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典型发言

2022-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好的发言稿可能意味着在一个组织中获得肯定,也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晋升机会。既然发言稿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写好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全国典型发言》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全国典型发言

会议典型发言摘要

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

当前,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已进入攻坚关键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握主攻方向,突破工作难点,继续实施好四个专项重点建设计划,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制定与完善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配合做好有关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与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市(州)、县(市、区)要及时调整教育发展目标和思路,制订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州、教育强县市区。

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要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重点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制订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将合格学校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各类专项资金投入,按年度完成建设任务,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三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主要是继续实施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加快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好县级职教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着力整合县域职教资源,进一步提升中职发展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式办学和“订单式”培养,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高度对接、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取得新突破。主要是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五是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享誉三湘乃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

六是着力提升教育贡献水平。各高等院校要按照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为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结合,重点支持一批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我省在中部地区与泛珠经济圈中的自主创新优势;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主动为我省经济社会“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治平: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从规划、投入、改革三个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发展和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着眼长远,加强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把教育强省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角度,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战略性高度,统筹推进教育强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行业发展目标相协调。一是配合做好教育强省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结合经济和消费结构升级、人口和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的需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体系;结合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一化三基”目标、产业振兴规划和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二是积极推进教育强省与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加强教育强省与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规划纲要,与就业、人才、科技、服务业等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引导形成多行业、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强省教育体系。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一是加快推进在建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建项目,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全面完成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抓紧组织编制三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调研论证,抓紧启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规划编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汇报;积极化解高校债务,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有重点地实施省属本科院校提质扩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进一步深化县乡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在校工作住房、高职院校基础能力等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三是加强资金统筹投入研究。认真研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教育投入适度快于GDP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构建各类教育培训投入资金统筹使用的协调机制,集中资源,合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立足难点,推进改革。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加快推进以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把民办教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结构的重要举措,扶持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优秀民办学校。二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计划、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人才培养机构,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加大对口定向招生培养比例,扩大面向农村医院的全科医生定向培养、面向艰苦边远民族地区的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培训等招生规模。三是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探索长株潭教育、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有效途径,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增强高校服务能力和学科竞争力。

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

建设教育强省任重道远。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站在构建和谐湖南、推进富民强省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的各项具体目标,按照这次会议的部

署安排,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完善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投入到位。

各级财政部门要努力克服当前困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财政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完善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要依法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城市教育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并确保按规定比例用于各类教育。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不断创新筹资模式,通过教育捐赠、企校合作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二)把握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要围绕《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等专项计划,突出重点,积极支持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要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根据高中阶段教育特点,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公办高中的基本办学标准,严格控制豪华办学。要尽快出台切合我省实际,分地区、分类别的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并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引导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办学。要逐步改革高校拨款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着力支持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要完善财税政策,用好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引导高校广泛参与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支持高校建成一批与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树立“节约资金就是增加投入”的理念,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要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改革,切实加强各类学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落实财务管理审计制度。要整合共享、统筹配置各类教育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要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合理分配、安全运行、高效使用。要积极推行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对教育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及效益进行全方位绩效考评。要严格控制负债办学行为,妥善化解各类教育债务,尤其要规范高校的贷款管理,完善贷款审批制度,加强对贷款收支的有效监控,切实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建辉:

在总体思路上优先谋划。去年以来,在深入基层学校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就教育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推动创业富民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2012年实现教育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在项目铺排上重点倾斜。坚持把教育项目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先后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学校“三改(改水、改厨、改厕)”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今年,把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全市“两帮两促”(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工作的重点领域,强力推动长沙职教基地、县级职教中心和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等项目建设。

在工作推进上狠抓落实。建立教育工作定期会商制度和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将教育强市工作目标细化到28个市直有关部门、园区和区县(市)政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建设教育强市督导机制,把建设教育强市督导评估与“两项督导评估考核”有机结合,有效强化了县(市、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

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力力:

大力推进城区学校扩容,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制定出台《中心城区学校扩容提质的实施意见》,采取整合教学资源、新建和改扩建并举的办法,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区学校扩容。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心城区累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800个,9个县市共增加学位9600个,有效缓解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入学压力。今明两年,全市计划再投资6.93亿元实施60个义务教育扩容项目,其中,中心城区计划完成扩容项目19个,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1.4亿元给予重点保障,新增学位2.2万个;9个县市计划完成学校扩容项目41个,新增学位2,1万个。桂阳县2008年筹资9800万元收购县城一所民办学校改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计划再投资1.3亿元新建一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可新增学位7000个。

大力创建合格学校,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太弱”的问题。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与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3年完成乡级以上学校、5年完成村级学校的创建目标,确保全市规划的1400多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合格学校标准。近两年,全市累计投资1.3亿元,完善寄宿制学校118所,创建合格学校75所,改造危房29万平方米,消灭了D级危房。今年在建的合格学校有103所,计划投资9500万元。国家级贫困山区县桂东县勒紧裤带办教育,去年投入1800万元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工程,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今年又申报创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大力整合职教资源,着力解决“职业教育滞后”的问题。在全面启动“中职攻坚工程”的基础上,市政府划拨500亩土地、财政投入6000万元、融资2.3亿元,实施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今年秋季新校区可竣工并投入使用;投入5000万元,成功创建郴州技师学院;投资1亿元,在市有色金属产业园(郴州出口加工区)建设校外职教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0名学生实习,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对接。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

服务长株潭航空城建设。今年7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在中南大学签署了“大型客机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学校在机载系统方面,启动筹建总投资达8亿元的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创新平台;在起落系统方面,开展结构设计预研和机轮部件制造、推进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副规模化制造;在发动机系统方面,开展粉末高温涡轮盘的研制。

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学校于2007年经国家科

技部立项,承担了《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为申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项目提供前期研究。参与了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签署了共同推进湘潭“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编制了湘潭节能减排科技发展规划和支撑行动方案。在国内外首次实现搭配处理锌冶炼废渣的清洁冶炼,使株冶集团实现铅锌冶炼万元产值年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0%左右,搭配利用重金属废渣16万吨,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年新增利税上亿元。有色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可实现重金属冶炼废水的全面回用与零排放,正在株冶集团实施产业化,可实现年减排并回用重金属废水400多万吨,向湘江水体减排重金属近30吨。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田银华:

体现以人为本。学校充分体现办学以教师为中心。2003年以来。投人师资建设专项经费近4000万元,选拔和推荐了256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50多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学,引进博士146人,有效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充分落实育人以学生为中心,投人近7000万元,积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五困”(思想困惑、经济困窘、心理困扰、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优化运行机制。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层级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细化职责和分工,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地发挥了管理效能。

实行“三分”理财。学校实行分线预算(即分别编制运转预算和发展预算)、分块控制、分类制衡的财务管理模式,突出了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的中心地位,有效地控制了消费性支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对融资与举债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财务环境。目前,学校银行贷款只有3000万元。

建设“两型”校园。学校通过规范程序、加强监督、改善设施、提高技术等措施,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使学校的消费开支下降,建设成本降低;通过加强教育、注重预防、完善机制等措施,努力建设“廉洁型”校园,这些年来没有干部因违纪违规受到处分。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钊:

突出“涉外”特色。推行“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外语水平大幅提高,在全省、全国大学生英语、日语竞赛中连续获奖。

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市场需求率先开设了“高尔夫运动与管理”“航空服务”“动漫设计”“数控技术”等紧贴市场的专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目前,高尔夫专业已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动漫设计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构建以“五证”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40余种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振华: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集团运行机制。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建立了集团网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了集团理事会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成员单位互访制度,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牵头建设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确立学院在行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在省物流领导小组支持下,学院正牵头建设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中心、物流业务运营中心、物流人才培养与交流中心,将为全省物流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将使我院教师、学生直接切人到物流产业发展的信息前沿,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校企共建内置式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学院正与集团成员企业——湖南力邦物流公司合作,采用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建设年加工配送钢材2000万吨的综合型现代化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重点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制造企业提供钢材加工配送服务,既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同时满足2000名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校企共同开展应用性科研,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40多项。其中,学院牵头的《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被确立为我省“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院教师主持的“制造业物流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等一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花垣县委书记彭益:

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制度。对边城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和校级领导分别给予3万元到20万元的年薪,按月发放500元到800元的津贴,并为从外县引进的教师安排住房,为其家属安排工作;2005年到2008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517人,面向全国招聘了157位骨干教师和5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

建立教师补助制度。2003年以来,先后解决了教师的生活补贴、民族补贴等津补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696元;2007年,村小、片办完小教师每人每月补贴120元,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元,2008年起分别增加到240元、160元,同时为城区义务教育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元。

建立教师保障制度。2007年起,为教师建立医保个人账户铺底金。2008年起,对全县教师免费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同时,建立了教师公转房制度,累计投入2047万元新建农村教师公转住房3.4万平方米,解决了近千名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

建立教育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对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岳阳市委副书记、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

构建“大职教”体系,找准助推发展的“金钥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依托学校,乡镇联动”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对职教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

统筹规划布局。采取撤、并、转、靠等办法,尽可能集中办学,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开放型的职教网络。将教师进修学校、粮食学校、电大工作站等部门培训机构一起并入职教中心统一管理;将乡镇农校、乡镇涉农站所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整合起来,业务工作纳入职教中心指导;积极引导民办职业学校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统筹项目经费。各部门年初向县职教中心申报培训计划,县职教中心统一安排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项目实施。培训经费按照县长统筹、部门支持、中心实施、群众受惠的原则,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所有培训项目必须经过县职教中心核定,财政方可拨付经费。近两年,全县共实施各类培训项目20多个,统筹经费近千万元。

统筹招生就业。在中职招生过程中,实行统一宣传、统一计划、统一录取,确保了普职分流比大体相当;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成立就业指导网站,实现了就业信息共享,同类专业学员统一安置和推荐就业。2007年以来,通过县职教中心培养与培训,我县安排到本地企业的熟练技术工人有1万多人,推荐到外地就业的毕业生有5000多人。

作者:李晓峰 龚鹏飞

第2篇: 全国兽医典型发言

篇一:兽医站站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兽医站站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我叫***,今年**岁,**学历,兽医师职称,1986年参加工作,1991年入党,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基层兽医站从事动物防疫和诊疗工作,历任副站长、站长职务,现任**县盘水镇兽医站站长。26年来,我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以及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履职水平。只有精通业务和综合技能知识,只有学习和掌握好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理论和法律法规,才能很好的做好党委政府下的技术推广员、信息宣传员、纠纷调解员,从而真正为民服务。参加工作以来,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基层工作经验读本,学习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同时在学习中自觉写学习笔记3万多字,心得体会20余篇。《试论新型兽医制度的建设》、《中兽医的应用现状与展望》、《姜炭散防治仔猪白痢疗效好》、《**县牲畜五号病防控现状与对策》、《试论当前兽牧兽医行政执法的问题及对策》等数十篇论文先后在各级专业媒体发表。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我的业务技能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也大幅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明显增强,为搞好盘水镇的畜牧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履行岗位职责。

篇二: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年中工作典型发言材料2011.07.10 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提速

——在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年中工作会上的典型发言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XXX (2011年7月29日)

我市辖12个县(区),总人口405万,有135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1854个行政村,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有2955万亩。为充分利用我市林下土地资源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民提速增收,2010年开始,我市结合林权制度改革狠抓林下养鸡产业,全市掀起了大力发展林下养鸡的热潮,林下养鸡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畜牧产业的提速发展。据部门统计,通过1年半时间发展,到2011年6月止,全市已有114个乡镇758个村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鸡新增出栏肉鸡2256万羽,全市肉鸡年出栏增长了75%,养鸡业新增产值达6.3亿元,占全市水产畜牧业新增产值10.74亿元的58.7%,为全市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91元,占全市水产畜牧业农民新增人均收入302元的63.2%。2011年计划林下养鸡出栏达5000万羽,总产值达16.3亿元,仅此一项农民收入达2.1亿元。 我们的主要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了“五个强化、五个确保”: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林下养鸡成为促农增收工作重点 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我市林地资源丰富,林权制度改革后,如何使林地发挥更大的效益,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且林下养鸡技术成熟,养鸡周期短见效快,农民易掌握、易接受,以发展林下养鸡为突破口,抓好林下经济是当前我市农民增收提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认真分析我市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并组织人员到玉林、南宁等养鸡生产大市考察和深入各县(区)开展产业调研后,从2010年起,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把林下养鸡作为全市促农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部署,把林下养鸡工作列入了

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我市市2010年发展林下产业工作方案》,《我市市2011年实施林下养鸡“千百十万”工程方案》,即创建出栏肉鸡“千万羽县(区)”、“百万羽乡(镇)”、“十万羽村屯”、“万羽规模户”,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区)、各乡(镇)。各级政府都成立林下养鸡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林下养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把林下养鸡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市、县(区)政府都出台了地方财政政策,设立支持林下养鸡发展的专项资金。三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分析会、专题研究会、现场促进会。

二、强化龙头带动,确保林下养鸡产业上规模、提档次

一是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2010年以来,我们共组织队伍外出招商18次,举行市级招商洽谈会3次,先后邀请龙头企业到我市考察25次,现已有广西富凤、南宁亚胜、金陵集团公司、广西凤翔、玉林万源等10家企业落户我市。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如德保县政府贴息给玉宝公司贷款300多万元,解决了公司周转资金问题,增加了企业带动力。三是优化投资和服务环境,确保养鸡龙头企业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得发财。四是重视地方能人企业扶持,特别是加大对养鸡合作社的扶持。同时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市场风险,有力推进了我市林下养鸡的产业化进程。

三、强化地方财政和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到位 一是要求市、县(区)把支持林下养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小县50万元以上,大县200万元以上。2010年市级财政安排320万元,县(区)级财政安排765万元。2011年市级财政计划安排550万元,各县(区)财政计划安排1780万元,并加强督查,确保资金按时足额扶持到位。二是协调金融信贷部门共同支持。截止2011年6月,农村信用社支持信贷540万元,农业银行支持信贷302万元,邮政储蓄支持信贷1000万元。三是千方百计鼓励民间个 人资金和龙头企业资金投入,重点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奖励和规模养殖户的出栏奖励。

四、强化科学发展指导,确保林下养鸡产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是引导养殖户改变传统的养鸡方式,加大鸡舍建筑投资,不断朝着鸡舍现代化、饲养设备自动化、生产规范化的标准化养鸡转变。通过实施标准化养殖,改变了我市市的养鸡产业格局,行业整体转型也得到不断升级。二是指导养殖户发展绿色生态养鸡,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及添加剂,按照程序进行免疫,建立和完善养殖记录档案,确保了肉鸡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强鸡舍环境和污染的有效控制,不断改善鸡舍环境,降低肉鸡发病率,实现了肉鸡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四是创建地方品牌,通过选育地方优质鸡品种,制定我市林下鸡养殖技术规范,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和商标注册,做大做优“我市林下鸡”品牌,培养地方优质特色品种。通过科学指导和发展,确保了“我市林下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以肉鲜味美原生态等优点而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宣传示范,确保林下养鸡工作深入人心

我们以“林下养殖助农增收”为主题,通过电视、报纸进行林下养鸡模式、林下养鸡先进合作社、典型事例等宣传,每个月编写《林下养鸡简报》,收集各县(区)开展林下养鸡工作的新进展、措施、经验、问题和困难等内容,向各级领导汇报及行业交流,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关注、支持和参与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每月在《右江日报》和简报上通报林下养鸡工作进度,有效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同时,按照“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模式和一定规模标准,建立林下养鸡示范基地,全市共建立了80个林下养鸡集中区713户示范户,辐射带动了3570户农户。通过宣传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带动效果,增强了广大养殖群众的信心,调动了他们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我市林下养鸡工作各级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呈现出上规模、上档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现已初步形成右江河谷4县(区)、德保、田林县为主的林下养鸡优势产区;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增强,全市新引进、成立的养鸡龙头企业10家,龙头企业已带动607户规模养鸡户发展养鸡生产。三是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09年我市林下养鸡年出栏肉鸡5000羽以上的规模户只有79户,年出栏肉鸡39万羽,目前,养鸡规模户已达1461户,年可出栏肉鸡突破2000万羽。四是养鸡合作社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养鸡专业合作社13家,现已达54家,社员593人,一些合作社不断壮大,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五是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公司、合作社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已经注册“元香”、“宝栗香”、“思林丁香鸡”、“平果四块鸡”等16个林下鸡品牌。

当前,我市在林下养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只是起步阶段,跟发达的兄弟市和当前快速的发展形势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以此次年中工作会议为契机,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扎实工作,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服务龙头企业的力度,努力把我市林下养鸡事业打造成为推动一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经济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农民增收提速的重要经济杠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不断优化林下养鸡投资经营环境,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迫切请求上级领导以及各兄弟市局领导给予我市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诚挚邀请所有有意到我市投资发展的客商到我市共同发展林下养鸡事业,我们期待着您们!我市的发展需要您们!我市的养殖事业,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经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林下养殖业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壮大!

谢谢大家。

篇三: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科学谋划攻坚破难 推动金昌市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金昌市畜牧中心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金昌市畜牧中心就2011年畜牧工作情况暨2012年工作要点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我市畜牧工作以加快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强化行业管理、狠抓技术服务,使我市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2011年,我市充分利用全省草食畜行动的有利时机,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根据《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制定了《金昌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积极整合各类资金3000多万元,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场)30个,万只羊场3个,千头牛场2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569户,配套建设青贮池2.62万立方米,种植青贮玉米、苜蓿及豌豆等饲料作物27150亩。二是通过实施“良种繁育工程”,扩大良种覆盖面。新建良种肉羊二级扩繁场 2 个,牛羊改良站(点)53个,组织引进各类优质母畜27257头(只),羊良种率达到80%以上,牛、猪、鸡良种率均达到100%。三是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11年新建养殖场区全部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部分条件较好的已建场区进行升级达标,每个示范场区给与2.5万元资金补助。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肉羊养殖场1个,省级肉牛养殖场1个,市级标准化养殖场24个。

(二)加强协作,攻坚破难,稳步提升畜牧养殖科技含量。通过实施地院科技合作项目,加速我市畜牧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面对畜牧发展瓶颈,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攻关。一是与省内大专院所合作,在省站的具体指导下,在我市永昌县肉用种羊场开展肉羊新类群培育实验示范,加速了肉羊高繁速育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二是通过实地考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金昌市肉羊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校地合作项目,显著提高了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带动我市优质肉羊生产技术换代升级。

(三)及早谋划,科学规划,稳步发展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建设步伐。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和我市“一区三园二基础”的农业整体规划,2011年我市采取土地向养殖大户集中、资金向畜牧园区集中、畜产品向龙头企业集中的办法,重点在金川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科学规划、管理统

一、功能细分、循环发展的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区,鼓励引导养殖企业入园办产业,加速我市畜牧业向“高效益、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电、路基

础设施配套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引进5家大型养殖企业入驻园区。

(四)外引内扶,龙头带动,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2011年我市坚持外引内扶政策,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稳步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的甘肃三洋牧业有限公司和金昌市珍珠园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市新建千头牛场和全自动标准化鸡场。同时与中天公司洽谈就大型肉牛育肥场,肉羊扩繁场达成意向,与金牧公司达成金昌市现代畜牧园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建设意愿。通过大型养殖企业的带动和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化公司的建立,必将为我市产业化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有效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化进程。

二、2012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以发展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校地科技合作为依托,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技术研发优势和金昌市肉羊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规模养殖,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工作措施:2012年我市畜牧业生产要按照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继续稳定生猪、鸡产业,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在认真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牧科技推广和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抓好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是抓好3个万只羊场、1个万头牛场、2个千头牛场的标准

化建设,帮助扶持金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引入日本和牛和安格斯肉牛冻精,开展高档牛肉生产。

二是强化科技协作,开展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加大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重点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动物营养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现代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开展合作。从引进优秀品种建立高繁母羊核心群入手,以母本培育为契入点,通过个体分子标识监测技术,选育高产高繁性能肉羊品种;通过开展本地饲料资源评价及养分代谢定向调控技术集成,研发肉羊全混合日粮;通过舍饲肉羊疾病发生及流行规律调查研究,重点制定肉羊传胸

、口疮、尿结石等疾病防治方案。力争在肉羊饲养管理、生产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形成几项对重点产业发展有全局带动作用的成果。

三是认真开展畜牧业融资担保调研,为农业担保公司的及早建立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四是稳步推进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1个大型肉牛养殖场,1个万只羊场,1个现代化粪污处理公司和1个秸秆饲料综合加工厂顺利入住金昌市畜牧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3篇:全国基层综治办主任培训发言典型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诸暨市枫桥镇于2003年10月,探索建立镇综治工作中心。经过六年来不断的完善提高,形成了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工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综治组织网络

镇成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由镇分管领导担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同时由镇人武部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兼任副主任。综治办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综治办在综治工作中心起牵头协调作用。中心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劳动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十二种力量集中办公,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2名,兼职工作人员16名,形成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工作体系。

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一站二委三组五员”,建好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自然村至少有一名成员;“二委”即治保委和调解委,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三组”即流动人口管理组、应急管理组和社区矫正组;“五员”即综治信息员、治调信息员、安全信息员、法制宣传员、社情信息员,由热心综治工作的群众组成。规模企业也建立综治工作站。全镇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二、规范工作运行,推行高效的整合联动机制

综治工作中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综治工作高效运行。重点是实行“二会、三合、五联”工作机制。

一是开好“两会”。综治工作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由综治办牵头,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协调会,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做到“三合”。信息报送集合,一般信息每月定期报送,重要信息即时报送;工作力量整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参与有关案件处置;职能优势融合,中心各部门既分又合,重大问题处置做到政策口径统

一、组织指挥统

一、措施方法统一,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周密落实。

三是落实“五联”。矛盾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事件联勤:综治办牵头协调,落实值班备勤和统一调配力量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平安联创:职能部门、综治中心、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实施平安乡镇创建工作。

三、创新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职能作用

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平台,以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实行纠纷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社会人管理、土地管理、应急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村(企)综治工作站、管理处综治工作分中心、镇综治工作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村建立综治网格,按村民代表数把村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和“和事佬”角色,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工作。调处未成的,逐级向上移送,填写纠纷移送单,附上已有的事实材料,并提出较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利于上一级调委会准确及时解决问题。下级不能调处和直接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形成登记、分流、调处、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由中心主任实行签单式分流归口办理。运用指令调处、直接调处、联合调处等方法解决矛盾,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人指定镇相关领导包案调处,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是社区警务网格化。镇综治中心协调派出所在管理区、行政村实施“一区一警、一村一警”模式;在治安比较复杂、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场所总量较多的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室、一警一员”模式。社区民警兼任各村副书记,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镇建立专业消防队和平安协管队伍各1支共70人,村、企、学校建立治安巡防队114支,实现村企校联防,切实形成治安防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新局面。

三是社会人管理网格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融司法、调解、劳管、计生、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协调引进流动人口户籍地干部协助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实施社区矫正“5+1”监管模式,确定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帮教人员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五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找工、矫错“四步曲”,实现帮矫与帮扶相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枫桥镇综治工作中心整体联动、统筹协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稳固,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近五年,全镇共受理矛盾纠纷1449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8.3%;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第4篇:全国农经体系建设座谈会典型发言材料

1. 树立与时俱进理念

强化服务全局能力 在改革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经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

2. 强化基础 创新职能 稳定队伍 不断巩固和加强农经体系建设

…………吉林省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3. 发挥农经自身优势

稳步推进体系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经局

4. 在有为中树威

在作为中奉献

…………山西省运城市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5. 抓好队伍促工作 强化职能求发展

…………湖南省湘乡市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

树立与时俱进理念 强化服务全局能力 在改革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经管体系建设

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

加强农经体系建设,既是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科学发展‚三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坚持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大局,树立开放搞农经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抓机构队伍、抓责任落实、抓手段装备、抓协作联动、抓工作推进,在服务中争主动、在有为中求有位,不断推动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不断为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着眼于强化职能,抓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经工作支撑体系

适应农村经营管理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持续拓展的新要求,着力建立健全‚一主五副‛的农经工作队伍,切实强化农经工作各项职能。“一主”即各级农经机构(处、站、科)队伍,指导督促各级配足配强农经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定期不定期开展全省农经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指导等相关履职能力。“五副”即为县级农村审计机构队伍、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队伍、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乡镇会计委托代理机构队伍、省市县三级农民负担监督员队伍,努力确保具体业务工作有职、有机构、有专业人员。截至2009年底,省市县乡四级共配备农经干部3625名,其中省级9名、市级44名、县级574名、乡镇级2998名;设立县级农村审计机构33个,全省持证专兼职审计人员2711名;成立县级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机构56个,聘请仲裁员676名;54个县、810个乡镇和9036个村分别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点;1420个乡镇成立了会计代理机构,聘用代理会计2378名;聘用农民负担监督员1755名,其中省级100名,涵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村干部和乡镇代理会计。

二、着眼于强化责任,抓责任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经工作考核体系

立足机构改革后的农经队伍人员编制实际,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我厅于2007年制定下发†关于全面落实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着力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工作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农经人员工作责任感。在省级层面,针对只设一个经管处且人少事多实际,在明确处内每位干部本职岗位基础上,处领导之间和普通干部之间实行AB角工作制度,A角对某项工作负主要责任,B角在A角不在岗时接替完成该项工作,既避免空岗,又能集中力量抓临时性的重点工作。在市级层面,将农经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省对市农业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努力提高各市对农经工作的重视程度,近年分值比重都在10%左右。在县级层面,设立首席农经专家(其他人员按业务落实好岗位),承担提出农经工作意见建议、指导乡镇农经员业务工作、参与处理重要信访、分析农村经济运行等职责。其考核由县农业局负责,县农业局、乡镇农经机构按6∶4的权重进行考核,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在乡镇层面,规定农经员均为责任农经员。只有1人的,全面履行各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职责;1人以上的,每人既划片负责若干村的工作指导,履行‚班主任‛职责,又全面负责本责任岗位的工作指导,履行‚任课老师‛的职责。其考核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局、村集体经济组织按4∶3∶3权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励、职称聘任挂钩。

三、着眼于强化手段,抓法规项目装备,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保障体系

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手段和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发展成果,切实加强农经工作保障力度。

(一)加强农经工作法规建设。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连同国家出台的法律,基本实现各项农经工作有法可依。

(二)设立农经事业专项资金。按照工程支持体系、项目保障工程的思路,从2001年开始,省级就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支持资金,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设施化、龙头化发展。从2006年开始又设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项目,到去年增加到6000万元;从2009年开始还设立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奖补资金1000万元,为拓展农民负担管理工作领域增添了手段。同时,还指导市、县设立其他相关项目资金,主要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工作专项补助资金,去年市、县两级共落实上述三项补助资金2亿元以上。

(三)着力改善农经工作装备。在全面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基础上,近年积极推进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化和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管理信息化建设。到2009年底,全省共有56个县(市、区)建成了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32个县(市、区)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信息化,农经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四、着眼于强化合力,抓内外整体联动,建立健全农经工作协作体系

针对农经工作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单位多的特点,我们坚持把农经工作摆上全省农业工作的重要位臵,做到与产业发展工作一同谋划、与全厅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与省级有关部门一同联动,既赋予其牵头的任务,又落实其配合的责任,努力在牵头中强化职责、在协作中推进工作、在联动中共同发展,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共同任务,把相关部门的职责转化为对农经工作的支持行动。

(一)加强农村经管系统内部之间的协作联动。在推进农经工作改革创新中,从各地工作特色、发展需要和力量配备情况出发,在全省农经系统确立‚条条树标兵、块块做样板‛的工作理念,分领域、分地区确立工作重点、开展试点,进而为全省面上工作的推进创造经验、树立榜样,避免在改革创新一开始时就要求‚齐步走、一个样‛、轰轰烈烈走过场。

(二)加强与农业系统内产业部门的协作联动。坚持产业与主体一起培育、产业结构与经营方式一起升级,加强农经与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植保、土肥等部门的协作,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负担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共同联合、共谋发展,实现两统筹、两促进。

(三)加强与农业系统外相关单位的协作联动。我们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纳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有力查处了一批加重农民负担和违反农村财务制度的案件;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到财政、工商、税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支农惠农措施中,加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把加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中,为从省委、省政府层面出台相应扶持政策获得了广泛支持。

五、着眼于有为有位,抓工作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农经工作推进体系

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自觉将农经工作融入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不断克难攻坚,深入拓展工作领域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一)坚持在大局中找位置。我们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创造条件;围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和调处土地承包纠纷,为改善农村干群关系夯实基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坚持在服务中争主动。主动服务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当好参谋、抓好落实,攻坚克难、共克时艰。如针对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利益新诉求不断涌现的实际,我们勇于改革、大胆探索,稳步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农嫁女‛、‚外来户‛、‚定销户‛、‚村民不一定是社员、社员不一定是村民‛等新问题;又如服务于解决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组织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场招聘会,参与编印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创新政策汇编等,在工作中取得了主动。

(三)坚持在有为中求有位。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推动农经各项业务工作改革创新成果有效转化,2003年以来除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外,在省委、省政府层面出台了10多个政策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赋予农经工作新职能,更是强化了农经队伍的力量、树立了农经部门的权威,进而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地位。

六、着眼于激发活力,抓日常关心关爱,建立健全农经工作关怀体系

针对农经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职称晋升难的客观实际,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农经荣誉体系建设和人本关怀工作。

(一)建立先进工作集体和个人表彰制度。2005年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农经工作综合性和分领域先进表彰活动,使优秀农经工作团队的辛勤付出得到肯定,使各级农经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保护,并为他们在当地评定的工作成效、物质奖励及个人发展上营造良好条件。

(二)创造基层干部职称评聘的良好环境。针对农经员职称评定比农业技术人员要求高的情况,积极指导基层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文章,主动联系有关杂志刊物,在文章发表的渠道上提供条件、畅通联络,在其评定职称时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三)加强与基层农经干部日常沟通联系。除电话、网络联系外,经常在下基层调研指导检查工作时与农经干部进行畅谈,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措施建议;同时,对基层同志来访来人,做到热情接待,不断激发农经干部做好工作的感情和热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省农经体系手段不断改善,农经人员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农经地位日益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各级农经机构人少事多,‚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乡镇农经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臵多样、人员性质不一,会计代理机构性质不明;县级农经机构难以参公管理。下一步,我们将在农业部的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经体系,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开创新时期农经工作新局面打牢坚实基础,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出应有贡献。

强化基础 创新职能 稳定队伍 不断巩固和加强农经体系建设

吉林省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近年来,我省农经系统紧紧围绕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节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各项农经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农经体系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一、农经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我省一直把农经体系建设工作摆在农经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农经机构、职能和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以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改革中机构调整、职能重组的契机,提前谋划、超前运作,主动占位,进一步巩固了农经机构、拓展了工作职能、壮大了工作队伍。从全省看,农经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作网络健全。目前,我省所有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全部设有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们还积极协调省编办统一了农经机构的称谓,省、市、县三级农经机构都更名为农村经济管理局或站,乡(镇)一级更名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二)工作职能明确。我省农经部门承担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及农村审计监督管理等多项职能。目前,全省各级农经机构全部加挂农村审计站牌子,县乡两级农经机构还加挂合同管理站牌子。有58个市、县(市、区)经编办批准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1990年以来,省里先后出台的†吉林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吉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合同条例‡、†吉林省农村审计条例‡、†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吉林省农民承担劳务管理办法‡、†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办法‡、†吉林省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管理办法‡等5部地方性法规和3部政府规章,不仅明确了农经部门的基本职能,还扩展了村级财务代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政策性农业保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监督管理等职能。同时,根据†吉林省农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我站承担了全省村级财务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和颁证工作。我省的松原市及其‚四县一区‛经当地党委和纪检部门批准,加挂纪检三室的牌子,直接管理村干部,目前,我省四平市正准备在全市推广。

(三)工作队伍稳定。在2003年机构改革中,我们积极协调省编委下发了†关于核定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编制的通知‡(吉编办“2002”155号),为全省农经系统新增编制1066名,使全省乡镇农经机构人员编制乡均达到7名。而且乡镇农经人员经费也一并纳入财政预算,实现了编制与经费的统一。目前,我省农经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业务素质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从学历情况看,全省农经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3955人,占总数的58%。从专业技术职务看,拥有专业技术资格的达到453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6%。通过培训、考试、考核,有3189人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农村审计证‡,979人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从业资格证‡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执行公务证‡,1万多名村报账员获得了†农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珠算技术等级证书‡,实现了农经人员持证上岗的目标。

(四)管理体制顺畅。2002年我省开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由于我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设在省农委,我们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具有‚话语权‛的优势,制定了†关于免征农业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吉发“2005”20号文件下发全省。†意见‡中明确提出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保留两个事业单位,即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和畜禽防疫工作站。同时,我委还起草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吉林省农村财务会计代理制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02”53号)。†意见‡明确规定:乡镇农经站要继续实行以县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为主的双层领导管理体制,县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乡镇农经站的人事管理、业务指导,实现了人权在上的、人权与事权统一的管理目标。 农经体系建设的加强,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09年,全省通过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流转土地13.5万公顷,占全省总流转面积的35%。全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数量达到58个,调处纠纷案件1361件。全年共审计6314个单位,审计资金27.1亿元,查处违纪违规单位1170个、案件85件、违规资金4577万元。开展农业保险的县(市)由45个增加到57个,参保农作物面积193.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0.4%。参保农民获得理赔资金由上年的2.04亿元增加到4.18亿元,提高了广大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农经部门网络健全,机构遍布全省所有乡镇,每个村还设有一名报账员,工作已覆盖了全省所有乡村。同时,农经人员政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具备了其它任何部门所无法超越的优势,深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有关部门和单位都有与农经合作的愿望,各级执法机构在涉农执法时主动寻求农经部门配合,农民群众对农经部门也十分信任。

二、农经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为了切实发挥农经部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农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省农经部门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农经机构建设成果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一)通过抓法规政策建设巩固和强化职能。工作职能决定着机构存在的价值,要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必须巩固和强化农经工作职能。从我省多年的工作实践看,强化工作职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农经法制和制度建设。因此,我们在过去出台的5部地方性法规和3部政府规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农经法制和制度建设。首先,修改并重新颁布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农经部门的执法职能。其次,起草并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2005年以来,我们以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矛盾为切入点。积极研究起草,并由省委、省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意见‡(吉政发“2005”11号)、†关于正确处理林农关系若干问题的意见‡(吉发“2005”11号)、†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吉发“2005”22号)、和†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办法‡(吉政发“2006”31号)。这些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不仅为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对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能做了进一步明确,从而使我省农经行业的工作职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二)通过抓政府关注的热点工作拓展职能。当前,清理化解村级债务,剔除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妥善解决农村土地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各级党委、政府分忧,全省农经部门主动占位,从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入手,积极开展了各种实践。一是创新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新机制。2005年,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我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工作,成立了6个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单位。近年来,通过全省各级农经部门的努力,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逐步走向规范。目前,全省共成立了经各级编办批准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58个,通过开展仲裁业务,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是探索了政策性农业风险保障的新模式。2007年,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全国6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我省农经部门以其专业优势和队伍优势承担了国家农业政策性保险任务的落实工作。通过一年的试点,我们研究出一套适合我省实际的农业保险工作体制,探索出了以‚政府主导--财政支持--部门参与—专业机构经办--农经系统延伸‛的农业保险运行方式。我省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财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总体上非常成功。三是参与了村级债务清理和审计确认工作。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农经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分工和时限要求,开展了业务人员专项培训,加强了工作督查指导,为全省村级‚普九‛债务清理和审计确认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通过积极参与农村改革加强能力建设。近年来,通过主动参与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农经部门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一是拓展了职能,增强了实力。全省县级34个县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设在农经部门。我省农经部门全程参与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农业保险已经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落实到各级农经部门,使农经工作的范围得到了拓宽。每年各级农经部门通过开展农业保险获得工作经费补贴2500余万元,使农经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通过参与各项改革,农经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政策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2009年全省开展‚三资‛代理服务试点以来,不仅基层的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通过对农村集体三资的清查使农经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方法,丰富了经验、提高了本领。

(四)通过主动积极地协调实现了参公管理。农业部经管总站率先实行了参公管理,给基层农经系统创造了机遇。参照农业部经管总站的模式,我们搜集整理农经部门参公管理的相关依据,形成了†吉林省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参照公务员管理材料汇编‡,向主管部门和上级人事部门汇报。经过积极争取,2008年,省政府下发文件正式将我站列为参公管理单位。省总站参公管理,直接为基层奠定了基础,为全省农经系统全面参公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

在多年的农经体系建设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总结出三点体会。

(一)只有不断加强农经法制建设,才能确立和巩固农经工作职能。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巩固了农经职能。利用政策、法规和规章强化农经职能已经成为我省农经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因此,近年来,我站紧紧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林关系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农业保险的开展、农村土地补偿费的管理等方面,继续加强了政策法规建设。经我站起草并先后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两份政策性文件和三部政府规章,进一步巩固了农经工作职能。

(二)只有全力抓好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赢得信任支持。农经部门通过积极开展涉及农村改革和稳定的热点工作,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深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三)只有坚持不懈大胆改革创新,才能拓宽和强化农经业务职能。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农经职能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在弱化、有些已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这对农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管理方式。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突出重点,紧跟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了农村土地纠纷调处机制和农业保险工作试点模式,在管理形式上实现了从以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实践证明,农经工作只有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经职能才能得到拓展和创新,农经事业才能有生命力。

虽然我省在农经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领导,整体推进,把我省的农经体系建设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发挥农经自身优势 稳步推进体系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经局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区农经系统以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重点,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大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法规建设的力度,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目前,全区12个地州和91个县均已成立农经局,全部实行依照公务员管理。其中三分之一的县市农经部门由‚副科级‛提升为‚正科级‛。全区机构健全,职能明确,确保了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为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以落实农经管理职能为前提,不断加强农经管理体系建设

(一)积极推进农经机构改革,农经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有农经机构928个(行政建制7个,事业建制921个)。其中自治区级农经机构1个;地州级农经机构12个,县级农经机构91个,乡级农经机构824个。2004年,我们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编委、人事厅的大力支持,全面完成了自治区地、县两级农经机构‚站改局‛工作,县以上农经机构统一更名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乡镇仍然保留为农经管理站。在完成‚站改局‛的基础上,我们多次开展机构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向自治区人事厅、编办报送专题报告,并以自治区农业厅名义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地级农经管理部门依照公务员管理的请示‡,经过积极争取和协调,2005年5月,自治区人事厅、编办做出批复,全区12个地州全部实行依照公务员管理。在完成地州农经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加强沟通,主动汇报,加深有关领导对农经部门人员现状、工作职能、工作内容的了解,农经体系队伍建设得到了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06年,自治区人事厅下发新人发[2006]80号文件,所有县级农经部门全部纳入参公管理。

(二)不断加强农经法制建设,工作职能日益明确。自治区农经部门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和分析工作等职能。目前,有35个县级农经机构加挂了农村审计站牌子,有54个县经批准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工作职能决定着机构存在的价值,要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必须巩固和强化农经工作职能。从多年的工作实践看,强化工作职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农经法制和制度建设。因此,我们在过去出台的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农经法制和制度建设。首先,起草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条例‡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农经部门的执法职能。其次,起草并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1995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部门政府规章,进一步明确了农经部门的基本职能,有力的促进了农经机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2009年,我们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为切入点,积极研究起草,由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9”8号),†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农经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解决好农经管理机构面临的队伍不稳、经费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强化农经部门工作职能,建立健全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农经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农经管理机构在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职能作用。‛这部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不仅为有效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也对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能做了进一步明确,使我区农经系统的工作职能和地位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主动协调解决基层编制,农经队伍渐趋稳定。在2003年机构改革中,我们积极协调编委下发了†关于核定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编制的通知‡,补充了基层农经编制,稳定了农经工作队伍。目前,全区农经人员共有6451名,在编制人员5762人,非编制人数6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08人,高级农经师及相应职称人数19人、农经师及相应职称人数449人、助理农经师及相应职称人数1770人。全区农经人员中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5063名,占农经人员总数的75%,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3504名,占农经人员总数的52%。通过培训、考试、考核,有850人获得了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农村审计证‡,430人获得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资格证‡,2301名农村财务管理人员获得了†会计证‡,实现了农经人员持证上岗。

二、以强化体系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们在巩固和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抓制度,完善农经管理政策体系,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09年,我区组织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9”8号),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落实两个重点、完善三方面监督、建立四级服务机构、做到五个不准和健全利益保障措施‛,构成了做好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基本政策体系。自治区农经系统制定下发了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合同文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式文本12个,举办了土地流转培训班,发放宣传材料16万本,与新疆电视台共同制作了四集土地流转专题片。根据自治区党委8号文件精神,用三年时间在所有乡镇建立起上下衔接、互成体系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明确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的工作职能。全区目前普遍建立了规范的土地流转程序、合同管理、登记备案等规章制度,通过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指导签订流转合同、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障了土地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借助上述措施,农经管理体系建设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抓指导,建立农经管理协调体系,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根据我区实际,探索创新不同的流转模式。一是根据推行新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的需要,推行‚农户+农户‛的土地互换流转模式;二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材料基地,推行‚企业+农户‛ 的土地租赁模式;三是对劳动力外出较多的地方,推行‚中介+农户‛的委托流转模式;四是对符合规划的村居民点建设,推行‚整村搬迁‛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五是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方式,通过土地的确权确利和股份量化,创新经营机制。通过分类指导,进一步促成了农经管理协调体系的建立,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009年制订的†自治区2010-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区100个县市区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管理委员会和仲裁庭,在858个乡(镇)组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办公室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服务中心。推动各地积极开展仲裁试点,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试点县市由26个增加到46个。通过积极履行职能,农经管理协调体系逐步健全,为全方位开展农经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平台。

(三)抓示范,强化农经管理保障体系,着眼于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为了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我区大力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强政策性引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草拟了†自治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2010-2015年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内容。二是加大示范项目扶持力度,组织农超对接活动。从2009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农超对接活动,加强合作社产品市场建设。三是狠抓培训引导示范,扩大专业合作社影响力。近两年来,全区共举办各种培训班84期,培训人员8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业务辅导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工作领域的创新,使农经管理保障体系得到了强化,大大提升了农经部门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以确保农民权益为重点,继续加强不断完善农村经管体系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经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特别是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依法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强化对农村各项工作的管理和服务,给农经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加艰巨的任务。但是现行各级农经部门的体制形式、机构性质、管理方式远不能适应这些工作的要求。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以“条管为主,块管为辅”的管理方式为核心,解决工作体制不顺的问题。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和工作任务,结合机构改革,确定农经部门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将乡(镇)农经站的职能列入政府职责,实行‚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管理方式,以有效解决职责范围工作无人干、农经人员分布不均衡、经费严重短缺问题,使乡镇农经管理工作推得动、管得住。

(二)以实施调解仲裁法为契机,加强仲裁体系建设促进农经体系不断完善。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为契机,依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抓好土地承包仲裁员培训。在所有县市均成立仲裁机构,逐步建立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并以此为抓手,促进农经队伍体系建设工作。

(三)以建立和完善经管法规制度体系为抓手,提高农村经管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各级农经管理机构必须重视法制建设工作,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既要使已有的法律成为相应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农经管理工作法规制度体系,逐步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农经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推动工作发展。

(四)以加强自身宣传和部门协调为切入点,提升农村经管工作透明度和影响力。要以不断强化自身宣传为切入点,以善于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为桥梁,以主动向政府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为途径,让社会了解农经工作的重要性,让相关部门了解农经工作的积极作用,让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关注农经部门,形成一种社会关注、部门需要、政府重视的良好氛围,提高农经工作知名度,推进农经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在有为中树威 在作为中奉献

山西省运城市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运城市地处山西南部,辖13个县(市、区)153个乡镇、3186个行政村,拥有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351万农业人口耕种着877.3万亩耕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秉承‚在有为中树威、在作为中奉献‛的工作理念,克难尽责,履职创新,不断开拓农经工作全新局面。在机构 ‚精、减‛改革的大形势下,实现全市农经体系‚市级机构提升、县级机构健全、乡镇队伍壮大、村级基础夯实‛的目标,为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村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克难作为,践行使命,竭诚呵护“三农”利益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之后,农村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稳步推进,农村财务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土地流转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各种专业经济组织需要进一步规范。面对农经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新考验、新期待,我们立足职责,积极面对,不辱使命,勇于工作。

(一)面对挑战与机遇,在服务中求有为。多年来,我市农经工作曾一度处于‚级别低、人员少、经费缺、条件差‛的境地,特别是在撤乡并镇中,全市乡镇农经站由合并前的214个减少到122个,农经人员从合并前的414人减少到364人,基层体系大大削弱。面对新形势下对农经工作的新要求和职能弱化、定位模糊的矛盾,我们扬服务至上之长、补人少事杂之短,在服务中千方百计抢抓农经体系发展新机遇,做到了提供各项政策服务到位,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保障信访案件及各种违法违纪违规案件查处到位,有力地维护了‚三农‛利益。近年来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12万人次,调解土地纠纷666起,查处农村违法违纪违规案件2000余起。被群众誉为集体经济的‚铁门神‛、农民利益的‚守护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舰‛。

(二)面对全局与局部,在统筹中求协调。农经工作政策性强、量大事杂、影响面广,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关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如何统筹兼顾,科学协调,我们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工作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在土地承包管理上重点抓合同完善和经营权的流转,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上重点抓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在农村财务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上重点抓委托代理和民主公开,在合作社的指导上重点抓发展和规范。近五年来,全市完善土地承包合同100余万份,委托代理集体资金3.21亿元;对14157个单位或村开展了专项审计,落实转移支付和各项惠农资金26.77亿元,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5亿元,农民人均受益42.8元;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2863个,收到了‚善协调树立权威、谋规划当好参谋‛的良好效果。

(三)面对难点与焦点,在探索中求破解。改革开放以来,农经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难点、焦点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在探索中寻找突破口,积极破解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农经管理体制机制瓶颈。如:多年来,农民负担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推出了‚政府‘减’、农民‘监’、源头‘堵’、行业‘查’、专项‘审’、依法‘管’‛的农民减负机制,使农民负担问题得到有效监管。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经营体制,开展了‚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活动,有力地指导和规范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在工作手段上,应用了QQ网络群和移动飞信业务,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网络联系平台,推行了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面对兴农与强农,在敬业中求奉献。为了夯实农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兴农、强农政策,为了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群众的期待,全市农经人迎难而上,克难而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市农经中心的十余名人员除了承担繁重的工作之外,利用业余时间6年如一日地恪守着中国农经信息网这块阵地。目前,网站日平均访问量超5000多人次,采编文章总数已突破4万篇,注册会员达5万多人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全国农经系统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县乡基层农经机构有一批‚社办‛人员,他们不计地位和报酬,多年来在农经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正是有这么一支献身农经事业的队伍,才不断创造着运城农经工作的新天地。

二、创新作为,履职尽责,建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 伴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迅猛发展,我市在建立健全农经管理体系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农经职能政府化。近年来,我市采取‚五大措施‛进一步强化农经工作的政府行为。一是工作列入政府职责。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将农村经营管理担负的‚三大管理、三项指导、一个基础‛工作列入政府职责范围,确保了农经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正常履行。二是提高行政级别待遇。市委市政府将市农经管理站升格为农经管理中心,确定为副处级单位建制,下设一室四科。三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市农村经营管理中心人员编制由以前的13名增加到18名,全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县级农村经营管理中心平均核定编制40名,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人员编制力争达到3-5名。四是增拨农经工作经费。市县两级财政大力支持农经管理工作,每年都相应增加农经工作经费,有力地保障了农经工作的开展。五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政府每年要对全市农经人员进行两次教育培训,使全市农经依法行政整体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检查监管法制化。我们在认真履行‚三大管理‛、‚三项指导‛、‚一个基础性工作‛等重要职责的同时,始终把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检查监管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有效地提升了农经工作法制化水平。2009年,共对1441个村(单位)进行了审计,审计金额8.95亿元,查出违纪单位271个,违纪金额1055万元;同时直接查处了8起农村财务方面的案件。今年,我们又与市纪委监察局配合,在全市建立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管体系,效果十分明显。

(三)工作程序规范化。我们根据已经形成的农经工作基本程序,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农经工作制度。主要有:一是建立健全了以‚农廉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工作制度。全市153个乡(镇、办)全部建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达到了564名,实行‚三资‛代理的村达到3188个,代理‚三资‛总额28.31亿元。二是建立健全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程序。完善了村议、乡审、县批、市备案的程序,消除‚一事一议‛工作中的矛盾隐患。三是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已建立县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大厅13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53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1.96万亩,转出承包地的农户数达8.56万户,土地流转逐步步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四是建立健全了农村财务审计监管制度。定期对农村财务进行了审计监管,对查出的违纪违法问题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四项举措‛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财务电算化、信息化。一是建立和完善了†运城市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办法‡等五项规范化制度;二是采取‚乡(镇)二市一‛资金补贴方法,给县、乡配齐了电脑、财务管理软件等设备,初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财务监督管理网络体系;三是聘请软件专家对市、县、乡200多个农经信息化管理员、操作员进行了强化培训,建起了一支农经信息化队伍。四是投入1800万元建成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网,形成了以‚农经信息化‛为纽带的市、县、乡、村四级农经工作联络网,为农经体系插上了信息互动翅膀。

(五)优质服务一体化。我们把农经‚一站式‛综合‚窗口‛服务作为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式、拓宽服务内容的重要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服务方式上,与纪检部门配合共同建立了农经管理服务‚窗口‛(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在拓展服务内容上,重点拓展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农业保险、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领办合作经济组织、粮食农资直补等工作,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上,积极推广了进村入户‚零距离‛、‚110‛式电话服务、农民‚点题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有效服务。总之,通过努力全市已经实现了农经综合服务全覆盖。

三、持续作为,发挥作用,力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我市建设农村经营管理体系的实践,不仅使我们拥有了一个遍布全市城乡的农经管理网络,而且使我们获得了今后做好农经工作‚五个始终‛的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始终要把政府行为作为农经体系建设的保障。农经体系建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经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职责,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农经体系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多次下发文件对农经体系建设和农经工作精心指导,组织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农经体系建设,强化了农经体系建设的政府行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全市农经体系普遍实现了六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房子、有电脑、有交通工具、有拨付经费‛,从而为农经体系建设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

启示之二,始终要把强化合作作为农经体系建设的关键。农经体系建设和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各级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实践告诉我们,农经部门只有与纪检、财政、物价、工商等部门联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强化和发挥农经体系建设的作用,使农经工作地位由弱趋强,形成农经工作强势。2002年以来,每年都组织由市农民减负办牵头,市纠风办、农村综改办、物价局配合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组,与纪检、监察、公安部门配合查办各类涉农案件,与工商部门联手共同组织发展审核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不仅有效地聚齐和利用强势行政资源,同时提高了农经工作的地位,树立了农经系统的威望。 启示之三,始终要把监管服务作为农经体系建设的主旨。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农经工作与‚三农‛息息相关,‚三农‛既是农经工作者的主战场,也是农经体系建设的载体和服务对象,而服务是核心,是第一要务,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进步作为农经工作的动力、目标和追求,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真心、公心、实心为‚三农‛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服务,不仅使农经体系建设卓有成效,而且增强了农经系统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得到政府的赞扬肯定、群众的信任拥护。

启示之四,始终要把提升素质作为农经体系建设的任务。建设好一支群众信赖、业务精熟、作风过硬的农经队伍是农经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学习中提高农经队伍素质,在改革中稳定农经队伍骨干,在实践中提升农经队伍能力,在作为中提升农经队伍地位,在发展中发挥农经队伍作用。从而使广大农经干部凝心聚智、团结务实、奋发有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成为农经体系建设的中坚骨干,成为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有魄力、会干事的农经人。

启示之五,始终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农经体系建设的动力。改革创新,是农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农经体系建设始终是在创新中前行。一是着眼于健全组织体系。我们大胆探索、创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农经新体系,市县乡(镇)村四级相应设立了农经中心、农经局、农经站、农村会计(专职人员),保证了农经工作‚有人干事‛、‚事有人干‛。二是着眼于健全工作体系。在全市县、乡、村三级建立以农经信息化服务为载体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系、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农民负担一票否决考核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体系和阳光农廉监管体系‚农经工作六大体系‛。使农经工作不仅在改革创新中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而且在改革创新中为农经体系建设注入了永续动力。

抓好队伍促工作 强化职能求发展

湖南省湘乡市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的基础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营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作用也更加明显。建立一支有权威的农经工作机构和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是搞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来,我局在争取领导重视、不断强化职能、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履行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市农经基层体系建设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一、争取领导重视,健全机构体系

我市农经机构经历过多次演变,自1984年就开始设立了独立的经管机构。但从1994年成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之后,农经队伍的工作重心又发生了一些转移,原本职工作有所放松。到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时,我市农经工作曾一度陷入低谷。领导不理解,干部人心惶惶,办公场地被拍卖,工作人员实行分流,业务骨干被乡镇办安排到其他站办所工作,甚至有个别乡镇办经管站已名存实亡。针对这种情况,作为主管局,我们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特别是抓住有效时机,阐述农经工作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针对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村级财务问题往往是焦点和难点的现象,来说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国家建设征收用地中引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来说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作用等等,从而争取领导重视,使领导充分认识到农经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我市农经工作每年都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级领导亲自出马解决具体问题,对于重大问题还安排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解决。如在人员到岗到位上,市政府常务会议就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由市编办和我局对各乡镇办经管站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并限期到岗到位。在工资待遇方面由市财政全部纳入全额拨款预算,与乡镇公务员一视同仁。目前,市农经局共有人员23人,其中在职18人,退休5人。为市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全市22个乡镇办经管站在编在岗达128人。其中干部90人,占70.3%,工人38人,占29.7%;有中级职称的40人,占31.3%,初级职称50人,占39.1%。因经管站职能得到不断强化,各乡镇办还从其他站办所抽调到经管站的有14人,主要来自财政所、林管站等站办所的业务骨干。

二、强化经管职能,认真履行职责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是我市农经人的共同体会。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有地位,首先必须把本职工作搞好,并且要有创新意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经部门最基本的职责。为了认真履行好这一职责,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十大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规范‡。各乡镇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报帐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二)加强票据管理,杜绝腐败现象。我局与市财政局从源头上抓起,联合下发了†关于村级财务票据管理的规定‡(湘财发[2008]21号)文件,规定了村级使用票据统一由经管站管理。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收入不入账、挪用集体资金的现象。

(三)强化监督措施,提高管理水平。200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我局积极向市政府争取专门经费,建立了农经系统内部局域网,把乡镇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部实行了市乡共享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据的传输、汇总上传和分析,实现了网上查询、网上检查和审计的新时代网络办公。同时利用我市全面推行‚乡财市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契机,在对乡镇各站办所(包括财政所)的银行基本结算账户一律取消的机会,积极向领导汇报和有关部门协调,在乡镇经管站专门设立村级集体资金银行基本结算账户,所有国家下拨的农村集体资金都通过一个银行账户结算,从而避免了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经部门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的权威性。去年5月我局又联合市纪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下发了†关于对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文件,对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造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相关人员和单位,明确了责任追究办法,为我市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铺平道路。

(四)强化农村审计,严肃财经法规。搞好农村审计,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2008年,湘乡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的文件,对审计的内容、方法及对象进行了明确,要求各乡镇办事处要建立健全‚五年一轮审‛制度,并根据当地村的数量、规模,分解落实审计任务,制定审计计划,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确保每年完成辖区内1/5村的审计,同时还全面实施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特别是去年,我们对全市3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重点审计,审计了近四年来各级各部门安排用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各项资金和多渠道筹集的资金的管理、拨付和使用情况,审计金额高达8100万元,对查处的违纪金额都进行了处理,反响非常好。

另外,我局每年都要确定全年的农经工作思路,如今年局党组就提出了五个‚新‛的工作目标。即: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上要有新的突破;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上要有新的举措;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上要有新的亮点;在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职能转变上要有新的思路;在强化全市农经系统功能上要有新的要求。全市农经系统围绕这个工作目标认真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如:为了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加大农经工作宣传力度,市局开通了‚湘乡农经网‛,搭建了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成立了全市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并增加了三个岗位编制。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方面,进一步充实领导小组机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纪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经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减负责任追究的规定,由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对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实行预否决的若干规定‡,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每年开展全方位的大检查,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经队伍是巩固农经基层体系建设的有力保证。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岗位目标考核。我局每年年初都要制订100分制岗位目标考核方案,采取平常考评与年底考核相结合,逐项考核计分、排队,评出一二三等奖和进步奖,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1000元的奖励,对排名退后的乡镇办通报批评。对工作落后的乡镇,积极与乡镇办党委政府沟通,认真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全面发展。从而使每个乡镇办经管站都感到有压力,有担子。全系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加强综合能力建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经工作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完成农村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农经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是关键。我局通过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培训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农经人员把握形势、依法行政、统筹协调和开拓创新等能力。如从2008年开始,我局每年组织全市120余名乡镇农经人员集中在市委党校培训一周;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学习、调研、交流活动,促使农经人员学政策、学业务,提高工作水平;要求农经局每个干部每年撰写上报一篇调研报告、乡镇经管站每季撰写上报一篇动态信息材料。努力培养一支熟悉党的农村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懂得做群众工作,热心为农民办事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讲奉献的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三)加强人才培养使用。由于广大农经干部扎根基层,能干事会干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使农经这片土地,也成为基层人才锻炼成长的摇篮。每年,我们都在工作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把工作实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的经管人才推荐到乡镇办领导岗位。据统计,近10年来,通过我局和乡镇办推荐,从乡镇办经管站提拔到乡镇办领导岗位的干部达75人。目前仍在经管站岗位上已解决副科级待遇的有6人。另外,在对外输送人才的同时,我们不断把年轻优秀的干部吸收到农经队伍中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队伍活力。

四、上下齐心拼搏,农经硕果累累

由于狠抓农经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农经队伍,全体农经干部齐心拼搏,农经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多次获得了省市各项荣誉及湘乡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仅2009年,我市农经工作获全省多项殊荣,被授予‛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换核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工作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五项荣誉称号,是全省同时获得荣誉称号最多的县市之一;市农经局局长刘建和被评为湖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十佳个人‛,并被确定为2009‚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25位候选人之一。

总之,我市农经基层体系建设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全市农经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全国农经体系还不很完善,农经部门仍是一个弱势部门,还需要我们广大农经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农经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5篇:2017年全国中考对联典型试题解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对联在咏物言志亦或写景抒情方面,以寥寥数语做到了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历年中考对联试题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形式自由灵活,常考常新,走进对联试题,提高做题能力。【试题解析】

一、对联材料链接型。

例.(2017年北京市)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

①子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槊溃恍〈笥芍?。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要注意审题,分别从上联和下联中选择一个方面,然后以链接材料中具体的语录为例来谈自己对这两方面的认识。然后,上联中提到了“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四个方面;下联中提到“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四个方面,学生可从中分别提取。其次,材料一讲“忠信、择友”;材料二讲“礼”;材料三讲“孝”;材料四讲“为政”;材料五讲“礼”;材料六讲“讷于言而敏于行”。最后在对联和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材料一对应上联的“择朋友”,材料

二、材料五对应下联的“守礼法”材料三对应上联“别尊卑”,材料四可以对应上联的“别尊卑”,或者下联“无愧于心”,材料六对应下联“慎言语”。这道题整体难度不大,材料一和材料六容易判断,也容易与上下两联建立联系。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论语》内容的理解和分类。【参考答案】示例:

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二、定情境对下联型。

例.(2017年安徽省)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试题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依据上联选择对出下联的能力。做好本题还是了解对联的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根据以上特点给本题选择下联也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进行选择。①平仄方法区分:上联最后通牒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②含义方法区分:引导作用为上联,含义深刻为下联;③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范围小者是上联,范围大者是下联。结合本题看利用平仄方法,把D、C可以排除,而A与上联“斗室方桌”与“咫尺银幕”对仗不够工整,因此只有B项与相对。【参考答案】B。

三、结合名著对联型。

例.(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

下联:【试题解析】

本题是结合名著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做好本题首先了解上联的特点,人物是:孙悟空,事件:智调芭蕉扇;上联是人物寓事件的结合而成,依据这个特点,考生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对出下列。在选择人物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李逵、林冲等”然后从各自人物的众多事件选择一个写出即可。【参考答案】

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示例二: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示例三:林教头怒杀陆虞侯;示例四:武二郎斗杀西门庆。

四、填词补充对联型。

例.(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家风,即门风,值一家和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节”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简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B.选项,理由:。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幅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灵神会承。

【试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主要考查了提取材料能力、评价阐述能力以及对对联的能力。(3)题中是考查考生填充空缺字补充对联能力。做好本题考生仔细研究对联,填好上联,要研究下联,下联中用了一个成语“心灵神会”因此,上联也有个成语“言传”我们由此可以推出应该是“言传身教”所填的词语是“身教”;做好下联,也应该仔细分析上联最后“祖训”二字,因此下联也需要填入一个与“祖训”相似的词语,结合本题看主要是传承家风,因此可以填“家风”。【参考答案】

(1)先人留下祖训和直接向父母学习。

(2)任选一项即可,选项与理由要统一,意合即可。理解各项内容,抓住其中关键词,说明其表达的含义及其对家庭生活的意义。

(3)身教、家风。

五、对联综合知识型。

例.(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下联:。

(2)下面是我市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 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上联:()下联:()

(3)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试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对联知识综合性的考查。主要考查了对对联、选择上下联以及抄写对联的能力。做好本题要严格按照对联知识去思考。

(1)题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考生要分析上联的特点,思考下联与之相对即可;

(2)题是选择上下联能力,考生就按平仄区分方法即可;

(3)题是让考生写出一幅戏剧对联,写作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同时不要超出对联的格子。【参考答案】

(1)示例:飘飘瑞雪万重山。

(2)上联:B 下联:A

(3)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六、理解分析对联型。

例.(2017年广西省贵港市)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题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①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七、仿句填词对联型。

例.(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

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

仿句:朝对,暑对,淡雨对轻烟。郊寒对,酒圣对诗仙。

【试题解析】本题前两个空学生容易对出,但第三个空较难,如果学生不知道“郊寒岛瘦”的典故,恐怕绞尽脑汁也不能答出。“郊寒岛瘦”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参考答案】示例:暮寒岛瘦。【解题策略】

我们要如何应对对联题呢?

1.上下联句子要整齐,相对位置短语结构要一致,词语词性要相同。所谓“对子”,意即形式、平仄皆要对应。如我们对“爆竹声声脆”的下联为“新年快来到”,明显不合要求。“声声”为量词,且为叠词,“快来”为副词加动词,且不是叠词,不能对。“脆”为形容词,“到”为动词,不能对。且这两句节奏明显不同,上联为“爆竹/声声/脆”,下联为“新年/快/来到”,不能对。应对为“喜事天天多”或“新年事事喜”。

2.上下联内容要相关,感情基调要协调。除了一些讽刺联、戏谑联及挽联外,一般对联的内容皆是欢乐积极的。尤其是考题设置大都是正面的内容,我们答题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如我们对“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为“父王八子王八父子王八”,虽工整,但因内容与上联无关且较低俗,不能得分。

3.上下联平仄可不论,但要注意音韵和谐自然,避免重字。对联的上联尾字一般应为仄声字,下联尾字一般应为平声字。考题对平仄一般不作要求(有特别说明的除外),但要注意上下联之间不用相同的字,并要注意句子的流畅自然。如我们对“五谷丰登,万民欢庆”为“六畜兴旺,农民欢乐”。下联“民”“欢”与上联同字,不合对联要求。改为“百姓同乐”即可。

4.注意用语规范,一般口语、方言不入对联。对联大都较雅,应避免“俗字”入联。如果我们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为“红苕包谷大米,尽属川东特产”就很不是味道。

总之,平时多看、多读、多想,通过反复比较,反复琢磨,千锤百炼,才能推敲出既有新意又有气势的佳对好联。

第6篇:2017全国法院破产十大典型案例

全国法院破产典型案例

案例1: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

破产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浙江南方石化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石化)、浙江南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绍兴地区最早一批集化纤、纺织、经贸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三家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其中南方石化年产值20亿余元,纳税近2亿元,曾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由于受行业周期性低谷及互保等影响,2016年上述三家公司出现债务危机。2016年11月1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柯桥法院)裁定分别受理上述三家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并通过竞争方式指定联合管理人。

(二)审理情况

由于南方石化等三公司单体规模大、债务规模大,难以通过重整方式招募投资人,但具有完整的生产产能、较高的技术能力,具备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的基础。据此,本案采取“破产不停产、招商引资”的方案,在破产清算的制度框架内,有效清理企业的债务负担,阻却担保链蔓延;后由政 第 1 页 共 1 页 府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战略性买家,实现“产能重整”。

三家企业共接受债权申报54.96亿元,裁定确认30.55亿元,临时确认24.41亿元。其中南方石化接受债权申报18.58亿元,裁定确认9.24亿元,临时确认9.34亿元。鉴于三家企业存在关联关系、主要债权人高度重合、资产独立、分散以及南方石化“破产不停产”等实际情况,柯桥法院指导管理人在充分尊重债权人权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债权人会议职能,并确定三家企业“合并开会、分别表决”的方案。2017年1月14日,柯桥法院召开南方石化等三家企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了各项方案。2017年2月23日,柯桥法院宣告南方石化等三家企业破产。

2017年3月10日,破产财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三家企业 550亩土地、26万平方米厂房及相关石化设备等破产财产以6.88亿余元一次拍卖成交。根据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职工债权获全额清偿,普通债权的清偿率达14.74%。破产财产买受人以不低于原工作待遇的方式接受员工,1310余名员工中1100余人留任,一线员工全部安置。本案从宣告破产到拍卖成交,仅用时54天;从立案受理到完成财产分配仅用时10个半月。

(三)典型意义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案是在清算程序中保留有效生产力,维持职工就业,实现区域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审理中,通过运用政府的产业和招商政策,利用闲置土地70余亩,增加数亿投入上马年产50万吨FDY差别化纤维项目,并通过托管和委托加工方式,确保“破产不停产”,维持职工就业;资产处置中,通过债权人会议授权管理人将三家企业资产可单独或合并打包,实现资产快速市场化处置和实质性的重整效果。此外,本案也是通过程序集约,以非实质合并方式审理的关联企业系列破产清算案件。对于尚未达到法人格高度混同的关联企业破产案件,采取联合管理人履职模式,探索对重大程序性事项尤其是债权人会议进行合并,提高审理效率。

案例2:松晖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

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松晖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晖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10日,主要经营工程塑料、塑胶模具等生产、批发业务。2015年5月,松晖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被迫停业,继而引发1384宗案件经诉讼或仲裁后相继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安法院)查明,松晖公司名下的财

第 3 页 共 3 页 产除银行存款3483.13元和机器设备拍卖款1620000元外,无可其他供执行的财产,459名员工债权因查封顺序在后,拍卖款受偿无望,执行程序陷入僵局。2017年2月23日宝安法院征得申请执行人深圳市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同意后,将其所涉松晖公司执行案移送破产审查。2017年4月5日,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圳中院)裁定受理松晖公司破产清算案,松晖公司其他执行案件相应中止,所涉债权债务关系统一纳入破产清算程序中处理。

(二)审理情况

深圳中院受理松晖公司破产清算申请后,立即在报纸上刊登受理公告并依法指定管理人开展工作。经管理人对松晖公司的资产、负债及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审核后发现,松晖公司因欠薪倒闭停业多年,除银行存款3483.13元和机器设备拍卖款1620000元外,已无可变现资产,而负债规模高达1205.93万元,严重资不抵债。2017年6月28日,深圳中院依法宣告松晖公司破产。按照通过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1623645.48元,优先支付破产费用685012.59元后,剩余938632.89元全部用于清偿职工债权11347789.79元。2017年12月29日,深圳中院依法裁定终结松晖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三)典型意义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案是通过执行不能案件移送破产审查,从而有效化解执行积案、公平保护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精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典型案例。由于松晖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激烈,尤其是涉及的459名员工权益,在执行程序中很难平衡。通过充分发挥执行转破产工作机制,一是及时移送、快速审查、依法审结,直接消化执行积案1384宗,及时让459名员工的劳动力资源重新回归市场,让闲置的一批机器设备重新投入使用,有效地利用破产程序打通解决了执行难问题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对所有债权的公平清偿,其中职工债权依法得到优先受偿;二是通过积极疏导和化解劳资矛盾,避免了职工集体闹访、上访情况的发生,切实有效的保障了职工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充分彰显了破产制度价值和破产审判的社会责任;三是通过执行与破产的有序衔接,对生病企业进行分类甄别、精准救治、及时清理,梳理出了盘错结节的社会资源,尽快释放经济活力,使执行和破产两种制度的价值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地发挥。

案例3: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钢铁)于1997年8月11日登记注册,主要从事钢铁生产、加工和销售,

第 5 页 共 5 页 其股票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挂牌交易。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重庆钢铁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为364.38亿元,负债总额为365.45亿元,净资产为-1.07亿元。因连续两年亏损,重庆钢铁股票于2017年4月5日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经债权人申请,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一中法院)于2017年7月3日依法裁定受理重庆钢铁重整一案。

(二)审理情况

在法院的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市场化为手段,立足于依托主营业务,优化企业内涵,化解债务危机,提升盈利能力的思路制定了重整计划草案。该重整计划通过控股股东全部让渡所持股份用于引入我国第一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作为重组方;针对企业“病因”制定从根本上重塑其产业竞争力的经营方案;处置无效低效资产所得收益用于债务清偿、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抵偿债务等措施,维护重庆钢铁1万余名职工、2700余户债权人(其中申报债权人1400余户)、17万余户中小股东,以及企业自身等多方利益。重整计划草案最终获得各表决组的高票通过。

2017年11月20日,重庆一中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12月29日,裁定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第 6 页 共 6 页 据重庆钢铁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通过成功实施重整计划,其2017年度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已实现扭亏为盈。

(三)典型意义

重庆钢铁重整案是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企业债务危机,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该案因系目前全国涉及资产及债务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整、首例股票同时在上交所和联交所挂牌交易的“A+H”股上市公司重整、首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重整,而被认为属于“特别重大且无先例”。该案中,人民法院发挥重整程序的拯救作用,找准企业“病因”并“对症下药”,以市场化方式成功剥离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引入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利用资本市场配合企业重组,实现了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的全面优化。另外,人民法院在准确把握破产法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作为,协同创新,促成了重整程序中上交所首次调整资本公积金转增除权参考价格计算公式、联交所首次对召开类别股东大会进行豁免、第三方担保问题成功并案解决,既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又实现了各方利益共赢,为上市公司重整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案例4: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

第 7 页 共 7 页 司等六家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其下属的五家控股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轻纺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工业(集团)针织进出口有限公司、无锡新苏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纺织及外贸行业内有较高影响力的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为自营和代理各种进出口业务及国内贸易。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因代理进口化工业务的委托方涉嫌违法及自身经营管理等原因,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其五家子公司出现总额高达20余亿元的巨额负债,其中80%以上为金融债务,而六公司经审计总资产仅为6000余万元,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二)审理情况

根据债权人的申请,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分别于2017年1月24日、2017年6月14日裁定受理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其中无锡新苏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请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南京中院管辖)重整案,并指定同一管理人接管六家公司。管理人对六家公司清理后认为,六家公司存在人员、财务、业务、

第 8 页 共 8 页 资产等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形,据此申请对六家公司进行合并重整。南京中院在全面听证、审查后于2017年9月29日裁定省纺织进出口公司与五家子公司合并重整。基于六家公司在纺织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及经营前景,管理人通过谈判,分别引入江苏省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等作为战略投资人,投入股权等优质资产增资近12亿元,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并进行资产重组,同时整合省纺织进出口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资源,采用“现金清偿+以股抵债”的方式清偿债权。2017年11月22日,合并重整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组会议经过分组表决,各组均高票或全票通过管理人提交的合并重整计划草案。经管理人申请,南京中院审查后于2017年12月8日裁定批准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的合并重整计划;终止省纺织进出口公司及五家子公司的合并重整程序。

(三)典型意义

该案是探索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实现企业集团整体脱困重生的典型案例。对分别进入重整程序的母子公司,首先在程序上进行合并审理,在确认关联企业人格高度混同、资产和负债无法区分或区分成本过高以致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并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后,将关联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合并重整中,通过合并清理债权债务、整合关联企业优质资源,同时综合运用“现金清偿+以股抵债”、重整的同

第 9 页 共 9 页 时进行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危困企业进行“综合诊治”,不仅使案件审理效率大为提升,债权人的整体清偿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还化解了20余亿元的债务危机,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实现了六家企业整体脱困重生,凸显了破产审判的制度功能与社会价值,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案例5: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破

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化工集团)系云南省国资委于2005年8月组建成立的省属大型集团企业,下辖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并系上市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维股份)的控股股东。2012至2015年煤化工集团经营性亏损合计超过100亿元,涉及经营性债权人1000余家,整个集团公司债务约650亿元,云维股份则面临终止上市的紧迫情形。如债权人维权行为集中爆发,煤化工集团进入破产清算,集团旗下4.3万名职工中大多数将被迫离开工作岗位,72亿元债券面临违约,数百亿金融债权将损失惨重。

(二)审理情况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例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系统)和NET系统(以下简称“两网”系统)流通转让股票的股份公司破产重整案。1999年9月,上述“两网”系统停止运行后,“两网”公司普遍存在经营困难、股份流动性差等问题,但由于存在着可能申请公开发行的政策优势,因而仍具有一定的重整价值。本案中,京中兴公司通过重整引入优质旅游资产,实现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培育了发展新动能,并为公司在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时申请公开发行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两网”公司通过重整重返资本市场提供了借鉴。同时,对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落实北京金融工作会议关于“促进首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把企业上市作为一个重要增长点来抓”的要求,对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首都营商环境亦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本案中北京一中院采用预重整方式,通过对识别机制、重整听证程序、沟通协调机制的综合运用,大大提高重整的效率和成功率,充分发挥了预重整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实现了多方利益的共赢。

案例7:庄吉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破产重整

(一)基本案情

第 14 页 共 14 页 庄吉服装是温州地区知名服装品牌,庄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庄吉集团)、温州庄吉集团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区公司)、温州庄吉服装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销售公司)、温州庄吉服装有限公司服装公司(以下简称服装公司)四企业长期经营服装业务,且服装业务一直经营良好。但因盲目扩张,投资了并不熟悉的造船行业,2014年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不但导致投入造船业的巨额资金血本无归,更引发了债务人的银行信用危机。2014年10月9日,除服装公司外,其余三家公司向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温州中院)申请破产重整。

(二)审理情况

2015年2月27日,温州中院裁定受理庄吉集团、园区公司、销售公司三企业的重整申请,并根据企业关联程度较高的情况,指定同一管理人。本案中债权人共有41人,申报债权约20亿元,确认约18亿元。2015年8月20日,管理人请求温州中院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三个月。2016年1月27日,服装公司亦进入重整程序。由于四企业存在人格高度混同的情形,符合合并重整的基础条件,且合并重整有利于公平清偿债务,符合《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温州中院在经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四企业合并重整的基础上,经过该院审委会讨论决定,对管理人提出的实质合并重整申请予以准许。随后管理人制定整体性的重整计划草案,并在债权人会

第 15 页 共 15 页 议表决的过程中获得了绝大部分债权人的认可,仅出资人组部分股东不同意。经与持反对意见的股东沟通,其之所以反对主要是对大股东经营决策失误有怨言,对重整计划本身并无多大意见。2016年3月17日,温州中院强制裁定批准该重整计划草案。在重整计划草案通过后,温州中院及时根据《中共温州市委专题会议纪要》[(2016)9号文件]对重整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使得重整企业隔断历史不良征信记录、恢复正常使用包括基本户在内的银行账户、正常开展税务活动、解除法院执行部门的相关执行措施,为重整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法院依法审慎适用重整计划草案强制批准权、积极协调保障企业重整后正常经营的典型案例。实践中,一些企业在重整计划通过后,因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又重新陷入困境。因此,重整是否成功,并不仅仅体现在重整计划的通过上,虽然重整司法程序在法院裁定批准后终止,但重整后的企业能否迅速恢复生机,还需要在信用修复、适当的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使其顺利恢复生产经营活动,才是完整发挥重整制度价值的关键。本案中,在庄吉服装系列公司重整计划通过后,温州中院积极协调,为重整后的庄吉服装系列公司赢得良好经营环境。此外,法院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批准权,维护了各方主体利益平衡以及整体利益最大化,庄吉

第 16 页 共 16 页 服装系列公司在重整成功后的第一个年度即成为当地第一纳税大户。

案例8: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

业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溪茶厂)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三大国营茶厂之一,系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观音集团)全资子公司。铁观音集团成立后,投入大量资金用启动上市计划并于2012年6月进行IPO预披露,由于国家政策及市场变动等因素,2013年铁观音集团终止上市计划。之后随着国家宏观经济下行、消费环境变化和市场调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担保链断裂等因素,铁观音集团和安溪茶厂陷入资金和经营困境。2016年1月份,债权人分别申请铁观音集团和安溪茶厂重整,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泉州中院)、安溪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安溪法院)分别受理两个案件。安溪法院受理后以案件疑难复杂为由将案件移送泉州中院审理。

(二)审理情况

泉州中院受理后,共裁定确认铁观音集团债权41家合计约4.78亿元、安溪茶厂债权137家合计约3.32亿元(其

第 17 页 共 17 页 中茶农债权人83名,债权金额合计约776万元)。管理人采用公开遴选的方式,引入投资人向铁观音集团增资2.2亿元,持有铁观音集团股权76.2%,原股东的股权稀释为23.8%;铁观音集团普通债权清偿率7.54%(其中10万元以下部分清偿率30%),比清算条件下的清偿率提高三倍;安溪茶厂普通债权清偿率16%(其中10万元以下部分清偿率40%),两案重整计划草案均获得高票通过。2016月11月3日,泉州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2017年8月31日重组方投资全部到位,2017年10月31日,泉州中院裁定确认两案的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三)典型意义

本案是通过破产重整制度促进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安溪茶厂、铁观音集团等企业共同形成了茶叶种植、生产、研发、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涉农企业。重整成功使“安溪铁观音集团”这一著名商号得以保留,带动茶农、茶配套生产商、茶叶营销加盟商相关产业发展;且投资方“互联网+”思维模式、合伙制商业模式、“制茶大师工作室”等创新模式的引入,对传统农业企业从营销模式、产品定位、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升级转型,同时化解了金融债权约5.8亿元,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此外,本案中,经审计机构和管理人调查,两家企业在主要财产、交易渠道、账册等方面不存在高度混同情形,故未采用实质性合并重整的

第 18 页 共 18 页 方式,而是采取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审理模式对于安溪茶厂和铁观音集团两个关联企业进行重整。基于两家企业母子公司的关系,招募同一个投资人作为重整案件的重组方,最大限度整合两家企业的资源,提高重整的价值,实现债务人和债权人利益最大化。

案例9: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顺汽车)成立于2002年,主要业务为轻型客车的制造、销售。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企业陷入困境。2009年开始停产,诉讼集中爆发,职工大规模上访。至2017年1月,累计负债27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社保1440人,普通债权人130余家,相关执行案件130余件,严重资不抵债。2017年1月13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裁定受理中顺汽车破产重整案件。

(二)审理情况

法院裁定受理后,基于该企业停产时间长、社会稳定压力突出、协调审批事项复杂等现实情况,法院通过“沈阳工业企业依法破产(重整)工作小组”会商后决定指定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在重整工作中,法院牵头抓总,主导重整程序

第 19 页 共 19 页 推进;清算组除管理人基本职责外,侧重解决职工安置、维护稳定,协调、审批,产业政策把握等事务。

针对企业的困境成因,在重整计划草案制定中,一方面立足于化解债务问题,保证公平清偿;另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增强盈利能力。在重整投资人引入过程中,采用市场化招募方式,将引入新能源产业作为目标,指导管理人利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招募公告,将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导向并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要件,通过严格的招募遴选程序,从报名的主体中择优选定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沈阳思博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威马汽车作为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给中顺汽车注入活力,构建绿色出行,智慧出行,实现了中顺汽车由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2017年6月30日,债权人会议各组均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2017年7月6日,沈阳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2018年1月,中顺汽车管理人提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报告。

(三)典型意义

中顺汽车重整案是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协调机制的优势,以常态化工作平台有针对性指导个案,同步化解困境企业债务和经营问题,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振兴的典

第 20 页 共 20 页 型案例。中顺汽车案件审理中,充分利用“沈阳工业企业依法破产(重整)工作小组”平台优势,判断企业的救治价值和可能性,把握重整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引资平台,促进项目落地,并在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快速完成变更、审批事项,在法院依法完成程序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实现成功重整,助力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

案例10: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

(一)基本案情

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维公司)拥有全球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广西旅游活名片、阳朔旅游晴雨表的《印象·刘三姐》剧目。该公司为股东及其关联控制人代偿或担保债务涉及总额超过15亿元,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不抵债,据此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二)审理情况

2017年8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西高院)裁定受理本案并指定管理人。管理人采取邀请招标方式并经公开开标,从交纳投标保证金、具体重整方案的细化可行性情况确定北京天创文投演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投公司”)以7.5亿元出资额成为重整投资方。2017年11月8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重整计划草案

第 21 页 共 21 页 确定相关债权数额并将出资人权益调整为零,明确文投公司义务。享有担保权的债权组,代表债权金额275,892,800.36元,表决通过该草案;普通债权组过半数同意,代表债权金额761,128,974.33元,占该组债权总额的77.30%,超过三分之二以上;出资人组表决未通过该草案。2017年12月4日,广西高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终止重整程序。2018年1月份,文投公司出资资金到位;1月26日,广西高院裁定确认柳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5位债权人债权共计1,469,526,673.18元,其受偿金额分配共计589,207,646.36元;2月中旬,文投公司完成股权过户。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个直接由高级法院受理的破产重整案件。由于考虑到公司经营项目为国际知名大型实景《印象·刘三姐》剧目,对广西旅游业、地方经济影响较大,且公司所有资产被国内、区内数十家法院查封、涉及职工人数众多且成分复杂等情况,广西高院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将本案作为全区重大有影响案件裁定立案受理。为确保《印象·刘三姐》剧目演出不受破产重整影响,本案实行演出相关业务自行经营、管理人监督、法院总协调的模式,确保重整期间公司正常经营,各项收入不减反增。该案历经3个月21天顺利终结并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广维公司摆脱债务困境重焕活

第 22 页 共 22 页 力,确保800多名演职人员就业机会也解决关联公司548名职工安置问题,相关产业通过《印象·刘三姐》项目实现升级改造,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第7篇:全国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典型经验摘登

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创新发展 ■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

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国防教育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我省历任党政军主要领导都自觉用党和国家的决策指示统一思想,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每年党委议军会有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有要求。各市、县也坚持做到国防教育的重要事项,党政军领导亲自把关决策;国防教育的重大活动,党政军领导亲自参与。省国防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组织、宣传、教育、民政等26个成员单位的职责,构建起宣传教育、军事培训、建设保障等5个国防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着力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效益。各地紧密联系“九一八”事件等史实,开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宣传教育;各部队结合强边固防任务艰巨的实际,部署“走边关、升国旗、守哨位”等系列教育活动。制定了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培训内容的意见,先后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40多期;坚持把学生作为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制定了学校国防教育实施意见,建立了5所国防教育学院。抓好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站于一体的国防教育宣传网络建设,积极搭建社区、广场、村屯文化宣传平台,把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坚持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国防教育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依据国防教育法,制定了国防教育进媒体、进社区、进企业、进边防等9个政策性文件,形成了上下衔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把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成立了13个讲师团,每年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作报告上百场;研究制定了国防教育考评办法,量化考评标准,明确奖惩细则。

坚持与爱国拥军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巩固和深化国防教育成果。提出了“政治安边、富民兴边、军事强边、外交睦边、科技控边”的工作思路,先后3次召开国防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服务边境安全稳定的问题。把国防教育成果落实到科技拥军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帮助部队培养人才为重点的拥军工作新格局。把国防教育贯穿于服务军事斗争准备、保障重大军事行动的全过程,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涌现了“部队练打赢,地方练支前”等许多感人事迹。

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 齐心协力抓好国防教育工作

■天津市委、市政府、警备区 充分发挥党政军领导的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我市始终坚持书记挂帅主抓,自成立国防教育委员会以来,主任一直由市委书记担任,各区、县和乡镇、街道国防教育领导机构也都由党(工)委书记任主要领导,为普及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出台国防教育条例、全民国防教育规划等政策法规,对军地各级领导抓国防教育的职责作了规范,建立了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各级领导带头接受国防教育,带头参与国防教育各项活动。凡过军事日,市和区、县四大班子主动调整工作安排,保证全员参加;举行重大国防教育活动,市、区、县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到场;举行全市国防形势报告大会,军地主要领导带头听课,接受教育。

充分发挥军地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对38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作了明确区分,将每年的任务逐级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无论是抓经常性教育,还是组织重要活动,都坚持军地职能部门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依据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我市制定了具体考评办法,对国防教育时间、对象、内容、效果落实的标准和奖惩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市人大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对国防教育法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组织人事部门把开展国防教育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评内容体系,民政部门和警备区政治机关将国防教育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模范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量化考核。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助推作用,促进全民国防教育在基层有效落实。我市着眼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坚持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社会化的新路子。从驻津部队、高等院校、军队离退休干部中聘请了435名国防教育宣讲员,组成73个讲师团和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进行国防知识宣讲。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电子屏幕普遍设置了国防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动员组织工商企业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支持国防教育事业和部队建设。吸纳有影响的艺术家加入国防教育协会,创作和演出国防教育题材的优秀节目。投资修建完善了大沽口炮台遗址等38个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有500多万人次参观学习和接受培训。

抓好领导干部国防教育 强化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

抓好经常性学习教育,筑牢谋发展不忘强国防的思想根基。我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等国防理论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课程。全省县以上党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国防理论学习。省委中心组每年都邀请军队专家作国防教育理论专题讲座,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审定主题和方案。各级利用党委议军会、国动委例会等时机,组织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指示要求,深入进行国防安全形势教育,强化了“抓好武装是政绩,抓不好武装是失职”的观念。

注重在军事实践中磨砺,培育爱军尚武助打赢的意识和本领。各级军事机关组织开展的军事活动,广大领导干部不仅都能按规定参加,而且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主动参与。在组织和保障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抢险救援等行动中,各级领导都亲自组织动员,亲自协调保障,始终靠前指挥。在总部前不久组织的“跨越-2009”军事演习中,部队机动沿线的360名各级领导跟踪搞好保障,确保了参演部队在湖南境内任务的圆满完成。

依靠党管武装平台深化,营造谋武装抓武装用武装的良好氛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国防教育中重点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围绕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各级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成果的重要方面,坚持议军不流于形式,现场办公不走过场。注重强化领导干部围绕发展建武装、用武装的意识,坚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用兵练兵,实现国防教育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领导干部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始终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谋划、来规范,制定完善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意见和办法,对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时间、内容、形式和方法作了规范。各级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纳入目标管理,明确了检查标准、考核细则。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在考查、评价干部素质时,注重其国防素质考评。建立了定期评选表彰制度,对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领导干部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宣扬。

着眼国防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切实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贵州省国防教育委员会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依法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省里赋予国防教育办公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将其设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增强了协调指导工作的权威性。明确各级国防教育办公室职责,按照党政机关全面建设标准加强建设,建立健全定期例会、合署办公等工作制度。从国防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将国防教育工作经费按比例列入财政预算保障方案。在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学校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市、县直属机关党(工)委设立直属机关国防教育办公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武装部设立企业国防教育办公室。

采取多种举措,全面加强国防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针对各级国防教育办公室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切实把那些热爱国防教育事业、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军事知识的人员选拔进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国防教育办公室,依据公务员选拔录用的标准、程序,严格组织考核。各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年都组织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系统学习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和相关军事知识,提高思维层次和业务水平。对新调整到国防教育办公室工作的人员,举办7至10天的初任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组织各级国防教育办公室开展“重事业、比奉献、树形象”教育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该提拔的提拔,该表彰的表彰。

充分发挥工作机构和队伍作用,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发展。省里每年召开议军会、国动委会,凡涉及国防教育内容的,都认真听取国防教育办公室的意见建议;起草国防教育政策法规,都让他们先论证、拿方案;对国防教育办公室提出的工作计划、重大活动安排以及经费需求等,都认真研究,积极采纳。近几年,全省先后开展了10多次大型国防教育活动,吸引上千万群众参与。每次活动,各级国防教育办公室都协调有关部门科学筹划,精心组织。今年初,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确定在我省进行“国防教育万映计划”试点。省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宣传、教育、民政、文化、广电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实施方案,并在贵阳举行隆重的试点仪式,全省迅速掀起了播放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题材影视片的热潮。

适应战场和市场需要 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

■浙江省国防教育办公室

立足浙江省情,把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作为战略举措来抓。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敏锐地认识到,非公有制企业既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战争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重要力量,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意义特殊而重要。各级坚持把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范畴统筹规划,军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2005年,专题召开了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试点经验,出台文件规范,全面推开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2007年以来,我们抓住全省大抓民营企业武装工作的契机,不断深化和巩固成果,着力在完善机制、结合渗透、发挥效益上狠下功夫。目前,全省90%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能按规定落实国防教育。

规范基本抓手,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有效开展。全省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和设有党组织、武装部的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任组长,企业武装部、宣传部、共青团组织等参加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或国防教育办公室。全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属地领导、工作例会、沟通协作、检查考评、表彰奖励等制度,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国防教育主要依托企业党组织开展,小型企业主要依托社区进行,属地国防教育部门具体指导和提供保障。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先后出台10余部法规文件,对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基本内容、组织领导和措施要求等作了明确。目前,全省多数企业将国防教育所需经费列入员工学习教育和培训开支,纳入企业财务预算,大项活动还有专项经费保障。

坚持融合双赢,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国防教育的综合效益。各级注重引导企业吸纳部队管理教育的丰富内涵,组织员工进行军训,开展具有军事特色的生产竞赛活动。引导企业将军营文化内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培养员工爱国爱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引导企业把国防教育与党团课学习、员工岗位培训、完成大项任务等结合起来,组织员工立足岗位练技能、练作风。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国防观念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深入人心,“没有国防就没有厂房,没有国门就没有厂门”成了企业主和员工的共识。广大企业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形成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潮。 紧贴形势任务和民族地区实际 深入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坚持用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把加强国防教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团结稳定的大事来抓。自治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高度重视做好统一思想工作,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国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深对国防教育重要意义的理解。各级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双拥共建活动,做到同步筹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自治区和市、县成立了国防教育委员会,按照专兼结合、军地合署的原则,设立了国防教育办公室,乡镇、街道、学校和大中型企业等也都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各级普遍建立宣传、教育、司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国防教育作为人大执法检查和政府行政督查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百分制考核标准,有力推动了国防教育工作开展和落实。

突出爱祖国强国防促团结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各级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和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民族观学习教育。每年举办一期区、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国防理论学习班,邀请部队领导和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把国防知识灌输与民族精神培育融为一体,引导青少年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团结重于一切的思想。重视抓好信教群众的国防教育,编印下发宣传手册,利用宗教活动日,广泛开展爱国爱教爱国防宣传,引导他们自觉把宗教活动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把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防意识。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军地资源,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全区各级主要媒体都开设国防教育专栏,集中宣传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普及国防法规和常识。依托红色资源,建立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11个区级国防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宁夏军区组织县(市)人武部和乡镇武装部,与清真寺开展“一部一寺”共建活动;青铜峡市驻军和地方开展了“共唤社会真情、共献社会爱心、共树社会新风、共求社会稳定”的“四共”活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国防知识、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挥海军部队资源优势 努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海军政治部

充分发挥海军部队的文化优势,引导干部群众强化海洋国土观。我们组织创作拍摄了歌颂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反映海军官兵保卫祖国海疆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生动形象直观地宣传海洋知识。积极与高等院校联系,采取军事训练、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海洋观主题教育活动。各部队主动邀请驻地干部群众到军营过军事日,组织优秀中学生代表乘军舰参观。

充分挖掘海军部队的丰厚资源,积极支持地方拓展全民国防教育渠道。海军先后在青岛建立中国海军博物馆,支援上海市、江苏泰州市分别建立海军上海博物馆和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支持辽宁大连市建设海军广场。目前,海军有30多名专家担任中央或地方电台、电视台军事栏目的评论员,270多名大学教授和部队干部兼任驻地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海军部队在全国建立了46所“海军少年军校”,与驻地90多家企事业单位、260多所大中小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

充分利用海军重大活动的社会影响,激发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高昂热情。2000年以来,海军舰艇编队先后25次出访,并和十几个国家海军举行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每当军舰出访和凯旋,我们都协调军地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人民海军与共和国同龄,每逢十年大庆,海军都开展以爱国强军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纪念活动。我海军舰艇编队开赴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远洋护航任务,我们通过媒体跟踪宣传,引导全民关注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树立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大国防观。

充分依托战舰与城市共建的平台,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海军有200多艘战斗舰艇以城市命名。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作为深化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舰艇部队定期派官兵到命名城市介绍海军建设发展情况,命名城市领导定期到部队走访慰问、过军事日。通过舰市共建活动,命名城市党委、政府进一步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各城市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智力拥军活动,及时帮助部队解决战备执勤、科研试验和教育训练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千个。

积极推动国防教育在基层落实 营造情系国防爱国拥军社会氛围、

■河南省开封市委、市政府、军分区

坚持以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我们把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推进国防教育普及深入的主渠道,每年突出一个鲜明主题,采取防空警报试鸣、悬挂横幅标语、展出宣传板报、出动宣传车队、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搞好国防教育宣传,积极推动国防教育进基层、下乡村、到家庭,利用流动数字电影厅放映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组织百名书画家国防教育作品展,将国防教育内容编排成文艺节目巡回演出。市和各县城建设了国防教育宣传“一条街”,利用公共宣传橱窗、公益广告标牌、公众屏幕电视进行国防教育宣传。

坚持以地域人文资源为依托,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我们坚持走旅游开发与国防教育相结合的路子,在主要特色景区设置200余个国防教育宣传栏,张贴国防知识挂图和标语口号。全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还与67所大中小学结成共建共教对子,每当学校组织入党入团宣誓、新生开学典礼都积极配合支持。每年都组织600多名领导干部到军营过军事日,请部队领导作形势报告,观看新武器装备和军事技能表演,体验部队生活。驻汴部队每年为河南大学、开封大学等10余所大中专院校数万名新生进行军训,1200多名官兵被学校聘为国防教育辅导员。

坚持以爱国拥军实践为平台,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我们把激发爱国拥军热情、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国防教育的落脚点,着力在结合上做文章,在转化上下功夫。每年征兵期间,都组织“征兵宣传月”活动,派出人员深入乡村、街道、大中学校面对面宣传,为每名预征对象发放“明白卡”。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复转军人安置实施意见、随军家属安置和社会保障意见、军人子女上学优惠等政策性文件。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坚持走政策拥军、科技拥军、法律拥军路子。在大中专院校建立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4000多名官兵学历得到升级,2000多名官兵学到专业技术。在市区和5县设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探索出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行、快回访、快反馈“六快”工作法。

坚持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 深入抓好中小学校国防教育

■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

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探求“三进”新途径。2002年6月,市政府专门下发国防教育法实施细则,明确中小学校国防教育要列入教学计划、列入总课表、列入学生德育和素质检查验收内容,进入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及综合实践课程。“三进”将过去国防教育主要集中于课外活动,转变到把有关内容融入各相关学科课堂教学,增强了国防教育渗透力,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

坚持有机融合,精心搭建“三进”新平台。坚持把国防知识灌输、意志磨炼、国防精神和国防观念培植作为结合渗透的主要目标,融入中小学校各学科文化教学的课表计划。组织有关学校以国防观念、国防知识、军事技能为主线,围绕义务教育各学科文化课程,从“知、情、意、行”上筛选出216个国防教育知识点,编写出知识相对独立、思想前后照应的校本教案,研究形成了《中小学国防教育指要》。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分别选择1所小学和初中开设示范课,组织各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观摩,带动更多的学校把国防教育引进课堂。组织教师交流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结合渗透实效。指导中小学校通过宣传廊、橱窗定期布置国防教育图片,校园广播台开办国防教育节目,校域网开设专题网页,浓厚国防教育氛围。

采取有力举措,确保“三进”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下发了国防教育纲要,专题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目标、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还制定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规范、中小学国防教育“三进”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市双拥和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抓学校国防教育的职责,把推进“三进”工作列入双拥模范城(县、区)的评选指标,列入学校双拥模范单位评选的重要条件。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编印了35期《国防教育信息》,帮助各学校和任课教师了解动态,更新知识。教育部门将“三进”纳入《中小学综合督导指标评估细则》,作为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建立了国防教育“三进”组织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学生处和共青团组织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将“三进”列为评教评学、素质教育检查考核和教师考评的内容,保证了“三进”持续推进。

上一篇:物流管理生涯规划下一篇:英文电影读后感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