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发展合理化建议

2023-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园发展合理化建议

合理使用玩教具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摘要]合理使用玩教具对幼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学习和游戏中幼儿离不开玩教具,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从心理上来说,对运用玩教具的学习活动有非常高的热情,更喜欢参与到课堂学习和游戏之中。因为有了玩教具,孩子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轻松、愉悦地主动参与。合理使用玩教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玩教具;合理选用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玩教具是幼儿不可或缺的伙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认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在给幼儿提供玩教具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一、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生活中我们能经常用到一次性材质的餐具,只用一次就扔掉十分可惜,可以先把它们清洗干净、消毒,再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将它们变成各种美丽的装饰品和小玩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活动:教师先进行魔术表演,出示纸杯、餐盘等原材料,用布遮盖“变”出纸杯做的太阳花和纸盘做的花篮、火锅等,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魔术揭秘,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太阳花:用剪刀将纸杯按等距离沿杯口剪至杯底,剪成一条一条呈太阳光放射状的纸条,再用彩笔正反两面涂上鲜艳的颜色。最后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想把纸质餐具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想怎么变?随后让幼儿做一做、玩一玩,请幼儿自选材料,动手制作,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和创新。

反思: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是利用废旧的一次性餐具制作的各种饰品。使用一次性餐具进行手工制作,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模仿力、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活动:教师出示一张一元的纸币,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是几元的人民币吗?一元可以买到什么呢?除了一元你还看到过几元的人民币呢?接着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算一算不同纸币组合的总值。最后出示实物商品,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及钱币数量,提示算出钱币的总额并进行相应价格物品的交易。教师可以投放一些玩具纸币或者自己设计的纸币,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兑换,并请一部分幼儿扮演商店营业员,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进行买卖游戏。要提醒幼儿关注顾客是否能按照物品的价格进行支付,营业员要检查收取的数额是否正确。此活动可延伸到活动区,让幼儿进行货币兑换和超市购物游戏。

反思: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是人民币,意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人民币。在游戲的同时,幼儿也感受到售货员的职责以及在进行交易时货物与钱币的同等交换。

三、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在一些民间节日里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上表演。教师先带领学生观看民间踩高跷活动的录像,感受快乐的气氛,然后出示高跷玩具,请幼儿尝试站上高跷,保持身体平衡,再尝试双脚踩着高跷走一走。要引导幼儿站稳之后再踩上走动,在走动的过程中,手拉紧绳子使高跷不离开脚,小步往前走。对于初步尝试的幼儿可以让其两人结对,一个踩高跷,另一个帮助其保持平衡。

反思: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中常采用的道具高跷。幼儿对高跷的兴趣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尝试踩高跷的过程中兴趣更为浓厚。本节课玩教具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提高了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

四、提高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出示反映通信工具发展变化的展板和相应的实物或实物模拟造型,引导幼儿了解通讯工具的发展历史:古代通过烽火台、鸽子、漂流瓶等方式传递信息,时间太长,需要耗费人力,有时不能准时到达,还可能传不到,非常不方便。后来又出现了电报、电话、传呼机、手机等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现在科学家们又发明了可视电话、电脑等,这样人与人联络起来就更方便了,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影像。

教师还要让幼儿了解不同的通讯工具传递不同的信息,以及电话的发明人是贝尔,他在1876年2月14日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专利。

反思: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是各种通讯工具,幼儿通过观察和使用各种通讯工具,感受到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了解到不同的通讯工具传递不同的信息。

五、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大批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巧妙制作和使用玩教具,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的幼儿园教学中,师生可以对一些陈旧的无法正常使用的无毒无味、安全卫生的物品进行装饰改造,而后运用于幼儿体育活动中。如用纸箱做成山洞,在纸箱上贴一些动物图案,引导幼儿练习爬;用布和棉花做成跳绳,让幼儿练习跳等。这些利用废旧物品做成的玩教具,可以帮助幼儿在情景游戏中锻炼走、跳、爬、平衡等能力,也可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节约品质。

六、玩教具的选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玩教具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之前,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合理选用玩教具,切忌选用玩教具的种类过多或选用样式不当,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例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很多玩教具,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玩偶、操作卡片、头饰等,活动过程中让幼儿目不暇接。活动中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对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的培养却未见成效。一位老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导言部分出示了一个角色玩偶,她告诉幼儿今天请了一位“小客人”,可是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与这位“客人”毫无关系,仿佛“客人”从未来过。此时,幼儿们看看老师,又看看“客人”,表情很疑惑。因此,对玩教具的使用不宜过多,也不能过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玩教具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2.根据幼儿的特点选用玩教具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也不相同,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等都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玩教具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中、小班幼儿的故事课中幼儿倾向于看图片和手偶表演,而对大班幼儿而言,则适合播放操作式图片和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一般来说,中、小班幼儿是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游戏等方式来学习的,而大班幼儿则是通过观察、模仿、操作、体验和与他人相互作用等方式来学习的。为中、小班幼儿提供的玩教具既要美观有趣,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体验和游戏中学习。为大班幼儿提供的玩教具,要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求,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例如,在执教中班体育课《小兔子搬新家》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玩教具——小兔子头饰、独木桥、小兔子家的物品等。讲解有关要求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高涨,能够按照小兔子新家的路线来走独木桥,帮助小兔子把物品搬到新家。正是因为教师合理地使用了玩教具,孩子们才能很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3.确保玩教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前,幼儿园中可供选择的玩教具很多,有的是从市面上购买的,也有的是由教师利用废旧物品制成或利用自然材料直接呈现给幼儿的。无论是何种材料,首先应考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由废旧物品制成的玩教具应消毒后使用,从市面上购买的玩教具要看其是否含有害物质、是否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低龄幼儿咬食玩具。玩教具投放的数量要合理,分配要均匀。

总之,在农村幼儿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合理选用玩教具,并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充分发挥玩教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尚志.玩教具的使用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吴玲,王童娟.关于幼儿家长对玩具的态度及运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5,(7).

(责任编辑 赵永玲)

作者:于美霞

第2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多媒体技术就是指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纪录介质和纪录方式有机地联合在一起进行工作的一种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对于三至六岁的孩子来说,它新颖生动,它比其他形式的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它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对于幼儿良好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需求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多媒体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知识信息。

例如,语言活动《戴项链的比赛》中,第一次教学时,我用图片进行教学,画面是静态的,小动物虽然画得形象逼真,可是显得呆板无趣,幼儿不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而第二次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小动物进行比赛的各个场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自然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谁来参加了比赛?它们要比赛什么?谁坚持到了最后?又是谁得了第一名?许许多多的问题在孩子的脑海里悄然而生,幼儿兴趣非常浓厚。

灵活操作,促进师生互动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是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所必须的基本前提。多媒体课件,会使语言和形象有机地融合,使幼儿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别人认为他是最聪明最能干的,那么,老师就应该在这时把握住孩子的心理。

例如,在讲解《戴项链的比赛》时,小兔和小猫对话的情景,幼儿一次看不出来,这个时候,我及时地帮助幼儿,将内容重复播放,让幼儿多次观看,这样给了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当幼儿回答对之后,将小兔与小猫的对话及时地播放给幼儿听,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再如《小动物怎么防暑》中,小狗是伸伸舌头来防暑的,当幼儿答对后,电脑中会发出“小朋友你真棒的声音”,肯定了幼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答错了,会发出“小朋友继续努力”这样亲切委婉的语言,调节了幼儿的心态,使其情绪上保持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的。

以景激情,丰富幼儿词汇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动静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而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孩子们就好像在看动画片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丰富了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潜移默化中增多了幼儿的词汇。

例如,散文《春雨的色彩》描绘的是一幅春天下着小雨的美景,此时,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绿的草地,天空中下着淅沥淅沥的小雨,随着优美的音乐,仿佛把幼儿带入到意境中,孩子好奇,喜欢探索各种秘密,我借助电脑动画,引导幼儿去寻找“春雨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答案,给幼儿一双发现色彩的眼睛,帮助他们识别颜色,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小鸟们的对话,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孩子们兴趣盎然,打开了话匣:“因为草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因为柳树绿了”……老师见机指导,散文的内容油然而生,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了视野,思维有了更新的发展和飞跃。

真实纪录,呈现孩子活动

马拉古奇曾经说过:“幼儿通过纪录看着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时,会更加好奇、感兴趣以及有自信心。”平时的多媒体材料,除了我们教师自己制作的或网上下载的之外,就是给幼儿真实拍摄的一些资料,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引导幼儿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给幼儿提供进一步建构知识的机会。

例如,我们在开展特色活动“在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中,应用多媒体,在平时的活动中拍摄了幼儿扫地、擦桌子、整理书柜、游戏角、摆放体育用具等一系列的情景,在活动中,我们还请有条件的家庭,把幼儿在家里所做的一些劳动过程拍摄下来,经过我们的整理之后,请幼儿观看VCD,幼儿看到VCD里的自己,感到特别地骄傲,多次播放之后,慢慢地引导幼儿关注到“在家里和幼儿园里都要积极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总之,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巧妙、合理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氛围,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是推动幼儿自身创造性素质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幼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色彩。

作者:王美玉

第3篇:论幼儿园课程实施在相互适应视域下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

【摘要】面对“忠实”与“创生”这对矛盾,相互适应取向应运而生,如何使幼儿园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最佳效果,值得深究。笔者基于相互适应视域,围绕其内涵本质、历史发展与实际、国内外课程理论思想核心对其合理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哲学观、教育观、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辩证分析,最终明确相互适应价值取向应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相互适应 课程实施 幼儿园课程 合理性 发展趋势

一、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各国将幼儿园课程的创生作为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然而,这一理想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造成诸多困扰。此外,现实状态下的“忠实”与理想期望下的“创生”相矛盾,故而将“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统一于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实践便成为现实需要。而教育肩负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双重使命,因此,教学应在教育目的指导下并根据幼儿园条件、儿童实际以及教师教学经验等方面,对预设课程计划或方案进行部分改动,使课程实施在合理的变动范围内更符合幼儿园的实际。笔者基于国内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根据课程实施取向中相互适应观点的相关内容,探讨集“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优点为一体的相互适应取向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价值所在,分析相互适应取向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

二、概念界定及内涵

“适应”一词,最早起源于生物学概念,它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相互”是指两相对待的或彼此之间的;“取向”指确定某一事物的方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就是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使课程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与课程实施者的实际操作能够相互和谐的调整与适应,以此作为最终的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的相互适应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既能参照教育方针、教学目标及《指南》的要求,又能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园内儿童的实际水平,在目标层次与实际层次的反复探索中寻求一个较为合理的中介值。然而,幼儿园课程在内容上不同于中小学具有固定的使用教材、讲义与教学大纲,而是采用灵活的课程设计来为创生提供理想条件。

然而,灵活的课程设计条件不等于完全的创生。国家的教育方针中提到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处在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学前教育更不能忽视。“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服务,强调的是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是各级各类教育必须遵循与维护的标尺,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则是培养的内容,强调的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调适与创生。近几年来,国家依次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两者明显是对幼儿园教育在方向与目标上的把控。如此一来,幼儿园教师便不能再依照从前完全创生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的实际教学,而需要参照上位的目标要求,结合幼儿这一特殊实体,重新审视作为中介的相互适应取向在幼儿园课程实施当中的价值。其次,从课程设计本身看,忠实取向更偏向一种社会本位,旨在培养社会期望下的未来青年,却使得儿童只朝向课程设计者的方向发展,从而出现儿童个性机械“雷同现象”;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设计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却因为只是在活动和过程中的创生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缺乏整体规划,儿童难以接受较为系统的知识框图。最后,从实施的可能性角度分析,可见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加大了关注度与投入度,但课程的创生要求教师身兼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科的知识,并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边创生课程活动、边施展教学计划,深入浅出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儿童,这就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而现实的教师配置情况显然与之不相符,为更好统一理想与现实,相互适应取向成为合理化选择。

三、价值与合理性论证

(一)历史发展中的相互适应

自由与独创中的探索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历史属于中国的古代时期,由于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及“学而优则仕”教育传统的影响,儿童的教育从客观层次及主观需要上往往帶上尊崇君主的倾向,课程实施的过程大多依据已设计好的固有方案开展,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忠实”取向占据时代主流,但这一时期(以唐朝为例)科举考试的题型除忠于书本的“明经”外,还有包含学生自由发挥的“进士”,在后来(武则天时)殿试考试科目中,还侧重于实际治国方略的考查,如殿试考试中“拔萃科”的出现。两种考查方式并存,反映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社会里,开明皇帝希望学生在忠于自己理念的同时也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故而,在皇帝指定的蒙学(儒学)教材基础上加入多样化经验便更有利于个人的中举及发展。同时,中国古代儿童教育家(如王阳明)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儿童身心发展对课程实施取向的影响,提出课程的实施应在主流计划的基准下予以儿童更多的正面教育,足见“相互适应”取向的萌芽。

观念冲突下的时代反思。鸦片战争后,外国教育思潮涌现,促使我国本土化教育也发生相应调整。国外主要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相继传入我国,其一是基于儿童的内在需要下的课程模式。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发展—互动”是其核心的思想,“发展”的含义是儿童生长的样式以及对儿童和成人特征的理解和反应的方式,“互动”强调儿童与环境,包括其他儿童、成人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还指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交互作用。在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模式中,将课程的实施分为“计划-做-回忆”三个环节,所谓的计划是强调在“做”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计划,教师鼓励儿童形成自己的想法,而关键经验的课程指标仅仅作为教师观察与评价儿童的标尺。方案教学又强调方案的最重要特征是将活动的努力放置于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是由儿童、教师或师生共同对主题的探究所提出的。上述诸多课程理论的共同点反应的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在认知发展及个性形成方面的作用,但从纵向角度看,它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参照标准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倾向,但由于课程模式制定者以“内发”作为主流价值理念,故而更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性。基于此,教学的运行过程过分强调随教学过程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因而使教学的运行具有极大挑战性,因此,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运用智慧把握教育教学过程,紧握课程的目标以及一定时期下的幼儿园教育主题背景。其二是基于社会要求下的课程改革模式,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社会环境的要求、他人的影响及教育机构的系统教育;其中,直接教学模式体现得最为明显,它偏向于行为主义的操作模式,阅读、拼写、语言和数学教材的编制依照了社会的需要,旨在为儿童设计小步递进式课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强化儿童正确的反应行为(预设内容),纠正错误的反应行为,将与任务无关的行为降到最低以使儿童的发展满足于规划下的轨迹。这种完全的“外铄”取向,类似于当今某民办幼儿园办园理念,然而经笔者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进入小学一年级至小学六年级个人的成绩水平呈现先高后低的状况,故可推测,在固定轨迹的预设环境下,儿童只能知道“是什么”,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为什么”,缺乏对事物的批判意识,没有真正对获得经验达到理解的层次。故而,追踪结果(儿童成绩的变化)暗示“外铄”取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上述两种课程价值取向,无论是“内发”取向还是“外铄”取向,难免陷入了一种绝对化困境。“内发”课程以认知主义为导向,指导课程实施注重儿童个人发展,而忽视儿童作为社会人这一现实状况的特点,强调“创生”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具体授课目标及教学方案应基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及情景的需要,进而促进对儿童的认知、情绪的发展。然而由于缺乏一种应有的社会准则的统制,教学脱离了教育大背景的支持,教育的社会价值并未得到体现,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知识经验零碎化问题严重,儿童的逻辑思维难以得到发展;“外铄”理论又与“内发”课程理论背道而驰,把社会及环境的要求强加于儿童身上,幼儿园教师成为课程的被动“消费者”,教学设计基于课程专家的使用说明,脱离幼儿教学实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程实施相分离,缺乏动态性与生成性。

在国人探索出适合本土化的课程价值取向之前,伴随着当时的政治背景条件,出现两种价值取向。一是中国本土开办的蒙养院课程,主要以“忠实”理念为主,二是部分外来传教士以“创生”为主导价值取向。基于两种课程价值取向的本土化思考,一南一北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理念也随之出现。首先,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中的“儿童一社会”双向度课程选择取向:陈鹤琴强调儿童的经验与认知对其个人发展的价值,“生成”性质的内容融入于课程方案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但单一地将生活经验知识与道德观预设知识分裂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陈鹤琴先生提出“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得以变更”的主张。既体现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强调幼儿在实际课程生成中的价值,又在此基础上顺应我国长期以来的忠实取向主流,让教育培养符合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理清社会需要与儿童需要的关系。其二是张雪门“行为课程”思想下关于“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结合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幼稚园课程的实施,他曾经说过“教育从生活发生,也从生活而展开,它不是文化的点缀品,也不是文化的橱窗,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行和检讨中,追求快乐圆满的境界,才是幼教的最高理想。” 这反应他的行为课程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拟设的计划与实际调适中的操作同步并行的课程理念。

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在不同时期都以不同的比重呈现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从中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可看出,理论上一直着力抛弃“忠实”取向,追求所谓的 “创生”,但到了实践,又由于“创生”带来的困扰而紧紧抓住“忠实”取向的影子。因而,两者矛盾一直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始终,面对此状,中国近代教育家将两者进行融合,论证了相互适应取向的合理性,让儿童的行为符合社会计划要求的同时也能够根据地区及儿童的实际状况对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二)实际操作中的相互适应

目前,多数幼儿园以“忠实”取向为主,但理论专家学者却一直倡导开展 “创生”取向的幼儿园课程,强调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显示出理想化倾向,无疑与现实相冲突,使得具有折中意义的相互适应的课程取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艰辛的“创生”之路。现实困难:创生取向需要幼儿园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建造、构谋、创造并自然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由于教师自身能力的匮乏,对于“创生”往往力不从心;首先,课程方案制定权下放教师,教师依据个人意愿创生课程,具有明显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科学的深思和严密的思考,以致课程设计与儿童科学发展相背离;其次,儿童思维易泛化,若教师仅仅将“创生”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不仅难以完成相应的培养目标,还会因此随景转移,忘却伊始的教学计划,造成幼儿园课程开展浮于形式,教师的主导权完全丧失;最后,“创生”也要求幼儿园教师有“创生”的基本能力,若幼儿园教师缺乏各类学科的知识储备及课堂管理把控能力,就很有可能带给儿童错误的知识内容,使幼儿园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幼儿园课程管理缺乏有序性。缺憾不足:其一,任意课程的本身自带目标性,“创生”弱化了目标的重要性;其二:有可能完全忽视教育工具的价值,使知识价值在幼儿园课程中不断弱化甚至萎缩。

回归现今,应试文化的熏陶和渲染使得家长对幼儿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习得提出强烈需求,多数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基于自身生存需要,基于“本本”,疲于改革。造成儿童的单向化发展,创造力的不足。在幼儿教师普遍缺少课程整合能力的情况下,结构化的课程形式将作为一种教师设计课程的参考,教师在主动消化理解课程计划过程中,自身专业性也得到发展,家长的訴求得到采纳,这说明课程忠实取向具有一定合理因素;创生取向的课程投入成本高,不为多数家长所认可,故在实际操作中少之又少,但其中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部分又成为当代课程设计可供吸收的精华。适应取向吸收前两者合理的因素,着眼于提高课程实施过程与预定课程计划相互适应的效果,不同于忠实取向对原计划的忠实程度,也不同于创生取向在课程过程中对课程实施的随意调整,而是方案在目标和方法上的调整,参与者在需要兴趣和技能方面的变化,同时不脱离已有课程方案的本质核心内容。足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互适应现象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同时说明适应取向课程实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四、相互适应之何去何从

当前,人类的世界观仍以唯物主义为主。所谓唯物,便是要求认识世界要在基于具体事物的基础上,换言之为“格物致知”。拘泥于原始事物,失却动态认识事物的意识,往往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回归幼儿园的课程实施领域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相互适应取向找到了忠实“本本”与自由创生的结合点,将“本本”与创生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相互适应。

几千年来,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读书学习观念已经在士人心中留下深刻痕迹,固有书本和考纲已成为儿童学习的不二选择。迈入近代以来,西方的儿童价值观对我国固有的文化学习传统造成了极大冲击,但全盘照搬西方也会给现阶段的教育教学造成极大困境,极易导致教育实施与文化背景相分离。故而,睿智的做法则是秉承“中庸”之道,在固有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世界优秀课程理念为我所用,而非被其奴役。

同时,我国一直以来人口偏多,集体主义盛行,近代以来便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适应于特定文化背景环境中,幼儿园教师只能谋求绝大多数儿童的发展,为大多数儿童的发展负责。与之对应,个人主义盛行的欧美班级规模较小,教室又配备多名教师,利于把控每一儿童的个性发展,创生的内容利于体现于班级每一个儿童的身上。那么,结合两者,面对我国现实文化背景,利于采用适应取向基于核心目标,面对班级适当再作出适当调整。

再则,教育方针是指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目的体系中最高层次与唯一层次,即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央集权国家)只能有一个教育方针。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可见,它在规范各级各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强调教育的社会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及儿童个人发展的个性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那么,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相互适应理论,将国家的意念和儿童的实际统一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

最后,社會的现实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价值观。当前中国的实际国情,人口众多,激烈的竞争及各类选拔性考试影响学生人生命运。上述种种因素给家长和儿童带来巨大压力,与之相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观念深深印刻在家长脑海中,故而对儿童进行系统的知识观教育就成为必然选择,但此做法却没能遵循幼儿实际发展规律,引发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减小教学实施的阻力,在相互适应课程取向中家园齐力谋求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韦冬余,吴义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21-23.《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5.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0,232教育部.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EB/OL].(2015-01-10)[2015-12-23].

[7]柳海民.教育原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5

[8]李竹青.唐代殿试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9]邓晶晶.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本质,失范与规范,课程教学研究[J],2013,5

[10]徐小容,朱德全.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中国教育学刊[J],2011.08

[11]徐明.试论面向21世纪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J],2000.02.001

作者:徐凯 陈萍

第4篇: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关于企业管理合理化建议

沟通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作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有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通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好循环。管理沟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

一、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

我很信奉这个观点:管理不是门艺术,也不是科学,而是实践,通过业绩目标的最终完成来体现企业的价值。 企业管理有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即为沟通。沟通为实现其管理职能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没有沟通,管理只是一种设想和缺乏活力的机械行为。沟通是企业组织中的生命线。好像一个组织生命体中的血管一样,贯穿全身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促进身体循环,提供补充各种各样的养分,形成生命有机体。

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离不开沟通。日常管理工作即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部借助于管理沟通才得以顺利进行,业务管理的核心是在深入了解顾客和市场的基础上,向企业的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群提供适合其综合需要的服务和产品,而与市场进行互动,就需要沟通。财务管理中财务数据的及时获得和整理,分析,汇总,分发、传送,更是企业管理层监督企业运行状态的权威依据,为典型的沟通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直接以一刻也离不开沟通的人为管理对象,只有良好的管理沟通才能打通人们的才智与心灵之门,激励人,挖掘人的潜能,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管理沟通是创造和提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完成企业根本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作出一种企业独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的外在需求转化为企业员工自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模式,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及使命。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观点、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是管理沟通的最高形式和内容,没有沟通,就没有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更不可能认同企业共同使命。

管理沟通更是管理创新的必要途径和肥沃土壤。许多新的管理观念,方法技术的出台,无不是经过数次沟通,碰撞的结果,以提供企业管理共同效率与绩效为目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与效率。 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沟通的确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实质和灵魂。

二、建立内外部沟通机制

三、知道管理沟通的重要性后,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而应落实到执行层面,必要通过内外部沟通机制来协助执行,以执行到位,效果更好。 管理沟通分为外部沟通和内部沟通

(一) 外部沟通一是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利用大众传媒,内部刊物等途径,与客户,政府职能部门,周边社区,金融机构等,建立良好关系,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创造好的发展氛围;二是企业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把理念系统、行为系统、视角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进行科学合理的传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荣誉度,资信度,为企业腾飞和持续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二) 内部沟通方面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公司会议系统,使公司各种指令,计划信息能上传下达,相互协调,围绕企业各项指标的完成统一等执行。通过月会、周列会、调度会、座谈会,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快速地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使大家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步调一致,方向目标明确,通过工作效率和效能,使目标完成得到保障。二是针对公司全体员工展开“合理化建议”活动,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和合理化建议奖。无论是技术改造、成本控制、行政管理等各领域,全面展开。从为企业发展到献计献策,树立主人翁精神,获得好的效果,从经济各个角度收获很大。三是建立公司内部刊物,每月一期,发致公司各个层面,把公司生产经营动态进行有效汇总,整合公司信息,统一全体员工思想。各车间定期办黑板报,报纸专栏,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同时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五是把每周定为公司“沟通日”。公司总经理的门是敞开着的,欢迎各阶层员工进行沟通谈话。无论是意见和建议一并笑纳,快速做出改进,了解各阶层员工的需求动态,尽可能满足他们,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员工满意度,把员工当作绩效伙伴,而非“打工者”雇员,形成命运共同体。而非单纯利益共同体。六是每月集中给该月过生日的员工送上总经理签名的贺卡和礼物,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一心一意的为公司做贡献,这样也提升了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凝聚力,还有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使大家干得起劲,玩得开心点觉得自己与公司密不可分,人企合一,共同成长,把公司当成自己创业、使展才能的大舞台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使共同更顺畅

有资料表明,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共同上,开会、谈判谈话,做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方式‘对外拜访、约见等,另外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无论是工作效率低,还是执行力差,领导力不高等,归根结底都与沟通有关。因此,提高管理沟通水平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如何使沟通更顺畅呢?

(一)9让管理者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许多企业管理问题多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达成绩效目标。沟通不良则会导致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

(三) 公司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沟通的实现有赖与良好的机制,包括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员工不会做你期望他去做的事,只会去做奖罚去做的事和考核他去做的事,因此引人沟通机制很重要。应纳入制度化轨道化,使信息更快更顺畅,达到高效的目的

(三)从头开始抓沟通

企业老总是个相当重要的人物。老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做沟通来制定沟通机制。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他直接决定是否建立良好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老总以身作则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开放的分享的”企业文化。

(四) 以良好的心态与员工沟通

与员工沟通必须把自己放在员工同等的位置,“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同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致使沟通不成功。沟通应抱有“五心”即尊重的心、合作的心,服务的心,常说的心分享的心,只有具有这“五心”才能使沟通效果更佳,尊重员工,学会赏识员工,与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的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

管理其实很简单,只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员工参与进来,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运行的机制,就可以实现真正的管理。只要大家目标一致,群策群力,众志成城,企业所有的目标都会实现。那样公司赚的钱更多,员工也会干得更有劲,更快乐,企业将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第5篇:企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1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范的运行模式,明确合理化建议工作流程,是开展好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前提

现在企业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大多由某些部门临时组织,上报的合理化建议没有专门、专业的审查机构和具体的落实机构,落实合理化建议也没有具体的流程和方法,导致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被埋没,没有发挥出实际效果,这就给起初喜欢创新,对提建议工作有很大热情的员工拨了一盆冷水,大大打击了员工提建议的积极性,所以要想发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范的运行模式以及透明流畅的工作流程。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在企业和员工间的纽带作用,在工会设立专门的合理化建议工作办公室,作为合理化建议的交流与协调中心,负责对职工提出的建议予以指导,接收职工建议,对各种建议进行初审,初步筛选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二是成立专业的评审委员会,为了体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评审委员会主席要由企业重要领导亲自担任,成员包括合理化建议办公室主任以及各方面的技术专家。评委会的任务是对合理化建议工作办公室初步筛选出来的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施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落实这个建议的预算经费和落实这个建议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评估。评估时要邀请建议人参加,以便在评审委员会有疑问时对建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释,让评估人员对这个建议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做出准确、正确的评估。三是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企业确定采用哪些建议,并指定专门的部门落实,合理化建议工作办公室负责监督落实情况和进度。 2 宣传发动到位,让员工对合理化建议活动有深入的了解,是开展好这项活动的基础针对员工对合理化建议工作不了解的现状,企业一定要利用好广播、牌板等传统宣传形式和网络等现代宣传形式对合理化建议工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

一是要宣传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现实意义,让员工认识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降本增效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员工本人也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如:奖金、荣誉、展现自己能力与水平的机会,甚至于晋升机会等。二是要宣传合理化建议的定义和范围,让员工清楚什么样的建议才是合理的建议,提建议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合理化建议既可以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对现行工艺、技术改进的想法,也可以是受别人指点或启发而形成的创新思路;既可以是工程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既可以是节水、节电等工作细节方面的,也可以是涉及到企业发展、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方面的。三是要宣传提合理化建议的渠道和工作流程,让员工对提合理化建议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模式有清楚的了解,知道怎样去提建议以及自己所提的建议是怎样得到采纳和落实的,从而使每名员工对这项工作都心里有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和提建议的热情。 3 为员工提供一个提合理化建议的广阔平台,是发挥好合理化建议活动作用的有效方式一是要保证提建议的时间随时化,要建立起让员工能随时向上提建议的有效机制,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的工作人员,随时接收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并及时的办理和落实,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好想法,使员工的好建议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为员工开通多种提建议的渠道,打破以前用的提交建议表、建议报告等简单方式,如:可以开通电子信息渠道,让员工通过企业的局域网直接向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将合理化建议的落实情况跟踪上网,让员工对自己所提建议的落实进度随时掌握和了解,另外,还可以建立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评价机制,当一项合理化建议落实完时,可以让员工对企业的落实情况在网上进行公开评价,督促企业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建议的落实过程,增强自豪感和满意度,企业也能真正的做到广开言路,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4 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导向机制,是长期开展好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根本保证

合理化建议这项工作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效的利益导向机制做保障,这样才能长期调动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保证合理化建议工作能够充满生机并持久健康发展。

一是通过物质奖励对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行为给予积极肯定,激发员工广泛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奖励要建立在公开透明的评审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给予奖励,其中包括对给企业创造间接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也予以适当奖励。二是定期组织合理化建议表彰活动,让员工通过参与这项活动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对给企业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第6篇:医院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我院在您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挺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出台及医疗市场激烈竞争,我院的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结合我院实际,特提出如下合理化建议:

一、 创造良好的管理体制

1、 发展重点专科,突出医院特色:

继续加强外科特色专科的建设,进一步熟练腹部大中性手术、开展骨科手术。根据医院实际,逐步完善内儿科重点专科建设任务。加快胃镜、牙科综合床的使用。

措施:增添医疗设备(骨科电动骨钻),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2、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科学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

在分配上原则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础。以‘技术含量高低、风险程度大小、工作负荷强弱、管理责任轻重’为导向。以‘工作效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劳动纪律’为依据

措施:实行绩效考核,在原方案中以岗位系数、岗性指标为主,其它指标差距不应过大。

3、加强督导检查力度,使管理落到实处。

4、定期征求意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适用于该医院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

二、 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扩大医院的生存空间 ,取信于民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第

一、质量第一”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温馨的服务。

1、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使病人满意在医院。

一是重点抓好我院收费、药房、合疗、注射室等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二是积极倡导服务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服务禁语,严禁生、冷、硬、顶、推现象,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

2、 创造优良的就医环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重点加强便民服务设施:解决饮水问题、住院病人配套设施不主动、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

3、提高技术水平,打造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能力。

重点解决无执业资格人员上岗;医务人员医技水平;急诊到位能力薄弱等问题。

三、 做好医院的宣传

医院的发展必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必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优质高效,让病人放心,社会认可。形象工程必须与媒体结合,大力宣传自己,大力宣传医院的特色、技术力量和医

疗设备,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以及多种形式查体、义诊、社区服务活动。取得医院的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通过以上的努力,相信我院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秦党成

翟旭宁

2012.2.18

第7篇:建筑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第1条.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利与弊,如何兴利除弊?

一、目前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依赖挂靠施工收取管理费。

二、利:

1.揽施工任务路子多

2. 无须承担揽活前期攻关、费用等风险

3.靠卖资质与证书就能赚钱,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少。

三、弊: 1.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2.收入少:

仅收取总造价1~3%管理费用,与正常施工有总造价8~15%的利润相比太少了。

3.管理难:

包工头鱼目混珠,有实力的常搞工程的大老板还可以,但碰到没实力的又没搞过工程的小老板可就麻烦了,无法投入人力(项目机构人员不到位,仅证书挂靠)、物力、财力。公司管理层又无实际控制权,管不动。 4.风险大:质量、安全、资金若出问题,会连累公司。

四、如何兴利除弊:

1.有针对性的培育自己的项目经理,渐渐积累自主经营的力量。

2. 有针对性的培育有实力的常搞工程的大老板,通过采取内部承包协议的方式让转变成公司的一股力量。

3.加强对没实力的又没搞过工程的小老板的管理力度。确保不要在质量、安全、资金若出现大问题。

第2条.目前,我集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需加强,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作用?

建议:1.采用工程项目内部承包方式激励。对各方面都出色的人才,公司培育搞工程项目,明确责、权、利(当然利润是公司)。 2.总造价提成激励方式。完成任务书规定的指标,按约定的比例奖励。

第8篇:有关邮储银行下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邮储银行合理化建议

邮储银行合理化建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中国邮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承载着全国邮政职工的希望,开始新的征程。同时,它标志着即将实现邮政与邮政储蓄分业经营,按照金融企业进行管理与监管,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适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历史产物,是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也是当前尽快规范邮政机制经营发展,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有效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的迫切需要。加快邮政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有利于有效缓解储蓄资金运用的矛盾,提高收益率;有利于获得市场主体地位,扩大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实力,实现邮政金融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全市邮政储蓄发展的实际情况,浅谈几点认识和见解。

一、全市邮政储蓄发展概况

随着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品种不断丰富,营销渠道逐步拓展,服务功能逐渐完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日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是网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2个,ATM自动取款机3台,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5个。网点遍布全市,沟通城乡,联通全国。其中有近45%的储蓄网点和近58%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随着部分商业银行机构撤并,甚至部分贫困乡镇成为沟通居民个人结算的唯一渠道。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联通全国的金融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了各项业务操作、监控的全程电子化处理。

二是服务领域逐步拓展。近年来,我市邮政金融业务已基本形成了以储蓄存款为主体,以国际、国内汇兑、转帐业务、卡业务、代理保险、国债、代收代付、代理基金、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为补充的业务结构体系,业务品种日益增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7年8月底,全市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2亿元,成为我市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城乡居民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的帐户近26万户,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6万户,代办保险达316万元。

四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邮政储蓄和汇兑服务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所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创立了百姓依赖的业务品牌,在坚持发展邮政业务的同时,始终长期不懈地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尤其在农村偏远地区开办了特快送款业务等服务举措,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回首过去,邮政金融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数次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展望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发展中的困难。

随着目前邮储余额的增长,邮储余额与收益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网点就有余额,有余额就有收入,这是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展业务以来的经营规律。但目前,这一规律被彻底打破了。2003年以来,国家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营,由此开始,收益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开始,国家又对邮政储蓄的老存款开始分五年逐步转出,使储蓄收益进一步降低。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老存款利率4.131%,2006年自主运营收益率为3.11%,邮储经营成本为2.7%(付给客户的利率2.25%),实际收益率已经非常低了。加之,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随着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准备金、备用金、在途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收益又将进一步减少,对于像我市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邮政储蓄收入占具邮政总收入半壁江山,随着收入的大幅度降低,对于今后的发展将是举步维艰。尽管非利差收入在逐步增加,但远远弥补不了利差收入带来的缺口。

另一方面,虽然全市邮储网点较多,但是在农村乡镇分布约有45%的比例,各县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的问题。由于业务长期“只存不贷”,只属于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使得金融综合业务人才极为匮乏,目前储蓄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启动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新开办的中间业务社会认知度低,差距非常明显,业务品种的获利能力不均衡。

第9篇:建立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建立合理化建议长效机制

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合理化建议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的要求,也是企业活力的体现。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是职工群众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体现职工主人翁精神,造就岗位技术能手和先进模范人物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公司合理化建议工作已 。

人的聪明才智。根据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从大处着眼,关注产品质量、技术革新、设备更新改造、节能降耗减排、企业管理等环节,从小处着手,留心身边水、电、油、气等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做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心人”,为企业发展出“金点子”。

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发了职工主人翁的潜在意识,从而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以厂为家的观念。职工个人的前途、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必定兴旺发达。

从978条合理化建议内容来看,这些合理化建议都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都将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合理化建议都是广大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尽心尽力、心系企业、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结果。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和坚持下去的工作。

为了将此项工作深入扎实长久性的开展下去,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建军提出了以下要求:

1、借助合理化建议平台,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促使产品质量升级,提高企业效益,将节能降耗减排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2、在一线职工中开展“每人提一项合理化建议、每人解决一项生产实际问题、每人查找一项安全隐患”活动,各级领导要重视每一位员工的提案,对有价值的建议迅速落实整改。

3、评定和表彰“金点子”建议,让员工以企业主人翁的姿态,踊跃参与,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激励员工学习知识,钻研技术的热情,为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创造平台。

上一篇:校园冬季安全讲话稿下一篇:日常工作奖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