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艺术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西方绘画艺术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西方绘画艺术论文 篇1: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创作风格及艺术价值鉴赏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西方绘画作为比较研究,包括这两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画面艺术进行赏析。通过对二者各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并分析展望中西绘画的发展趋势。寻找异同的规律性,这样有助于认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标准,坚持“和而不同”的正确观点,并努力使其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

【关键词】绘画;清明上河图;国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农奴制;审美;和而不同

1《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及赏析材料

1.1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此画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中段以“虹橋”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1.2对图中的社会生活即历史价值的赏析。《清明上河图》描写的内容是京都汴梁城的城市生活景观。北宋时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汴梁),西京河南府(洛阳),南京应天府(归德),北京大名府(魏州)。东京是北宋都城,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十分发达。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东京商税在40万贯以上,以后又增至55万贯,居全国第一。在北宋由兴至亡的168年中,东京的繁盛一直冠于全国,并且达到最高峰。那时,东京定居人El已逾百万,身怀技艺之士,纷至京师觅生,更有晋京举子、域外使节、商贾、军士、云集京师,使东京人口各行具备,各类俱全。在《东京梦华录》卷5中记载:“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担动使,奇巧可爱。食昧和羹,不敢草略。其卖药卖卜,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以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这些对器具、手艺、衣着、行户等等的讲究,在《清明上河图》中清晰可见。《东京梦华录》卷5还记载:“加之人情高谊,若见方外之人为都人凌欺,众必救护之。或见军铺收领,到斗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酒食但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稽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这种市井百姓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彼此爱护、相互关照的淳厚民风,在《清明上河图》中亦有表现。图中段,大漕船过虹桥时,桥上岸边的路人对船过桥洞的关切之情,刻画得十分生动,情节的真实使人如临其境。《清明上河图》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北宋时代东京的都市风光,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北宋时代东京的都市生活。由于描写真实有据,刻画细致入微,《清明上河图》成为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的杰作,并由此具有了可靠的“文献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尤其是宋史的形象资料。

1.3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介绍以及鉴赏资料

2.1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介绍。此画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这幅画的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使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画面上画家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以狭长的横幅展现这群纤夫的行列。伏尔加河畔阳光酷烈,沙滩荒芜、近景只有埋在沙里的几只破筐作点缀。景色十分凄寂。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在拉着货船,步于是那样地沉重,似乎可以听到压抑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的回声。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沉重的脚步拉着货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他们中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领头的是一位胡须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显示了他对于艰苦生活的无奈。走在最后的纤夫低着头垂着手,麻木地随着队伍向前挪动,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还不甘心忍受这样的苦楚。其余的纤夫都弯着腰低着头,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惟有贫苦、艰难与无奈。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2.2作品的价值体现。当我第一次面对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首先感知的是蓝蓝的天、辽阔的伏尔加河,十几个姿态各异的纤夫和他们艰难地拉着的船舶。但仔细体验画面中所产生的劳动者的力量却在视觉上似乎受到一种猛烈的撞击,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瞬间直觉的审美愉悦。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语言则往往难以传达某种感觉。因此,人们即使产生了某种感觉,也往往难以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对智力成熟、语言丰富的成年人来说即为如此。但是,感觉不管再微妙,总还存在大的趋向性,那么具体联系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它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压抑、悲怆和深沉。

画家列宾的这幅著名油画,是他经过十多年的构思、绘制和修改才完成的。这幅油画在反映列宾的思想感情方面很有代表性。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我看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渗透在每一笔、每个人物身上,也渗透在画面的色彩和景物的布局上。所以,只要我们细致观察,从画的整体上认真地体会,就会体会出画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沙俄反动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作者在描述这幅油画时,他的观察是从前到后依次进行的,描述时抓住了人物的衣着、外貌、神态的特点,并展开了适当的想象,把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个性结合起来,使每个人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11名纤夫,作者着重描写了4个,从年龄上说,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从职业上说,有破产的农民,有从事拉纤的工人,有退伍的士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承受着沙俄时代反动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都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作者这样描述,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3从这幅画的构图以及景色的布局进行赏析。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十一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像,被塑造在一座黄色的、高起的底座上。在画面上又对伏尔加河的景色进行了巧妙的布局,是这幅画具有宏伟深远的张力,画中的背景应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孤独、惆怅、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这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这幅画反映了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面,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搏斗。

3个人总结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性是多种因素构成的。首先从美学理论上,禅宗、儒道思想使中国画注重“天人合一”、“心物统一”的境界,追求神形兼备的和谐,是一种哲学艺术;而西画得益于透视学、人体解剖、色彩学等科学研究,使绘画艺术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融合,更多的是一种科学艺术。在西方人眼里,主要是物质性的,而咱们中国画偏重于精神性。

当然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焦黄的河岸、空蒙的天空、只显露一点蓝色的河水,以及那几个迈着沉重脚步、挣扎在生存边缘的纤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美术想象。然而中国的《清明上河图》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因此同样中国绘画影响着整个世界。

众所周知,美术的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本学期,我选择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进行了选修。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小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我逐步了解了许多关于绘画的知识。“高分低能”是一种表现。学生有较多的知识和专业文化,并不一定代表他具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所以要呼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個系统,而艺术教育恰恰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心中具有崇高理想和大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王冶.浅析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绘画的影响[J].神州,2013年29期.

[2]黄彦.比较中西绘画美学及差异[J].大众文艺,2013年15期.

[3]房正.漫谈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12期.

[4]张晨辉.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艺术品鉴,2016年09期.

[5]邹东升.少数民族原始主义绘画创作的民族性根源研究——以藏族原始主义绘画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6]王云鹏.中西方绘画技法的文化差异[J].艺术科技,2014年07期.

[7]沈迪修.浅析中西方绘画差异之源[J].青年文学家,2013年32期.

作者简介

扈恩龄男,河北遵化市人,1958年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会员,中国和谐东方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老甲艺术馆高级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者:扈恩龄

中西方绘画艺术论文 篇2:

论中西方绘画艺术审美的差异

摘 要: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关键词: 中西方 绘画艺术审美 差异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绘画在造型艺术形象时,并不像西方绘画那样纯粹以描绘客观对象为目的的创作方式,而是一个主观意识加工改造的过程。中国画家在描绘客观对象时,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随意地进行取舍、夸张,甚至变动自然物象的位置,同时也不受焦点透视,以及光与色的影响,有着很大的自由性。比如,中国绘画可以画成立轴或长卷,可以画江山万里图,甚至还可以把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在同一画面中表现出来,这是西方绘画采用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所做不到的。对于中国画家来说,绘画创作依赖于生活,但是又不是完全取决于客观生活,这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事实,并不等于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合情而不一定合理。所以,从绘画创作与客观物象的关系方面来讲,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两者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绘画作为一种思想感情的抒发方式,因此,在作品中往往渗透着画家对生活审美感受和主观情思,其中有痛苦、欢乐、孤独等,这一切都必将通过笔墨形式灌注到绘画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使欣赏者得到某种美的感受。然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自然的观念,强调对光与色及客观自然形象的描绘,画家的主观思想服从于客观形象,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虽然从印象派绘画以后,西方绘画也注重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它仍然是一种再现自然的艺术创作观念,这是由他们的审美思想和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西方绘画艺术善于把一切形态都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即使是不可视的神,他们也要将其还原为可视的形象。西方人不管对于什么都要以明确的形态再现出来,这就是西方艺术的审美思想。然而,东西的艺术表现并不注重对现实对象的准确描写,就像唐代大诗人王维所说的那样:“妙悟不在多言。”它可以舍去整个山的形态,将宇宙的神韵全部集中在一草一木,甚至一片叶子上,通过这种“写意”,以象征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对生活的全部感受和认识。古人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书画发于情思”,通过写意把“情思”表达出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观念。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之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从外在的方面看,其一,西方绘画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则注重表现自然。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来分析,先秦时期最发达的艺术是音乐,以及与音乐相配合的抒情短诗。音乐与抒情短诗都是表现艺术。另一种很发达的艺术是书法。先秦的大、小篆,汉代的隶书,以及后来出现的行草和楷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书法本来取象于大自然,又高度抽象化、意象化了,因而也便成为写意性很强的表现艺术。绘画艺术本属于写实、注重再现,但是,中国有“书画同源”的理论,即绘画笔法从书法中来,因而中国绘画也讲写意。尤其是在北宋以后文人绘画的出现,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苏轼、米芾、倪云林可谓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其二,西方绘画重典型,中国绘画重意象。中国绘画注重意向之表现。和中国文学创作一样,讲言志、缘情,要求思想与意境的和谐,意与象通,使意象、意境成为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不仅诗词如此,书画如此,戏曲、小说也都是如此。如金圣叹评点《西厢》,王国维评元人杂剧,都讲意境、境界。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谈小说感化的作用时,也说:“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之种子。”明清小说也很重视人物性格的描写,重典型化,但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总表现出浓厚的审美情感,给人一种深厚的审美意象。这些无不和中国绘画的审美要求是一致的。其三,西方绘画艺术注重美真统一,而中国绘画艺术则注重美善结合。中国绘画艺术所强调的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和认识价值,而是要求善。从先秦至清代虽然都有人以“画鬼魅易,画犬马难”来提醒画家要下功夫表现审美对象的真,力戒荒唐,但同时更讲求艺术的教化功能。孔子在《论语》中说“尽善”、“尽美”;《毛诗序》讲“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老庄则反对讲“仁义”,但他反对的是儒家虚假的仁义。《老子·十九章》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孝慈”仍是一种善。《庄子·齐物论》中说:“大仁不仁。”“大仁”更是善。这和中国绘画审美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其四,西方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宗教,而中国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审美。《论语·里仁》载孔子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赞扬仁者安乐与仁,人生没有别的企求;批评知者用仁来图利。《庄子·田子方》载庄子语:“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与道像一致,作为人生“至美至乐”的境界。佛教自东汉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宗教,但多数士大夫文人只把佛教作为一种学问来对待,因而唐代以后儒释道渐趋合流。信奉佛教的金圣叹(明末清初之际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扬言要杀尽天下那些愚昧无知的信奉佛教的“秃驴”,可见中国士大夫文人并不把佛教作为宗教来信奉。

从内在的方面看,中国美学的特点根植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人生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生发论的内容很丰富,但是,其重心则落在人生论上。中国哲学探讨宇宙本原及其发源流,为的是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儒家讲天人合一,把社会的纲常名教说成是符合天﹑自然的规律的。道家也讲天人合一,认为人同宇宙万物一样,均为阴阳二气和合生成,人率性而行,纯任自然,才符合天道。儒家两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虽不相同,但是,他们以天来阐发人生却是一致的。也正是由于中国哲学重人生论,因此,中国哲学的人生论不是由伦理走向宗教,而是由伦理走向审美。中国哲学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概念具有模糊性,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一般都只是提出命题,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不予以阐释。这种概念上的模糊性,对哲学来说是个缺陷,然而对于美学来说却是一大优点。也正由于如此,中国哲学的许多概念,特别是道家学说的许多概念,成为美学和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重要概念,指导绘画和其它艺术的创作,并直接影响到中国美学特点的形成。很显然,由于概念的模糊性,中国绘画很难像西方绘画那样重再现﹑重典型﹑重美与真的统一。而重表现﹑重意象﹑重美与善的结合,则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

作者:段毅丹

中西方绘画艺术论文 篇3:

对比视角下中西方绘画艺术研究

摘 要:从古至今,绘画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活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由于文化背景、技术知识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各自的艺术领域也都各具特色。文章在剖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来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核心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视角;意蕴

一、引言

从原始社会起,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活动,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各自的艺术领域也都各具特色[1]。美术是艺术中的一大领域,中西方美术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背后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民族心理以及哲学文化的不同。本文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相关文学作品,来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核心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凸显二者的共性与特色。

二、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

在中西美术比较中,首先导致其不同的原因就是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儒、释、道。“儒术”指“儒学”,由古代春秋时期孔子所开创,[2]提倡“仁,礼”“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等思想。佛教是四大宗教之一,提倡“尘世轮回”“因果报应”。晚明时期,三教合一思想成为一代思潮,蔚然成风。

中国讲究儒家文化“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思想,代表作数不胜数,许多描绘了万里江山的气势雄伟山川景象,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情怀。如[3]展子虔《早春图》中,采用了俯瞰式构图,当时尚无皴法,山川树木直接用粉彩点染,用朴实的手法将山川树木表现得活灵活现,尤其画中对人物的创作,将人物游春、春季归来的早春意象传达得极逼真,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4]无论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是展子虔的《游春图》,都足以体现了中国绘画企图通过对山水、花鸟、山川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追求画外之境。儒学“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等思想,在中国绘画形成中国艺术传统的过程中,尤其对中国美学系统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美学讲究“神,骨,肉”。“神”指神、情、气、韵,是自古以来历代画家所提倡的,为三者之重。[5]谢赫“六法论”当中,将其气韵生动评为一品。“骨”指古代绘画用笔。“肉”则指古代绘画中物体的饱满程度。无疑,“神”是三者之中最为被画家所推崇的。这三者表现得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讲究神韵,尤以画人的眼睛最为著名,提倡传神。其代表作《洛神赋图》,描绘曹植与洛神相恋的故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通过连续性情节以连绵不断的山脉串联整幅画卷。图中洛神与曹植依依惜别之情,虽无半字,但却将人神殊道不同归,无尽惆怅的意境画得惟妙惟肖。陆探微,所画讲究用笔,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以陆探微为代表。张僧繇的“肉”,则是指人物的丰腴了,尤其到了唐朝,周昉、张萱的仕女图,所绘人物更加丰腴华丽。明清时期的徐渭,是大写意花鸟画家,有神童之称,因怀才不遇所作之画处处充满了强烈的忧郁感,所谓“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用在徐渭身上便是最贴切了。他的愤慨给花鸟画带来了强烈的写意情怀,将自己不得志的忧郁通过花鸟传达了出来,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不仅影响了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等清初四僧,还影响了近代张大千、齐白石等人,至今为世人所效仿。

“感受自然之灵气,吸取生命之精华”,中国绘画讲究神、情、气、韵,将个人的心灵感情和精神赋予客观物象,从而达到“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思想。在达到自由表现物象的富有神韵地步的同时,其物象也反映了个人的性格、品性。这就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中国儒学的“天人合一”“万物和谐”。如此可以看出儒学对中国艺术体系建构的影响之大。

三、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与意蕴

相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来说,西方奉行基督教。西方将自己的文化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之中,并且相信上帝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绘画作品应宣扬教义,服务于宗教,禁锢人的思想。

中世纪,基督教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上帝是最美、最神圣的存在。古希腊的绘画是写实的,对事物的描绘是根据人们看到的样子去描绘的。而中世纪的绘画是象征的,不是根据人们看到的样子去描绘,而是用符号去象征事物,表现圣经故事中的神。

早期的基督教与古希腊罗马艺术是不相容的,艺术不应当表现人、歌颂人,而是应当表现神,排斥一切艺术。他们认为,神不应当是信徒用眼睛看到的形象,而是在心灵感悟中形成的样子。即使中世纪绘画中有人物,也都是没有世俗情感的人物,而是神话了的人。油画代表作《面包和鱼的奇迹》,描述的是一个著名的圣经故事。是说耶稣用两条鱼和五个饼使五千人吃了一顿饱饭的故事,此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楚明白的故事,清楚明白,就是基督教的艺术风格。在中世纪,艺术是宗教的婢女。

直至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诞生,尤以拉斐尔所画的圣母形象属于典型的宗教人物,即使人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摆脱封建禁锢提倡人文,但圣母形象的宗教思想仍根深蒂固。拉斐尔的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在古典和動态之处取得平衡,并以圣母的背景取名。拉斐尔以画圣母肖像而著称,笔下的圣母多是女王气派。直至后来的西班牙画家穆里略,笔下的圣母肖像为单纯的女童形象,被称为“西班牙的拉斐尔”。从这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美术不同的发展趋向。

无论是《面包和鱼的奇迹》,还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我们都可以看到西方的画作在空间处理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法。达芬奇所作油画《最后的晚餐》中,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十二人动态神情不一,人物众多,但采用焦点透视法,以耶稣为中心,使画面散而不乱将整个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讲究水墨作画,科目分为写意、花鸟、工笔、白描。水墨分为干、湿、浓、焦、淡,有师承展子虔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北宗的青绿山水派,更有王维为创始人的写意南宗派。明清时期曾有董其昌著《南北宗论》一书中指出中国画史上存在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风格体系。他提倡南宗抑北宗,讲究“抒性灵”“师造化”。至于后来的“扬州八家”至今也是讲究“抒性灵”“师造化”。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国画,西方则是以素描、水彩、油画中的油画为代表。

观看西方画家的名作,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西方绘画具有“镜像”式的写实性与再现性。这相对于中国的传神、意境、以不似而求似的非写实性的绘画观念是迥然不同的。“以不似而求似”是中国近代大家齐白石的艺术主张,讲究所描绘的事物虽比原客观物象不似,但其意义内涵比原来的物象更真实,以所画之鱼为代表。类似的则还有上述中所提到的徐渭,同样以不似求似,表达主观情感。

相对于中国的“以不似而求似”,西方美学中则有达芬奇的“镜像说”。所谓“镜像说”就是指艺术家应当做自然的儿子,直接从自然里真实地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所描绘之物就像镜子里反射出来的一样,要艺术家做自然的儿子,不是孙子。著名大师卡拉瓦乔,17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艺术家,真实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卡拉瓦乔早期的作品《酒神巴库斯》已经显示出了创新的写实风格,描绘的不再是伟大的神,而是世俗的青年男子。卡拉瓦乔更现实的风俗画还有《算命者》《水果篮和少年》《弹曼陀铃的人》等。这些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了当时罗马流行的样式主义,开创了一种意大利风格的风俗画。卡拉瓦乔的影响很大,追随者众多,那些受到卡拉瓦乔影响的艺术家,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者”,其中包括里贝拉、委拉斯贵支、伦勃朗、德·拉图尔等。

法国写实主义画家米勒,被誉为“农民之父”,以农民劳作为素材,《拾穗者》《牧羊女》等著名作品皆是出自米勒之手。20世纪俄罗斯艺术家列宾,其艺术更能体现西方绘画的写实性与再现性。列宾的父亲是俄罗斯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屯垦辛勤劳作,童年时期的列宾就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他所作《伏尔加河的纤夫》里描绘的是伏尔加河两岸典型的风光和伏尔加的纤夫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加深了列宾的感受。他搜集了许多素材,与许多纤夫结交朋友,听他们讲述心酸的生活和对明天的向往。

五、结语

面对西方大师的杰作作品,我们无疑是给予肯定的、崇拜的。他们所要宣扬的下层人民群众的写实性和再现性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及背景来说,可以堪当时代的伟人,将历史与辛勤劳作的群众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具有极大的意义。此刻美术不在只是单纯的作为一门绘画存在,而是作为一支历史性的画笔,将过去的事件再现。面对西方绘画的多姿多彩,中国绘画同样博大精深。西方的绘画是基督教的、以宗教神权为中心的、油画的、写实的、焦点透视的。而中国的则是儒学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水墨国画”的、“以不似求似”的非写实的、意境的、散点透视的。

虽然中西方美术差异明显,但还是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艺术具有相通性,艺术本身作为一个存在的客体来说,不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所用技法还是使用的工具的不同,都只是外在的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中国古代才有了来自西方的画家郎世宁,以及中国近代强调融汇贯通的林风眠、徐悲鸿,以及留學回来的蔡元培等提倡中西艺术融合的画家、艺术家。

参考文献:

[1]赵力.中外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2]杨琪.一本书读懂西方美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6.

[3]紫都,李涛.一生必知的150幅中国名画[M].远方出版社,2012.

[4]张法.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李立婷

上一篇:清水砼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关于工作总结的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