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适应新时代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中职护理专业与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努力寻求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位点,形成基础医学新体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1:

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教改思路研究

摘要:培养适应21世纪医学检验专业专科人才,医学检验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将从医学检验的相关内容来研究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和不足,并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教改思路。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 实用性人才培养 教改思路

医学检验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在高层次上的结合,也是目前医学院校发展重心,近年来也为医学院培养了不少实用型人才,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然而,在目前的人才培养和教改思路中,关于医学检验方面的专业性任务依然很重,主要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监控和预后判断提供充分的专业数据报告。本文就从这几点入手,研究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现状和不足

检验医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又称为实验室医学,是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在目前各医学院校中均由设立相关的专业课程和系别教学,涉及到的检验项目、准确及时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手段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和实习内容。根据研究发现,目前在检验医学中专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学生思想固步不前

在目前的教改思路中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表现也不甚好,这就表现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在培养中学生思想固步不前是一个大问题,在当今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思想的培养最为重要,这一点可以从国外检验医学的重点专业院校教学模式和思想看出,如果国内的学生思想依然不能得到完整释放,这样的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课程部分恐怕依然不能得到很好地传授和教导。

(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在研究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内容时,发现大多数的教改课程安排过于强调“知识技能储备”,而淡化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照本宣科的陋习,然而,在某些知识技能储备和实际经验培养不成正比的院校,则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临床第一线对检验技术人才实际需求的脱节,这样的结果非常严重,而且往往都是由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

(三)优化师资结构方法不对

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是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师资结构,而目前各大院校对于培养优化师资结构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可是结果就是这样的师资结构需要的优化形式必须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改变老化的教学模式的空头支票。现在很多优化师资结构的方法都缺乏了实际的操作项目,由于师资队伍临床工作经验和专业素质的缺乏,很多优化办法都不能得以实施。

二、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教改思路研究

在重点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较为严重的问题之后,下文将针对以上问题,以及行业内部的发展趋势,整理一些相关的教改思路和研究方案。

(一)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现阶段更适合的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采用这种理念能够更有效地梳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梳理学生心理,创建和培养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院校的共识。教学改革一直都是构建以创新教育理念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然而在实际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培养过程中,却没有着重提出关于学生思想培养的教学模式,导致在目前的教改思路中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表现也不甚好。传统医学检验专科层次教育也应该基于这个模式来教改,这种思路才更适合现在的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培养中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如果想要改善当前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现状中的不足,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必须加以改善,减少教学质量参次不齐导致的各种教学陋习。这种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医学检验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改思路中较为明确的方针,教学改善也可以从“模拟临床实际工作过程”教改的尝试与探索思路开始。

(三)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目前的师资结构大多数还是从教材的内容安排,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完整性,而且相对于优化师资结构的教改方式也没有更好更直观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加严谨而有效的医学检验专业教改方案。在教改的教学内容的制定和设计思路上不能总是照本宣科,要注重工作职业的特殊性,作出有价值的调整。如果想要有更直接的教改效果,可以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淡化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应该具有更直接的改善效果。这些都是目前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教改思路。

三、结论

本文从医学检验的相关内容来研究专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和不足,并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教改思路。希望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性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幫助,可以在教改中树立更好的口碑和形象。

参考文献:

[1]金永哲,李明今.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1,(02).

[2]毛飞,胡嘉波,谷俊侠,许文荣.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4).

[3]郝玉玲,韩业坤,沙凯辉,郝朝娜.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与职业指导课程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1,(06).

作者:苑艺 张勇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2:

中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为适应新时代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中职护理专业与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努力寻求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位点,形成基础医学新体系。并以便利抽样法选我校2016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传统教学体系和整合后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学业成绩和学生体验式对比研究,进一步论证基础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是中职护理专业实现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这种课程的整合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 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

護理专业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技能型和紧缺型人才,随着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培养初级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的中职教育优势突显出来,而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中职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有限的学习阶段怎样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目前我国三年制中职护理的培养方式大多为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文化基础和基础医学;第二年学习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第三年临床实习。这种培养方式严格遵循认知的先后性,但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容易造成基础与临床的分离。我校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共开设: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6门课程。这些课程多采用“结构式课堂教学”,各门课程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教学内容烦琐且有许多重复。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常常脱离护理临床实际,学生学习时很难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遗忘率高。在学习基础医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基础医学课程难学,教师也觉得基础医学难教。护生在基础医学上所花的学习时间较多,但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完以后,大多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目前“基础医学必须为临床专业服务,基础医学必须为就业服务”的理念已为广大基础医学教育人士所接受。因此改变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打破学科界限,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建立新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是当前教改的必然趋势[1]。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于1952年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模式”,根据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李薄冰提出在中职护生实施“系统模块教学”的教学模式,具体课程教学与安排原则为:以中职护生能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终极目标,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知识结构,以系统模块为中心,围绕系统出现的各种疾病展开教学,把基础与临床各课程相关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以课题的形式融为一体。该种模式使各系统模块的知识点相互渗透、贯通,形成一条纵向知识主线,便于学生把握、理解。但从正常到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中职的知识建构层次看,对于太多学科的综合很难从全局和整体上领悟,而且师资和学时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实践起来将有较多的难题。

为使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行业与社会的要求,必须清醒认识到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寻求与护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位点。现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及护理专业岗位的要求,努力构建护理临床应用的医学基础课程新体系,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全方位多靶点的结合,并对该体系进行教学实践,以证明该体系的优越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利用抽样法选取我校2016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组(56人),年龄15岁-17岁,平均(16.0±1.6)岁;另一个班为观察组(54人),年龄15岁-17岁,平均(16.9±0.9)岁;两组学生均为中考统招生,年龄15岁-17岁,均为新生。两组学生在年龄、中考成绩等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学生授课内容相同,使用基础医学相关教材。观察组增加整合后的校本教材,由两位基础医学教师分别任课,课时数相同。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解剖学基础、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4门课程。课程采用“结构式课堂教学”,各门课程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观察组采用整合后的教学体系。将解剖学基础和病理形态学整合成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

1.2.2评价方法。(1)考核成绩。基础课程结束后两组均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学生随机抽取操作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按照标准化操作的量表考核打分。(2)学习体验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对观察组学生对整合的教学体系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新体系的利用情况及认可程度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下表所示,观察组22.2%的学生认为整合后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很好,51.9%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较好,只有25.9%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77.8%的学生表示喜欢继续使用该模式开展教学。另外,在随机访谈过程中,有学生提出“新教学体系上课有兴趣”、“希望多采用整合课程教学”等,表达了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

3.结语

3.1基础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是中职护理专业实现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充分研究梳理出护理岗位所需要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体系,并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重新序化基础课程内容,如将解剖学基础和病理形态学整合成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专业课程间教学内容合理衔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专业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能更好地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满足行业准入的要求。构建医学基础教学新体系,细化教学目标,注重医学基础模块与临床知识的迁移,合理安排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充分运用先进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病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短片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医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使基础医学教学不再空洞、枯燥、无味。

3.2课程整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护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课程整合不是随意地拼接,而是形成一个新的有机课程。被整合的课程有内在联系才能形成新的课程。综合课程把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整成新的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态度和情感的教育内容就是综合课程。我们应根据具体实际,最大限度发挥整合课程的空间和优势,以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岳,张东华.医学高职教育中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

作者:谢艳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3:

五年一贯制护理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建设初探

摘 要 现行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基础医学骨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影响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校选择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作为试点,推行了两年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建设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职护理 综合性 人体形态机能学 课程建设

1 高職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及“病理学”三门学科是护理职业教育的骨干基础课程,其内在关联性高,逻辑连贯性强,既是学生学习后续护理专业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毕业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护理操作的理论基础。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学院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普遍采取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一方面由于在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上,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注重学科知识内容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基础医学知识体系内在逻辑联系的人为割裂,这给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增加了相当难度;尤其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学”两门学科,教材内容枯燥繁琐,与临床专业实践知识存在严重脱节,难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三门骨干课程知识内容中也存在相当部分交叉重复现象,再加上教学计划的执行时间安排也在不同学期,由此导致安排在后面的“病理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花相当时间来复习前面所学的人体结构和生理机能知识,导致教学的效率降低。这些对我们实现“拥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创新精神的高级技能型护理人才” 培养目标,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2 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内容设计

如何才能克服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职业教育中,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基础医学骨干课程的教学模式诸多弊端?我们在认真研究医疗现实护理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基础上,借鉴国内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同行对现行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成果,按照基础医学骨干课程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从降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难度,更加方便学生系统学习、理解及掌握的目的出发,将“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学”和“病理学”三门理论课程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形成知识逻辑与问题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在新课程中我们删除了原教材内容中的交叉重复部分,对一些复杂但护理实际工作应用极少的内容进行了简化,并根据临床诊疗过程中分析典型临床病例问题时,从正常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分析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典型临床表现基本思路来组织课程知识内容。在新课程中我们把知识内容分成五大部分:①细胞与基本组织的结构、功能,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肿瘤;②能量代谢及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体温及发热;③血液、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调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炎症;④人体各系统的组成、正常结构,生理机能活动和调节机制及各系统常见疾病;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水肿等等其他病理生理知识容,再把每部分教学内容再划分为若干章、节内容。使每部分教学内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迁移的效能。

3 具体教学实施

3.1 理论教学

根据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原三门学科的教学计划安排,“正常人体结构”144学时,“正常人体机能”72学时,“病理学”72学时,教学时段横跨三个学期。我们在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新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上,保持总学时数基本不变,把教学任务设定为两个学期完成。考虑到新课程融汇了原三门骨干课程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体量大,教学任务重,为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经讨论研究决定把综合性新课程教学内容的①②③部分规定为公共基础部分,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必须熟练掌握而且能够独自胜任教学任务,再把新课程中其余的教学内容则划分成若干部分,由不同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专长来分担,最后由多位教师轮换协作来共同完成新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人体由结构到功能,由正常再到异常相对完整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体系。

3.2 实验教学

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按照新课程的理论知识内容顺序来安排实验教学计划并编写新的实验报告,在确保原有学科实验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原来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和整合。例如把运“正常人体结构”中运动系统的肌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正常人体机能学”中的血压测量知识整合,增加临床肌注常用部位的临床应用护理解剖实验内容;把“正常人体结构”中泌尿系统微细结构实验教学与“病理学基础”中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肾炎切片观察知识整合,在“正常人体结构”泌尿系统大体解剖结构实验教学内容中,增加给男女性病人导尿的临床应用护理解剖实训内容;在“正常人体结构”消化系统大体解剖结构实验内容中,增加插胃管、灌肠等临床应用护理解剖实验内容,把“正常人体结构”中消化系统肝的微细结构观察与“病理学基础”中病毒性肝炎及肝淤血病理切片实验观察整合,使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加深对人体结构和人体机能,由正常到异常的完整认识过程,并通过临床应用护理解剖实验内容的融入,达到逐步培养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实验教学目标。

3.3 学业评估与考核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思路和要求,我们在推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操作学习和总结学习,因此在学生的期末学业水平评估和考核上,我们改革过去单一考核方法,建立起包括形成性考核、实训考核、理论知识水平考核的综合学业水平评估考核体系,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实训考核成绩占20%、学科知识考核成绩占60%,以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能力培养状况。

4 讨论

4.1 课程改革的优点

(1)降低了基础医学骨干课程的学习难度:通过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改,把原来三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包括正常人体结构、机能和异常人体结构、机能变化的综合性课程知识体系,强化了基础医学知识内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按照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顺序呈现,遵循了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从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迁移效能。

(2)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在新课程知识内容中删除了原学科教材内容的重复部分,使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变得更加合理和连贯;另外在教学安排上,消除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时,由于授课安排在不同学期所产生的教学时差,避免了因教学时差所带来的学习后面学科知识内容时重复复习过程。如此既有利于保持基础医学骨干课程知识内容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3)加强了基础医学骨干课程与临床护理实践学科的联系: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过程中,在每部分教学内容前面都适当增加了经过精心改造的典型病例,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实践环境,并提出临床护理实践问题进行导学,因而很好地将真实临床实践问题融入了医学基础骨干课程教学,可以克服原来单一学科知识内容的呆板枯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有利于尽早培养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在新课程每个实验教学中,根据现实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融入相应的临床应用护理解剖实验教学内容,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现代职教理念,有利于培养高职护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4.2 有待完善之处

(1)对师资的要求高:在综合性“人体形态机能学”课程内容的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但融合了原“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学”及“病理学基础”三门骨干基础学科的知识内容,使新课程的知識内容体量膨大,增加了教学任务的难度系数,且在新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典型临床病例的导学,以及各种临床实际问题的提出和分析解决,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提出极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原三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而且必须对临床专业实践学科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也要了然于胸,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不断进行知识能力充电,才能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

(2)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高: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不但保留了原有三门学科的实验内容完整性,而且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重组,还增加了相应的临床护理解剖实验内容,这对实验教学的安排、实验教学组织准备以及实验教学的设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需要任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组织,需要有关学科和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大力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3)对教材的内容建设提出挑战:由于没有现成配套的教材,对校本教材的建设只能选择在原来使用的学科教材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容的重组和建构,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改进和完善,而限于不同的任课教师水平和能力不同,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建构会增加不小的困难。当然在新课程教改过程中还会不断遇到其他问题,需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并不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 江山.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模块化设计初探[J].职教论坛,2010.17.

[2] 傅臻.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8.

[3] 况炜,陈慧玲,贺耀德,等.高职护理综合性“人体机能”课程建设的探讨[C].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2012.

[4] 陶冬英,倪晶晶.高职护理专业护理应用解剖学与人体形态学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效果[J].解剖学杂志,2013.3.

[5] 胡秋芳.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高职生理学课程改革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17.

[6] 张凌,魏建峰,王广德.人体形态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3.

[7] 钱国强,尹晓峰,张卉,等.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病理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

作者:陈竹盛

上一篇: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构建统计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