒患者时,必须在患者应答确认后方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5、查对药物时要仔细检查药物名称、质量、失效期和批号,检查包装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裂缝;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同时给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严格执行医嘱,在准确时间内以准确剂量给予准确的病人。

第2篇:十、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一) 三查七对内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二) 三查七对落实细则

1、操作前查: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须查对医嘱,对患者、用物、环 境进行评估,注重患者的生理、心里状态,了解相关用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敏药物前必须先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查看药物皮试结果。护士应掌握治疗、护理过程,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有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中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过程,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反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操作后查:护士在治疗、护理操作完毕后,要再次查对患者姓名、床号、药物、标本,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观察治疗、护理效果,并及时记录。

4、护士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时,必须使用两种以上标识,同时查对床头卡、输液卡。对于危重病人、小儿、沟通障碍病人,同时必须查看腕带。呼叫清醒病人时,必须在病人应答确认后方可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5、查对药物和使用药物前,要检查药物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静脉给药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严格执行医嘱,在准确时间内以准确剂量给与准确的病人。

第3篇:疫苗接种的“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接种前检查,接种时核查,接种后复查

七对:核对接种对对象姓名,核对疫苗名称,核对疫苗颜色,

核对疫苗剂量,核对接种时间和针次,核对注射部位,核对接种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要接种的疫苗,询问病史、既往过敏史,确定有无接种禁忌症,核准无误后方可开始接种

广西区CDC2005年4月4日发

疫苗接种的“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

三查:接种前要求查询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免疫卡

册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和批号,

七对:对编号、姓名、出生日期、疫苗种类、剂量、间隔时

间、接种途径;

一注意:注意接种后反应

南宁市CDC2005年3月31日发

第4篇: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

1、操作前检查 内容: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症。

2、操作中检查 内容: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症。

3、操作后检查 内容:查药品安碚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时间

5、对药品

6、对剂量

7、对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及配伍禁忌症。

第5篇: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

1、操作前检查:查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症。

2、操作中检查: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浑浊,配伍禁忌症。

3、操作后检查:查药品安碚有无破损,瓶盖有无松动。

七对:

1、对姓名

2、对性别

3、对年龄

4、对时间

5、对药品

6、对剂量

7、对用法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及配伍禁忌症。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行为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医师岗位工作职责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岗位工作职责

1.负责门诊医生处方各种针剂的注射、外伤处置工作、出诊以及各项医疗器械 物品的消毒等工作。

2.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尽量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3.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常规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配合门诊、急诊的抢救工作。

5.负责领取、保管各种注射药品及其所属物品经常清点注射药物对超过治

疗期的药物应予及时处理。

6.发现差错事故及注射反应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事后要进行检查原因吸取教训杜绝事故发生。

诊所工作制度

1.医师要坚持挂牌上岗。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

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 2.认真规范地做好就诊记录真实详细地记录门诊日志、处方及处置单。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4.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病情疑难病例、重危病人应及时转诊并做好转 诊登记工作。

5.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医务人员应在治疗过程中全程陪护。

6.诊室应备有一般抢救药品、器材并保持应急状态 7.认真填写门诊及出诊日志、处方及治疗单同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8.保持环境整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

9.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定时观察床上的被套、床单每日定时 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10.护理工作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时思想集中认真负责“三查”、“七 对”。

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戴口罩、帽子、药液现配现用输液要贴

输液卡对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必须按规定做过敏试验。

12.无菌物品定期消毒每天监测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做好记录。

13.保持治疗室的整洁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拭台面拖地面紫外线 空气消毒并做记录。

治疗室工作制度

1.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每天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

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各种治疗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清洁区与污染区要相对分开有菌与无菌物品严格分柜放置器械与药品要

分开放置口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放置。

4.严格各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按常规对致敏药物做过敏试验并做好过敏反 应的应急准备。

5.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各种诊疗器械严格消毒灭菌消毒浸泡液按要求更换

污物按要求及时无害化处理。

6.一次性医用器具用后必须严格消毒毁形和无害化处理并认真记录登记,仔细核对进出货数量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医疗事故防范与报告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坚持以人为

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确保医疗安全。

2.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执业许可证的范围、地点和执业医师注册的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开展诊疗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 操作常规。

3.医疗文书健全门诊登记、处方符合要求书写规范。严禁涂改、伪造、隐

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4.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

者或家属及时解答其咨询做好双向转诊工作。 5.建立健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

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瞒报。

药品、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在合法的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中采购并备有发票、进货单。并进行登记。严禁从非法渠道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

2.必须凭处方配发药品,认真审查和核对所发药品应分类贮存,定期检查和清理如发现不合格药品或质量问题。应停止发货并及时处理,如发现假劣药品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诊所社会监督制度

1.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亮证行医。 2.不聘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超出诊疗范围行医。 3.严格按照诊疗护理规范开展诊疗活动。遇到危重病人实施紧急救护并做 好转诊。

4.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尽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5.履行传染病责任报告人职责按照传染病报告时限及时上报。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弃物做好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理。

7.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及处方的管理。

8.发生医疗纠纷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做好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工作。

9.自觉服从、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监督管理。 10.自觉接受社会及广大群众监督。

消毒管理制度

1.对诊疗室、注射室均需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2.保持诊疗室整洁、通风、光线良好。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并作记录。感冒流行期间增用醋酸或食醋薰蒸。 3.发现传染病人时及时按照规定上报疫情就地隔离并转传染病医院立即

更换床单等用物及时用84液浸泡消毒、擦抹、喷洒接触范围。 4.门诊医生及时用84液消毒毛巾擦手口表用84液浸泡压舌板在84液浸 泡后清洗再高压蒸汽灭菌。

5.门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素并将使用情况在病历卡上作完整记录避免二重 感染。

6.治疗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不允许摆放私人物品清洁区、污染区标志鲜明

物品存放有序。无菌物品须附带灭菌指示卡并注明消毒日期和失效期。

7.在配药、注射、输液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8.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一次性医疗器械必须一次使用使用后立即毁形消毒浸泡并集中销毁。

10.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应分别放置并统一集中处理。

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制度

1.医师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对初诊病人确诊为传染病的实行首诊负责

制必须正确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

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

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

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1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

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1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4.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统一管理。

2.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有登记且相关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3.对一次性注射器、皮条等器具使用后须将针头和器具分开皮条剪断分类后再消毒、浸泡由工作人员统一回收、毁形绝不允许私自出卖。

4.对医疗其它废弃物品也应分类作相应特殊处理不能作为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第6篇: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

“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是指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白细胞数目WBC参考值5-12

淋巴细胞数目LYMPH#参考值0.8-4

中间细胞数目MID#参考值0.1-0.9

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参考值2-7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参考值20-40

中间细胞百分比MID%参考值3-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参考值50-70

红细胞数目RBC参考值4-5.2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120-155

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35-49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95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参考值27-3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参考值11.5-14.5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DW-SD参考值35-56

血小板数目PLT参考值100-300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11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5-17

血小板压积PCT参考值0.108-0.282

上一篇:志愿者协会内部简介下一篇:政府副区长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