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医学伦理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深挖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元素,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度融合,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升华,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化医学伦理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元化医学伦理学论文 篇1:

“医学伦理学”课程“云思政”教学的创建思考

[摘 要]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通过分析医学生“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实际问题,思考如何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以期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云思政;创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后疫情时代‘医学伦理学’課程‘云思政’的创建与应用”(HNJG-2020-0435);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诊断及精准施策研究”(XJK19BGD017)

[作者简介] 游 咏(1978—),女,湖南岳阳人,博士,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研究;唐志晗(1980—),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医学教育立德树人是永恒的主题,而课程思政是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与学生思想有效迎合,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有效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整理并尽早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是各医学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高校在线教学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教学革命、学习革命的大势所趋。教育系统以大规模“互联网+”学习为手段,推动了全国上千万教师、亿万学生相聚“云端”的教育实践,高校纷纷发力在线教学,思政育人的主阵地随之转向网络、转至云端,“云思政”的概念应运而生。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和最直接的交叉学科,同样也是医学院校核心必修人文课程。长期以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医学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深刻认识医生的职责,形成全身心为人类健康服务、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医德行为,成为具有医学伦理理念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医学伦理学”课程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进行课程思政的系列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本文拟通过分析医学生“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实际问题,思考如何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以期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支持。

一、“医学伦理学”课程创建“云思政”的时代背景

(一)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

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2]。这其中涌现出的大量先进人物和事例都是最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挖掘、整理,并与医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为课程思政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3]。

《教育信息化2.0行动》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明确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原本稳步推进的教育信息化节奏被打乱,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践,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4]。如何深入推进融合式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实现教学育人的初心,是每一位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认定国家精品慕课,到2019年3月,认定门数已达到1291门[5],在2020年12月的世界慕课大会上,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经过8年的努力,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然而,思政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比例仍相对较低,虽然出现了受学生热捧的“网红思政课”和陈果、徐川等一批“网红思政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挖掘的另一面,但从整体来看,大班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活动流于形式、重课上轻课下的现象普遍存在,“三全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6]。

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不仅拓宽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途径,也成为工作者引领学生构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在线开放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网”“云”,强调新时代意识形态灌输,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隐性育人元素,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实现全过程育人。

(二)“云思政”的应运而生

疫情中,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掀起全国各高校“云思政”的高潮。疫情期间,各大高校紧紧围绕抗击疫情这个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和最重要的实践,整合新媒体平台,因事挖掘育人元素,因时转变育人方式,因势引导青年主动担当,将疫情防控的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云”课堂,不断提升“云思政”育人实效[7]。借助“云思政”的快速普及,充分利用“云思政”的数字化、人性化与智能化特征,认真分析“云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并明确“云思政”教育的目标及改革路径,将为打造信息技术时代的思政“金课”奠定基础。“云思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在这次疫情中已发挥出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在线思政教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医学伦理学”“云思政”的初步探索

“医学伦理学”课程是医学人文课程群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新时代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伦理学”教学成为必然选择,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价值引领”同步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国内有关“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停留于理论研究水平,例如,吉林医药学院傅伟韬,就“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思路及教学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思路[8]。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马晶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进行了探索[9]。如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由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平稳过渡的节奏,也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疫情防控需要医学科学的严谨,也需要医学人文的温暖[10]。教育应当不断探索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不同教育理念的不断碰撞与更新。“云思政”的形式多样化、时间碎片化、隐性教育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理念,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变革的机遇,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其“多元性”导致的不可控性给高等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因此,“医学伦理学”课程“云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将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二、“医学伦理学”课程创建“云思政”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认同感

通过“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的构建,实施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改革,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的医德教育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认同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务工作的性质,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放在第一位,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医务工作者。

(二)有助于优化课程配置,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

开展“医学伦理学”“云思政”建设与实践,通过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解决当前“医学伦理学”课程配置欠合理、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更好地顺应医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通过进行课程思政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促使教师摆脱课堂的限制,增强授课方式的多元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授课信息的丰富性。有利于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按照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构建和完善医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为“医学伦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三、“医学伦理学”课程创建“云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確定研究与改革的目标

通过“医学伦理学”课程“云思政”教学改革,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医学人才中的主渠道作用。与学校“德术并重,精诚合一”的医学教育理念相适应,力求形成“重点讲授为基,拓展指导为要,以身示范为重,感悟内化为贵”的课程教学理念。探索基于在线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构建形成“医学伦理学”“云思政”课程教育新模式,以期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认同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医务工作的性质,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医务工作者,为“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提供参考与支持。

(二)挖掘“云思政”教学元素

深度分析“医学伦理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结合疫情期间在线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开展“云思政”教育教学的实现对策。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精准实施课程思政。从课程内容中发掘“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想政治元素,从医学伦理视野来关注医学,遵循目的性、适度性、侧重性和关联性原则,通过利用教学形式、联系现实问题、链接名人故事、展示高尚风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重要目的。

(三)构建“云思政”教学模式

根据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及“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具体定位,充分发挥本课程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有意识地将思想道德理论的“价值引领”作用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紧扣医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点,教学目标突出育人性,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教学设计侧重实践性。基于本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通过新颖的教学设计,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通过网络教学门户、教学资源库、学习空间、教学互动平台、移动学习等多个模块无缝衔接,协同发挥作用,为“云思政”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课程思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线上“云思政”与线下课堂教学合理衔接,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为新时代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借鉴。

(四)集成“云思政”教学资源

紧密结合医疗实践与社会热点问题,从医学伦理视野来关注医学,以医患关系、预防医学伦理、临床诊疗伦理、生命与生殖伦理、死亡伦理与临终关怀、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等社会热点问题为抓手,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伦理学案例等的课程教学立体资源体系,支持学生便捷阅读相关文献、报道、案例,便捷进行教师指导和学生质疑询问,实现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拓展知识领域,全面达成课程教学目的。

(五)创新“云思政”教学方法

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云思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应合理衔接。“云思政”课前实施: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课前引导学生提前关注;课堂思政有效融入:育人要素嵌入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元素渗透教学过程,思政指标引入课程考核评价;课后“云思政”继续延伸:通过推送课后阅读及线上案例讨论,进一步将学习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内化。

(六)總结“云思政”教学效果

构建智慧化教学平台的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学习、教学行为痕迹统计和分析模块内容,试运行智能化教学平台,收集平台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对课程教学效果进项全面评价。

在医学生“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中,通过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发挥辐射及示范作用,能充分满足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范围内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需求,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认同感。进一步探索“云思政”教学模式,丰富“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可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8-06-08)[2019-03-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杜建,詹启敏.后疫情时代促进我国医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405-409.

[3]郑琛,张习禄.困境与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学叙事[J].医学与哲学2020,41(11):33-36.

[4]林万龙,韦笑,刘佳.借疫情之势加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5-18+54.

[5]段凌燕,王天哲.高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困境及建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4):46-49+53.

[6]边婧.基于在线课程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设计[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7-39.

[7]孙琳.“后疫情”时代,高校传统思政与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的互嵌[J].上海教育,2020(12):78.

[8]陈化,李红文.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伦理教学之实践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4):505-509.

[9]周鸿艳,闫忠红.《医学伦理学》线上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3):360-366.

[10]张清华.疫情防控呼唤着医学人文的彰显和学科建设[J].医学教育管理,2020(2):113-117.

Think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lou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Ethics

YOU Yong, YANG Lu, WANG Jing, CHEN Dai-di, TANG Zhi-han

(Department of Medical Humanities, Hengyang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Key words: Medical Ethics; “clou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作者:游咏 杨璐 王婧 陈代娣 唐志晗

多元化医学伦理学论文 篇2:

深化课程思政,助力铸魂育人

[摘 要]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深挖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元素,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度融合,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升华,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关 键 词]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元素

构建一个系统、全方位、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经验、完善自我、稳步迈入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如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高质量地全面发展,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孤军奋战就能实现的。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二年级开设,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弱化,因而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各类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专业课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构筑“三全育人”之大格局,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随着课程思政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并在全国部署推广,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探索研究,本文以医学院校人文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伦理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及方法。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相契合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教学改革,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在课程中机械教条地专门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结合课程特点,挖掘课程内在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提炼出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元素的契合点,在不影响专业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度融合、有机统一起来,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升华,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医学的人文性质,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医学人才。而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则是通过深挖课程中已有的思政元素,更好地实现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全面性、深入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因而,它们本质上是相契合的,都是立德树人,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医学生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职业精神。

二、課程思政建设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交叉的学科,长期以来它都是通过对医学领域中有关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来揭示和论证医学领域的道德现象,提高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难题的伦理决策能力,从而促使医学生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品德的重要医学人文课程。

医学伦理学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一)爱国奉献敬业精神

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医学生作为未来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强调医务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只有心怀祖国与人民,坚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的发展与推动医学事业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心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卫生改善贡献自己力量”,才能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二)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优良医学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实现的科学,医学道德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管理的改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医德是服务病人的原始动力,能督促医务工作者真正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并热爱医疗职业、热爱病人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历来就有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就有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

(三)尊重生命教育

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将视野由医疗卫生领域扩大到整个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内容涉及生命维持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诸多问题,其焦点聚集到生与死两端。医学伦理学教学重视生命教育,既关注优生,也关注优死,引导医学生去探究生死与生命的意义,思考未来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在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中,类似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还有很多,笔者将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出的相关课程思政元素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如表1)

总之,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是实施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好的课程思政应该是找到合适的思政元素,在不影响课程自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与方法切入教学,既做到环环相扣,又不会使思政内容显得唐突多余,真正做到寓教于无形。

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提高课程思政改革效果

(一)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仍采用讲授法,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介入、不思考,很难使课程入脑、入心。因而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对传统教学形式进行创新,用最佳形式把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经典阅读、社会调查体验、专题辩论、思维导图设计、网络资源共享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线上线下融合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打通课堂内外融合,拓展课程教学空间。通过在在线教学平台上传影视资料、微课视频、大学生慕课及社会热点事件等教学资源,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采用分组讨论、阶段性测评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程学习,在思考和争鸣中寻求正确的伦理价值观。

(三)把课程思政引入社会实践大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及周末深入社区了解居民的医疗需求及就医困境,协助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进入医院接触患者,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就诊诉求,助患者一臂之力,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思考;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就临终关怀、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等群众呼声较高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促使学生了解民需、社情。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学生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化医德认知,树立医德情操,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德功能。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要创造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课程的教学生动、鲜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同时,深化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四、建立动态优化的课程思政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机制

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政教育的结果,也要關注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过程性考核可以强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含有思政元素的任务放置在各个环节,以多种方式设置学习任务,如调研报告、热点分析、随堂测试等,以一至两项为主,其他为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可获得相应比例的分值。考核兼顾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侧重于知识的具体应用,突出考核的实效性。

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才能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要始终秉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原则,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的总体目标,形成系统合力,实现思政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双向贯通”,将思政教育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用心设计,达到无声浸润的课程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业波.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培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9,6(24):380.

[2]杨春燕,尹梅,徐文轩,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学科群的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3):381-384.

◎编辑 栗国花

作者:张焜

多元化医学伦理学论文 篇3:

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对医患关系的再思考

摘 要:理论上医患之间应该是和谐关系,但由于诚信危机、医疗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和患者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医患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在诚信危机、医疗制度无法实现立竿见影的变革下,唯有依托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精神重塑、医患沟通方法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患者对其义务的履行和个人素养的提升等多种方法得以化解。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医患关系;信任;沟通

一、医患关系的内容及其现状

医患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著名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类医学活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生和患者,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1]。从医学伦理学角度而言,医患关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单个的医生和患者之间在诊疗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人际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主体的医疗群体和以患者为主体的患方全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防等过程中形成特定的人际关系。

从理论上讲,由于医生和患者的基本目的相同,双方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驱动,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医患关系的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出现了经济化、法制化、物化、利益化等多种趋势,使得原本单一目的而又和谐的医患关系被打破。在现实的医疗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矛盾重重。根据文献报道,2005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7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2]。虽然引起这些事件的原因各有不同极其复杂,虽然这些事件并不能构成我国医患关系的主流趋势,但是这些恶劣的事件直接影响着医疗体系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影响着医务人员在社会中的角色担当,更影响着老百姓对这一神圣职业的认同。

二、医患矛盾原因的医学伦理学分析

面对现在以暴力方式出现并不断升级的极端的医患矛盾,我们有必要从全方位去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社会信任危机在医患交往中显现的问题

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最基本的原则,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尔虞我诈,人人追逐私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不信任成为社会的通病,医疗行业也是在劫难逃。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探寻医患关系的性质,我们知道它包含着技术、利益、价值、法律、文化和道德等多重因素,其中医患关系最和谐的性质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信托关系,因为信任所以托付。可现实的医疗实践中医患之间矛盾、纠纷的出现,往往是医患之间的相互戒备和不信任等因素造成的[3]。患者担心医生不好好治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而医生却担心患者对自己的医疗行为无端指责、无理取闹。结果使医患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从而又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而这种不信任所伤害的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的个人利益,也损害了社会医疗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和声誉。

2.不健全的制度下医疗机构异化的管理理念对医患交往的影响

医疗体制不健全或者说医疗体制存在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问题的重点矛盾各有不一。2009年中国进行了第五次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扩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大对卫生资源的投入,将农民、学生纳入医保的范围,并加大了百姓看病的报销额度,这一切都是将医疗推向更有利于发展的方向。但是这种看似美好的制度,在医疗的实践中所引起的效果并不为老百姓、甚至医生所认可。因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没有减少,反而升级,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制度是否合理,我们的制度执行是否到位。而制度的执行与变革也要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健全的制度之下,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主体的医疗机构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追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精神,这应该是我们所重视的。

在不健全的制度下,以为人的生命健康服务为宗旨的医学理念就会异化为以经济利益为宗旨,使得医疗机构在医务人员的管理中只把看病的人数,看病的收益当作唯一的主要目标。在现实的医疗环境中,即使公立医院也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强行将医院的收入和医生的工资挂钩,迫使医生不得不开大处方,实施防御性治疗,而它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犹如多米诺骨牌。而一些民营医院行为更令人惊叹,导致医疗事故频发,这些都是我们在不合理的制度之下,所发生的错误行为导致的社会恶果。

不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下,基本医疗保险的地域差别,使得很多患有重病的贫困人群看不起病;而异化的医院管理理念,使得患者享受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劣与自己的经济条件紧密相关,常常出现谁有钱有权就能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没有钱连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都没有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医疗卫生制度的不健全,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中缺乏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有一定的关系。

3.医务人员自身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认为“利益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利益”[4]。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的主要载体,从理论上讲承担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重任,可是由于没有坚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做指导,以及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之医院不合理的医疗规定,使得很多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自身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具体表现为“开大处方”“过度检查”“收回扣”“索要红包”等不正之风。在医患沟通中缺乏孙思邈所提倡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智,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零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皆如至亲只想”的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生”“冷”“硬”“顶”的“家长式”作风,使得有意义的医患沟通成为一种医生个人权威命令的发布形式,患者的自主性以及被尊重的需要几乎被忽视殆尽,这些小的细节都无异于对原本就矛盾重重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

4.患着自身的问题

虽然医患之间具有目的的高度同一性,但是医患之间由于医学知识和技能占有的不对等性,使得患者缺乏对医学科学的正确认识和对医学期望值过高,面对出现的医疗事故不能够理性对待;再加之“医闹”、媒体对事实歪曲报道的推波助澜,使得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加剧,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点对医患矛盾的原因分析,基于医学伦理学理论对问题的全方位探讨,而发现问题只是手段,有效解决目前棘手的医患矛盾,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化解医患矛盾的路径

面对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不健全,医疗卫生法律体系的不到位,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不足等问题,化解医患矛盾不能只靠等待或期望制度、法律、资源健全或充足的实现,作为医疗活动的最主要的主体医生和患者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主力。

1.医务人员是化解医患矛盾的主力和核心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曾说过,医务人员是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解决医患矛盾的主要在于医务人员。笔者认为具体表现为:首先,重塑“医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职业精神。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培养医务人员医德的过程中,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可以说功不可没。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困难重重,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面对现在的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存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错误,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代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所以在医务人员为成治病救人的从业者之前,医学院校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必须重视,而医学伦理学作为职业精神的实物载体应该被得到肯定,使其发挥它所应有的价值。其次,学会正确的医患沟通。所谓沟通,是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一定的载体,在不同人之间的传播。医患交往中,沟通是第一步。但由于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期间,缺乏对医患沟通课程的学习;进入工作岗位后,医院因其自身的创收需求,名目繁多的医疗检查器械的出现,以及医学分工的细化,使得医务人员既没有进行沟通的理论知识,又不具备沟通的能力,使得医患沟通成为医生患者之间简单的对答关系。沟通不通畅,沟通中无情感,都容易使得矛盾出现。所以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把握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的患者的特点,都是一个合格的医务人员所必需的。最后,领悟《执业医师法》的真谛。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自古及今法律和道德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执业医师法》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一部法律,它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规范。非常明确地告知了医务人员在职业中的权利和义务。而对于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对于实现医学目的,保护自身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经常将医生一生脚踩两门:法院大门和医院大门。所以只有抱有对法律的敬畏和认可,对自身义务的踏实践行,才是医生的根本。

2.患者是化解医患矛盾的关键

患者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受益者,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应该和医务人员处于同一战壕。但由于我国国民的素质有待普遍提高,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自我利益的过度关注,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媒体舆论的错误引导,使得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弱势的患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缺乏对医疗问题的理性判断,将矛盾激化。改善医患关系,从患者角度而言,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学会尊重。面对着医学科学不可知性、医疗过程的风险性以及社会生活等的多重压力,患者理应对医务人员及其劳动成果予以尊重。其次,懂法、守法。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医患矛盾,应理性的用法律、道德、行政等多种途径解决,而不是用暴力的方式实现两败俱伤的结果。

总之,医患矛盾、纠纷,不可能构成医疗人际关系的主流,但是它会影响正常的医疗人际关系的形成,所以在制度、法律、资源等不到位的情况下,只有依靠医务人员、患者这两大主体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为化解医患矛盾和冲突寻找切实的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赵明杰.宋文波.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3(12).

[2]吕国营.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逻辑[J].湖北社会医学,2009(7).

[3]Tao Jin.A transformative tal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in China[J].The Lancet,Volume377,Issue9772,2April2011(114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作者:温春峰

上一篇:家具定作合同下一篇:柜台加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