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传播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从教育人类学还是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音乐和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更是一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整体的发展限制着音乐教育学,就音乐教育学而言,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会受到传统文化以及各自差异或特性的影响,这也正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文化传播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多元文化传播论文 篇1:

多元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

【摘要】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需要梳理文化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深刻认识中国传统的文化创造倾向,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发展的文化创造理念,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探索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力;创造性古典主义

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文化全球化产生的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1]“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带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传播,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关键问题。[2]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主要通过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两种形式来完成,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除了自力更生、努力进行文化发明之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接受和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性。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

文化创造力研究是一种有关文化和创造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创造力将文化和创造紧密联系起来,而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创造力的理论研究

李燕的《文化释义》(1996),对文化创造活动原理进行了专门的、详尽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内容涉及文化创造与人的创造力的关系、文化创造的分层与整合、文化创造活动的规律。万资姿发表的《符号异化: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焦虑之潜在根源》(2008)、《文化创造: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2009)、《符号:文化创造之逻辑起点》(2013)等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文化创造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杜刚在其专著《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2012)一书中抓住文化创造力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创造的现实内涵、生成原则;另一方面,对文化创造力的含义、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提出了独到的理解和建议。

(二)发掘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研究

刘仲林所著的《中国创造学概论》(2001)在比较中西创造观的同时,通过对《易经》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传统创造观中创造力构建的思维、技法及总体追求。王忠的《中国传统创造思想论纲》(2007)从创造价值观、意会认识论和意象思维模式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观进行了解读。艾四林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012)分析了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激发对国家软实力增强的促进作用。辛向阳的《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2013)从文化生产力、学术和艺术民主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沈壮海教授发表的论文《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2016)认为,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可以转化、生成为或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当下创造力的文化因素。

通过对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创造力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还未形成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文化创造理论,相关学者虽然从全球化视野探讨了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问题,但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外来文化融合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探讨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研究还较少。可以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对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而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外来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定的文化创造理论,并在相关文化创造理论的指导下提升文化创造力。

二、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创造

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传播状态,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创造都会多多少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多元文化传播的解读

多元文化传播下各种文化客观存在,自立共生;相互交融,和而不同。[3]一方面,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反映着各自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无论在范围、速度、强度方面,还是在规模方面都是先前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范围和领域的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传播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虽然不像之前那样以政治、军事等强硬手段冲击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但仍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和文化安全。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觉是动力,文化自立是目标,而文化安全是保障。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保障文化安全,总而言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化创造的含义以及实现形式

文化创造是产生文化价值的人类活动,文化创造包括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文化发明主要是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文化接受来源于文化接触和文化融合。[4]創造学视野下,文化接受包括文化复制和文化再创造。因此,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也应该寻求得以实现的多种途径,在文化创造力处于劣势的一定时期内,应该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充分利用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促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文化创造力作为文化创造的实现形式,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精神力、文化传承力、文化批判力、文化传播力。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创造力的经济基础和力量源泉之一;文化精神力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政治等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是文化创造实现的一切精神动力;文化传承力体现的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化批判力则体现着对内和对外两个指向上的文化批判;文化传播力与多元文化传播直接相关,文化传播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强弱,是文化软实力的突出表现。

(三)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传播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接受路径创新的可能。既要深刻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产生充分的文化认同,确立理性的文化自信,又要激发文化自觉,对自身文化进行扬弃;同时批判地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彰显文化活力,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维系主体文化传承。因此,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接受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路径。判断文化接受路径积极与否的依据在于主体文化如何借助于客体文化进行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在接受客体文化时,不以改变主体文化为目的,而是将客体文化作为内容或者手段,用以实现主体文化继承和更新的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与之相对应,主体文化丧失生命力,接受客体文化后所形成的新文化与传统的主体文化之间形成断层的文化接受路径,则是消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可见,文化接受路径的评价依据是主体文化自身调节机能的强弱,即在某一文化接受路径下,主体文化在时间上能否延续、在空间上能否扩张。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消极文化接受路径可以向积极文化接受路径转化。在消极文化接受路径中,主体文化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不得不以隐忍的形式发展、扩大,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其文化记忆被激活,得以复苏,则文化接受路径也有可能由消极转为积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固有文化在消亡后,经过一定时期其文化记忆能够得以复苏,而这一文化也会得到重生。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是关注传统内发性和积极的文化接受理念,对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符合多元文化下中华文化复兴的要求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首先是建立在文化多元理解基础之上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地球村”逐步形成,多元文化和其深层次的价值观都在产生着接触、争执、冲突、融合,简单的一元论、二元论、冲突论以及多元论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和说明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格局。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关注文化的“多元一体”,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接触在广度上和强度上都是之前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并且相互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既有共同发展的契机,也有此消彼长的冲突,既有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共同向往,又有各自文化发展的国家利益。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复兴已经上升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创造性是当前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和奋斗目标,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其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应该关注一切创造力的源泉,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稳步提升文化创造力。创造性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在古典主义和异文化接受中寻找力量源泉、转化手段和实现路径。这里的古典主义不是一味地复古,而是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融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和中体西用,而是动态的文化接受,也就是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提倡传统内发性基础上的积极文化接受和再创造。传统内发性是载体,积极文化接受是动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此,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可以加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维系文化安全,对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华文化的复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传统内发性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都来源于中华文化的传统内发性,农耕文化的发源、发展,诸子百家学说的出现、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创造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一直是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中心,因而可以比较从容地将传统内发性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而近代以来,随着文化优势地位的丧失,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盲目破除传统文化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轉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创造力发展的严重滞后。

而在多元文化传播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和壮大仍然应该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以创造性古典主义为中心和基础。创造性古典主义意味着以传统内发性为发展的核心,传统内发性是中华民族谋取发展的方向指引和基本的力量源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创造性因子,这必然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文化传统,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复古和照搬经典,因为传统内发性本身就有着去除旧质、吸收新质的趋势,因此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必然是一种除旧更新的过程。例如在文化生产力方面,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经济创建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真研究中国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发现中国文化创造的发展方向,确立文化自信。然而近代以来,百年的屈辱史并没有使中国人民丧失文化创造的自信,因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古典主义仍然会对文化自信的确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清当前文化创造的内外环境,激发文化自觉,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创造传统的继承和调整,另一方面做到尊重其他文化,积极借鉴不断创新。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积极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相互交融,文化接受作为文化创造力实现的途径和重要力量源泉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一方面需要将文化创造建立在古典主义之上,另一方面又需要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农耕经济,或者是儒家思想等都被周边国家所吸收,刺激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创造,并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这些国家通过接受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文化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说明:借鉴先进文化的有益成分会为本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本国的文化创造力。中国近代以前的文化更多作为中心文化同化外来文化,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允许外来文化的进入和并存,并将外来文化同化为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国在近代之前的文化接受方面展现出的是强大的文化同化力。虽然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文化转型有所滞后,但也已经开始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西方市场经济理念的借鉴。创造性融合是一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创新,这种创新依托于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并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具体而言:

1.尊重多种文化的并存

求同存异一直以来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运用为对待外来文化的整体思维,充分尊重异质文化的存在,加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找到共同发展的契机和途径;另一方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比如自古以来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爱好和平的民族愿景,和平崛起的中国梦,等等。

2.注重扬弃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或者体用论,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拿来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就已经被鲁迅等学者所批判,而“中体西用”等体用主义,也同样无法指引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的异文化接受。体用主义只是关注器物、技术方面的扬弃,而不提倡思想文化方面的更新,在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价值体系等思想方面的扬弃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平等、自由等的追求便是扬弃外来文化的一种体现。

3.创造性融合提倡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

积极的文化接受包括两种路径:第一种是允许异质文化的存在,并在不与内在文化发生碰撞的基础上接受异质文化,从而创造出并存性文化;第二种是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同化到内在文化的行为逻辑或内在价值体系中,创造出融合性的综合文化。创造性融合建立在积极文化接受路径之上,注重以上两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即在力量对比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平行发展的文化接受路径,而当我们认清时代发展脉搏以及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优缺点之后,应该将外来文化内化为自身文化,形成文化接受的创造性动态调整。同时,西方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占有优势地位,中国文化被西方价值观所捆绑、走向消弭的危险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外来异质文化替代原有本土文化,造成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

(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注重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和展开:

1.依托市场规律与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律的指导,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泉;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終目标是人民的安居乐业、健康幸福,因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更多地注入和谐、生态等概念,改粗犷式发展为集约式发展,注重和谐发展、生态发展。

2.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挖掘中华文化优良传统,适应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做出的创造性诠释,是当前促进我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为我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3.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在既有的文化传统之上不断地创造,如果失去了文化传统,必然会产生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同时在文化发展的走向上也会感到迷茫,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更无从谈起,因而当今文化创造所需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亟待经典文化的再解释、再创造。

4.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

文化创造需要批判思维,一方面要认清历史、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洞察国际形势,分清敌友,警惕“和平演变”,维系文化安全。

5.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中国的文化创造还需要将和平崛起的观念传播到国际领域,向其他国家展现平等互助的大国风范,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为文化再繁荣赢得充分的国际话语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结语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多元文化客观并存、相互交融,文化自信的增强、文化自觉的激发、文化自立的确立和文化安全的维系都迫切需要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又为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求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以传统内发性创造性转化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积极进行文化接受,并对文化接受的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正是结合多元文化传播背景,立足于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而形成的助力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和发展的文化创造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做到:依托市场规律和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造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HB17ZX010)

参考文献:

[1]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N].光明日报,2004-02-10.

[2]杜刚,邢巨娟.文化创造力:当今中国文化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3):9-13.

[3]伍柳氏.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略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策略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1(9):181-183.

[4]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

(李洪良为衡水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周冀宁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在读博士;吴军伟为衡水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编校:郑〓艳

作者:李洪良 周冀宁 吴军伟

多元文化传播论文 篇2: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的研究

无论是从教育人类学还是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音乐和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更是一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整体的发展限制着音乐教育学,就音乐教育学而言,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会受到传统文化以及各自差异或特性的影响,这也正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在许多情况下,看待音乐教育学的思路与看待其他学科的思路不同,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它的许多问题可以独立于音乐教学课程之外,并且它的多元化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对于音乐教育学而言,要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只有采用这种关联性的看法对其进行认知,才能做出正确的教育判断。《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叙述了文化和音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系,不仅对音乐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也讲述了校园音乐文化创作的众多内容。音乐的特色只有将其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展现音乐的魅力。书中写道:音乐和文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将校园音乐教学创新品质展现得更加完美,有利于促进音乐教育学的发展。音乐教育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文化与音乐教学》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深入研究了多元化音乐教学实施的方式与途径,论述了多元化音乐教学功能实施对于教师的要求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这也让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方式、目的甚至教学理念更加趋于多元化与科学化。

《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语言生动,条理清晰,作者对于音乐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书中提到音乐课程改革主要存在观念与课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在观念方面,中国的音乐基础教学工作改革起步相对较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了国际间的音乐教学交流,在此过程当中,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开始进入我国,早在本世纪初期,我国便制定了关于音乐教学的相关规定,其中提出了众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目标。然而在观念方面,重视文化影响,忽略文化背景等问题依旧存在。其次,在课程方面,国家在1999年颁布的音乐高等教育大纲,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之久,尽管这一大纲经历了多次修改,但是,在课程结构上依旧没有创新,而是继承了艺术高等学校的课程理论标准,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专业必修课程、公共课程和较少的选修课程三大部分。而在划分专业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划分过细,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多,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依旧存在。在教学技能方面,“高、精、深是许多教师重视的教学关键,而这三点都忽略了对音乐深层次内涵以及音乐技能的了解与培养,课程结构不够合理是教育类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内容十分陈旧,严重脱离专业实际,从选修课程的角度来说,缺少人文类的课程。在多元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作者认为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让文化因素影响和推动教育改革。书中针对教学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首先,在观念方面,需要更新高等音乐院校教师的头脑,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世界文化的采纳吸收、中国文化人才的培养,甚至是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都是新时代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的重点。因此,作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了解当前的教育状况,不断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同时,也要使高校音乐教育的毕业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需求。书中提到,在课程设置的过程当中,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鉴别”“创新”“表现”四大领域的相关音乐教育标准,将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划分为四大板块,而音乐教育专业则依据各个课程的特征划分为五大门类,分别为审美类课程、创造类课程、相关文化类课程、表现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文化与音乐教学》认为,音乐审美对于音乐教育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的核心内容依旧是音乐审美,这一点是教育界人士共同认可的。作为人类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审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开设审美课程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帮助他们开发智力,尤其是能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之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始终都应当贯穿音乐审美,同时,音乐美学、乐理知识等促进学生成长的课程也必不可少,这些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有着巨大作用,而这些音乐审美类课程的开设,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一次提升自己的难得机会。

《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除对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外,书中所提到的许多观点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音乐表现将实践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表现类课程包括了西洋管弦乐器、合奏、声乐、合唱指挥、民族管弦乐器、钢琴、艺术实践等许多方面,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而言,多年来一直和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格外重视这种表现类的课程。对于许多普通的音乐师范类院校来说,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同时,对于学生的音乐创作来说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电脑音乐制作、Flash、动画、多声音乐写作、歌曲写作、舞蹈与戏曲表演等都包括在音乐创造性课程之中。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校大学生意义重大,同时,对于研究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改革也具有参考价值。

此外,《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还提到,人文学科的属性集中体现于音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之中,生活、音乐理念、艺术与音乐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参与性强、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是它的主要特点。无论是世界民俗音乐还是中国本土音乐,甚至是外国音乐史,这些都包括在相关音乐文化课程教育内容当中,而其主线是音乐文化,它对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学习相关学科的问题上,这种融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的开设,会使许多人了解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它更具有艺术性。事实上,音乐教育类课程是区别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标准,大多数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都用音乐教材以及音乐实习课程来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培养。音乐教育课程是直接关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课程,它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文化与音乐教学》中也提到,音乐教学理论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学科教学力度以及教学内容,例如社会文化学、音乐欣赏、音乐美学、传播学、外国音乐史等课程都具有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开设素质修养音乐课程以及音乐理论教学课程应当认清人文社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力度,这一点不容忽视。

《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涉及内容广泛,书中还提到了音乐教学的文化对策,作者认为,对于流行音乐而言,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分辨方法,可以抽出流行音乐中的音乐元素,作为音乐技能传授的重要知识与材料,也可以对流行音乐文化的特色、知识以及思想等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区分颓废、低俗、优雅、高尚的音乐,在其他国家,将许多流行音乐和严肃音乐相结合,组成交叉音乐,这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摇摆巴赫”(Swinging-Bach)的音乐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者认为,教育工作者通过分析这种广泛的音乐文化现象,甚至让学生亲身体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利用音乐表达思想和感情。音乐教学的民族性是人们对教育改革问题进行的重点讨论议题之一,对于社会文化来说,民族音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与音乐教学》中写道:国粹主义的教学文化理念并不利于音乐民族性的确立,这种观点过于盲目,而我们需要做的应当是立足于本国文化,以本国文化为核心,在民族文化的气质和精神基础之上,吸收外来的优秀音乐文化,使其更加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形式。书中还写道,对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正确的了解与把握,加深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并不意味着抛弃本民族的文化,而是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

本文是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声乐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对文化与音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族音乐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背景是音乐创作和产生的源泉和必要条件,音乐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与音乐教学》一书表明文化与音乐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其从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深入细致地探讨了音乐与文化之间的渊源,接着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当前音乐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据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之道,又针对音乐表现、文化传承、音乐文化发展、对待外来音乐文化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可以说,该书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和音乐教学的发展,而且为我们树立了互利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

(高鹏/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高鲲/广东海洋大学讲师)

多元文化传播论文 篇3:

多元文化传播视阈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社会在迅速发展,各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处于多文化传播背景之下,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根源及管理策略的研究也注入新元素,人本化管理这一融合东西方管理理念的观点也被引入教师管理体系中。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教育体制也随之面临重大的改革,处于体制改革中的教师面对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师所面对的问题更加突出,但目前我国在教师职业压力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相关保障制度也较为缺失。因此,在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由饶淑园教授所著的《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一书针对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及应采取的疏导措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实例分析、点面结合真实呈现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一书从心理学、管理学等多种视角,针对体育教师职业压力问题进行了阐述。此书在大量收集一线体育教师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多维度探讨了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并对缓解措施进行了研究。既有大量一线体育教师调查的实例及数据,也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吸收了社会管理、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针对体育教师所面对的职业压力以及所涉及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揭示了对体育教师造成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以珠三角区域的中小学及教师实例为基础,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教师承受的职业压力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则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管理及策略问题,并从组织管理角度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实例分析、点面结合真实呈现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同时从国家、学校等层面,提出对职业压力的管理及缓解疏导措施,有现实问题剖析,也有解决方案及创新点,因此该书在行业内对同类课题研究书籍中占据领先地位。

二、多角度剖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源于社会方面的压力

数千年来传承的儒家思想,历来“重文轻武”,这种传统思想世代沿袭,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仍然影响很大。虽然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有利于促进健康,但在一些高等学校中仍不能将“体”与“德、智”并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在不断提升,但仍然未将体育置于主流学科之内,体育始终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种倾向自然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和挫败感,产生不了应有的成就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二)源于职业方面适应的压力

1.高学历要求带来的压力

多数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为:自幼年起时间、精力均用在体育项目训练方面,训练强度大,且频繁地参加比赛,文化课难以保证充足的时间,因此体育教师文化功底欠缺,尤其是英语,多数体育教师在英语方面的学习处于劣势,体育专业与英语专业的差异性导致体育教师在主攻体育专业时难以兼顾英语文化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其知识储备的短板效应,导致整体素质难以进一步提高。在高校中,体育教师通常是本科学历,很少有较高学历,体育人才严重不足,此种学历状况很难满足国家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教师队伍这一现状与国家教育的长远发展要求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校际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各高校欲求得长远发展,也必然对教师学历有较高要求。因此社会、学校均抱着较高期望值来对待体育教师,从而也促使教师自我期望值越来越高,而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文化功底差的现状难以达到其期望值,因此导致体育教师加大了自身的职业压力。

2.学术科研方面能力薄弱

体育教师在科研领域处于劣势地位,极少数体育教师能够在其研究领域有所突破,这主要是因为科研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我国体育教师普遍体育专业突出,但其他领域相对较弱。另外,学校体育的关注重点在竞技化,长期以来,教师的关注点基本上不触及体育内核,不关注体育科研,因此体育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科研水准较为滞后,这也导致体育教师整体上的学术水平不高。

3.工作环境差,教师负担重

体育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环境艰苦,因此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更易疲惫。加之近年多数高校连年扩招,学生群体迅速扩大,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某些高校在体育教学必备的基础设施根本不能满足扩招条件的状况下盲目扩招,不仅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而且使体育教师工作量增大数倍,体育教师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因此导致教学质量下滑,也促使学生以更加冷漠的态度对待体育课程。教师处于超负荷的教学状态中,并且缺乏成就感,增加了职业压力,制约了人才的培养。

4.较高评价机制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

目前我国高校在项目申报基金、评定职称甚至评选先进等方面均有一系列规定,在一系列评定中,教师应具备的学历层次均有严格要求,甚至是否具有科研成果,以及是否获得奖项均予以强调,职称结构、获奖情况以及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发表数量等均有严格规定,这些严格的指标脱离了体育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把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简单地等同,给体育教师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评价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为学生对教师所进行的评价,学生则凭个人感觉,甚至出于其他动机,不能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导致对部分教师的评价失实,因此使其心理失衡。

(三)源于职业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教师除承受教学的压力外,还会面对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压力,如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加之某些行政管理者因不注重同教师的沟通,高校的保障体系不到位及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均给体育教师带来负面情绪,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压力;学校的一系列对教师的任用、晋升等机制均使教师处于竞争压力下;师生间是否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对教师的思想状态产生很大影响,师生关系不和睦,也给教师造成心理压力。

(四)体育教师施加给自己的压力

1.因对自身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压力

在教育改革中,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水平、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需要创新,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也需要更新,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下,教师必须迅速完成教学理念及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学水准,教授知识的内容及方式均需迅速更新、完善。但过高的期望值下,却因为自身素质与高标准相比,差距太大,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管理中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导致教师对自身的工作稳定性产生担忧,为避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压力,不断前进,由此导致过度的职业压力。

2.伤病方面带来的困扰

体育教师长年需要训练并从事体育竞技,从而导致身体劳损,因此教学时做示范有心无力,大部分体育教师性格上争强好胜,易导致其出现失落的心理状况。《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一书真实地反映了教师所承受的压力状况。

三、缓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

(一)针对体育教师建立独立的评价机制

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机制应因地因专业制宜,针对体育教师的特点制定评价机制,建立不同于文化课教师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标准要区别于文化课教师,理论程度适当降低要求。同时评价标准应做到公正与客观。针对体育教学所进行的评价,应对领导、同事以及来自学生等处的信息加以综合考虑,对教学过程中的态度、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才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二)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从社会层面而言,尊师重教主要指国家采取制定政策的方式,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予以提高,并且提升其经济待遇。同时利用媒体多做积极的、正面的报道,使大家了解体育教师的付出,以此改变社会的偏见。从学校层面而言,主要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创造良好环境,使体育教师可以全身心投入教学与科研。

(三)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

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均应最大程度地使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健全教学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增设体育设施,购置教学参考书、软件等,完善信息技术设施,从精神上支持体育教师,从物质上奖励体育教师,健全激励机制,给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机遇,调动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本文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关系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3XYS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对我国高校教师压力现状、成因、解压方式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高校中,体育教师普遍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此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校、社会均应关注减轻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使广大教师在良好的心态下奉献才智,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一书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压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缓解措施,针对多元文化的传播背景,对教师压力根源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阐述中融入对古今中外文化等元素的运用,使此书形象、生动,叙述及分析的角度别具一格,构成此书一大亮点。此书立足于体育教学实践,对于缓解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从而推动体育教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波/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公司财务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派出所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