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峰薅(hāo)草锣鼓,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民在田间从事农业生产时唱的歌,由于人们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多用锣鼓伴奏,所以也称锣鼓歌。其前身可追溯到西汉时从民间传到宫廷的楚音,距今已2000年了。而五峰薅草锣鼓据实可查的历史已有150多年,家住湾潭镇红烈村艺人付吉佳说,付家已有四代人从艺,其父付仁山生于1929年,擅长打薅草锣鼓。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篇1:

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及其兴衰

摘 要: 淮海锣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自清朝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本文主要介绍淮海锣鼓的由来、艺术形式、兴起、衰落及作者对淮海锣鼓衰落这一现象的反思。其中着重叙述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所使用的乐器和现今淮海锣鼓艺人流失、青黄不接、无人传承的状况,表达作者对淮海锣鼓现况的担忧和焦急,希望大家一起保护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改善现状,让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关键词: 淮海锣鼓 艺术形式 兴盛与衰落

1.引言

涟水的淮海锣鼓又称“工鼓锣”、“公鼓锣”,流行于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等地,是苏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曲艺形式。之所以称为“淮海锣鼓”,首先因为它的演唱主要以苏北地方方言为主;其次,它在表演过程中的演唱形式多为一个人,一锣一鼓即可登台表演。因为其表演方式几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集镇的街头、农家的场院均可,所以在淮海地区有一定的市场。199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分卷)根据淮阴市文化局上报曲种条目,将淮海锣鼓载入国家级志书。2006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淮海锣鼓的形成与发展

清朝乾隆年间,在当时海州辖区内(现在涟水县高沟镇境内),有一位民间艺人叫汪宗坤,他以卖艺为生,经常走街串巷,最初他以琵琶、古琴等伴奏,后来逐步淘汰了这些较为繁琐的伴奏乐器,开始仅使用一锣一鼓作为伴奏乐器,在淮海戏的基础上改编成了现在的“淮海锣鼓”。它的伴奏乐器既方便携带又不受地点约束,能够走到哪就唱到哪。淮海锣鼓最早期的表演形式为两个人演唱,一个人拿锣一个人拿鼓,直到清朝末期才出现单人演唱。辛亥革命后逐渐改变成单人演唱,演唱者自击锣鼓伴奏。这种锣鼓是特制的,小鼓大概6寸高,直径约为4寸,很小,圆得像一个球,两侧叉干上有一对环;锣较大,直径大约有7寸,锣面比较平,敲击它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因其形状和声音与其他锣不同,我们称之为“狮锣”(如下图所示)。

3.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

淮海锣鼓的演唱形式决定了其在民间文化艺术中的地位。它表演时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需要布置场景,演员不需要化妆。它只需要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鼓和一面锣。主要通过表演者说书时的说唱渲染气氛、推进情节、介绍人物及叙述故事。表演者按照说唱书目的情节发展,在说完一段之后,出现重大转折等关键时刻故作停顿,达到“卖关子”的效果,这么做一是为了让演唱者得到片刻休息,二是为了“拿乔”,会有演唱者或者工作人员拿着锣或者用衣襟到听众中筹集演出费用。

最抓人心神、最让人回味的就是说书者的“书帽儿”,又叫小书头,这是淮海锣鼓中的一种独特的演出习俗。在开正本唱之前,都要先唱一小段精彩的开篇。这样表现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等那些老观众,使以前的观众能够不中断情节,接上头继续听书;二是淮海锣鼓艺人有这样的行规,据说开始不唱一小段就会遭到同道及师门上下的呵斥;三是向观众或行家亮一亮嗓子,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4.淮海锣鼓的兴盛与衰落

4.1淮海锣鼓的兴盛

淮海锣鼓属于吟诵类曲艺,它的声腔是在淮海地区方言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声腔是跨越地域的概念,它指不同地区的一些剧种使用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腔调,包括与腔调密切相关的唱法、演唱形式、使用的乐器和伴奏手法等因素”[1]。淮海锣鼓演唱时带有似唱非唱、说唱相间的特点。“说唱音乐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综合艺术形式”。

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淮海锣鼓的艺人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艺人集训队”、“艺人救国会”等进步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阵政策,编唱了新的书目,如《打倒小东洋》、《反扫荡》等。更有一些艺人利用特殊的身份,亲身上前线参加革命战争,有的人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2淮海锣鼓的衰落

世间万物不管是什么,发展到鼎盛后必定会走向低谷,淮海锣鼓也是这样。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浩劫和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无疑使得农村民间艺术遭受重创。当时人们食不果腹、衣不暖身,没有观众的演员也就没有经济来源,使淮海锣鼓这项艺术发展得更加困难,走向低谷也就不足为奇了。

5.淮海锣鼓衰落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淮海锣鼓逐渐衰落,渐渐变得不受欢迎,主要由于这个时期电视和广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逐渐普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收看和收听各种精彩的文艺节目,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人们发现原来还有更方便、更好的方式获得比原来还要多的欢乐时,就不愿意再欣赏说书人的精彩表演了。

但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呢?我认为,一方面,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上应当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和教育孩子从小了解、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涟水县已着手开展包括淮海锣鼓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电视剧《美丽的中国结》是电视艺术和民间艺术一次较好的配合,淮海锣鼓作为重要剧情线索贯穿全剧。

作为苏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让淮海锣鼓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没落。随着我国、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坚信,淮海锣鼓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6.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电视、广播飞速传播的今天,作为苏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淮海锣鼓正在逐步衰落。面对现在淮海锣鼓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应当履行我们的“守土职责”,保卫好我们灵魂的最后一片“历史”。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21.

作者:叶川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篇2: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

五峰薅(hāo)草锣鼓,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民在田间从事农业生产时唱的歌,由于人们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多用锣鼓伴奏,所以也称锣鼓歌。其前身可追溯到西汉时从民间传到宫廷的楚音,距今已2000年了。而五峰薅草锣鼓据实可查的历史已有150多年,家住湾潭镇红烈村艺人付吉佳说,付家已有四代人从艺,其父付仁山生于1929年,擅长打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湾潭镇、采花乡等地。主要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因不同的农事而命名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栽秧打的叫栽秧锣鼓,扯草(水田)打的叫扯草锣鼓,薅草(旱田)打的叫薅草锣鼓,砍柴打的叫砍柴锣鼓,又叫山锣鼓。二是以锣鼓的数量(编制)命名的,一个鼓、一个锣叫一锣鼓或单锣鼓;两锣一鼓或三锣两鼓搭配的叫夹锣鼓;两锣两鼓叫对子锣鼓;由锣、钹、马锣、鼓四样组成的叫四样锣鼓或叫打四件;在一锣鼓或四样锣鼓的基础上加一支唢呐叫吹锣鼓。

以表演方式而论,“五峰薅草锣鼓”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之说,主要由师徒传承、村落传承。薅草锣鼓是五峰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辉煌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薅草锣鼓的极度兴盛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建国初期的互助组到公社化后的生产队集体劳动,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同时在田间劳作,为了提高集体劳动的效率,缓解田间劳动的疲惫,当时的公社把锣鼓歌引入田间地头,为薅草锣鼓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薅草锣鼓的传人,演唱了一大批意境深刻、旋律优美的薅草锣鼓曲目。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薅草锣鼓,对研究本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民族音乐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五峰薅草锣鼓题材广泛,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赋予了薅草锣鼓题材上的广泛性和内容上的多样性,它包括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内的各方面。其作品既有唱爱情的如《叫声情哥你进来》、《新打的锄头角儿咋》、《花小姐送郎》等;也有唱故事的如《灯草花儿黄》、《十写》等,还有唱古今人物的。其固定的曲牌类有扬歌、半声子、一声子、对声子、三声子、杂号子等;以腔命名的有高腔、平腔、起马腔、走马腔、下马腔等;以内容命名的有露水号子、起床号子、梳头号子等。薅草锣鼓的演唱过程结构完整,通常艺人们遵循“早晨唱花名、中午唱古人、晚上唱交情”的题材规律。

薅草锣鼓在五峰湾潭镇、采花乡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播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演唱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传播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科学知识、伦理道德。

作为以田间劳作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薅草锣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起到指挥生产、鼓舞干劲、愉悦精神的作用。长期以来,历代薅草锣鼓的传人,演唱了一大批意境深刻、旋律优美的薅草锣鼓曲目,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厚重的精神财富,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极为可贵的依据和条件。

第一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付吉佳一直钟情于这一宝贵的民族民间财富,在没有其它支持和资助的情况下,带了四个徒弟传授薅草锣鼓技艺。只要一有机会,就去演唱演出,用古老的调式曲谱,编上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词,参加五峰县的一些活动演出,好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这项艺术形式。

从2005年起,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始加强了对薅草锣鼓的搜集整理工作,共搜集整理锣鼓歌近500首。并通过文化部门逐级向上申报,在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五峰县土家薅草锣鼓顺利跻身“国宝清单”。

作者:葛晓泉 向宏军

锣鼓艺术形式论文 篇3:

论民间锣鼓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民间锣鼓是我国流传广泛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各民族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的今天,民间锣鼓本应该履行它多方位的社会功能,然而受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很多民间锣鼓的艺术价值并不能与时俱进。 民间锣鼓如何发展,如何提升民间锣鼓的艺术价值,使它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成为了摆在我们从事民间锣鼓研究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民间锣鼓;艺术价值;发展;审美

民间锣鼓是我国民族音乐的核心,曾有“天下无乐不锣鼓”和“无鼓不成乐”之说。很明显可以看出民间锣鼓在中国民间音乐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近些年民间锣鼓的发展却不尽人意,例如很多地方的民间锣鼓技艺面临失传,部分民间锣鼓在历史舞台上渐渐消退,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民间锣鼓的传承人、研究民族打击乐的专家学者、民间锣鼓的行政主管部门齐心协力去做大量的工作,让我们的民间锣鼓得以传承与发展。让民间锣鼓在现代社会发挥它巨大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1 民间锣鼓的现状

全国各地的民间锣鼓受到的外界影响不同,传承人的思想境界不同,各自的发展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墨守陈规一成不变的传承;还有的为了促进发展,进行了一些改编,但在改编的过程中遗失了很多本应该固守的传统艺术风格,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使之不伦不类;发展较好的民间锣鼓通过一些全国性的赛事活动,在原鼓种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在音乐结构上进行了更高艺术层面的二度创作,形成了较为优秀的民间锣鼓。例如:太原锣鼓、晋南威风锣鼓、绛州鼓乐、潮州锣鼓、苗鼓等。大多数的民间锣鼓在传承的过程中却会呈现以下几种现象。

1.1传统的守旧思想

在民间锣鼓的受众群体中,传承人的思想与自身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很多的民间艺人存在着守旧思想。例如,晋南威风锣鼓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临汾市的霍州、汾西、洪洞、尧都、浮山、襄汾、侯马、蒲县、乡宁九个县区。并且每个县区的各乡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传统曲牌。在传统的晋南威风锣鼓体系中,有一大部分村子只打本村的曲牌,不学外村曲牌,本村的曲牌也从不外传。大部分民间老艺人一辈子可能就只打着自己的十首八首曲牌,很难接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在自身发展上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传统晋南威风锣鼓的表演是“打曲牌”,曲牌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规律,但整体的音乐结构都过于“平”,强弱对比关系、速度对比关系较差。如果从音乐本身和提升艺术层面来讲的话就需要互相结合、取长补短,而民间锣鼓的老艺人大部分思想较为守旧,他们认为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不能改变,改了就不是老祖先的东西了,这方面固守成为了发展上的一定的阻碍。

1.2民间锣鼓曲牌的严重遗失

民间锣鼓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丰富的音乐素材。这些民间锣鼓曲谱以民间记谱和老艺人口传心授的形式,构成了我国民族打击乐的一座宝库。国家虽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但大多数的非遗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缺少上一级单位必要的监管,监管不到位非遗的保护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很大一部分锣鼓曲牌已经失传或者面临失传。民间锣鼓的传统曲牌的抢救、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1.3民间锣鼓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民间锣鼓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婚丧嫁娶。民间锣鼓的传承人中大多数为子承父业,家族式的民间乐队,这样的民间乐队社会地位极其卑微,甚至不受人尊重,乐队的从业者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因此,很少有人想去学习,更很少有人去把它当做一种职业,这样的社会地位一直延续至解放后。如何让民间锣鼓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提升到一个合理的高度,是当下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应该思考的问题。

2 民间锣鼓需要创新发展

民间锣鼓虽然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实际发展上却不容乐观。诸多的因素导致了民间锣鼓的止步不前。这需要我们细心研究和探讨。针对于民间锣鼓的现状,民间锣鼓的研究者从诸多方面,对民间锣鼓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对民间锣鼓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创新。民间锣鼓会是我们民间音乐的一支主流,一定能够焕发它新时期的艺术风采。在新时代,民间锣鼓也要继续发展,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曲牌或者是新创作,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固步自封、抱残守缺,都会影响传统锣鼓的发展。

2.1 民间锣鼓的抢救、记录与保护

民间锣鼓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区域都有着独特的传统锣鼓曲目。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审美也越来越西方化,年轻人学习民间锣鼓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大部分的民间锣鼓只掌握在老艺人手中。据文化部非遗司统计,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50%以上超过70周岁,掌握民间锣鼓的老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相继过世,许多的民间锣鼓曲谱也相继失传。因此,做好民间老艺人的口述记录并保护保存好这些记录成为民间锣鼓工作的重中之重。

做抢救、记录与保护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科学化、规范化,其中包括:

(1)针对于音乐本体,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谱方式进行记录,可以是简谱或者五线谱,也可以是状声谱。记录方法应该尽可能的还原音乐的本色。在记谱无法完成的音樂部分,我们应该做以文字说明,并录制相关的影配像资料。

(2)记录技艺的时候,应该分段式的把民间老艺人的一招一式进行详细的记录。因为民间锣鼓的传承大部分为群体性传播,而在这个群体中的传承人大部分都不能全面的掌握全部技能。因此应该尽可能的采访同一锣鼓乐种中不同的传承人。他们可能每个人都掌握了民间锣鼓的某一项特殊技能。

(3)记录传承人舞蹈动作的时候,有些舞蹈动作是这个民间锣鼓的精髓,有些是后来人们加进去的一些累赘。在记录舞蹈动作方面,我们应该大量走访传承人。仔细了解每个舞蹈动作形成的原由,以便进行科学的分类。

(4)任何一个民间锣鼓都会有自身的起源、传说、典故,这些源头性的历史资料,也是我们在抢救、记录与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对象。以晋南威风锣鼓为例,该民间锣鼓现存的曲牌数量至少1200首之多,曲牌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雅俗共存。例如有以历史典故命名的曲牌。如: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小秦王乱点兵、四马投唐、五马破曹、七擒孟获等;有以数字命名的,如:一点子,二点子,三点子,五点子,七钹子,八排子等;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狗咬阵,鸭子浮水,老虎下山,老鸭子,龙虎斗等;有以生活百态命名的,如:折豆角,厦坡里滚核桃,挑枣,打铁,吃凉粉等。在每一个曲牌的背后,都有一个传说或者故事。在了解了曲牌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该曲牌为什么“急”,为什么“缓”,为什么“扬”,为什么“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锣鼓曲牌的真正“味道”。

(5)记录民间锣鼓的传承人的口述史。每个传承人都有自己学习锣鼓的经历,都有自身对民间锣鼓的理解与认知,不同的时期民间锣鼓可能担当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功能板块中,如何有效记录民间锣鼓传承人的口述史,是我们抢救、记录与保护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2.2 挖掘整理 创新复排

民间锣鼓在抢救、记录之后,我们需要对这些曲牌素材进行有效的分区归档,可以以区域为划分单位,也可以以曲牌風格为划分单位。这些传统的曲牌大部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有成型的表演。我们要先把传统的表演、演奏复排成型,然后在复排表演、演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保留该民间锣鼓原有的“味道”,不能有“破坏性”。在这一方面做的较好的民间锣鼓有:绛州鼓乐、晋南威风锣鼓、太原锣鼓、潮州大锣鼓、苗鼓、安塞腰鼓、韩城行鼓、西安鼓乐、兰州太平鼓等。在全国五花八门的民间锣鼓在大赛中,基本夺冠、拿到好名次的都是这些鼓队。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民间锣鼓都是进行了很好的挖掘整理,并且进行了很好的创新。这样的节目更加符合时代音乐规律,节目编排规律,也更加的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

2.3 良好的市场运作 科学的运营体制

当提到这个这方面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会认为,这一项工作与提升民间锣鼓的整体艺术层面没有关系。但是,这项工作对民间锣鼓艺术层面的提升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谈到这里,我们应该去关注一下民间锣鼓的发展,在民间锣鼓各群体中,他们的发展受到最大限制的就是项目所需的资金问题。民间锣鼓不同于国家艺术团体,任何一个国家艺术团体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划拨资金,而民间锣鼓没有。因此民间锣鼓要生存必须能够建立自己的文化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只靠“输血”是没有生命力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运作,如何健康的发展,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2.3.1 建立健全团队管理体制

民间锣鼓的团队可以是民间社团组织,可以是街道办村委会旗下的组织,可以是企业工会组织,无论该鼓队的归属是什么样的性质,其鼓队本身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结构。 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团队,在人员管理结构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分配。建立健全团队管理体制对我们团队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严明的管理制度的队伍才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3.2 对本品牌锣鼓进行市场化的包装

在做这项工作之前,首先我们得清楚一点,那就是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民间锣鼓看做是一种文化商品。文化商品如果想寻求到广阔的文化市场,那么就必须对文化产品进行品牌化包装。其中包括精美的演出照,精彩的表演视频,以及鼓队、节目的详细介绍与解说词等等。

2.3.3 良好的市场推广

任何一个优秀的节目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市场推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间锣鼓的发展空间。二十一世纪是互网+的时代,高效率的网络推广平台数不尽数,合理有效的利用好网络推广平台,是锣鼓文化产品对外宣传展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全国举办的一些大型锣鼓交流平台,或者锣鼓大赛平台来进行展示,取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

2.3.4 借助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

与国家资助政策方向靠拢,尽量的争取更多的外部资助。例如国家艺术基金、非遗保护资金、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等。

2.3.5 要能走出去,学回来

不断让传承人去院校、艺术团体学习创作编排的技能,从而推动锣鼓团队整体的发展,让民间锣鼓文化真正经久不衰。

3 结语

民间锣鼓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无论从音乐、舞蹈、技艺、服装还是编排、包装、市场推广,都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现代人们的审美在提升,文化市场需求在改变,民间锣鼓的社会功能也在改变,在这个经济迅猛发展,文化形式多元化的时代里,民间锣鼓应当不断摸索、不断发展,才能够在时代的艺术大潮中彰显出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的民间锣鼓才能够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琦.韩城锣鼓在民俗环境中的生存与转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8.

[2]戎建怀.楚州十番锣鼓的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3]王玉娟.太原锣鼓的传承与教学[J].北方音乐,2017,37(11):26.

作者简介:任江波(1971—),男,汉族,山西临汾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民间艺术。

作者:任江波

上一篇:实时知识管理论文下一篇:集团党建工作总结(精选2篇)