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申报材料

2022-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工业强市申报材料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管理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 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篇:市建设工业强市交流

发展市域经济,工业是支撑,项目是关键。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两市一极”目标,抓住工业经济这一龙头不动摇,全力以赴抓招商,壮大市场主体规模,真心实意扶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域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8%;

规模工业总产值175.9亿元,增长28.7%;

财政总收入8.89亿元,增长19.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9亿元,增长2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亿元,增长31.3%。

一、坚持工业主导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抓产业,发展集群经济。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行“支柱产业工作法”,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年,四大支柱产业聚集规模企业1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9亿元,增长26.7%,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5.4%。继酒业产业集群之后,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目前,“引项目—兴集群—建基地”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二是抓骨干,做大市场主体。

大力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酒业等7家优强企业和今贝饮品等25家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行“直通车”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倾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年,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27家,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1家。酒业与维维集团成功进行战略合作,酒业集团实现产值41亿元、税收1.92亿元,分别增长32.4%、5.72%。三宁化工步入发展快车道,投资14亿元的“2030”工程建成投产,投资5亿元的68万吨磷复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全面启动,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2.7亿元、税收4926.75万元,分别增长42.2%、43.44%。

三是抓创新,争创核心竞争优势。

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效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企业提档升级,扩大出口,较好地规避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联合为重点,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073.5万元,同比增长16.7%。认真实施《市质量振兴和品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争创名牌。坚持内培外引结合,积极培育本地品牌,大力引进知名品牌。酒业被列为国家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奥美医用卫材先后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行业专业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13个,省著名商标9件,注册商标365件。

二、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

抢抓国家和省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加强项目评估、论证和编制工作,精心包装策划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年全市申报国债和省专项资金项目160个,已下达投资计划61个,争取国债及省专项资金1.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倍。大江纺织医用纱布设备改造升级工程项目被纳入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计划。亚泰陶瓷扩规技改节能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立项。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引进项目。

建立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机制,整合市镇招商力量、信息和资源,实行项目资源共享,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合力。在招商引资中主动作为,把领导力量配置在一线,将财力物力倾斜到一线,构建立体招商格局。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信息、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行产业配套、强强联合。年,签约项目80个,到位资金37亿元,成功引进宜化60万吨磷酸二铵、星鑫包装、熙玛石英石板材、金润达磷化工、松懿力腾电子等投资过亿元项目20个。总投资15亿元的宜化60万吨磷酸二铵项目是我市有史以来市属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占地400亩,项目建成后可达到120万吨选矿、80万吨硫酸、30万吨磷酸一铵、60万吨磷酸二铵的规模,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3亿元、税收2000万元以上,最高可达7000万元。

三是扶持企业技改催生项目。

将企业扩规项目等同招商项目对待,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企业实施技改,催生一批项目,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实施扩规改造项目27个,完成投资24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9个。投资3.4亿元的迅达科技二期扩规项目全面竣工,新增年产13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200万台生物质直燃炉和30万台吸油烟机生产能力,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税收3000万元。投资2.75亿元的奥美公司医用再生棉项目正抓紧建设,竣工投产后可新增年产3000万包医用敷料、1.2万吨特种棉纱生产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税收800万元。

三、坚持园区引领发展,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一是突出特色规划园区。

抢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宜昌市沿江突破战略机遇,集中力量在沿江布局各类特色工业园区,全力打造“一核四极”工业构架,基本形成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安福寺工业园、姚家港化工园、白洋装备工业园、民营创业园为支撑的生产力布局。发挥经济开发区核心主导功能,努力将其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进一步突出果蔬食品特色,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将安福寺工业园打造成一流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努力将姚家港化工园建成宜昌乃至全省重要的化工基地,争取3年内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元。积极推动白洋装备工业园建设,努力建成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转移的承接地和周边大中城市装备制造企业的配套园区。科学规划建设民营创业园,在省化铁路、318国道沿线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尽快建成民营经济孵化园。

二是多元投入建设园区。

按照统一规划、滚动开发的原则,坚持多渠道筹资,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同时大力争取银行贷款投入,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投入,灵活利用bot、bt等方式进行建设。年筹资5.8亿元,征收土地63宗9467亩,有效解决了“有园无地”的问题。目前,姚家港化工园平整土地1350亩,投资3015万元的晋煤大道正抓紧建设,投资1800万元的工业园沿江大道改造工程进入招标程序。白洋装备工业园完成700亩土地平整任务,善溪冲大道正抓紧建设。安福寺工业园投入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民营创业园初步完成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筹建等工作。

三是创新机制管理园区。

将工业园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公共平台和边远镇的发展“飞地”,积极探索园区共建、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按照“谁引进、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全市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园区、工业项目优先安排到园区,全市160家规模工业企业90%以上集中在园区。年,经济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52个,形成食品酿造、纺织加工两大集群;

安福寺工业园新签约引进企业6家;

姚家港化工园正加速扩张发展,三宁化工扩建、金润达磷化工、元港化工搬迁扩建、宝力星磷酸二铵、宝磷化工等5个项目落户园区。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实现工农联动发展。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引进、培育、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点”向“块”发展,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百亿元县市。酒业、雪花啤酒、奥美卫材、鸿新食品、湘宜水产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奥美公司成为省最大的医用卫材生产龙头企业,年实现产值6.75亿元、税收1786.8万元,分别增长52%、90.22%。全市形成了粮食、棉花、果蔬、水产、油脂五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群,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3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宜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辐射带动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100万亩、果蔬生产基地35万亩、畜特生产基地100万头、水产品基地12万亩。

二是引导错位竞争,推进市镇协调发展。

坚持财力下移,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各镇街道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安福寺果蔬、七星台油脂、马家店纺织、董市化工、白洋机械等工业板块初具规模,形成特色。安福寺镇依托丰富的柑桔、黄桃、红薯等资源,引进台湾鸿新、天元食品、韩国中元、上海怡安等果蔬食品加工及关联企业,形成了年加工农产品15万吨的能力,年创汇3700多万美元。各镇街道规模企业发展到11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1.9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企业的73.8%、46.6%。

三是鼓励全民创业,实现内外统筹发展。

激发一切创业热情,激活一切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围绕我市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引导民间资本进行配套生产和投资参股,扩张民营经济总量。主动变农民工返乡之危为全面创业之机,加大资源配置、融资贷款等方面支持力度,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拥有的技术、资金和信息自主创业,引领能人回乡、老板回家、企业回迁、资金回流。近年来,全市掀起由小老板、回乡农民投资兴办小果品厂、小加工厂的热潮。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企业933家、注册资本16亿元;

个体工商户9695户、从业人员1.3万人、注册资金1.73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以上。

五、坚持服务保障发展,创优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营造优先优惠的政策环境。

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大力培植a级信用企业,全市62家企业获得a级信用认定。组织开展“银行行长企业行”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6家金融机构与92家企业建立a级信用企业培植关系,发放贷款8.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面清理土地市场等措施,储备工业用地近万亩,确保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积极做好电力、用工协调,优先保证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用电,全市工业用电量达13.6亿度,增长50.7%。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居民就地务工,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洽谈会19场,53家企业与2145名求职人员达成用工协议。

二是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推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全力为投资者提供代办服务。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建立稳商亲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在谈项目和重点在建项目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台湾松懿电子项目自签约后,短短11天时间里,完成了在的企业注册、厂房租赁等前期工作,28天后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创下了重大项目自签约到生产用时最短的纪录。

三是着力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全面清理涉企收费项目,坚持实行收费公示制,坚决制止一切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坚持对经营性土地、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和产权等事项实行公开招投标、公开挂牌交易等制度,强化监督,杜绝“暗箱操作”。扎实开展“百警联百企”活动,重拳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环境。

第三篇:在工业强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是表彰先进,兑现奖励,对招商引资和工业强市工作再发动、再部署。刚才,长春同志和新安同志分别对我市去年以来实施开放引进和工业强市两大战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XX年的对外开放和工业强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会议还对去年我市在实施开放引进和工业强市战略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些受表彰的同志,都是我市招商引资和加快工业发展的有功之臣。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为全市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 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

市八次党代会在全面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强市”、“开放引进”等加快开封发展的“六大战略”。两年多来,全市上下卧薪尝胆,全力以赴,团结拼搏,务实苦干,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六大战略” 都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无论是工业、农业、旅游、城建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XX年,我们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尤其是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这是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两年,我们体会到在实施工业强市上,关键抓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通过“三学一比”活动和一系列的考察、学习、讨论,引导干部群众打破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的束缚,确立了与加快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观念,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胆量更大了,信心足了,办法多了。二是努力建立一套高效率、快节奏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不断充实领导力量,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在非典疫情、黄河溃堤、小浪底沉船、回汉民冲突等大小事件不断干扰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工灶强市不动摇,集中精力抓改革开放和重点项目。我们的工业领导小组、改制领导小组、督查领导小组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全神贯注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和工作中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全面扩大,发展不断提速。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能力 、素质、本领、作风有了明显提高,四大班子团结协作,全市干部齐心协力,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推动了工业强市和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从整体上说,是一支顾全大局,能吃苦、善攻坚的队伍,是一支能干事、能干成事的队伍,是一支有能力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开封复兴的队伍。我们要充分肯定和认真总结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早日把开封经济发展带入快车道。

必须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小。虽然去年我们的gdp增长11%,人均881美元,但放在全省比,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都处于后进位置。去年全省gdp突破了8000亿元,人均突破了1000美元,增幅是13%。我们的人均gdp从总量上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754元,从增幅上比全省低两个百分点。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表现为一产明显过大,二产、三产过小。目前我们的三产结构是27.9:38.4:33.7,第一产业占到27.9%,全省平均是18.7%,郑州市才是5%左右;第二产业,发达地区一般都在60%以上,全省是51.2%,而我们目前还不到40%,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去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由于基数小、大项目少,投资率仅为24.5%,比全省平均低10.3个百分点;投资总量仅占全省的2.85%。并且从投资结构上看,工业项目投资总量少、比重低,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不强。去年我们的重点工业项目投资仅有11.9亿元,只占重点项目总投资的24.1%,而郑州、洛阳同期工业项目投资均超过百亿元。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仍然缺乏规模大、外向型、带动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项目。四是改革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并且难度将越来越大。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来解决。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工业化的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缺乏工业支撑的经济,是根基不牢、没有竞争力的经济。当前我国已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的工业长期不强,城市经济长期较弱,就必然会影响农村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正确理解工业强市的内涵,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开封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封有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的制造能力,特别是我们有一支较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这都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发达交通体系和区位优势,对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近两年来,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开封,给我们带来了资本,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理念,同时,以炭素项目、汇源集团二期工程、火电厂机组改造、晋开公司合成氨技改工程为代表的一批工业项目的上马,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的整体实力,增强全市人民对工业强市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不动摇,并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够使开封工业走出困境,步入发展坦途。

关于今年的工作,要按照新安同志代表市工业领导小组所做的安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市委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变,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变。今年要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狠抓工作落实上多下功夫。国资委、工发局和发改委等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开放和服务上来,促进已改制的企业做强做大,提高竞争力;对尚未完成改制的企业要排出计划,全面改制,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对重点工业项目,要实行全方位服务,重点帮促,力争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当前改制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而且改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有时还会表现得很激烈,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改制的办法,坚持阳光作业,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充分预料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但决不能因此动摇改革的决心,更不能动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心。必须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包括已经改制的企业出现一些原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也是正常的,要看大局、看主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以产权为核心、以开放促改革的基本思路不能动摇。各县、区特别是各区目前还有一些企业的关系尚未理顺。改革尚未全面展开,今年要下大力气在盘活中小企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 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去年我市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狠抓了对外开放。开化集团与晋煤集团的成功合作使这家我市最大的国有企业起死回生,今年有望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两年来,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开放引进,投资增长主要是外部投资,国有企业改制主要是引资并购。可以说没有开放的扩大就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开放不仅给我们带来继续发展的基础,也坚定了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全面开放就是要把和平力从长期以来落后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沉重的历史包袱中解放出来,从环境的制约中解放出来。开放也是改革。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目标都要靠扩大开放来实现。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如果没有招商引资,不仅没有新的增长,而且现有的存量也难以为继,资源优势就会丧失;经济发展慢,就会影响群众就业和收入增长,影响社会事业进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提高执政能力,主要是提高抓发展的能力,关键是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我们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与促进当前工作相结合,最主要的是与搞好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可以说,当前的开封,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全面开放、招商引资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用对外开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继续实施“开放年、项目年”,努力开创新局面,夺取新成就。

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长春同志已经做了具体安排。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压驱动。我市去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放在全省比较,仍不算先进。与相临的商丘、荷泽等市相比,无论对外开放的氛围、环境和实际效果都存在很大差距,最主要的差距还是思想观念以及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上的差距。现在全市招商引资发展也不平衡,县区好一些,市直差一些,有的部门交了白卷。互相之间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引资多少的差距,实际上也是思想和工作上的差距。有不少单位和领导干部总是认为招商引资是别人的事,与己无关,有的还在那里说三道四,怀疑人家的成绩,不当战斗员,光当评论员。这说明我们解放思想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要正确理解“人人都是开放主体”的观点。我们规定行政机关不能经商办企业,目的是为了避免与民争利,但并不等于不能帮助企业招商引资、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市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熟悉政策,联系面广,在招商引资方面比县区干部更有优势。市直部门、县区直部门担负一定的招商引资任务,不仅能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量,而且有利于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市场经济管理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不断转变职能,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所以,今年仍要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并要提高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争取今年市直机关在招商引资方面打个翻身。

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级党员干部、广大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开放、广泛招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招商引资的组织形式上,要借鉴外地的经验,实行干部带头,全党动员,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招商,层层落实任务。要继续大力推行“三分之一”工作方法,并形成制度,严格落实,四大班子要步调一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搞好招商引资活动。对外开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实行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对外开放工作。市直各部门、各驻汴单位都要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选拔得力干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并在交通通讯工具、办公条件、办公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可以向主管书记、市长反映,也可向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反映。分管书记、市长既要抓好分管部门的业务工作,更要积极帮助分管部门开展招商引资。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踊跃参与招商,积极为招商引资做贡献。在激励机制上,要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对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要进行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到人。各级各部门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是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负总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拿出更大的精力抓招商引资。要加强督查,定期通报各县区、各单位招商引资完成情况,年终按照规定进行严格考核,以招商引资排座次、论英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班子、一个干部执政素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尺度。不仅要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考核奖励办法,而且还要研究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凡招商引资落后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年底不得评先,取消年终奖励工资。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办公经费,目前和相邻地区的差距已经不大,今后各单位办公条件的改善要更多地依靠招商引资的税后奖励来实现。

三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实效。项目是招商引资

、扩大开放的载体。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关键抓项目”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工作。要下功夫研究资本运作的规律。当前国际国内“两个转移”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两个趋势” 出现,对资本流动产生了新的影响,我们要适应这一要求,精心设计和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要继续筛选那些有市场、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向外商转让。要拿出部分优良景点和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等效益有保证的项目向外商推介,特别是要加大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资源整合的力度,形成有效的项目载体,积极招商引资。要从我市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出发,精心论证,全力攻关,努力引进那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项目,以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要抓好合同项目的建设。对去年签约的项目,要跟踪问效,力促干成。今年我市企业改制、旅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很重,投资量、拆迁量很大,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完成计划进度,争取创造高速度。

三、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为对外开放和工业发民创造良好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应该说,通过近几年来开展“三学一比”、

弘扬“三种精神”,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治理企业周边环境,目前我市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行政审批事项多、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不高、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在最近召开的“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对这一问题反映十分强烈。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将会给工业强市和扩大开放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必须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使政府各部门切实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把政府应管的事情切实管好,对不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要逐步转移出去。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社会能办理的,政府不插手。同时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很可能受监督、侵权要追究。

二是创新管理方式。这里首先是一个管理理念问题。现在国外和发达地区对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假设企业没有问题,先放手让你发展,注重的不是事前审批,而是事后的监管。而我们的一此南志,在对企业的管理上,总是抱着一种防范的心理,假设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企业进入市场的前置条件很多。这实际上就是思想不解放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加快从“审批政府”、“权力政府”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转变。把各级政府从重审批、轻监督的传统做法中解放出来,从重收费、轻服务的不良习惯中解放出来,从重局部、轻全局的本位主义中解放出来。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政府的管理活动应服务于企业健康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第四篇:市工商局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作总结

根据**市工商局《关于发挥工商职能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的意见》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精神,为推助**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发展、为民、创新、实干”的总体要求,我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服务发展这条主线,尽心尽力谋发展,履职尽责促发展,切实落实推进工业强市

战略的各项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把工商工作融入“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全市现有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3558户,在全省县域经济来讲,数量多、规模大,推行“工业强市”战略意义深远。我们深知监管执法与服务发展工作任重道远。为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工业强市”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全局的工作重心向服务工业发展倾斜,主动服务与服从于“工业强市”。一是统一思想,召开了全局服务工业强市战略动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增强了使命感与责任感,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服务经济发展的认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明为组长,副局长倪永贵、刘廷强、熊寿军,纪检组长余兴明,机关党委书记周强为副组长,各股、室、队、所、会负责人为成员的服务“工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企业股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三是落实责任,与各股、室、队、所、会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在服务“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具体任务与职责,并将其纳入目标考核,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四是建立健全了宣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工业强市”方面的文件精神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充分利用**红盾信息网与工商业务网加大宣传力度;以所为单位分辖区定期组织企业法人培训,宣传工商法规,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宣传“工业强市”战略,大力营造“支持工业、发展工业、服务工业”的良好氛围。

二、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切实推助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

(一)加强和改进登记注册职能,积极创造宽松有序的市场主体准入环境。

一是根据**公有经济成份比重大、改制情况复杂等特点,我局早准备、早介入,积极服务工业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及乡镇、二轻、供销、商贸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工商登记注册方面的实施意见,就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职工持股等具体工作方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协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支持企业剥离“办社会”,实行主辅分离。几年来,先后为双马、攀长钢等32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及其他公有制企业改制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采取“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的方式积极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对招商引资企业注册登记开辟绿色通道,落实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以最优的服务、最快的速度使其引得来、留得住。如某破碎输送设备制造公司在筹建中时,因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很大前景,并急需参与某国大型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局长杨天明得知情况后及时上门现场办公,为解决登记中的注册资产问题,向其建议以其所有的专利权出资,使其注册资本达到2000万元,便于参与投标,在其注册登记手续齐备的情况下,我局半小时为其办结了注册登记,使该企业一成立就打入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共办理招商引资企业注册登记316户,注册资金1.2亿元。与此同时,我局还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招商引资,几年来从成都、重庆等地为**市引进资金1000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委、市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三是采取放开经营范围、放宽准入条件、放宽企业集团设立条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形式积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市现有个体工商户20304户,私营企业2355户。四是按照“双向推助、结对帮扶、跟踪管理、全面服务”的模式,切实做好支持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近年来累计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复退军人、两劳人员等从事个体经营8521户,减免各项规费150万元,及时为政府分了忧、为社会减了压、为群众办了实事。五是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一方面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其兴办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开发名牌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提供信息、促进相关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对高科技项目积极参与论证和跟踪服务。如**宏源有限公司系由几个自然人出资购买原乡镇破产企业投资组建的,组建过程中,我局派专人主动介入,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协助办理产权过户,开辟登记绿色通道,很快完成了企业设立。该公司通过不断开发研究对原传统的炼钢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开发研制了先进的炼钢配置,使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较过去有了大的提高,其主要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去年该公司上交税收达百万元以上,成为**地方经济的骨干企业。目前,全市

第五篇:我市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战略实践与思考

我市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

战略实践与思考

铜仁市地处贵州东大门和大西南与中部、东部地区的连

接地带,东与湖南相连,北与重庆市毗邻,是贵州东部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面向东部发达地区开放的前沿。目前铜仁市已基本形成了以玉铜高等级公路、320国道、渝怀铁路、湘黔铁路和大兴机场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大兴至玉屏高速公路、威吉铁路、渝怀铁路复线、湖南至贵阳客运专线和大兴机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铜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构建城市经济圈和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现代物流、旅游业及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怎样去抓住有利的条件?

怎样去利用有利的条件?怎样去发展?怎样去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铜仁上下明确了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那么我们要怎样去稳定持续的发展“工业化”?怎样去做好做强“城镇化带动”呢?怎样去利用我们的优势力量来结合二者?很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一一向我们

提出,对此,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切实认识“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强市”指一个地区从三次产业对比来看,工业基- 1 -

础很好,工业产值占GDP比例最高,就业人数最多,对本市的经济发展贡献最大,是本地区内部三次产业之间的比较。铜仁市目前已结合实际条件,统一规划在川硐镇开工建设起大兴工业园区,目前前期场平等基础工作等已基本完善。那么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应该是继续完善基础工作,合理的划分区域,在吸收和建立起新型工业时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争创发展优势,要切实吸收一些好的企业,有资产的企业,做强做大,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要着力实施产业集团化发展计划、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大企业大集团倍增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在提升工业综合实力上实现突破,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首先我们就要做到提高园区基础建设、产业集聚、运营发展等三项水平,各级各部门要着力在提升服务工业发展的能力水平上实现突破,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做到这些,好的企业才入驻铜仁大兴工业园区,才会落地生根直至发芽成长,才会给铜仁市的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血液。

二、正确对待“城镇化带动”战略

“城镇化带动”战略,是指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

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进城进镇、城乡一体化发展。

既然要带动,首先我们要做到一是突出特色推进城镇

化,积极探索山区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二是推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逐步形成城区以三产为主、工业园区以二产为主、郊区以特色农业为主的城镇产业由内向外、合理布局的新格局;三是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变市民相结合。以我市川硐镇为实例,目前工业园区前期征地拆迁等场平工作已结束,教育园区、安置区的征地拆迁场平工作正在开展,群众因为发展突然得到数额较大的补偿,在发展范围内的家庭基本上都拥有了私家车,也都在开拓思维谋求发展,人民群众的思维不在是停留在男耕女织的时代,他们在跟着时代的步伐走,那么我们政府部门现在需要的就是切实加强城镇的统一规划、加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解决物质需求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要引导人民群众解放思维,才能更好更快的实施城镇化建设。

三、贯穿利用“风险评估先行”经验

我市在大兴工业园区在自前期工作开始就探索总结出了“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一套经验,破解了征地拆迁难题。该项目涉及我市川硐镇、滑石乡7个村、30个村民组、2365户(需拆迁387户)、9695人的实际利益,没有发生越级上访,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较好地防范和化解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稳定风险,实现了重点工程建设与社会稳定工作统筹推进,该经验在全国得到的了总结和推广,那么在今后的市内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以及包括在城镇一体化、工业化发展起来后依然要保持着风险评估先行的

工作方法,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够真正的保障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

四、有机的将“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结合起来 “工业化”必然会带动“城镇化”,那么“城镇化”必然也会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们要切实的结合好二者,才能做到更好更快的搞好经济建设。一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大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就很好的诠释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的过程要有选择性的,要时刻关注是否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一大批新型工业的进驻,必然会带动园区周边的城镇化建设,那么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做的是怎样去改善园区及园区周边的环境,促进园区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形成一个共同体,互相促进发展。二是抓好城镇的规划和定位工作,统筹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城镇规划和工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举足轻重。要充分发挥铜仁市的旅游支柱产业的优势,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提高产业集聚度,通过产业支撑聚集人气,拓展城镇空间,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城镇,做好城镇和工业化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和工业园区,留足空间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立足自身的能源、交通和区位优势,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推进工业化与社会就业良性互动,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

体化,助推新型化工业大发展,同时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打造城镇亮点,建设现代文明城市。

总之,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相互孤立、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适度超前的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并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只有积极利用通道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思路,才能让铜仁市的经济建设的步伐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

第六篇: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

高举大旗 合力强工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开放型经济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2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开放型经济大会,是开春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个专题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扩大有效投资大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刚才,大会通报表彰了2013年度十大功勋工业企业、十大工业企业优秀经营者等先进单位和个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春江街道、海正药业、江丰钢业、美科斯叉车等5家单位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目标明确、举措扎实,体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黄海峰市长代表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既肯定了成绩,也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并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了可喜的局面,主要体现在:

一是氛围更浓了。各级各部门对于工业强市建设的认识高度统一,发展工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广大企业家投资创业的热情很高,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工业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去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233.8亿元,自营出口12.06亿美元,增幅均处于杭州市各区、县(市)前列,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二是后劲更足了。去年完成工业性投资122.4亿元,增幅达到了18%,创历史新高。全市规上企业达到683家,6家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金固股份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杭州市考评一等奖,合同利用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增长31%和7%,民资、港澳台商投资达到2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3%。

三是平台更优了。以创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制定出台了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理顺了银湖新区、东洲新区、场口新区、新登新区、江南新区、金桥园区等产业平台管理体制,推动了开发区整合提升,创新发展。

四是服务更好了。加大工业和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兑现力度,共兑现企业扶持资金7.75亿元,其中为企业减轻负担4.1亿元,累计使用应急转贷资

金16.2亿元。出台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十五条”,中介平均服务时间缩短到12天,提速6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是信心更强了。在高举“工业兴市”大旗的征程中,全市上下信心坚定、步伐坚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攻坚行动,成效明显,特别是打好了“清水治污”、“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的“组合拳”,造纸等传统产业整治提升进展顺利,富春江干流常年保持二类水质。工业结构优化更趋合理,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达到243.9亿元,成为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广大企业家和职工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奋战在工业战线的广大企业家和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在黄海峰市长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我主要围绕“工业大旗怎么举、学赶余杭怎么赶、优化环境怎么优”三个问题,再讲三点意见:

一、工业大旗怎么举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拥护和支

持,尤其是广大企业家,对这一决策部署交口称赞。县域经济发展,工业是基础,产业是支撑。“工业兴市”的大旗举起来容易,但要一直举高、举远,还需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工业兴市”大旗能否举好,我认为有两个评价标准:

一是对企业家的敬重。对企业家敬重,就是向发展致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靠企业家来完成,因为他们对市场信息有一种天然的把握能力、辨识能力和掌控能力。富阳有一支非常好的企业家队伍,他们以自己企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为富阳工业强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比如,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十年磨一剑”,十年来,他坚持做光纤技术的研发、生产,一如既往地走创新之路,最终确立了富通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重要地位。比如,杭州富生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葛明经常说“做企业我就是喜欢”,这句话很直白,“喜欢”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讲到了要害,你只有喜欢才会去用心做一件事,只有用心才会每天充满激情。比如,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忠平说起过:

“我一走进企业车间,看到这么多员工,就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我必须把企业继续做下去”,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责任。海正药业(杭州)公司董事长白骅始终坚持“要做中国一流的制药企业”。当时辉瑞公司在中国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但与海正几次接触下来后,最终被海正的信念所折服。双方合资以后,强强联手,增长非常快。浙江正大控股集团董事长羊少剑经常说“造纸业不是夕阳产业,我要继续做下去”,他的信念很好地应验了“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这句话。金富春丝绸公司董事长周文峰的口号是“让生活更富有弹性”,他做的产品虽小,但实现了“实业报国”的理想。富春江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庆炎说“创业永无止境”,企业越发展,规模越大越停不下来,最后,企业就是一个公众的、社会的企业,坚持企业发展就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浙江申能固废环保再生公司董事长叶标坚持“变废为宝,才是我的本事”,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生命。富阳拥有一大批热衷于工业经济且富有激情、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二是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就是向我们的未来致敬。在目前发展阶段,如果我们再放任环境污染,再对环境危害置若罔闻,“工业兴市”大旗就举不了多久。因为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一个普通百姓,都有共同的需求: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明媚的阳光,吃到放心的食品。但是这些最基本的需求,目前也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比如,蔓延全国各地的雾霾,也影响了富阳这座山水城市,导致优良天气由过去的一年316天减少到去年的200多天。还有水,去年我们开展了“清水治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富春江干流保持了Ⅱ类水质,比原来要好得多。但是去年年底钱塘江出现了“自来水异味”问题,富阳的自来水也不能“幸免”。最后查到了污染的源头是位于兰江附近的一家化工企业。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生态环境保持敬畏,不能吃“子孙饭”。

下面,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工业兴市”大旗的四大基本元素。

首先,旗帜的“颜色”是绿色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但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我们要的是绿色GDP。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理念,努力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优化生产力布局、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结合起来,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今后富阳的工业发展要有一道门槛,要把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排除到门槛之外。此外,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的产品也都要体现“绿色”。

其次,旗帜的“型号”是升级版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富阳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责无旁贷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工业仍然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转型怎么转,企业家比我更清楚,那就是“能耗要下来、排放要下来、污染要下来、贡献要上去”。因此,要继续推进造纸等传统产业的整治提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大“兼并重组”和“腾笼换鸟”,力争到2015年全市造纸企业控制在80家左右,把江南新区打造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清洁生产示范区。要大力招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只有19.8%,有引领性作用的大项目也不多。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投资增幅底线是12%,奋斗目标是15%,如

果没有几个大项目支撑,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下一步,我们要把招引和培育的重点放在大项目、好项目上,并有所突破。

第三,旗帜的“质地”是集约的。富阳目前工业的亩均产出在五县(市)排名倒数,这说明富阳工业的亩均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能耗方面,我市造纸、铜加工两大传统主导产业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主,用水、用地、用能等生产成本都非常高。去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全部完成了减排任务,但工业增长已接近资源环境约束的边界。下一步,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土地利用方面,要强化优地优用导向,完善节约集约使用机制,转变工业用地交易方式。要强化“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导向,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

第四,旗帜的“成色”是创新的。关于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创新就是要素和条件的重新组合。”说到底,创新也并不是很难的事,难的是要建立跟创新相配套的制度,关键是我们要

克服路径依赖。比如说回家,老是走同一条路,时间长了就习惯于走这条路,如果哪天换条路走走,可能会发现捷径。比如说开会,开会有作报告者、听众等这些不变要素,但如果把作报告者和听众的位置做一个调换,那就是创新。在耶鲁大学,学生坐在高的位置上,老师的位置在底下,学生任何时间都可以质疑老师的讲课;在哈佛大学,老师在中间的,学生的课桌却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可以改变每个人听课的角度。现在,“电商换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位于我市新登的从事玩具生产的环宇集团,前几年创新“销售模式”,依托跨境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玩具卖到了世界各地,利润率和订单都实现了翻倍增长。比如余杭的“老板电器”,受金融危机影响,尝试在网上销售油烟机,不到一年的时间,网上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个亿。目前余杭的家纺协会也在邀请电商给家纺企业做“电商换市”的营销模式。所以,富阳的企业要积极创新,以企业创新主体推动转型升级。

二、学赶余杭怎么赶

在“工业兴市”战略实施上,我们提出了工业“学萧山、赶余杭、建强市”的目标,全市上下合心合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富阳与余杭规上

工业销售产值的差距缩小到了201.4亿元,已经非常接近。于是,很多人会问:富阳工业“赶余杭”,什么时候赶得上?其实,我们提“学萧山、赶余杭”主要是体现一种追求,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杆。“赶余杭”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追赶的过程,因为跟着强者跑,我们会跑得更快。这就是“赶余杭”的真谛。大家不要纠结于什么时候能赶上余杭,而要把关注点放在赶的过程当中我们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有了新进展、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对于“赶余杭”,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念上要赶。富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宽裕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近8万亩的低丘缓坡,成为富阳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正转化为吸引高端人才、新兴产业、项目资金的一大“磁场”。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赶余杭”,而牺牲生态环境,盲目去拼资源、土地、规模等生产要素。富阳的发展,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后劲上要赶。我们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举措,抓项目促投入,抓招商促增量,不断增强富阳发展的后劲。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项目就没有增量。我们只有保持较大的产业投资、较高的有效投入、较快的项目推进,才能在工业上赶超余杭。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工业投资增幅的底线是12%,力争达到15%,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但我们必须给自己加压,合力攻坚。一方面,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投入,不断扩大投资、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服务保障,以开展“项目推进竞赛年”活动为抓手,强势推进征地拆迁,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服务效能,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扩大投入、提升增量,招商引资是关键。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招商引资是生命线”的要求,以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为抓手,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要做到:心中有位子。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突出招商责任。市四套班子领导要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一对一”联系招引大项目;各产业平台、乡镇(街道)的“一把手”要强化招商“第一责任人”意识,对

重大项目做到亲自招商、亲自谈判,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作有路子。要继续开展敲门招商、产业招商,突出“工业大平台”招商,围绕“十百千亿”目标,紧盯浙商、央企、外资,着力引进一批投资10亿、20亿甚至50亿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突出“以民引外”,比如,海正辉瑞就是一个典型,去年海正辉瑞上缴富阳各项税收2亿多元,对我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考核有票子。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的考核与年度综合考评结合起来,招商工作做得好的要奖励,充分发挥好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作用。

三是总量上要赶。我们把眼光放宽到2003年-2013年十年时间,来比较富阳和余杭主要经济数据:规上工业销售总量上,2003-2013年富阳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8.2%,比余杭高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总量上,2003-2013年富阳的工业投资总量比余杭少66.5亿元,但每年的差距在缩小,2013年两地相差仅8.4亿元。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富阳工业的发展速度要略快于余杭,如果未来几年我们继续保持这个速度优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性投资赶上余杭就不会太久。

四是质量上要赶。工业销售产值增幅快激发了我们“赶余杭”的积极性,但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质量上的赶超。目前我市造纸、铜加工两大传统主导产业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主,水耗、用地、用能指标和生产成本都非常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余杭的2.9倍,说明工业发展的质量上还不如余杭。此外,富阳的新产品产值增幅、新产品产值率、工业增加值增幅、上市企业数量等方面,跟余杭比都还存在差距。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任重道远,关键是抓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要着力提升造纸、铜加工、光通信三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实现富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是潜力上要赶。尽管工业数据上,富阳与余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有体制的优势、空间的优势、活力的优势,“赶余杭”的潜力非常大。体制上的优势。杭州市积极推进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富阳即将迎来“撤市设区”,这是实现富阳由“郊县”向“城区”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也是富阳最大的发展潜力,标志着我们与余杭站在同一发展

平台上。我们要在观念、规划、交通、产业、功能、文化等各方面,努力实现与杭州主城区无缝对接,将发展潜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跨越发展。空间上的优势。虽然余杭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是他们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富阳地域面积大、人口相对少,产业发展的土地储备空间仍很大,像新登新区、场口新区,拥有数千亩的平台空间。活力上的优势。富阳是我省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套比较灵活的体制机制,拥有一批充满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经济发展始终充满了活力,这也是下一步“赶余杭”的潜力。

三、优化环境怎么优

推进富阳工业强市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是创造一个良好的、优化的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落实责任、优化环境,再兴工业强市热潮。

首先,政务环境优。要通过政府的自身改革,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当务之急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权力清单制度试点工作。通过清权厘权、减权简权、确权制

权,把一些不合时合需的、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抵触的权力从政府的权力清单上清除出去。对企业家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政府的审批事项削减了多少,项目的审批时间压缩了多少。今年,省政府在富阳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试点,经过前段时间的清理,目前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权力从原始的7800多项减少到常用的1790项。经过专家审核,最后要减少到1500项左右,并全部向社会公开,全程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清单之外政府不再有权力。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方面富阳也走在全省前面。比如,规范中介服务,加强监管和部门捆绑考核,设立中介服务超市。下一步,我们还要实施负面清单以外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总之,要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两张清单”,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真正做到审批速度最快、审批服务最优。

其次,平台建设优。富阳已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各大产业平台为支撑、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产业平台格局,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产业平台建设关键不在于空间大小,而在于里面装了什么,有没有形成产业特色,有没有产生集聚效

应。过去,我们各个产业平台普遍存在特色缺乏、集聚不够、主体重叠等问题。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银湖新区、东洲新区、场口新区、新登新区等产业集聚平台的功能定位。比如,银湖新区要依托区位优势,做好对接未来科技城的文章,重点引进智慧技术、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创新孵化等2.5产业。东洲新区要做好承接杭州产业转移的文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通过低效土地二次开发试点,腾笼换鸟、引资扩产,为承接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下一步,要加快理顺政府投融资平台、新区指挥部和产业平台所在乡镇(街道)的管理职责,完善产业平台与所在乡镇(街道)绩效考核捆绑机制,健全各新区建设指挥部内部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集中力量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各乡镇(街道)的工业功能区,要进一步拉高标杆,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提升等工作,不断提高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第三,政策扶持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发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杠杆作用,引导更多

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去年,我们兑现企业扶持资金达到7.7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的总量是到位的,但扶持方式还显得比较粗放。今年,市政府要认真研究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问题,加快专项资金改革,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更多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四,生态环境优。富阳地处钱塘江上游、杭州的水源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肩负保护生态环境的特殊使命。因此,我们要主动把产业更新、环境治理和“美丽富阳”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大气污染治理、“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三江两岸”治理等环境整治“组合拳”,让富阳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五水共治”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市已作出全面部署,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参与到“治水”中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五,工作合力优。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壮大开放型经济,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市四套班子领导要根据分工,主动深入联系乡镇

(街道)和重大项目,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市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协调小组要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统筹推进规划管理、任务分解、项目推进、督查考评等工作,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市级部门要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势,找准定位,提高服务,真正做到围绕企业多服务、少检查,多帮扶、少干扰。各乡镇(街道)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工作,为项目推进扫除障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今年是工业“学萧山、赶余杭、建强市”的攻坚之年,也是建设“美丽富阳”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坚定目标、迎难而上,按照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和建设“工业强市”要求,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再兴“工业强市”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坚实的产业基础!

上一篇:工会工作思路下一篇:工程安全履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