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备库工作总结

2022-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粮食储备库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粮食储备库工作总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切实加强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国粮发〔2018〕99号)、《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国粮粮〔2020〕107号)等文件精神,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严格落实国家收储政策,确保夏季粮油收购工作顺利进行,现就加强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今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夏季粮油收购市场监管,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對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及相关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收购形势,统筹疫情防控和夏季粮油收购,突出抓好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两方面的监管,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开展,把各项监管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对收储矛盾突出的地区,要提早分析研判今年夏季粮油收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评估监管工作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抓紧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各类问题隐患消除在基层和收储现场。

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及《关于切实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出库监管的意见》(国粮发〔2018〕264号)要求,严格落实具体收储企业的直接责任、中储粮集团公司的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地方行政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将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收购监管重点

各地各单位要根据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市场新形势、新要求,调整监管工作重心,紧紧围绕不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卖粮难”及“打白条”等问题的底线,针对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收购监管方案,进一步强化对收储库点定点、收购、质量验收等各环节监管。具体监管内容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加强2019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的通知》(国粮执法〔2019〕179号)执行;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市场化粮食收购监管。顺应改革趋势,依法依规加大对粮食收购市场秩序的监督检查,为各类市场化主体入市收购创造良好条件。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重点对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监督指导粮食收储企业严格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标准上榜、价格上墙、样品上台,在收购场所显著位置公布粮食收购政策信息和12325粮食监管热线宣传海报,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满足售粮农民需要,让农民交“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严肃查处缺斤少两、坑农害农、拖欠农民售粮款、设置障碍造成农民售粮不畅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统筹加强政策性粮食收购定点监管。重点督促和指导中储粮各相关分公司,根据农民售粮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标准前提下,兼顾产量和运距等因素,合理布设收购网点,坚决防止出现最低收购价粮收储库点区域性空白;按照“谁定点、谁监管,谁验收、谁负责”的责权对等一致原则,进一步强化监管,分清责任,确保政策性粮食定点、收购管理、案件核查、监督检查不出现监管真空。

(三)加强租赁社会仓容收储政策性粮食活动的监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租赁社会粮食仓储设施收储国家政策性粮食的指导意见(试行)》(国粮检〔2016〕106号)要求,督促有关单位按照“谁租仓、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租赁社会仓容收储政策性粮食的管理。同时,将租赁库点收购、储存情况作为重点,监督检查库存数量、质量状况以及租赁合同、安全生产协议、粮权公证证明等,排查企业涉诉涉案、涉粮债务纠纷等风险。要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以租赁之名推卸管理责任等执行政策不规范行为,与租赁库点是否存在经济纠纷隐患,影响政策性粮食储存安全等问题,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储粮安全。

(四)加强简易设施储粮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督促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对拟用简易储粮设施的安全性和储粮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做到风险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排除。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整改,存在重大隐患或危害储粮安全的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确保储粮、车辆、设备和人员安全。要督促指导企业在收储期间,严格落实《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及“一规定两守则”等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落实各项储粮技术措施,针对简易设施的特点切实做好防汛、防火、防鼠雀、防虫霉等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粮食储存和安全生产事故,切实做到粮安、库安、人安。

(五)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督促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库点)配齐检、化验仪器等设备,尽早培训业务人员,准确执行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和质价政策。严格做好收购入库验质定等工作,既要防止收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又要避免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还要加强对小麦真菌毒素、稻谷重金属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验把关,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国家政策性库存。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入库档案管理制度,如实记录每批次入库粮食质量情况。完善粮食入库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国粮发〔2018〕99号文件有关最低收购价粮食验收检验和不达标粮食处置的规定,重点加强质量验收。验收结束后,国家有关部门将选择部分重点地区、企业适时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入库质量抽验复核。具体工作,另行安排。

三、落实工作要求,切实履职尽责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监管合力。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要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收购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督导检查,做到辖区内参与收购企业全覆盖,深入收购一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夏季粮油收购有序开展。根据工作需要,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协调监管机制,消除监管盲区,实现监管全覆盖,形成监管合力。

(二)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通过主流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收购政策,将有关政策解读到位,引导企业主动遵规守纪,引导种粮农民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高度关注社会舆情,认真对待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的涉粮案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夏粮收购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三)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问题整改。在收购期间,各地要创新监管方式,对辖区内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对问题易发多发地区和企业进行重点监管。运用粮食行业“双随机”抽查应用平台开展检查,规范对定点、收购、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做到检查信息全过程留痕。对12325粮食监管热线转办和本级接收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要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核查处置。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分大小一律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查实的問题要严惩不贷,严肃问责;对重大问题立案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

(四)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月报制度。各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要及时上报夏季粮油收购监管方案,同时建立收购监管月报制度。收购期间,每月底前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上报收购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监管中发现的潜在性苗头性问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情况、案件举报核查情况、采取的监管措施、政策建议等,涉及收购监管的重大事项和突发事件要及时上报。各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在收购结束后,要全面总结2020年监管工作,并书面报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各地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和中储粮集团公司粮食收储政策执行情况,分别纳入当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范围、中央储备粮棉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年度考核范围。

夏季粮油收购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派出工作组,深入到粮食主产区开展督导检查,指导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确保收购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青岛市、厦门市海洋发展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的“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着力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行动(以下简称“能力提升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能力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中办、国办专门印发指导意见对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最近国办又印发了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作出具体安排。目前,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省级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改革加快推进,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全面履行农业行政执法职责任务相比,各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少数地方对改革工作重视不够,对改革要求理解有偏差,队伍整合不到位、职能整合不准确;一些地方仅完成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挂牌工作,“三定”规定尚未印发,人员划转尚未到位;基层普遍存在执法经费不足、装备条件保障不足;大量新进执法人员为非法律专业或改革前未从事过执法工作,不敢、不会、不愿执法办案。实施能力提升行动,对全面准确落实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确保农业农村领域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农业农村部门法定职责全面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能力提升行动的目标要求

实施能力提升行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实施能力提升行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要聚焦执法办案主业,全面履行执法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够强、执法办案水平不够高、执法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执法条件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加快补齐办案短板、筑牢制度基础、强化条件保障。

通过实施能力提升行动,经过3-5年努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含相对独立设置的渔政执法队伍,下同)实现执法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执法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执法保障措施基本落实,执法办案能力明显增强,为农业农村农民保驾护航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

三、全面完成能力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

(一)整合队伍,完善执法体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整合执法队伍和执法职能,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市、县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基本完成挂牌,2020年底前全部印发“三定”规定,由其集中行使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以农业农村部门的名义统一执法。按照执法力量与执法职能、执法任务相适应的要求合理确定机构编制,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及时划转现有执法人员,保持队伍稳定,坚决防止因改革出现执法“空档期”。厘清省市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职责分工和执法重点,明确执法责任。

(二)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贯彻落实国办函〔2020〕3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行政执法案例指导、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以及行政执法评价和考核监督等制度。全面落实农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办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制定行政执法工作规程和操作手册。严格执行农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内部、层级和外部监督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或插手具体案件查处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责任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落实政策,保障执法条件。贯彻中办、国办指导意见要求,强化执法保障,建立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运行经费、执法装备建设经费、罚没有毒有害及其他物品处置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满足执法工作需要,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落实国办发〔2018〕118号文件关于保障经费投入的有关要求,推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尽快制定本地农业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装备配备规划、设施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保执法装备配备到位。充分利用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等执法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

(四)加大培训,提升执法水平。制定执法人员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在编在岗执法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新进执法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省、市两级执法培训覆盖面分别不低于本行政区域执法人员总数的10%和50%,把培训考试情况作为执法证件核发的基本条件,使执法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开展执法技能竞赛、“执法标兵”评选、执法大比武活动,加快提升办案能力,培养执法能手。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创建活动,对命名的窗口和单位进行跟踪监测和动态管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

(五)强化办案,加大执法力度。把执法办案成效作为衡量改革成果和执法工作的主要标准,探索建立执法办案成效指标评价体系。坚持有案必查、查必见效,省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要对重大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及时公布有影响力、有震慑力的典型案例,发布农业行政执法优秀案卷和文书。在抓好日常执法工作的同时,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动植物卫生、渔业(长江禁捕)等领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农业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协查配合、案件移交移送。以省级为单位探索抽调执法骨干组建执法办案指导小组,协助指导实地办案,发挥传帮带作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决防止有案不移、以罚代刑。

(六)加强党建,铸就执法之魂。建立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党组织,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党建与执法工作互融互促,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到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建铸魂补钙、强身健体重要作用,为执法工作提供政治思想和纪律作风保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坚持正风肃纪,奋力担当作为,严抓政风行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四、切实强化能力提升行动的措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把能力提升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思路、重点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能力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统筹推进。坚持上下聯动、相互配合,将能力提升行动的目标和内容渗透到本地区本部门深化执法改革、完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执法办案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常抓不懈。

(三)加强创新实践。拓展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执法体制机制和执法模式。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执法机制和执法方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将能力提升行动引向深入。

(四)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地实施能力提升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采用多种方式,深入报道实施能力提升行动的丰富实践、先进典型,引导各地互学互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一、工作目标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稳定农民工工作岗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贫困劳动力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面向广大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广覆盖和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至2021年,每年培训农民工700万人次以上,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推动农民工稳岗就业和返乡创业,改善农民工就业结构,将农民工培育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二、对象范围

在岗农民工、城镇待岗和失业农民工、农村新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

三、实施和参与主体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四、工作内容

(一)以企业为主,组织开展在岗和待岗农民工以工代训,实现以训稳岗。支持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面向新吸纳农民工开展以工代训。对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农民工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根据吸纳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支持困难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待岗农民工开展以工代训、以训稳岗的,根据组织以工代训人数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可将以工代训补贴范围扩展到各类企业。以上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受理期限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中的农民工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政策执行期限按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执行。

(二)以输入地为主,组织转岗和失业农民工开展定向定岗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输入地可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农民工就业意愿,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定岗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提升转岗和失业农民工技能,支撑当地产业发展。要注重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大力开展建筑、机械、维修、家政、养老、餐饮、保安、物流等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汽车代驾员等新职业新业态培训。

(三)以输出地为主,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公益岗位需求,重点围绕县域内生产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乡土产业、休闲旅游业、餐饮业等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职业转换和再就业能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根据区域经济和人文特点,结合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鼓励准备创业和创业初期的农民工参加创办企业、创业实训、经营管理等课程培训,提升项目选择、市场评估、资金预测、创业计划等能力,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对新生代返乡创业农民工,积极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领域创业培训,促进提高创业质量和层次。加大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健全创业培训与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农民工参加培训。各地要把农民工促就业、扩就业和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督促指导行业、企业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各类培训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广大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培训。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劳务派遣公司以及劳务中介机构组织新招用农民工、待岗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

(二)加大培训供给,提高培训质量。各级人社部门要对接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和农民工需求,及时发布培训项目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种类方式以及就业信息等,方便农民工培训和就业。针对农民工特点,支持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载体,积极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三)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农民工免费培训政策、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生活费补贴政策和企业以工代训政策。对同一职业(工种)同一技能等级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参训人员,给予技能鉴定补贴。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农民工培训数量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月对账统计范围。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两部门《加快白色污染治理 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进一步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疏堵并举、禁限结合、以禁促省、有序推进”的思路,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分区域分品种分阶段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销售和使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可循环易回收的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有效治理白色污染,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

(二)基本原则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选择基础条件好、具有代表性的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塑料制品禁限管控模式,逐步推广到各市县。

分类管控,分级实施。以量大面广、群众关注、易于替代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递塑料包装袋为禁限重点,分类提出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各市县、各领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实施路径。

多元参与,社会共治。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执法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构建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

(三)工作目标

2020年底前,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市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体系,城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022年底前,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可循环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初具规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得到较大提升。

2025年底前,全省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幅减少,可循环可降解的替代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源头管控

1.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厚度低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2.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不可降解塑料袋。堅持节约优先,倡导消费者减少塑料袋使用。鼓励大型超市、商场等采取积分有奖兑换等方式,加快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鼓励消费者自带购物袋。推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引导集贸市场等市场主体采取集中购销等模式规范塑料袋购销体系,逐步取消市场内个体商户向消费者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行为。到2020年底,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市城市建成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面提供可降解购物袋、纸袋、布袋等产品。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城市建成区和县城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建成区范围外的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一次性塑料餐具。支持大型外卖平台将一次性餐具减量和替代情况作为平台入驻商户的审核条件,鼓励餐饮单位、大型外卖平台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并增加“无需餐具”、“使用可降解餐具”服务,通过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全部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到2020年底,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市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快递塑料包装。鼓励发展绿色物流,开展包装标准化、减量化行动。支持电商平台设立绿色包装商品专区,通过搜索排序、流量分配等引导商户入驻,通过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绿色消费。鼓励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回收由外省流入的不可降解快递包装袋。到2022年底,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市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省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农用地膜。禁止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结合农艺措施鼓励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地膜。

(二)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

1.加快培育替代产业。支持企业攻关聚乳酸(PLA)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完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降低应用成本。推进国家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提质转型发展,培育一批替代产品骨干生产企业。支持建设可降解替代材料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可降解替代材料制品检测机制。建设一批补链和扩能项目,力争3年内可降解替代材料产能增长到10万吨以上。

2.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制品,不得违规添加对人体、环境有害的化学添加剂。推行绿色设计,提升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塑料制品企业转型提质发展。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3.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要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发布执行情况。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等为重点,推动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采用股权合作、共同注资等方式,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

(三)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1.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清运。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在写字楼、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增加投放设施,提高清运频次。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

2.推进资源化能源化利用。鼓励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企业和项目入驻静脉产业园,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鼓励可降解替代产品供应商建立逆向回收体系,推动可降解替代材料循环化、资源化利用。推进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加强垃圾焚烧发电等企业的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3.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工作,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沿线、坑塘沟渠等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导致的塑料污染问题。开展江河湖泊、港湾塑料垃圾清理行动。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

(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加强舆论宣传。开展“治理白色污染 保护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常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有奖竞答等活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品,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各地要加强限塑政策和要求的宣传引导,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组织为期不少于2个月的集中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鼓励公共机构带头。在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大型国企等公共機构,机场、高铁、图书馆、博物馆、主要旅游区等公共场所,以及政府相关单位主办的大型会议、会展等活动禁止提供、销售和使用列入塑料制品禁限名录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制品。鼓励公共机构内部办公场所、会议室接待统一使用瓷杯或玻璃杯。

3.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全省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讲座、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牢生态责任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4.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绿色生活 最美家庭”主题系列活动,开设“绿色讲堂”,倡导“拎起菜篮子、提起布袋子”,鼓励家庭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重复使用购物袋、减少瓶装水消费量等,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选树一批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绿色家庭典型。

(五)加强政策支持

1.健全法规制度和标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修订《河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增加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非标地膜等产品的有关条款和内容,明确白色污染行为处罚标准。适时更新发布塑料制品禁限目录。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加快推广实施全降解塑料袋、餐具、农用地膜、快递包装袋、电商包装等终端制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制定可降解材料制品企业标准。完善全降解材料产品标识制度。

2.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好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符合标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开展新型绿色供应链建设、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试点示范。支持专业化回收设施投放,消除设施进居民社区、地铁站、车站和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障碍。严格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支持可降解材料和制品生产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税收减免、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废旧资源再生加工企业按规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3.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利用中央和省级节能减排等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塑料替代产品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开展银企供需对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荐一批前期基础良好、工艺技术先进、生态环境友好的新材料、新产品项目,鼓励各地探索采取贷款贴息、融资奖励等政策,努力调动银行积极性,扩大绿色信贷投放。鼓励和引导绿色产业基金、各类投资基金投向塑料替代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

(六)强化执法监督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虚标、伪标等行为。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整治。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关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应当及时将相关线索移交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其依法立案查处。对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并通过公开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依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厅际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组织、調度、协调相关工作,重大情况和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加强对白色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问题纳入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考核和问责。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细化政策举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分步有序推进。各地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给予适当政策过渡期,确保禁限塑工作顺利推进。

引导使用期。各地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要组织好替代产品货源供应,同步向市场提供塑料替代制品。要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违规生产、销售、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

依规惩处期。实施禁限塑后,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坚决依法打击违规生产、销售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行为。

(三)保障工作经费。按分级保障原则,由省、市、县财政分别予以保障。各级有关部门工作经费分别纳入本部门预算。

第2篇:粮食储备库物流平台的架构设计

摘 要:粮食储备库物流平台依据中转市场部、营销中心的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本文详细说明了粮食储备库物流平台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设计。

关键词:业务架构;逻辑架构

粮食储备库物流平台主要依据中转市场部、营销中心的业务流程,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在主要的作业和管理环节采用计算机或手持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纸质单据和表格,达到中转市场部、营销中心的相关流程在站区、仓房进、出、保存货物的电子化。

项目将采用PC终端和手持终端(适合于月台/仓房等现场作业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基看来从而完成相关业务处理,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架构设计。

1 业务架构

项目对应业务系统的总体业务架构,业务架构包括组织体系、核心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业务架构的分析,推导出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根据业主的需求分析,总结出客户的业务需求架构如图1:

本系统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人员主要分为5类人员:决策者、管理者、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终端用户。

管理者是政策的执行人员,要实时根据业务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为决策者决策方向提供有力的依据。

业务人员是最直接使用系统的人,通过对系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相应的问题;通过对各个模块功能的使用,保证业务的正常经营。

终端用户指可以直接利用电脑或手持终端,实现自助式服务的用户。

2 技术架构

从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出发,特别考虑到系统的高性能需求和灵活性、扩展性需求,通过对系统进行总体特性分析,结合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作为指导,描述了系统的整体技术架构。根据项目需求分析及系统的设计原则对系统架构设计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整体上要考虑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的原则,同时还要兼顾系统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此,采用相应的技术路线:采用统一的数据管理,采用多层多阶的系统架构设计,采用标准和开放的架构,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采用基于组件的技术,支持手持终端和无线宽带网络。

2.1 逻辑架构,系统按照业务逻辑划分为四层:表现层、接入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如图2所示:

(1)表现层。表现层的应用程序与服务端的应用程序是相对独立的。表现层只负责发送服务请求,服务如何实现则完全由业务逻辑层负责。

(2)接入层。接入层为最终客户提供统一的客户接触、服务平台;同时为其它外围系统和机构提供实时、定时批处理接口。

(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层,是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它接收来自表现层的功能请求,是实现各种业务功能的逻辑实体。逻辑实体在实现上表现为各种功能组件。这些功能组件是对象化的组件模块,可实例化,并通过继承重用;每个对象对外提供服务的接口保持相对独立,利于开发和维护。

(4)数据层。数据层存放并管理各种系统数据。应用系统的最终功能映射为对数据库中表和记录的操作,数据层实现对各种数据库和数据源的访问,并使得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和实现更集中于系统本身的功能。

2.2 技术体系架构,依据以上技术路线与设计原则,结合项目的业务特点,设计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建设粮食储备库物流平台,将初步实现业主中转市场部的主体业务的自动化,从而将目前的手工作业方式转换为自动化作业方式,解放劳动力,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有效利用站区及仓储资源,加快物流中转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道鑫,宋绍云,袁中旺.ExtJS框架在Web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7):2044-2047.

[2]谭怀远.让Oracle跑得更快:Oracle 10g性能分析与优化思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林寒超,张南平.Hibernate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112-113+116.

[4]田珂,谢世波,方马.J2EE数据持久层的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3(29):93-95.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湖北十堰 442000

作者:彭霖 张琳

第3篇:粮食储备轮换机制优化路径浅析

摘要:中国现行的储备粮轮换实际工作中尚存轮换数量大,时间紧;管理方式滞后;补贴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储备粮轮换制度入手,浅析我国储备粮轮换机制优化方向。

关键词:储备粮;轮换;优化

一、粮食储备轮换的原因

1.粮食生产的特殊性

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角度去看粮食,粮食既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又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继而引入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一概念。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与粮食消费的常年性,催生了粮食储备这一概念。粮食储备在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的同时,在维持国内供求平衡、市场价格稳定、抗击突发事件以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蓄水池的作用。

2.粮食自身的生物性

粮食,称之为特殊商品,除了上述所提及的粮食生产受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天气等自然资源因素外,主要体现在粮食的生物性方面。粮食是活的有机体,在储藏过程中其生命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在粮食储藏期间,即使未发生管理措施上的缺失,也会出现陈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其种用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工艺品质的降低。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粮食的生物性特征,在保证国家粮食储备常储常新,杜绝陈化粮的要求下,储备粮轮换工作便应运而生。

二、粮食储备轮换现行机制

我国现行的粮食储备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继而粮食储备轮换便分为中央储备粮轮换和地方储备粮轮换。

1.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明确了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负责实施,轮换数量为储备粮总量的20%-30%。2001年,国家粮食局联合财政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了《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分别对“轮换粮油的品质控制”、“中央儲备粮油轮换审批权限、程序和责任”、“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的主要形式”、“ 轮换的有关财务和统计处理”和“ 轮换资金管理”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具体规定。形成了以中储粮总公司为轮换主体,以粮油品质品种、入库年限为轮换依据,以“常储常新、保质增值、品质良好”为管理目标,按照规定的轮换形式,计划性的进行中央储备粮轮换的储备粮轮换机制。

2.地方储备粮轮换机制

以《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为模板,结合各省份自身特点,纷纷出台了以各省份地区的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文件,如《河北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省级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换的数量粮食一般为储存总量的20%-30% ”,并依据其粮食生产特点规定了具体的储存年限“小麦5年,玉米和稻谷3年”。形成了以地方粮食承储企业为主体,依据地方制定的轮换计划,以竞标、拍卖方式决定轮入轮出价格进行地方储备粮轮换的储备粮轮换机制。

三、粮食储备轮换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储备粮实行的静态化管理方式。在具体轮换过程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轮换数量大,时间紧

中央政府粮食储备规模从经验法角度进行测算约为8000万吨,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要求:“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的轮换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总量的20%至30%,因此由中储粮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数量较大,仅靠分散直属的库点、零星的承储企业完成轮换任务难度大。而《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中第二项第四条规定:“中央储备粮油的轮空期最长不超过4个月”,然而在粮源紧张的情况下往往为完成轮换计划收购粮食导致市场粮价上涨,适得其反,甚至出现“转圈粮”套取国家补贴等恶劣现象。

2.静态的管理方式

无论是中储粮直属库还是其他储备粮承储企业,“收原粮、销原粮”的方式依然是主要的轮换方式,参与粮食市场竞争。但是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轮换经营抗市场风险的机制,在储备粮轮换整体运作能力及市场经营、竞争意识方面表现还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经验,思想不够解放,在实行同品种等量轮换的惯性下,企业一方面受轮空期限制,另一方面缺乏结合市场行情理性操作的权责和意识,造成实现轮换出现亏损。

在实际承储企业进行储粮轮换工作时,企业一方面需要承受陈粮轮出新粮轮入由于质量差异产生的价格差,另一方面需要承担承储企业为保证完成任务,相互压价销售、竞价采购的竞争压力。在轮出轮入的滞空时间限制和不能依据市场进行高抛低购的权责限制下,新粮价格由于国家实行最低保护价和的情况不会因为陈粮是其替代品而价格随之下降,继而承储轮换企业的激烈竞争,会扩大新、陈粮的价格差,挤压了承储企业的轮换效益空间。

3.缺乏储备粮轮换质量控制体系

《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试行)》对粮食不同品种的存储年限明确规定:“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4年;玉米1-2年;豆类1-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2-3年;小麦3-5年;玉米2-3年;豆类1-2年。对储存条件差的取低值,储存条件好的取高值。地下库粮油的储存时间,可根据质量情况酌情延长。”同时也规定了轮换粮品质检测要求和标准:“中央储备粮油轮换前必须经过检测,品质检测按照国家粮食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国粮发[2000]14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然而现行机制中,无论是中央直属库还是地方承储库,均以不同粮食品种的存储年限这一模糊标准进行粮食轮换,没有切实依据所储粮食的品质以及所储粮库的硬件条件划分存储年限,敲定轮换规模,造成轮换费用浪费现象。

4.补贴政策的不完善

(1)缺乏储备粮轮换质量控制体系,因而缺乏真实的的补贴政策。

不同的仓储技术和硬件设施,不同的粮食入库标准,均引起粮食的储存质量以及储存时间的影响。在单纯的依据储粮品质和模糊的储存年限进行轮换的现行前提下,造成低质仓储设施条件和技术所轮出的低质陈粮与高质仓储设施条件和技术轮出的高质陈粮获得相同的份额补贴,最终导致次等品排挤优质品,影响了企业完善自身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粮食储备安全。

(2)轮换费用拨付不及时,影响轮换方式的选择。

承储企业机械的进行“先轮出后轮入”的轮换方式,除了历史的惯性关系以外,还和轮换费用的拨付不及时有关。无论是中储粮直属库还是其他储备粮承储企业,“收原粮、销原粮”的方式依然是主要的轮换方式,参与粮食市场竞争。但是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轮换经营抗市场风险的机制,在储备粮轮换整体运作能力及市场经营、竞争意识方面表现还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经验,思想不够解放,在实行同品种等量轮换的惯性下,企业一方面受轮空期限制,另一方面缺乏结合市场行情理性操作的权责和意识,造成实现轮换出现亏损。

四、 储备粮轮换机制的优化

粮食储备安全是粮食轮换目的,粮食轮换是粮食储备的手段,粮食轮换作为粮食储备安全的手段,具备了一定的行政性、计划性;粮食轮换工作又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一种经营活动,是一种逐利的过程,如何处理好粮食轮换的计划性、行政性与粮食轮换参与市场的灵活性有效协调链接,是对现行储备粮轮换机制优化的关键就此,提出以下三点优化措施:

1.对储备粮轮换实行静、动结合的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的储备粮轮换办法,划分储备粮库存为静态库存和动态库存。例如:小麦的轮换周期一般为3-5年,玉米的轮换周期一般为2-3年,静态库存设立70%-80%,动态库存则为余下20%-30%,轮换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监控静态库存,确保数量和质量真实、良好;企业自主运作动态库存,组织循环轮换。静态库的滞空期仍然保持不变为4个月,动态库的滞空期适当放开,承储企业自行把握轮入轮出的时机和经营的主动权,结合市场行情和库存的品质变化,适时吞吐,自负盈亏。

静、动态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既满足了国家粮食储备安全性的要求,又保证轮换企业的经营效益,激发了轮换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减轻储备粮尤其是中央储备粮集中轮换的压力。动态库的设立,企业根据粮食市场行情进行理性的高抛低售,也起到了及时对粮食市场调控,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

2. 建立真实补贴政策

真实的补贴政策,首先需要建立从轮入到轮出的储粮质量控制体系,并依据储粮品质标准以及仓储设施的硬件标准进行量化划分,与单位补贴进行合理挂钩。严格把控储粮入库质量,针对仓储硬件设施条件以及储粮质量分别补贴。无论中央储粮和地方储粮,粮食储备质量以及仓储设施硬件的检验工作应该由粮食主管部门负责完成。对于企业不得动用的粮食静态库存经检查数量真实,品质达到宜存标准的企业,补贴的拨付参照储粮费用加上年度轮换补贴的标准执行;对于企业可动态管理的库存经检查流量稳定,品质宜存,按静态库补贴标准经行补贴;对检验库存中不宜存量,依据其比例,采取梯度下降的补贴政策;依据承储企业的硬件设施或仓储技术的采用进行标准化衡量,分别作为单位补贴金额的权重标准。

其次企业应当根据自身轮换方式的选择,制定其轮换计划,并向粮食主管部门提交,由粮食主管部门进行检验和监督,核实其调入粮食中作为国家专项储备粮部分的具体储备时长,作為发放真实的时长补贴的依据,保证粮食承储企业的经营效益。

3.整合粮农优势,拓宽轮入轮出渠道,保证经营效益

静动态管理模式的设立,保证了企业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但对于静态库而言,仍存在着严格的滞空期以保证粮食储备安全,如何在此前提下,做好粮食轮入轮出工作,尤其对于中央储备粮而言,数量较大,承储企业如何在粮食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轮换工作时既满足储备的及时性与安全性,又不会影响粮食市场价格,起到调控的反作用。因而提出以下两点:

(1) 拓宽轮入渠道,实施订单农业

一要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直接签订收购合同;二要在农村地区建立完善粮食收购经纪人制度,使经纪人环节发挥中间作用,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环节有效衔接起来;三要充分利用商品和农民自用两种粮源。

(2)拓宽轮出渠道,实现陈粮轮换加工增值

着眼粮食产业链,形成储备库与加工企业优势互补,提升粮食综合效益。新收粮食未经后熟,不宜加工,粮食加工企业可代为收储新粮,从储备库兑换等量的陈粮,从而实现储备粮食轮换增值,创造双赢局面。(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马崇知.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粮食经济.2008(06).

[2]潘小明.浅谈储备粮自主轮换风险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9(06).

[3]张信斌.提高地方储备粮效益的途径[J].中国粮食经济.2007(04).

作者:孙驰

第4篇:粮食储备库工作经验

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创新超越不懈进取

xxxxx位于豫北历史文化名城xxxx市西北郊铁西工业区,紧依京广铁路,107国道自门前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

xxxx成立于1993年,作为中央储备粮代储库,是中储粮总公司xxx分公司的签约单位,担负着国家专项储备粮的储存保管任务。xxxxxxxxxx自成立以来,历经十数年风雨,逐渐发展壮大。目前,xxxxxxxxxx占地10.31公顷,建有各式仓房34栋,仓容11万吨,现存中央专项储备粮65000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文秘部落,储备库上下努力拼博,锐意进取,多年来全体保化人员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认真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企业理念,坚持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大力发展“四无”粮仓,确保了我库存粮数字准确,质量良好,多次受到各项检查组的好评;年年被评为xxx市粮食系统仓储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省、市粮食局评为“一符四无”先进单位。过去的一年,我们全体人员脚踏实地,努力工作,365日风霜砥砺,以创新超越,不懈进取的精神,从仓储设施的改善到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从仓储制度的健全完善到落实创新;从仓储人员有培养,到业务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仓储工作管理体系。使仓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们与各兄弟单位共同商榷,很好地向兄弟单位学习,现在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向大家简要地汇报一下:

一、始终把仓储工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

xxx国储库是一个集购、销、调、存等多种经营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企业。但做好仓储工作是我们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加之我们保管的大都是中央储备粮,我们都知道中央储备粮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无论从仓库的发展,还是承担的责任,仓储工作是我们的立库之本,我们始终把它当作储备库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员工有一种共识:仓储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因此我们无论从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向仓储工作方面倾斜,调动一切力量抓好储粮保管工作。

二、健全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储粮管理

仓储工作重在管,规章健全,措施得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搞好储粮保管工作的关键。

对待仓储管理工作我们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各项仓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储粮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坚持三查即:平时

一、

三、七粮情检查,春夏冬普查和不定期抽查;坚持两会,即每月粮情例会和市局粮情汇报会;在粮情检查上,严格执行统一时间检查、统一规范填写卡片、统一主任进仓检查的“三统一”,并且做到检查项目齐全,记录完整,使仓储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同时我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我库专门成立仓储工作领导小组,来领导协调仓储各项工作。企业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化验科带领化验员分仓包干,对每仓入库粮食质量负责;仓储科带领保管员分仓包干,对每仓粮食的日常安全管理负责。同时,制定相关制度,逐级落实仓储各项责任制,并将经济利益与责任人政治责任、保管责任、化验责任、岗位责任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兑现,责任落实。

三、改善仓储条件,努力为仓储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仓储条件的好坏,是做好仓储工作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对仓储条件进行改善。

首先是我们积极申请农发行建仓贷款,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新型仓房,对已经老化的仓房进行扩建、改建,以适宜对专储粮保管的要求。作为xxxx年国家xxx亿斤粮库扩建项目之一,xxxxxxxxxxx在x4亿斤国家扩建工程的基础上又引资xxxx余万元,新建了15栋高大平房仓,使xxxxxx储备库的仓储能力和储粮条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扩建仓房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储粮技术,各种配套机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也使仓库的储粮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努力实现粮情监测电子化。对于新建的高大平房仓,我们做到一步到位,在建仓成本中单列的粮情电子监测项目,通过委托xxxxxx公司使仓房建设与电子测温设施安装同时进行。对老化的粮情电子监测进行更新,对以前没有安装的仓房进行重新安装,使我库的粮情电子测温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再次是大力推广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对老仓房进行改造,除不具有改造价值的三个苏式仓外,以前不具备通风设施仓房,全部进行了改进,安装了通风设施。通过机械通风设施的安装,也为环流薰蒸在我库的全面推广应用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努力提高仓储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力度提高科学保粮水平是做好仓储工作的智力要求,为此我们严格执行粮情检测手段和储粮技术规范,把科学保粮做为仓储工作的重要一环,加大科学保粮“软、硬”件的投资。

一是我们充分利用空间组织保管员进行责任心教育、业务学习,培养了一批业务熟、技术精、作风硬、善管理仓储保管队伍。

二是努力探索先进储粮设施使用科学方法,积累经验。现在我们库90为先进的高大平房仓。散装粮全部实现了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电子测温。对于这些先进储粮设施,我们努力培养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保管人员。使他们能不断积累,这些设备科学的使用经验。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先进设施的作用。以适应科技储粮发展的要求。

三是下大力气提高仓储化验水平,我们在积极派送化验科员进行学习,接受培训的同时。购置了大量化验仪器,使我库仓储化验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仓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五、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合力,创新超越,无私奉献,努力拼博,是确保仓储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

在我库努力为仓储工作提拱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的同时,仓储保化人员更是以无私奉献、努力拼博的精神,以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他们创新思维,延伸管理,保化人员不再是从粮食入库后才开始管理,而在在粮食入库前己介入粮食质量管理。由入仓的责任保管员对入仓的粮食全部进行重检,不合格的粮食一律不得入仓,从源头上为做好仓储工作打基础。在入粮中,保管员们为确保粮质,总是坚守岗位,在夏天,他们在白天顶着的炎炎烈日,夜晚忍受的蚊叮虫咬;在冬天,在夜晚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手冻肿了,脚冻木了,仍屹立在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对入库的粮食他们做到入一仓,平整一仓,及时安设粮食监测设施,尽量缩短入库粮食监测盲时。为平整粮面,保管们拖着沉重的铁板,在仓内拖了一遍又一遍。走在粮面上,就象走在沼泽地,每走一步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肩膀被子绳勒肿了,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干劲不减,执着依旧。

在粮食入仓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保管员们起早贪黑,忘我工作,每到下雨,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总是义无反顾地去巡查每一栋仓房。全体保化人员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管方针,变被动的“治”为主动的“防”。坚持卫生清洁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虫害孳生的条件。在施药上,把化学防潮技术和其它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互补配合,有效提高了杀虫效果。正是全体保化人员团结一心,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们卫辉国储库2亿斤存粮的安全无事故。一年春、夏、冬三季的安全普查,我们始终保持了“四无”率100。仓储工作一直走在我市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一年来,我们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针都十分重视仓储工作。从软件到硬件都加大对仓储工作的投入力度。从规章健全到科技应用,在仓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仓储科全体人员忘我工作,奋勇拼博,使我们在仓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但这和先进兄弟单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团结奋斗、拼搏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使我们的储粮保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xxxxxxx仓储管理工作的新成就。

第5篇:粮食储备库年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伴随着粮改的阵痛,我库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获得了双丰收。办公室作为企业的综合协调部门、承上启下的中枢机构,紧紧围绕着库内制定的工作计划、目标和中心工作,努力做到让企业满意、让领导满意、让职工满意。现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完善并明确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年初,办公室根据库内经营形式的要求和当前社会大背景的要求,按照县局的有关文件精神,重新修订了库内规章制度,调整了有关工伤、休假、待遇,职工请销假制度,新增了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安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力进行,修订了库内各摊组卫生划分及评比制度,调动和激动了全体职工、干部做好卫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改革。今年月份,我库的回聘工作全面展开,。对上级的改革方案,大家感到有些心灰意冷。全体职工在常人无法想像的艰苦劳动中完成了疫麦熏蒸工作,每一位职工都积极努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局里的改革文件中规定我库回聘指标人,这就意味着将有名职工不能被反聘。库领导班子及时汇报沟通争取指标,极为大家争取好的政策,厌其烦的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及时稳定了大家情绪。办公室的全体同志积极投身改革,协助领导作好其他人员的工作。有的老同志由于各种原因,对转换身份有抵触,电话不接,人员不见。为了把转换身份的工作做细做扎实,我们顶着酷暑,挨家做一些老职工的工作,有时为了送一份通知,连续走访几次。为了及时让他们在通知上签字,有时要在家外等上几个小时。细的工作,带来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及时完成了转换身份的任务。

三、严细认真做好库内的中心工作。今年我库熏蒸疫麦吨,虽然轮换工作不是本职工作,但作为库内的中心工作,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全身投入其中。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我们就以做好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支持疫麦熏蒸工作。?

四、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由于受企业改制,疫麦熏蒸工作的影响,消防培训时间难于落实,工作显得有些滞后。本着堵塞漏洞,完善手续的原则,在硬件上,我们对消防管网进行了了严细认真的检查,对操作不灵活的阀门和破损的消防水龙带,进行检查更换。对到期的不能保证正常使用的灭火器进行换粉和年检。对消防关键部位,配备灭火器;在管理上,按制度每月库内的安全详细认真的检查,有检查记录,有整改措施,有人员落实。今年又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制度,组织全库所有干部职工学习了消防号令,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了消防学习,学习和巩固了泡沫灭火器、高压水枪的使用方法,发现并及时解决了一些问题,提高了消防安全系数。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和来客登记制度。工作中时时刻刻讲安全,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规定,积极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责任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度。领导重视安全工作,主任办公会、库务会、职工大会,每次都要强调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检查有力度,一年来没有出现被盗、生产等安全责任事故。

五、信(本文源于文秘城:http://bigwm.cn)息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今年办公室把提高计算机利用效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设备落后,新业务不熟悉、时间较少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刻苦攻关,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目前,国内郑州、大连期货交易市场,芝加哥交易所的市场行情及有国家领导人员的重要讲话,省局市局重要粮食会议精神,以及最新的粮食政策、市场信息、粮食价格走势,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整理发布到库内的网上,可供各位分管主任在网上及时浏览、查看,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支持。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我库的市场知名度,办公室通过对荣誉室的照片、图片等有珍贵历史价值的资料照相,再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说明,作成了非常精美的网页。不但较好的保存了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原始性,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提高了我库的影响力。同时,库内每项重大活动,全部通过数码相机传输到电脑,通过整理后,在最短是时间内公布到外网上,宣传效果快而明显。

六、库区管理、美化、绿化工作。今年年初,办公室统一制作了卫生标牌,禁烟标志牌和其标牌,使库区规划更趋醒目、美观。办公室派专人负责绿化工作,由于草坪属于冷季节性,且栽植密度较大,不易维护。越是烈日当头,越要不间断的除草,浇水,每天保持土壤湿润。

七、其他工作。××年?企业管理工作基本上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每月的日开始对各好范文版权所有摊组进行考核。及时把各摊组的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反映上来。供主

第6篇:粮食储备库会计工作总结

粮食储备库会计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一年来来,**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确保”为中心,狠抓仓储工作,重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国家粮食储备库年度工作总结。全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库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仓储工作规范开展

为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实现“两个确保”,我们严格遵守中储粮总公司《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的保粮新方法,规范性的开展仓储工作:

一是做好仓储基础工作。按照我库“周

一、

三、五卫生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清扫库区卫生,清除杂物,确保库区干净卫生;二是严格遵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每年3月、9月进行粮食品质鉴定,对储粮一年的品质有了总体掌握。每月进仓查虫测水,每一仓布置20-30个抽测点,分表层、上、中、下四层检测,并对重点部位重点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把坏粮苗头扼杀在初始状态。每周五利用粮情电子检测系统检测粮温,并召开仓储例会,分析本周储粮变化情况,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做到了储粮情况明、底码清;三是坚持“风、雨、雪三查”制度,包仓人在雨前、雨中、雨后,三级动态管理检查,以确保仓顶、门窗不漏雨,仓底不返潮,保证了储粮安全;四是绘制三温曲线图,全面掌握一年中粮情变化情况,并根据粮情变化,总结工作不足,完善保粮措施,使保粮工作月月有起色,年年有进步;五是根据中储粮总公司仓储规范达

标要求,仓外悬挂“zc”标志、仓号标志,仓内账、卡、簿齐全规范,填写准确。定期打扫仓内卫生,做到“口吹无尘,手摸无灰”,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几次重新整理粮面,做到了“粮面平如镜,工作道直如尺”,仓内美观大方。机械设备专仓存放,摆放整齐,统一编号,并定期保养维护;六是加强药品管理,制定药品库管理制度,严格领用手续,确保了用药安全;七是进一步完善化验室建设。根据需要分别购进了面筋检测仪等先进的粮食品质检测设备,使化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束了不能做品质鉴定的历史,为我库科学储粮提供了可靠数据。

我库广大干部职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严格遵守仓储保管制度,规范性、按部就班、有章可循的开展仓储工作,年度工作总结《国家粮食储备库年度工作总结》。 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结露、发热、霉变等坏粮事故,储粮质量良好,品质稳定,“一符”、

“三专”、“四落实”达标,全年绿色储粮率达到99%,科保率达到100%;在定州直属库管理的代储库中连续三年保持红旗单位称号,仓储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高瞻远瞩,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

做为大型现代化储备粮库,我们不满足现有的保粮措施,在应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电子检测等储粮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实行“低温储粮、绿色储粮”。具体做法是:一是用塑料薄膜和80mm厚的泡沫隔温板密闭门窗、风道口,保证仓房良好密闭性,减缓了外界环境对储粮的影响;二是利用冬季低温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机械通风,通风前制定通风计划,24小时动态监测通风情况,取得了较好的降温降水效果,实现了仓内粮堆的控温。通过开展“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有效减缓了粮食陈化速度,保持了储粮品质,大大降低了费用开支,现储粮粘度为

6.0,面筋吸水量为184%,色泽气味正常。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粮库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一人才。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把有先进保管知识和经验的老师请进粮库,为职工授课,答疑解惑;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取经,学习先进的储粮经验,为我所用。并积极响应中储粮总公司、省粮局、市粮局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12月份我库26名职工参加了市粮局组织的保管中级、高级职称培训。通过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职工业务素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适应粮库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矗

四、扩建工作

我库二期扩建工作于2014年11月底完工,12月18日通过验收。工程扩建期间,广大干部职工与施工单位团结

协作,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保证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资金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按时保质完成了扩建工作。目前,我库达到了设计仓容2.35亿斤规模,仓储机械设备、粮情检测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成为现代化大型储备粮库。

五、财务管理

财务工作按照“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格责任”的要求,加强中央储备粮费用补贴管理,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购物申报审批制和费用开支“一支笔”审批制,确保了资金的完整和使用效率,保证了扩建工程资金的及时准确拨付,确保了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保证了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帐的帐实相符。

六、安全保卫工作

为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安全,一是根据库内实际情况制定了值班、库内巡查、出入库检查、库内防火、安全用电等各项安全制度,并坚持严格落实;二是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

总之,总结一年来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05年为我库展开了新的篇章,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努力拼搏的工作精神,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再接再历,争取更大的工作成绩。

第7篇:粮食储备库除四害工作总结

20xx年,我们高度重视“除四害”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爱卫工作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在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到位、监督指导、效果评估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运行机制,使“除四害”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除四害工作进展情况

1、增设纱窗、沙门、纱罩、蚊蝇拍等防蝇设施。

2、每月至少两次对楼道、地下室进行喷洒药物灭杀蚊蝇。

3、夏季进行蚊、蝇孳生地集中消杀及清理,减少各种疾病的传播。

4、对公共场所进行垃圾清理,对垃圾车进行全面消杀,每天不少于2次,以免蚊蝇滋生。

5、全年至少两次对院内的毒饵站进行投放灭鼠毒饵。

6、将原来的旱厕改为水冲式厕所,减少蚊蝇滋生。

二、拆除违法建筑

针对在违章建筑物内从事集中生产加工、经营销售、饮食服务、生活居住场所影响环境卫生这一情况,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到这些违法建设的存在,不仅仅给市容、市貌和城市发展、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而且由于这些场所条件差、人口多、堆物堆料多、垃圾废弃物排放多、积存时间长,从而为“四害”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四害”的“另类孳生地”,予以拆除和取缔,彻底减少了孳生地的数量,也为美化城市环境作出了贡献。

第8篇:国家粮食储备库上半年工作总结

国家粮食储备库上半年

半年来,清苑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确保”为中心,狠抓仓储,重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全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现将我库一年来的如下:

一、仓储规范开展

为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实现“两个确保”,我们严格遵守中储粮总公司《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的保粮新方法,规范性的开展仓储:一是做好仓储基础。按照我库“周

一、

三、五卫生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清扫库区卫生,清除杂物,确保库区干净卫生;二是严格遵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每年月、月进行粮食品质鉴定,对储粮一年的品质有了总体掌握。每月进仓查虫测水,每一仓布置-个抽测点,分表层、上、中、下四层检测,并对重点部位重点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把坏粮苗头扼杀在初始状态。每周五利用粮情电子检测系统检测粮温,并召开仓储例会,分析本周储粮变化情况,制定下一步措施,做到了储粮情况明、底码清;三是坚持“风、雨、雪三查”制度,包仓人在雨前、雨中、雨后,三级动态管理检查,以确保仓顶、门窗不漏雨,仓底不返潮,保证了储粮安全;四是绘制三温曲线图,全面掌握一年中粮情变化情况,并根据粮情变化,不足,完善保粮措施,使保粮月月有起色,年年有进步;五是根据中储粮总公司仓储规范达标要求,仓外悬挂“”标志、仓号标志,仓内账、卡、簿齐全规范,填写准确。定期打扫仓内卫生,做到“口吹无尘,手摸无灰”,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几次重新整理粮面,做到了“粮面平如镜,道直如尺”,仓内美观大方。机械设备专仓存放,摆放整齐,统一编号,并定期保养维护;六是加强药品管理,制定药品库管理制度,严格领用手续,确保了用药安全;七是进一步完善化验室建设。根据需要分别购进了面筋检测仪等先进的粮食品质检测设备,使化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束了不能做品质鉴定的历史,为我库科学储粮提供了可靠数据。

我库广大干部职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严格遵守仓储保管制度,规范性、按部就班、有章可循的开展仓储。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结露、发热、霉变等坏粮事故,储粮质量良好,品质稳定,“一符”、“三专”、“四落实”达标,全年绿色储粮率达到,科保率达到;在定州直属库管理的代储库中连续三年保持红旗单位称号,仓储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高瞻远瞩,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

做为大型现代化储备粮库,我们不满足现有的保粮措施,在应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电子检测等储粮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实行“低温储粮、绿色储粮”。具体做法是:一是用塑料薄膜和厚的泡沫隔温板密闭门窗、风道口,保证仓房良好密闭性,减缓了外界环境对储粮的影响;二是利用冬季低温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机械通风,通风前制定通风计划,小时动态监测通风情况,取得了较好的降温降水效果,实现了仓内粮堆的控温。通过开展“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有效减缓了粮食陈化速度,保持了储粮品质,大大降低了费用开支,现储粮粘度为,面筋吸水量为,色泽气味正常。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粮库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一人才。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把有先进保管知识和经验的老师请进粮库,为职工授课,答疑解惑;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取经,学习先进的储粮经验,为我所用。并积极响应中储粮总公司、省粮局、市粮局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月份我库名职工参加了市粮局组织的保管中级、高级职称培训。通过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职工业务素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适应粮库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扩建

我库二期扩建于××××年月底完工,×月×日通过验收。工程扩建期间,广大干部职工与施工单位团结协作,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保证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资金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按时保质完成了扩建。目前,我库达到了设计仓容亿斤规模,仓储机械设备、粮情检测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成为现代化大型储备粮库。

五、财务管理

财务按照“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格责任”的要求,加强中央储备粮费用补贴管理,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购物申报审批制和费用开支“一支笔”审批制,确保了资金的完整和使用效率,保证了扩建工程资金的及时准确拨付,确保了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保证了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帐的帐实相符。

六、安全保卫

第9篇:国家粮食储备库上半年工作总结(定稿)

半年来,清苑国家粮食储备库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确保”为中心,狠抓仓储工作,重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全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库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仓储工作规范开展

为确保储备粮质量安全,实现“两个确保”,我们严格遵守中储粮总公司《中央储备粮管理

条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的保粮新方法,规范性的开展仓储工作:一是做好仓储基础工作。按照我库“周

一、

三、五卫生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清扫库区卫生,清除杂物,确保库区干净卫生;二是严格遵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每年3月、9月进行粮食品质鉴定,对储粮一年的品质有了总体掌握。每月进仓查虫测水,每一仓布置20-30个抽测点,分表层、上、中、下四层检测,并对重点部位重点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确保把坏粮苗头扼杀在初始状态。每周五利用粮情电子检测系统检测粮温,并召开仓储例会,分析本周储粮变化情况,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做到了储粮情况明、底码清;三是坚持“风、雨、雪三查”制度,包仓人在雨前、雨中、雨后,三级动态管理检查,以确保仓顶、门窗不漏雨,仓底不返潮,保证了储粮安全;四是绘制三温曲线图,全面掌握一年中粮情变化情况,并根据粮情变化,总结工作不足,完善保粮措施,使保粮工作月月有起色,年年有进步;五是根据中储粮总公司仓储规范达标要求,仓外悬挂“ZC”标志、仓号标志,仓内账、卡、簿齐全规范,填写准确。定期打扫仓内卫生,做到“口吹无尘,手摸无灰”,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几次重新整理粮面,做到了“粮面平如镜,工作道直如尺”,仓内美观大方。机械设备专仓存放,摆放整齐,统一编号,并定期保养维护;六是加强药品管理,制定药品库管理制度,严格领用手续,确保了用药安全;七是进一步完善化验室建设。根据需要分别购进了面筋检测仪等先进的粮食品质检测设备,使化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束了不能做品质鉴定的历史,为我库科学储粮提供了可靠数据。

我库广大干部职工,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严格遵守仓储保管制度,规范性、按部就班、有章可循的开展仓储工作。三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结露、发热、霉变等坏粮事故,储粮质量良好,品质稳定,“一符”、“三专”、“四落实”达标,全年绿色储粮率达到99,科保率达到100;在定州直属库管理的代储库中连续三年保持红旗单位称号,仓储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高瞻远瞩,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

做为大型现代化储备粮库,我们不满足现有的保粮措施,在应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电子检测等储粮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科学储粮新方法,实行“低温储粮、绿色储粮”。具体做法是:一是用塑料薄膜和80mm厚的泡沫隔温板密闭门窗、风道口,保证仓房良好密闭性,减缓了外界环境对储粮的影响;二是利用冬季低温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机械通风,通风前制定通风计划,24小时动态监测通风情况,取得了较好的降温降水效果,实现了仓内粮堆的控温。通过开展“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有效减缓了粮食陈化速度,保持了储粮品质,大大降低了费用开支,现储粮粘度为6.0,面筋吸水量为184,色泽气味正常。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粮库要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专一人才。我们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把有先进保管知识和经验的老师请进粮库,为职工授课,答疑解惑;走出去:到兄弟单位取经,学习先进的储粮经验,为我所用。并积极响应中储粮总公司、省粮局、市粮局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12月份我库26名职工参加了市粮局组织的保管中级、高级职称培训。通过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职工业务素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适应粮库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扩建工作

我库二期扩建工作于2003年11月底完工,12月18日通过验收。工程扩建期间,广大干部职工与施工单位团结协作,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保证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资金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按时保质完成了扩建工作。目前,我库达到了设计仓容2.35亿斤规模,仓储机械设备、粮情检测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成为现代化大型储备粮库。

五、财务管理

财务工作按照“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格责任”的要求,加强中央储备粮费用补贴管理,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购物申报审批制和费用开支“一支笔”审批制,确保了资金的完整和使用效率,保证了扩建工程资金的及时准确拨付,确保了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保证了统计帐、会计帐与保管帐的帐实相符。

六、安全保卫工作

为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安全,一是根据库内实际情况制定了值班、库内巡查、出入库检查、库内防火、安

上一篇:一通三防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上毛概课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