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为道。公权与私权的冲突是法治的现实难题,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的法治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制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 篇1:

加强舆论引导 促进社会管理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舆论引导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指出应该在突出重点、创新手段等五个方面加强舆论引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新闻媒体 舆论引导 社会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有序推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管理面临的各类问题也在增多: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面对形形色色的新问题,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①

社会管理是政府管理职能之一,是指国家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社会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充分认识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舆论引导工作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手段,在促进社会管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要符合“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三是有利于鼓舞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四是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五是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从社会主义新闻学价值取向上讲,要有宣传价值、新闻价值、信息价值。从受众心理学上讲,舆论引导必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受众乐于并易于接受。具体来说,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舆论引导是促进社会管理的重要条件。舆论引导既是促进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社会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引导,缺乏舆论引导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曾经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因酝酿中的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问题而引发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由于当地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缺位。舆论引导不够及时全面,才导致小道消息泛滥,谣言肆意流传,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获取和传递信息越来越迅速,已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运行。特别是社会管理内容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社会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没有正确而有效的舆论引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很快地进入千家万户,从而影响到社会管理工作。因此,为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第二,舆论引导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用正确的思想理论、行动纲领、价值观念影响社会、凝聚群众,引导、激励、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管理。近年来,各级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及时宣传报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宣传报道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管理。

第三,舆论引导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方式。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地纷纷出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闻宣传体现党的意志、反映人民的心声,是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如,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医院收治37人,其中3人已死亡。经调查,中毒病人均服用过散装牛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平凉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成立了紧急处置“4·7”牛奶中毒事件领导小组,及时向媒体介绍情况,公布事故处理进展。媒体如实报道,用事实说话,平抑了社会谣言,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二、当前舆论引导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引导舆论的职能也日益重要。议程设置作为一种已为实践所证明的理论学说,对媒介搞好舆论引导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当前,从议程设置理论来看,我国舆论引导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个别媒体对定位和社会责任认识模糊。媒体的定位决定着其新闻价值的标准和发展方向。媒体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媒体的生存法则。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它应该是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充分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从中国视野来看,应该是充分反映中国社会在建设发展中的主流和趋势,客观反映国家变革中的多样文化、多元价值。可以说,新闻媒体的定位应该是宣传各项工作的新成绩,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中来。但现实情况是,群众对于主要新闻媒体有着更高的要求,普遍希望媒体在报道好时政新闻的同时,能够加强对社会新闻的报道。有些群众认为媒体不关心他们,所以他们也没有理由关心媒体。群众对于媒体的这种情绪,给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在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还另有一重意义。历经60年的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新中国已走到又一个关键路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群体纷繁复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各异。媒体在竞争中为了利益迎合市场、迎合企业、迎合某一级政府机构而忘却自身社会责任的现象并不鲜见。比如,在一轮又一轮房地产热潮中,媒体不是客观、冷静地分析市场,为民众提供真实的市场信息,而是为了广告份额,借所谓的专家之口,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有些媒体甚至直接投身房地产市场,组织各种看房、买房活动,参与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博弈。当媒体为了自身利益而成为社会一方利益的代表时,还谈何社会责任?又如何能做到促进社会管理?

二是一些媒体公信力不高。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也是提高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一个主流传媒负有正确传播社会价值观的责任。实践证明,媒体只有对群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才会对群众的意见走向形成足够的引导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媒体对新闻与突发新闻报道的数量少,最能体现媒体公信力的舆论监督相对缺乏,也对媒体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制约。

三是对群众关注、急切想知道的热点话题反应慢。例如,2011年3月,受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的核电危机影响,网络上出现了海水受到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等传言,造成部分地区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现象发生。无独有偶,“非典”时期百姓抢购板蓝根,“甲流”流行时在家中囤积大蒜等等,都是因为主流消息发布渠道不畅,百姓了解真实相对滞后,才给小道消息和大量流言以可乘之机。社会学理论认为,绝大多数流言存在的基础是人们希望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对隐约感到的威胁作出反应,流言是公众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一种应激状态。社会的不稳定,经常来源于流言和信息恐慌,而后者又源自政府和民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三、多措并举强化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必须贯彻“三贴近”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条件,必须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要着眼于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运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导舆论,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以及当地广电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展开报道,向世人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汶川;在震后灾区很多地方的手机通话受影响但短信仍能正常收发的情况下,新华社迅速开通了向四川手机用户免费发送新华短信的业务,覆盖1500万用户,使中央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和各路救援队伍开赴灾区的重要信息,直达受灾群众。主流媒体用镜头、画面、文字、声音报道灾情的进展,记录救援的过程。事实证明,直播震情并不会加重灾情,却能因信息的公开透明击破谣言,凝聚人心,从而为高效有序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以人为本,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是新闻宣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在社会管理中,新闻媒体要特别注重发挥好“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两者结合起来,使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起来,并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如,在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各地电台通力合作,快速打造了一个跨地区的传播和服务平台,将来自国家部委、各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社会救援力量以及路面被堵驾驶员的各种信息汇聚到这个平台上,从而帮助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和调配物资。突发事件中产生的这种开放性的传播关系和信息交换方式,不仅在灾害来临之时将各种信息有效地“上传下达”,更是广电媒体的一次革命,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

第三,健全机制,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搞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做好舆论引导,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律为准绳,用真相说话,用大局观念去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舆论监督要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让人民群众看到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第四,增强参与互动,切实做好舆论引导。“互动”是倾听民众声音、加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方式。让普通民众以参与者、亲历者的姿态出现在新闻中,既是传媒培养受众媒介素质,引导他们正确接触和使用媒介,对媒介产生某种心理期待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受众认知传媒、感知传媒品格的一个窗口。1999年,《华商报》在西安率先建立了全报社统一的新闻热线。2002年,《西部商报》在兰州地区率先建立了首个全社统一的新闻热线,并为新闻热线设立固定栏目和专业部门,协调处理受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受众感觉到媒体的亲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利用媒体的优势,增强执政者和公民的广泛互动,把媒体建构成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领域”,正是现代传媒的职责之一,也是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阵地。

第五,创新手段,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利用网络传递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互联网的自由性、交互性拓宽了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激发了网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作为舆论源头的比例越来越高,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壮大,如果引导不力或不当,社会舆论就可能通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将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成效。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建立网上动态管理机制,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网上舆论,从而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担当。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本文编辑:刘园丁)

作者:刘宇红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 篇2:

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

[摘要]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为道。公权与私权的冲突是法治的现实难题,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的法治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制衡。

[关键词] 法治 公权 私权 社会管理 创新

[作者简介] 丘志乔(1973—),女,广东乐昌人,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港澳法。

一、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保障

1. 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环境为依托。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环境为依托。首先,社会管理与法治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是通过革新现有管理模式,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实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须有良好的制度和环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和法治的基础上。

2. 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理念为指导。法治理念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实行法治以及如何实现法治的问题。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理念为指导,认同法治基础观念。社会管理创新要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作为社会管理主体之一的政府,以法治理念指导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职权、公正执法以及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权力边界和私权利保护两方面。政府应当树立法治的权力观念和制度观念,认识到公共权力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相对应的是权利观念和人权观念,即民事权利法无限制即享有。应看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成法治国家,就是最大的社会管理创新。

3. 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手段来规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最有效的社会管理工具就是法律。良好的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律来构建社会管理的基本框架,以法律秩序和法律规范为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规范作用是使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合法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反复适用性。

4. 社会管理创新须以法治建设来推进。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法治不仅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环境依托、理念指导、调整手段,更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保障。以法治手段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多元社会主体的利益,才能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平衡、规范、有序发展,有效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法治难题:

公权与私权冲突

(一)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原因

公权, 也叫权力、公权力、公共权力。私权,也叫私权利。狭义上的私权,指民事权利。广义的私权指人权。本文私权采广义理解。

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必然性,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哲学视角:公权与私权是矛盾的。公权的本质是一种权力,私权的本质是权利。公权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公共性和不平等性的特点,私权具有任意性、脆弱性、利己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二是历史视角: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从根本上说是权力本位的社会。当前的社会转型,公民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与公权力、权力主体官本位思想发生碰撞,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不可难免。

三是法学视角:权力往往不是依权力所有者(即人民)的整体意志运行的,在权力不受制约的地方,极易造成紧张、摩擦和突变。

(二)我国社会中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具体表现

1. 公权滥用。我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尤其是与公权有关的社会问题,往往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和反响。社会现实中公权践踏私权的事情时有发生。

2. 公权怠于履行职责。公权是私权的保障器,权力行为的目的不在于权力主体的利益,而在于公共利益。一些掌握公权力的部门对涉及与自身有利益关系或涉及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的事项,往往采取消极怠于行使的方式,更有甚者放弃手中权力,从而导致公民私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3. 公权异化侵害私权。权力寻租、公权商品化是权力异化的典型表现。有关腐败的新闻报道经常见诸于公众媒体,立法、行政、司法领域无不涉及,公权力异化现象凸显。与此同时,由于公权力对私人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致使规范保障私权的各种规则和运作秩序受到破坏,进而使公民的私权观念受到打压,进一步弱化。私权观念无法得到成长和巩固,不仅不利于公民私权的自我保护,反过来加剧公权异化,产生恶性循环。

三、破解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难题的出路:公权与私权制衡

以法治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的结合,协调公权与私权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规范公权

其指导原则是法律至上、权力法定。对于权力行为主体来说,只有法律明文规定或允许的才可以作为,否则便不能作为。任何权力行为主体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施权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检验;国家机关的一切权力都由人民通过法定方式授予;一切被授予国家权力的人都须由人民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一切国家权力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必须对其行使权力的后果负责。还应看到,权力的产生、行使、规制均须以法律规定进行。

1. 通过法定程序构建制约和掌控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尤其要强化对权力行使过程的制约。诸如行政许可、财政管理、投资审批、人事任免、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和环节,要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防范权力行为的非正常干预。

2. 明确权力行使的法律依据。权力行为主体的施权行为,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否则都是非法的和无效的。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明确权力行为主体违法行使权力行为的种类,规定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 明晰权力运行的边界。修改和完善行政组织法, 明确权力和权力之间的界限及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界定各级权力行为主体的职权范围和权力边界,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

4. 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对权力运行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设定,尤其要明确规定权力行为主体行使权力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衔接,在功能上相互协同。权力运行程序的法治化,是彰显权力运行程序刚性与尊严的有效途径。要按照程序正义和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积极推进权力运行程序法治化进程,把权力运行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完善行政程序, 加快制定行政程序法。

5. 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我国采用的是人民代表机关审查制, 即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但在实践中却极少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规章审查方面,我国《立法法》规定的纠偏机制在实践中即使不是形同虚设也作用有限。因此, 有必要通过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来建立有效的规章纠偏机制, 从外部更有效地解决规章专权的控制问题。

(二)保障私权

1. 保障私权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从历史视角来看,法治的发展史实质上是私权的解放史。法治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在西方,从公权与私权的高度复合,到古罗马时期的初步划分,再到公元五世纪公权对私权的吞噬,至近现代呈现分立、对抗、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私权逐步确立并形成保护体系,终与公权相抗衡而存在。在我国,从传统社会的权力本位到改革开放以来,私权意识觉醒、私权保障日渐成为立法重心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的精辟论断: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从社会现实来看,保护私权是法治的精髓和要求。亚里士多德的经典法治要义是:良好的法律且获得普遍的服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等,是全球公认的法治成熟的国家,其宪法均明确了政府公权与民众私权的界限, 并以此来制约政府破坏民权的冲动。在我国,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在法学界的努力下、法治的理念和精髓,私权保护的意识渐浓。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权的立法规定;同年7月施行的《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私权,与公权理性平衡;2005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细化处罚方式,取消民事赔偿裁决权, 体现了保护私权与规范公权的统一。2007年施行的《物权法》明确了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平等保护的原则。可见,贯彻私权保障是法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公权和私权的辩证关系来看,私权是公权的根源,公权是私权的保障器。法治的核心就是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如何在我国真正建立尊重私权利的观念,形成对私权利完善的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核心问题。

2. 我国现行私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除了公权滥用、怠于履行职责与异化等侵害私权之外,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私权法律地位仍有待强化。表现在:

一是在立法指导思想上,除了法学界对私权保护的呐喊,行使国家相应立法权的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制定者都应当树立保障私权的立法理念。

二是法律实体规则不当限制私权的行使。目前不少的法律文件在融资、投资、营业、市场准入等方面仍坚持严格的行政管制, 不许或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 各种行政垄断、大量的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壁垒抑制了市场竞争, 阻碍了财产权的自由运用。还有一些法律限制甚至不允许私有财产的自由流通,挤压私权空间。

三是私权救济的程序性法律规定有待完善。不论是受到私权侵害还是受到公权侵害,除当事人协商解决之外,基本上要靠公权提供救济。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私权救济法律体系,主要有基层调解、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仲裁和信访制度。但是该体系在实践中成效不高。在受理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制度盲区,如子女入学择校的问题,户口迁移问题,公务员、职员录用问题等除了找主管部门反映以外,找不到其他有效的救济途径。在保障私权的实体法规定上,不尽完备。例如,行政赔偿诉讼的程序设计是,如果单独提起赔偿请求,法院不予受理。在执行方面,执行难依旧,官司胜诉,可能赢的只是一纸空文。此外,公权机关没有建立系统自动纠错机制,如果一桩官司败诉,往往只纠正这一个错误行为,其他没有被诉的不会自动修正,私权救济的个案解决方式成本不低。

3. 完善保障私权的法律机制。一是确立私权优位原则。其宗旨就是对于公法和私法,以私法为核心;对于公权力和私权利,以私权利为核心;对于国家和人民, 以人民为核心;对于政府和社会,以社会为核心。实践中, 要尽可能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为公共利益而让路的私人利益只能是财产权益等非人身利益;对因服从公共利益作出的牺牲必须进行及时有效、合理的赔偿。二是明确划定公权和私权的界线。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是对公权最低标准的限制,保证公权与私权最低程度的平衡。公权的边界和范围,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越个人保留的基本权利(财产权、生命权与自由权)为底线。三是完善私法制度,划定私权范围。以民法为核心内容的私法一方面界定了私人与私人之间的权利界限,另一方面, 也间接地划定了公权与私权的范围,即公权不得入侵的范围。完善私法是保护私权的关键,《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是民法的核心,我国应在此基础上,以私权保障为立法指导思想,加强民事立法,尽快制定《民法典》, 构建完善的权利体系,形成对公民权利充分而全面的保障。四是完善程序法律制度,保障公民诉权,疏通私权救济渠道。有权利,即有救济;有救济,即有实效是程序制度改革的目标。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能力,扩大司法救济覆盖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大司法救济的力度,提高保护水平。在当前,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承认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增加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实操性等是完善程序制度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受案范围,对于私权保障意义重大。

(三)促进公权与私权和谐的平衡

以法治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相结合。找寻公权与私权平衡点,是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工作侧重点和努力方向。今后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着力建设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权利意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注重对公民进行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在每年的全国普法日、国际知识产权日、重要法律的施行日等进行相应主题的法制知识宣传;日常生活中,注意从公民生活的周边环境宣传法律知识,如学校、企业、社区、公共场所等,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是注重法律教育。包括法律通识教育和法律专业教育,培养更多品德高尚、敬业、专业的法律人才,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在公民社会构建中发挥维护公平正义,确立法律权威的重要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缓冲作用。当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发生冲突时,社会组织可以起到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逐渐放开对社会权力的控制,一些组织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律师协会、消费者协会、会计师协会等通过其所联系的群众,掌握的信息资源,支配的社会影响,从各个不同渠道与方式施展其社会权力,支持、监督、制约国家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朝有利于社会多元主体的方向运行。我国有些省市正尝试取消街道的改革,直接由社区、居委会等进行相关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这是在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新探索。未来的重点和方向是:大力培养各种社会组织,并让其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三是完善法制监督体系。当前,我国监督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柔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对事监督多,对人监督少;对下监督多,对上监督少。政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对行政权的监督必须强化政府法制监督,可采取规范性文件备案、重大行政处罚备案以及常规性的执法检查、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等手段。建立健全全方位的工作监督网络,以党风监督、人大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置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权行使活动于监督之下,达到规范执法行为的目的。

作者:丘志乔

民生新闻报道社会管理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当下,网络及信息传播快速发展,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断崛起,在媒体多态竞争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民生新闻报道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纸媒如仍然沿用传统的报道思维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现在的竞争,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挖掘纸媒内在潜力尤为重要。笔者联系工作实际,对新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提出建议。

一、设置固定栏目,凸显“深得民心”宗旨

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纸媒如何利用民生新闻这一利器,成为各地纸媒研究的方向。近年来,民生新闻一直是很多报纸的重点栏目之一,在地市级综合类报纸中,民生新闻更是凸显其重要性,受到读者广泛关注、欢迎。

《文山日报·七都晚刊》作为一份地市级综合类报纸,在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办深得民心的报纸”的办报宗旨,报群众酸甜苦辣事,道喜怒哀乐真感情,并开设专门的“社会·民生”版面,开通专用的新闻热线,群众在生活中遇到难点、热点对象,小到群众家水电不通、污水乱排、噪音污染等,一点一滴的民生小事都是热线报道关注的对象,这些难点、热点问题得到解决后,新闻热线逐渐深入民心,群众对报纸的关注度逐步升温。

10多年前,学生曾一明考取大学后,因为家庭贫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无法上学。获知这一情况后,笔者第一时间赶到他家,全面、详实地了解他家的情况,到他曾就读的学校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及时采写系列报道《他徘徊在大学门外》,报道刊出后,引起众多读者关注。有读者为他捐款,帮助他圆大学梦;还有读者关心他父母的情况,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份份关爱温暖着他,在大学开学前,他的学费在大家的帮助下筹齐了。此外,还有热心人出资帮他解决大学几年的学费,为他解除上大学的后顾之忧。安心上了大学的曾一明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写了一封感谢信《生命中的小桔灯》刊发在《文山日报·七都晚刊》上。整个事件报道引起了社会轰动。

占道经营,是不少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顽疾。一直以来,不少读者反映城市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文山日报·七都晚刊》就读者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采访的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携手向社会各界征集整治占道经营的建议,并在政府部门的认可下,推动大力整治城市占道经营现象。这一组关于占道经营的报道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报道表面现象,而是对为什么会存在占道经营现象进行深挖,从而延伸到失地农民、失业人口为了生计摆摊经营等问题。有关部门针对这一现象专门划出区域作为临时摆摊点,解决这一部分群众的生存问题。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这部分人群的摆摊问题,又治理了占道经营现象。报纸在对相关整治情况进行详细报道、配发相应评论刊发后,占道经营整治成为当时市民关注的热点,随着报道的深入及有关部门的整治,占道经营现象得以改善,市民关注《文山日报·七都晚刊》的热度持续上升。

《文山日报·七都晚刊》新闻热线火热,反映群众对报纸的信赖程度不断提高,甚至有群众纷纷互相转告:有困难,找《文山日报·七都晚刊》新闻热线。报纸的民生新闻做得好不好,也从中可以体现出一二。

二、关注民生热点,推出“独家”报道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媒体的关注下,社会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多年的办报经验显示,和群众利益相关的报道,更能牵动群众的心,报纸的影响力也就更大。

民生新闻,并不局限于市井新闻,在重大事件中,民生新闻报道更能凸显出“独家”报道的内涵和深意。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是纸媒参与竞争的利器。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将重大事件与群众联系起来,如何站在群众的角度用群众语言表达出来,并让群众接受,这是纸媒做好民生新闻最该思考的问题。

2009年以来,文山州遭遇百年不遇的3年大旱,随着旱情蔓延,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作为党报,作为综合类报纸,《文山日报·七都晚刊》及时将视角对准旱情,派出记者深入旱情严重的各地进行采访报道,将党和政府在旱情来临时如何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群众面对旱情时如何想办法自救、社会各界及时捐款捐物救灾等情况,一一及时、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讓群众面对大灾时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更激励了大家携手共抗旱。为了让报道更深入民心,该系列报道除了用文字记录最真实的旱情,还用镜头拍下一幅幅抗旱的图片,干涸的水库、无法栽种的田地,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报道,激励着群众在面对天灾时同心协力。此时关于抗旱的报道,不是简单的消息报道,而是将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件与民生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报道,让报纸更有“温度”。

2012年4月,读者反映出租车不打表、乱收费、拼客等现象日渐“抬头”,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给市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出租车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备受市民关注,但违规经营,也让市民很无奈,投诉相关部门又苦于有时证据不足,导致投诉无果。抓住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记者及时采访相关部门、乘客、出租车司机,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报道出租车经营中的一些问题,不仅将现象展示给读者,同时还深挖现象背后的原因。这一组系列报道从第一篇章开始刊出后,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读者纷纷打进新闻热线电话,讲述自己遭遇的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并提出对出租车违规经营现象整治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新闻评论、读者反馈、记者亲历、部门追踪,先后10多篇针对出租车规范经营现象的报道,不仅引起市民的共鸣,还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并组织部门联动整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出租车经营乱象得到遏制。该组报道一度成为新闻热点,当地多家媒体同期纷纷跟进。

作为纸媒,要保持公信力和影响力,必须对栏目进行策划、改版和创新,多推出契合群众的民生独家报道,这样才能增强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信息量和公信力。

三、深入民众,讲好民生故事

做好民生新闻报道,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讲好民生故事。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善于抓住典型,更要践行“三贴近”,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改进和加强自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众多成功的民生新闻报道证明,许多民生小事,都可能成为生动的报道线索,成为受读者关注的民生新闻题材。

2010年,文山市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更好地让群众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市政府发出号召并积极向群众征求建议。其中,向群众征求意见,就要让群众广泛参与。结合实际情况,《文山日报·七都晚刊》及时策划,开设“文明瞭望哨”栏目,固定在民生版刊发关于“文明细节”的相关稿件,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交通陋习、破坏公共设施、城市“牛皮癣”等,一系列生活中被忽视的小陋习被披露,一场关于“文明”的大讨论在报纸上开展得如火如荼,群众积极参与,互相参照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支持。整个采访报道从内容到稿件再到版面,都充满民生味。消息、读者来信、评论、通讯、特写、图片等,形式多样、精彩生动,可读性强。

2013年,不少地方出现了H7N9疫情,引起了部分群众的恐慌。除了对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进行报道外,《文山日报·七都晚刊》还从群众的生活角度出发,到市场上采访了活禽、鸡蛋交易情况。因受疫情影响,市场行情受到很大波动。随后,记者及时从农科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并发布消息:“疫情发生后,全市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对养殖密集区、大型活禽市场以及养殖环境进行疫情排查,全方位严防H7N9禽流感。截至目前,文山城尚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云南也没有人感染H7N9病例报告。”同时提醒群众,高温加热后禽制品可放心食用。该消息刊发后,群众减少恐慌,不让疫情影响正常生产、生活。

狗患,一直以来是城市生活中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狗咬伤人、噪音污染、粪便污染环境等是新闻热线中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如果纸媒只是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单一报道,无疑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从表面上看,狗患与民生新闻的报道角度吻合,但如何站在群众角度做好这一报道?报纸在做好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的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政府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讨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山市区犬类管理的通告”。这一规定因“早上7时至晚上10时之间禁止溜犬”,被群众戏称“史上最严城市养犬办法”。有群众点赞,表示终于可以安心散步了,但也有养狗人认为“起早贪黑”遛狗不近人情。为了做好报道工作,通告出台后,记者及时追踪报道,对群众反馈的情况深入采访,群众关注热点随着报纸的报道一度被“遛狗”等关键词吸引。

民生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深入其中,就能发现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要讲好其中的故事,就少不了记者的深入采访,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报纸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而更好地讲好民生故事。

四、拓宽民生报道领域

媒体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增强新时代传播本领。在十九大报告中,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时代下,这些关于“民生”的问题,就是媒体应该加大力度关注的焦点,除了传统的消息报道,还应该将视角放在对深度新闻的挖掘上。

就拿脱贫攻坚工作来说,如果长时间纸媒都是从一个角度来报道脱贫工作,无疑会让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其实,在脱贫工作中,许多细小的环节都与群众相关,是群众关注的问题点,只要抓住一个小细节,拓宽报道领域,深挖报道内容,就能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新闻演变成内容丰富多彩的通讯报道、图片报道、特写、纪实文学等,多形式的报道让读者喜闻乐见,既增加了报道深度、内涵,又提高了纸媒深入民心的力度。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是报纸当年主题宣传报道中一场极为重要的压轴戏。围绕这一主题,《文山日报·七都晚刊》编辑部精心策划,以专题、专版形式,组织策划了系列报道“我与自治州同成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40年及文山建州60年来,文山人在教科文卫、环保、生活方式、精神文明等领域的变革历程和辉煌成就,同时,用普通群众的视角,讲好一个个生动的民生故事。这个系列报道每一期打造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一个专版,每期专版都各有特色,以图片、特别报道的形式,保持了声势力度,各方反响良好。其中整个采访报道中,就是从民生角度看变化,从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受新时代的群众生活变化。

自媒体时代,打开微信朋友圈,有些信息令人难以分辨真假,给不少群众带来困扰,甚至导致有时被网络谣言误导。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文山日报·七都晚刊》针对微信谣言时有出现等现状,策划推出了“热帖追问”栏目,专门针对网上流传的信息,派出记者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将最真实的信息反馈给读者。

实践证明,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纸媒受到何种冲击,只要抓住民生新闻这一主线,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纸媒就能为自己赢得一方市场。

参考文献:

[1]侯小明,袁怀君.报纸如何做好民生新闻[J].传媒,2013(12).

[2]李群.创新思维 拓展视角 挖掘深度——都市类报纸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传媒,2009(07).

[3]花永安.如何有效做好民生新闻——以《广西日报》及其子报为例[J].传媒,2011(10).

[4]杜飞进,温红彦.加强和改进民生报道[J].新闻战线,2009(04).

(作者:文山日报社七都晚刊编辑部副主任)

责编:周蕾

作者:李云淑

上一篇:人力三轮车协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市旅游局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