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科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性科学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已成为学前教育的新文化追求。要建设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的幼儿园新文化,需要政府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需要建立相应的心理驱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实践促进机制,需要形成新的文化建设路径。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应成为今后幼儿园的集体文化人格。

第一篇:性科学论文

试论科学哲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摘 要:科學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由于其涉及科学和哲学两类不同的学科体系,很多人分不清科学哲学究竟属于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发现科学哲学的人文特性要强于科学性,应属于人文学科。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性;人文性

一、引言

科学哲学起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英国哲学家休厄尔于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著作可算是第一部科学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休厄尔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哲学这一术语。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科学哲学已经明确了自身的研究范式,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哲学持续研究产生了一大批重要成果,有力推动了科学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有人从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出发,认为科学哲学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强调哲学的科学性似乎毋庸置疑。然而,反对者认为虽然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活动和理论,但是科学哲学对科学所做的研究是哲学层次的研究,并非自然科学本身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科学哲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两个重要特性出发,探析科学哲学的学科归属。

二、科学哲学的科学烙印

1.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大多数都具有较深的科学背景和素养。

从现实角度出发,哲学学者转而探索科学哲学的问题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因为没有科学背景的学者首先需要了解科学史、学习海量的科学知识和各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从这些科学活动和理论中提炼出科学研究的程序,梳理出其中的知识图谱,归纳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核心要素。这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很少有人能承担起此重任。而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大多数都具有科学学科的背景和素养,他们能以科学的眼光和思路来看待科学哲学和文化。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一哲学流派的学者以经验为基础,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修正结论。他们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可以说,他们对科学哲学和文化的理解深深地刻上了“科学家”的烙印。

2.科学哲学的研究问题和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法非常相近。

科学哲学的萌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对归纳和演绎方法的分析、对科学的经验要求和对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知识的增长的规律所做的研究,可以说是科学哲学的萌芽。其后,随着各个时代的科学家对经典科学的哲学探索,丰富了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独立的科学哲学学科开始逐步形成。所以,科学哲学的起点就存在着诸如归纳和演绎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归纳与演绎本质上属于数学研究方法,但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科学哲学中所研究的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科学的发展规律,显然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分析性,甚至像科学的发展规律都会用到数学的概率统计方法,所以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式非常接近。

三、科学哲学的人文属性

1.科学哲学的人文性正在不断增强,科学性在不断减弱。

科学哲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有两次重要的转向,两次历史转向使科学哲学人文性骤增。自著名科学史家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以后,科学哲学逐渐从逻辑主义转向了历史主义,这是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第一次转向。第二次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转向即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是经过逻辑经验主义及其遭遇的挑战和历史主义的发展实现的,也可以说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共同汇成的一股洪流。从这两次科学哲学的重大转变中,我们发现科学哲学正在向更具人文性的历史和文化靠近,使得科学哲学所具有的人文气质进一步增强,相对应的科学气质越来越弱。

2.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和反思是科学哲学的全部内容。

科学哲学实质是把科学思想的概念和模式当作人文理解的对象而进行的哲学反思。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菲利普·弗兰克提出,“为了不仅了解科学本身,而且也了解科学在我们文明中的地位,以及它同伦理、政治和宗教的关系,我们就需要一个关于概念和定律的统一体,在这体系中,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人文学科都有它们的地位。这样一种体系可以叫作科学的哲学,也就该是科学和人文之间的缺少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四、科学哲学属于人文学科

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人文性,但其归根到底属于人文学科。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历史主义科学哲学,还是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所做的研究大多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即便是逻辑实证主义中具有很强的逻辑和分析性,也是为理解科学的程序和结构而服务的。况且,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只能得到人文学科的认可,在自然科学领域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总之,科学哲学虽然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质,但其总的影响力还是在人文领域,所以这个学科归根结底属于人文学科。

参考文献

[1]白雪晖.科学哲学及其发展的历史逻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05):37-41.

[2]马贵玉.当代科学哲学的人文转向[D].新疆大学,2010.

[3]刘悦栋.科学哲学对科学教育的影响[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2(02):42-43+91.

[4]耿淑玲.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化学教育的启示[J].化学教学,2021(02):3-6+25.

[5]朱凤青.科学哲学:对科学的人文理解[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06):4-6.

作者:马占强

第二篇: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和谐统一

在一次名师课堂观摩活动上,曾听到一位特级教师介绍,“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育,不能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应动中有静,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冷静思考的习惯,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的习惯”。这一席话,令我深有同感。

纵观我们当前的科学教育,“自主探究”日益成为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主题。由于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呈现出了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于是就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探究性学习,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也都生硬地设计成科学探究,哗然取宠,顾此失彼,“蔚然成风”,致使探究性学习走向极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不禁反思现今与过去的科学教育,在充分思考“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优效之后,我们的思绪不禁定格于另一个词-- “接受性学习”,这个似乎已被落伍、淘汰的字眼,已经被逐渐移入遗忘的角落。

许多的专家提出“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非唯一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效率。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学习活动中,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一、知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

从科学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它们同样都是构成个人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成分。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科学理论等,它们构成了科学的基本信息内容。科学能力包括观察、预测、实验、信息处理等过程技能,以及调整、反思、探寻新方案等策略方法。它们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科学知识与科学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知识是科学能力的载体,科学能力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头脑空白的人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所以好的科学教学既要有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要有学科学能力的学习,两者缺一不可。

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最有成就的科学家最善于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什么都要靠自己去探究,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虽然主要是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性的,但间接学习毕竟大量存在”。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同时,适时有机地开展接受性学习活动,也能达到优效的目的。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科学有自己的特性。科学不能迷信权威,要尊重客观事实,科学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是在不断修正以前的理论基础上前进的。科学的这些性质决定了科学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即科学性。但与此同时科学教育还应有人文关怀,即人文性。科学与人文并不矛盾,在科学教育的过程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也可以有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中的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不同于传统的人文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教师有误解,把一些人文教育生硬地搬到了科学课堂上。在科学教学中用大量时间去放一些音乐,或让学生在课堂上唱歌或进行一些艺术表演。这些方式作为一种学习调节尚可,如果作为一种科学教学的情境或过程就行不通了,它们不仅干扰了学生的思维,甚至把科学课堂变了味。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一定要自然合理,要能有机地融入科学教育之中。在科学课上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较合理做法有: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渗透一种科学精神的教育;介绍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渗透科学技术对于人的观念的转变的作用;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角色扮演,体验科学的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及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等。

三、教学活动“扶”与“放”的和谐统一

从学生的探究能力上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有独立从事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科学教学时,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探究学习。例如我们对《爬行动物》一课的研究过程就经历了“接受性——自主探究”的过程。最为典型的是我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大量的“证据”,而不是学习者自己收集“证据”学习。你知道哪些动物是爬行动物?学生会说出许多动物的名称,其中既有真正的爬行动物,又有不是爬行类的动物,而且会出现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就用这个矛盾引出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动物是爬行动物?然后让学生在电脑上去看课件中提供的较完整的爬行动物的资料,包括蛇、龟、蜥、鳄等多种动物的特征性的资料,教师只是在操作上做一些帮助。看完后,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爬行动物的特征,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挑起矛盾,使学生能深入地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去判断课一开始所说地那些动物,到底哪些是爬行类,哪些不是爬行类,自然而然地使刚刚所学的概念得到了应用和巩固。这样的学习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角色,而且还成功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是传统与现代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整合。

四、探究与传授的和谐统一

探究与传授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但是也不能排斥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传授式教学也非一无是处。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能够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自省力。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两者并不矛盾。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究与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需要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學习中,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可以采取传授式教学,效益更显著。

教无定法,不论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只要是优效,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作者:姚继洪

第三篇: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

【摘要】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已成为学前教育的新文化追求。要建设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的幼儿园新文化,需要政府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需要建立相应的心理驱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实践促进机制,需要形成新的文化建设路径。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应成为今后幼儿园的集体文化人格。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普惠性文化;科学性文化;新政策;文化建设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学前教育的属性已由原来的福利性、教育性转变为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强调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从政策传递的信息看,中央政府正致力于建构学前教育的新制度框架、新体制机制、新文化属性,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成为学前教育的新文化追求。

显然,若要使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成为学前教育的实然文化,中央政府的决策文化、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幼儿园的实践文化必须同时建设,上下合力,才能推动学前教育的文化更新。本文将关注点聚焦于幼儿园的实践文化,讨论在新政策背景下构建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幼儿园新文化的问题。

一、幼儿园文化的起源与变迁

从起源意义看,西方“文化”强调的是自然、朴素、“种植”等因素,而中国“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外在、人为、教化等因素。为了更好地建设幼儿园的新文化,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文化的起源与变迁作一简要梳理,以理清其变迁脉络,找出其演变规律。

幼儿园文化起源于幼儿园的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816年欧文创建的幼儿学校,蕴含其中的是一种崇尚自然、崇尚生活的“游戏文化”。幼儿学校里没有固定的课程,也不以知识获得为目的,幼儿从事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大肌肉游戏到小肌肉游戏,从户外游戏到户内游戏,从个别游戏到集体游戏。而正式以“Kindergarten”命名的是1837年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种植文化”是其主旨文化。福禄贝尔强调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花园、乐园,教师是培育花朵的园丁。

在中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创办的武昌蒙养院。蒙养院的任务是辅助家庭,建构的是一种保育为主的文化。随后,幼儿园不断被纳入学校的轨道,其文化追求也由原来的保育文化转向启蒙文化,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化。陶行知倡导与实践的平民文化、乡村文化以及陈鹤琴倡导与实践的实验文化、科学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开启了中国幼儿教育平民化、大众化、科学化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幼儿园文化是一种福利文化、单位文化。人们以村集体或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建构起一种惠及所有公民的学前教育福利体系,保证大多数幼儿有园可上,能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而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幼儿园文化悄然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特权文化、消费文化。前者以公办幼儿园为代表,后者以民办幼儿园为代表。无论是特权文化还是消费文化,都距离文化的种植隐喻、教化隐喻较远,也与当下学前教育一系列新政策的期待不符。

其实,陶行知所倡导的平民文化、乡村文化,陈鹤琴所倡导的实验文化、科学文化,均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倡导的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的幼儿园文化追求有某种契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福利文化、单位文化也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新政策的普惠性期待。因此,当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不是凭空建构一种新文化,而是要继承某种历史文化,并将其与当下的幼儿园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在更为现实的层面上重构当下幼儿园的新文化。

二、幼儿园新文化建设的内涵

幼儿园的新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公益性文化、普惠性文化与科学性文化。这三个方面互相映证,彼此联通,共同构成一幅幼儿园新文化建设的图景。

1 公益性文化

所谓公益性文化是以实现公共利益,强调弱者优先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教育具有公益性,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从公益性文化的实现主体来看,政府、社会、幼儿园、公民个人都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其中政府的责任是最主要的。政府有责任制定一系列保障公益性文化得以张扬的制度措施、政策规范,还要努力从自身的决策文化、行政文化层面践行公共利益优先的准则。在《若干意见》所建构的新政策框架中,学前教育被表述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具体而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是指学前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学前教育投资主体的公共性、学前教育受益群体的公共性。

从学前教育产品的公共性来看,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不仅建构了其自身的经验世界与知识体系,也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为他人所分享。同时,幼儿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经验的分享者,其在教育过程中所生成的知识不仅为教师个人所享有。也被幼儿所吸纳,实现了由个体知识到公共知识、由平面知识到立体知识的飞跃,使知识通过分享与互动实现了增值。

从学前教育投资主体的公共性来看,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诉求需通过政府一定比例的公共财政投入来实现。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全由政府承担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是不太可行的,但政府可以在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和对民办幼儿园的奖励扶持力度上发挥主体作用。民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实际承办者之一,其在办园投入和收费回报上会存在一定的利益诉求。如果政策引导得当,民办幼儿园可以在实现其合理盈利追求的同时实现教育的公益性。

从学前教育受益群体的公共性来看,幼儿从接受学前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不仅对其个人发展有利,而且对幼儿的家庭及其所生活的社区都具有积极的外部效益。对美国佩里方案的投入效益评估表明,在学前教育中每投入1美元,将获得17美元的回报。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学前教育是最值得投资的领域。

如何在幼儿园现有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人人受益、弱者优先的公益性文化?从公益性文化的内涵来看,当下某些公办幼儿园对普通百姓的排斥、对权贵阶层的迎合是反公共利益的。而很多民办幼儿园中盛行的消费文化,即谁消费、谁买单的价值导向也在某种意义上弱化了弱者优先的原则。然而,某些公办幼儿园的特权文化和许多民办幼儿园的消费文化并不是幼儿园自我追逐的结果,而是学前教育制度不公正、决策不公益、资源不公平的长期积累所致。若要在幼儿园构建公益性文化,上位的制度设计必须首先到位。需要警觉的是,强调制度设计的优先性并不排斥幼儿园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园可以在

实践层面,在可能的政策空间先行尝试,从而为政府的政策制定与行政决策提供可能的参考。

从幼儿园层面看,孕育公益性文化至少要遵循三条原则:生源要就近,弱者有补偿,机构非营利。首先,幼儿园在招生时要适度考虑就近入园,尽量满足社区内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其次,幼儿园在招生编班与教育过程中要向有特殊需要的幼儿适度倾斜,以保证其享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最后,民办幼儿园要遵循《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的原则,将盈利的25%用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的质量。

2 普惠性文化

所谓普惠性文化是以普遍惠及、人人享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普惠性文化的核心内涵表现为无排斥、无歧视、低收费、非营利、有质量。无排斥、无歧视强调的是幼儿园要向所有幼儿开放,不考虑其家庭、性别、地域、是否有特殊需要。低收费强调的是幼儿园的收费要在老百姓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关注其办园成本核算与其收费标准之间的关系。非营利并不是不允许举办者盈利,而是强调利润不能为举办者个人完全享有,举办者要将其盈利的25%用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质量关注的是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既要防止小学化倾向,又要防止重保不重教情况的发生。

在政策引导层面,建设普惠性的幼儿园文化,政府要遵守两条基本原则。第一,弱势优先原则,即必须保障广大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平等享有接受规范的学前教育的机会,绝对不能让学前教育成为特权人、有钱人的学前教育,也绝对不能让学前教育仅仅成为那些付得起钱的人的学前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一定是平民的、大众的,是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家庭困难儿童、残疾儿童提供更多平等关爱的教育。第二,广覆盖、保基本、标准化原则,即在幼儿园建设中强调布局合理,资源均衡,硬件达标,质量保证,避免奢侈,回归幼儿园的平民本色。

在幼儿园层面,普惠性文化建设包含三方面内容:资源要开放,课程要全纳,教师要全面成长。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对内普惠,二是对外辐射。

对内,普惠性文化建设首先强调幼儿园的所有资源为所有幼儿共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必须真正实现全纳,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真正实现课程资源惠及每个幼儿。其次,对内普惠还强调要优先考虑弱势教师的需求,给予年纪轻、职称低、能力弱的教师更多支持,以促进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后,对内普惠还要考虑家长的不同需求,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让所有家长共享幼儿园的资源,促使其更新教育观念。

对外,幼儿园可以通过两个维度发挥辐射作用,以建构普惠性幼儿园文化。一是向社区辐射,二是向其他园所辐射。目前我国幼儿园服务社区、履行专业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识普遍不强。但普惠性文化追求要求幼儿园改变以往只向社区索取、不向社区贡献的做法,将幼儿园的硬件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向社区开放,使幼儿园的专业资源能惠及社区百姓,从而体现公共机构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而言,幼儿园的社区辐射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在双休日、特殊节日将幼儿园的资源向社区免费开放。幼儿园可以通过双休日亲子活动、早教咨询、家长讲座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服务。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定期向社区百姓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推动家庭养育质量的提高。最后,幼儿园还可以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创建儿童图书流动站、玩具流动站、亲子俱乐部等,让幼儿园的专业资源惠及更多社区儿童。向其他园所辐射是指优质幼儿园要与周围其他办学水平的园所形成共建联盟。将优质幼儿园的价值理念、管理经验、课程资源、师资培训、活动现场向其他园所开放,通过结对帮扶等活动推动薄弱园所教育质量的提升。

总之,国家层面的政策与行动有助于幼儿园在实践层面探索普惠性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从而上下合力,共创学前教育的新局面。

3 科学性文化

所谓科学性文化是指幼儿园作为一所教育机构,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保教结合,以游戏为主,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科学性文化诉求不是当下社会独有的,而是自幼儿园创立以来一直孜孜以求的。在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幼儿园科学性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在初创期,科学性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完善保育服务。在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科学性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进行知识启蒙。而在当下,幼儿园科学性文化建设既要与小学化、超前化的教育取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又要分清情况,考虑民众对于优质、多元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以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幼儿园课程内容适宜性、科学性的标准。

当下,幼儿园科学性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因此,政府层面的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专业标准的编制以及幼儿园层面的教师在岗培训均十分重要。1947年,日本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将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幼儿园教师成为教育公务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而且有效提升了日本的学前教育质量。日本的经验表明,若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的科学性文化将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缺少将科学理念转化为科学行动的实际执行者。

三、幼儿园新文化建设的机制与路径

1 幼儿园新文化建设的机制

文化是一个综合系统,也是一种长期积淀。幼儿园文化建设不会在一瞬间变为现实,需要心理的驱动、制度的保障和实践的探索。

从心理机制看,幼儿园文化建设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酝酿与转变:认知驱动,情感萌发,态度转变。为了能够使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成为幼儿园的现实文化,幼儿园文化建设者们必须要观念上高度认同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的价值追求,并在实际行动中逐步内化这些价值追求,使这三种价值追求成为建设者们的核心价值观念。当认知驱动到位、情感愉快接纳时,文化建设者们的态度自然就会转变,从而在实践中建构起这三种文化。

从制度保障看,幼儿园新文化建设不是靠幼儿园独自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支持环境。而在所有支持性要素中,政府的制度设计与政策保障是最主要的。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宏观环境,那幼儿园自身在进行文化探索与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将会遭遇很多困扰,难以形成幼儿园的新文化。

从实践促进机制看,幼儿园新文化建设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幼儿园在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方式、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系统转型。在价值观层面。新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标准化办园、公益性服务、普惠性追求、科学性研究等普世性价值。在生活方式层面,新文化建设追求的是朴素、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愿景。在语言方式上,新文化建设彰显的是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的对话,强调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促进。在课程实施上,新文化建设追求有品质、有质量的课程生活,并希冀通过实施这样的课程促使儿童全面发展。

2 幼儿园新文化建设的路径

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人来实现,尤其是通过人的文化性来实现。帕斯卡尔曾说,“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苇草,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兰德曼旗帜鲜明地主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认为“文化是人的第二天性”。有了具有文化性的人,幼儿园的新文化建设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成为文化人的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追求。

文化不只是靠个人来孕育的,它还依赖集体的力量。韦伯认为,每个人都在参与着文化之网的编织工作,每个人又都是文化之网中的一个节点。正如荣格所言,“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个人的文化,最后成为个人的人格;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后就成为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说,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就是幼儿园所有文化建设者的集体人格的反映。而在个人文化人格叠加的基础上,幼儿园也必将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幼儿园文化人格。我们希望,公益性文化、普惠性文化、科学性文化能够成为今后绝大多数幼儿园的集体文化人格,最终实现学前教育从福利性、教育性向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的转向。

作者:王海英

第四篇: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

摘 要: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是一种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结合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情境性、知识性以及应用性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教师要严格把控评价内容的设置,问题情境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重视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联系,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探究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科学教学逐渐被引入小学教学课堂中,根据相关规定,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纸笔测试必须重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推动我国素质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强化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的必要性。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对考核形式,如论述题、选择题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学生能够掌握和理解科学概念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基础,推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改革。

一、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的概念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是指将科学概念与某个实际情境相结合的一种试题。由于试题提供了一定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体会人与环境、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二、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的特点

1.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试题要在某种生活世界的状态下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试题中的情境越真实(或接近真实),越能有效考核學生对生活、社会和科技的关注及真实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知识性

情境中蕴含着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情境能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不同知识及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由此可看出,情境决定了试题的内容,强调评价学生是否从学习中获得了“高质量”的知识。

3.应用性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为学生应用和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概念提供了符合实际的而且有效的环境、情境。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评价,使学生感到所获得的科学概念是有用的。

4.情感性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中的真实情境,诱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继续学习起着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强调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和“以人为本”的新评价体系。

三、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改善策略

1.严格把控评价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以及评价内容的选取是相辅相成的,课程目标决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同时影响评价内容,三者形成统一的整体。为此,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编制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科学的内在要求,将科学的概念、科学思想、科学的方法等内容与小学生的情感态度相互结合,让评价内容服务于课程标准,对评价内容中涵盖的知识掌握、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生在试题的作答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

严禁虚假情境在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中的出现。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沟通过程,是适应环境后的结果。为此,试题中的问题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导向,坚持反映真实的情境,杜绝凭空捏造和违反客观规律等现象发生。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应重视情境问题的引导和教学作用,而不仅仅是花边修饰作用,情境问题的设置以生活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的,推动问题情境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价值的普及,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重视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联系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可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过于陌生的问题情境,会造成小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导致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长远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问题情境设置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示意图、小故事等方式帮助问题的展开,从而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搭建联系平台,推动学生对科学情境性试题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方方.基于课程标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试卷试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刘忠学.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情境引入[J].科学课,2004(11):33-35.

[3]陈明亮.小学科学课教学情境为课堂探究铺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9):15.

编辑 李烨艳

作者:于丽清

第五篇:小学科学成效性教学的探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主要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在近年来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在少数。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得不到重视。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认为,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小升初中要涉及到的考试以外的其他科目都是娱乐性的科目,在主观上不重视。这种思想上的偏向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阻碍,导致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效不明显。

2.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积极性不高。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很多教师一方面受到大家普遍不重视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自己长久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上,普遍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极少。科学类的学科教导应当采取教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好奇心极强的小学生来说,采用实验探索,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动力。

3.师资、设备资源匮乏。小学科学科目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因而很多小学并没有专门教授小学科学的教师,很多教师都是担任语文、数学、外语或是体育、音乐的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在科学知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也不懂得如何去教授这门课程,师资力量极其匮乏。除此之外,很多小学将小学科学教学看做是同其他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教学一样,只需要简单的课本讲授即可,因而,在设备配备上并不齐全,更不用说配备专门的教室进行操作。

4.限制条件诸多,教学开展难度大。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综合能力,这种培育是要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一下学习内容的过程,才能得以成功。但是现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环境约束,小学科学的开展过程中限制条件极多。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述蔬菜相关知识时,很多城市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那些在农村很常见的蔬菜,而农村的孩子对于一些城市中比较罕见的蔬菜也是闻所未闻,这种环境上的约束给教学带来了巨大障碍。

二、现阶段小学科学成效性教学

1.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提高重视性。传统的应试观念给家长、学生、教师的认识带来了诸多的限制,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教育的重心不再是学生的分数高低,而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强弱。小学科学学科的开展,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能在分数上有多大的提升,而在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讲授结合实验,多样化教学方式。小学科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因而教师的讲授必不可少,这种讲授能有效将课本上枯燥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加强学生的理解。但同时,这门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因而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相关实验,如在讲述实验工具放大镜时,可以利用放大镜,让每个学生都有所体验,以体会这个工具的用法,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增强课堂活力。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最大化利用学校资源。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的前提下,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虽然没受过专门的小学科学教育指导或培训,但可以借助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深造计划以及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加强学习。不仅要拓展自身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尤其是在设备、器材不完全的状况下。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器材、设备上的不足,如在没有放大镜时,素养较高的教师会让学生利用灌满水的水杯当做放大镜,这种方法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是相比之下,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4.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很多环境因素给教育教学带来影响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因而,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能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灵活组织教学。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来说,受到条件的限制,很多科学实验课程都无法进行,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影像资料观摩别人是如何实验的。对于城市地区的学生来说,设备上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但受到实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如在教授花卉种植时,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地面铺满了水泥,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效结合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线观摩别人是如何种植的,或者组织一次农场观摩,带领学生到农场中,观看种植员的种植活动。

5.学会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教育是一个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动手的过程,因而,作为科学教育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培育工作。首先,教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小学生的世界是快乐的,他们对于每一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急于知道一切。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观察,才能通过观察有所领悟,因而教师要教育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简单的生活事物中,观察这些每天都随处可见的事物的特性,并有所总结和理会。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操作。科学教育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就是自主探索,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适度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索和拓展,让学生们观察蝌蚪变成青蛙,小尾巴逐渐变短,变成了两条腿,不仅能继续在水里游,还能在陆地上生活,自主探索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为了以教学为主线,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操作以及自主探究,培育一定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单纯地在意学生得出的结论,而更加在意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锻炼了能力,是否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科学的教学任重道远,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充分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有效结合实际情况,提升自我素养,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灵活选取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实现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建设,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子弟学校 湖南】

作者:刘海卿

上一篇:学校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新闻传播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